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光电晚间公告,公司与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在安阳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书》,依托公司在盖板玻璃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安阳市地处豫晋冀交界的区位优势,双方就在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共同投资20亿元,建设新型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园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公司表示,本次公司与安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共同合作建设新型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园项目,是公司依靠成熟的光电显示材料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借助国有资本的支持,发展壮大公司光电显示产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司为回归光电显示主业,走出困境做出战略规划调整后具体方案的进一步实施。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光电显示材料的生产能力,增强公司在光电显示行业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有利于公司早日顺利化解债务危机。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及现金流产生积极影响。
■在东莞鹏龙光电有限公司无尘车间,自动化生产设备在安装背光板 0.2毫米的导光板,承载着一家上半年产值31602万元莞企的“能量”。东莞鹏龙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龙光电”)主要生产高亮度白光背光板,面对疫情带来的客户业务流失、出口市场萎缩,该公司主动调整战略,瞄准平板电脑市场缺口发力,实现1-5月营业额同比增长超过200%。 记者走进鹏龙光电,了解该公司疫情下调整产品结构、实现逆势增长的做法和经验。 全力开发平板电脑市场 走进鹏龙光电的生产车间,一架架散发着蓝色荧光的导光板专用成型机正在加工产品。“这种机器成型能力优秀,能实现超薄型导光板的成型,最薄能成型0.2毫米厚度的导光板,能确保我们产品的高稳定性。”鹏龙光电董事长吕礼志说。 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出行频率减少,众多线下行业遇冷。有危机,就有商机,居家隔离催生出巨大的网络市场需求,平板电脑的需求也跟着迅速增长。在这一契机下,鹏龙光电及时调整策略,一方面安排业务精干主力开拓平板背光客户,另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及时更新生产设备。目前,平板电脑背光板成为该公司主打产品,获得充足订单,该公司业务也得以稳定增长。 找到方向后,如何稳定、高效地生产平板背光板成了鹏龙光电亟须解决的问题。吕礼志介绍,平板背光产品和手机背光产品不一样,因产品面积大,对产品良品率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鹏龙光电组织研发团队从产品设计、设备调试、各工序衔接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目前制造工艺趋于完善。吕礼志表示,他们应对疫情冲击的关键在于年前投入了一批自动化生产设备,不仅能节约人力成本,更能提升产品的精度。 高精尖设备是鹏龙光电逆势增长的“助推器”和“压舱石”。据鹏龙光电技术人员介绍,该公司无尘厂房里的SMT自动生产线能实现每小时焊接点在10000点以上;LED分级分色设备可以人工设定级别,对发光二极管的电压、亮度、色坐标、反向漏电进行自动筛选;全自动组装生产线既能防尘又能防静电,充分保障了产品的良品率。 增资扩产项目稳步推进 一只手抓复工达产,另一只手抓增资扩产,上半年鹏龙光电的布局步伐按下“加速键”。 疫情防控期间,石碣镇政府以特创的“石碣经验”帮助镇内莞企走出困境,这条“石碣经验”是:稳住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和龙头企业,通过稳定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保持全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鹏龙光电是石碣镇电子制造产业中的龙头,疫情防控期间受到政府部门充分的关怀和支持。 吕礼志说:“在复产复工过程中,我们受到社保和电费方面的支持。政府部门每个月免去我们160万元的社保和15万元的电费,并且在重大项目审批上开通‘绿色通道’,鼓励我们增资扩产。” 据了解,东莞鹏龙超精密光学智能制造及研发扩建项目是省属重大项目,投资规模达160000万元,用地面积约80多亩,将建设成20多万平方米厂房。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约40亿元,年税收15000万元,并给鹏龙光电增加30%的产能,同时增加34%-40%的销量。在疫情防控期间,该项目建设速度不降反升,预计可提前至8月份封顶。
中晟光电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轮股票定向发行,由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领投,总募集资金1.13亿元,募集资金用于研发生产第三代半导体分立器件高端装备。本次定向发行除领投方浦东科创集团之外,参与认购还有海通盛阳、张江科投、中科创星、同祺投资、重庆冠达,中晟光电董事长兼总经理CHEN AIHUA(陈爱华)、副总经理陈晓等。 中晟光电于2011年5月成立,位于浦东张江,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上游设备厂商,该公司研发生产的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是第二、三代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的关键设备,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再次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中晟光电是国内为数不多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MOCVD制造企业,曾和中微一起,在LED照明领域打破了德国Aixtron(爱思强)和美国Veeco(维易科)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迫使国外的设备从最初的300万美金/台左右,降低到100万美金/台附近,产生了一定的社会价值。2015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中晟光电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爱华博士认为,中国在第二代半导体细分领域中,设备、材料、EDA等完全受制于美国等国家,在即将到来的第三代半导体时代,如果不能抓住机遇,提前布局,仍将改变不了被“卡脖子”局面。
今年6月初,有外媒报道称,苹果公司计划投资3.3亿美元在中国台湾建厂,MicroLED显示屏的开发将成为“重中之重”,新的台湾工厂为未来的iPhone、iPad、MacBooks和其他设备生产LED和MicroLED显示屏。 或受此消息带动,A股MicroLED显示屏概念股走出一波强势上涨行情。Wind数据显示,6月1日至今,MicroLED概念股整体涨幅高达25%,远超同期大盘表现。 雷曼光电作为中国领先的LED高科技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从LED器件封装到LED应用产品的较完整产业链,具有丰富的LED封装及显示研发制造经验。在LED显示屏应用领域,公司是国内MicroLED超高清的先行者。 7月20日,雷曼光电推出并量产基于COB集成封装技术,并使用最新像素引擎显示技术的0.79mm与0.63mm间距的MicroLED超高清显示屏。雷曼光电所采用的像素引擎显示技术,通过LED芯片硬件排布与软件算法的有机结合,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升Micr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该技术的推出有望引领MicroLED从高价时代步入平价时代,极大扩展MicroLED产品的应用空间。 雷曼光电MicroLED显示屏已广泛应用到了包括高端会议、大数据中心、智能指挥中心、监控中心、展览展示、广电演播等多种场景,市场销量持续攀升。雷曼光电认为,公司的MicroLED超高清显示产品是适配超高清产业发展及“新基建”背景下的5G+8K超高清智慧显示终端,将在超高清显示产业扮演重要角色,逐步成为100吋以上的显示产品市场主流。公司表示,LED显示现在的主战场是百亿级控制中心显示市场,未来3年会进入千亿级会议室市场,随着MicroLED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成本的不断降低,未来5年将进入万亿级的家庭影院市场。 据了解,2019年,雷曼光电推出点间距为P0.9mm的COB微间距产品并实现了量产,并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COB技术的324吋8KMicroLED超高清显示屏。2020年2月,公司在全球首发新一代基于COB技术的超高清0.6mm间距的MicroLED超高清显示屏。随着此次推出并量产使用像素引擎技术的0.79mm与0.63mm间距的MicroLED超高清显示产品,雷曼光电的全系列超高清MicroLED显示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Micr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比OLED在亮度、发光效率、响应时间、视角、功耗等方面性能更好,以三星、LG、JDI、Apple等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均大力布局该领域。IHS预计2026年全球MicroLED显示器市场预计将增长至1600万台。在此背景下,雷曼光电将迎来发展良机。
我国LED产业链启动新一轮投资,方向为Mini/Micro LED,被视作未来LED显示技术的主流和发展趋势。“2020年是LED显示行业的转折点,Mini LED不能观望、不能落伍,Micro LED不能忽视。”高工LED董事长张小飞认为,抓住未来5年的机会,超越LED照明过去的10年。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LED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由于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过去两年,LED企业的日子普遍不好过,Mini/Micro LED提供了新机会,且市场空间更为广阔。据集邦咨询统计,2019年至今,我国Mini/Micro LED相关项目总规划投资额达391亿元,新增项目超14个,大量资本投入将加速Mini/Micro LED的商业化进程。 国际巨头热捧引发投资热情 2019年以来,Mini LED背光终端产品密集发布。苹果、TCL、海信、华硕、群创、友达、京东方等公司纷纷推出使用Mini LED背光或类似技术的电视、显示器、VR和车载显示等终端产品,Mini LED成消费电子市场关注点。 “苹果的消息一出,大家就转向背光了!”8月3日,一位券商人士向记者如此评价行业目前的投资热度。据媒体报道,苹果将在下一代iPad及Macbook系列产品中采用全新的Mini-LED背光模块。 三星也考虑在Galaxy Tab系列产品中使用Mini-LED背光LCD。另据公开消息,LGD已为戴尔31.5英寸医用Mini-LED背光显示屏供应面板。 “巨头的选择,其实就是产业的发展方向,其他公司大概率会效仿。”广发证券相关研究员认为,在苹果等巨头的引领下,今年Mini LED应用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推动相关产业链的成熟,进而使得成本下降,带来更大规模的应用。 订单将至,LED产业链开始进行产能储备。 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华灿光电日前宣布,拟再融资15亿元,主要投向Mini/Micro LED的研发与制造,以及GaN基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与制造。 作为LED芯片领域的全球龙头,三安光电于2019年在湖北鄂州启动全球首条Mini/Micro LED外延与芯片生产线的建设。该项目规划总投资120亿元,预计形成年产Mini LED芯片210万片、Micro LED芯片26万片、4K显示屏用封装产品84000台的研发制造能力。 在产业链中游,兆驰股份于今年6月底宣布,控股子公司兆驰光元将在南昌生产基地新增2000条LED封装生产线及相应制程设备,项目规划投资20亿元。2019年12月,兆驰股份与南昌市高新区签署投资协议,拟投资建设红黄光LED外延、芯片及Mini LED、Micro LED项目,一期总投资10亿元。 今年4月,国星光电宣布,公司新一代LED封装器件及配套外延芯片扩产项目一期达产,并决定启动项目二期投资,投资额为5亿元。 在产业链下游,利亚德于2019年12月宣布,公司与元丰新科技拟在无锡市梁溪区累计总投资10亿元,合资建设Mini LED和Micro LED显示项目基地。 巨额投资的背后,是相关企业对市场前景的看好。据GGII预计,Mini/Micro LED市场将于2020年迎来爆发性增长,至2021年全球Mini LED应用市场规模有望达61亿元。其中,手机背光将成Mini LED应用的排头兵,随着成本的下降,Mini LED将逐渐向显示和中大尺寸背光渗透。 Yole数据预计,全球Mini LED显示设备有望从2019年的324万台增至2023年的807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0%。 “随着5G商用稳步推进,更大带宽、更高网速必将促进超高清视频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快速成长,Mini LED高清终端有望率先受益。”国元证券研报认为,不同于现阶段竞争激烈且增速趋缓的通用照明市场,诞生不久的Mini LED,在未来几年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国产品牌全产业链崛起 在刚刚于上海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显示博览会暨未来生活博览会上,Mini/Micro LED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从芯片端到器件端再到下游应用端,晶台股份、国星光电、利亚德、雷曼光电、TCL、创维、天马等国内企业纷纷亮出看家法宝。 “显示行业发展至今,急需新的技术和应用满足高品质画质、实时交互等需求。”有业内人士介绍,Mini/Micro LED的性能已得到验证,下一步就是产业化。 经过多年积累,中国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均涌现优秀代表,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快速进步。 外延片的生长是LED行业中技术难度最大的工艺之一,其核心设备是MOCVD。随着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和中晟光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的发展,我国已实现MOCVD设备国产化。 华灿光电日前披露,国产MOCVD与进口MOCVD相比,性能相同,但价格明显低于进口机器。2018年以来,公司生产经营核心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国产大机台MOCVD完成量产导入。 中微公司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的MOCVD设备已在全球氮化镓基LED设备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公司研发的用于制造深紫外光LED的MOCVD设备已在行业领先客户端验证成功,用于Mini LED生产的MOCVD设备研发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2018年,华灿光电实现Mini LED芯片的出货,从2019年四季度开始形成较大规模的Mini LED供应。华灿光电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是最早在Mini/Micro LED领域进行研究的厂商之一,在国内较早推出RGB Mini LED芯片,目前已实现较大批量出货,销量持续上升。 三安光电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的Mini LED芯片批量供货三星,并对其他客户少量供货。2018年2月,三安光电全资子公司厦门三安与三星电子签署相关合作协议。今年6月,三安光电全资子公司三安半导体与TCL华星签约,合资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展Micro LED显示技术开发。 部分公司已推出标志性的产品应用。 在今年的视听及系统集成展会上,国星光电发布可量产级Mini LED显示应用新品IMD-M05,可无缝拼接实现4K(102寸)、8K(204寸),标志Mini LED显示正式迈入100寸级的超高清时代。 又如雷曼光电,公司全球首发新一代基于COB技术的超高清0.6mm间距的Micro LED显示屏。在第二届国际显示博览会上,公司展出基于COB集成封装技术、点间距为0.9mm的324英寸8K MicroLED高清显示屏。 京东方日前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看好Mini LED产品的前景,并布局玻璃基Mini LED相关产品,公司的玻璃基Mini LED预计今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东旭光电公告,公司子公司旭虹光电与绵阳经开区管委会签署《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依托公司在盖板玻璃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绵阳市经开区的区位和投资环境优势,双方计划共同出资,在绵阳市经开区投资20亿元,实施王者熊猫二代高端盖板玻璃生产线项目并达成合作意向。公司表示,公司为走出困境已做出战略规划调整,决定回归光电显示主业。此次投资有利于提升公司盖板玻璃的产能,有利于公司早日顺利化解债务危机。
8月1日,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官网报道协会理事长范顺科于7月30日莅临联创光电(600363)调研兆瓦级超导感应加热装置生产及应用推广情况。 据悉,在了解到相对于传统工频感应加热炉,超导感应加热设备能够大幅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节省运行成本,且具有透热深度大、产出工件品质高等优点后,范理事长对联创光电在金属热处理领域所做出的变革性技术突破予以了高度肯定。 同时,协会官网还披露公司将在8月交付山东南山铝业公司的第二代工业产品。目前,联创光电年产达50-100台套的高温超导感应加热器厂房建设已经完成,开始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公司已与地方政府洽谈,希望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将形成世界一流、自主可控的高温超导产业集群。 自主可控权威认可 助力构建经济内循环 今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的突发和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全球经济脱钩风险大大增加。中央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大力发展国内大循环,就必须降低对国外核心技术依赖,坚持行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的依靠科技创新来提升产业实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联创光电公司在研发领域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开拓创新。2019年7月,经过持续创新终于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赵忠贤院士、陈仙辉院士、桂卫华院士及国内多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对兆瓦级高温超导磁体感应加热装置、大口径传导式高温超导磁体系统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并给予高度赞扬。 专家评审一致认为,该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设计、制造技术完全自主可控。相较于传统工频感应加热炉,其不仅具有透热深度高、加热效果好、产品品质高等优点,同时还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幅降低加工制造成本。 联创光电的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的成功研制在我国高端制造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了最大的兆瓦级超导感应加热装置,也是我国在制造产业升级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据稍早之前披露,联创光电将计划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温超导产业中心。公司积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推动若干重点产业、企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催生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一流、自主可控的高温超导产业集群。 激光产业模式成功复制 高温超导产业正式落地 2019年,联创光电在其传统的光电主业基础上,战略性布局激光和超导两个千亿级项目,积极为公司转型升级发展赋予新动能。 今年2月初,联创光电旗下全资子公司中久光电获得某军工项目产品订单。 3月10日,公司宣布在江西省南昌临空经济区的以半导体激光器封装、光纤耦合模组、激光制造光源、激光显示光源、军民融合产业为发展方向的中久激光产业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联创光电激光业务正式踏上产业化征程。项目规划总投资50亿元以上。 公司积极借鉴中久激光项目产业化模式的经验,打造的另外一个千亿级项目高温超导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7月6日,联创光电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已与中铝集团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一铝)签订高温超导设备的合作协议,已启动为其锻造产线配备首台产品。此前,公司已与南山铝业集团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为其生产线配备的首台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将于8月份交付。这标志着高温超导已正式进入到产业化阶段。 此外,与广东凤铝、中国忠旺等客户的业务也正在高效推进中。 目前,联创光电年产达50-100台套的高温超导感应加热器厂房建设已经完成,开始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同时,公司已地方政府洽谈,积极推进高温超导产业化项目的正式落地。 订单销量持续增长 收益提升业绩可期 联创光电7月初在上证E互动平台披露,目前联创超导已与中铝集团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一铝)签订合作协议,已启动为其锻造产线配备首台产品;与南山铝业集团已签署合作协议,为其生产线配备的首台产品即将完成;已与国内多家大型铝合金、钛合金加工企业深度接洽,各企业均有意向合作。由此,联创光电高温超导项目的产业化落地正式实现。 专家表示,除了大型铝挤压设备外,高温超导的还可用于超导污水处理、超导磁选矿以及超导单晶硅生长炉等领域,应用范围广,需求前景广阔。当前,公司紧跟市场需求,正积极与相关领域的应用企业进行接洽,推进高温超导磁体的市场应用。 可以预计,随着产品市场推广力度加大和客户认可,公司的高温超导设备订单销量必将迎来大幅增长。 券商分析认为,联创光电的高温超导设备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先进的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形成了高技术壁垒,产业化布局具有远超竞争对手的先发优势。 分析人士认为,联创光电的高温超导项目将具有超高的利润率,叠加销量高增长,后续将有望获得超额收益,持续改善业绩,带来公司估值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