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2%——两个数字,勾勒出2020年中国就业殊为不易的成绩。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就业面临巨大压力,但在保就业稳就业的空前行动中,在全体劳动者的辛勤努力下,中国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就业形势逐步回稳向好。 逐季好转、好于预期 “2020年是我国就业发展史上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谈及刚过去的2020年,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在日前召开的人社部2020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回看这一年,就业经受的考验不小。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经济活动受到限制,企业停工停产较多,就业市场受到明显影响。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度升至6.2%的年内高点,比1月和2019年同期高出0.9个百分点。形势严峻,保就业、稳就业成为经济大盘重中之重。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复工复产复市持续推进,就业岗位逐步恢复,城镇就业人员持续增长。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7%,同比上升幅度收窄至0.6个百分点。 进入下半年,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工业生产稳定复苏,受冲击较大的服务行业也持续改善,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9月份失业率回落至5.4%,四季度,就业形势进一步回稳向好。 到年底,中国就业交出了一份这样的答卷: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900万人的目标任务;12月份失业率降至5.2%,与2019年同期持平。看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平稳,农民工外出规模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全国贫困劳动力务工规模3243万人,超过上年水平。 “综合统计监测和调研情况看,2020年就业形势逐季好转、总体稳定、好于预期。”张莹说。 以空前力度应对冲击 从年初遭遇冲击、承受重压,到年底就业大局保持稳定,这背后,离不开政策扶持和各地区各部门的密集行动。“以空前力度应对空前冲击,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张莹这样形容。 ——强力政策对冲。面对复杂就业形势,各地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在“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组合拳下,全年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共为企业和个人减负1.54万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042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和专项奖补资金1000亿元。 ——聚力就业扶贫。为保障劳务输出,疫情期间开通专车专列包机,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累计输送贫困劳动力160万人。对返乡意愿比较强的贫困劳动力,通过扶贫车间、以工代赈项目、乡村公益性岗位拓宽就近就地就业渠道。全年累计通过扶贫车间吸纳就业44万人,通过公益岗位安置502万人。 ——加力创业创新。取消涉及灵活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个体经营、推动非全日制用工和平台就业等多渠道灵活就业健康发展……疫情下,“放管服”改革步伐加快,让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潜力不断释放。在殊为不易的条件下,2020年全年新设市场主体2500万户左右,实现逆势大幅增长。 还有一批批新职业接连面世,共享用工、副业创新等新就业形式层出不穷,既开拓就业新机会,也为就业市场持续注入活力。 良好态势有望延续 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电工、汽车生产线操作工、会计专业人员、养老护理员……眼下,这些职业都缺人! 1月26日,人社部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这100个职业中,有36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36个属于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与第三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招聘需求人数环比上升明显,呈现出制造业人才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势头、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事业人才需求加大等特点。”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说。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也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就业市场呈现持续回暖态势。 今年这一向好态势是否还能延续? “2021年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面临不确定性,但在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支撑下,国民经济将进一步稳步恢复,就业形势有望保持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说。 张莹指出,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劳动力供给仍处高位,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我们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突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权益,优服务、强培训、防风险、兜底线,努力确保就业目标任务完成,努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受英国疫情影响,截至北京时间18时30分左右,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2.73%,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2.89%,法国CAC40指数下跌3.67%,德国DAX指数下跌4.05%,意大利富时MIB指数下跌3.37%。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不要恐慌!四理由支持股票市场稳定,一是这次冲击与三月份相比,英国情况来说属更加严重,但从对社会对心理影响来说应该没有上次严重,疫情首次冲击是最严重的,第二次冲击力度将会递减。二是现在处于疫苗推出的阶段,与三月份完全没有疫苗情况大不相同。三是资本市场抗冲击能力增强,与三月份脆弱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四是我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疫情控制相对良好,生活生产秩序良好,人民币坚挺,外资流入方兴未艾,长期资金入市刚刚开始,蓝筹股估值吸引,中国股票市场稳定可以期待。
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8月31日在该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上半年利润增长受累于资产质量,特别是拨备大幅的增长,这也是行业普遍现象,与中国金融同业、欧美银行业的表现一致。 在他看来,当前全球经济还在调整中,离企稳还有很大差距,后续不良还会释放,但释放的幅度和空间,应该不会激烈地上升,而是逐步增加。各国都采取了一些救助政策,经济也在逐步恢复,尤其是中国经济恢复很快,后续的资产质量压力相对较小。 但他认为,需要注意相关政策到期后的退出,可能还会产生一些波动和影响,主要会体现在明年上半年。比如,对企业贷款应延尽延的政策,有的不良暴露还会适度增加,但总体都在建设银行的承受范围内,该行拨备比较充分、抵补能力较强。预计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会保持平稳或略有上升,对利润的冲击和影响预计不会太大。
据人民日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8月31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世卫组织对105个国家的抽样调查显示,有90%的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受到疫情冲击,其中以中低收入国家受疫情冲击最为明显。 世卫组织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多数国家都出现了日常医疗服务中止现象,在一些低收入国家,癌症监测、艾滋病治疗等关键医疗服务受到影响,另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国家急诊服务受到干扰。
由于美国墨西哥湾海上原油生产和沿岸炼厂遭遇热带风暴冲击,原油供给受到影响,上周(8月24日至28日)国际油价整体收涨,其中纽约轻质原油期货周涨1.49%,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周涨1.58%。 截至8月28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07美元,收于每桶42.97美元,跌幅为0.16%;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04美元,收于每桶45.05美元,跌幅为0.09%。 受热带风暴和飓风影响,美国墨西哥湾85%的原油生产能力被迫关停,沿岸主要炼厂也被关闭,炼能损失每日超过100万桶。不过,业内人士认为,风暴活动总体较温和,短期会对油价和炼厂利润提供一定支撑,但对原油市场带来持续影响的可能性较低。受到疫情影响的市场供需是决定长期原油价格的关键。目前疫情仍在持续,天然气和原油需求不断下降,风暴对美国墨西哥湾造成的生产冲击难以推动油价继续上涨。 奥地利JBC能源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石油需求同比下降了每日1100万桶。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信息局和欧佩克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石油消费不会在2021年回升至疫情以前的水平。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指出,7月中下旬开始市场已回归平衡状态,任何突发冲击都将带来新的入场时机。 海外风险方面,当前中美外交争端仅停留在情绪层面,预计美国不会在大选前采取针对中国的实质性对抗措施,中美争端依然维持高频率、低影响的特征,单独的地缘政治/外交事件只是影响短期情绪,并不能对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实质冲击;不过,预计美股将面临多重因素诱发的二次下跌风险,并将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此外,香港近期疫情的波动可能会影响短期港股表现,对A股产生一定的情绪冲击。 尽管市场面临多重外部风险因素扰动,向上有扰动,但在国内政策基本面和流动性方面,向下也有支撑:预计政策依然维持宽松的基调,不会贸然收紧,基本面延续逐季复苏趋势;短期流动性料处于紧平衡,但中长期潜在入市资金依旧充裕。因此,从7月中下旬开始,A股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中,任何突发冲击都是新的入场时机,投资者可以为下一轮上涨做提前布局。 配置上,短期继续建议重点关注在中报季享受高确定性溢价的必选消费、医药龙头以及景气持续改善的可选消费板块,包括汽车、家电和社会服务等。
目前学术界对疫情的判断已经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形成了一些新共识。这些新变化和新共识决定了世界抗疫进程、经济复苏模式以及相应的政策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疫情的新变化和新规律决定了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再定位。 根据SCIENCE和其他几个学术平台发表的近期文章,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新共识: 第一,新冠病毒可以在一年内任何时候扩散,没有固定时间。 第二,感染者治愈后很可能无法获得长期的免疫力,之前某些国家或地区提出的群体免疫可能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新冠病毒的突变率非常高,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疫苗效果,导致研制的疫苗在短期内有效,而在未来不一定有效。 第四,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和一些新发现的情况证明我们对病毒的传播路径和方式依然不是十分清楚。最近几位科学家指出病毒早已存在,只是现在被激活而已。 第五,疫苗与特效药的研制时间比想象中要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 第六,病毒很可能将与人类长期共存,疫情很可能持续存在并反复出现。 这些变化和共识直接导致许多研究团队在进行宏观分析中考虑的不仅是二次冲击和二次暴发的问题,而是多次反复暴发的问题。这种情况会导致目前的政策应对会出现一些变化。 疫情持续的时间拉长和影响的范围拉宽将会引发一系列重大问题: 第一,疫情并未像预期中那样在6至7月份到达顶点,疫情拐点的出现大大延迟。特别是进入7月以来,以欧美为主体的世界疫情第二板块蔓延还在持续上扬,以拉美、南亚和非洲为主体的第三板块蔓延已经抬头,同时北京、东京以及首尔已取得疫情阻击战阶段性胜利却都出现了疫情复发,世界确证病例超过1300万,日增超过17万,让未来疫情的可控性增加了非常大的变数。 第二,随着防疫周期不断延长,防控成本也在加速提升。 第三,发达国家前期布局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救助方案可能会失效。例如,欧美之前提出的群体性免疫理论框架可能会崩溃;欧美所设计的第一轮疫情救助方案难以承受疫情时间的持续,安排的经费可能很快会用光,政策工具可能消耗殆尽。 第四,疫情带来的混乱状态很可能造成超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全面爆发,社会隔离、生活方式的调整可能会带来社会情绪和秩序的超级变异。当前世界经济存在“日本化”倾向,即长期停滞的经济状态可能更加低迷,这可能会使我们原来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使一些社会冲突、政治危机全面爆发。例如当前美国爆发的BLM运动,巴西和印度以及一些非洲国家所发生的骚乱。从历史经验来看,社会冲突和政治危机等国内问题可能会带来国际问题的全面恶化。疫情的长期化将成为一个超级催化剂,使我们原来就面临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对于中国而言,疫情长期化带来的冲击可能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经济触底的时间推迟,并非以前预期的第二季度。在外需下滑冲击延后的情况下,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可能会在第三季度到达高点,并且第四季度依然存在。所以未来的不确定性是非常大的。 第二,世界疫情带来的第三波冲击与第一波和第二波带来的冲击将具有很大的区别。第一波、第二波冲击主要是对供应链的冲击,但是第三波冲击更多是针对需求侧。 第三,欧美第一轮救助政策耗尽,下半年可能会出现几个超级调整。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五大史诗级变化,下半年经济相应的变化也会十分剧烈。第一,经济处于底部的时间比想象中要漫长,导致政府补贴耗尽、企业破产加剧;第二,金融持续加码,脱实向虚现象更为严重,世界金融市场出现第二次剧烈调整是大概率事件;第三,美元指数可能出现大幅度的调整,美国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混乱,人民币的铆钉效应强化,资本流入中国的现象加剧。 第四,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导致美国出现政治危机,这种政治危机很可能被美国大选激化,从而导致中美冲突达到新高度。这种政治风险外溢将会导致中国面临的经济风险加剧。全球金融资产定价不单是由自身收益率决定,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会导致金融定价规律发生超级变异。 第五,国内疫情的反复将给国内经济主体带来的冲击,会导致预期模式、工作和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第六,疫情反复导致经济局部出现二次停摆。 第七,疫情常态化与短期救助之间存在冲突。在第二季度特别是6月份以来,我国计划从短期救助向中期复苏的节奏全面迈进,然而疫情的二次暴发会使中期复苏的一揽子规模性政策的节奏被全面打乱。 针对以上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采取应对政策: 第一,宏观目标调整应该从短期年度目标向中期目标转变,特别是以疫情周期为统筹对象进行目标设定和工具选择。 第二,由于疫情防控转向中长期化,政策空间要有新的规划。现在很多观点认为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很大,所以前期的力度可以更大。但是目前我国的财政实际赤字率在今年可能会达到11%,并受到汇率因素、中小银行风险、呆坏账延期的影响,货币政策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因此,政策不能够一次性全部投入,要为明年留有余地,甚至要为后年的一些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扩大“六保”与底线管理的内涵。底线管理的内涵必须扩大,金融风险、政治社会风险的外溢效应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比想象中要大,要将风险管控重新提上我们的重要议程。特别是全球经济变异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变化,以及中美贸易冲突、大国博弈中的政治风险对经济领域的冲击需要研究得更加清楚。通过最近几个爆雷事件以及中小企业潜在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利用中小银行进行针对中小企业的救助,其带来的风险可能比问题本身要大,这一问题十分棘手。 第四,双循环战略可能还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要提高对国际货币循环的重视,在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以及金融战应对上要有更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从实体经济、内贸与外贸一体化和互相促进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国际金融的循环、国际货币体系的循环都非常重要。 第五,要进一步推进新动能的构建,使之与后疫情社会政治运行体系调整有很好的衔接和匹配。要将“非接触经济”的打造上升到战略层面。要考虑一揽子政策里以新基建为主体的政策是否能够担任我国新经济模式加速转型的重任。 第六,要推进一次性短期行政救助体系与制度性、体制性救助体系的构建。任何一个制度性救助体系构建得很好的社会,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都十分良好。如果疫情中长期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性的保障和救助上面要有所突破,特别是在收入分配体系的大改革上面要有所突破。 第七,把握好缓慢复苏与快速复苏的节奏。要思考如果疫情防控中长期化,快速复苏的节奏应该把握在什么水平。同时,我们提出的需求侧提升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到底如何相互配合?都需要我们做一些深入思考。疫情常态化并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要在各种政策里面优先考虑疫情防控,所以疫情扩散基础性的预测就显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