作者丨李文贤 5月17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三院)官网发布声明:近日,一篇《来自新手妈妈的求助》文章提到,广医三院儿保科某张姓医生参与奶粉品牌“某儿呔”的推销,导致新生儿出现发育迟缓等问题,目前医院已介入调查。 ▲广医三院声明 不久前,湖南“大头奶粉”事件引发关注,因当地母婴店将名为“倍氨敏”的蛋白固体饮料作为“特医奶粉”卖给家长,导致多名儿童出现了营养不良,被诊断为“佝偻病”。 据消费者投诉,一款名为“贝儿呔”的固体饮料,同样在冒充“特医奶粉”在广州地区销售。 患者家长给搜狐财经出具的资料显示,广医三院等多家医院医生开具的诊断书中,都推荐家长购买“贝儿呔”产品,并表示可以长期给孩子服用,医生发放的产品宣传资料中,含有“长期食用更适合宝宝生长发育”等宣传资料。 搜狐财经搜索发现,“贝儿呔”为固体饮料,生产商实控人谢碧平还兼任广东优生优育协会秘书长,该协会2019年9月因违规擅自与民营医院开展合作活动,违规设立分支机构等,被广东省民政厅予以吊销登记证书。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5月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选购消费提示》中提醒,固体饮料不能为特殊医学状况人群提供营养支持。如果用固体饮料替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经医生推荐长期服用,患儿被诊断为“发育迟缓” 《来自新手妈妈的求助》发布于5月16日,文中的家长来自广州,孩子于2019年6月出生后被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广医三院张姓医生推荐其向经销商购买“贝儿呔2号深度水解配方粉”。 据信中描述,该医生表示过敏患儿基本都吃这款“奶粉”,原料为外国进口,经销商引进回国贴牌包装。 经张姓医生推荐,该家长于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后门的能婴大药房购买该产品,之后又连续服用了6个月。孩子目前被诊断为发育迟缓,并患有其他疾病。 媒体人洪广玉微博表示,受害家长自发登记汇总的表格,目前有59名孩子在医生的推荐下服用贝儿呔产品,涉事医院不仅有广医三院,还有广州市儿童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 ▲患儿病历中医生推荐贝儿呔 搜狐财经搜索发现,位于深圳的实名认证用户邱先生因孩子肠胃问题,曾在2013年就被医生推荐购买“贝儿呔奶粉”。 同时多名网友留言,在2018年自己也收到了医生对于这款产品的推荐。 厂家实控人兼任广东优生优育协会秘书长,协会因违规被吊销登记证书 产品信息显示,贝儿呔生产商均为“广州特益孚特实业有限公司”。经销商为“广州市能婴贸易有限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两家公司的大股东均为谢碧平,其分别持有特益孚特和能婴贸易51%和60%的股份,此外还100%控股优择康会网(广州)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另一股东为杨志坚。 ▲生产商大股东谢碧平控股企业 天眼查数据显示,特益孚特成立于2016年10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2019年6月变更为500万元。 其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缴纳社保的员工人数为5人。 搜狐财经搜索发现,BOSS直聘能婴招聘信息显示,谢碧平在外企担任十余年销售经理后创立2个专注儿童特殊营养的配方粉品牌贝儿呔、舒儿敏,具有丰富的临床营养学经验,于2009年创办广州市能婴贸易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并兼任广东优生优育协会秘书长、华商国际联盟理事长。 ▲谢碧平曾任广东优生优育协会秘书长 搜狐财经搜索发现,广东优生优育协会是由广东省卫生厅与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组建的社会团体,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等多名医务人员担任副会长职务。 谢碧平担任广东优生优育协会秘书长期间,曾召开2019年儿童过敏免疫专委会年会,会议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风湿免疫专科承办,邀请了深圳市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主任医师参会。 ▲广东优生优育协会被吊销登记证书 2019年9月27日,因违规擅自与民营医院开展合作活动,违规设立分支机构,不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等。广东省民政厅对广东优生优育协会予以吊销登记证书的处罚。 产品资料涉嫌虚假宣传,固体饮料不能替代“特医食品” 搜狐财经查看产品外包装发现,贝儿呔归属为营养素固体饮料。 患者家长给搜狐财经提供的资料中,医生发放的产品介绍中写道:“本系列产品于普通奶粉所包含的营养成份一致,长期食用更适合宝宝生长发育”。 ▲产品宣传资料 其官方微信号“能婴营养中心”介绍显示,2015年公司被广东优生优育协会评为其属下的“广东省过敏免疫科教基地”,同年又被指定为“广东省孕产妇保健服务中心”服务点。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5月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选购消费提示》中提醒,固体饮料不能为特殊医学状况人群提供营养支持。如果用固体饮料替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我国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实行严格的注册审批管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强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 截至2020年5月13日,通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审批的配方食品有48个。其中,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儿童的有29个,包括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5个、乳蛋白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3个等。 搜狐财经搜索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名录,贝儿呔、舒儿敏均不在名单中。 “如果不是医生介绍购买,我们不可能会把这个当成特殊奶粉给宝宝长期服用,厂家虚假宣传的证据也有很多。”患者家长对搜狐财经表示,希望医院和厂家能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本报记者 张敏 何文英 疫情之下,一方面门诊量下滑、营收减少,一方面成本持续支出,一时间民营医疗机构的生存压力陡增。 某民营连锁口腔机构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目前行业除个别口腔诊所以外,90%以上的口腔机构都面临巨额亏损。“体量越大,固定成本越高的生存越难,北上广深一些大型连锁机构目前估计才恢复到五成。我们2月份零收入,固定成本就高达七八千万元。” 突如其来的疫情也彻底打乱了这家民营口腔连锁机构的上市进程。该负责人表示:“本来谈好的融资和贷款都黄了,现在全靠自己,别说上市了,今年的目标就是活下去。” 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称,资金链吃紧,是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面临生死考验的关键。民营医疗机构的分类较多,包括综合性医疗机构和专科类医疗机构等,在专科类医疗机构中,包括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有点类似于开餐馆,开门迎客就有现金流,所以行业整体对现金流的储备平均下来也就两个月的时间。疫情之下,一些民营医疗机构不能正常营业,就导致现金流吃紧。 民营医疗机构营收受冲击 受疫情的影响,医疗机构今年年初迎来了倒春寒。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信息,2020年1月份至2月份,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7.0亿人次(不含湖北省、诊所及村卫生室数据),同比下降21.3%。医院3.9亿人次,同比降低25.9%,其中:公立医院3.3亿人次,同比降低25.7%;民营医院0.6亿人次,同比降低26.5%。 “疫情期间,公立医院的人流量都急剧下滑,民营医院更是面临这样的情况。”一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上述民营连锁口腔机构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疫情对公司经营确实存在较大影响。“2月份公司基本是零收入,3月份收入恢复至10%至20%,4月份恢复至75%左右。” 爱尔眼科是A股民营眼科连锁医院龙头,一季度业绩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疫情冲击。公司一季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6.42亿元,同比减少26.86%;实现净利润7936万元,同比减少73.41%,大幅好于市场预期。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一季度公司的重点主要放在抗击新冠疫情上。1月份公司完成了预算目标的91%,有1个多亿元利润。2月份医院停诊仅有预算的15%,大幅亏损;3月份完成55%,亏几千万元。” 复工自救提速 面对突发的疫情,民营医疗机构都以不同的方式维持发展。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联系了三家不同口腔医疗机构。第一小型口腔医疗机构告知记者,目前已开始营业,公司的两家门店中有一家复工。 第二家口腔连锁机构告诉记者,目前推出了预存9.9元就可以享受价值149元的洗牙服务,或者可以抵扣100元费用。 第三家口腔连锁机构告知记者,现在针对消费者有优惠活动,仅需199元就可以享受2000元以上的服务。 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正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发展情况,一方面积极组织复工复产,紧跟市场需求开设视光夜间门诊等特色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公司接下来将用3/4的时间,努力争取4/3的成果!” 营收的减少导致民营医疗机构整体上出现了资金链紧张的情况。 “企业的优惠活动很难实质上缓解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对于轻资产模式的民营医疗机构而言,人工成本、房租成本、甚至是设备的租赁成本等很高。尤其是一些医疗机构设在比较繁华的地带,成本会更高。对于重资产模式的民营医疗机构,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一些民营医疗机构现在实行‘冻薪’,即先给员工部分工资,等年底再看营收情况决定是否补全。”庄一强向记者介绍称。 扛过寒冬春天还会远吗?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机构也在回暖。爱尔眼科一季报显示,目前公司中国境内的各家医院已全部开诊。4月份公司旗下前十大医院,除武汉外,营收均已基本接近或恢复至同期水平。 庄一强表示:“现在民营医疗机构整体都在恢复。疫情期间,是0和1的区别。现在是1和9的区别。每个民营医疗机构情况不同,恢复情况也不同。但整体恢复到50%就已经很不错了。从经营的角度看,综合性医院恢复得比较好。” 在庄一强看来,不同的民营医疗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同。“有些民营医疗机构,例如一些专科医疗机构,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属于轻资产模式,房子是租的,设备也可能是租赁的,向银行贷款都没有抵押物。最有可能扛过寒冬的是那些集团化发展的民营医疗机构,这类医疗机构获取信贷等融资的方式较强。” “疫情加速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分化,一些好的品牌在融资授信等方面均不存在问题,一些知名度较弱的品牌则生存较为困难。”吴士君认为,未来民营医疗机构的马太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 “疫情肯定会对民营医疗机构产生冲击。寒冬之下,强者恒强的趋势更加明显。”庄一强认为,从长远来看,社会办医、民营医院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挺过这个寒冬,未来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作为全国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 敢啃“硬骨头”,创造“江苏经验”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事关民生福祉,也是民心所向。作为全国率先进行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我省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敢啃“硬骨头”的勇气,革新治理体系,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同时创造多项“江苏经验”。 打通异地就医结算“堵点” 经过20多年医保改革,江苏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各类人群、制度架构基本健全、待遇水平稳步增长的医疗保障体系。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810.08万人,参保率达9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基本实现“人人参保”后,畅通异地就医结算,解决看病报销难成为医改重点攻克的难题。为了让参保人员“少跑腿、少垫资”,我省在实现省内跨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基础上,2017年作为国内首批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省份,率先实现与全国各兄弟省市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这一惠民政策有效解决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和异地转诊人员异地看病报销难题。 跨地区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难题解决后,我省又尝试将占就诊人次数95%以上的门诊纳入区域异地直接结算。去年9月,长三角地区在国内率先试点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徐州、盐城等8市成为首批试点城市。 去年9月,76岁的睢宁退休职工刘健第一次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用徐州的医保卡看病并成功报销费用。“以后再也不用每年来回奔波报销医药费了。”刘健退休后一直随儿子定居上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他,最大的心病就是“看病”。因为在徐州参保,他以前在上海看病需要先垫付费用,再持单据回徐州报销,耗时耗力,还要承担单据丢失的风险。 截至今年6月,江苏所有设区市都已实现与上海门诊费用的双向直接结算。 随着异地就医的便利,异地就医人数也呈爆发式增长。省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跨省异地就医备案人数达28.97万人,跨省联网定点机构数量达3109家,数量居全国第一。今年前9月,全省实现双向跨省异地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22.58万人次,费用总额55.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3.42%、166.1%。 为方便异地就医人员办理备案手续,江苏还开通“不见面”备案,异地就医人员可利用参保地医保部门设置的手机APP、市政务网、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医保经办自助一体机、电话传真等传输相关材料,在家办理。 挤耗材价格水分,取消药品加成 说到看病,很多在医院动过手术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材料费太贵,动辄上万甚至十几万元,让患者不堪重负。把医用耗材价格水分挤出去,成为新组建的医疗保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10月中旬,南京江宁东山街道的周立因为反复胸闷、胸痛在省人民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植入微创手术。出院结算时他发现自己使用的进口品牌价格降了好多。“我植入4枚支架,原来一枚12100元,现在是6760元,价格几乎拦腰砍,一次手术省了2万多元。” 周立看病负担的减轻,源于今年7月31日江苏在国内率先开启的高值医用耗材降价谈判。经过一天的艰苦谈判,6种心脏介入支架、25种双腔起搏器平均降幅分别达51.01%、15.86%。 今年10月起,参与谈判的省人民医院、苏北医院等江苏55家三级公立医院执行谈判后价格,将降价实惠直接让利给患者。据测算,此举全年可为患者节约资金5亿元。江苏的创新举措赢得患者的赞誉,也得到中纪委、中央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督导组的肯定。 早在2012年,江苏县级公立医院就已实行药品零差率。在此基础上,2015年城市所有公立医院药品均实行药品零差率,彻底打破“以药养医”旧机制。江苏省医保局成立后,进一步落实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和扩大试点使用范围工作。去年全省公立医疗机构25种药品采购金额44.94亿元,扩大试点使用范围后预计25种药品平均降幅可达59%,药品费用由44.94亿元压缩到18.4亿元。 做大分好公立医院薪酬“蛋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在综合推进医改试点进程中,江苏率先探索,努力“破冰”。 2015年8月,省人社厅等部门出台《关于深化我省先行先试地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高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水平、强化绩效考核、扩大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建立绩效工资总量动态增长机制、支持医师开展多点执业、试行院长绩效工资年薪制、鼓励医疗卫生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等7项新举措,在南京等6个市县试点后,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普遍提高。在充分总结评估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江苏2017年在全省启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通过合理确定薪酬总量、优化薪酬结构和分配机制等举措,初步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 省人社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不是简单给医护人员涨工资,而是着力在做大和分好“蛋糕”上做文章。在做大“蛋糕”上,按照“两个允许”的总体原则要求,综合考虑单位公益属性、行业特点、国家“破除逐利机制”要求以及调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医院工资收入差距等多方面因素,突破同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水平,同时建立绩效工资总量动态增长机制,实现工资稳步增长。在分好“蛋糕”上,放开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绩效工资可全部由公立医院自主分配,允许灵活设置绩效工资项目,以充分体现行业特点,明确提出公立医院在内部分配时要保障医生绩效工资水平明显高于本单位人均水平,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江苏还创新工资分配形式。通过试行院长绩效工资年薪制,允许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的海外高层次卫技人才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自主确定其薪酬水平,以及支持医师开展多点执业,其所获服务报酬可不计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等,着力体现高层次人才等知识和技术劳务价值。 省人社厅对常州、泰州、徐州3市各3家公立医院的跟踪调查显示,薪酬制度改革后,医护人员特别是医生收入水平普遍得到提高。2017年6月,江苏的改革举措被国务院医改办确定为全国35项深化医改重大典型经验案例之一,向全国推广。
谁骗走了数十亿的医保基金? 购买假病历,整个医院从上到下集体作案,行贿71万、骗保2000万的大案...... 国家医保局网站有一个栏目叫医保动态,其中一条新闻一直处于置顶状态,那是3月26日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到国家医保局座谈会后的报道。 报道中把2019年的医保重点工作都写清楚了:打击骗保,医保目录调整,深化药品和耗材招标制度改革,高血压、糖尿病门诊保障。 其中排最前面的,是打击骗保。根据公开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6.6万家,检查发现并处理违规定点医药机构5.7万家,共追回医保基金及违约金共13.5亿元。而2018年,医保局挂牌半年左右,追回医保资金10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过去数年,被骗取的医保基金至少是以10亿为单位。 国家医保局今年公布了24起典型案件。地域分布从吉林到云南,从新疆到广东,跨越全国。骗保方式有的是虚假住院或诱导病人住院,有的是伪造检查报告,有的是冒用他人社保卡,有的是虚开进货发票、阴阳处方,还有的以支付回扣形式向乡村医生收买病人…… 然而,这些典型案件公布的信息都非常有限,面目仍然很模糊。 想要拨开云雾也不是没有办法。在裁判文书网输入“骗取医保基金”可以找到381份文书,通过对它们的梳理,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感知: 数以十亿的医保基金,是怎么被骗走的。 这是我们每一个纳税人的钱,每个月工资的8%-12%,都会缴纳到医保基金之中。每个人去看病医保支付的部分,也都是从这一个基金中支出。 购买假病历,北京上海神秘的代办人 云南人段先生,2016年在北京打工期间,得知有人可以用身份证和银行账户信息伪造北京医院的病历和住院信息,再带回老家就能够办理医保报销。 于是,当年10月,他就回了云南,把自己父亲的信息交给北京的代办人(这位代办人很神秘,案发后,警方未能找到他),购买了在北京大学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总医疗费为15万元的虚假病历。段先生将以上材料交至医保中心,先后骗取到基本医疗保险金7.4万元、大病医疗保险金5.6万元、医疗救助金1.5万元,合计14.5万元。 接下去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段使用身边很多人的信息,通过代办人购买了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医院的虚假病历,每次支付代办人2万元左右费用,并会给提供信息的人一定的好处费。 段先生前后一共进行了17次同类操作,这些虚假病历如果全都通过报销审核,可以骗取医保中心支付的基本医疗保险金、大病医疗保险金、兜底保障等各类医疗保险金共计214万元,其中他已经取得122万元,其余92万因工作人员发现可疑而未支付。 段于2018年3月被刑拘,2019年4月因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13年零4个月。 △国家医保局打击欺诈骗保动漫宣传片截图 比段先生早一年的时候,福建人詹先生,也找到一位神通广大的代办人,这次他的能力圈在上海。 2015年10月,詹先生从一个“李姓”男子处购买一套虚假的内容体现为“詹先生因患血吸虫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于2015年9月30日至2015年10月10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治疗,费用总计35667.31元”的住院材料。 同年10月17日,詹将材料在他所在的三明市大田县提交报销,半个月后,三明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大田管理部将2.35万元医保基金报销费用转入詹的账户。 在这之后半年,詹以同样的方式买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住院材料,前后涉案总额为43万元,其中实际获得25.8万元,未遂17.2万元。詹于2018年4月被捕,获刑5年10个月。 这两位都是向他人购买虚假病历,而山东日照市人民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工作人员侯先生,则是自力更生。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他利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核、报销的职务便利,伪造一共19人的住院信息,骗取新农合医保基金12.55万元。侯于2014年12月被判有期徒刑8年。 以上三位先生,都可以算是个体小打小闹,相比于他们,整个医院的集体作案在规模上要来得更猛烈。 整个医院从上到下集体作案 辽宁抚顺市望花中心医院,原来是一家公立二级甲等医院,2006年被个体承包。 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从院长、书记、副院长、科主任、护士长全体参与,借用他人医保卡办理虚假住院共计856人次,骗取医保基金人民币200万元。 一位科主任在证言中说:“2006年转企以后,院里已经有人用这种方式进行骗保,具体是谁开的先河我不清楚,院长知道后就默许了。而且为了创收还提倡我们这么干。” 大规模的操作是2010年开始的,医院开会研究,每个月给各科室下达几万元的基础医疗费用,不达标就减工资,超过指标的部分就按照科室60%、医院40%的比例分配。 科室内的分配也具体化,把工资待遇、夜班费、补助平均分配完之后,余下的部分按科主任拿1.5、护士长1.3、医护人员按1重新分配,这部分可以叫效益工资或者叫奖金。 一位科主任的证言中说:“我的基本工资是2500元,每月打到卡里平均7、8千吧,主要是效益工资”。 创收的方法,就是虚假住院。一位副院长私下里要求医院每个员工每个月至少提供三张医保卡,用这些卡来看病,制作虚假的病志、检查化验单、护理记录以及住院手续等,从而骗取社保基金。 于是员工们都发动向身边的亲戚朋友借。 △国家医保局打击欺诈骗保动漫宣传片截图 借来之后,由护士长负责收卡,然后有人带着卡办理住院,等医保公司给医院结完账之后,卡内使用到的金额,会以现金形式还给持卡人,每张卡可以领100至200元的药品作为福利。 假住院的情况有多夸张?证言中说:“2013年2月至11月整理出患者的住院名单共计262人次,有5人在医院住过院,我已在名单上注明‘真正’二字。剩下257人根本没有住过院,全是办理的假住院”。 2014年,抚顺市望花中心医院骗保案发,院长被判10年,其他参与者也有长短不一的刑罚。 这个案件能够持续地进行,有着来自管理部门的助力。 不过这个信息还没有公开,只在公告中看到一句话:办理原抚顺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医保中心医疗管理科科长胡海燕,玩忽职守致使抚顺市望花中心医院骗取医保基金人民币200余万元案件。 几乎跟抚顺案同时,在距离600公里外的唐山,一场10倍规模的大案也正在进行之中。 行贿71万、骗保2000万的大案 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唐山老人医院在院长刘女士和主任陈先生的运作下,以发放奖品为诱饵,吸引大量医保参保人员来院办理虚假住院,医院利用他们的信息编造虚假住院病历骗取医保统筹基金,共计2005万元。 医院员工的证言中说:“院长规定,只要是持医保卡办住院的病人,免去病人的自费部分,如果医保卡持卡人将医保卡交由医院使用,医院会给其奖品。” 对于持卡人来说,就是住院、做理疗等治疗不花钱,还给礼品比如血压表、洗脚盆、按摩捶、按摩拖鞋等等,并且还获得返还从医保个人账户上划扣的钱,死钱变成了活钱。 医院药房一共两台电脑,一台是给患者出院发放奖品,一台是患者取药。 在住院登记本标注患者的真住院和假住院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个是院长制定的,备注里划“○”,写着“治疗”“输液”“ZL”“SY”“内”,都是真住院的,其他未作标记的都是假住院的。 △国家医保局打击欺诈骗保动漫宣传片截图 跟抚顺望花中心医院有点区别,刘女士并没有雨露均沾、惠泽全院,她把大部分的资金转到了自己的账户,拿去买股票或房产。 她主要的助手和利益分享者是医院二把手——主任陈先生。陈先生每月工资4000元,车勤补助2000元,此外还有10000元的奖励,治病和取奖品的病人都经他审批。 2014年6月,唐山老人医院骗保案发,2017年,刘女士和陈先生分别被判12年和5年。 跟抚顺案一样,唐山案持续多年,同样有着管理部门的助力。 判决书中说:“2010年至2014年,被告人在经营唐山老人医院期间,为提高医院医疗费用预算、决算比例,特别是为医院医保违法违规行为寻求庇护,达到不受查处或减少罚款等目的,先后多次给予原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某人民币合计44万元,先后多次给予原唐山市医疗保险事业局局长田某人民币合计27万元。综上,被告人行贿金额共计人民币71万元”。
又见医院租赁融资违约,山东冠县城投担保债务逾期 又一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东部地区某租赁公司获悉,山东省冠县一融资平台担保债务出现逾期。“前五期租金按时支付,第六期提前一周进行催收才勉强还款,第七期租金899.1万元本应于今年7月5日支付,但至今未支付,已逾期一个多月。”该租赁公司人士称。 合同显示,该项合同由冠县中医医院作为融资主体,冠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冠县国资”)担保。值得注意的是,冠县国资在银保监会融资平台名录之中。 冠县中医院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笔租金确实已经逾期。“资金也不是我们使用,具体后续怎么处理也不清楚。”他说。 冠县国资有关人士也确认,该期租金已逾期。“资金确实是公司使用了。我们是国有企业,欠债肯定会还钱。”他说,“以前公司融资规模太大,今年是还款高峰期,还款压力比较大。和一些租赁公司谈了展期或者是先还一部分,但那家租赁公司不同意。” 借道医院融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合同显示,2017年3月冠县中医医和该租赁公司签订售后回租合同,租赁标的物为医院设备,融资8100万元。从2017年7月开始,每隔三个月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每期租金为899.1万元。此外,冠县国资为该笔融资提供担保。 穿透来看,本质上是医院以设备为抵押物向租赁公司融资,但资金实质由冠县国资使用。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冠县国资成立于2006年3月,注册资本1亿元。其经营范围为,经营管理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单位的资产及其他国有资产、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开发建设。 股东结构看,冠县财政局持股68.47%,为实际控制人。山东省财金发展有限公司持股31.53%。 值得注意的是,冠县国资在银保监会融资平台名录之中。因为银保监会对名单内的平台监管较严,因此租赁公司将承租人定位在平台名单外的国有企业、融资平台下属子公司以及医院、学校等实体。 “对名单内的平台,贷款和信托融资监管政策都有严格的规定,地方政府借道医院融资相当于打通了新的融资渠道。”西部地区某租赁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对融资平台放款之后形成租赁资产,银行也要求授信对象不能在银保监会名单内。” 冠县财政局向该租赁公司出具的函件称,冠县中医院以售后回租的方式融资8100万元,该局将督促冠县中医院按时、足额支付租金及其他应付款项。如冠县中医院未按时足额偿还租金,该局将及时协调资金予以代为偿付。 在支付前六期租金后,本应于今年7月支付的第7期租金出现逾期。 融资平台借道医院融资的方式在43号文印发后较为常见。交易结构通常为,通过学校、医院等售后回租向租赁公司融资,同时由政府一级平台为交易提供担保,资金交由当地政府平台使用。此前,湖南、贵州等地都有类似借道医院融资的项目逾期。 记者查阅中登网发现,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冠县中医院通抵押医院设备,向六家融资租赁公司融资2.08亿。实际上,以医院设备公益性资产抵押融资并不合规。 财预[2016]175号文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以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进行抵押融资。 财政收入负增长 冠县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隶属于山东聊城市。冠县城投公司出现违约的大背景是当地近年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城投再融资趋紧。 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冠县GDP增速3.8%,相比上一年度放缓2.9个百分点。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8亿元,同比降低8.5%。 冠县财政局在2018年决算报告中称,在财政运行中仍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不足,第一个即为税源基础薄弱,缺乏支柱型、带动型企业,后续财源支柱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财政收入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 决算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冠县政府债务余额21.87亿元,在核定的债务限额23.05亿元以内。 根据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计算,冠县2018年末债务率为57%,尚在警戒线以内。【综合财力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之和,冠县2018年上述三项数据为10.8亿、20.1亿和9.5亿,合计40.4亿】 冠县未公布隐性债务数据,如果加上隐性债务,其债务率将大幅上升。 决算报告还称,将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完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严肃债务管理考核问责,对超出财政承受能力、没有落实资金来源和制定融资平衡方案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切实加强政府举债融资源头管控。
“现金流之王”变成业绩负担 上市公司医院并购之殇 逾 11亿元!这是济民制药(603222.SH)决定打造医疗服务板块以来,公司并购的三家医院所累计投入的资金。 这部分医院资产曾一度给济民制药带来了短暂的业绩增长。然而,好景不长,济民制药前期收购的标的医院业绩与当初的承诺相去甚远。此外,济民制药收购的一家医院更是因多起债务纠纷,原股东拒不履行债务补偿承诺,使得济民制药麻烦不断。 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创新医疗(002173.SZ)、星普医科(现更名为“盈康生命”,300143.SZ)等上市公司前期收购的医院资产相继出现状况,其中较为普遍的是医院业绩承诺无法完成,也有部分标的资产甚至处于“失控”状态。 一系列高业绩承诺及业绩未达预期的背后,也引起了争议。国内某大型综合医院集团CEO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很多公司都用3倍、4倍甚至更高的市销率去进行估值,这肯定不是合理范围,违背了医疗的本质和商业规律。” 核心资产业绩不达标 济民制药于2015年初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之初的主营业务主要是生产、销售大容量注射剂、冲洗剂等。由于在“限输、限抗、限费”的等政策环境下,输液市场逐步萎缩,同时招标和议价等政策的影响使得济民制药的营利面临压力。济民制药实际控制人李仙玉在2018年7月这样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坚定发展大健康产业,确定了以医疗健康服务为核心的发展思路。” 在此发展思路上,2016年以来,济民制药先后收购鄂州二医院有限公司(鄂州二医院)80%股权、陕西省白水县济民医院有限公司(下称“白水济民医院”)60%的股权、郓城新友谊医院有限公司(下称“新友谊医院“)51%股权。同时,济民制药新建海南博鳌国际医院项目,位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定位高端医疗,并试水自体干细胞移植。 这些被并购的医院曾一度给上市公司带来了短暂的业绩增长。2017年,济民制药净利润同比增长29.32%,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2.10%。公司在相关财报也直言,收购的上述医院资产在报告期内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且鄂州二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和净利润增加较大。 曾为济民制药重要的业绩支撑点的医院资产,如今却变成“烫手山芋”:业绩没完成,业绩补偿也迟迟未能兑现。济民制药2019年8月2日公告称,因业绩对赌方仍未履行业绩补偿承诺,公司已将子公司鄂州二医院的原股东浙江尼尔迈特针织制衣有限公司(下称“尼尔迈特”)告上法庭。 2016年12月,济民制药与持有鄂州二医院股权的尼尔迈特、及其股东王建松和叶晓庆及鄂州市嘉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嘉禾医疗“)签订《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以总价2.08亿元收购其持有的目标医院80%的股权。同时,双方同比例增资,济民制药与尼尔迈特分别增资1.36亿元、3400万元,合计1.7亿元。 尼尔迈特承诺,鄂州二医院2017年至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300万元、2645万元、2843万元。然而,鄂州二医院在2017年度顺利完成业绩承诺后,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仅为1041.78万元,不及当初承诺的业绩的一半。 未完成的业绩承诺的还有白水济民医院。2018年2月,济民制药用自筹资金1.26亿元收购了赵选民持有的白水济民医院60%股权。被纳入上市公司财报的白水济民医院,2018年实现扣非净利润为629万元,仅约为业绩承诺的三分之一。 济民制药表示,2018年年度审计报告完成后,公司与业绩承诺方赵选民协商业绩补偿事宜,赵选民认为公司的收购成本仅为1.26亿元,现补偿金额远大于收购成本,该补偿条款过于苛刻,持反对意见,经双方多次协商,补偿方案难以实施推进。经多次沟通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并于6月3日签署了正式的《股权回购协议》,回购价格合计为1.39亿元。 对于鄂州二医院及白水济民医院为何均未完成当初的业绩承诺,经济观察报记者致电李仙玉,其个人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济民制药董事、常务副总经理、鄂州二医院法定代表人邱高鹏则表示“不接受采访”。截至发稿,济民制药董秘张茜也尚未回复记者提问。 尽调失职?原实控人背锅? 随着鄂州二医院原股东因迟迟未能兑现业绩补偿承诺而被济民制药诉诸公堂,鄂州二医院被收购之前的多起隐藏的债务纠纷及担保纠纷也浮出水面。济民制药披露的相关诉讼事项的进展公告内容显示,目前鄂州二医院作为借款人的债务金额总计1360万元,作为担保主体负担债务金额1400万元,截至2016年底,还有210万元左右的药品应付款未付清。而济民制药此前对此并不了解。 济民制药表示,鄂州二医院是于2016年7月22日由尼尔迈特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机关为鄂州市工商局;鄂州二医院(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于2003年12月3日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机关为鄂州市民政局。鄂州二医院成立后,购买了鄂州二医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并支付了合理对价。二者之间并非改制或承继关系,系完全不同的民事实体。 值得一提的是,济民制药在披露的公告中表示,在收购鄂州二医院时,公司聘请的大成律师事务所进行了必要的尽职调查,并就重大债权债务,核查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企业信用报告》以及鄂州二医院提供的借款清单和借款协议,并与交易标的的财务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进行了沟通。进一步地,交易标的实际控制人王建松也承诺没有未披露的或有负债和其他担保。 而根据济民制药披露的公告,王建松曾保证,“除上述已披露债务外,鄂州二医院、鄂州二医院(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其它因 2017年1月4日之前的事由发生的债务。上述债务实质是指王建松个人债务,与公司无关。” 王建松也承诺,“本人将在2019年8月30日前解决陈望军为债权人的债务,其余债务承诺在2019年12月30日前解决。” 虽然鄂州二医院麻烦缠身,但济民制药仍然还得继续投入真金白银。济民制药7月6日公告表示,公司2018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获得证监会通过。济民制药本次拟募集资金不超过4.4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中,约3.19亿元拟用于投向鄂州二医院新建工程项目,其余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截至目前,济民制药已直接控股博鳌医院、鄂州二医院、新友谊医院和白水济民医院4家综合性医院,发展医疗健康服务业绩累计耗资逾11亿元。 市销率普遍偏高 医院并购热潮始于2014年。普华永道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政策红利和资本推动下,2014-2016年间医院并购交易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已披露的医院交易金额从为60亿元一直跃升到160亿元。随后两年已披露的交易金额均有所下滑,分别为150亿元和144亿元。医院投资并购进入调整期。 “我觉得可以用疯狂来形容那两年的医院投资。”一位医院投资领域的资深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疯狂过后,相关上市公司前期所并购医院并未给相关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达不到收购业绩承诺的情况也并非济民制药一家。今年以来,创新医疗、星普医科等上市公司前期收购的医院资产相继出现了业绩不达标的情况。医院投资的业绩承诺完不成成为了普遍现象,部分标的资产甚至处于“失控”状态。 一系列高业绩承诺及业绩未达预期出现的背后,上述国内某大型综合医院集团CEO看到的是资本的不理智。他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很多公司都用3倍、4倍甚至更高的市销率去进行估值,这肯定不是合理范围,违背了医疗的本质和商业规律。” 据了解,对医院的估值,业界主要有“成本价+溢价”、“市盈率PE”和“市销率PS”等三种模式。“成本价+溢价”模式,一般适用于暂未开业或刚开业运营不久的医院;“市盈率”PE模式,适用于医院已正常运营数年,且有相对稳定的业务收入和利润;“市销率”PS模式,适用于医院有一定的业务收入但暂未盈利。 某涉足医疗服务领域的上市公司高管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按照市盈率进行的估值的医院,一般的估值为10至15倍是比价合理的。但是在之前的医院并购热潮中,医院的价格水涨船高,估值被炒得比较高。随着潮水退去,目前15倍的估值也是相对比较高的。”而很多上市公司收购的医院估值均偏高。其中,白水济民医院被并购前夕的PE估值约为30倍数;齐齐哈尔建华医院于2016年初被千足珍珠(现“创新医疗”)收购时,PE估值约为20倍;星普医科于2018年收购的重庆华健友方医院有限公司的PE估值更是高达53倍。 此外,医院的整合及经营也并非易事。一位业内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医院人才、管理、政策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医院经营与营收。“例如,2017年北京开始执行‘药品零加成’要求医疗费用的增长不能超过去年的10%,对药占比和耗材占比均有要求,要求药品占比下降至30%,耗材占比下降至20%。这些都对医院收入造成很大影响。”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证券时报记者 唐强 受百亿债权“萝卜章”事件影响,*ST华业(维权)股价暴跌、深受其伤,最近两个月以来已濒临终止上市地步。好不容易缓过气来的*ST华业,近三个交易日再度遇到难题,其股价重新跌回1元/股以下,终止上市风险加大。 不过,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也注意到,*ST华业为了“续命”,已积极启动多重自救方案,不仅与金融板块债权人签署《一致行动意向》,还拉来了信达资产旗下企业做重组咨询顾问。抛开金融业务“雷区”外,*ST华业旗下北京房地产项目已拿证可卖。近日,记者实地调研*ST华业位于重庆核心的医院资产。 股价连续三日跌破1元 自2018年9月以来,*ST华业诸事不顺,上市公司更惊现百亿债权爆雷。经历两轮大规模暴跌之后,*ST华业股价已从8元/股骤降至1元/股附近徘徊,该股已经走上了濒临退市的道路。 2018年9月底,*ST华业“爆雷”:101.89亿元应收账款的转让方恒韵医药存在涉嫌伪造印章,虚构与医院的应收账款债权交易,公司存量应收账款将面临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的风险。2018年*ST华业巨亏64.4亿元,年报被审计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报告,并被实施风险警示。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如果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该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2019年6月6日*ST华业收盘价报于1元/以下,此后直到6月26日,连续14个交易日股价均低于1元/股,距离终止上市仅差6个交易日。后来受利好消息刺激,*ST华业股价重回1元上方,但仍旧徘徊在“刀口”的边缘。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ST华业股价自7月22日以来,又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截至7月24日,*ST华业股价报收于0.98元/股,终止上市的“紧箍咒”再度响起。 6800万财产遭冻结 7月23日,*ST华业公告披露,在近日收到法院发来的《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按照上海仲裁委员会的裁决,*ST华业需向恒天中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恒天中岩)兑付6593万元票面金额,以及债券利息、逾期利息、仲裁费等其他费用,总计6804.2万元。 据悉,“17华业资本CP001”已于去年10月11日构成实质性违约,涉及本息金额5.36亿元,*ST华业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因此被下调至“C”。 今年6月以来,*ST华业仍在全力自救。6月底,*ST华业为谋求“续命”,与相关债权人签署一致行动意向书。其中,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实际出资方,同意通过宁波道泰参与此次一致行动人计划。同时,*ST华业也在与其他债权人沟通后续《意向书》的签署事宜。经多次召开沟通会,*ST华业与金融板块各债权人沟通商讨并约定,以警方追回的资产为基础成立基金公司,待警方追偿金额确定后按比例清偿债务。 7月初,*ST华业引入信达资产旗下中润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润发展)作为重组咨询顾问,为有效化解华业资本债务风险,双方签署《重组重整咨询顾问服务协议》,欲通过债务梳理和债务重组来化解危机。 此外,*ST华业公告透露,旗下位于北京的玫瑰东筑家园项目,已正式取得了《北京市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据悉,此次*ST华业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建筑面积为18421.76平米,建委备案价为64551.25元/平米。*ST华业表示,该项目获准公开预售是公司房地产业务的正常经营活动,该部分销售收入将用于清偿部分债务。 旗下医院运营正常 如今,细数*ST华业旗下资产,最优质、最稳定的莫过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医三院)。 资料显示,2015年,*ST华业以自有资金21.5亿元,收购重庆玖威医疗、李伟合计持有重庆捷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捷尔医疗)100%股权,并间接控制重医三院75%的权益。 重医三院于2014年12月复工,医院规划占地近200亩。在*ST华业入主后,该院于2016年4月正式开业门诊试运营,同年成为重庆市医保定点单位。 目前,重医三院是一所新型混合所有制医院,按照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集医疗、教学、 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教学医院。 按照规定,重医三院实现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2019年6月,重医三院重新改选理事会,华业资本派驻4名理事占多数席位。经全数表决通过,推选*ST华业董事长徐红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理事会理事长,至此,*ST华业已全面掌管重医三院经营管理权。 近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前往重医三院实地调研了解到,目前该医院经营正常,就医患者不在少数。 重医三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医院一切运转非常良好,今年上半年业绩较为理想。预计重医三院2019年底可为*ST华业贡献一份稳定收益,将缓解上市公司一定的债务压力。 此外,*ST华业还在投资者接待日时回复,危机和机遇共存,上市公司正在努力。截至目前,*ST华业经营情况向好,债务重组工作有序进行。同时,*ST华业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取证、全力追赃挽损,通过发函、问询等多种方式,了解案件及追赃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