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个月里,双循环可能是中国经济领域最热的关键词之一。9月15日,李克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特别对话会时强调:“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既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也要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发展外贸,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也是目前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央开出的应对之方。 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业在其中责任重大。CF40常务理事会副主席、北方新金融研究院院长蔡鄂生在首届中国金融四十人曲江论坛上表示,要加强金融对双循环新格局的融合与支持。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应定位于新形势下新的战略决策,从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出发,提升金融供给。 提高服务的适配性 所谓双循环,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进一步来看,是要形成一个产业结构链条完整、最终产品供求基本均衡的国内市场,同时继续推进对外开放,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实现国际生产、贸易、金融的循环。 变化中的市场格局中孕育着新的机会。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指导方向下,实体经济、产业链重构会催生许多新的需求,这对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更有利。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北京互金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黄震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为例向记者解释说,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出海、国际化的策略可能需要阶段性调整,但是在双循环战略的引导下,企业可以探索新的发展空间。例如某科技企业此前通过技术赋能金融业务取得了不俗成绩。而在双循环战略下,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国内企业都有数字化升级的需求。如何与政府、企业联动,做好相关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支持,为其他机构进行技术赋能,将是其发展的新空间。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重点关注新格局下消费等领域的新机遇。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宗良表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双循环战略推进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新业务,金融业应该进行供给侧优化,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例如,伴随着我国内需市场特别是消费市场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元、定价合理的消费金融产品成长空间广阔;而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更专业的财富管理业务将成为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 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过程中,金融市场可通过稳步扩大开放,缔结内外循环的新纽带。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告诉记者,基于内循环的发展,中国经济在需求侧、供给侧的双升级将产生丰富的结构性机遇和“独角兽”企业,进而吸引全球资本的长趋势流入。顺应这一趋势,稳步扩大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开放,不仅有助于中国与全球分享机遇、强化联系、降低“脱钩”风险,也将支持中国经济更持续、更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自身新旧动能切换。 不断推进金融改革 上述变革难以一蹴而就。金融机构更好支持双循环战略,有赖于其自身战略的因时而变,也需要通过综合性改革破解政策落地层面的末端“梗阻”。 程实强调,金融支持难落实的现象反映出经济金融体系的结构性问题,而结构性问题需要以改革的方式寻求突破。其中,打破新经济在融资环节的“价格歧视”,引导要素资源流向新动能至关重要。 他建议,一方面是以LPR为“利率锚”,以“促并轨”“破刚兑”“抑套利”“降成本”等改革方式引导融资成本的长趋势下行,从而推动金融周期匹配经济周期、金融体系让利实体经济,由此,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有望构建长期良性的共荣共生关系。 另一方面,要扩大直接融资占比,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发挥资本市场风险定价功能。程实表示,以注册制改革为核心,配合多元退市机制,打造高标准的资本市场体系,形成上市公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循环,强化“投资效应”对产业升级的引导作用。同时,要以“零容忍”监管政策加强投资者保护。 “我国金融业要发挥优势,在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程实表示,要发挥金融改革的全局性先导作用,带动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以金融价格信号优化要素的配置方向和激励机制,以金融市场工具突破要素跨期限、跨区域、跨部门的配置约束。
国内钛精矿龙头企业安宁股份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以保证核心客户需求为主。截至目前,国内钛精矿价格同比上涨已超50%。多家机构预计,随着下游钛白粉市场持续向好,明年钛精矿供应会继续处于偏紧状态,钛精矿价格仍有可能上涨。 今年四季度以来,下游钛白粉市场持续向好,钛白粉企业满负荷生产,对钛精矿需求旺盛,钛精矿价格继续上涨。据颜钛云商监测,作为国内钛精矿的主要产地,近期攀西地区钛精矿主流价格坚挺。12月,攀西大型钛精矿商上调指导价格100元/吨后,其他矿商报价也有试探性上调。由于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实单成交价整体保持高位。目前攀西地区38品位以上钛中矿价格在1320元/吨至1350元/吨之间,46品位10钛精矿价格在2000元/吨左右(不含税),47品位20钛精矿价格在2050元/吨左右。 对于未来钛精矿价格走势,安宁股份表示,受疫情及部分矿山枯竭影响,海外钛精矿生产量有所减少,国内主要钛精矿生产商预计近期内不会大幅扩产。因此,钛精矿供应紧张的局面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解决,预计未来一年钛精矿价格仍有上涨空间。公司与核心客户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年初签订年度框架协议,每月签订具体的销售合同,以确定次月销售量及价格。大部分客户均采用先款后货的付款方式。公司客户包括龙蟒佰利、蓝星大华、添光钛业、方圆钛白、东方钛业等钛白粉龙头企业。公司招股书显示,公司钛精矿产能53万吨,产量占全国钛精矿总产量的10%以上。 卓创资讯钛白粉分析师田晓雨认为,目前钛精矿企业开工处于低位,下游钛白粉企业开工处于高位,钛精矿供应不能持续满足下游需求。同时,进口矿市场未能进一步打开,较国内矿优势不明显。只要供不应求的局面存在,钛精矿就会继续涨价。 钛精矿的涨价也推动了钛白粉价格的上涨。作为钛白粉生产的直接原材料,按照2.54(钛精矿)比1(钛白粉)的物料比测算,当前市场价格下钛精矿在钛白粉可变生产成本中占比达85.46%。钛白粉在终端高需求和上游成本上涨的双重作用下,多轮调涨也在情理之中。 一名业内人士介绍,国内钛精矿进口依赖度为40%,国内产量的90%集中在四川,钛白粉产能扩张受到明显的矿端约束,钛精矿自给率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目前,钛精矿供需面较钛白粉更为偏紧,议价更为强势,因此龙头企业纷纷布局上游。 国内最大的钛白粉企业龙蟒佰利通过龙蟒矿冶自备100万吨钛精矿年产能,满足自身70%以上需求,降低对进口和外购高品位钛精矿的依赖。2019年以来,公司资本运作频繁,接连收购云南新立、东方锆业、东方钪业、金川海绵钛资产,与攀国投、钢城集团等成立合资公司取得钒钛资源,一方面沿着钛矿原矿开采-钛原料精加工-四氯化钛-钛白粉领域垂直一体化布局,同时大力布局海绵钛向高端钛材领域延伸,另一方面向伴生小金属精加工领域拓展。 另一家钛白粉龙头企业中核钛白近期在哈密市及攀枝花市进行战略布局,积极完善钛白粉产业链上下游体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产能扩张,公司对钛精矿的需求量大增。公司在哈密市建设200万吨富钛料生产基地,在攀枝花市投资打造钒钛产业集群,可在原材料供给端为公司形成资源保障,使用富钛料作为钛白粉生产原材料;同时大大降低硫化物的废料产出,降低公司治理“三废”的费用,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据腾讯深网消息,荣耀CEO赵明在北京的一场员工沟通会上明确提出,荣耀的目标是成为国内手机市场第一。荣耀内部人士表示,荣耀独立一周后,赵明在北京、西安和深圳做了三场员工沟通会,赵明没有谈及具体的战略和打法,但提到除了手机之外,其他产品也会继续做。在最为关键的芯片供应上,荣耀也取得了进展。一位接近高通的消息人士表示,高通与荣耀的谈判进展非常乐观,双方已接近达成供应合作。 荣耀脱离华为后,任正非也发表了内部信,希望荣耀未来不要和华为藕断丝连,荣耀可以越来越强大,以后可以成为华为竞争对手,甚至是超越华为、打倒华为。现在想想华为卖掉荣耀业务是正确的选择,救了自己也救了荣耀,如果荣耀业务继续止步不前的话,那将会导致几百万人失业,卖掉荣耀才有了一线生机。 日前,高通公司总裁安蒙在骁龙技术峰会期间表态,认可和喜欢中国移动生态系统所展示出的具有活力的发展,也期待和荣耀在相关方面开展合作。安蒙称:“我们已开始和荣耀开展一些对话,期待未来合作机会。”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刘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在《建议》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一、充分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们遇到的诸多问题是中长期的,不少问题以前未曾经历,需要从战略角度深化认识和有效应对。从某种意义上说,化解挑战就是机遇。《建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第一,这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经济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技术体系和关联方式,要求发展方式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后相当时间内,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我们发挥劳动力等要素低成本优势,抓住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机会,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发展模式,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需求结构和生产函数发生重大变化,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和供求脱节现象显现,“卡脖子”问题突出,结构转换复杂性上升。解决这一矛盾,要求发展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关口,我们要主动适应变化,努力攻坚克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二,这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呈现趋势性变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市场收缩,世界经济陷入持续低迷,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弱化。近年来,西方主要国家民粹主义盛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风险加大。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必须顺势而为调整经济发展路径,在努力打通国际循环的同时,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韧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第三,这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必须实现内部可循环,并且提供巨大国内市场和供给能力,支撑并带动外循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发展,我国经济快速成长,国内大循环的条件和基础日益完善。从需求潜力看,我国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随着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不断扩张。从供给能力看,我国储蓄率仍然较高,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3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从供求双方看,我们具备实现内部大循环、促进内外双循环的诸多条件,必须利用好大国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扩大内需,可以释放巨大而持久的动能,推动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和增长。经济发展战略的导向,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态势,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取得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两次大冲击,我们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效应对了外部风险,推动经济发展向国内需求主导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中央及时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性思路,按照“三去一降一补”和“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了供求关系。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出现的重大变化,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党中央准确研判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这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递进深化,也是我国以往发展战略的整合提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二、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而做到这一点,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要以实现国民经济体系高水平的完整性为目标,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着力打通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供求动态均衡。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的内涵,科学指导实践,需要把握好几个重大关系。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看,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给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种、质量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满足能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始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看,国内循环是基础,两者是统一体。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大循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基础。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打造我国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国内大循环绝不是自我封闭、自给自足,也不是各地区的小循环,更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放弃国际分工与合作。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可以说,推动双循环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从深化改革和推动发展的关系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问题,但本质上是改革问题。我们必须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形成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扫除阻碍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制度、观念和利益羁绊,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高标准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三、全面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制定具体的规划、政策和措施,使新发展格局变为现实、落到实处。(一)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和合理质疑,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应用研究。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要发挥我国市场优势,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实现技术沿着从可用到好用的路径发展。创新驱动最终取决于人才和教育。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在开放条件下促进科技能力提升。(二)推动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实现供需良性互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着力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优先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在优化供给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要依法平等保护产权,为企业家捕捉新需求、发展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创造新模式提供良好环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全面促进消费,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房地产业影响投资和消费,事关民生和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健全现代流通体系。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方向,对金融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完善金融支持创新的政策,发挥资本市场对于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提升金融科技水平。流通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要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结算体系建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这个过程既创造巨大需求,也提升有效供给。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批新增长极。城乡区域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将经济发展的底盘牢牢托住。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释放农村农民的需求。要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推动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提供优势产品。要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等机制,优化区域分工,深化区域合作,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五)推动扩大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要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更充分就业。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对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拉动结构升级具有基础作用。要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使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精准度,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支撑投资和消费。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营商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六)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在更高水平上引进外资。要加快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提升出口质量,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要用顺畅联通的国内国际循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循环体系,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化深入发展机遇和成果。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位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面向未来,主动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牢牢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2020年10月30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晓晖,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介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答记者问。 规划《建议》的起草主要把握了五条原则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说,规划《建议》的起草主要把握了五条原则。一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三是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确保不发生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五是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做到既高瞻远瞩又务实管用。(新华社) 规划《建议》有15个部分,总体上分为三大板块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说,规划《建议》有15个部分,总体上分为三大板块。总论部分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我国发展环境、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分论部分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结尾部分主要阐述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规划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新华社) 宁吉喆: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十四五”时期将按照《建议》的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还将全面促进消费,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发展服务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 韩文秀: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循环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我国外贸依存度,即外贸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由60%以上下降到30%多,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循环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央视新闻) 韩文秀:中美两国经济彻底脱钩根本不现实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中美两国经济彻底脱钩根本不现实,对世界经济也没有好处,真正想要中美经济脱钩的少之又少。 韩文秀: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意味着对外开放地位的下降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这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 需要说明的是,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国内经济的单循环。国内循环也是建立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不是每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不是说层层要搞省内循环、市内循环、县内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意味着对外开放地位的下降。相反,展望未来,我国外贸进口和出口、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的规模将会持续地扩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会持续地提升,这也是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 科技部:开放合作和科技自立自强是辩证统一的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开放合作和科技自立自强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的科技创新都不是封闭式的创新,以后也不会关起门来搞创新。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我们希望能学习借鉴更多的先进经验。未来,中国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的步伐会越迈越大。
近期,关于印度纺织订单大量流回国内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确实有棉纱出口、成衣出口等外贸企业收到一些回流订单。整体看,纺织服装行业下半年回暖迹象明显。除了服装出口额8月首现正增长外,纺织、服装订单也在近期爆发。行业景气度还传导至上游市场,棉花、涤纶、粘胶等纺织原料商品也出现大涨。 海外纺织订单转至国内 “近期因印度疫情,棉纱纺织品价格在上涨,订单也增加了很多,我们收到不少来自印度的转单,整体上相关订单增加了大概30%。”江西新余万达美线业有限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上海一家纺织品出口公司负责人透露,最近,确实存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订单向国内生产线转移的现象。“因为缅甸、柬埔寨等国都采取了封国等防疫措施,一些欧美客户都在积极联系我们,把订单转向中国生产。” 据了解,转移的订单有棉纱等纺织原材料,也有毛巾、床单等简单品类,主要供应超市类需求。此前,我国企业布局在东南亚生产线的订单也部分转向国内生产。 印度的纺织品生产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开资料显示,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产棉国和黄麻产国,纱线产能占全球22%。受疫情影响,印度的棉花加工出口、棉纱布生产等整个产业链都遭到强烈冲击。 上海另一家大型服装出口企业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印度相关产能可能只剩下30%左右,有客户分流了大约两三成的服装订单到孟加拉国和中国,公司还收到孟加拉国的针织毛衫回流订单。 服装出口8月首现正增长 据多名业内人士介绍,纺织企业订单改善,一方面来自国内“双11购物节”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外贸订单增加,包括印度部分订单转移至中国。此外,“拉尼娜”气候下冷冬的预期也增添了市场对冬装需求的期待。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印度转单到国内的需求不会是长期的,而且纺织行业整体还面临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价格因素干扰,全年的订单总量可能还是会下降。 但不可否认的是,近期纺织服装出口迎来回暖迹象。不少纺织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份开始,外需订单突然爆发,询价和拿货的数量都增加,有企业的订单排到了明年1月份。 上述上海服装出口企业业务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服装出口的跌幅在收窄,8月份以来欧美市场补库存的需求增加,9月份很多客户要求补单,询问有没有其他客户取消的库存。 官方统计数据也显示,8月当月,全国纺织品出口额147.2亿美元,同比增长47%;服装出口额162.1亿美元,同比增长3.2%,实现年内首次月度正增长。 棉花、涤纶、粘胶等原料商品大涨 随着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回暖,市场需求趋于旺盛,棉花、涤纶、粘胶等原料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一波强劲走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国内棉花平均价为14263.08元/吨,自9月初已累计上涨12%,创下了去年8月份以来的新高。期市方面,郑棉主力合约本周涨幅超过8%。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农产品资深分析师方慧玲表示,当前,棉花市场需求改善,订单环比明显增多。纺织企业产品低库存加上下游需求快速回升,造成了目前的火爆行情。此外,同为棉纱原料的粘胶短纤、涤纶短纤等也出现了异常火爆的行情。
近期,关于印度纺织订单大量流回国内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确实有棉纱出口、成衣出口等外贸企业收到一些回流订单。整体看,纺织服装行业下半年回暖迹象明显。除了服装出口额8月首现正增长外,纺织、服装订单也在近期爆发。行业景气度还传导至上游市场,棉花、涤纶、粘胶等纺织原料商品也出现大涨。 海外纺织订单转至国内 “近期因印度疫情,棉纱纺织品价格在上涨,订单也增加了很多,我们收到不少来自印度的转单,整体上相关订单增加了大概30%。”江西新余万达美线业有限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上海一家纺织品出口公司负责人透露,最近,确实存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订单向国内生产线转移的现象。“因为缅甸、柬埔寨等国都采取了封国等防疫措施,一些欧美客户都在积极联系我们,把订单转向中国生产。” 据了解,转移的订单有棉纱等纺织原材料,也有毛巾、床单等简单品类,主要供应超市类需求。此前,我国企业布局在东南亚生产线的订单也部分转向国内生产。 印度的纺织品生产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开资料显示,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产棉国和黄麻产国,纱线产能占全球22%。受疫情影响,印度的棉花加工出口、棉纱布生产等整个产业链都遭到强烈冲击。 上海另一家大型服装出口企业业务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目前印度相关产能可能只剩下30%左右,有客户分流了大约两三成的服装订单到孟加拉国和中国,公司还收到孟加拉国的针织毛衫回流订单。 服装出口8月首现正增长 据多名业内人士介绍,纺织企业订单改善,一方面来自国内“双11购物节”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外贸订单增加,包括印度部分订单转移至中国。此外,“拉尼娜”气候下冷冬的预期也增添了市场对冬装需求的期待。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印度转单到国内的需求不会是长期的,而且纺织行业整体还面临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价格因素干扰,全年的订单总量可能还是会下降。 但不可否认的是,近期纺织服装出口迎来回暖迹象。不少纺织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份开始,外需订单突然爆发,询价和拿货的数量都增加,有企业的订单排到了明年1月份。 上述上海服装出口企业业务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服装出口的跌幅在收窄,8月份以来欧美市场补库存的需求增加,9月份很多客户要求补单,询问有没有其他客户取消的库存。 官方统计数据也显示,8月当月,全国纺织品出口额147.2亿美元,同比增长47%;服装出口额162.1亿美元,同比增长3.2%,实现年内首次月度正增长。 棉花、涤纶、粘胶等原料商品大涨 随着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回暖,市场需求趋于旺盛,棉花、涤纶、粘胶等原料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一波强劲走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国内棉花平均价为14263.08元/吨,自9月初已累计上涨12%,创下了去年8月份以来的新高。期市方面,郑棉主力合约本周涨幅超过8%。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农产品资深分析师方慧玲表示,当前,棉花市场需求改善,订单环比明显增多。纺织企业产品低库存加上下游需求快速回升,造成了目前的火爆行情。此外,同为棉纱原料的粘胶短纤、涤纶短纤等也出现了异常火爆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