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市场再次迎来变局。2020年末,央行发文《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放开信用卡定价限制。2016年,信用卡透支利率从统一定价改为区间管理,在12.6%-18%之间波动。四年之后,央行彻底放开利率限制。仅就放松利率而言,影响看似有限,但此次放松发生在一个颇为微妙的时间点,一个小幅变动,足以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被捆住手脚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一个月内,你频频接到同一家银行的客服电话,恭喜你获得了分期资格。你恰好有借钱需求,但觉得信用卡分期利率偏高,你想,既然这家银行愿意给你贷款,不如去申请利率更低的消费贷款,结果却被秒拒,说你不符合贷款申请条件。消费贷秒拒后,你还是能不断接到信用卡分期营销电话。此时的你非常纳闷,同属一家银行,同属贷款产品,为何一个热情洋溢、求着你贷款,一个却高冷回绝,不想做你的业务呢?原因无他,银行消费贷定价一直存在空白地带,你可能恰好处于这个地带。以大行为例,消费信贷部门惯常做白名单客群,一贯谨慎,只愿意做5%以内利率能覆盖风险的客群;信用卡门槛低,普惠性强,利率定价却存在下限管理,最低12.6%,如果你恰好卡在5%-12%之间,那不好意思,这家银行无法为你服务。大行不做,小行来做。在之前的行业格局中,这个空间主要留给了股份制银行和其他中小银行,某种程度上确保了行业良性竞争。但良性竞争,也意味着竞争不充分,用户体验不到位。事实上,中小银行的消费贷产品虽然在定价上能够覆盖6%-12%的客群,但也仅仅是定价上覆盖。理论上看,几十家银行的消费贷产品,总有一家适合你,但实践中,用户不可能一一尝试碰运气,结果就是大量的用户无法在这个利率区间享受到银行贷款服务,实在需要钱时,不得不接受利率较高的信用卡分期。退一步讲,即便用户能够在这个区间享受贷款服务,但消费贷产品难以融入场景,在支付便捷性上与信用卡差距很大,有时候,用户基于场景的大额消费,依旧不得不选择利率较高的信用卡分期产品。站在用户的角度,迫切需求一款自由定价、具有强场景支付属性的信贷产品。信用卡兼具支付和信贷属性,却因定价限制被捆住了手脚。生态恶化有市场空白的地方,就有产品创新。借助第三方支付工具,蚂蚁花呗、苏宁任性付、美团月付等信贷产品渐次崛起,自由定价、融入场景、具有强支付属性,充分地契合了市场需求。与此同时,一大批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将消费贷产品与银行二类户绑定,化身具有借贷属性的二类借记卡,引导用户与第三方支付工具绑定,成功实现了消费贷款的支付工具化,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信用卡的功能。面对第三方的持续侵蚀,信用卡因定价区间限制,在竞争上变得很别扭。高定价与优质持卡人具有相斥性,发卡行无法从优质持卡人身上赚取利息收入,导致客群贡献结构失衡:劣质客户贡献不良,负贡献;优质用户主要贡献佣金收入,盈亏平衡;能接受高息分期的次级客群成为利润贡献的主体。优质用户并非利润贡献用户,导致优质用户难以享受优质服务,也难言受到重视,持卡人明确拒绝后仍会屡屡接到营销电话就是一个例证。事实上,为了把优质持卡人变成分期用户,发卡行不惜轰炸式电话营销,持卡人要么投降,要么加速逃离。优质持卡人加速逃离后,反过来拉低发卡行优质用户占比,长此以往,持卡人生态会越来越差。2017年,借助与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合作,当年新增发卡1.23亿张,创历史新高,后续快速缩水。其中一方面是发卡行主动放慢速度,以应对不良的快速攀升;另一方面,信用卡生态的恶化、优质持卡人的注销退出也不容忽视。再次站上C位不过,一旦信用卡定价区间被放开,整个逻辑也会发生逆转:信用卡定价灵活、嵌入场景、用户基础庞大,有望成为银行体系中最具战斗力的消费贷产品。逻辑上看,信用卡会首先在银行内部成为消费贷款的劲敌。基于当前的用户结构,银行持卡人客群远大于消费贷客群,当信用卡透支利率可以自由下探时,理论上已足以把消费贷覆盖的优质客群囊括在内。当然,银行可以通过用户分层的方式来协调信用卡中心与个人金融部的竞争,但这种协调只在内部生效,无法阻挡他行信用卡对本行消费贷的侵袭。与其便宜其他银行,还不如放手本行信用卡部门自由定价,从结果上看,信用卡产品具有一统银行内部消费贷业务线的潜力和可能性。更激烈的竞争,将发生在银行之间。当前的信用卡市场格局,大行发力、小行无视,基本是全国性银行的天下。2019年末,全行业信用卡贷款余额7.59万亿元,其中建行、工行、招行等15家全国性银行(见下图)合计为6.98万亿元,占比92%,区域性银行的信用卡布局,几乎可忽略不计。信用卡出现了显著的“头部集聚”现象。相比其他银行产品,信用卡品牌属性强,且在运营层面与消费场景连接紧密,全国性银行具有相对优势,区域性银行普遍较弱。过去几年,区域银行主要靠助贷、联合贷款发力零售转型,随着监管趋紧,联合贷款模式受限,房贷集中度控制升级,又难以搭上信用卡的快车道,必然导致区域银行面临越来越大的转型压力。就银行业零售转型而言,信用卡即将站上C位。鉴于不同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不均衡性,信用卡重要性的凸显会加剧银行的分化,整体上看,信用卡业务较为强势的银行在零售业务上有望取得更大的进步。多数银行,抓不住机会改变不会自然发生。对于信用卡业务,银行业仍普遍存在戒心,如担心持卡人的不良问题、共债问题等,发掘存量用户价值依旧是当前的行业共识。但面对新机遇,总会有敢于打破共识的机构,扛起信用卡变革的大旗。这一轮信用卡变革的驱动力,在内不在外。如果还是依靠流量平台快速获客,那就走偏了。第一步要从战略层面重新梳理信用卡与消费贷的关系,某种意义上也是重新梳理信用卡中心与个人金融部的职责定位,确立信用卡的主导地位,降低内部掣肘。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信用卡本就强势的银行,相对还有可能成功;但就大多数银行而言,信用卡中心根本不足以与个人金融部抗衡,很难想象这些银行能够在短期内确立信用卡的主导地位。问题是,机遇窗口一旦开启,根本不会留给发卡行太多时间。机会只留给敢于抓住机会的人,多数银行,抓不住这个机会。【公告】苏宁金融研究院系苏宁金融旗下大型研究智库,聚焦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领域,长期专注行业研判、业务发展、金融科技转型等领域研究,对外提供业务转型咨询&培训、用户体验提升咨询、研究报告定制、投资理财&商业保险方案定制、商业推广、业务合作咨询等服务,相关需求请发送邮件至sncfzx@suning.com,感谢您的支持!
近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为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 另外,《通知》还明确,发卡机构应通过本机构官方网站等渠道充分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并及时更新,应在信用卡协议中以显著方式提示信用卡透支利率和计结息方式,确保持卡人充分知悉并确认接受。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时应以明显方式展示年化利率,不得仅展示日利率、日还款额等。 业内资深专家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近年来,信用卡市场逐渐成熟,风险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当前推进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预计信用卡透支利率大概率下行,但不会出现恶性价格竞争。 利率市场化改革再迈一步 自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率先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以来,我国信用卡行业已经走过三十多年,取得了长足发展。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66亿张,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5张;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2.43万元,授信使用率为41.78%;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计10906.63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 据了解,信用卡免息还款期最长为60天,多数银行信用卡免息期在50天左右。在免息期内持卡人无须就待还金额支付利息,当持卡人无法全额还款出现逾期后,才会产生利息,即从消费当天开始按日计息按月复利。 2016年之前,信用卡透支利率一直采用日息万分之五的利率标准。2016年4月15日,央行发布《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实行透支利率上限、下限区间管理,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即万分之三点五。 从实践来看,上述政策并未得到充分落实,也不能明显拉开银行对于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定价。据报道,目前,在21家主流银行中,9家银行按日息万分之五计收取透支利息,剩余12家银行均曾下调透支利率,最低达到万分之三点五。 “信用卡利率实行区间管理成为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三十多年来,管理规则的首次重大变革,一定程度上为信用卡业务松绑,并为信用卡的个性化经营奠定了基础。但在发卡行中,落实这项政策的积极性并不高,多数银行信用卡透支利率依旧采用日息万分之五的标准。”信用卡资深专家董峥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放开信用卡透支利率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在消费金融领域,信用卡竞争力或将重振。 信用卡透支利率可能降低 对于信用卡持卡人而言,更为关注新政实施后,信用卡透支利率将呈现何种走势。 “未来信用卡透支利率有一定下行空间,预计多数银行信用卡利率将维持在年利率10%至18%之间。”在被问及透支利率是否将大幅下降时,董峥认为,概率较低。透支利率市场化定价后,银行也要考虑资金成本,最终会逐渐形成行业公认的定价范围标准。 未来,信用卡透支利率将更加差异化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一方面,不同银行会根据信贷资源、发展目标、市场策略等采取不同的透支利率,中小银行或将通过较低利率吸引客户;另一方面,透支频率和金额高、信用良好的客户,或将获得更优惠的透支利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认为,政策调整后,信用卡透支利率向上、向下均可突破,分别可以吸引更为优质或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的客户,定价将进一步分化。另外,一些风控能力较强的银行更有能力实行客群差异化定价,而另一些银行只能被迫转向低价竞争策略。 考验银行差异化定价能力 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参与机构众多,其中银行信用卡业务被视为“主力军”。但随着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以及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持续入场,银行信用卡面临竞争压力。 “由于信用卡在政策合规、交易场景、业务流程等诸多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多年来,信用卡业务在与其他信用消费产品的竞争中处于下风。透支利率可以灵活定价后,有助于信用卡业务重新获得市场主流地位。”董峥介绍说。 董希淼表示,灵活的定价策略有助于银行加大信用卡产品创新,增强信用卡对年轻客户群体的吸引力。同时,市场竞争将更激烈。银行将根据自身资金成本、风险偏好等进行合理定价。 对于在信用卡行业中不占优势的中小银行而言,这或许是一次打“翻身仗”的机会,但同时也考验着各家银行的差异化定价能力。对不同持卡人进行精准画像并提供差异化服务,将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的大趋势。 据董峥介绍,国内发行信用卡的商业银行超过百家,但排名前十几位的发卡银行,信用卡业务规模占据超过98%的市场份额,中小银行发展空间有限。中小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制定有利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经营策略,参与差异化市场竞争。
信用卡市场再次迎来变局。 2020年末,央行发文《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放开信用卡定价限制。2016年,信用卡透支利率从统一定价改为区间管理,在12.6%-18%之间波动。四年之后,央行彻底放开利率限制。 仅就放松利率而言,影响看似有限,但此次放松发生在一个颇为微妙的时间点,一个小幅变动,足以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被捆住手脚 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一个月内,你频频接到同一家银行的客服电话,恭喜你获得了分期资格。你恰好有借钱需求,但觉得信用卡分期利率偏高,你想,既然这家银行愿意给你贷款,不如去申请利率更低的消费贷款,结果却被秒拒,说你不符合贷款申请条件。 消费贷秒拒后,你还是能不断接到信用卡分期营销电话。此时的你非常纳闷,同属一家银行,同属贷款产品,为何一个热情洋溢、求着你贷款,一个却高冷回绝,不想做你的业务呢? 原因无他,银行消费贷定价一直存在空白地带,你可能恰好处于这个地带。以大行为例,消费信贷部门惯常做白名单客群,一贯谨慎,只愿意做5%以内利率能覆盖风险的客群;信用卡门槛低,普惠性强,利率定价却存在下限管理,最低12.6%,如果你恰好卡在5%-12%之间,那不好意思,这家银行无法为你服务。 大行不做,小行来做。在之前的行业格局中,这个空间主要留给了股份制银行和其他中小银行,某种程度上确保了行业良性竞争。但良性竞争,也意味着竞争不充分,用户体验不到位。 事实上,中小银行的消费贷产品虽然在定价上能够覆盖6%-12%的客群,但也仅仅是定价上覆盖。理论上看,几十家银行的消费贷产品,总有一家适合你,但实践中,用户不可能一一尝试碰运气,结果就是大量的用户无法在这个利率区间享受到银行贷款服务,实在需要钱时,不得不接受利率较高的信用卡分期。 退一步讲,即便用户能够在这个区间享受贷款服务,但消费贷产品难以融入场景,在支付便捷性上与信用卡差距很大,有时候,用户基于场景的大额消费,依旧不得不选择利率较高的信用卡分期产品。 站在用户的角度,迫切需求一款自由定价、具有强场景支付属性的信贷产品。信用卡兼具支付和信贷属性,却因定价限制被捆住了手脚。 生态恶化 有市场空白的地方,就有产品创新。 借助第三方支付工具,蚂蚁花呗、苏宁任性付、美团月付等信贷产品渐次崛起,自由定价、融入场景、具有强支付属性,充分地契合了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一大批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将消费贷产品与银行二类户绑定,化身具有借贷属性的二类借记卡,引导用户与第三方支付工具绑定,成功实现了消费贷款的支付工具化,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信用卡的功能。 面对第三方的持续侵蚀,信用卡因定价区间限制,在竞争上变得很别扭。 高定价与优质持卡人具有相斥性,发卡行无法从优质持卡人身上赚取利息收入,导致客群贡献结构失衡:劣质客户贡献不良,负贡献;优质用户主要贡献佣金收入,盈亏平衡;能接受高息分期的次级客群成为利润贡献的主体。 优质用户并非利润贡献用户,导致优质用户难以享受优质服务,也难言受到重视,持卡人明确拒绝后仍会屡屡接到营销电话就是一个例证。事实上,为了把优质持卡人变成分期用户,发卡行不惜轰炸式电话营销,持卡人要么投降,要么加速逃离。 优质持卡人加速逃离后,反过来拉低发卡行优质用户占比,长此以往,持卡人生态会越来越差。 2017年,借助与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合作,当年新增发卡1.23亿张,创历史新高,后续快速缩水。其中一方面是发卡行主动放慢速度,以应对不良的快速攀升;另一方面,信用卡生态的恶化、优质持卡人的注销退出也不容忽视。 再次站上C位 不过,一旦信用卡定价区间被放开,整个逻辑也会发生逆转:信用卡定价灵活、嵌入场景、用户基础庞大,有望成为银行体系中最具战斗力的消费贷产品。 逻辑上看,信用卡会首先在银行内部成为消费贷款的劲敌。基于当前的用户结构,银行持卡人客群远大于消费贷客群,当信用卡透支利率可以自由下探时,理论上已足以把消费贷覆盖的优质客群囊括在内。 当然,银行可以通过用户分层的方式来协调信用卡中心与个人金融部的竞争,但这种协调只在内部生效,无法阻挡他行信用卡对本行消费贷的侵袭。与其便宜其他银行,还不如放手本行信用卡部门自由定价,从结果上看,信用卡产品具有一统银行内部消费贷业务线的潜力和可能性。 更激烈的竞争,将发生在银行之间。当前的信用卡市场格局,大行发力、小行无视,基本是全国性银行的天下。 2019年末,全行业信用卡贷款余额7.59万亿元,其中建行、工行、招行等15家全国性银行(见下图)合计为6.98万亿元,占比92%,区域性银行的信用卡布局,几乎可忽略不计。 信用卡出现了显著的“头部集聚”现象。相比其他银行产品,信用卡品牌属性强,且在运营层面与消费场景连接紧密,全国性银行具有相对优势,区域性银行普遍较弱。 过去几年,区域银行主要靠助贷、联合贷款发力零售转型,随着监管趋紧,联合贷款模式受限,房贷集中度控制升级,又难以搭上信用卡的快车道,必然导致区域银行面临越来越大的转型压力。 就银行业零售转型而言,信用卡即将站上C位。鉴于不同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不均衡性,信用卡重要性的凸显会加剧银行的分化,整体上看,信用卡业务较为强势的银行在零售业务上有望取得更大的进步。 多数银行,抓不住机会 改变不会自然发生。 对于信用卡业务,银行业仍普遍存在戒心,如担心持卡人的不良问题、共债问题等,发掘存量用户价值依旧是当前的行业共识。但面对新机遇,总会有敢于打破共识的机构,扛起信用卡变革的大旗。 这一轮信用卡变革的驱动力,在内不在外。如果还是依靠流量平台快速获客,那就走偏了。第一步要从战略层面重新梳理信用卡与消费贷的关系,某种意义上也是重新梳理信用卡中心与个人金融部的职责定位,确立信用卡的主导地位,降低内部掣肘。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信用卡本就强势的银行,相对还有可能成功;但就大多数银行而言,信用卡中心根本不足以与个人金融部抗衡,很难想象这些银行能够在短期内确立信用卡的主导地位。 问题是,机遇窗口一旦开启,根本不会留给发卡行太多时间。机会只留给敢于抓住机会的人,多数银行,抓不住这个机会。
随着12月21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出炉,今年以来LPR变动曲线已完全展示在市场面前。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12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至此,两个期限品种的报价已连续8个月保持不变。 回顾今年以来LPR的变动情况,1月20日发布LPR报价显示,1年期LPR为4.15%,5年期以上LPR为4.80%;2月份,LPR报价进行了一次下调,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至4.05%,5年期以上LPR下调5个基点至4.75%;3月份维持2月份报价不变;4月份进行了再次下调,1年期LPR下调20个基点至3.85%,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10个基点至4.65%,随后该报价便一直横盘至今。总体看来,年内1年期LPR报价两次下调累计3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报价两次下调累计15个基点。 LPR报价的变动不仅牵动着市场的视线,更关系着“房贷族”的钱袋子。LPR报价改革后,据央行通知,有存量商业住房贷款的“房贷族”需要在今年3月1日至8月底期间,在LPR和固定利率间作出选择。而据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8月末,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进度已达92.4%。其中,存量个人房贷转换进度为99%,已转换的存量贷款中,91%转换为参考LPR定价。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房贷转换LPR后并非马上生效。《证券日报》记者致电建设银行客服了解到,何时转换生效需要参考贷款时合同上所约定的“利率调整日”,即重定价日。目前银行主要有两个重定价日选择,一个是贷款发放日,一个是1月1日。这也就是说,如果重定价日在6月1日,那么明年6月份之后的贷款利率则按照最新一期即5月份的LPR报价加点执行,而在1月份至5月份均按照原定的利率继续执行。不过对于重定价日为1月1日的“房贷族”来说,由于大多数存量房贷的定价周期为一年,因此今年12月份的LPR报价就关乎着他们明年全年的月供。 2018年在郑州购房的陆晓晓(化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她的重定价日就选择为1月1日,因此从下个月开始就要按照新的定价开始还贷。她此前贷款时的贷款利率为4.9%上浮15%为5.635%。在完成LPR转换后,据其贷款行建设银行APP上显示的定价基准显示为LPR加83.5个基点。按12月21日发布的5年期以上的LPR4.65%来计算,她明年一整年的贷款利率就是5.485%,比此前的利率降低了15个基点。“虽然较其他人4.9%没有上浮的基准利率高,但是比之前的利率低,每个月的还款压力也就减轻了一点。”陆晓晓说。 不仅老“房贷族”关心着LPR报价,LPR改革以后的新“房贷族”也时刻关注着LPR报价的动向。去年9月份办贷款的琦琦(化名)就是其中之一。琦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她贷款时贷款利率已经按照LPR定价进行了,其贷款定价基准为LPR加55个基点,按照贷款时最新一期的LPR报价来计算,她的贷款利率为5.2%。琦琦表示,“现在每个月一到20号就准时看LPR报价,虽然最近几个月没有下调,但我坚信未来还是有下调的趋势。”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新发放贷款的利率均执行LPR加55个基点。 对于后期LPR报价走势,川财证券研报认为,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目前国内经济呈现“V型”走势,但是外部不确定性仍然存在,MLF利率调整的可能性较小,银行平均边际资金成本上行压力在年底有望得到缓解,LPR报价有望保持稳定。
1月2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举行信息发布会,介绍2020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和2021年发展形势。在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副会长骆铁军表示,去年国内钢材消费创新高,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销售收入47033亿元,利润实现小幅增长。与此相关,监测显示,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创近9年来新高。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1.7亿吨,同比增长9.5%;进口均价101.7美元/吨,同比上涨7.2%。“近期铁矿石上涨存在不健康因素,资本炒作现象明显,铁矿石应该是供需均衡定价,要从多路径增加铁素供给,建立新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完善期货市场规则并加强监管。”如何破解高价格铁矿石难题,骆铁军回应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提问时表示,要改变铁矿石定价机制不合理的状况,最根本的是要扩大产能,提供供应保证。事实上,“为稳定铁矿石资源供应和推进有利于我国的定价机制,在去年3月中下旬和4月初中钢协分别与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通过电话会议进行了交流。”骆铁军还称,增加铁矿石期货品种,目前仅有14个铁矿石期货,再增加一些铁矿石期货品种,有利于铁矿石价格的稳定。“国内资源条件差,解决铁矿供应问题,还是要到国外开发矿山。”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几内亚的西芒杜矿山,国内研究了很长时间,一直没下决心,认为风险大。但是,如果不愿承担风险,迟迟没有动作,始终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风险更大。”进口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在会上,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表示,2020年全国钢铁企业效益持续恢复,实现利润小幅增长。屈秀丽还透露,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企业成本压力上升。据中钢协监测,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62%进口矿价格2021年1月18日最高达到171.6美元/吨,创近9年来新高。“目前,铁矿石、煤炭、焦炭和废钢价格均处于高位,有的呈上涨态势,企业生产成本面临上升压力。”屈秀丽说。被问及2021年钢铁行业发展形势时,骆铁军认为,我国经济继续稳定复苏、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将为钢铁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钢协预测,2021年我国钢材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据记者了解到,中钢协一直和国际主要矿山企业保持顺畅的沟通,尤其是自疫情发生后,关注国外四大矿山的疫情防控和发运情况,从巴西Vale、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FMG等企业反馈的情况看,他们为疫情防控采取了各种必要措施,目前矿山生产系统没有受到疫情实质性影响。从海关统计数据看,2020年1季度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同比增长1.3%。从铁矿需求端看,国际钢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不完全统计各国高炉减产/关停已超过6000万吨,有人预计去年二季度海外各国矿石需求减少3000万吨以上,但很多咨询机构及投资机构预测去年铁矿石供应宽松。但事实上,自疫情发生以来,钢材价格大幅下降,铁矿石价格保持高位,二者相背而行。在疫情的影响下,国际大宗原料均大幅下跌,唯有进口铁矿石价格相对坚挺,一直在80到90美元之间,这与现行定价机制过分依赖铁矿石指数有关,指数走势越来越明显与供需基本面和现货市场偏离。“展望2021年,随着市场对铁矿石炒作预期的消化和实际兑现,铁矿石价格将呈现下降趋势。”1月19日,在上海举行的“2021年(第三届)上海大宗商品周”上中钢协副会长骆铁军指出。建立新的定价机制自疫情发生以来,钢材价格大幅下降,铁矿石价格保持高位。为此,中钢协在去年3月中下旬和4月初分别与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通过电话会议进行交流。近期,各种铁矿石指数的波动较大,与现货的相关性变小。对此,骆铁军指出,指数是铁矿石现货价格指数,应基于现货市场成交价格编制,与金融产品的价格脱钩,否则就脱离了实体市场的供需关系基本面,变成了期货等金融产品来定价,这样指数定价将失去意义。“在我们与四大矿山的沟通中,双方一致认为应保持和扩大现货市场流动性,多利用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成交,多采用混合指数定价,一起敦促指数编制机构不断改进方法论,提高指数代表性,减少浮动价成交权重”。骆铁军说。中钢协党委书记何文波认为,重大的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重要市场规则的调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铁矿石定价机制发生重大变化,长协谈判破裂,指数定价机制诞生。2020年疫情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远超2008的国际金融危机,上下游合作、全球共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凸显,也将促使铁矿石定价机制更加向保持上下游共赢的方向发展。骆铁军则表示,中钢协还将继续与国外矿山加强沟通,推动建立更加合理的铁矿石定价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去年12月后,铁矿石现货及期货涨幅巨大。对此,工信部官员表态严控钢铁产能,引发市场对于国内铁矿石需求的担忧,调整压力加大。“去年四季度以来海外经济复苏加快,带动钢厂复产,使得铁矿石供需非常紧张,这使得进口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徐向春说。对于如何在加强铁矿石资源保障上发力,中钢协有关负责人表态,近日在国家提出今年粗钢产量要减少的前提下,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将相应减少。只是当前,铁矿石等原料价格处于历史高位,预计国内外的铁矿石供给将增加,但相对来说,2021年铁矿石供需关系要好于去年。“在构建新格局的新形势下,亟需加强铁矿石资源保障和加快完善铁矿石期货相关规则和制度。”骆铁军说,要加快扩大国内矿供给,增加国产铁矿石供给,加大国内矿山开采的投资力度,加快和简化新矿山开采的审批流程。他建议,降低铁矿企业税费负担,目前税费占收入的比重为17.2%,涉及税费项目有24个。在接受采访时骆铁军强调,铁矿石国内外市场都要重视,如建议有关部门降低国内矿石的税费,同时也要加大国际市场的开发。他认为,现在很多举措只是治标的措施,治本的举措是要提高铁矿石的产能供应,产能上来了价格自然会降下来。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普氏62%铁矿石价格指数达160.70美元/吨,涨幅较年初超过70%,创9年新高。 铁矿石飙升的背后,是钢厂生产利润明显飙升。根据mysteel调研,11月河北吨钢毛利平均160.3元/吨,环比增长92.07%;江苏吨钢毛利平均510.5元/吨,环比增长103.47%。在高额利润推动下,钢企正在保持较高的开工率。 瞄准中国强劲的需求,海外现货矿石和指数都在“趁机揩油”。国内钢铁企业在10日大声疾呼,铁矿石市场定价机制已经失灵,呼吁国家介入。然而,作为占据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约80%的国内企业海外进口和海外企业间进行的美元船货贸易,仍以普氏指数定价为主,使得国内企业在议价、定价方面处于被动局面。 面对这一尴尬局面,多位行业人士建议,国内钢铁行业应该尽快推进需求侧改革,适当控制生产节奏,加大废钢利用,运用好衍生品工具做风险管理等措施,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切实为钢铁降低生产成本,提供行业竞争力。 吨钢毛利翻一番,9个月社会库存下降63% 12月4日,铁矿石价格单日上涨7.5美元/吨,达到145.3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价格1005.55元/吨),涨幅达到5.4%。同一天,新加坡交易所(SGX)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40.98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价格为1082.75元/吨)。 对于这一天铁矿石现货价格的涨幅,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记忆深刻。12月10日上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还就当天单日涨幅如此巨大的情况,向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的负责人进行了询问,必和必拓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市场需求太旺盛,钢铁企业都在加大生产力度。”南钢金贸钢宝首席期现分析师蔡拥政认为,现在房地产、家电等终端行业用钢需求旺盛,建材成交活跃,钢材库存持续下降。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的最新报告显示,12月上旬,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仅为760万吨,与今年3月上旬峰值2021万吨相比,下降62.4%! 在利润方面,钢厂生产利润更是明显飙升。根据mysteel调研,11月河北吨钢毛利平均160.3元/吨,环比增长92.07%;江苏吨钢毛利平均510.5元/吨,环比增长103.47%。高额利润推动下,钢企也在保持较高的开工率。截至12月11日,mysteel统计的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243.47万吨,同比增长5.81%;高炉开工率为84.77%,仍保持较高水平,且铁水产量较去年显著增加。 需求上升供应反而下降,港口库存连续6周下滑 “11月份以来,进口铁矿石的价格都呈现明显上涨,这和国内钢厂原材料冬储不无关系。”永安期货北京研究院副院长朱世伟表示,近几年来冬季到次年的第一季度,铁矿石价格都普遍呈现上涨态势。 面对需求旺盛叠加冬储效应,钢铁企业纷纷加大进口铁矿石力度。然而,在这一时刻, 为主要进口原料的铁矿石却面临紧张局面。根据mysteel统计数据,11月,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的铁矿石周度发运量均值为2210.90万吨,环比下降7.89%,同比下降3.82%。而且,上述两国近期的发运量波动较大,导致外矿供给的稳定性下降。 另外,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9815万吨,环比下降8.1%,这也是今年6月份以来月度进口量首次降至1亿吨以下。在港口库存方面,根据mysteel数据,截至12月11日,国内45港铁矿石库存总量为12203.2万吨,已经连续6周下降。 在供需平衡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出现了上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普氏62%铁矿石价格指数达160.70美元/吨,涨幅较年初超过70%,创9年新高。11月底以来,该指数涨幅已超过20%。而在期货市场,12月11日,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主力2105合约盘中站上1000元/吨的高位。 钢企发声定价机制已经失灵,普氏指数成争议焦点 在12月10日下午,中国钢铁协会组织国内钢铁企业召开的铁矿石市场座谈会上,与会企业一致认为,当前铁矿石价格上涨已偏离供需基本面,大幅超出钢厂预期,资本炒作迹象明显。当前,铁矿石市场定价机制已经失灵,一致呼吁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介入调查。 光大期货黑色研究总监邱跃成认为,近期铁矿石期现货价格整体大涨,但期货和现货、普氏指数走势还是有些分化,突出表现就是普氏指数涨幅明显大于期现货价格涨幅。比如前述所述,单日上涨7.5美元/吨,远高于现货和期货价格。 统计显示,截止12月11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为160.7美元/吨,比11月底上涨21.5%,而同期2105合约铁矿石期货、日照港(行情600017,诊股)61%品位PB粉价格分别为989.5元/吨和1034元/吨,比11月底分别上涨17.2%和15.9%。 朱世伟介绍,在当前国际市场铁矿石的定价机制,已经由以前的长协定价机制解体逐渐转变为普氏指数月度定价。而普氏价格指数数据来源包括电话问询等方式,向矿方、钢厂及交易商采集数据,其中会选择30家至40家“最为活跃的企业”进行询价,其估价的主要依据是当天最高的买方询价和最低的卖方报价,而不管实际交易是否发生。 普氏价格被三大矿山采用,其他矿山跟随。由于结算公式给予矿山的报价份额极高,因此矿山存在调高报价从而影响指数价格的可能(成交与否并不考虑)。对铁矿石需求最大的中国企业并未参与到定价中,这是令人遗憾的现状。 国投安信黑金研投团队张贺佳表示,作为占据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约80%的国内企业海外进口和海外企业间进行的美元船货贸易,仍以普氏指数定价,使得国内企业在议价、定价方面处于被动局面。由于目前人民币计价期货的参与者和交易量已经远超普氏等指数的采集量,能够代表铁矿石市场的实际供需、运行等情况,透明度更好也更加公平,且期货连续交易、实时变动,能够更好的指导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活动。 业内建言应对三策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对进口矿的高度依赖局面难以改变的背景下,面对国内需求持续放量,而现货指数定价机制却又失灵,多位行业人士建议,加强钢铁行业需求侧改革,适当控制生产节奏,加大废钢利用,运用好衍生品工具做风险管理等措施,切实为钢铁降低生产成本,提供行业竞争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 建议放开优质再生钢铁料的进口,缓解国内保障不足;实施国家资源战略,全方位服务企业参与全球资源开发;培育国际级矿业投资平台,积极参与全球资源开发;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以产业链模式实施“走出去”;以行业为主导,建立更为全面、系统的海外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系统;针对境外矿山开发设置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基金、矿山开发基金等,对“走出去”项目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永安期货北京研究院副院长朱世伟: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整体呈现出产业分散,集中度较低的格局,相比于原料端“四大矿山”的垄断竞争格局,从经济学角度,天然处于议价权的弱势方。这需要国内钢铁行业加强协作,提高作为最大买方的议价能力。 目前,大连铁矿石期货影响力与日俱增,且是实货交割的期货合约,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好衍生品工具做风险管理,那么将增强连铁的价格发现功能,同时也将增强其国际定价能力。 光大期货黑色研究总监邱跃成: 从长远来看,钢铁行业最重要的应对方式是增加铁矿石资源的自身保障,如增加海外权益矿的战略投资和开发。另外,适当控制生产节奏,特别是在利润低位和亏损情况下要适度减产,减少铁矿石的使用量。还有,加强对市场行情的分析研判能力,在铁矿石价格低位的时候,适当增加铁矿石库存规模,做好战略储备。 国投安信黑金研投团队张贺佳:适当控制钢厂的生产节奏,特别是在利润低位和亏损情况下要适度减产,减少铁矿石的使用量。还有,加强对市场行情的分析研判能力,在铁矿石价格低位的时候,适当增加铁矿石库存规模,做好战略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