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全球KOL聚焦金融大动荡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花长春、董琦 导读 4月出口大超预期,与PMI出口订单指数回落、企业草根调研的感受不一致,有三个原因促成这一结果:疫情供需影响的时间差、低基数、国内复产补出口(尤其是防疫物资)。但短期超预期并不意味着出口向上的拐点已经出现。 摘要 4月出口数据超预期,我们认为主要源于三个因素: 核心原因是疫情影响在供需时间差的反应。疫情爆发初期,管控措施带来生产停滞,供给端矛盾大于需求端,疫情国出口受到直接影响,需求回落滞后(必选消费和防疫物资支撑),带来进口端短期韧性。4月集中体现海外疫情爆发期情况,海外疫情国需求滞后回落对国内出口仍然存在支撑。 2019年同期低基数影响。若按照12-17年环比均值来看,4月出口将回落至-5%左右。 国内复产补出口影响。我们认为对比韩国出口回落,发达经济体基本面快速恶化,国内出口不降反升,部分源于国内前期疫情影响,复工复产使得4月出口仍然存在补出口的因素。 出口端,分国家来看,4月对疫情集中的发达国家出口出现大幅反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疲弱,从侧面印证疫情影响的时间差干扰。从产品结构角度来看,4月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均出现回升,大概率与前期订单相关。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服装出口仍处于回落状态,但纺织纱线出现大幅提升,该部分产品与医疗物资出口和海外疫情产品替代相关。我们前期强调在消费品和初级产品方面,疫情影响下,国内替代的逻辑兑现更加容易,若第三波新兴市场疫情冲击来临,这一逻辑兑现仍然存在空间。 进口端,内外夹击带来4月进口同比增速大幅下行: 外部来看,海外疫情拖累国内加工贸易,同时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行也拖累了国内大宗贸易。 内部因素来看,国内需求修复仍然相对疲弱,大宗商品中铜材和原油进口数量仍然不容乐观。 中国对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口回落幅度较大,年内中美贸易一阶段协议达成难度较高,特别是叠加能源价格下行,需求修复缓慢,在制成品与能源品进口方面达标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我们认为外需超预期的三个因素不可持续,基于PMI新出口订单回落与全球经济增速大幅下行的判断,外需向上拐点没有到来。此外,需要额外警惕两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欧美复工后的疫情二次爆发风险,二是中美关系扰动影响。 正文 4月出口增速转正,市场并没有迎来预期之中的冲击落地,国内出口反弹与同期韩国出口的大幅下行以及PMI新出口订单的下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认为三个因素促成了出口的超预期: 核心原因是疫情影响的特殊性。疫情初期由于管控措施带来生产停滞,供给矛盾大于需求矛盾,因此疫情爆发阶段首先冲击一国出口,而由于必须消费和防疫物资的需求使得疫情国进口韧性则相对较高。4月衡量了海外疫情爆发期,遵循疫情的影响特征,海外疫情国出口直接受到影响,需求回落滞后,进口端韧性高,对中国的出口带来支撑。 二是2019年4月出口低基数的影响。若按照12-17年环比均值来看,4月出口将回落至-5%左右。 三是疫情影响下的补出口影响。我们认为对比韩国出口回落,发达经济体基本面快速恶化,国内出口不降反升,体现了国内前期疫情带来出口交付延迟,复工复产使得4月出口仍然存在部分补出口的因素。 以上因素并不构成对后续国内出口的支撑,海外在4月底5月初陆续开始复工,供给端问题缓解,矛盾转向需求端后自然会影响我国出口。低基数因素后续也不复存在,5月出口端还面临高基数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外需冲击虽然在4月没有到来,但迟到不意味着缺席。 一、4月出口超预期主因疫情影响时间差与低基数干扰 4月按美元计,中国出口同比增速达3.5%,较3月同比增速大幅反弹10.1个点,并没有出现市场普遍预期的冲击落地(图1)。4月出口数据无论是与宏观层面的韩国出口数据、PMI新订单下滑,还是与微观的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八大枢纽集装箱吞吐量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少有的反常现象,我们认为主要源于疫情影响的特殊性。 从国内疫情发展来看,疫情爆发初期,一季度我国进口下行幅度非常有限,而出口出现大幅下降,这体现的是疫情爆发阶段供给矛盾更加显著,管控措施使得生产回落快于需求,因此生产的停滞直接带来出口端下行,而需求的滞后回落则体现在进口的短期韧性较高。 当前来看,海外疫情的影响体现出了同样的特征。4月是集中体现海外疫情爆发的阶段,由于海外管控措施带来生产停滞,对海外疫情国出口直接带来抑制,进而影响国内的进口端,但海外需求滞后回落带来短期进口韧性,特别是必须消费品以及一些防疫物资的进口,对国内出口带来了支撑。 分国家与地区来看,4月中国对疫情相对集中的发达经济体出口反而出现回升,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疫情对国内与海外影响模式的一致性。具体来看,对发达经济体出口中对日出口增速反弹最大,对欧盟出口虽然出现反弹但增速仍然维持负增长(图2)。与此同时,中国对东盟和对金砖国家在4月的出口表现较弱,对东盟出口仍然维持正增长(图3)。整体来看前4个月,我国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逆势增长,对欧盟、美国和日本进出口下降。 从产品结构角度来看,4月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均出现回升,与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大幅反弹表现相一致(图4)。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附件产品出口反弹最为迅速,集成电路出口维持正增长,但表现平平。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服装出口仍处于回落状态,但纺织纱线出现大幅提升,该部分产品与医疗物资出口和海外疫情下产品替代相关(图5)。我们前期强调在消费品和初级产品方面,疫情影响下,国内替代的逻辑更容易兑现,若第三波新兴市场疫情冲击来临,这一逻辑兑现仍然存在空间。此外,我们注意到商务部提及4月中国防疫物资出口大幅提升,截至4月29日,中国通过市场化采购方式已向19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且出口规模呈明显增长态势,该部分也构成了出口增加的动因。 二、内外夹击下进口显著下滑 4月进口同比增速为-14.2%,较3月进口增速大幅下行13.2个百分点。进口大幅回落的宏观因素源于内外两个层面。外部来看,海外疫情拖累了国内加工贸易,同时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行也拖累了国内大宗贸易(图6)。内部因素来看,国内需求仍然相对疲弱,大宗商品中铜材和原油进口数量增速仍然不容乐观。此外,一般贸易4月同比增速同步回落(图7)。 大宗贸易细分产品中,金额角度,4月铁矿、原油、铜进口分别较3月进口增速回落14/39.5/9.7个点。数量角度,铜材、原油回落0.8/12个点,铁矿进口大幅增加19.1个点,但铜材环比已经出现改善,预计后续内需改善进程中对大宗商品进口仍将带来支撑(图7)。农产品方面, 4月大豆进口环比出现积极改善,但同比仍然处于低位,由于巴西天气原因,巴西大豆当前供货出现推迟,后续疫情仍将带来干扰(图8)。此外,受海外疫情影响,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进口出现显著下行(图9),我们认为欧美疫情的持续仍然会对汽车进口链条带来冲击。 从当前来看,4月中国对美顺差再度走阔,中国对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回落幅度比较明显,年内中美贸易一阶段协议达成难度较高,特别是叠加能源价格下行,需求修复缓慢,在制成品与能源品进口方面达标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图10)。 三、外需仍未渡过压力期,警惕海外疫情反复与中美扰动 展望后续,海外经济回落逐步兑现中,需求滞后回落,外需仍然承压。我们看到PMI新出口订单4月再度大幅下行,在金融危机阶段,PMI新出口订单触底领先出口增速触底2个月左右,本轮PMI新出口订单3月反弹4月下行,预计后续仍将维持偏弱的状态,出口还未探底。从年度角度来看,全球经济增速与中国出口增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因此基于全球经济年内下行判断,当前判断出口出现拐点仍为时尚早,考虑疫情长尾影响,对出口端的拖累也将持续。 此外,我们需要额外警惕两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欧美复工后的二次爆发风险,二是中美关系扰动影响: 当前,海外经济回落已逐步兑现,4月美国ISM制造业PMI下滑至41.5%,创2009年4月以来最低,欧元区PMI跌至33.6%,基本持平金融危机低点,海外经济下探幅度的不确定性开始降低,特别是欧美复工已在4月底与5月初陆续展开,整体经济动能将开始缓慢修复。依据国内情况判断,疫情国经济动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在复工后仍然至少需要1-2个月的时间,但由于海外疫情管控措施的差异,欧美国家整体隔离周期短,复工起始早,这个过程中仍然需要警惕疫情二次爆发的风险。 除了疫情影响外,中美扰动近期也进一步加剧,这将对贸易端带来额外扰动。随着美国疫情发展以及失业潮的集中爆发,在支持率下行阶段特朗普或再度将矛盾焦点转向中国,我们不排除在大选前美方仍然对中国贸易端进行施压,特别是4月中国对美国顺差再度提升,若顺差维持高位或持续地走阔或再度引起摩擦。可能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对中国加征关税、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煽动对中国直接投资回流等。
(原标题:上市公司“审计蛋糕”真相:国际四大“管头部” 国内八大“大拨轰”-证券日报网)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立信、瑞华、天健、致同、大华、天职国际、信永中和、大信)占据大多数比例,共为2146家上市公司提供审计工作,占上市公司总数量的56%。随着近年来企业的不断上市,对财务审计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进步明显,不管是业务量还是人员规模,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都在逐渐缩小和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差距,选择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国内八大占据审计规模优势中国CFO发展中心主任郭良川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对高水平注册会计师的需求依然存在缺口,因为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聘请有上市公司审计经验的会计师,从事公司的CFO、财务负责人等工作,大批注册会计师被企业端吸纳,而服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还在增加。随着新证券法实施,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将不再需要持有许可证。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审计单位的资格门槛进一步降低,更多新的会计师事务所将出现在上市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之列,老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胡继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国内几大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人员数量与业务规模优势,但能得到国内认可的,比肩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还没出现,这几年,国内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品牌建设上作了一些努力,但远未达到效果,影响力具有局限性。国际四大聚焦服务龙头企业以安永、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为首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的上市公司审计领域并不具备数量优势,但却有明显的质量优势。这四家会计师事务所共为278家上市公司提供了2019年的审计工作,其中68%的上市公司是上证A股公司,13%为深证主板A股公司。虽然审计家数占比不高,但审计收入却占到A股全部审计收入的约30%。《证券日报》记者发现,这四家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服务对象是平安银行、万科A、中国铁建、苏宁易购等各行业的龙头公司。在上市公司审计行业,国际四大占据头部位置,虽然规模数量小,却极具分量,而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分布于四肢与躯干,与更多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组成A股上市公司的审计主体,但收入规模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能相比拟的却是凤毛麟角。中注协统计2019年上半年会计师事务所收入,普华永道、德勤、安永、立信、毕马威分列行业前五位。胡继晔表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是建立起比较先进的内部管理系统,通过风险管理系统、质量控制系统、业务管理体制等,为事务所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大部分国内事务所的管理体制还处于跟随阶段,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制度与风控上差距明显,难以获得大型上市公司的青睐。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在中小板市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到135家,在创业板市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到151家,这两个板块超过80%的公司选择国内会计师事务提供审计服务。中国证券业协会监事、天相投顾董事长林义相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不能迷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因为他们也曾卷入国际金融丑闻,另一方面也要正视差距,这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内部管理和对会计师的约束上,值得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学习。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树立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大型上市公司和国际跨国公司的审计业务,多数由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缺乏进军国际市场的力量与信心,想要出现可以匹敌国际四大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要全方位的品牌、管理、文化理念建设。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诸建芳 程强 从现有经验看,疫情先冲击供给后传导到需求,一定程度能够解释在4月海外疫情发展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增长强于进口。此外,进口增长也一定程度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拖累。向后看,在当前进出口的特征下,预计5月进出口增长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事项 2020年4月份,中国出口金额(美元口径)同比增长3.5%(Wind一致预期-17.5%),3月为-6.6%;进口金额(美元口径)增长-14.2%(Wind一致预期-16.2%),3月为-0.9%;贸易差额为453.4亿美元,前值为199亿美元。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正文 ▌ 从中国经验看,疫情先冲击供给后传导到需求,一定程度能够解释在海外疫情发展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增长强于进口。4月国内出口增速为3.5%,显著好于进口增速-14.2%的增长,主要可能是疫情冲击下,对海外供给端的冲击快于需求端。国内疫情主要集中在2月份,1-2月国内进口数据显著好于出口,主要解释为停工影响国内出口,但进口活动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转化为库存增加。出口即为国内的供给,进口为国内的需求。3-4月海外疫情集中爆发,海外也呈现相同的情况。而海外出口弱、进口强反映到我国的进出口数据则体现为出口强于进口,同时在贸易差额上表现为2月逆差、3-4月转为顺差(图1-2)。从4月对主要贸易地区的顺差增加来看,顺差增加额度的高低基本上与该地区在4月疫情演变的严峻程度相符合(图3)。 ▌ 前期积压订单的赶制在4月也有所体现,此外也可能存在疫情演变严峻担忧下的加速出口。3月出口跌幅较前值大幅收窄10.6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国内逐步复工带来的对前期积压订单的赶制。我们此前也强调,3月出现的积压订单赶制出口并不会在月底就结束,可能对4月出口形成一部分的支撑。目前来看4月出口超预期的原因之一可能受到4月复工进一步抬升带来的积压订单赶制形成出口放量。此外,调研中也有企业反馈由于3月中旬开始海外疫情发展严峻,海外进口厂商担心贸易活动会先行受限,因此督促企业提前发货可能加速了4月的出口节奏。从主要出口商品种类的增速来看,占比较大的商品中,纺织纱线制品(预计与口罩防护服相关)出口增速较3月回升55.7个百分点至49.4%。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4月进口增速分别为10.9%和5.5%,较3月回升了18.5和14.5个百分点。而服装和箱包出口增速持续下跌,分别为-30.3%和-39.9%,较3月分别回落了5.5和17.1个百分点。(表1) ▌除海外疫情演绎严峻影响海外供给带来的进口压制外,大宗商品价格在4月的回落也拖累了进口金额的增长。上述已经解释海外疫情下对海外供给冲击快于需求冲击,因此国内的进口一定程度呈现被动压制。此外,考虑到中国的进口结构中以原材料和半成品为主,因此4月由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也是拖累进口总金额增速的原因之一。从主要进口商品种类增速来看,出现负增长的商品中,原油、成品油、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数量的下跌程度均小于金额的下跌程度;而呈现正增长的铁矿石、铜砂矿等进口金额的增长力度也都低于进口数量增长的程度。(表2) ▌向后看,预计5月进出口压力增大。出口方面,3月中旬开始海外疫情发展严峻,纷纷出现停产停工和关闭店面的情况,调研反馈国内出口企业的订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4月PMI中新出口订单也大幅回落12.9个百分点至33.5%。预计5月出口将大幅承压。进口方面,我们认为目前的进口大幅回落主要源自海外供给收缩的压制,而非国内需求大幅回落,随着海外各地区从5月初开始纷纷复工(表3),预计对国内的进口有一定的支撑。但整体来看,进口大概率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5月进出口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5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消息显示,5月5日当天,全国接待国内游客1023.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3.3亿元。5月1至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 此外,根据文旅部统计,“五一”首日,全国A级旅游景区开放8498家,约占总数的70%。各地景区严格落实游客流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30%左右的要求,未发现大规模人员聚集情况,基本做到限量、错峰、安全、有序开放。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疫后首个小长假,今年“五一”的旅游表现总体上是不错的。“尤其将假期延长至5天后,消费者在节庆期间活动安排更加丰富,旅游消费涉及的半径也会更大。” 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梳理近3年的数据后发现,2019年,“五一”假期接待国内游客规模为1.95亿人次;2018年为1.47亿人次;2017年为1.34亿人次。这意味着,今年“五一”长假接待国内游客规模为去年同期的58.97%,接近六成。 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水路客运复苏最为强劲,4月30日至5月3日的累计客流量已经达到去年同期的75%。而5月1日至5月3日的铁路、民航日均旅客发送量创下了自春节以来的最高纪录。 刘思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五一前夕,国内许多城市纷纷降低疫情防控等级,北京等一线城市取消外来人员强制隔离的规定,对中短途游以及探亲的这部分人群形成了政策利好。 尽管今年“五一”长假比去年多出了1天,但从旅游收入来看,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仍然存在。数据显示,5月1至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 2017~2019年,全国五一假期旅游总收入分别为791亿元、871.6亿元和1176.7亿元。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今年“五一”期间,全国旅游总收入约占2017年旅游收入的60.1%,约占2018年的54.6%。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占去年同期40.4%。 智慧旅游被广泛运用 文旅部官网公布信息显示,“武汉战疫”微信小程序上线了“热点区域客流量”新功能,游客可实时查看黄鹤楼、汉口江滩、东湖绿道、楚河汉街等市内14个热门景区、热门商圈的当日客流量,提示各景区饱和度趋势。 云台山景区在景区入口处开通直达单个景点的专线车,由智慧平台分析各景点客流情况后发布指令,调度专线车按指定线路运行,引导游客避开热门景点,实现科学分流;借助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提前预警分析客流趋势,在客流达到预警线时,景区调集公安、交警在高速路口、重点路段启动分流劝返,在达到满员后,关闭前往景区通道。 广西通过“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公众号、“广西游直通车”微信小程序实时发布景区流量和出行提示,并为游客办理网上预约购票。通过景区信息监控平台,实时查看全区各主要旅游景区的游客动态,当游客量达到最大承载量20%时实行第一次预警,达到26%时第二次预警,达到30%时,停止售票和游客入园(区)。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也曾表示,今年“五一”期间,防控疫情,安全、文明、绿色、有序是主基调;出游半径同比会收缩,主要是省内游、周边游和本地休闲为主。受室内场馆暂不开放的影响,拥有开阔空间的山水林草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将是旅游目的地的首选。因此,预约旅游、智慧旅游成为这个假期的热词。
意见领袖丨全球KOL聚焦金融大动荡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沈建光 疫情冲击之下,通胀还是通缩的讨论引发关注。 一方面,前期国内为抗击疫情而采取的企业限产、阻隔交通等措施,遏制病毒传播的同时冲击了供应链,加之疫情之下生活必需品和医药防护用品的需求急剧增加,相关商品价格明显上涨。当然,伴随着3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国内供应链不畅的情况已得到缓解。然而,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防疫之下的粮食出口限制、以及全球产业链高度融合等增加了输入性通胀的担忧。 另一方面,当前国内需求仍然不足,基于新冠病毒传染率高、潜伏期长、且有不少无症状者存在等特性,国内防疫工作仍然艰巨,防疫进入常态化使得短期内国内经济活动很难恢复到疫情之前,特别是餐饮、旅游、酒店、交通等行业仍将面临一段时间的需求低迷,并通过产业链影响上下游企业的订单,加深通缩预期。 那么,后疫情时代,价格走势会将如何?政策层面又会面临哪些调整?笔者从供求关系、成本压力、货币政策、输入性通胀等多个影响通胀走势的角度入手,分析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活动面临的突出问题,短期中国通胀压力较为可控,不足为虑;相反,工业生产领域的通缩风险值得关注,需要出台配套的政策加以应对。 需求不足是通胀难起的主要因素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短期内,给社会商品供求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外生性冲击。即从供给来看,常态化的防疫工作冲击供应链,一般性生产活动受到影响。而从需求角度来看,疫情之下,居民预防性储蓄的需求增加,生活消费品受到抑制,同时,企业下游订单的减少也对上游原材料和中间品的需求产生抑制。 根据一般均衡的经济学原理,短期内供需曲线移动引发价格波动。不同商品受疫情影响,供需变化有明显差异,如必需品和医疗物资需求旺盛,且供给阶段性紧缺,便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可选消费品和工业原料,由于整体生产需求在放缓,供给没有对应收缩的背景下,价格反而持续下跌,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走低,甚至出现5月期货结算价跌入负值的极端情况,背后就有需求不足,OPEC减产有限的考虑。 展望未来,伴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全面铺开,后疫情时代,需求不足压力要明显大于供给。结合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需求端的恢复也体现出明显滞后于生产端恢复的情况,如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为-1.1%、较上期大幅跃升12.4个百分点,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仅为-15.8%,且较1-2月仅回升4.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背景下,未来外需也会感受到压力,特别是电子、纺织、仪表等外需敞口高的行业。同时,娱乐、旅游、餐饮等服务性消费也会经历相当长时间的低迷。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胀压力不大。 成本端压力对通胀影响较为可控 近期企业复工后,出现部分企业基于原材料、租金、人力和消毒防疫等成本端压力加大,提高终端商品售价的现象。在笔者看来,这种现象仍然是局部的,未来成本端推升通胀的压力不会全面出现。 原因在于一是从就业市场来看,疫情之下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工资下降和隐形失业的担忧仍是主要困难;二是复工复产下,供应链紧缺已得到缓解,前期原材料紧缺导致的价格上涨有所缓释;三是政策推动租金、利息等要素成本下行。可以看到,疫情发生以来,为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企业生存,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纾困政策,包括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减免中小企业的厂房、写字楼、商场租金等。 疫情之下的宽松政策旨在纾困实体经济 政策宽松往往会引发通胀担忧,疫情之下,各主要经济体都推出了积极的政策,但在笔者看来,这些政策仍旨在输血实体经济和防范大范围失业,是应对疫情外部冲击下的必要举措,短期内不存在流动性过剩,或者经济过热的担忧,也不会引发通胀。 比如,货币政策方面,当前全球至少35家央行降息,美联储将政策利率降至零并启动“不限量QE”,购入国债、市政债和企业债;欧洲央行开展7500亿欧元的“疫情紧急购买计划”,日本央行推出1014亿日元的股票ETF购买计划。全球央行协调行动,通过长期美元流动性互换安排等。财政政策方面,美国推出2万亿美元的超大规模财政刺激方案;德国突破财政红线,推出7500亿欧元财政刺激;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受到疫情冲击严重的国家,也均推出了相应的财政刺激计划。 就中国而言,疫情以来中国央行,也通过调降超额准备金利率、MLF、LPR利率等方式引导资金下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MLF等释放流动性。同时,监管政策也进行相应的逆周期调整,以缓解企业还本付息压力。在财政政策方面,除了财政贴息、融资担保,减税降费、提高赤字率、提前下达专项债等方式,中国政府也将启动抗疫特别国债,预期规模达到2-3万亿。 在笔者看来,疫情冲击下,紧急大规模的财政、货币、公共卫生政策,社会保障政策都是十分必要,是应对短期疫情冲击,托底实体经济、输血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有助于防范因为资金链断裂造成的企业倒闭、工人失业,避免经济衰退通过资产负债表传导至金融机构,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从这个角度来讲,宽松政策是防范经济衰退和通缩风险,而非通胀。 输入性粮食价格通胀可控 当前海外疫情仍然严峻,全球确诊人数逼近300万人,部分国家为应对疫情、保障内需开始限制粮食出口,部分农产品价格大涨。截至4月23日,CBOT稻谷期货价格已经飙升至15.37美元/英担,创六年来的新高;CBOT小麦价格也较3月初明显上升,报544.75美分/蒲。 尽管这样,在笔者看来,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也是有限。原因在于一方面,稻谷、小麦等农产品中国的进口依赖度较低,且库存充裕,国际价格上涨对中国的影响不显著。比如2019年,我国稻谷、小麦的自给率(产量/国内消费量)高达98.5%和118.2%,实现自给自足。2019年,稻谷和小麦的库存消费比(年末库存量/国内消费量)分别达到85.1%和91.1%,基本可以支撑10-11个月的国内消费。从国内价格来看,尽管国际价格上涨,但3月之后,国内粳稻和强麦期货冲高回落,与外盘走势不同,国内外市场的联动性较弱。 另一方面,虽然农产品中,大豆对外需求大,玉米国内库存相对有限,但当前国际价格仍然处于低位,供给压力并不突出。2019年,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为85.2%,库存消费比为7.8%,理论上受外盘价格的影响更大;玉米进口依存度不高、只有1.7%,但库销比相比较低,目前为46.8%,约为5-6个月的消费。但是,3月以来,CBOT大豆和玉米价格明显回落,供给并非出现明显收紧。此外,近期有报道成,我国正在考虑增加农产品进口,特别是大豆和玉米。在国际价格远低于国内的背景下,这也有利于缓释国内粮价的上涨风险。 重点商品价格监控显示通胀压力减轻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类的冲击不大,无需过于担忧粮价对CPI的扰动。过去几年,CPI粮食分项同比低位窄幅震荡,最近一年其平均权重也仅为1.83%,对CPI的拉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CPI的核心变量依然在于猪肉,3月CPI猪肉分项同比达116.4%,拉动CPI同比约2.79个百分点(贡献率约65%)。在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共同作用下,二季度猪肉供应面临较大压力,猪价涨势或将延续。但伴随基数快速抬升以及母猪存栏持续回升,三季度猪价同比可能见顶,年内CPI有望逐步回落,通胀风险趋于缓解。 工业品价格的通缩值得关注。疫情之下,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受到影响,如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最新分析,预计 2020年航空公司客运收入暴跌3140亿美元,同比2019年下降55%。经济活动低迷使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国际油价持续走低。据国际能源机构 (IEA) 预计,4月石油需求同比减少2900万桶/日,尽管多番博弈下OPEC+终于达成史上规模最大的减产计划,但由于不足以弥补需求缺口且实际执行情况存疑,油价短暂反弹后再度回落。油价低位使得石油及相关产业链价格走低,比如油气开采、石油煤炭加工、有色和黑色加工、燃气生产供应、化学制造等,预期国内工业品通缩态势仍将持续。 综上,疫情之下,笔者认为,今年通胀不应过度担忧,相反,防范更广泛领域的通缩风险,是未来政策考虑的方向。危机情况下,充分激发国内市场活力、扩大内需,除了更加积极的财政货币支持以外,有针对性的救助政策和定点帮扶避免大面积失业,发放消费券甚至是现金引导消费,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化,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此外,加快要素改革,特别是土地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放开外资和民营企业准入限制等更是激发国内经济活力的关键。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现任京东数科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