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7月22日,据韩联社消息,韩国战略和财政部于22日成立了税收发展审查委员会,由副总理洪南基和战略和财政部长担任主席。此次会议宣布了2020年的税收修正计划(下称“修正案”)。财政部称,税制改革议案将在9月3日送交韩国国会审议,有待国会批准。修正案宣布,自2023年以后,政府会引入包括上市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在内的金融投资收入的概念,并征收20%的资本利得税(超过3亿韩元的部分,征收25%的资本利得税)。修正案还表示,将开始对来自虚拟货币的资本利得课税。从2021年10月开始,具有本地税籍的居民交易虚拟货币的年度获利超过250万韩元时,将课征20%的资本利得税。同时,韩国决定对每年超过5,000万韩元(约合29万人民币)的股权投资收益进行征税,并对超高收入者提高所得税征收基准。韩国数字货币征税历程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数字货币收益征税的国家,链得得在之前的
据韩联社17日报道,韩国警方目前正在进行调查,试图确定首尔已故市长朴元淳的真正死因。作为调查的一部分,警方要求调取朴元淳所使用的手机,但遭到首尔北部地区法院的拒绝。 警方提交申请,要求获取朴元淳名下三部手机的通话记录,其中包括上周朴元淳死亡时发现的其官方手机。 首尔北部地区法院称,刑事案件中可以授权获取电话记录,但在这起案件中,对强制调查手机记录缺乏合理的解释,目前没有关于他的死因是否与类似谋杀等犯罪有关的解释。 报道称朴元淳涉嫌自杀。警方称没有任何恶意行为的痕迹,且市政府公布了朴元淳的一个手写便条,他表示对所有人感到抱歉,但没有详述原因。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金融监督院1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6月外资在韩国股市净卖出4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48亿元),在债市净买入3.43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0.34亿人民币)。 报道指出,根据上述报告,外资6月在韩国股市净卖出4200亿韩元,连续5个月减持韩国股票。按地区来看,美国投资者净卖出额最大,为2.5万亿韩元,其次是爱尔兰5000亿韩元、澳大利亚4000亿韩元。此外,英国和开曼群岛分别净买入1.7万亿韩元、8000亿韩元,其次是新加坡7000亿韩元。 报告数据显示,同期,境外投资者持仓总额为541.6万亿韩元,环比增加21万亿韩元,占市值总额的30.9%。按地区看,美国最多,为226.9万亿韩元,占外资总额的41.9%,其后依次为欧洲29.3%、亚洲13.2%、中东3.9%。 报道提到,债券方面,外资净买入3.436万亿韩元,连续6个月增持韩国债券。截至6月底,外资持有韩国债券规模达146.6万亿韩元,占整体7.4%。报告分析指出,这主要是由于韩国国债利率较高。分地区看,亚洲投资商净投资最多,为3.3万亿韩元。其后是美洲600亿韩元,中东与欧洲则各净卖出3000亿韩元。
当地时间10日零时许,失联的韩国首尔市长朴元淳在首尔市北岳山一带被发现身亡。韩联社援引韩国总统府青瓦台的一名官员报道称,总统文在寅将敬送花圈进行吊唁。 此外, 首尔市政府行政局长金泰均当天也表示,决定为朴元淳举行首尔特别市葬。朴元淳的遗体被安置在首尔大学医院,葬礼为期5天,出殡仪式定于13日举行。 金泰均表示,首尔市长在职期间身亡尚属首次,因此首尔特别市葬也将首次举行。首尔市将于当天在市政府大楼前设置焚香所,供市民前来吊唁。 韩国警方10日消息称,首尔市长朴元淳当天零时许在首尔市北岳山一带被发现身亡。
韩国SK集团、小米、中芯国际、上汽、北汽......由这些知名企业主导的投资机构,即将成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半导体”)的战投。 6月15日晚间,比亚迪公告称,公司及比亚迪半导体与爱思开(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小米产业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下称“本轮投资者”)签署了《投资协议》。本轮投资者拟向比亚迪半导体合计增资8亿元,合计将取得比亚迪半导体增资扩股后7.843129%的股权比例。 详情请扫二维码↓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奇霖、张德礼 在预期悲观的情况下,高社融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可能要比经验规律显示的要弱得多,总需求可能持续低迷,这加大了通缩压力。 4月CPI同比3.3%,较前值4.3%明显回落,也低于市场预期的3.7%。翘尾为3.2%,新涨价因素为0.1%。 交通物流恢复、天气转暖和生猪补栏,带动4月CPI环比下降0.9%,跌幅明显大于前三年4月的均值0%。CPI食品项环比下降3.0%,拖累4月CPI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天气转暖后鲜菜供应量增加,鲜菜项环比在3月下跌12.2%的基础上,4月继续下跌8.0%;能繁母猪存栏2019年9月见底后持续增加,生猪存栏量同比从2019年四季度的-27.5%大幅收窄至今年一季度的-14.4%,生猪补栏和猪肉供给增加,带动CPI猪肉项环比下跌7.6%。 4月CPI食品烟酒项同比11.3%,影响CPI同比上涨3.4个百分点。猪肉项同比从116.4%下滑到96.9%,同比涨幅今年首次降到100%以内,但猪肉仍是CPI的最核心支撑,拉动CPI同比上涨2.3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1.5%,甚至比3月的64.9%还高。去年4月中旬水果价格开始暴涨,高基数下CPI鲜果项同比跌幅,从3月的6.1%扩大至10.5%。 除食品烟酒外的七大项,同比下降0.1%。由于国际油价下跌,CPI交通和通信项的同比,从-3.8%下滑至-4.9%,其中交通工具用燃料项同比从-14.6%大跌到-20.5%。CPI其它用品和服务同比4.8%,是除食品烟酒项外的七大项中同比涨幅最大的,可能和疫情之下,一些服务涨价有关。 4月核心CPI同比1.1%,较2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创2013年有统计以来的次低,仅高于今年2月的1.0%。反映了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但终端需求不足的矛盾,核心CPI同比可能持续处于低位。 4月PPI环比-1.3%,同比-3.1%,两者的跌幅都在扩大,表明工业品通缩加剧。和以往一样,波动主要由生产资料贡献,4月它的环比、同比分别为-1.8%和-4.5%,而前值是-1.2%和-2.4%。 关于PPI,我们需要关注两点: 第一,4月上游的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PPI环比跌幅都在扩大。采掘工业PPI环比从-3.5%下滑到-7.2%,降幅最为明显,和油价下跌有一定关系。但4月生产资料价格跌幅的扩大,是在国内物流梗阻基本打通、地产和基建项目赶工期的情况下发生的,后续赶工期的需求消退、工业企业生产继续恢复,工业品供过于求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这也意味着,后面我们没必要担忧工业消费品带来的CPI通胀压力。 第二,需求不足可能是工业企业面临的长期问题。相比于需求,生产恢复得更快,根据4月采购经理调查,截至4月25日全国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98.5%,但高达57.7%的调查企业反映订单不足,部分企业反映市场需求疲软,产品销售面临困难,订单回补尚需时日。往后看,外需最差的时候还没有到来,内需难以完全对冲外需下滑,订单不足可能会持续困扰着企业。 我们认为,通缩趋势已经明确,下一阶段物价的核心矛盾是防范通缩。前面分析过,PPI的通缩压力将进一步加剧,而CPI的通缩压力将在数据上体现得更明显。 一是今年7月起,CPI的翘尾将下降到3%以下。4月CPI翘尾3.2%,新涨价因素只有0.1%,翘尾将继续是后面影响CPI同比的重要组成。根据计算,今年5月、6月CPI翘尾依然有3.2%和3.3%,但7月开始快速回落。 二是海外疫情扩散对出口的影响还没有完全体现,5月开始中国出口增速可能会明显回落,一些消费品在国内供过于求,从而有降价压力。 以美元计价的4月出口增速3.5%,高于前值-6.6%,也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16.5%。我们认为,除了口罩等医疗物资的推动外,更重要的是前期积压的订单在4月得到生产、运输和出口,后面这一点通过对比韩国出口可以清楚地看到。 同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长期看中国和韩国的出口增速趋势大体一致。但今年2月-4月,中国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7.1%、-6.6%和3.5%,韩国的出口增速分别为3.8%、-0.7%和-24.3%,一上一下,分化明显。 这种分化来源于中、韩两国应对新冠疫情的严厉程度不一样,从而对两国企业的生产、运输和出口的影响时点不一致。牛津大学根据关闭学校、限制国内人口流动、管控国际旅行等11个指标,对77个国家和地区应对新冠疫情的严厉程度进行评估,编制出各国和各地区的新冠肺炎政府响应严厉指数(COVID-19Government Response Stringency Index)。 1月23日武汉封城,除湖北外的多个省市自治区也限制居民自由活动。相比于中国,韩国的隔离和管控措施相对温和一些。因此,1月下旬到3月下旬,韩国的新冠肺炎政府响应严厉指数要低于中国,对企业生产和运输的影响相对较小。 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相关管制措施开始放松。3月25日湖北除武汉解禁,4月8日武汉有序放开离汉通道,中国的新冠肺炎政府响应严厉指数开始下降并低于韩国,经济秩序开始逐步恢复。 2月和3月韩国的应对措施相对较松,对出口企业的影响要小一些,因此这两个月韩国的出口增速比中国高。3月下旬中国应对措施变得比韩国温和,前期积压的订单开始生产、运输和出口,这使得4月中国出口增速大超预期,并且远好于韩国的出口增速。 往后看,中国出口有较大压力。4月20日韩国放松了管制,但5月前10日韩国出口同比增速,从前值-18.9%大跌到-46.3%。在生产、运输等供给方面的约束消退后,海外需求将成为影响两国出口的核心因素,5月开始两国的出口增速大概率会明显回落。对中国而言,一些工业消费品供过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从而有降价压力。 第三,高社融对总需求的拉动可能有限。4月金融数据亮眼,新增社融3.1万亿,其中贷款新增1.7万亿,均大超市场预期,这种信用周期再扩张的趋势,主要由政府基建和居民购房恢复驱动。但在就业压力下,消费报复性恢复难以持续。在不看好未来需求的情况下,企业增加资本开支的意愿也不足。4月M1环比下降4850亿,M1同比虽从5.0%上升到5.5%,但主要由翘尾推动(翘尾从5.2%提高到6.6%),且M1-M2剪刀差跌幅扩大,都反映了企业拿到资金后的实际使用效率在下降。 在预期悲观的情况下,高社融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可能要比经验规律显示的要弱得多,总需求可能持续低迷,这加大了通缩压力。 (本文作者介绍: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