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印发通知,2021年起,我国将调整部分进口商品的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和暂定税率。 进口商品三种关税税率将调整 根据关税调整方案,为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从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883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 为履行信息技术协定扩围产品降税承诺,继续降低部分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2021年7月1日起,我国将对176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六步降税。 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订并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2021年我国将对原产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部分商品实施协定税率。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我们是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包括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根据我们自己的需要,逐步地按节奏降低相关产品的关税,扩大进口应该说是我们坚持开放型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关税调整 将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据了解,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不仅将有助于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而且将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更是支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此次关税调整,将带来以下利好: ●将有利于更好地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促进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 ●有利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打造我国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 ●有利于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推动合作共赢。
12月23日国内期市多数品种低开,截至9:04,郑煤、原油跌近5%,燃油、铁矿石跌近4%,热卷、螺纹钢、沪镍、橡胶等均有较大跌幅,仅纸浆、红枣等少数品种飘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将有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在科学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遵循大国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伊始,我们根据国民收入水平低和国内需求规模不足的实际,选择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还会不断释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得益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具体表现为:在人口基数扩大的同时,国民收入不断增长,形成了庞大的国内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交通运输设施不断完善,为形成统一市场提供了便利;在商品市场发展的同时,生产要素市场迅速发展;等等。这种全面发展的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成为新发展阶段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显著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需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着力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畅通国内大循环。同时要看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同样需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畅通的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经济循环系统的转变,也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需要协同配套,做好相关环节的有效衔接。一是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不断培育和拓展国内大市场,更多地为国内消费者生产高品质产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依托畅通的国内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迈向国际价值链中高端。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既有效利用世界通用技术,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努力掌握世界前沿技术,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不断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上攀升,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是单纯依靠国内市场,更不是放弃海外市场,而是需要适应国际发展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以强大的国内需求集聚全球优质资源,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6日 09 版)
近日人民日报调查显示,一些国外减肥药、眼药水、药膏等药品在国内网络、微商等渠道销售,通过邮寄、代购等途径进入我国市场,给国内消费者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 药品代购这门生意游走在违法犯罪的边缘。通过代购获得的药品缺少医嘱,用药不慎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纵观这些漂洋过海的所谓“神药”,大多都披上了一层见效快、疗效好的精美包装。比如鼻炎喷雾“喷一下,鼻塞立刻缓解”,感冒药“只需一天,症状全消”,止痛药“全身伤痛都能治”,等等。但是,衡量一种药物不能片面而论,既要看有效性,也要看安全性;既要审视治疗作用,也要观察不良反应。倘若短期有效但长期有害,疗效显著但副作用明显,那么这样的药物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神药”,甚至有可能成为耽误治疗、加重病症的“毒药”。 吃药用药不是小事,是直接关系身体健康的大事。是不是在国外合法销售的药品,就可以随随便便进入国内市场进行销售?答案显而易见。未经批准进口的海外药品存在诸多隐患。原因就在于,很多国外药品在不同环境、不同人种、不同病症下会出现明显的“水土不服”。在个人层面,非法入境的药品一般不具备中文说明书,患者对药品的使用禁忌、用法用量等很难掌握,极易造成误服危害身体健康。在国家层面,国内药物生产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国外药品的质量在国内的效果需要打上一个问号;另一方面,药物的运输和保管要求较高,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会严重影响药物品质。可以说,把药物等同于代购的一般商品,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正因如此,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合法权益,我国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按照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药品零售必须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取得经营许可证,无证不得经营药品。但是,面对暴利的诱惑,仍有一些商家打着“科普”的旗号,吹嘘境外药物的功效,一旦出了问题就销声匿迹。调查发现,很多药品代购并不具备相关资质,也没有药师或药学技术人员的指导,无论是药品来源的真实性,还是用药服药的专业性,都没有办法得到有效保障。近年来已有数十起因为代购药品而获刑的案例,给不少人敲响了警钟。 规范海外药品代购,目的是保护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打击的是真正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分子。针对海外药品代购销售渠道多、散、杂等特点,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协同配合。除此之外,电商平台有义务、有责任对海外药品代购信息及时处理,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通道,营造良好的药品网络销售环境;患者有必要增强网络购药安全知识,对来源不明、药效不明的药物保持谨慎。 在事关生命健康的选项上,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一切都要以健康为基准,以法律为准绳。
原标题:商务部:中国已启动RCEP国内核准程序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杨正伟16日透露,中方已经启动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国内核准程序,将努力在六个月之内完成生效准备工作,预计2021年五月底或者六月初就会批准。 杨正伟在当天中国贸促会举行的RCEP交流研讨会上称,RCEP将给中国带来诸多利好。一方面,RCEP各成员将整体上对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并采取极具包容性的原产地累计规则,将带动区域内货物贸易增长;此外,RCEP项下的各成员方在服务贸易章节各自都作出了目前为止非常高水平的承诺,也将给服务业发展带来机会。 他表示,RCEP将把构建开放、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纳入协定,这将有助于RCEP各成员提高对营商环境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对区域的投资信心,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聚焦于该区域。基于这种种好处,中方将积极推动RCEP尽快生效实施。 “我们期待RCEP所有的成员共同努力,加快国内批准程序,推动协定在明年生效,越早越好。”杨正伟说。 他称,中方将积极做好RCEP同工商界的对接,使企业能够充分挖掘RCEP蕴藏的机遇,更好服务其商业活动。
12月17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开启。据多家机构分析,受OPEC+放慢增产节奏、疫苗利好支撑市场等影响,国际原油继续走高,由此形成国内成品油调价上调预期。 OPEC+同意将减产幅度缩小50万桶/日 据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俄罗斯同意从明年1月开始将减产幅度缩小50万桶/日,这意味着OPEC和俄罗斯等盟友组成的OPEC+联盟将从1月开始减产720万桶/日,占全球需求的7%,目前减产规模为770万桶/日。对此,隆众资讯李彦分析称,OPEC+达成新版减产协议,虽明年1月起将小幅增产,但市场对此展望乐观。 另一方面,近日,英国正式开始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批准了辉瑞和BioNTech的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授权(EUA)申请。卓创资讯分析师王雪琴表示,因疫苗利好始终支撑市场,故本计价周期内,原油价格波动有限,整体呈现高位盘整行情。受此影响,本计价周期内原油变化率始终处于正值范围内,上调预期始终存在。 数据显示,北京时间12月4日起,国际油价虽有回落调整,但跌幅较小,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北京时间12月16日凌晨,美、布两油分别上涨1.34%和0.93%。 金联创分析师杨晓芬认为,目前关于疫苗的推广使用情况依旧是影响原油走势的主要因素,短期内原油价格延续横盘整理为主,临近年末,各地主营销售公司年度销售任务完成情况尚可,出货压力不大,市场多维持挺价保利为主,加之成品油上调预期提振,市场推涨热情仍存,预计整体行情将维持小幅上行走势。 油价或实现年内首个“三连涨” 多家机构预计,国内油价或再度上调。中宇资讯测算,12月17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预计对应上调130元/吨,车主出行成本也将因此进一步升高。私家车方面,按一般油箱50L的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汽油将多花5元。王雪琴指出,若此次上调正式落实,则是本年度内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实现的第一个“三连涨”。 卓创资讯测算,截至12月15日收盘,原油变化率收于4.48%,对应汽、柴油零售限价上调幅度为140元/吨,折合升价为92#汽油上调0.11元,0#柴油上调0.12元。卓创资讯分析师孟鹏指出,本次限价上调已是板上钉钉。 另据隆众资讯则预计,12月17日当天,国内成品油调价对应理论上调幅度约为145元/吨。 据中新经纬客户端统计,2020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已进行23轮,具体为上调6次、下调5次,搁浅12次,汽油累计下调154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1485元/吨。其中,自3月31日至6月11日的6轮调价,由于挂靠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国内成品油调价连续搁浅。6月28日24时,国内油价年内首次上调。12月3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50元和240元,实现年内最大涨幅。若本次调价预期兑现,2020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将呈现“7涨5跌12搁浅”格局。 按照“十个工作日”原则,国内成品油下一轮调价窗口将于12月31日24时开启,中宇资讯分析师王涛表示,对2020年最后一轮调价政策持再涨预期,但涨势或有所收窄,因近期原油冲劲正在下降。
14日,2020年为期4天的医保谈判和竞价在北京开始,而备受关注的PD-1产品谈判就今天16日进行,本次入围医保谈判的有7个品种,国产一梯队有望在这次目录谈判中实现以量换价,快速抢占市场! 港股PD-1标的16日大涨5.94% PD-1/PD-L1优势在哪? 先来看看PD-1免疫疗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PD-1(programmeddeath1)全称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存在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上;PD-L1(programmedcelldeath-Ligand1)全称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广泛存在于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通过上调PD-L1的表达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导致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实现免疫逃逸。PD-1单抗类药物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或者PD-L1单抗药物与肿瘤细胞PD-L1结合)进而阻断PD-1与PD-L1结合,使得T细胞功能恢复能正常进攻肿瘤细胞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PD-1/PD-L1单抗作为肿瘤免疫突破新药,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长期生存,大幅提高5年生存率。独特的免疫机制使得PD-1适应症广泛,副作用更小,且具备广泛的联用潜力。已上市9款PD-1/PD-L1抗体的获批适应症已经涵盖了肺癌、肝癌、尿路上皮癌、胃癌等18种肿瘤。 市场空间有多大? 从销售额来看,PD-1单抗就是一款重磅炸弹! BMS的Opdivo和默沙东的Keytruda是两种全球最早上市的两种PD-1单抗(2014年)。其中Opdivo于第2年销售额就达到10亿美元,成为重磅炸弹,而Keytruda则后来者居上。2014年上市以来,PD-1获批适应症有黑色素瘤、肺癌、肾癌、头颈癌、尿路上皮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宫颈癌、MSI-H/dMMR实体瘤。PD-1仍然在通过联用及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进一步拓展适应症及患者生存期,从而继续提升市场空间。 随着获批适应症持续增加,销售额实现快速增,2018年两个主要PD-1单抗keytruda、opdivo合计销售额超130亿美元,2019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已达到134亿美元。 从国内看,PD-1/PD-L1抗体的市场非常巨大! 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癌症发病率为286.27/10万人,推算全国肿瘤发病人数约400万人/年。0~74岁累计率为21.49%,意味着75岁以前有超过1/5的人可能性会罹患癌症。发病人数占比较高的肿瘤海外都有适应症已经获批,国内也有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综合来看,未来PD-1/PD-L1抗体的潜在用药人群可能达到全部肿瘤病人的一半左右,即200万人。 从患癌人群的病症类型来看,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是五大元凶。 国内PD-1&PD-L1市场空间达20倍之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国内PD-1&PD-L1抑制剂市场规模2019年开始从42亿元以CAGR133.5%增长至2023年的664亿元,并以CAGR5.8%进一步增长至2030年的人民币988亿元,10年几乎20倍增长。 国内竞争格局如何? 国内竞争格局方面,目前8种PD-1抑制剂已于中国获得批准,分别是4种国产+4款进口(BMS+MSD+阿斯利康+罗氏),预计整体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但一梯队的4家国产企业占近天时地利,在价格和渠道上对后来者有望形成先发优势,瓜分千亿市场。 从销售额角度看,在疫情之下,Q2样本医院销售额就高达44.2亿元,而国产A公司市占率达到32%,一骑绝尘,B、C公司也不甘落后,对进口的4家公司形成围剿之势。这次医保目录谈判,从国家鼓励医药创新的角度看,国产一梯队有望以更优的量价优势进入医保,实现后续市场的快速放量。 除了处于新药申请或者获批的适应症外,其他几个大的适应症的临床进展竞争也较为激烈,整体看A公司处于领先优势,其余B公司、C公司、D公司紧随其后,各有特色。 PD-1核心标的都在这里! 核心标的A:PD-1龙一。 PD-1多项适应症领先,国内Q2样本医院市占率32%,排名第一。 公司是我国创新药企业标杆,研发支出连续多年位列国内首位。公司上市之初就开始布局创新药,首个创新药艾瑞昔布 2011 年获批上市。2017 年以来,公司在新药研发、国际化方面逐步迎来收获,创新药品种19K、吡咯替尼、PD-1 单抗等陆续获批。目前多个重磅品种处在 III 期临床阶段,有望接连上市。 PD1布局适应症:经典霍奇金淋巴瘤、肝细胞癌、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软组织肉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等。 核心标的B:PD-1龙二! 国内Q2样本医院市占率23%,国产第二。 公司研发管线丰富,20多个创新药覆盖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等多个疾病领域,横跨双抗、CART等多种创新疗法。自主研发全面布局下一代免疫靶点,多种产品在全球进度靠前,全力开发下一代PD-1。引进的FGFR、PI3K等靶点药物海外已接近商业化,公司在国内快速推进后期临床,加快上市进度。 PD1布局适应症:经典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胃癌、食管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胃肠癌、神经内分泌瘤、胆管癌、食管癌(美国)、晚期子宫内膜癌(美国)、实体瘤(美国) 核心标的C:PD-1龙三! 国内Q2样本医院市占率10%,国产第三。 公司是国内稀缺的具有国际化研发实力的Biotech,建立肿瘤免疫疗法为主、慢病为辅的战略布局。第一个创新药PD-1成功落地且将步入密集收获期。在疫情阴影下,公司的新冠中和抗体是全国以及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 PD1布局适应症:黑色素瘤、鼻咽癌、晚期食管癌、肝细胞癌、肾细胞癌、3N BC、NSCLC、SCLC广泛期、尿路上皮癌、胃癌(美国)、多种实体瘤(美国) 核心标的B:PD-1龙四! PD-1国内Q2销售额超2900万美元,国产第四。 公司多年在研产品陆续上市,同时开拓国内外广阔市场,License in 合作产品研发进展稳步推进,即将步入商业化新篇章。早期研发管线布局大潜力靶点,随着新产品陆续上市放量预计公司将迎来业绩爆发期。 PD1布局适应症:经典霍奇金淋巴瘤、膀胱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肺癌、肝细胞癌、食管癌、胃癌、鼻咽癌、黑色素瘤、实体肿瘤、T细胞和NK细胞肿瘤。 具体标的已整理好,请大家前往微信,并进入“研究”公众号,在对话框里发送"PD-1",就会收到由研究团队整理的内容。谢谢! 欢迎关注线上及线下分享: 周四 | 对长春高新(000661.SZ)核心资产逻辑的再认识 周五 | 线下高端沙龙:光伏行业,科技的未来 欢迎扫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