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央行开展今年第七次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与上次(6月29日)操作相隔1个月,操作量同为50亿元。 中新经纬资料图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2020年7月30日(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2020年第七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本期操作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固定费率数量招标,费率为0.10%,首期结算日为2020年7月30日,到期日为2020年10月30日(遇节假日顺延)。 本期CBS操作换出的央行票据名称为“2020年第七期央行票据(互换)”,债券代码2001007S,总面额为50亿元,期限3个月,票面利率2.35%,起息日为2020年7月30日,到期日为2020年10月30日(遇节假日顺延)。 2019年1月24日,央行宣布决定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以提高银行永续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 据了解,央行票据互换工具可以增加持有银行永续债的金融机构的优质抵押品,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认购银行永续债的意愿,从而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创造有利条件,也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缓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此外,央行票据互换也利好其他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股。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曾表示,中国央行对票据互换没有数量目标,票据互换是作为一个新型的金融市场产品出现的,目的在于引导市场、培育市场。
(罗琨)近期因不选择赎回永续中票,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晨鸣纸业)引发了债券市场热议,其账上高达52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负债也颇引人注目,而同期账面流动货币资金仅为179.45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不赎回永续中票引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晨鸣纸业是中国造纸龙头企业,在A股、B股和H股三个证券市场发行上市,现已成为以造纸、金融、浆纤、地产、矿业五大产业板块为主体,同时涉足林业、物流、建材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是造纸行业内同时拥有财务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的企业。 近日,晨鸣纸业公告称,结合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及资金安排,公司计划在2020年7月12日不行使“17鲁晨鸣MTN001”赎回权,并按照《募集说明书》相关约定重置该笔债券在第4个计息年度至第6个计息年度的票面利率。 华西证券研究所固收团队在分析该期中票的利息跳升机制时指出,考虑到晨鸣纸业基本面已经与3年前不具备可比性,且基准利率较3年前有所降低,发行人选择此时不赎回永续债,无论基于资金面缓解偿还压力角度,还是基于再融资成本角度,均对自身有利。 该固收团队同时指出,与大部分永续债一样,“17鲁晨鸣MTN001”未来同样有延期支付利息且不构成违约的权利。 尽管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晨鸣纸业此举并不构成违约,但多名债券市场人士认为此举将给晨鸣的信用带来不少损害。有券商固定收益部门人士向中新经纬客户端指出,对债券持有人来说,投资者最初认购永续债的时候是建立在期满赎回的基础上的。到期不赎回对公司信用影响不小,后期融资成本一定会大幅上升。“没有投资人会愿意真的一直拿着一只永续债,即便是央企的永续债,民企的就更不用说了。”从晨鸣纸业的股权结构来看,国有资本持股比例较低。 中诚信国际也在7月3日的评级报告中指出,此次永续中票不行使赎回权的事项或将对公司直接及间接融资形成负面影响,进一步推升融资成本,加大公司流动性压力并削弱其再融资能力。同时“17鲁晨鸣MTN002”亦为附赎回选择权的永续中票,该债券首个利率重置日为2020年9月28日,若公司选择不行使赎回权,融资环境或将进一步恶化。 流动负债高达520亿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晨鸣纸业负债合计为705.06亿元,其中流动负债520.48亿元,高于流动资产73.8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2.80%,较去年同期下降2.7%。 历年财务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晨鸣纸业的负债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此外,由于2015年以来,公司通过发行永续中票以及非公开发行优先股改善公司杠杆结构,但永续中票均附第3个付息日和其后每个付息日公司赎回权,优先股也增加了公司的利息支付压力,若将永续中票调整至债务,公司的财务杠杆水平将进一步上升。 2020年一季度报显示,晨鸣纸业在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1.21%的情况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0.55%。尽管在利润上实现了扭亏为盈,负债结构亦有所调整,但晨鸣纸业账面流动货币资金仅为179.45亿元,与520多亿元的流动负债相比仍相差甚远。 中诚信国际评级报告亦指出,虽然公司债务规模有所下降,但前期受在建项目建设及融资租赁业务规模扩张较快等因素影响,债务水平仍保持高位,且以短期债务为主,流动性压力大。此外,公司货币资金受限规模较大,对债务本息的保障能力偏弱。 6日,中新经纬客户端就后续偿债安排等问题向晨鸣纸业致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作为长期限稳定资金持有人,保险公司是最适合持有商业银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简称永续债)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昨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的资本补充债券发行人条件。 民营银行永续债发行也得以“破冰”——网商银行近期获批发行不超过50亿元永续债。 险资投资永续债条件放宽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放宽保险资金投资的资本补充债券发行人条件。取消发行人总资产不低于1万亿元,净资产不低于500亿元的要求;将发行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9%,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的要求,调整为“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规定”;取消发行人外部信用等级AAA级的要求。 二是取消可投债券的外部信用等级要求。取消可投资的二级资本债券的债项评级(AAA级)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债项评级(AA+级)要求。 三是明确保险机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应当达到银保监会规定的标准,并且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20%。 四是要求保险机构按照发行人对资本补充债券权益工具或者债务工具的分类,相应确认为保险机构的权益类资产或者固定收益类资产,并纳入相应监管比例管理。 业内人士表示,大部分保险机构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都能符合要求。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4.6%,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3.6%。 去年1月开始,保险资金获准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已经成为保险资金固定收益配置的重要品种。初期为引导市场良性发展,监管对可投资的资本补充债券发行人设置了一定门槛,保险资金可投资范围仅涵盖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及少量较大城商行。 《通知》有利于丰富保险资产配置品种,拓宽保险资金配置空间;有利于扩大保险机构投资自主权,将投资价值和风险判断的权利更多交给保险机构;有利于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有利于扩大资本补充债券投资者群体,完善市场化发行定价机制。 同时,《通知》要求保险机构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审慎判断投资的效益与风险。保险机构应当强化风险自担意识,持续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应当跟踪监测投资风险,及时履行报告义务。 民营银行首单永续债来了 投资条件放宽,民营银行永续债发行也得以“破冰”。 银保监会网站显示,日前浙江银保监局批复网商银行发行不超过50亿元的永续债,按照有关规定计入该行其他一级资本。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永续债计入权益,可降低中小银行杠杆率。对追求长期、稳定绝对收益的机构投资者而言,一方面,永续债权益属性弱于优先股,票息高于优先股,是很好的投资工具;另一方面,永续债投资有利于拉长资产久期,优化资产负债匹配度,且因收益与股票和普通债券相关度低,有利于分散投资组合风险。 民营银行也属于中小银行,因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业务资质受限,且经营历史较短,存在“筹资难、筹资贵”问题,一般都是通过股东增资来补充资本,市场一直呼吁放宽其补充资本的渠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可以多渠道扩充民营银行的融资途径和资金来源。例如,在资本端,可以适度扩大民营银行的资本规模,对民营银行通过直接增资、发行二级资本债等方式补充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行为给予大力支持。 就民营银行补充资本方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提出,适当修改相关规定,鼓励民营银行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来补充资本。根据央行2020年工作会议提出的“继续推动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等途径多渠道补充资本”,可将民营银行纳入到发行永续债的目标银行之中,并创新更多资本补充工具。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已发行了10只永续债,发行总额达2740亿元,还有3只银行永续债发行工作正有序推进。 分析人士表示,2740亿元的规模较2019年同期400亿元的发行规模大增超过5倍。今年大银行在永续债发行规模上仍占据绝对优势,中小银行则以数量取胜,成为发行永续债的新动力。随着发行主体不断扩容,加之监管层高度关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预计2020年银行永续债发行进度将更快。 中小银行纷纷试水 2019年1月,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港股03988)发行的400亿元永续债成为中国银行业“永续债”发行的破冰之作。2019年共计有15家商业银行发行了5696亿元的永续债。 从今年的发行规模来看,国有大行仍占据绝对优势。5月8日,农业银行(行情601288,诊股)(港股01288)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簿记发行850亿元永续债,发行利率3.48%,是今年以来单笔发行规模最大的永续债。邮储银行(行情601658,诊股)(港股01658)和中国银行分别以800亿元和400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 中小银行则在数量上占据优势。目前已经有江苏银行(行情600919,诊股)、杭州银行(行情600926,诊股)、华融湘江银行、桂林银行、深圳农商行和泸州银行(港股01983)发行了永续债,发行规模从10亿元-200亿元不等。近期还有东莞银行、湖州银行和广西北部湾银行三家银行永续债正在发行推进中。 今年春节后市场资金面一直较宽松,利率较快下行,这也为银行发行永续债提供了一个窗口期。前5年发行利率方面,国有大行利率相对较低。目前中国银行发行的第1期“20中国银行永续债01”最低,前5年票面利率都是3.4%,每5年调整一次。农业银行发行的“20农业银行永续债01”、邮储银行发行的“20邮储银行永续债”利率均未超过3.7%。目前泸州银行、桂林银行的发行利率较高,分别达到5.8%和4.8%。 发行永续债对银行资本补充的作用明显。农业银行表示,首期850亿元永续债发行后,提升一级资本约0.45个百分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农业银行及时补充资本、服务疫情防控和实体经济提供了支撑。农业银行将适时启动二期永续债的发行工作,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 国盛证券认为,永续债拓宽了银行补充一级资本的渠道,有利于缓解中小银行资本金压力。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整体上一级资本充足率高于监管要求,但一级资本一直以核心一级资本为主。此外永续债发行流程精简,非上市银行也可发行,未来永续债有望成为中小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主要工具。 永续债投资要做好风险匹配 根据央行201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披露的信息,银行永续债的投资者包含保险公司、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以各类型资管机构为主。永续债规模日益扩大,永续债投资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问题。有业内人士建议,应扩大中长期投资者参与范围,分散风险,同时增加资金供给,有助于降低中小银行永续债发行成本。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银行永续债的投资主体主要为其他银行的自营资金和银行理财资金,非银行投资主体中保险资金投资限制较严,社保基金、合格企业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是否可以投资尚不明确。这既造成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也因资金供给有限使得中小银行永续债发行成本偏高。从保险资金运用安全性角度考虑,对银行永续债投资设置一定的资本充足率、信用评级等级等门槛是合理的,但过严的规模限制既使绝大多数中小银行永续债无法获得保险资金投资,也严重限制了保险资金投资长久期、高票息资产的机会。因此,建议稳妥扩大永续债中长期投资者参与范围。 而在投资策略方面,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认为,从投资者角度看,永续债市场将延续目前的分化态势,即“低风险低收益”品种和“高风险高收益”品种同时并存。投资者可根据自身资金属性、风险偏好来选择合意的标的。对于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资金,现阶段仍然应主要聚焦在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大型城农商,信用风险可控,净值相对稳定。其中,2019年发行的票息相对更高。 对于风险偏好较高,资金成本较高的机构,中低评级城农商行的永续债可作为高收益资产拓展的方向。但对于上述主体,投资当然也要更加谨慎,重点应当关注银行的资产质量、资本和股东状况,资本状况尤其关注核心资本的厚度以及增资扩股、定增、IPO等方面的进展,在有充分保护的前提下介入会更安全,保护程度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