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的??湖畔,放眼望去是清波荡漾、鹭在水上的和谐景象。 ??湖位于厦门岛西部,三面为繁华市区,一面临海,水域面积1.7平方公里,绿化面积约31.5万平方米,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是厦门一张闪亮的生态名片。而在之前,??湖却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湖水黑臭、鱼虾绝迹,是人人绕道而行、掩鼻而过的臭水湖。 ??湖保护中心主任魏道军说:“为了围海造田,之前这里修建了一条长达1700米的海堤,从此??港湾变成了封闭的内湖。随着经济的发展,环湖周边的人口和工厂大量增加,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湖,破坏了湖区的生态平衡。” ??湖污染问题引起了厦门市民的极大关注,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综合治理方案,开启了??湖综合治理之路。 经过四期的综合整治,??湖水质改善成效明显,水体质量持续稳定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入湖污染物显著减少。厦门市环保部门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湖区水体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与2015年同期相比,分别大幅下降49.3%和39.6%。近年来,湖区累计发现游泳生物63种,浮游植物123种,浮游动物73种,底栖生物14种。 “正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综合治理与科学施策,保证了历代整治工程的连续性与针对性,让??湖湖区生态环境逐年好转。”魏道军说。 住在??湖附近的市民魏童威指着荡漾的碧波告诉记者:“以前都不敢开窗通风,吹进来的风都是腥臭的。现在不一样了,我经常和爱人在湖边散步,享受慢时光。”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厦门市委市政府也不断探索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管理??湖。2020年5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湖区保护办法》正式施行,明确要求“湖区实施河(湖)长制,各级河(湖)长负责协调辖区内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作,解决保护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保护办法》施行以来,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加强湖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法治保障,实现了由点到面、由水下到岸上、由管理到保护、从自管到共治4个方面的转变。”魏道军表示,从规划与建设、治理与保护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湖区的保护和管理做出制度设计,有效保障了??湖区防洪排涝、生态保护以及文化、健身、游览、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充分发挥。 如今,为保证??湖水更清、景更美,第五轮综合治理正如火如荼开展。 “对于新一轮的??湖治理,我们要坚决落实‘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二十字方针,狠抓源头治理,严控中间减排,落实末端治理,让水更清、环境更美,让‘城市主客厅’更加赏心悦目。”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表示。 下一步,厦门将持续推进??湖流域治理、??湖第二排涝泵站建设、湖区清淤与生态治理等举措,着力将??湖打造成市中心的国家生态湿地公园、闹市区的白鹭保护区以及厦门核心区的“城市会客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志伟)
深圳罗湖区编制的全国首个区级无障碍城区建设规划《深圳市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日前出台。该规划涉及设计标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更新、无障碍环境建设、社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交通发展、信息无障碍等内容,填补了我国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编制的空白。 无障碍城区建设如何做?罗湖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迅介绍,罗湖区率先从顶层设计着手,依托深圳市无障碍促进会,启动了无障碍城区规划工作。通过实地调研与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罗湖区10个街道的行政划分,形成以街道为基本单位的障碍清单。通过数据分析,多维度挖掘障碍排查清单的数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路径,形成了具有罗湖特色的无障碍城区发展模式。 据悉,罗湖区规划到2035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85%。刘迅表示,此次规划不仅聚焦了残障人士,而且扩大到老人、儿童、孕妇等需要帮助的群体;同时聚焦市民日常生活中最关注的方方面面,且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如已有设施如何完善、规划,建设中的建筑物如何设计这些设施等。 以罗湖区黄贝街道为例,该街道居住人口有2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2.3万人,占总居住人口数约11%。据黄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钟远锋介绍,黄贝街道积极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项目。目前,该街道已经完成64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包括安装卫生间防滑地垫、室内扶手等。 据刘迅介绍,罗湖区无障碍道路系统规划优先解决城区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无障碍设施不足、不规范、不连续的问题,重点推进罗湖区与周边城区各级道路、城区内各街道各级道路人行空间的无障碍衔接与标准化建设,有效衔接城区重要公共建筑、居住社区、交通节点与公共空间等关键节点,打通交通节点,确保“重安全”“行得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筹人行道路与自行车道、公交车道等公共资源的空间配置关系与物理设施整合,打造罗湖区高品质、重体验、全覆盖的无障碍慢行交通系统。 值得关注的是,常规公交系统占据罗湖区公交出行总量的60%,也是各类无障碍需求人士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其无障碍建设也是无障碍城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规划要求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公交站点应进行无障碍专项设计,未达标的公交站点应开展无障碍专项改造,逐步提升城区无障碍公交站点占比。 在轨道交通方面,罗湖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地铁站点也应进行无障碍专项设计,未达标的地铁站点应开展无障碍专项改造,逐步将无障碍车厢纳入地铁车辆的基本配置,重点设置无障碍座位、轮椅停靠专区等设施。无障碍地铁站点应重点关注盲道系统、服务设备、标识导引等整合设计。 城中村是罗湖区推动居住区无障碍建设的重点对象之一。规划紧密衔接“十三五”城市更新要求,结合城中村综合治理契机,积极探索城中村无障碍建设新模式,逐步提升无障碍住房比例、优化城中村人行网络、配置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改造公园绿地与广场、增设无障碍标识导引系统、引入现代化管理与服务制度等,逐步提升城中村居住环境品质,提高城区无障碍城中村的比例。(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深圳罗湖区编制的全国首个区级无障碍城区建设规划《深圳市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日前出台。该规划涉及设计标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更新、无障碍环境建设、社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交通发展、信息无障碍等内容,填补了我国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编制的空白。 无障碍城区建设如何做?罗湖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迅介绍,罗湖区率先从顶层设计着手,依托深圳市无障碍促进会,启动了无障碍城区规划工作。通过实地调研与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罗湖区10个街道的行政划分,形成以街道为基本单位的障碍清单。通过数据分析,多维度挖掘障碍排查清单的数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路径,形成了具有罗湖特色的无障碍城区发展模式。 据悉,罗湖区规划到2035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85%。刘迅表示,此次规划不仅聚焦了残障人士,而且扩大到老人、儿童、孕妇等需要帮助的群体;同时聚焦市民日常生活中最关注的方方面面,且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如已有设施如何完善、规划,建设中的建筑物如何设计这些设施等。 以罗湖区黄贝街道为例,该街道居住人口有2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2.3万人,占总居住人口数约11%。据黄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钟远锋介绍,黄贝街道积极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项目。目前,该街道已经完成64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包括安装卫生间防滑地垫、室内扶手等。 据刘迅介绍,罗湖区无障碍道路系统规划优先解决城区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无障碍设施不足、不规范、不连续的问题,重点推进罗湖区与周边城区各级道路、城区内各街道各级道路人行空间的无障碍衔接与标准化建设,有效衔接城区重要公共建筑、居住社区、交通节点与公共空间等关键节点,打通交通节点,确保“重安全”“行得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筹人行道路与自行车道、公交车道等公共资源的空间配置关系与物理设施整合,打造罗湖区高品质、重体验、全覆盖的无障碍慢行交通系统。 值得关注的是,常规公交系统占据罗湖区公交出行总量的60%,也是各类无障碍需求人士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其无障碍建设也是无障碍城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规划要求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公交站点应进行无障碍专项设计,未达标的公交站点应开展无障碍专项改造,逐步提升城区无障碍公交站点占比。 在轨道交通方面,罗湖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地铁站点也应进行无障碍专项设计,未达标的地铁站点应开展无障碍专项改造,逐步将无障碍车厢纳入地铁车辆的基本配置,重点设置无障碍座位、轮椅停靠专区等设施。无障碍地铁站点应重点关注盲道系统、服务设备、标识导引等整合设计。 城中村是罗湖区推动居住区无障碍建设的重点对象之一。规划紧密衔接“十三五”城市更新要求,结合城中村综合治理契机,积极探索城中村无障碍建设新模式,逐步提升无障碍住房比例、优化城中村人行网络、配置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改造公园绿地与广场、增设无障碍标识导引系统、引入现代化管理与服务制度等,逐步提升城中村居住环境品质,提高城区无障碍城中村的比例。(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住房是城市市民最关心的,深圳市罗湖区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多举措打造出“住有宜居”的罗湖样板。其中,罗湖区在深圳市率先推出“透明物管”,开发了全市首个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物管平台,目前已在全区10个小区试点,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全覆盖。 “住房问题,事关辖区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事关全区营商环境提升,更事关罗湖全面振兴发展全局。”罗湖区住房和建设局局长马晓东介绍,罗湖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既面对着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又面临着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将引进大量人才,对住房保障提出更大的挑战。基于此,罗湖近年来积极探索土地资源紧缺约束下建设筹集住房新路,以“保基本”“重人才”为原则,实施人才住房及保障性住房开工和筹集5年计划,不断破解老城区保障性安居工程供应的困境,努力实现辖区群众住有所居需求。 2012年以来,罗湖区共完成筹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29622套,供应9336套。罗湖是如何做到的?马晓东称,一方面通过对全区建设用地摸底,挖掘可利用的潜力地块,将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作为筹集住房的重要途径,为罗湖房源提供增量。另一方面强化基本住房保障,推行公租房差异化分配模式。近两年,罗湖区面向户籍在册轮候无房家庭配租公共租赁住房1036套,突破了辖区多年无力消解轮候库的困境,并首次面向先进制造业职工配租公共租赁住房200套,为实现辖区居民“住有所居”目标打开了新局面。 马晓东指出,罗湖区通过政企合作、城市更新配建、“住房+补贴”双重保障、异地购买或租赁等多种手段探索出解决住房问题的新路子。以深业东岭项目为例,罗湖区与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共同组建罗湖人才安居有限公司,利用该项目试点由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准入门槛和条件,由企业负责运营管理的“政府+企业”的模式,实现了人才住房规模化供应和专业化管理。罗湖区还先后规模化租赁深业东岭、万科泊寓、招商开元、深南广场等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的项目,通过市场筹集住房1653套。 “十三五”时期以来,罗湖区面向企业配租人才住房3223套,发放人才货币补贴7786.7万元;罗湖区年均发放廉租保障对象货币补贴300户,累计发放1667万元,对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实现“应保尽保”。马晓东表示,未来,罗湖将优化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机制,结合罗湖区市场租金水平和保障对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租赁补贴标准,探索发放租房消费券、市场租金补差等多种形式扩大货币补贴的保障覆盖面。 “实现‘住有所居’还有赖于制度建立。”马晓东指出,在对接市级政策的基础上,将健全完善适合罗湖的制度,力争打造罗湖亮点。最为突出的便是出台城市更新配建、棚改、物业专项资金等方面政策文件,全面规范住房建设领域各项具体操作。去年底,《罗湖区城市更新项目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明确了住建部门、人才住房专营机构等各方职责,使得办事更流畅、效率更高。 如何在“住有所居”基础上实现“住有宜居”的美好愿景,是罗湖区思考并通过实际行动实现的命题。 对此,马晓东给出了答案。首先要优化住房环境与公共配套设施。罗湖区在筹措房源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条件齐全的区域,如与公交系统或轨道交通网络紧密衔接的万科泊寓。同时,大力推进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完善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环境。在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筹建中则突出绿色、环保理念,注重住房品质提升,探索全面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对物业服务不满意、产生物业纠纷怎么办?马晓东告诉记者,罗湖区在全市率先推出了“透明物管”,建立了“罗湖物管”数字平台,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和企业同步联管联动,有效解决了物业监管、物业服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等问题,及时化解物管领域的矛盾纠纷,进一步推进物业行业“规范化、智能化、市场化”,也标志着罗湖物业管理从传统管理模式正式迈向信息化、智能化行列。(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