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拟上市公司优利德昨日在上证路演中心举行网上路演。面对投资者提出的逾170个问题,优利德董事长、总经理洪少俊携公司高管一一作答。资料显示,优利德主要从事测试测量仪器仪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知名且规模较大的仪器仪表公司,产品包括电子电工测试仪表、温度及环境测试仪表、电力及高压测试仪表等,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用电器、机电设备、节能环保、轨道交通、汽车制造等领域。优利德上市后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洪少俊表示,公司秉承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测试测量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坚持以科技及人文为本,致力于成为仪器仪表全球知名品牌。在洪少俊看来,要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品牌的认知度要足够广,要建立用户对品牌足够的信任度;在产品方面,具体体现在产品的安全性、测量的精准度、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及高可靠性等方面。据优利德董事周建华介绍,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非常重视产品的精准、稳定和耐用性。对于涉电类测量仪器仪表,由于使用过程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十分重要,而品牌是产品品质的集中体现。因此,客户在选择测试测量仪器仪表时,日益重视产品品牌,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的品牌溢价较高。目前,优利德拥有1000余个产品型号,构成五大产品线,囊括数十个测量物理单位,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测量需求。通过多年的客户积累,公司建立了相对成熟的销售渠道,形成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公司自主品牌产品销往超80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自主品牌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2.5%。谈及公司的科创“含金量”,周建华称,优利德形成了覆盖核心产品线的关键技术矩阵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先后参与4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并先后3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此外,优利德自主研发数字三维荧光示波器、真有效值数字记录型万用表、任意波形发生器等在国内市场具有技术代表性的产品。未来,优利德将从新产品开发、产能升级及全球服务网络建设、信息化管理建设、人力资源发展、外延式并购发展等方面发力,实现公司的战略规划。具体来看,在外延式并购方面,优利德将重点整合具有产业互补特征、具备较好技术方案或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标的企业,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测试测量需求。优利德招股意向书显示,公司拟在科创板公开发行新股2750万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投资仪器仪表产业园(第一期)、高端仪器仪表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及全球营销服务网络升级。“公司上市募集资金,是为实现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巩固公司的业内领先地位。”面对投资者提出的“公司上市是否会业绩变脸”,洪少俊回应称,上市之后,公司将专注于经营业绩,规范运营,让公司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得到增强,业绩一定能平稳、持续地得到增长。
(原标题:神药≠牛股 为什么有的机构甚至做空医药股?) 疫情全球肆虐,全人类对特效药的翘首期盼带动了一批概念股集体上涨。然而,随着特效药问世的希望越来越大,投资者开始变得越来越理性,意识到一款成功的特效药能够拯救数百万的生命,但并不必然能够给股东带来利润。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例如面对狡黠多变的病毒,一款特效药就能够一劳永逸了吗?一旦疫苗问世,特效药的需求是不是就受到限制了?政府会否允许研发企业自由定价来盈利?除了定价问题,生产和销售方面的瓶颈如何解决?考虑到前期的上涨可能已经透支了一些医药公司的实际估值,一些投资者甚至开始做空热门医药股,而另外一些投资者则另辟蹊径,押注一些研发抗体疗法的小型企业。股价和盈利潜力之间脱节被寄予众望的吉利德,今年以来股价上涨了17%。该公司旗下的瑞德西韦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新冠药物,临床数据显示,瑞德西韦能够有效减少病程时间。吉利德预计到年底前将会生产出满足100万个疗程的瑞德西韦,这将为公司带来数十亿美元的营收。如果公司开发出吸入式或其他替代静脉注射版本的瑞德西韦,其药物销售数据将更高。有投资者估计,假如瑞德西韦每疗程收费4000美元,那么100万疗程预计将带来40亿美元的收入。而这一数字远低于吉利德今年以来的市值增幅——146亿美元。而定价对于吉利德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由于此前曾因为对艾滋病和慢性丙肝药物定价过高而备受争议。这一次吉利德对定价尤为谨慎,公司发言人称,公司尚未为瑞德西韦定价,目前重要通过捐赠方式来保证供应,未来也将致力于让全世界的患者获得负担得起的用药。吉利德已经表态,将向医院捐献150万剂瑞德西韦(预计满足14万个疗程)并向低收入国家免费授权专利加速大规模生产。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些“慈善之举”无疑会进一步削弱公司的盈利前景。管理Perceptive Advisors的对冲基金经理Joseph Edelman认为,目前大多数股票的价格没有考虑到现实因素,类似吉利德这样的医药公司,它们的股价和盈利潜力之间存在脱节。对冲基金经理Joseph Lawler则坦言,其管理的JFL Capital Management正在做空吉利德,他认为即使瑞德西韦的效果不大,人们还是会使用这种药,但吉利德不会赚很多钱。特效药和疫苗之外的第三选择对于研发特效药的药企来说,他们面临的一个潜在“威胁”是疫苗。一旦疫苗成功问世,患者数量大幅下降,那么特效药的需求自然也就下来了。不过在等待疫苗问世的过程中,投资者们正把目光转向那些研发抗体疗法的企业身上,比较代表性的是中和抗体领域的美股上市公司VIR Biotechnology和再生元(Regeneron)。所谓中和抗体是一种可通过中和或抑制病原体(例如病毒)的生物学活性来保护细胞免受侵害的治疗性抗体。中和抗体的最大优势在于,不仅可以治疗新冠病人,也可以在短时间3-6个月内避免人体感染,类似一个超短效果的疫苗。今年以来,再生元的股价上涨了52%,市值增加了230亿美元,VIR的股价上涨了148%,市值增加了23亿美元。 作为行业新星,VIR去年底刚刚上市,但发展迅速。公司预计最快可以在3-5个月内开始人体临床实验,在秋季疫情卷土重来的时候首先获得应用。再生元则预计,夏末开始生产10万份剂量的药物供人体实验。风投公司ARCH Venture Partners联合创始人RobertNelsen十分看好抗体疗法,他表示研究人员可能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疫苗,这将为抗体治疗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Nelsen认为,疫苗从来都不是100%有效的,所以抗体疗法可能是防止病毒再次出现的关键。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上交所消息,科创板上市委定于9月30日审议罗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
气抖冷!!吉利德科学昨日公布抗新冠肺炎、“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定价,价格却是那么让人绝望。 根据定价公告,从下个月起,瑞德西韦将正式收费。在美国,针对有商业保险患者的定价为每剂520美元。如果服用一个疗程(5天6剂)的话,共需要3120美元;而在其他发达国家的话,定价会略低,但也需要390美元。 吉利德科学偏高的定价随即引来争议。“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这下要贵死美国人民了。 (图源:新浪微博) 坊间关于瑞德西韦“高”定价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药效不明显。4月29日晚《柳叶刀》发表武汉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瑞德西韦并未能加快重症住院患者的恢复速度,亦并未降低病死率(但同日吉利德公司公布临床试验显示,患者出现明显改善); 二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HS)此前对瑞德西韦研发投入近1亿美元。这部分投入来自纳税人纳税,因此瑞德西韦要收费时也要顾及全体纳税人的脸面,不能随意定价。 但在笔者看来,吉利德此番对瑞德西韦定价贵价与否,如硬币两面,各有各的道理,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贵得并非无道理;而站在普通民众的观点来
据媒体报道,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正在与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就可能的合并事宜进行了接触。 针对此事,《证券日报》记者向吉利德中国求证此事,公司人士称:“对于此事,我们不评论。” 与此同时,记者又向阿斯利康中国询问此事,公司在回复记者时强调:“阿斯利康中国对目前的市场传言不做任何评论”。 数据显示,截至最后一个交易日,阿斯利康的总市值约1413.31亿美元;吉利德科学的总市值约962.73亿美元。如果此次交易成功,这意味着此次并购金额或将刷新生物医药行业并购的总金额。 一位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双方可能有所接触,但最终成功与否还尚未可知。 “巨头之间的并购难度非常大,导致失败的因素也很多。”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收购的股份价格谈不拢,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收购附加的条件比较苛刻、过多也会影响收购;再次,付款条件比较苛刻也是重要因素。此外,所在国家政府干预也会影响收购的结果。 双方营收相当 1+1效果引关注 去年,美国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以740亿美元收购新基制药(Celgene),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医药业并购案。如今传出阿斯利康收购吉利德科学,这有可能成为医药行业又一强强联手的案例。 史立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生物医药行业的并购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对方的产品结构对现有的产品线有重大意义;对方的在研项目对未来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此外,收购标的营销布局也是推动交易的重要因素。 根据阿斯利康2月14日发布的2019年财报,其总收入24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中国区收入48.80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到阿斯利康全球总收入的20.7%。 根据吉利德科学2月4日公布的财报则显示,吉利德科学2019财年营业收入为224.49亿美元,同比上涨1.46%,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53.86亿美元,同比下降1.26%。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都曾通过并购实现了疾病治疗领域的扩大。 吉利德通过并购、自主研发等方式,在抗HIV/AIDS领域、肝病治疗领域、血液肿瘤等治疗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最为人熟知的是,公司借助HC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领域推行鸡尾酒疗法,以“吉一代”索非布韦为核心陆续推出了吉二代Harvoni、吉三代Epclusa和吉四代Vosevi,将丙肝的治愈率提升至接近100%,在HCV领域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 阿斯利康收购吉利德,双方在产品布局、研项目等有多大的合作空间,也引发市场关注。上述行业人士表示,1+1能否大于2,取决于后续双方的整合效果。 疫情下走红的吉利德 瑞德西韦效果存争议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阿斯利康和吉利德均有不同的市场表现。其中,吉利德科学因瑞德西韦走火股价也随之上涨。今年以来,吉利德科学最低价约为62.23美元/股,而在瑞德西韦等影响下,公司股价一度大涨至85.97美元/股。 《证券日报》记者从吉利德中国处了解到,目前,瑞德西韦在日本被批准用于治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在日本以外,瑞德西韦是一种尚未获批的在研药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瑞德西韦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住院患者;该授权是临时性的且不取代正式的新药申请提交、审查和审批程序。 5月26日,英国卫生和社会保健部宣布,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将用于符合一定临床标准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以支持他们的康复。 值得一提的是,瑞德西韦对新冠肺炎的试验研究结果仍存争议。 美国时间6月1日,吉利德科学(以下称吉利德)宣布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SIMPLE三期试验的概要结果。这项开放标签的研究评估了在研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5日和10日疗程与单一标准指标相比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接受瑞德西韦5日疗程的患者在第11天时更易出现临床改善,且改善相比较于标准治疗组高出65%。但与标准治疗相比,瑞德西韦10日疗程同样有利于改善临床表现,但结果趋向于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此外,在这两个治疗组中,都没有发现瑞德西韦新的安全信号。 此外,吉利德尚未公开瑞德西韦每疗程的费用,其商业化进展一直未有确切的消息公布。 阿斯利康能否顺利收购吉利德?吉利德的瑞德西韦能给公司带来多大规模的经济效益?双方能否实现1+1>2的效果?谜底尚待解开。
据媒体报道,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正在与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就可能的合并事宜进行接触。 针对此事,《证券日报》记者向吉利德中国求证,公司人士称,“对于此事,我们不评论。”随后,记者又向阿斯利康中国询问,公司在回复记者时强调:“阿斯利康中国对目前的市场传言不做任何评论。” 截至发稿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阿斯利康的总市值约1413.31亿美元;吉利德科学的总市值约962.73亿美元。如果此次交易成功,这意味着并购金额或将刷新生物医药行业并购的纪录。 一位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双方可能有所接触,但最终成功与否还尚未可知。 对此,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巨头之间的并购难度非常大,导致失败的因素也很多。“第一,收购的股份价格谈不拢,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收购附加的条件比较苛刻、过多也会影响收购;付款条件比较苛刻也是重要因素。此外,所在国家政府干预也会影响收购的结果。” 双方营收相当 1+1效果引关注 去年,美国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以740亿美元收购新基制药(Celgene),成为医药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并购案。如今传出阿斯利康收购吉利德科学,又有可能成为医药行业又一强强联手的案例。 史立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生物医药行业的并购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对方的产品结构对现有的产品线有重大意义;对方的在研项目对未来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此外,收购标的营销布局也是推动交易的重要因素。 根据阿斯利康2月14日发布的2019年财报,其2019财年总收入24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中国区收入48.80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到阿斯利康全球总收入的20.7%。 吉利德科学2月4日公布的财报则显示,吉利德科学2019财年营业收入为224.49亿美元,同比上涨1.46%,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53.86亿美元,同比下降1.26%。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都曾通过并购实现了疾病治疗领域的扩大。阿斯利康中国官网显示,公司的主要疾病领域包括心血管、肾脏及代谢,肿瘤、呼吸、消化、麻醉、神经科学等。 而吉利德通过并购、自主研发等方式,在抗HIV/AIDS领域、肝病治疗领域、血液肿瘤等治疗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最为人熟知的是,公司借助HC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领域推行鸡尾酒疗法,以“吉一代”索非布韦为核心陆续推出了吉二代Harvoni、吉三代Epclusa和吉四代Vosevi,将丙肝的治愈率提升至接近100%,在HCV领域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 阿斯利康收购吉利德,双方在产品布局、在研项目等方面有多大的合作空间,也引发市场关注。上述行业人士表示,1+1能否大于2,取决于后续双方的整合效果。 疫情下走红的吉利德: 瑞德西韦治疗效果存争议 疫情之下,阿斯利康和吉利德均有不同的市场表现。其中,吉利德科学因瑞德西韦走红股价也随之上涨。今年以来,吉利德科学股价最低约为62.23美元/股,一度大涨至85.97美元/股。 《证券日报》记者从吉利德中国处了解到,目前,瑞德西韦在日本被批准用于治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在日本以外,瑞德西韦是一种尚未获批的在研药物。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授予瑞德西韦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住院患者;该授权是临时性的且不取代正式的新药申请提交、审查和审批程序。 此外,5月26日,英国卫生和社会保健部宣布,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将用于符合一定临床标准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以支持他们的康复。 但值得一提的是,瑞德西韦对新冠肺炎的试验研究结果仍存争议。 美国时间6月1日,吉利德科学(以下称吉利德)宣布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SIMPLE三期试验的概要结果。这项开放标签的研究评估了在研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5日和10日疗程与单一标准指标相比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接受瑞德西韦5日疗程的患者在第11天时更易出现临床改善,且改善相比较于标准治疗组高出65%。但与标准治疗相比,瑞德西韦10日疗程同样有利于改善临床表现,但结果趋向于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此外,在这两个治疗组中,都没有发现瑞德西韦新的安全信号。 此外,吉利德尚未公开瑞德西韦每疗程的费用,其商业化进展一直未有确切的消息公布。 阿斯利康能否顺利收购吉利德?吉利德的瑞德西韦能给公司带来多大规模的经济效益?双方能否实现1+1>2的效果?本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