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IPO有望加速。堪称IPO蓄水池的新三板再次发挥了担纲作用。资料显示,创业板注册制下的IPO受理企业中,有1/3的“生源”来自新三板。 目前很多新三板公司在冲刺精选层和IPO,选择优质公司埋伏,可以获得不菲的收益。 停牌前涌现投资机会 东利机械最近披露,公司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上市申报材料,股票自23日起停牌。 无独有偶。仅7月,至少有6家新三板因为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材料而停牌,他们是:天亿马、东利机械、捷通铁路、宁新新材、欧玛软件和新特电气。 新三板企业批量上创业板“赶考”,与近期正在进行中的创业板改革有关。 4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下称《注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则,搭建起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整体制度框架。《注册管理办法》取消了目前创业板现行发行条件中关于盈利、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无形资产占比等方面要求,IPO通过率有望提升。 《注册管理办法》颁布后,挂牌企业积极申报创业板。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共有334家企业申报创业板IPO,其中新三板114家,占比34%。申报创业板的新三板公司中,4家注册生效,4家提交注册,2家为通过审核,36家已问询,67家已受理,1家中止。 创业板注册制给新三板“集邮党”带来了投资机会。 一般挂牌企业递交IPO申报材料才开始停牌,在这之前自披露IPO计划开始,都有买入交易机会。由于注册制后,辅导期大幅缩短,投资者等待的时间成本也减少很多。这为“集邮党”带来两个赚钱机会:停牌前股价上涨;IPO成功,成为上市公司后的上市溢价。 数据显示,4月27日至停牌前,申报创业板IPO的艾录股份、新特电气、天力锂能和鸥玛软件分别上涨121.54%、88.45%、71.09%和46.13%。 哪些公司还有交易机会? 目前拟创业板上市及拟报IPO但未明确上市且正常交易的新三板企业超过200家,其中净资产收益率超过30%的有24家。 IPO企业中,联洋新材7月22日披露上市辅导备案的消息。但2019年7月以来,公司股价从2.65元,上涨到30日午间的19.5元/股(除权后),即一年涨了接近14倍。 联洋新材日K 资料显示,联洋新材拥有增强材料和结构芯材二大产品线,产品规格齐全,突出特殊差异化产品,很多产品已获得德国劳氏船级社、 英国劳氏船级社、中国船级社等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公司在浙江桐乡和意大利设有技术中心,已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91.93%;净利润6493.30万元,同比增长35倍。 对于业绩增长,公司解释主要原因是:迁建项目自2019年10月搬迁完成,公司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结构芯材的产能大幅提升;是风电市场景气度上升,结构芯材供应紧张,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公司订单充足,产品供不应求。 中科仪也是一家有特色的公司。4月28日,中科仪向辽宁证监局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备案申请材料。其后停牌,7月15日复牌当天涨幅超过70%。 中科仪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资料显示,公司在科研高端真空装备方面占据国内领先地位,为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研制了大量高端真空仪器装备。公司注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后参加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合肥国家同步辐射装置”、“上海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921”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建设工作。 此外,公司干式真空泵已经在中芯国际(行情688981,诊股)、上海华力、长江存储、北方华创(行情002371,诊股)等国内芯片制造、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企业实现批量应用。目前,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满足集成电路领域需求的干式真空泵制造企业,打破了国外企业对同类产品的长期垄断的局面。 鸿辉光通今年1月宣布进入精选层挂牌辅导阶段,但6月底,公司改变主意,将资本市场的赛道改至IPO。 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5.82亿元,净利润3792万元。鸿辉光通是国内光纤光缆油膏龙头企业,也是光纤被覆PBT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销售中标情况一直较为稳定。其客户涵盖国内绝大部分光纤光缆企业,包括行业龙头长飞系、华为、烽火系等。
近期,大连疫情爆发,再次将海鲜行业推向两难境地。 今日,大连疫情防控新闻会通报称,自7月22日以来,大连累计确诊52例,其中有30人为新三板上市公司——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 去年年底,自打与一晚上成交动辄几亿的“快手一哥”辛巴达成合作,凯洋海鲜交出不足十分钟成交额即过千万的成绩后,今年,董事长则亲自下场直播,4个月已积累下超127万粉丝。 然而,这个自3月就一直保持推送的账号,最近的一次更新却停留在7月15日。 7月22日,一位网友评论“你家冷库怎么了?封了?”,获赞1051次,被顶上留言区第一位,可至今迟迟不见这位创始人再出视频回应…… 新三板海鲜公司董事长的“老铁”征途 “尊敬的老铁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马背水手魏洋,一个30年从事着世界海鲜渔业资源整合的工作者,现在起,我将给大家分享世界海鲜的点点滴滴。” 今年2月,一位名为“马背水手—魏洋”的主播出现在快手直播平台。 在账号简介中,这位“马背水手—魏洋”的好几个名号颇为引人注目:“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国际贸易分会会长”、“大连凯洋集团创始人”。 而经查看公开资料,这些名号后紧跟着的那个真正的名字其实是“魏世凯”,央广网等媒体刊载的照片证实魏世凯和魏洋实为同一个人。 拥有诸多名号加身的同时,魏世凯名下的大连凯洋集团早已是一家在新三板挂牌6年的公司。 凯洋海鲜成立于2009年12月,历经11年,主营业务已涵盖水产品加工、进出口及转口贸易、冷藏服务、物流等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凯洋海鲜的总股本为4500万股,总市值1.35亿元。 官网信息显示,凯洋海鲜旗下拥有近500家经销商及专卖店。看似发展得已具一定规模,事实上,近年来,凯洋海鲜也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处境。 凯洋海鲜2019年年报显示,2019年凯洋海鲜实现营业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66.98%;净利润 600.3 万元,同比下降40.02%。 凯洋海鲜在财报中解释称,营收增长主要是因为在2019年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礼盒产品、贸易产品及餐饮食材产品等销售量增加,致总体销售收入增加,而净利润下降则是由期间费用和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所致。 在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方面,董事长魏世凯尤其煞费一番苦心。 眼瞅着与“快手一哥”辛巴合作后,两分钟卖光三万盒,十分钟不到成交额过千万。于是,有了魏世凯化名魏洋“出道”这一出。 随后,今年3月,凯洋海鲜宣布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直播电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616购物节期间,主播魏世凯更是卖出超30万单商品,成交额过千万。 天眼查显示,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名下正在申请“魏洋”、“马背水手”和“渔业线上博览会”等多个商标,目前均处于“等待实质审查”状态。 因违规屡被监管采取措施 网红主播?海鲜集团老板?魏世凯的身份远不止于此。 天眼查显示,魏世凯名下共握有10家公司实控权。除了贯穿海鲜供应链的销售、食品公司,还有大连和呼伦贝尔凯洋马业发展有限公司。 商业版图初具雏形,当下身陷疫情风暴中心绝不是魏世凯遇到的第一大难题。 2014年,凯洋海鲜挂牌新三板后,魏世凯就曾两度因信息披露问题收到风险提示及全国股转公司自律监管措施决定。 2016年4月,因凯洋海鲜未及时审议和披露大连凯洋、魏世凯为公司与华夏银行(行情600015,诊股)签署的借款担保,以及部分关联交易事项,凯洋海鲜主办券商长江证券(行情000783,诊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认为上述行为违反新三板及公司等相关规定,并及时督导凯洋海鲜整改。 随后,仅隔一年多时间,2017年11月,凯洋海鲜因未及时披露赵宝刚曾在大连雁山渔业担任财务负责人的任职经历,而大连雁山渔业曾为凯洋海鲜控股股东大连凯洋食品的债务人,后因资金链断裂,被凯洋食品起诉后以资产抵债。 于是,凯洋海鲜及董事长魏世凯、董事会秘书孙洪泽、董事赵宝刚又遭全国股转公司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眼下,魏世凯的“网红”征途还在继续,海鲜生意却陷入停摆。疫情伴随着“凯洋海鲜通过非正规渠道接收带疫俄罗斯籍船只海产品”传闻,一盆盆冷水浇下来后,粉丝数达4.3万的凯洋海鲜电商宣布暂停营业。 被问及线上店铺何时能恢复供应,也迟迟不见客服回应。唯一等来的是7月25日,警方对上述传闻进行辟谣,并刑拘了68岁造谣者,这终于让热锅上的凯洋海鲜有了一丝丝喘息的间隙。 然而,过去616购物节期间,因海鲜礼盒销往各地才造就的“捷报”,在此时又不知让人该喜还是该忧。
7月27日,新三板精选层正式开板交易。但是,从首个交易日的市场表现分析,精选层企业除了开盘那一瞬间有过亮眼表现外,其余绝大多数的时间内,新三板精选层的表现都让人大跌眼镜。截至收盘,首批开板交易的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只有10家企业上涨,另外一家平盘,21家出现下跌破发走势。 在开盘后三十分钟的时间内,不少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出现了惊魂一跳的走势。其中,N泰祥一度跌幅达到了63.28%。与此同时,还有不少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在短短半小时内一度出现了30%以上的跌幅。赚钱效应未有出现,却迎来了最快的亏钱效应,从首个交易日的表现来看,新三板精选层企业或多或少让投资者感到了失望。 虽然精选层较之前500万的准入门槛大幅下降,且开设精选层交易权限的投资者显著增加,有超过150万的投资者参与其中。但是,对这一个新鲜的市场,依旧缺乏了散户资金的参与,最终却沦为了大中户以及机构资金博弈的场所。 在机构资金激烈博弈的过程中,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难免会产生出不少的考验,若缺乏了通道优势以及信息优势,那么就很容易在这个市场中吃亏。 实际上,与科创板、创业板等市场板块不同,一方面新三板精选层作为一个全新的市场板块,但对企业的定位与功能设计有所区别,新三板精选层往往服务于中小微企业,为它们提升融资的效率以及打通融资的途径,转板机制则是为这类企业打开了晋升的通道,实现企业的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则在于新三板精选层更像是一次企业定增,从申购价格来看,基本上较企业停牌前的价格有所折价,但因存在老股东抛售的需求,且在限售期的设置上,显得非常宽松,便于老股东以及机构资金的首日抛售,因此新三板精选层的开板会存在各方面的抛售压力,这也是与科创板、创业板以及主板的IPO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作为精选层首批企业的开板,虽然首日交易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但总体上还算平稳过渡。但是,通过了这一次的经验教训,估计下一批次新三板精选层的申购热情会大大降低,这可能会促使精选层的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的趋于下行,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未必会是一件坏事。 本以为捞一把金,最终却让不少投资者吃了亏。在实际情况下,无论是精选层的申购,还是精选层企业的卖出,归根到底还是比拼手速以及券商通道的速度。换言之,假如投资者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抛售的操作,那么大概率还是会存在亏损的风险。不过,对多数投资者来说,普遍中签数量在100股,即使首日精选层价格表现不佳,甚至出现20%以上的跌幅,但对投资者来说,整体损失也不会很大。 随着首批精选层企业的顺利发行,在亏钱效应的影响下,对下一批次的新三板精选层企业的发行,难免会构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影响。但是,经过了首批精选层交易的经验教训后,估计会对下一批次的申购热情有所降温,未来的定价可能会趋于合理,如果没有足够的诚意适度让利给投资者,恐怕投资者的信心短期内很难得到修复。
新三板终于在2020年7月27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历史性高光时刻——新三板精选层在这一天正式设立,32家企业作为首批精选层公司开市交易。 在精选层的开市仪式上,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和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共同敲响了代表注册制改革前进号角的铜钟。 仪式上,精选层Logo揭开了神秘面纱,精选层标识的主体图标由全国股转系统(NEEQ)和精选层(Select)英文中的字母“N”为框架,“S”为主干,并通过字母“Q”完成衔接、融为一体,下方配以“SELECT精选层”的中英文字样。 该图标以红色和蓝色为主色调,红色代表上涨、活力,蓝色象征蓝筹、科技。精选层英文名称为“Select”,取“挑选、精选”之意,含义别致,独具匠心。 截止下午收盘,精选层开市首日的状况超出很多人的预料,但笔者还是要提醒大家,应该冷静看待精选层首日涨跌!和市场上其他看法不同,笔者认为大家可以从另一个新角度切入,来理解新三板首日状况与科创板的差别。 笔者以前撰文多次说过:精选层是没有小非制度的,所以精选层首日表现与科创板小非解禁后的情况相比也许更有说服力。 恰逢科创板开市满一年,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的小非已经解禁,我用这25家今日收盘价与当时的发行价做了个比较,其中涨幅后五名如下(未计除息因素): 公司 涨幅 新光光电 2.81% 天宜上佳 3.34% 容百科技 4.17% 中国通号 4.96% 天准科技 5.61% 如果取上市一年来这25家公司最低价与发行价格比较,涨幅后五名如下(未计除息因素): 公司 涨幅 容百科技 -18.37% 天准科技 -14.39% 新光光电 -13.23% 中国通号 -10.94% 杭可科技 6.78% 两个表格有助于大家理解和细品,同时大家可以在内心里进行比较,这些数据是否跟大家理解的火热的科创板略有差异呢? 诚然,新三板首日开盘表现相较发行价与科创板的表现差异还是蛮大的,总结原因,应该从以下六点展开讨论: 一、精选层企业的质地、体量确实与科创板首批相比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首批企业里缺少像科创板一样的半导体、生物药等大热门股票作为龙头,精选层以细分龙头为主; 二、首批精选层企业在IPO之前不少都经历较长时间的低位换手和较大上涨过程,很多投资者的成本远低于发行价,持有时间又比较短; 三、相比精选层,科创板的小非锁定制度使得小非解禁前大量流通股经过了高位充分换手,流通股现时的平均持股成本高,这个对价格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四、精选层的开户数相较科创板差异较大,尤其很多投资者是被券商以“打新赚钱”的理由动员过来的,对三板和精选层缺乏必要了解,甚至还没有想在三板投资和交易; 五、精选层的机构入市不充分,还需要更多时间; 六、部分精选层的发行定价相对自身质地来说,确实有些偏高,没有给市场留下合理空间。 但是,首日开盘不是精选层的全部,经过比较充分的换手后,市场自会根据企业质地再重新排序,并给出越来越理性的估值,我也相信,今天有些股票的最低价是完全非理性的,未来在很长时间内都可能无法再现这个价格。 同样,首日大面积破发也是中国股票发行市场的成人礼!有了这个经历,相信后面的发行询价过程中,投资者和承销机构会更理性,更审慎,有涨有跌,高低分化,才是市场本来面目。 而相比首日破发,市场何时出现发行失败,也许是三板投资者更加成熟的体现。
还在股市突飞猛进上涨的时候,就有一些朋友不听劝,非要去参与什么新三板打新。当时老齐就在星球里面,反复劝大家,先看看再说,新三板这种东西根本没有流动性。之前短短几年,发了几万家公司上来,绝大多数公司每天成交都非常低。导致早期的新三板投资者损失惨重,有的基金都已经赔了7-8成。如今又在这里面搞了一个精选层,用转板来诱惑大家。没想到还是有人愿意上当。 在大家的印象里是新股不败的,所以打新股基本都能赚钱,但是新三板昨天就打破了这个神话,32只个股上市,最终21只个股破发,只有同享和永顺涨幅较大,其他表现都很一般,还有16只个股跌幅超过10%,9只个股跌幅在20%附近。这可把不少打新股的朋友给坑惨了,属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股市最后一周的大涨没吃到,打了新股还巨亏。即便有侥幸赚钱的,估计总体收益也很低。因为大家打新通常都不是打一只,即便你买到了大涨的那两只,也会被其他的新股给拉低收益。 之所以新三板打新收益差这么多,就是因为流动性实在是太低了。原来500万门槛,现在100万门槛,但是要知道90%的股民其实都是50万以下的资金规模,100万的门槛,应该已经干掉了95%的投资者,当时科创板50万门槛的时候,就有人做统计,说一共也就300万投资者符合要求,那么现在新三板100万门槛,估计也就对应100万投资者,那也就意味着新三板这个市场,基本都是大户和机构,全都是镰刀,没有韭菜。所以上市第一天,也就发生了镰刀互砍,血流成河。 之前我们有个比喻,新三板就好比垃圾堆,你在垃圾堆里翻吃的,能不能找到食物,有可能!但是更大的概率你会吃坏肚子。如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了,大家满怀期待的去新三板精选层打新,期望这次不一样了,但结果告诉你,没什么不一样,新三板还是那个垃圾堆。 有人问了,为什么新三板会这样?未来会不会好点?首先,新三板之所以这样,是由于他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他在北京,远离上海和深圳,没有交易所的基础,所以好的资源根本就吸收不到。人家好公司,以后真的上市,肯定还是会选择上海和深圳,而不会先到北京,以后再转去上海和深圳,这属于任督二脉就没打通,深圳和上海也不可能会让北京做大,再来抢饭碗。真正的好公司肯定直接就科创板或者马上就是注册制的创业板。还选择上新三板的,压根就是人家都不要的。 其次,新三板一上来就没管好,发了太多的垃圾公司,直接把水给搅浑了,你再想过滤就不容易了,已经发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当年只有你一个注册制发行,你都玩不转,现在有科创板和创业板再来抢生意,你就更玩不转了。 第三,明明资质最差,起点最低,口碑最差,但是偏偏还门槛最高。虽然500万降到100万,但也基本过滤掉了散户。再加上之前投资新三板的基金都损失惨重,所以现在机构投资者也募集不到资金,根本就没有了流动性。 所以在这三点原因之下,什么精选层,基本都是忽悠人的,大家打新吃了一次血亏,下次还会上当吗?这就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未来新三板精选层也会越来越沉寂,再次回到无人问津的位置上。一方面,打新的人少了,首日卖出的也就少了,破发的幅度也就小了。另一方面,流动性会进一步降低,精选层的估值也将继续下降。更加吸引不到好公司。人家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上科创板和创业板,就绝不会去新三板。 所以,基本上新三板就是被练废了的那个号,人家也又新练了两个号出来,所以新三板很难再有机会,老齐也继续之前的观点,非常不看好新三板。永远别忘了流动性才是投资的基础,一个市场都没有流动性了,那么所有的市值也就都是假的,你觉得好像很值钱,你卖一下试试就知道,看能不能用当前价格卖掉就知道了。沪深股市是没有问题的,但新三板就问题很大了。等你要抛售了,可能几百万你都卖不出来。底下没人接盘,你一卖价格就崩了。 这次新股不败神话被打破,也给大家了一个教训,未来科创板和创业板也肯定会出现这种情况,新股不败只是中国市场特有的现象,也是不合理的现象。早晚会被打破。另外,打新股这个事,其实本身也赚不了多少钱,好像上市首日涨了很多,但是你打新股是有中签率的,有肉的签,中签率极低,中签率高的,基本没肉,所以你只有很少一部分资金能够参与上涨。那会有人统计,打新股全年收益其实很低,大概也就是全年5-6%的水平。你想想,如果打新股很赚钱,早就有基金专门干这个事了。之所以没有机构这么干,就是因为放到整体收益里就露馅了。所以你的资金,还是要以配置为主,收益要比打新股,打新债高的多的多。
2020年7月27日,新三板精选层首批32只股票正式挂牌,市场运行非常平稳,并未出现挂牌首日大涨的迹象,相反,有22只股票开盘“破发”。这体现了精选层的理性与淡定,展示了新三板的包容与韧性。精选层的推出,意味着一年后将可能在这32家挂牌公司中诞生首例转板上市公司,可以被称为新三板开板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制度创新与改革。 本轮新三板改革始于2019年底,其主要亮点有四个:第一,在原有基础层、创新层的基础上,增设了“精选层”。第二,将投资者准入的资产门槛从500万元降至精选层100万元、创新层150万元、基础层200万元。第三,允许精选层挂牌企业公开发行及转板上市。第四,连续竞价交易首次引入新三板,并仅限于精选层采用。 本轮新三板改革,大幅降低了投资者准入门槛,使得投资者参与人数及账户数量猛增,赋予了精选层公开发行和转板上市的功能。此前,新三板运行已近7年,到本轮改革之前,新三板合格投资者开户数仅为20万户左右。但改革不到半年,新三板合格投资者累计开户数于6月2日首次突破百万,较本轮新三板改革启动前增长近4倍。 另一方面,精选层公开发行将明显提升新三板企业融资能力及挂牌积极性。精选层将成为新三板与沪深交易所互联互通的桥梁与纽带,并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低成本晋级上市的新通道。新三板挂牌企业可以绕过IPO,通过精选层转板直接上市,这将极大地提升新三板的市场地位及影响力,并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 此次挂牌精选层的32家企业,是从新三板“优选”出来的。从地域分布来看,32家企业分属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民营企业28家,占比87.50%,中小企业27家,占比84.38%。从行业分布来看,这32家公司涉及19个行业大类,集中在软件信息、医药制造、计算机设备制造以及污染治理、农药研发等科技创新与民生结合的细分领域,其中25家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占比78.13%,这将为精选层转板科创板和创业板提供源源不断的上市资源。 从32家挂牌公司财务指标总体情况来看,2019年末净资产平均3.71亿元,营业收入平均4.89亿元,净利润平均5047.3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平均13.59%。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5.12%,净利润增长率平均18.68%;研发投入平均2462.39万元,研发强度平均5.03%。 数据显示,精选层首批32家挂牌公司合计募集资金总额94.52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募集2.95亿元;共计发行8.37亿股,平均每家企业发行2614.53万股。 在股票公开发行阶段,投资者认购积极。平均网下申购倍数为23倍,平均网上申购倍数为434倍,平均每只股票参与申购投资者数量超过35万户,约占精选层合格投资者总数的四分之一。 在定价方面,有29家企业选择以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3家企业选择直接定价;发行价格区间为4.70元/股48.47元/股,发行市盈率区间为11.81倍-77.59倍,发行后企业平均市值为21.98亿元。 但在此次精选层挂牌的32只股票中,仅有4只发行价高于原停牌价,而且在精选层挂牌首日,仅有10只收盘价高于发行价,并未出现沪深交易所“逢新必涨”、连拉多个涨停板的畸形现象。与此相反,共有21只股票在精选层挂牌首日就出现了“破发”现象,这正是新三板作为“准机构市”的理性与淡定。新三板是一个“准机构市”,达到百万开户门槛的个体投资者及各类机构投资者有着较强的风险意识及风险承受能力,这使得新三板的包容性与开放性更强。 新三板分层是基于差异化的信息披露要求及监管要求而划分的,它也同时决定了投资者准入门槛的高低。基础层基本上没有量化的挂牌门槛,其信息披露要求最低,投资风险最大,因此,投资者准入门槛要求最高(200万元);创新层有着明确的挂牌门槛,其信息披露要求较高,监管更严,投资风险低于基础层,投资者准入门槛略低(150万元);精选层的挂牌门槛明显高于创新层,其信息披露要求远高于创新层,监管更严苛,投资风险也低于创新层,因此,投资者准入门槛相对较低(100万元)。 截至2020年7月28日收盘统计,新三板现有挂牌公司8518家,其中,基础层7330家,创新层1156家,精选层32家。这是一个典型的“晋级型”金字塔结构。基础层是新三板金字塔的底座,它必须宽阔厚实,并具有足够的体量。基础层应无缝对接区域性“四板”市场(地方股权交易中心)。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34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全国四板市场挂牌、展示企业数量突破10万家。在这10万家四板企业中,只要有5万家“转板”至新三板,就可以迅速做大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规模,创新层与精选层就会有更大的挂牌资源可供筛选。到那时,精选层也会有上千家挂牌公司作为科创板及创业板的上市资源以供筛选。不难预料,这其中也会诞生出同样伟大的大批公司。
精选层这个新生事物今天的表现有点出人意料,但更惨的是创新层!7月27日,新三板精选层开板。截至收盘,该板块32股收盘有10只上涨,N同享涨55.4%表现最佳;21只下跌,N流金等4股跌超20%。这一表现远弱于科创板首日开板、创业板首日开板的表现。 有投资者向记者透露,这一次他中了10签新三板精选层的股票,全天下来还亏了300元。一家做市商则表示,没想到精选层首日承接力会这么差,好多股票都没来得及卖,都跌懵了。深圳一家券商知名新三板分析师更是因为此前“把话说得太满”而被投资者骂惨。 其实,从收盘的情况来看,比精选层更惨的是创新层。新三板做市指数收盘狂跌7.36%,其中创新层做市股票中有15只股票跌幅超过20%,28只跌幅超过15%;而整体来看,创新层跌幅超过20%的个股达66只。显然,精选层低于预期的表现让创新层投资者意识到了风险,因为第一批精选层股票的发行价,多数低于停牌前的价格。 那么,一阵喧嚣之后,新三板的股票是否还有机会呢? 精选层首日表现低于预期 “今天对于新三板的新开户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一次不小的冲击。”一位受访的投资者说。 新三板精选层首日开板,股价表现远低于预期。21股破发,仅10股上涨,且最大涨幅仅为55.4%,却有4只新股首日跌幅超过20%。 中金公司曾表示,精选层首批32家公司基本面情况较好、发行估值不贵,同时结合科创板和创业板此前的开板经验(2019年科创板开市首日首批公司平均涨幅为140%;2009年创业板首批公司首日平均涨幅106%),预计精选层开层整体表现可能较为积极。考虑到首批32家公司在行业分布、公司资质、发行定价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个股交易首日表现可能将呈现分化。显然,新三板首日的表现要低于机构的预期。 然而,最惨的还不是精选层第一批股票,而是新三板的创新层个股。受精选层首日表现低于预期影响,投资者大面积从创新层逃离,导致这个板块的做市股票集体杀跌,集体竞价的股票更是惨不忍睹。整个创新层跌幅超过20%的个股达66只,银丰股份、零奔洋跌幅超过50%。三板做市指数杀跌7.36%。 做市商跌懵,分析师被骂 据记者采访了解,这一波不少投资者被新三板精选层“教育”。有投资者说,他专门弄了一笔资金打新精选层。辛辛苦苦中了10签,但今天全天算下来,还亏了300块。 一位去年10月开始投资新三板的股民告诉记者,由于持有时间足够长,此前浮盈的确不少,但此次精选层开板股价表现的确太低于预期。“一早就把此前持有的贝特瑞卖光了,顺带也把创新层的股票全部清仓。精选层表现不行,创新层肯定会受到冲击。这一点是早就想好的。今天幸好清得快,不然损失也不小。” 一位来自中部券商的做市商投资经理表示,今天一大早的确卖了一些股票,但更多的是来不及卖。下面承接盘太小,都跌得都有点发懵。“原来还以为精选层上来可以让券商松口气,因为之前被埋的太多。但如果持续这样的弱市表现,并不利于解决做市商浮亏的问题。除非后面还有转板的情况发生。”上述投资经理说。 比做市商更惨的是一位来自深圳某知名券商的分析师。这位分析师是很资深的策略研究员,也是市场上少有的专门研究新三板的策略研究员。他此前曾向投资者表示,大家可以放心申购,只是涨多涨少的问题,而且精选层不排除会有科创板的表现。破发的概率更是非常低。在精选层大面积破发之际,他也被投资者怒骂,话说得太满。 新三板还有机会吗? 新三板的机会肯定还是存在的,只是可能需要等待。此前,大家对于精选层的预期过满,导致前期一些个股涨幅过大,再加上大市气氛不太积极,因此在上市首日有很多获利盘出逃。而一些未做市的股票表现则相对较好。分析人士认为,待获利盘出局之后,新三板可能会迎来一波新的机会。 首先,从企业的质地来看, 来自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首批挂牌公司数量为32家,按发行市值合计规模721.2亿元,其中流通市值278.8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疗保健等新经济领域,这三类行业的数量占比已经接近首批公司的70%。据统计,首批公司2019年净利润增速为17%,明显快于A股市场同期水平(A股整体2019年增速6.9%,其中非金融下滑1.3%)。2019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均值5.2%,也高于同期A股非金融企业的整体情况。可以说,首批企业都集中在新经济领域,财务状况良好。 其次,从后续的改革潜力来看, 转板机制是后续最大的看点。据悉,目前这一政策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并且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关于转板条件、限售细节问题,交易所和股转公司后续也应该会出台相应制度。 第三,从资金面的情况来看, 随着交易机制的优化,后续增量资金有可能持续进场,这或许可以部分解决做市商担心的承接问题。目前,已有6家公募基金,可投资精选层的公募基金资金规模仅为22亿元。 安信证券表示,从需求端来看,精选层发行后市值平均为20亿元左右,如果要保持公募权益类基金在精选层中投资占比和A股投资比例大体相同及考虑精选层未来每年发行融资的健康发展两个角度,预计未来1年精选层可能需要的公募基金资金总量或达到100亿-300亿。从供给端来看,根据股转系统数据,20余家公募基金公司启动产品设计工作,已获批7只,其中5只正式成立。据此测算,若年内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达到20-40只,按照平均每只产品总规模15亿元计算,若产品投资精选层的比例设置为20%-50%,则预计1年内公募基金或可为精选层提供总资金量达60亿-300亿元。长期来看,若可投资精选层的公募基金数量达到50-100只,投资比例设置为20%-50%的情况下,则供给端能够提供的资金量约为150-7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