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技术集团安德里茨(Andritz)收到了广东恒安纸业有限公司的生活用纸机订单。据悉,此次签约的4台纸机的型号为PrimeLine COMPACT M1600,设计车速1700m/min,纸机运行幅宽3650mm,纸机配有PrimeFlow流浆箱,真空压榨辊和18英尺的PrimeDry Steel Yankee钢制杨克缸。主要使用商品木浆生产高档面巾纸、卫生纸、手帕纸和餐巾纸,单机年产能超过3万吨。 恒安集团创立于1985年,是国内知名的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制造商。集团总部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恒安工业城。该集团目前在国内拥有福建晋江、湖南常德、山东潍坊,重庆、安徽芜湖以及新疆昌吉六大生活用纸原纸造纸基地。共有生活用纸原纸造纸生产线26台,总产能143万吨。 广东恒安纸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注册地位于广东省罗定市双东街道大同村界牌龟山。该公司是恒安集团在国内布置的第七大生活用纸原纸基地,项目规划年产24万吨生活用纸,计划新上生活用纸原纸生产线8条,此次签约4台纸机是公司的前期项目。恒安集团自1997年第一次选用安德里茨设备,至今与其已有23年的合作经验,在此之前该集团共有13台造纸生产线选用安德里茨设备,此次的合作使得双方签约的机台数达到17台,可谓是强强联合。恒安集团将会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活用纸企业。
2020年8月20日,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1044·HK)发布年中业绩,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9.28亿元,同比增长1.4%,上半年净利润为22.65亿元,同比增长20.35%,毛利率从去年上半年37.3%增长值44.10%。 很多其他行业营业收入受疫情影响颇大,但恒安所属的家庭生活用品展现了一定的消费刚性,营收反而微增,净利润增长20.35%,除了原材料成本降低外,更根本的原因是恒安的第三次变革初见成效。 用恒安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行政总裁许连捷的话说,“去年第四季度是恒安第三轮销售变革的最后一站,改革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改进了,就会变成成果,变成效益。这还只是开始,下一步,营销中台建立起来以后,过程中就能发现问题,我们能更快地改进,就能产生更的的效益。” 恒安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行政总裁许连捷 这是我们第二次走入恒安集团位于泉州的总部大楼,走进许连捷位于14楼的办公室,在许连捷的要求下,这间不超过25平米的办公室启用22年来从未做翻新,木地板虽款式陈旧,却整洁平滑,踩在上面总有种脚踏实地的安心,如同这家老字号企业,给人以沉淀多年的踏实感。 但和这种印象不同的是,恒安从不守成,反而一直在变革。 01 两个“百年”企业的合作 许连捷所说的“营销中台”指的是恒安集团与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恒安集团资料中台。 2020年7月,恒安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定,阿里巴巴将会协助恒安在数智化策略、业务、组织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方位升级,形成会员、商品、渠道等全方位统一的平台化运作方式,为消费者服务、品牌运营、渠道赋能、产品创新、组织协同等奠定基础。 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营销中台的原因,是许连捷不满于成果数据的后知后觉。 其实,数智化的改革恒安从2014年第三次变革开始时,就一直在进行,从建立阿米巴小团队的前线组织架构,到总部职能从管理转型为服务,再到内部信息管理端到端可视化,都是为了以数据和科技武装恒安这个庞大的生活用品帝国,让百万终端能够灵活适应市场的变化。 然而过去的改革虽然刀刀见血,内部的提拔和淘汰在不断进行,却始终止步于B端的经销商。“一直没有真正做到端到端,只到了经销商这一端了,没有到消费者这一端,恒安的电商数据一直没有纳入内部改革的体系。这次和阿里巴巴合作,一要达到C端消费者,二要改革我们的传统消费端,把线下客户也拉到线上来。消费者在线上下单,线下终端送货,线上线下一体化是第三轮变革的重点。” 许连捷深信营销中台的建设将会补上第三轮改革的最后一个缺口,“这次改革进行了三四年,到现在都还没打通,这是最后一站了。” 许连捷认为,合作营销中台建立后,恒安管理者能从过程数据中把控这家屹立多年的企业的神经脉络和血液流向,“如果营销过程中能够及时反应,就不需要等审计来了才发现问题,日常数字一有异常,平常就会马上被发现。比如有的流程卡在某个环节两个月,通常是一周处理完,这个异常就会被发现,提醒我们尽快找出原因。” 恒安集团副总裁许清池 主管恒安集团运营业务的副总裁许清池经手了营销中台的合作事宜,他对营销中台的建设和成效非常有信心。“过去很多数据只到供应商这一端,电商触达消费者那一部分数据是不透明的,数据不能形成闭环,我们就不容易相互印证,等知道出问题再去补救,效率就太低了。数据打通之后,还能解决各个部门数据之间不融通的问题。” 说来有趣,恒安和阿里的目标都指向“百年企业”。许连捷曾公开提及恒安的目标是“百年千亿”,并直言这是一种责任,而马云也曾提过“阿里巴巴要做102年、横跨三个世纪的公司”。因为恒安的变革,两家以“百年”为共同目标的企业,以这样的机缘不期而遇。 但不同于阿里的爆发式增长,恒安的成长路程却大不相同,许连捷说,“恒安35年了,从原来的小乡镇企业一路走来,爆发力没有那么强,但是一步一个脚印。上世纪90年代初,恒安刚成立两三年就面临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在向他们学习和竞争中成长起来。恒安这么多年走过来,大环境怎么变,我们一直都是很平稳的。1998年金融危机正好上市,全市场的股票都没人买,但我们是那年超额认购倍数最高的新股。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三年我们的利润翻番。今年遇上新冠疫情,我们的出口收入还是增长的,接近15%的增长。脚踏实地做企业,越是遇到危机,就越是收益好的时候。” 这种守成的经营战略,让恒安经历了外部环境的一次次危机,都能岿然不动,笑傲市场。 当然,许连捷也坦言,变革的速度不够快,不可避免地错失了一些机会。“为什么这一次变革这么慢?就是因为没能跟上数字化的步伐,2013年我们就已经感知到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要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游泳的信息,对市场作出应对,但这一变革就是四年,现在才进入终局。” 02 唯变不破,恒变者安 “我们恒安一直在革自己的命。”许连捷说道。 过去的改革中,恒安集团擅长从现代化管理企业“借力打力”,第一次变革请汤姆斯公司引入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第二次请博斯公司进行管理变革(2008年),第三次则引入IBM公司、SAP公司进行管理信息化改革(2014年),以往多从海外企业汲取经验,营销中台则是首次与国内企业(阿里巴巴)开展合作。 恒安集团历年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1999-2019) 数据来源:招股书,整理 恒安集团历年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1999-2019) 数据来源:招股书,整理 起初,每一次发起变革,总有人不理解,觉得许连捷没必要这样“折腾”、“自讨苦吃”。但在接连的变革中,恒安从1999年上市后,业绩维持了长达15年的连续增长纪录,直到2015年。 2017年,正好是第三次改革的核心——平台化小团队经营变革进行不顺利的时候,已半退休状态的许连捷不得已重返一线,带着团队一个区一个区地推进。尽管改革的破坏性和成效周期交替作用于业绩表现,让人很难看清楚变革对于恒安的直接意义,但恒安集团的管理层的确看到了一些外人看不出的企业隐患和问题。 古语有云,“上医治未病”,说的大概就是恒安这样的管理层。 静水流深,尽管大刀阔斧革着自己的命,从财报数据上,却只能看到恒安的稳定性和韧性,再难讲出其他瑰丽的增长故事。 但许连捷、许清池在谈及变革时,都从容而且富有激情。管理了35年,他们有的是耐心,先从人开始转变,培训、重组、提拔再到淘汰,像是一个传道者,一遍一遍,用制度和坚持,让一层层的管理者感受到他的决心。 03 改革终局是人的变化 “企业的变革最终是要改变人。企业变革是管理者的变革,只有管理者下定了决心,其他人才会有所感受、有所改变。” 如同平静的水中投下一粒石子,恒安的变革决心一圈一圈向外延伸,直至基层。 以前,恒安集团的人事去各大校园做招聘,会跟来应聘的学生们讲恒安的人文关怀和福利,公司的食堂和宿舍,来了和恒安一起成长,不会有后顾之忧。 许连捷急了,跑业务需要的是一群狼,只强调福利招来的只能是羊。“我一听这样不行啊,用人部门要求的销售任务、岗位要求都没有强调,这些学生到了一线就会有问题。我们那一年整整招了100个大学生,三个月之后,一个都没能留下来。” 有个市场推广岗位的学生临走前留下一句话,“进了你们这么大一家公司,还让我骑自行车出去跑业务?”许连捷觉得有些好笑,“他不明白,再大的企业,赚钱也要靠踏实做事、提升效率,否则生意好做,很快就会引来竞争者。” 为了掌握市场风向,许连捷也时常调研同行企业,取长补短。“几年前,我看过一家很小的公司,是做背包的,他们找工厂代工,但总是根据消费者的要求不断做调整,很多工厂觉得他们变来变去,很难合作。但她们的理念一定是对的,你不能因为很难就不去做一件正确的事情。” “恒安的这一次改革持续到现在已经六年了,真的很难,但还是那句话,正确的事情,再难也要做。”许连捷掷地有声地说,“现在内部外部的改变都在进行,职能要变,机制要变,效率要变,适应的人留下,不适应的人只能淘汰,这是一个改变人的过程。但好在基础已经打好了,这一轮会比以前快得多。沿用过去那种做大企业的经营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这种竞争了,这些初创的优秀企业不断涌现,大企业不改变,最后都会被那些新兴的创业公司五马分尸。” “打通C端数据之后,原有的一些内部组织架构会再次落后,需要更新,变革仍在持续进行,我们要将恒安的创业者精神延续下去。”越来越深入参与恒安变革进程中,许清池对下一轮变革也跃跃欲试,提及“创业”,他的眼中似有光在闪动。
8月19日,恒安国际(01044.HK)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总的来说,这份“成绩单”在预期之内,但不乏惊喜感。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受控,日用品行业二季度需求复苏明显,部分抵销一季度所受的影响,上半年日用品类零售额累计值实现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6个百分点。从早前已披露业绩的情况来看,日用品行业上半年的业绩增长确定性强,恒安同业公司已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20年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而恒安的实际成绩,似乎比想象中还要理想一些。恒安今年中期的主要财务指标创下不少“十年之最”,各大业务板块表现均有亮点。 1 出色的“答卷” 财报显示,恒安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9.28亿元,较去年同期微升1.4%;录得毛利48.15亿元,同比增长19.8%;毛利率由去年的37.3%,大幅上升至44.1%左右;股东应占利润达到22.59亿元,同比增长20.33%;每股收益约1.90元,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20元,派息率维持在63.2%的水平。 大体数据来看,是非常漂亮的。在营业收入微增的情况下,恒安的毛利、股东应占利润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延续了去年的高现金派息比率。其中,股东应占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还达到了近十年最佳。 (来源:wind) 分业务条线来看。 1.纸巾业务收入略降,利润上行 纸巾业务是恒安营收的主要来源。2020年上半年,恒安纸巾产品收入53.49亿元,收入同比减少;约占公司总收入的48.9%,较去年同期微降。纸巾业务上半年的毛利率,大幅提升了10个百分点至35.0%;分部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2.5倍以上的增长。 一方面,恒安期内推出的高毛利明星产品——超迷你消毒湿纸巾系列,直接带动湿纸巾的销售按年增长超过40%,将湿纸巾占纸巾业务销售比提升至8.3%,为整个纸巾销售及利润贡献出动能。 另一方面,造纸原料木浆价格上半年弱势运行至历史低位水平。原材料成本上行的利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恒安纸巾业务的利润增长。 2.卫生巾业务企稳回升 恒安第二大业务是卫生巾业务。因为卫生巾具刚需属性,且市场发展已十分成熟,疫情对这部分业务的影响较微弱。上半年,恒安卫生巾实现收入32.23亿元,同比增长4.8%,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29.5%;毛利率达70.4%,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不过,得益于“Space7”等高端产品系列销售理想,销售渠道改革见效,恒安的市场渗透率于期内迅速提升。 3.纸尿裤业务降幅收窄 恒安第三大类业务为纸尿裤业务。前几年,由于纸尿裤的主要销售渠道从传统商超变迁至电商渠道和母婴店渠道,恒安这部分渠道布局相对晚,该业务不断下滑,持续拖累公司营收增长。 今年上半年,恒安电商及母婴店的渠道收入占比分别提高至40.0%以上及15.0%以上,追紧行业平均占比水平;高毛利产品“QM·O”及成人纸尿裤“安而康”的市场渗透率逐渐提高,期内销售均达到双位数增长。该业务板块收入降幅出现明显收窄,实现营收7.22亿元,同比仅下降3.8%,占公司总收入的6.6%。 毛利率方面,期内石化原料供应紧张致成本上升,纸尿裤业务毛利率轻微回落至约38.6% 4.其他业务创收 另外,恒安适时大力发展家居用品业务及口罩业务。期内,家居用品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约24.9%;口罩及其他医护产品销售收入超过人民币2亿元。 最后,再看下整体费用率,恒安期内销售费用率同比微增0.6%,增加了物流以及高端产品的推广和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投入;管理费用率因员工人数增加及薪资提升,同比微增0.3%。在今年的大环境中,恒安的费用率依然能够控制在低位,特色阿米巴模式的成效进一步体现。 2 四大内生动力 抛开代表过去的财报表现来说,当下更值得关注的问题,依然是恒安的自身实力有多强,未来空间究竟会来自哪,有多大? 消费品牌之间的竞争,始终围绕品牌、渠道、产品等底层逻辑。从这一评估体系来看,恒安这样的霸主企业,已经形成经久不衰的“护城河”,品牌、渠道、产品力、管理皆是恒安成长的内生动力。 目前,恒安的品牌优势很明显。纸巾业务上,凯度消费者指数《2020亚洲品牌足迹报告》显示,“心相印”2019年以触及消费者3.62亿,渗透率59.7%,入围中国快消品品牌前十,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最多的生活用纸品牌;卫生巾业务上,“七度空间”品牌获评艾媒金榜的《2020中国卫生巾品牌排行榜》TOP10,2019年业内品牌排名第二;婴儿纸尿裤行业,目前仍由外资主导,国产品牌中只有恒安的“安儿乐”排名靠前;成人纸尿裤领域,恒安的“安而康”也多年位居市场首位。 渠道方面,恒安已形成相对全面的销售网络。值得关注的是,恒安近几年的电商渠道发展的十分迅速,逐渐打通了线上线下的界限。2016年-2019年,恒安电商营业额的年复合增速近60%,对整体销售额贡献从6%提升至19.8%。2020年上半年,疫情导致物流受阻情况下,恒安的电商营业额(含零售通及新通路)仍超过20.0亿元,实现稳定发展。 海外市场上,恒安的产品已销往51个国家及地区,拥有74个直接合作大客户或经销商。2020年,恒安收购的马来西亚上市公司——皇城集团,预期继续透过便利店、电商、养老院及医院等不同渠道,推广恒安的品牌,打开东南亚市场。 产品而言,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性、差异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对生产企业的设计能力和研发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方面,恒安的领先优势也是比较突出的, 近年,恒安在研发费用的投入高达4个亿/年,基本上每年都能够推出具有市场热度的新品。并且,相较业内其他内资企业,恒安产能最多,产能布局最为完善,规模化优势使其形成了一定规模壁垒。 管理层面上,恒安历经多次变革,不断成长。2016年,恒安开始推行“平台化小团队经营”模式,即恒安特色的阿米巴,于2017年4月完成全国布局。近来这一举措,对提升团队灵活性及市场反应能力,实现销售规模、费用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日见成效,上文已有相关表述。 另外据悉,2020年7月,恒安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定,共同打造恒安集团资料中台。未来,阿里巴巴将会协助恒安在数智化策略、业务、组织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方位升级,形成会员、商品、渠道等全方位统一的平台化运作方式,为消费者服务、品牌运营、渠道赋能、产品创新、组织协同等奠定基础。 由此预期,恒安的底层基础还将被进一步夯实,围绕“四大基石”进行的升级,将继续演变为推动未来增长的内生动力。 3 中长期的成长空间 除内生动力外,结合赛道的空间来谈,未来恒安增长的问题。 中长期而言,存量市场看市占率,增量市场看渗透率。 卫生巾赛道:中国的卫生巾市场发展已十分成熟,整体市场接近饱和,量的增长空间基本没有了,存量竞争非常激烈。且卫生巾相较纸巾业务消费黏性高,品牌忠诚度高。 生活用纸赛道:人均消费提升叠加产品创新升级,行业有望实现量价齐升。量上来看,中国人均生活用纸的消费量,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有提升空间;价上来看,生活用纸的消费升级体现在生活用纸的品类创新及品质升上,共同驱动行业吨价的提升。两者叠加之下,预期生活用纸市场规模增长依然可观。 纸尿裤赛道:2005-2019年间,婴儿纸尿裤消费量从34.69亿片增加至326.7亿片,增长非常迅速,目前仍然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本土品牌在产品品质提升及新零售业态的双轮驱动下,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同时,人口老龄化激发成人纸尿裤市场需求,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国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具体到恒安身上,卫生巾行业处存量市场,恒安的“七度空间”品牌在卫生巾行业的市占率排名第二(受渠道改革影响,排名有所下滑,过往多年位居第一);生活用纸赛道处增量市场,市场规模增长明确,较发达国家和地区渗透率有几倍的提升空间;纸尿裤赛道综合来看属增量市场,虽然婴儿纸尿裤行业2018年的渗透率已达到63.9%,但本土品牌迎来发展机遇,且成人纸尿裤的市场渗透率目前仅有个位数,距离北美 65%及日本 80%的渗透率差距甚远,市场潜力巨大。 这就可以明显看到,恒安在三个主要赛道上都还有增长空间。 此外来说,还要考虑消费升级、产能出清等因素,像恒安这样的龙头企业在环保、成本、研发、规模、品牌等方面具备优势,将持续挤出不堪经营压力的中小型企业。这三个行业的集中度又还有提升的空间,预期恒安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4 静待估值修复 然而,回归资本市场角度,市场目前给到恒安的估值并不高。 恒安现在的PE(TTM)是16倍左右,放在日常消费品来看,恒安作为中国快消品前十的品牌,在这一类标的中估值垫底。 (来源:wind) 放在同业可比公司中来看,同在港股的维达国际PE(TTM)约22倍,A股的中顺洁柔约42倍。而就成长性来说,恒安的业务更多元化,利润率最高,因此预期,恒安有望走向价值修复之路,且后续估值的上升空间不小。 此外,今年以来恒安获众多机构看好,机构一致目标价一路涨达73.19港元/股。据不完全统计,恒安2020年中期业绩披露后,至少有五家机构给予其“买入”、“增持”、“跑赢行业”评级。其中,大摩和中金公司均给予恒安78港元/股的目标价。 (来源:wind) 就恒安当前约62港元/股的股价水平来看,对应机构一致目标价,或是大摩和中金公司等大行给出的目标价,均存在一定上涨空间,其或不失为值得关注的潜力标的。
6月1日,远东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远东发展”)宣布与恒安国际有限公司(“恒安国际”)向中国香港部分中小学师生、仁济医院及深水埗区的弱势社群共捐赠一百万个口罩,这其中的五十万个口罩捐赠给了中小学,强化教师和学生的防护,为学校复课做好防疫储备。 远东发展主席兼行政总裁丹斯里拿督邱达昌表示:“远东发展一直致力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热心公益,心系小区。此次远东发展很高兴能与恒安国际携手,透过仁济医院及不同机构支持香港的有需要的人士及为中小学复课提供充足的防疫储备,为香港出一份力。” 恒安国际副总裁许清池表示:“恒安国际通过实际行动,承担应有社会责任,追求企业与社会共同成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编辑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