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2月1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75元和265元。本次调价后,2021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三涨零跌零搁浅”的格局。 此次调价折合成升价后,92#汽油每升上调0.21元,0#柴油每升上调0.23元。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车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多花10元左右。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伦敦布伦特和纽约WTI油价双双突破每桶60美元。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预测,支撑当前国际油价上涨的因素并不稳固,短期内国际油价可能呈现区间波动态势。(记者 熊丽)
“外汇期货要来了?”、“新品种天然气期货咋样啊?”、“居然还有航运衍生品”、“资管产品也要大变革!”。昨日,期货日报记者的朋友圈、微信群被接连不断的讨论刷屏。 1月30日,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其中不少内容都提及期货市场。 1月30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公布。到2025年,上海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取得显著成果,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功能全面升级,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窗口和城市标杆。 关于期货市场,《纲要》提出,推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试点;研究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产品上市;优化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等形成机制,更好发挥金融市场定价基准作用;大力发展大宗商品基金;支持发展航运衍生品业务,构建衍生品交易、结算和信息平台;进一步发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作用,研究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产品上市。 未来5年、15年的上海会是什么样子?未来5年、15年上海的期货市场又是什么样子? 上海“十四五”规划喊期货市场“领任务” 我们来具体看看这次给期货市场立的各个“小目标”。 《纲要》在第三部分提出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提升城市服务辐射能级。以巩固和提升经济综合实力、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市场主体竞争力为途径,提高对资金、数据、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影响力,加快建设能级更高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更好服务形成新发展格局。 在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方面包含支持外汇市场创新,提高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比重。推进银行间利率、外汇等基础衍生品市场发展,提高交易便利度。构建系列化的期货品种体系,丰富机构投资者种类。进一步完善黄金市场产品体系和服务功能。增强“上海价格”国际影响力,支持“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基准价格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使用,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推动上海期货交易所探索建立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优化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等形成机制,更好发挥金融市场定价基准作用。 在把握机遇加快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提到,按照实需原则和风险中性原则,推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试点。研究探索国债期货作为特定品种对外开放,为持有境内人民币资产的境外投资者提供更便利的风险对冲支持。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资产管理中心方面提出,加强资产管理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管理人中管理人(MOM)、基金中基金(FOF)等产品研发,大力发展大宗商品基金,在中证张江自主创新50指数基础上推出ETF产品。在着力推进航运服务业发展上,《纲要》提到支持发展航运衍生品业务,构建衍生品交易、结算和信息平台。 稳步推进能源市场体系建设部分提出,进一步发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作用,研究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产品上市。支持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在临港新片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气定价中心,探索开展国际保税低硫燃料油现货交易。 利率、外汇及能源衍生品发展备受关注 在行业人士看来,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拓展了中国商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范围和深度,也会引导中国金融期货,尤其是外汇期货快速发展,为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贡献更多的力量。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实际上是进一步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显著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纲要性文件,对于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一方面继续拓展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的深度,从服务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迈进;另一方面推动中国期货市场从传统的商品期货向金融期货快速发展的新契机。 “从当前中国期货市场来看,商品期货无论是在品种数量,产业覆盖来看,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企业的风险对冲需求。例如钢材、煤炭和化工品期货在全球来看,都形成中国特色和中国价格,但是中国期货市场在国际黄金、国际成品油、国际天然气定价方面并没有太多话语权,而随着上期能源原油期货推出,原油市场逐渐形成中国价格,发出中国声音。”程小勇介绍。《纲要》提出增强“上海价格”国际影响力,支持“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基准价格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使用,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对于中国争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金融期货来看,目前中金所涉及的品种只有国债和股指,外汇期货还是空白。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民币汇率期货推出也迫在眉睫。程小勇提到,当前中国进出口企业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主要银行的远期产品,或者海外交易所或投行的场外人民币衍生品,企业对中国推出中国特色的人民币汇率期货翘首以待。另外,互换产品,外汇期货期权等产品依旧匮乏。 在能源衍生品建设方面,东海研究所高级能化分析师李婉莹介绍,实际上,自上海原油上市以来,全球油市中的“中国声音”越来越响亮。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已经成立,目前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充分利用国际化的能源交易平台,开展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石油等能源产品的现货和中远期交易,市场对相应的能源期货品种上市具有极高期待。 “上海能源交易中心的原油期货成立以来成绩斐然,未来天然气,汽柴油等能化期货品种的上市,将构建丰富完善的能化产品体系,为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能源产品定价中心添砖加瓦。”李婉莹表示,另外,上海作为全球化大都市,能够帮助期货品种吸引更多的境内外交易者,进一步深化与国际机构的合作交流,提升我国能源期货价格影响力。 此外,李婉莹介绍,《纲要》还提及,上海将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聚焦重点领域,深入推进结构优化调整,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着力推动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预计将受到更多关注与使用,到202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7%左右。在成品油方面,《纲要》中强调上海将形成南北互济的油品供应体系,航油形成“两厂三库+浦虹机场联络管”供应格局,汽柴油供应形成包括上海石化、赛科两大炼厂,金闵一线二线、白沪两大成品油管道、X个成品油库和码头等在内的“2+2+X”供应体系。“因此,上海天然气市场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推进天然气期货上市也能够帮助相关企业运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不断发展。而成品油期货也完全具备上市基础,进而更好的发挥期货品种价格发现功能,实现期现联动。”她说。
粤港澳大湾区逐渐从地方构想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港股00737)规划纲要》印发,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1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1.1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条件在国内最成熟 粤港澳大湾区由“9+2”组成,即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土地面积合计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6%;2019年经济总量12万亿元,占全国的12.1%;常住人口7267万,占全国的5.2%。 湾区经济是大国发展标配,全球约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世界知名的有三大湾区:以现代金融为核心的纽约湾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旧金山湾区和以现代制造为核心的东京湾区。中国自北向南主要有渤海湾区、胶州湾区、杭州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区等,实力最强、基础条件最成熟的则是粤港澳大湾区。 1.2粤港澳大湾区从地方构想上升为国家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酝酿已逾10余年,从2005年明确“湾区发展计划”,到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国家发改委牵头粤港澳三地签署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再到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逐渐落地。从发展历程来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2014年),湾区经济进入地方构想。2005年,广东省政府在《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中明确划分“粤港澳跨界合作发展地区”,并要求把发展“湾区”列入重大行动计划。之后,湾区发展陆续写入2008年国家发改委《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参与的《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2010年《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等文件,跨区域合作初现雏形。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湾区经济,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 第二阶段(2015年至今),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3月,“一带一路”倡议首次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概念。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等,要求建设世界级城市群。2017年,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7月1日,值香港回归20周年,国家发改委牵头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明确提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1.3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意义 1)港澳繁荣新保障:深化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拓展港澳发展新空间和新动能,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基本国策。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支持港澳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深化与内地互利合作。在改革开发初期,香港、澳门凭借其产业、技术、资金等优势,引领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发展。随着内地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香港、澳门地位相对下降,特别是香港一段时间经济低迷,亟需内地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可以通过构建协同机制,消除影响要素便利流动、产业合理分工的制度性障碍,打破行政地域壁垒,推进“一国两制”的新实践,保持港澳长期繁荣。 2)对外开放新门户: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建立高标准贸易规则,引领对外开放。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挑战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博鳌讲话中向世界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粤港澳大湾区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区位优势突出,具有侨乡、英语和葡语三大文化纽带,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桥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整合发挥其港口、金融、贸易、制造业等优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且,粤港澳大湾区将凭借“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寻求制度创新,探索制定新规则,率先在大湾区内部试用,再推广到全球,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 3)区域发展新布局:在北中南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下,大湾区将发挥优势区位,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区域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南接东南亚、南亚,东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台湾,北接长江经济带,西接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可提高珠三角城市群的战略地位,形成北有雄安新区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有长三角领衔长江经济带、南有粤港澳大湾区带动泛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1.4发展关键:最大限度推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 粤港澳大湾区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背景下深化合作,涉及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交通能源等,如何在不同的制度与城市之间,最大限度地让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效便捷地流通,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关键。在大湾区内部,存在“一国两制”方针下的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自由港,还有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南沙、前海蛇口和横琴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核心城市。并且,由于经济体量相当,广州、深圳、香港有可能出现的“龙头”之争,如何实现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分工、七大合作重点领域 2.1城市分工:产业布局协同互补,实现“9+2>11”效应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世界级湾区都是外向型,面向全世界的,粤港澳三地须深度融合,发挥“9+2>11”的效应,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相关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大湾区内部分工为: 1)强化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作用,构建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广州以基础工业和重工业为主,佛山着重发展轻工业,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广佛强强联合、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深圳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优势,继续加快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海洋经济、数字创意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同时,继续发展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化。东莞和惠州依托深圳研发资源,集中产业制造优势,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珠海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家电电气、精密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和电力能源业为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中山、江门将着力强化综合服务功能,继续加强与港澳深度合作,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合作。肇庆积极承接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产业与资本转移,做优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都市型经济,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利用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发挥中转港口的枢纽作用,拓展经济圈与广西、贵州的联系。 2)香港侧重国际金融、航运、贸易、航空枢纽职能,澳门推进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专业服务和创新及科技事业发展,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澳门作为全球四大赌业之一,旅游业、酒店业和娱乐场吸引着全球游客,推进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2.2七大重点合作领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等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划定七大合作重点领域包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 1)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2)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内地与港澳交通联系,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优势,带动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和空港群,优化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推动各种运输方式综合衔接、一体高效。强化城市内外交通建设,便捷城际交通,共同推进包括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粤澳新通道等区域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便捷区域内交通圈。建设稳定安全的能源和水供应体系,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扩大网络容量。 3)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大湾区不同城市产业优势,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5)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6)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粤港澳合作,进一步优化珠三角九市投资和营商环境,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共创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新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7)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加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推动公共服务合作共享,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3对标国际一流湾区,粤港澳迎来大湾区时代 3.1粤港澳大湾区对标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国际一流湾区 在过去的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湾区依赖于自身资源和港口群,抓住了三次科技革命历史机遇相继形成并崛起,分别以金融、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要特点。其中,一战到二战期间,纽约湾依靠大西洋(行情600558,诊股)贸易通(港股00536)道成为第一个世界级湾区,并且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二战后,旧金山湾依靠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贸易通道、教育和人才优势,成为第二个世界级湾区,位于湾区南部的硅谷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20世纪60-90年代,东京湾凭借科技制造实力成为第三个世界级湾区,先进制造优势突出。三大湾区的发展路径可总结为四个阶段:单级城市、都市区、城市群、世界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优势、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土地面积、人才储备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毫不逊色,但在人均水平、研发投入、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层面仍存在不小差距。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到1.68万亿美元,已经超越旧金山湾区,并且与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此外,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吞吐量和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世界湾区之首;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包括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基地、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城市、华南最大商业中心、文化旅游中心,而香港具备“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国际人才优势,澳门是全球主要的娱乐会议中心。综合而言,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优势、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土地面积、人才储备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毫不逊色。但是在人均发展水平上,粤港澳大湾区远远落后于国际三大湾区,人均GDP只相当于纽约湾区的1/4、旧金山湾区的1/5、东京湾区的1/2,差距明显,单位土地产值相当于国际三大湾区的3/5左右; 研发投入少,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缺乏足够数量的全球创新知名企业,世界500强公司不及国际三大湾区的一半。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的潜力无限。 3.2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聚焦现代金融、科技创新、先进制造 通过对国际三大湾区发展历史的回顾以及现状的对比分析,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现实基础和发展实力,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有望打造成一个融合现代金融、科技创新以及先进制造的综合湾区。 1)深化港深金融合作,推动实体经济稳步增长。纽约市政府通过与临近州政府的合作,充分利用曼哈顿华尔街资本优势,将狭长的岛屿转变成商业中心。至今,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已有三分之一以上把总部设在曼哈顿岛,全球7家大银行中的6家,2900多家世界金融、证券等机构以及各大垄断组织的总部都在此设立,并成立了纽交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等大型金融交易中心。此外,花旗财团、摩根财团等本土金融机构的快速成长也给湾区的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香港和深圳分别为国际、国内金融中心之一,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的合作在于推进湾区内金融机构协同,进一步完善深交所和港交所的互联互通,为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发挥好香港和深圳创业投资、私募融资的优势,并与实体经济作充分的对接,借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全球资本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推动实体经济稳步增长。 2)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旧金山湾区的技术创新得益于在硅谷聚集着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包括公立大学34所,私立大学49所,五个国家级研究实验室。健全相关法律和基础设施为风险资本培育成熟的创投环境,打造产业资本回报科研的良性循环,进一步留住人才。同时,除了联邦建立的保护创新的法律体系外,加州政府还推出学徒计划、职业培训,严禁企业限制员工合理流动,为湾区内人才流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粤港澳三地大湾区拥有多所研究机构和学校,聚集了众多科技公司,具备国际水平的创新基础。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发挥香港、广州、深圳三个中心城市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对周边城市的引领和外溢作用,尽快推进形成一批能够媲美BAT的新产业和新企业。加大力度引进更多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所,加强高校间、校企间以及与国际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落实港澳居民在创业、就业、社保、医保、教育等方面同等待遇,聚集更多科技创新要素在湾区内生长、发展,促进湾区科技创新,以区域融合推动产业的特色化、多元化来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 3)培育高端产业集群,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二战后日本依托优质的六大港口和大量的产业专用码头,大量进口海外能源和原材料,在临海地区建立京浜、京叶工业区,这两大工业带集中了包括钢铁、有色冶金、炼油、石化、机械、电子、汽车、造船、现代物流等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产业地带,同时又与在腹地东京的金融、总部、研发、能源等功能紧密互动,最终发展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出口实力最强的新型工业地带,这是东京湾区能够成为世界综合性湾区的一大成功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大湾区时代将迎来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可以通过有力措施明确各市在世界级高端制造业集群培育中的不同地位,以及各市应重点发展和培育的优势产业或企业,建立合作共赢的长效协作机制,并且帮助高端制造业与国际市场、国际分工有越来越快速、频繁的互动,增强核心竞争力,抢占世界高端制造业制高点。
近日,一张银行校招新员工吐槽不喝领导敬酒被辱骂打耳光的微信群截图,引发网络热议。截图显示,在某银行中关村支行“2020年校园招聘新员工”的微信群,一位新员工与同事在北京盘古七星酒店聚餐时,因没喝“A角”敬的酒,被某领导殴打辱骂。这位新入职的杨姓员工详述了事件经过。杨某称:“因为个人原因无法喝酒,提前向支行行长进行了汇报。在酒桌上,领导要求饮料换成酒,其再一次礼貌地和行长表示我无法饮酒,并道歉。酒过三巡,大家都进入酒醉状态,某领导走到面前,质问他是否是杨XX。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扇着我巴掌,一口一个”XXX”地指责我,表示他看好我,但A角敬的酒我居然不喝,问我是不是傻X。”杨某表示:“这次事件对于新入职场的他来说,覆灭了对金融行业的一切美好想象。我想如实告知大家这个情况,希望大家合理看待这个问题,多听取多方意见,不要听信一-面之词。我也想请问群里的HR老师,我不喝酒是否不符合公司要求?我遭遇的经历,是否超越了我的职责范围应该承受的压力?我暂时保留一切我应有的权利。”相关信息显示,杨某或系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新入职员工,职场网站领英上有同名同姓、且实名头像一致的用户。该网站显示,杨某某的状态是“在职中”,单位是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今年8月入职,职位为客户经理。事件爆料后即刻引发微博网友热议,“酒桌文化”也于当日登上热搜榜。就在“吃瓜群众”纷纷热议该事件时,该当事员工于8月23日晚间23:33突然在原爆料的群里发布“劝酒事件”后续说明,回应截图如下:就在该员工发布的“劝酒事件”后续说明约半小时后,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通过其官方微信平台发布了公开说明,称确系存在员工在酒后失态当事人作出对杨某言语及行为失当等举动,已第一时间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处罚并处以罚款警示。公开资料显示,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8月31日,总部位于厦门,曾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于2013年从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从中外合资银行改制为中资商业银行。厦门国际银行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厦门国际银行的资产总额为9155.25亿元。2019年,厦门国际银行的营业收入为168.84亿元,同比增长27.54%;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1.52亿元,同比增长5.00%。此外,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19年末,厦门国际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71%,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323.47%,同比上升12.88个百分点。在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19年末,厦门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2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4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04%。截至2019年末,厦门国际银行的前三大股东和持股比例分别为:福建省福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13.28%、闽信集团持股比例为9.76%、中国工商银行持股比例为4.78%。今年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披露的罚单显示,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因超期向人民银行报备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资料;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违反征信信息查询规定;未按规定立即停用调离工作人员的个人征信系统查询用户等四宗罪,被处以警告并罚款347.5万元。同时,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行长助理、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支行行长等15名相关责任人因对上述四项违法行为负有相关责任,被处以0.7万元至18万元不等的罚款。
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今天(1月29日)24时开启。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1月15日—1月28日)国际油价小幅上涨。平均来看,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上涨2.46%。 受此影响,国内汽油、柴油零售价格随之上调。 成品油价格上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3元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汽油每吨上涨75元,柴油每吨上涨70元。 全国平均来看: 92号汽油每升上涨0.06元; 95号汽油每升上涨0.06元; 0号柴油每升上涨0.06元。 记者给您算了一笔账,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3元。 国际油价小幅上涨,短期仍将窄幅震荡 调价周期内,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下降、拜登政府可能采取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等,是影响油价上行的主要因素。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美国原油库存为4.77亿桶,比前一周减少近1000万桶,降至去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此外,伊拉克计划减产石油以弥补去年的生产过剩,利比亚原油出口因薪资纠纷而中断,均提振油价。但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部分国家采取新一轮关闭边境及社交隔离等封锁措施,使得油价继续承压。多空因素交织下,国际油价整体呈现窄幅波动走势,伦敦布伦特油价波动区间为每桶54-56美元,纽约WTI油价波动区间为每桶52-53美元。平均来看,本调价周期伦敦布伦特、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为每桶55.65美元、52.69美元,分别比上一调价周期上涨1.94%、2.97%。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短期内国际油价走势仍将以窄幅震荡为主。欧佩克+的减产措施仍是稳定油价的最主要因素,2月份沙特将开始额外减产,油价也将获得一定程度支撑。但在疫情持续蔓延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及原油需求的恢复仍将漫长且不均衡。国际能源署下调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原油需求预测值,与前值相比分别调低60万桶/日、30万桶/日,表明市场依然对需求恢复前景并不乐观,油价上涨空间也将受到限制。
2020年过去了,佳源国际仅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的不足九成。 1月13日晚,佳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0年全年,该集团合同销售金额约308.28亿元,同比上升约7%;合同销售面积约274.34万平方米,同比上升约12%。 不过,在2020年3月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佳源国际曾表示,2020年的销售目标为360亿元。据此计算,2020年,佳源国际完成了年度销售目标的85.6%。 12月销售均价降2093元,大股东“出手相救” 对于实现目标,佳源国际此前曾信心满满。 “鉴于我们的现状,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样的目标。”佳源国际控股副主席兼总裁张翼在业绩会上这样表示。 然而到了2020年6月末,佳源国际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2.42%。彼时,佳源国际控股董事会主席沈天晴仍表示,下半年将重点推进新增土储的推盘计划,对全年销售目标的达成充满信心。 随后,佳源国际开始“降价促销”。 2020年12月,佳源国际合同销售金额35.03亿元,同比持平;合同销售面积约29.79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8%。据此计算,佳源国际12月平均销售单价为11758.9元每平方米。 而2019年12月,佳源国际平均销售单价为13852元每平方米。据此计算,上个月佳源国际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下降2093元每平方米,降幅达15.1%。 在业绩未达标的背景下,沈天晴决定“出手相救”。 1月14日,佳源国际与大股东沈天晴订立买卖协议,将向沈天晴收购鲁源投资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初步代价约72.48亿元。 其中,34.21亿元将透过发行可换股债券予以结付;27.72亿元将透过发行及配发8.4亿股代价股份予以结付;剩余10.55亿元将以现金予以结付。 公告显示,重组完成后,佳源国际将持有三个青岛项目及一个威海项目。其中,青岛项目主要包括大型住宅综合体,批发及零售、信息技术研究以及商业办公室开发。威海项目为一个具备购物中心及其他配套设施的住宅综合体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鲁源投资于2020年9月30日的调整后资产净值约为76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64.42亿元。据此计算,本次收购资产净值折让约4.66%。 “此次收购事项已履行沈先生把非上市业务持续注入到上市公司的承诺。”公告亦表示。 沈天晴持股比例逼近75%,境外发债利率高达12.5% 事实上,沈天晴在2020年中期业绩会上就表示:“我愿意将我私人公司的资产,未来逐步注入到上市公司。” 据沈天晴在业绩会上透露:“整个集团的地产板块,约六成的地产业务在我的私人公司名下。” 2018至2019年间,佳源国际向大股东沈天晴共进行了3次关联交易,用于收购物业开发项目,交易总对价近55亿元人民币。这些收购分别占佳源国际2018年和2019年拿地预算的13%和59%。 其中,2018年6月,佳源国际以6.93亿港元的代价收购了沈天晴持有的数宗上海项目;2018年9月,佳源国际收购物业公司佳源服务的全部股权,代价为6.89亿港元。 2019年8月,佳源国际收购沈天晴持有的安徽省物业开发项目,代价48.41亿港元。上述收购项目中,多以发行新股及现金相结合作为收购代价。也因此,沈天晴的持股比例从55.41%上涨到了此次交易前的69.74%。 根据本次公告,在配发股份完成后,沈天晴的持股比例将达到74.93%。此外,本次交易除配发股份外,还发行了相同转化价的可换股债券。 若其全面行使可换股债券附带的转换权,沈天晴的持股比例或将达到79.31%,届时可能会触发港交所关于公众持股数不低于25%的规定。 而如果沈天晴的持股比例控制在75%以内,则意味着佳源国际后续无法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向沈天晴收购新资产。 而现金方面,截止2020年上半年,佳源国际现金及银行结余仅为人民币91.3亿元。 佳源国际选择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其中最近一期是2020年11月,佳源国际增发2.5年期美元债,增发规模1亿美元,票面利率高达12.5%。
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详尽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理念和政策主张,反映出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和进展,阐明了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积极贡献。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世界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没有哪一国能够独自解决,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中国始终践行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通过国际发展合作,积极支持联合国机构等发挥作用,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经济严重衰退等全球性挑战,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新思想新倡议,倡导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亲诚惠容理念,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宣布务实合作举措,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展现出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胸襟和情怀,也赋予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新的时代使命。 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源于中华民族的天下大同理念,源于中国人民感恩图报的朴实情感,源于中国的国际主义情怀,源于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中国希望全世界共同做大发展蛋糕,特别是希望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享开放发展的机遇和成果,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国谋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白皮书的发布向国际社会传递了积极的信号,宣示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和决心,突出了关注民生、聚焦发展的国际发展合作理念,彰显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担当作为,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态度。 延续数千年的文明传承将在新时代形成新的丰富内涵。中国将继续秉承利己达人、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践行负责任大国的道义担当,始终把自身命运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为增进人类共同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