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10时,随着一个身披红绸的集装箱被吊装到“中远海运宝瓶座”轮,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1亿标准箱。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自2004年投产以来,充分发挥自身距离航道近、水深条件好、码头岸线长的自然优势,不断拓展市场航线资源,配套完善港区硬件设备设施,已逐渐发展成宁波舟山港航线数量最多、集装箱处理能力最强的集装箱码头,为宁波舟山港打造“一带一路”最佳结合点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通过拓展对外服务、优化生产组织、强化内部管理等积极措施,推动集装箱吞吐量逐年攀升。对外,该码头通过深化与马士基、地中海、中远海运等大型船公司的合作,及时跟进客户需求,优化口岸环境,完善航线服务,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对内,该码头利用信息化系统对港内运输生产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并成立多个提效小组,科学规划作业路数及设备配置、合理调配堆场资源、优化生产流程,不断提升生产作业效率,并成功上线n-TOS系统,结束我国“千万级”集装箱码头依赖国外系统历史。 此外,该码头发挥劳模先进的引领作用,在全面推广“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和“汪增锋龙门吊操作法”的同时,通过开展立功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操作技能水平。随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原先由多家码头公司运营的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在吸收港口一体化红利的同时,于2016年通过港内资源整合,正式实行港区内集装箱码头的一体化运营,进一步释放了码头生产效能。在此后2017至2019年,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连续三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准箱,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 今年以来,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影响,针对疫情期间海关上船查验的船舶增多的情况,合理调配泊位和设备资源,实现了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实时跟踪船公司在特殊时刻的业务需求,主动承接换装加班船业务,并通过场地、设备的挖潜,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降低船舶待港时间,降低船公司成本。今年1至8月份,穿山港区干线在泊效率同比提升0.67%;干线船平均待港时间同比下降29.7%;7月、8月一举克服疫情对港口运输生产的影响,实现集装箱吞吐量止跌翻红,分别同比增长2.08%、3.56%。
近日,长沙市印发《关于深入贯彻交通强国战略为现代化长沙建设当好先行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计划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打造国际化航空枢纽、全国性铁路枢纽、全国内河主枢纽港口和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四大交通枢纽”,构建国家交通物流中心。 根据《意见》,长沙将加快实施机场改扩建工程,预留四跑道四航站楼的扩展条件,规划建设长沙南—黄花国际机场高铁联络线,打造航空、高铁、轨道交通、磁浮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谋划第二机场建设,预留扩展空间。加快通用航空布局,推进开慧、坪塘、宁乡、浏阳等通用航空机场建设。 铁路枢纽方面,加快常益长铁路建设,建设长赣铁路和长沙西至湘潭北、株洲西联络线;推动呼南高铁引入高铁长沙西站,预留京广高铁复线、长九合高铁通道。 在内河主枢纽港口方面,推动长沙至岳阳段湘江航道升级为一级航道,适时启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三线船闸建设。强化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系,加强与城陵矶港的联动,提升长沙港枢纽和辐射功能,打造区域水运物流金融信息集散中心。优化长沙港各港区布局,将铜官港区、霞凝港区打造成专业化运输核心港区,谋划布局乔口港区。推进长株潭水运一体化,开展长株潭组合港研究。 此外,公路运输枢纽方面,按照“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目标优化路网布局,完成长益高速扩容建设,推动宁乡至韶山、江背至干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优化高速公路网,力争 “日字型”长株潭高速大环线、长沙至宁乡(横市)至安化高速公路、大浏高速张坊互通至昌栗高速慈化互通高速公路、江背至干杉高速东延,以及京港澳高速长沙段扩容(东移)、长沙绕城高速扩容、长韶娄高速长沙段扩容、长永高速扩容等项目纳入国家或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日前,30辆总价值近35.3万欧元的阿迪雅旅居挂车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完成海关查验,在区内实现“保税仓储”,等到实际销售时再缴税。天津口岸进口汽车加速从“落地征税”向“保税仓储”模式转变,改善了营商环境。 长期以来,除平行进口汽车外,我国对其他以进入中国市场为目的的进口汽车多实行“落地征税”,即汽车一落地,就会被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两项税款约占货值的20%至50%。 今年国务院批复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海关积极推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进口汽车保税存储、展示等业务。 负责进口旅居挂车贸易的华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春阳介绍说,今后进口汽车可以在实际销售时再向海关申报缴税,减轻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资金压力,销售模式也变得更为灵活、快速。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后,叠加其他创新政策,将有力地推动天津市成为全国汽车集散地。相关部门在保证海关严密监管的前提下,将不断优化监管流程,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促进汽车“保税仓储”业务发展。
在昨天的文章《全球股市2020上半年表现背后的知识点和行动点》里,我们提到近期香港金融机构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恒生指数可能下半年回到年初28000点的水平,第一个原因就是港区国安法有助于香港稳定繁荣。我们从5月21日港区国安法的消息传出后就一直坚持这个观点,5月22日港股的确下跌了5.56%,但随后很快就收复失地,并持续上涨。 6月30日,港区国安法正式通过,到7月2日,恒生指数在两个交易日上涨了3.4%,相对于5月22日的低点,上涨了9.6%。如果不是7月1日香港纪念回归放假休市,这样的成绩原本可以早一天实现。 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当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消息出来时,短期内市场更可能下跌,因为不确定性增加了,投资者都是不喜欢不确定性的。但市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辨别,这个消息对股市长期表现是好还是坏。那些可以比别人更快做出准确判断的投资者,就可以取得先机。 我们在过去一个月,做了四场讲座,写了四篇文章,以我们在香港12年生活和思考,告诉大家港区国安法有利于香港的稳定繁荣,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微诺亚的平台找到这些讲座和文章。 现在港区国安法正式出炉,我们来看看昨天香港股市的表现。很多人最开始注意到的是地产公司涨幅显著,香港五大地产商长实集团,新鸿基地产、恒基地产、信和置业,以及新世界,涨幅从最低到最高,分别是1.84%和7.6%。 除了港区国安法落地有利于地产商业发展,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房地产指数在2019年6月达到历史最高点之后,因为持续半年的社会事件不断下行,加上新冠疫情爆发,在今年5月初累积下跌了8.4%,但随后房地产的成交量和价格都持续反弹,指数回到了去年9月底的水平,完全抵消掉今年疫情的负面冲击。 在封关没有外部投资者取得这样的成绩,反映的是香港房地产供不应求,以及投资者在美联储将零利率至少持续到2022年下的理性选择。请大家留意,全球一线城市的房价近期都在反弹。 今年以来,香港房地产板块本来是跑输恒生指数,现在房地产回暖已成定局,并且在港区国安法出台带来社会稳定之后,会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者买房,五大地产商的股价反弹也在情理之中。 港区国安法通过之后,美国众议院也迅速通过了修改版的《香港问责法案》,威胁将制裁香港的银行,但昨天银行板块也基本上普涨,大家可以先想一想是什么原因。我们在后面会揭晓答案。 香港金融机构看好恒生指数下半年表现的另外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中概股在香港的二次上市。促进这一事件发展的重要事件是美国在5月20日推出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主要针对中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加强监管,背后则是瑞信咖啡造假事件,以及中美紧张关系因为疫情再度升级。 如果大家记得今天提到的知识点就能想到,在遇到这样出乎意外的事件后,中概股指数因为不确定性上升而下跌,但几天后大家就看到了中概股在香港二次上市将显着利好香港股市的表现,中概股指数和恒生指数反而持续走高。 在美国,优质中概股在经历短期下跌后,很快迎来亮眼表现,就是因为美股和港股的投资者对这些公司的认可。同时,投资者也知道美国对中概股加强监管虽然不利于差的中概股,但却有利于优质的中概股。 在香港,由于港交所降低了公司上市门槛,接纳部分海外公司二次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等,这些都为中概股回归敞开了大门。去年阿里巴巴成功回归后,网易和京东分别在6月11日和18日在香港挂牌,上市当天股价涨幅分别为5.7%和3.5%。 香港投资者特别欢迎优质中概股的回归,主要因为港股缺乏高估值的科技行业和非必须消费品行业的公司,而这些是在美上市中概股的主流。在香港,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值占全部港股的比重超过30%,金融、地产、能源等低估值公司使得恒生指数估值长期都在全球处在低位,这与美股、A股形成鲜明对比。过去的港股市场里,科技股腾讯一枝独秀,随着更多集中在新经济领域的中概股回归,有望改变香港市场上市公司类型单一的现状。 港区国安法通过后,市场预期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来港二次上市的趋势会加快,未来携程、拼多多、好未来、新东方等大型中概股在香港陆续上市后,将大幅改变恒生指数的组成。 由于A股资金也希望通过港股通机制来配置其他优质资产,中概股回归港股有助于提高交易活跃度和港股的整体估值水平。特别受益于中概股回归港股的自然就是港交所了,昨天港交所涨幅超过6%,创下350元的历史新高,开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35%。 不仅在美国的中概股回归港股,中港股市互联互通也在加速,中芯国际与吉利汽车计划回归A股就为国内的科创板和深圳的创业板带来热潮。事实上,腾讯、小米和美团都有可能回归A股,在中港两地同时挂牌。 从更加宏观的意义上来看,中港两地股市持续为国内企业提供融资平台,有助减轻中央财政扶持企业的压力,实属一举多得,为两地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机会,同时提升国内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可以帮助中国突破欧美国家的围堵。 过去,一些人担心新加坡将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实际上,资深的投资者就知道这样的担心被夸大了。实际上,新加坡交易所的挂牌企业数量,由2013年底的776家减少到今年5月的715家,同期,在香港上市的企业数量由1600家增加至接近2500家,即使日本东京交易所也由不足1800家增至超过2100家企业。 5月27日,MSCI宣布放弃新加坡交易所,未来十年授权在港交所推出一系列MSCI亚洲和新兴市场指数的期货及期权产品。加上香港原有的恒指系列期货和期权产品,将让香港一跃成为亚洲衍生产品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香港将不再只是一个中国市场,而是投资亚洲的首选市场。 在香港今天的特殊时期,这次MSCI亚洲系列指数产品选择落户香港,不仅是对港交所投下了‘信心票’,更是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和潜力投下了‘信心票’。 港区国安法通过后,香港的银行股大涨,以及港交所股价连创新高的背后,就是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管局和澳门金管局宣布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双向跨境理财通是继股票通、债券通后,内地资本账户开放的另一重要里程碑,是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重大突破。 理财通为香港整个金融产业链以至其他专业服务范畴带来庞大商机,为三地金融业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也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多理财产品的选择,促进人民币跨境流通和使用,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未来我们还会看到“ETF通”,“保险通”等有利国内,香港和澳门家庭的金融业务陆续推出。 这些都充分展示中央对大湾区金融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突显国家作为香港的坚实后盾,香港继续在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中担当引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