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午后,A股三大股指跌幅持续扩大,创业板指跌逾4%。截至13:20,上证指数报3268.5点,下跌71.79点,跌2.15%,成交额3414.08亿元;深证成指报13039.67点,下跌426.6点,跌3.17%,成交额4282.07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额7696.15亿元;创业板指报2579.4点,下跌109.3点,跌4.07%,成交额1437.83亿元。 盘面上看,行业板块全线飘绿,国防军工、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等板块表现较弱。两市个股跌多涨少,共计401只个股上涨,3075只个股下跌。 【今日市况】 早盘跌晕了!何时能止跌? 周三,沪深两市开盘后单边下行,沪指失守3300点关口,创业板指跌破2600点支撑位。两市个股普跌,市场情绪低迷。盘面上仅农业种植、航空运输等板块表现相对活跃,其余热点板块全线下挫。
8月3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震荡走高,创业板指表现抢眼,半日涨近2%。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报3345.79点,上涨35.78点,上涨1.08%,成交额3586.46亿元;深证成指报13859.3点,上涨221.42点,上涨1.62%,成交额4815.1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额8401.56亿元;创业板指报2847点,上涨51.6点,上涨1.85%,成交额1709.76亿元。 盘面上看,行业板块普遍飘红,其中国防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休闲服务板块表现颓靡。两市个股涨多跌少,共计3364只个股上涨,451只个股下跌,165只个股涨停。
大势研判:成交额破万亿,后续关注关键点位突破 受美股影响,今日早盘开盘微跌,随后主要沪深股指均持续上涨,受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带动,两市成交额也同时放大,收盘沪深股指均出现大幅上涨,顺利突破5日、10日均线阻力位。上证指数收盘涨2.06%,深成指收盘涨3.12%,创业板指涨3.78%,今天科创50指数表现优异,收盘上涨5.45%。两市成交额继连续两天低于万亿元之后,重又达到万亿成交额,周三成交额10467亿元。家电、电子、医药涨幅居前。全天北向资金净流入约77亿元。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成交额出现较大程度萎缩,但整体市场保持相对平稳,形成窄幅震荡格局。周二沪深各大指数在尾盘都出现了加速拉升,说明市场依旧处于强势之中。今天市场再度出现大幅上涨,并且伴随量能放大,后续将有望挑战前期指数高点。上证指数、深圳成指都接近了前期阶段性高点,此处将成为后续大盘走势如何发展的关键点位,若能顺利突破,则有望形成一个较大空间的上升走势。 从盘面上来看,家电早盘开始就获得较大涨幅,并且伴随医药和券商股的上涨持续拉升股指。午后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等高科技板块持续上涨,进一步带动了股指上涨。连续调整多日的TMT板块的上涨,可以认为是市场人气的恢复。后续之前强势的板块有望形成轮动,带领股指向上突破。 此外,创业板指以及券商股的活跃也为市场带来了向好的信号。券商股向来被视为行情的风向标,券商股再调整多日后再度活跃为后续的行情演绎打开了想象空间。另外在前期报告中我们也曾经提及,之前沪指冲击3000点的过程中,创业板指先行强势上攻为沪指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而在之后的行情中,我们认为创业板指依旧将成为行情的领先指标,只要创业板指维持强势,反弹预期依旧存在。 但在市场反弹的同时,我们也挺当注意到当前市场中的扰动因素依旧存在。首先从情绪面上来看,在调整过程中,市场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压,短期反弹之后,多空分歧会有所加大,这可能会加剧市场的波动。其次,股票市场供给的增加会对市场资金形成虹吸效应,对资金面将产生一定影响。第三,另外当前正值中报业绩披露期,个别核心资产的业绩表现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叠加外围扰动的存在,我们认为可以重点关注前期高点能否突破来判断后续市场的运行趋势。 此外,震荡行情时,需要关注外围市场走势对国内投资者的心理影响。本周美股市场将迎来谷歌、苹果、微软等科技公司财报,以及美国GDP等重磅经济指标,这些将成为影响美股市场走势的重要指标。 当前阶段,把握盘面中的结构性机会。配置上,在外贸受到影响的大背景下,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一环,刺激消费的举措效果将在下半年显现,各类消费品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率先反弹,今日家电板块的上涨有望带动消费板块的轮动上涨。 此外,今日电子、计算机、通信板块在调整多日后重新受到资金青睐,涨幅位于各板块前列。作为带动此前行情上涨的主要板块,科技行业有着较为长期的投资逻辑,我们认为,TMT板块也将成为市场反弹的主线之一,后续有望继续反弹。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7月16日,黑色星期四,A股全线暴跌。 今日,三大指数全线下挫,两市近400股跌超9%,仅200余股收红,截至收盘,沪指跌4.50%,报收3210点;深成指跌5.37%,报收12996点;创业板指跌5.93%,报收2646点。 板块方面,所有板块无一板块幸免,全线收跌,白酒、动物疫苗、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 两市成交额连续9日破1.5万亿 北向资金连续三日流出 成交额方面,两市成交额连续9日破1.5万亿,但值得注意的,成交额相比昨日再度缩量,创下了7月6日以来最低成交额。 外资方面,北向资金继续流出,截至收盘,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出69.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23.72亿元,深股通净流出45.49亿元。事后回看,前天,北向资金大幅卖出,创下史上最大单日净卖出,操作堪称“精准逃顶”。 通过对比指数与北向资金的连续流入与流出状态,可以发现北向基本都能相对精准的抄底和逃顶,甚至其中途的大单加仓和大单减仓也意味着指数趋势后续的发展方向。 创业板进入周线级调整 机构称属于正常下跌 指数方面,创业板迎来周线级别调整,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从周线看,创业板此前连续7周上涨,短期涨幅过快,适当调整更有利于指数的稳健运行。 方正策略团队对此也指出,7月以来前两周市场大幅上涨,短期涨幅较大,上涨过程中部分行业换手率较大,估值分位明显抬升,目前属于急速上涨后的正常下跌,不必恐慌。真正的终结信号或者杀死牛市的因素是明确的信用收缩或者经济周期触顶回落,目前都还不具备。 白酒股成砸盘“先锋” 指数暴跌,白酒“功不可没”。今日白酒板块大跌9.4%,板块近乎跌停,五粮液(000858)、泸州老窖(000568)、山西汾酒(600809)等纷纷被按在地板上,“股王”贵州茅台(600519)也在人民日报发文后,惨遭重锤,一度跌近9%。 翻看深证成指的个股全天贡献榜,单五粮液一只个股就贡献了36点,当之无愧的深市砸盘“先锋”,此外,洋河股份(002304)、泸州老窖、古井贡酒(000596)也充当起“助攻角色”,合计贡献约20点的跌幅。 多方苦苦支撑 上演“伤心太平洋” 市场一片哀鸿遍野,但仍有多方奋起抵抗,今日成交额前四十个股里面,除了新上市的中芯国际,只有太平洋(601099)一家苦苦支撑。 作为多方的“主战场”,盘中太平洋,数次打开涨停后回封,多方气势十足,遗憾的尾盘终究还是没能扛住,上演“伤心太平洋”悲壮一幕。 中芯国际跻身A股历史第四大单只个股成交金额 行情低迷,科技总龙头中芯国际却未受太大影响。今日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首日大涨201.97%,盘中甚至一度冲高,截至收盘,A股全天成交479.7亿元,占科创板所有股票成交额近50%,跻身A股历史第四大单只个股成交金额。 据统计,A股历史上仅有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601857)(全天700亿元)、2015年7月7日中国平安(601318)(全天679亿)、2015年6月9日中国中车(601766)(全天497亿)的成交金额超过中芯国际今日成交额。 与A股截然相反的是,港股中芯国际今日高开2.21%后,股价迅速下跌,截至收盘,暴跌逾25%。 期市惊现秒亏千万乌龙指 此外,亏钱的不止股市,期货市场更是惊现秒亏千万的乌龙指。7月16日午后,股指期货IH2012合约出现乌龙指,13点29分25秒,有176手在接近跌停价成交,随后下一步交易恢复正常价格。根据规则显示,IH合约一个点=300元,该笔乌龙指偏离上下成交201.6点,176笔最大浮亏可能超过1064万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可能是大跌导致平仓盘下单,像是手误。中金所相关人士也表示,目前暂时没有收到通知,业务部门应该在核查,有消息会通知。
今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全球经济大衰退背景下,上证综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2.1%、上涨15.0%和35.6%。而7月上旬(到10日),三大股指分别上涨13.4%、14.0%和14.0%。同期,日均成交额高达1.42万亿元,远超上半年日均7582亿元的水平。市场在担心股市上涨过快可能引发调整的同时,也关心这波大涨是否与国际“热钱”流入有关。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 警惕国际“热钱”兴风作浪是一种理性 为应对疫情冲击造成的经济停摆,各国普遍采取了空前的货币刺激,主要经济体纷纷走到了零利率甚至负利率,重启量化宽松乃至无限量宽。全球宽流动性、低利率,有助于压低无风险收益、提升市场风险偏好。这被认为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联储“零利率+量化宽松”政策的取胜之道——通过资产价格上涨、正财富效应,缔造了美国战后最长的经济扩张周期。“大水漫灌”也是今年3月底以来以美股为代表的全球风险资产大幅反弹的重要推动力(见图1)。当然,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也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图1:全球主要股指变动(单位:2020年3月23日=100),资料来源:WIND;中银证券 上次危机发生后,主要经济体货币大放水,国际“热钱”涌向新兴市场。这次也不例外。随着全球金融恐慌和信用紧张状况缓解,美元荒退潮,美元指数回调,过剩的流动性势必要寻找有利可图的机会。据国际金融协会统计,新兴市场在今年3月份遭遇了835亿美元的外来跨境组合投资净流出后,自4月起恢复净流入。第二季度,累计净流入541亿美元,上季为净流出512亿美元。其中:股票投资净流入121亿美元,上季为净流出628亿美元(见图2)。 类似的剧情也在中国上演。3月份全球股灾期间,中国陆股通项下北上资金也遭遇了679亿元人民币的净流出(见图3)。一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外来股票投资净流出10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204亿美元。但4月份以来,陆股通项下恢复净流入,二季度累计净流入1360亿元人民币,上季为累计净流出179亿元(见图3)。 图2:新兴市场外来跨境组合投资流动情况(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国际金融协会(IIF);WIND;中银证券 图3:中国陆股通北上资金月度买入成交净额(单位:亿元人民币),资料来源:WIND;中银证券 注:今年7月份为截止7月10日的累计数据。 近来,不少国际大投行频频以中国疫情得到控制、经济率先复苏为由,建议境外投资者增持A股,这无疑进一步鼓舞了国内投资者做多的热情。有人由此发出了国内全面牛市基础不牢,外资积极唱多A股,乃是要割中国投资者“韭菜”的预警。 股市没有上涨就没有下跌,“热钱”没有流入就没有流出。因此,在全球流动性泛滥情形下,保持一份清醒和谨慎并非坏事。4月8日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提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积极应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也是其中应有之意。 客观评估外资在本轮A股上涨中的作用 随着国内股票市场逐渐扩大对外开放,迄今为止外资尚处于进入期。从2014年11月股票通业务开通至今(今年7月)的累计69个月中,陆股通北上资金为净流出的月份仅有11个月,占16%,其他月份均为净流入,到今年7月10日累计净流入11701亿元人民币(约合1673亿美元)(见图3)。由此而言,外资对于A股是“短空长多”。配置中国资产、分享成长红利,是外资对A股青眼有加的重要原因。 从年度国际收支数据看,从1998年到2019年,中国外来股票投资项下连续22年录得顺差,即便是股市汇市剧烈动荡的2015年,当年依然净流入150亿美元(见图4)。从2015年底到今年3月末,外资在A股流通市值份额从不到1.5%稳步升至4%以上(见图5)。 图4:年度国际收支口径的外来证券投资状况(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WIND;中银证券 图5:外资在中国资本市场占比变动(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债登;上交所;深交所;WIND;中银证券 外资不仅给中国股市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好的投资理念。外资资金属性稳定并且长期,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相对国内机构投资者要高很多,且外资更注重长期投资,对商业模式、盈利质量、盈利可持续性的重视程度远高于短期盈利。因此,北上资金偏好绩优、高成长的行业龙头,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成为外资配置的核心资产,对国内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的培育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同时也促进了国内上市公司治理改善。 北上资金除了择股还讲究择时,习惯于“高抛低吸”的操作。如2015年4月,沪深300指数日平均值环比上涨20%,结果陆股通(当时仅有沪股通)项下首次出现净流出36亿元。显然,当时A股过快上涨触发了外资的减仓行为。到股市异动前夕的2015年6月,当月陆股通净流入额为59亿元,较沪股通开通以来(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的月均水平骤减64%(见图6)。 图6:月度沪深300指数日平均值与陆股通买入成交净额(单位:亿元人民币),资料来源:上交所;深交所;WIND;中银证券 注:(1)沪深300指数月度日平均值为各月每日平均;(2)今年7月为截止7月10日数据。 再如2018年,受贸易局势影响,A股出现了深幅调整。但陆股通北上资金自2018年11月起持续增仓,至去年2月份月均净流入460亿元人民币。去年4月份,沪深300指数日平均值较2018年12月上涨28%,但外资早在3月份就将加仓规模降至44亿元,4、5月份股指冲高时又大举减仓,基本完美走完了去年上半年的A股上涨行情(见图6)。 然后,从去年6月起,陆股通又转为持续净流入(除今年3月份因全球股灾出现了短暂净流出),到今年6月,月均净流入372亿元人民币(不含今年3月份数据),显示外资再次耐心地持续加仓,直到迎来最近这波飙升行情(见图6)。 此外,不少国际投行今年其实一直是A股坚定的多头。如瑞银早在2月底疫情发生初期,就建议境外投资者增加A股配置,理由是这里拥有更具吸引力的估值和增长组合,而且中国似乎也正在有效遏制病毒并恢复正常。再如摩根斯坦利在3月份美股熔断期间,就从情绪指标显示A股远未有过热、盈利预期并不那么悲观、A股估值目前并不算高、外资将持续流入等角度分析,建议增持A股。6月中旬、7月初,大摩又再次重申了上述观点。 可见,这些投行分析师对A股的看法,并非是行情大涨之后的后知后觉、推波助澜。只是在目前行情下,国内投资者更容易选择性地相信他们的意见。 7月飙升行情中外资成交占比反而下降 7月上旬的这波国内股市飙升,主要是金融、地产等低估值的大流通市值、大蓝筹股的补涨行情。到7月10日,沪深300指数累计涨幅大14.1%,远超过上半年1.6%的涨幅,同时也领先于上证综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的同期涨幅。如果剔除10日的久违调整,沪深300指数的涨幅达16.3%,则领先更多。 然而,从陆股通每日成交额占当日沪深300指数成交额的比重看,7月上旬的8个交易日占比为30.6%,较上月下降了8.4个百分点,较二季度占比低了9.6个百分点。同期,沪深300成交额占沪深两市成交额的比重达到35.1%,较上月上升了7.2个百分点,较二季度占比上升了8.7个百分点(见图7)。这个指标显示,内资在这波行情中的活跃程度又重新高于外资。 图7:沪深30成交额与陆股通成交额占比(单位:%),资料来源:上交所;深交所;WIND;中银证券 注:(1)沪深300成交额占比=月度沪深300累计成交额/月度沪深两市累计成交额;(2)陆股通成交额占比=月度陆股通累计成交额/月度沪深300累计成交额;(3)上述数据均剔除了无陆股通交易日的数据。 如果从增量资金看,情况则更加了然。去年初至今年6月份,融资融券业务有6个月份“融资余额变动与融券余额变动轧差”为负值,也就是说境内资金为场内降杠杆,而同期陆股通项下仅有3个月份为净流出。今年7月上旬,陆股通累计净流入额与沪深300 成交额之比为1.6%,较上月仅上升了0.2个百分点,较二季度仅上升了0.1个百分点。同期,融资融券加杠杆与沪深300成交额之比为4.1%,且明显高于陆股通净流入额占比,较上月上升了2.5个百分点,较二季度更是高了3.4个百分点(见图8)。这个指标同样显示,当前内资加杠杆的热情重新高于外资加仓的冲动。 图8:陆股通净买入额与融资融券净变动额与沪深30成交额之比(单位:%),资料来源:上交所;深交所;WIND;中银证券 注:(1)融资融券净变动额=融资余额变动-融券余额变动;(2)融资融券净变动额为正表明场内加杠杆,为负表明场内降杠杆;(3)上述每日交易数据均剔除了无陆股通交易日的数据。 显然,这次北上资金布局又领先了内资一段时间。鉴于同期陆股通项下净流入累计净流入585亿元人民币,显示外资尚未减仓,故目前最多只能算是内资的“抬轿”行情。从过往的经验看,不排除股指上涨过快、股票估值过高,外资随时可能“下轿”。有市场分析指出,最近这波行情,陆股通主要以交易型资金为主。对此,大家需高度警觉。如果不是立足长线的、基本面的价值投资,而是追涨杀跌、炒概念的话,就可能再次沦为被大资金(包括内资和外资)收割的对象。 早在今年5月,笔者牵头的《覆水难收:当前全球货币宽松情况、影响及建议》的课题报告中指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货币宽松,给中国提出了五方面的挑战,其中包括竞争性贬值、资产泡沫化和资本流动冲击的三大风险。 上次,面对全球流动性泛滥,中国以增加外汇储备的方式防止阻止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好处是避免了汇率过度升值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冲击,但坏处是民间积累了较多对外负债,后因人民币汇率意外贬值,触发了民间货币错配的集中调整。直到去年8月份人民币汇率破7,才算是基本达成了“8·11汇改”的预期目标。 现在,破7之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更加市场化,央行也已基本退出外汇市场的常态干预。那么,如果由于中国疫情防控、经济复苏和估值洼地等优势,再次吸引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一方面,可能迅速推高国内资产价格,导致估值虚高、催生资产泡沫;另一方面,还可能加速汇率升值,影响出口竞争力。如何应对这次大考,或是中国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本文原发于腾讯
下周大盘何去何从? 沪指本周上涨7.31%,周度涨幅位居2015年以来第三位。然而,7月10日,沪指跌幅接近2%,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行情,前期涨幅较高的券商股、保险股、银行股在本周五都大面积回调。 大盘后市怎么走,是涨是跌?这应该是不少投资者比较关心的问题,记者从大数据的角度整理了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未来涨跌情况。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破万亿 即便是大盘下跌,成交萎靡,但是7月10日的成交额仍然在万亿以上,按照历史数据可以判断,两市成交额通常不会在短期内大幅下降。至此,沪深两市成交额已连续7日超万亿。如果以周度来计算,2015年以来的282个周,仅有29次成交额破万,占比一成左右。 万亿成交额代表了市场成交十分活跃,在A股市场并不多见,A股换手率中位数达到3.4%。并且杠杆资金也十分活跃,最新融资余额接近1.3万亿,这一水平只有2015年达到过,就连沉寂已久的场外配资都再次出现苗头。 据身边不少小伙伴了解到,周五都降低了仓位,7月以来(截至7月9日)爆买600多亿的北上资金于7月10日也呈现出净流出状态,最主要还是担心下周的市场风险。部分券商机构发声降温,建议投资者警惕泡沫。与此同时,社保基金、大基金、公布配资公司纷纷抛出减持计划。 下周沪指大概率这么走 从最直观的数据来看,以周数据来统计(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的次一周上涨概率接近六成,其中沪指周度呈下跌状态的多集中在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如果剔除这3个月,沪指在成交额破万亿的次一周上涨概率提升至七成左右。 举例来看,2019年3月8日沪深两市成交额在万亿以上,次一周沪指上涨1.75%,今年7月3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17万亿,本周沪指上涨7.31%。最新融资余额接近1.3万亿,这一水平只有2015年才达到过,而从最新数据来看,融资余额更是7连增,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提升。 通过全面对比分析发现,成交额越大,沪指在次一周的上涨概率越大。具体来看,沪深两市成交额位于3000亿至5000亿之间,沪指次一周上涨概率只有45%,而成交额位于9000亿至1万亿,沪指次一周上涨概率超过70%,这可以理解为成交越活跃,市场上涨的动力越足。 沪指大涨且成交额大幅放大 仍然按照周度数据统计,当周大涨3%以上,且成交额环比(本周末相较于上周末)增加10%以上的交易周共出现了23次,其中次一周上涨的出现了13次,上涨概率超过了55%。如果成交额增加45%以上,且当周大涨3%以上,那么沪指次一周上涨概率提升至64%;如果成交额环比增加50%以上,这一概率将超过65%。 以最近一次来看,7月3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1712.53亿元,较上一周末环比增加60.76%,且截至7月3日当周沪指上涨5.82%,本周沪指大涨7.31%。最新数据来看,两市成交额较上周五增加47%,按照以上结论,沪指下周还是有较大上涨概率的。 下周沪指有望在调整中实现一定涨幅 本周五的下跌符合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但本周累计涨幅较大。证券时报.按照这几种情形进行分析,得到以下一系列结论。 一周上涨,当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2015年以来共出现38次这种情况,次一周上涨概率为54%,然而次日沪指表现全部为下跌行情。 一周涨幅超过1%,当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2015年以来共出现24次这种情况,次一周上涨概率不到50%;如果将周涨幅扩大至2%以上,次一周的上涨概率刚好为50%。 当然,如果一周涨跌幅超过3%,且当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也上涨时,次一周上涨概率达到六成。 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当前的行情,可以大致判断下周市场可能会有上涨,但仍然要面临调整。当然,以上分析并非绝对的结论,毕竟市场环境较前期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估值、市场活跃度等。 8只绩优消费+医药股有望获资金 调控市场运行节奏的动机十分明显,这背后其实是为了股市的健康成长。接下来不论市场如何走,目前的成交量和人气还在,结构性行情仍然会出现。 板块轮动是A股市场最显著的特征,随着保险、券商、银行等低估值板块的回调,一些绩优滞涨板块将获得较高的关注,根据当前市场环境,这些板块可能会包含大消费(食品饮料)、基因检测(不明肺炎)、生物疫苗板块。 统计显示,食品饮料、基因检测、生物疫苗板块7月份以来分别跑输各个板块且上半年业绩预喜的共有8股。上半年净利润增幅下限居前的有姚记科技(002605)、万孚生物(300482)、克明面业(002661),前2股业绩有望翻番,双塔食品(002481)、长春高新(000661)净利润增幅下限达到70%。 从7月份以来市场表现来看,姚记科技股价上涨10.24%,公司涉及基因检测概念,基因检测概念股同期平均上涨13.66%;万孚生物股价小幅下跌0.62%,其所在的生物疫苗板块股平均上涨10.3%,克明面业、双塔食品分别上涨4.62%、8.66%,食品饮料股平均上涨9.13%。
9日午后,三大股指单边上扬,截至发稿创业板指大涨逾4%,两市合计成交超11000亿元。 截至13:19,上证指数报3451.18点,上涨47.74点,涨1.4%,成交额5023.36亿元;深证成指报13785.96点,上涨379.59点,涨2.83%,成交额6588.61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额11611.98亿元;创业板指报2766.13点,上涨114.16点,大涨4.3%,成交额2185.42亿元。 盘面上看,行业板块普遍飘红,其中国防军工、商业贸易、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涨幅领先,银行、钢铁板块领跌。两市个股涨多跌少,共计3118只个股上涨,337只个股下跌,124只个股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