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光电11月1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2016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品种一)”(债券简称:16东旭光电MTN001A)和“2016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品种二)”(债券简称:16东旭光电MTN001B)应于2020年11月17日完成债券付息。由于公司流动性紧张,致使未能如期兑付本期债券应付利息款项。 据披露,两债券合计发行规模为30亿元,其中“16东旭光电MTN001A”发行规模22亿元,本期应付利息0.25亿元,“16东旭光电MTN001B”发行规模8亿元,本期应付利息0.41亿元。17日早些时候,上清所也发布了关于未收到“16东旭光电MTN001A”付息资金的业务提示。 东旭光电在17日晚间的公告中解释,由于公司流动性紧张等原因,致使应于11月17日兑付利息款项的2016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16东旭光电MTN001A”和“16东旭光电MTN001B”未能如期兑付,造成违约。公司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自身经营,努力提高偿债能力,并积极与债权人协商,最大程度保证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根据公司此前发布的2020年三季报,东旭光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5.8亿元,同比下降63.5%,实现归母净利润-12.1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东旭光电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受公司流动资金持续紧张影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端装备和建筑安装工程业务订单均大幅减少。 东旭光电在2020年半年报中坦言,进入2020年,各行各业都在经历经济下行的考验,同时还要承受疫情造成的经营损失。公司更是因债券违约,企业信用受到严重损害,经营受到影响,各业务板块只能低位运行。为了确保各产业能在逆境中健康稳定发展,公司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当前流动性问题,通过处置闲置资产、剥离非主营业务、加大清收力度、盘活不良资产等措施,聚焦主业,努力创收,尽最大努力逐步解决公司当前困境。
10月27日晚,华灿光电发布三季报。第三季度当季实现扭亏为盈,今年7-9月,公司实现净利润563.75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营收7.43亿元,同比增长3.68%。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收18.11亿元。 公司表示,在行业总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LED芯片产品平均价格逐步企稳,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经营情况较上年同期大幅好转,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其中,第三季度扭亏得益于年初公司管理团队调整后带来的的一系列战略转型,这包括精细化公司治理,内部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以及与产业链下游深度合作等。在产品结构方面,公司大大提升Mini/Micro LED等新兴显示产品、高端背光产品以及高光效照明产品的占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受益于工作及生活模式的调整带来的超高清显示市场需求增长,公司高端背光以及小间距显示屏产品市场占有率得以稳步提升;在Mini/Micro LED市场,华灿光电凭着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客户积累,在这一新兴市场已形成技术及客户壁垒,稳居该细分市场领先地位。 作为LED行业龙头芯片企业,华灿光电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来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寻找企业新的增长点,引领LED行业发展。
乘着股价异动的“东风”,南烨集团急忙“撤军”。乾照光电9月14日晚披露,第一大股东南烨集团在9月8日和14日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合计减持5%的股份,持股比例降至13.54%,彻底宣告退出控股权争夺战。 9月8日,南烨集团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28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98%,成交单价为12.48元/股,成交金额3.51亿元;9月14日,南烨集团再以10.05元/股的价格,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出售722.5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2%,成交额7261.93万元。2天时间,南烨集团共套现4.2亿元。 此前,南烨集团持有乾照光电7560.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69%;王岩莉持有955.36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5%;太行产业并购基金持有4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50%。上述三方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乾照光电18.54%的股份。 2年多前,南烨集团对乾照光电发起“猛攻”。2018年5月开始,南烨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乾照光电,并与山西国资背景的太行产业并购基金构成一致行动人,截至2019年底合计持有乾照光电逾18%的股权。原本持有15%股份的正德远盛、正德鑫盛基金随即“拉拢”福建卓丰入局,累计持股比例比南烨集团阵营高出约3%。 不过,双方最终达成妥协。2019年11月,南烨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不再增持股票,并放弃所持6.33%股权对应的表决权,表态将适时减持乾照光电股票。 据测算,南烨集团阵营的整体持股成本约6.5元/股。但2019年以来,乾照光电股价长期位于6元下方,一度跌破4元。直到近期乾照光电股价出现大幅上涨,给了南烨集团撤退的机会。南烨集团近期2笔减持交易的投资回报率超过80%。 本次权益变动后,南烨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乾照光电13.54%的股份,因其承诺放弃6.33%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南烨集团阵营实际拥有有表决权的股份比例仅为7.21%。“从承诺放弃表决权到正式减持,南烨集团已经宣告撤离。”市场人士分析称,“这也意味着,其可能继续减持乾照光电股票。” 资料显示,南烨集团注册资本5.2亿元,主营钢材、生铁、矿石、零售等,自然人李杨和李晚分别持股90%和10%。2018年举牌乾照光电后,南烨集团的身影在资本市场日趋活跃。 2019年初,在举牌乾照光电的同时,南烨集团还“盯上”了长航凤凰。当年8月15日,南烨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达到5%,至9月15日又增至10%,至12月17日进一步提升至15%。值得一提的是,举牌长航凤凰一役中,山西国资背景的太行兴企并购基金成为南烨集团的盟友。后经增持,截至今年5月21日,南烨集团阵营持有长航凤凰18%的股份,超越原第一大股东天津顺航海运,成为控股股东,李杨则成为公司实控人。 放弃争夺乾照光电控制权,转而入主长航凤凰,南烨集团显然作出了策略性的取舍。不过,南烨集团入局后,长航凤凰股价表现低迷,其账面应处于浮亏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南烨集团2017至2019年度分别盈利2.93亿元、3.17亿元和4.59亿元,旗下还有LED、电子元器件、房地产、创投等产业。从乾照光电逐步抽身的南烨集团,会如何操盘长航凤凰?
9月14日晚,继乾照光电之后,另一只第三代半导体概念热门股聚灿光电收到交易所下发的关注函。关注函要求,聚灿光电说明近期股价涨幅与公司经营业绩等基本面情况是否匹配,并结合公司业务生产经营情况、股价走势、技术应用更新及资金周转风险等情况,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 股价涨幅与业绩偏离较大 关注函表示,聚灿光电上半年实现扣非净利润-2669.74万元,去年同期为-932.17万元;公司上半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4773.96万元,为上半年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9月3日至9月14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125.98%,与同期创业板综指涨幅和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偏离较大。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对此表示高度关注。 首先,关注函要求聚灿光电说明上半年扣非后净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及与同行业公司业绩的对比情况,公司产品和技术应用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否具有明显行业优势以及对公司的影响情况。 聚灿光电主要从事化合物光电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GaN基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背光、通用照明、医疗美容等中高端应用领域。 其次,关注函要求聚灿光电详细说明公司近期接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调研的情况,是否存在违反公平披露原则的事项。 第三,关注函要求聚灿光电核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最近1个月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未来3个月内是否存在减持计划,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违规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并报备交易明细和自查报告。 股价大涨期间,重要股东顺势减持。聚灿光电9月10日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兼董事徐英盖发出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实施进展的告知函》。截至9月10日,徐英盖本次减持计划累计减持218.50万股,减持数量已过半。其中,9月3日至9月10日,徐英盖减持了68.50万股。 第三代半导体处于发展初期 聚灿光电等个股的炒作源自一条市场传闻,即我国计划把大力支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写入正在制定中的“十四五”规划,计划2021年至2025年在教育、科研、开发、融资、应用等各个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区别于第一代的硅(Si)和第二代的III-V族化合物,第三代半导体的材料主要分为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其具有更高的禁带宽度、高击穿电压、电导率和热导率,在高温、高压、高功率和高频领域可替代前两代半导体材料。凭借这些性能优势,第三代半导体可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信息、国防等众多领域。 目前,国内厂商已经布局了第三代半导体的设备、衬底、外延和器件全产业链环节。据集邦咨询不完全统计,今年1-8月,国内所披露新开工以及新签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项目的投资总额超过450亿元。三安光电、露笑科技、华润微、赛微电子、闻泰科技、士兰微、扬杰科技等一众上市公司均有布局。 相比第一代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市场体量有限,但增长较快。根据Omdia数据,到2020年底,全球SiC和GaN功率半导体的销售收入预计为8.54亿美元,到2029年有望超过50亿美元。 国信证券提示,由于第三代半导体处于发展初期,很多优秀公司暂未上市。而相关上市公司大多数处于研发阶段,或者产品处于推广初期,对上市公司收入贡献很小。光大证券表示,碳化硅长晶技术难度较高,良率提升困难,如果碳化硅生产良率不及预期,第三代半导体应用普及速度面临不及预期的风险。
双光人体测温系统能精准识别到每一个人。 不到1秒出结果,同时测量30人,减少了公共场所测温排队等候的时间。这就是昆明南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南旭光电)用4天时间设计开发的双光人体测温系统。该公司位于海口工业园区云南光谷光机电孵化器内,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拥有各类知识产权12项。在去年达到上规标准的基础上,今年该公司销售收入预计同比增长70%。 一项工艺提高10%的产值 “公司成立时的定位就是专注红外领域,在3年内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南旭光电总经理张洪升表示,红外光电企业很少能完成从设计到销售的全过程,决定将南旭光电打造为红外光机电领域的“全能选手”。 红外产品是重要的光机电产品,安防、工业、电网等行业都有应用。根据物体温度、材料的不同,红外镜头接收画面后能自动捕捉关键信息,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其中,图像算法要根据不同领域需求编程,产品才能实现定制化功能。经过算法和图像处理团队的攻关,南旭光电设计的产品各有侧重,如用于边防的产品成像清晰、对比度高;用于工业的产品测温精度高等。 有了软件算法团队,南旭光电在生产端也不断完善。张洪升以某款红外镜头为例,原有镜头透光率和精确度较低,对产品性能影响大。南旭光电团队用两年时间研发了一套新工艺,新的红外特殊材料加工工艺生产的镜头成像质量好、性价比高,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机器人等工业领域。去年,该项工艺为企业提高了10%的产值。 针对现有镜头更换时容易跌落等情况,南旭光电研发了大F二次成像红外镜头,当镜头发生滚动时,通过滑套在环形滑杆上的滑动减少镜头翻滚速度和幅度,最大程度减缓镜头跌落时产生的损伤。 精确度控制在0.3摄氏度以内 1月22日,张洪升在大多数员工放假的情况下,紧急召回技术人员开发一款专门用于疫情防控的测温系统。 仅用4天,南旭光电就设计开发了一款主要用于医疗领域的双光人体测温系统。该产品测温范围大、时间短、结果精度高,能减少公共区域排队测温等候时间,避免人群大规模聚集,优势明显。 张洪升说,该系统由双光谱热像仪、黑体、人体测温系统软件和电脑等部分组成。其中,双光融合是技术亮点,将红外和白光相结合,当有人体温超过设定温度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抓拍。同时,系统采用的高精度黑体能将精确度控制在0.3摄氏度以内,成功通过医疗检测机构认定。 目前,该产品被应用于工厂、商超、银行等场所,销量超过1000台,并销往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南旭光电也凭借该产品上榜全市第二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及保供重点企业名单。 成立3年来,南旭光电产品应用于森林防火、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多项技术业内领先。去年,该公司还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下一步,企业将提高电路和软件设计能力,开发特殊领域光电系统,研究新材料领域,提高整机生产能力,力争今年产值同比增长70%。
聚灿光电4日午间发布公告,公司子公司聚灿光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近日签订《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项目进区投资合同书》,聚灿光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将在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辖区投资聚灿光电扩产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主要产品为Mini/Micro LED 氮化镓、砷化镓芯片。 聚灿光电表示,公司产品位于LED产业链上游,技术门槛和附加值均较高。公司的主要产品为GaN基高亮度蓝光LED芯片及外延片,公司所生产的高亮度蓝光LED芯片经下游封装后可广泛应用于照明及背光源等中高端应用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市场规模以及行业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国内LED芯片行业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LED芯片高端新兴应用的市场规模快速提高。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行业竞争环境的新态势,公司在已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亟需进一步加强新兴高端应用领域的高光效LED芯片的产业布局,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公司核心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同时持续跟进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完善公司的产品结构,确保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