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届上市公司金牛奖日前在海口举行,三七互娱董事长李逸飞时隔两年再度斩获“年度金牛企业领袖奖”。两年前,李逸飞接受采访时提出两到三年完成10%的市占率目标,结果次年便完成。如今,李逸飞再次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又有了新的期待,他希望三年后自己公司的产品至少在五个细分赛道上进入前三或前五。 经过多年的发展,三七互娱的研发实力由弱变强,如今正迎来收获期。公司的重要自研产品《荣耀大天使》《斗罗大陆3D》(暂用名)将于明年上线,其中《斗罗大陆3D》研发耗资超过1亿元,创下公司单项产品的研发纪录。 当下,李逸飞更希望市场能看到公司的重要蜕变,“原来三七互娱不仅会做MMORPG,也会做卡牌策略游戏,不仅好玩,且美术品质非常高。” □ 研发亮剑 三七互娱依靠发行起家,近两年却不断扩充研发实力,已今非昔比。 “我们的研发比公司创立时间晚了三、四年,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才做研发。因为研发需要持续投入,这几年我们走的路虽然比较波折,但在研发上还是坚持了下来。”李逸飞介绍,公司目前研发人员大概有2000人,占全公司人员一半以上。未来两三年,公司研发人员将实现翻倍,扩展到4000人,占公司人员接近三分之二。 三七互娱对研发端作了较大倾斜。李逸飞透露,公司的研发成本和经营规模、利润增速是相匹配的,甚至有些年份的研发成本增速高于利润增速。“要想走下去,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游戏公司之一,研发是最核心和最底层的,我们必须在研发上大力投入资源,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才有可能让这家公司在各个赛道进入前三或前五。” 经过多年的发展,三七互娱的研发进入收获期。10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今年10月份首批国产游戏版号,其中包括三七互娱的重要自研游戏《荣耀大天使》手游。华东某券商分析师指出,《荣耀大天使》是三七互娱的传统优势品类,已经过多代产品迭代,品质持续提升,上线后有望突破该品类的新高度。 李逸飞表示,明年公司产品有望实现“多点开花”。《荣耀大天使》手游将于明年1月6日上线,现在在做上线的相关预约和准备。他表示,该游戏是公司明年的第一个大作,是最擅长的领域。此外,正在测试的三消结合策略玩法的产品是完全针对海外市场,希望在海外尤其是北美市场打响三七品牌。 三七互娱明年另一大明星产品是《斗罗大陆3D》,该游戏研发费用就高达1亿多元,是公司单项研发投入最高的产品。公司为《斗罗大陆3D》配备了顶尖美术团队,其美术品质定位超越此前全部作品,产品质量预期较高。《斗罗大陆3D》在《斗罗大陆H5》的基础上进行“精品化”迭代,预期将在画面、玩法等方面针对明确的目标用户进行调整优化,进一步满足游戏用户的需求。 “希望市场能看到原来三七互娱不仅会做MMORPG,也会做卡牌策略游戏,不仅好玩,且美术品质非常高。”李逸飞直言。 至少进入五个细分赛道前列 “我认为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要让公司从上到下都坚定地执行精品长线策略,不去追求短期利益。”2018年末,李逸飞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曾指出,只要坚持这个策略,10%的市场份额目标在未来两到三年就一定能实现。 李逸飞的这一目标在2019年上半年便达成。2020年上半年,三七互娱国内手机游戏发行业务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至10.51%。 谈及三七互娱近年来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李逸飞坦言,不变的是创业初心,公司用跑马拉松的精神做企业,不在乎短时间企业发展和个人收益,在乎的是能不能把企业变成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的企业。 “上市之后,大家的收入越来越多,心态上一点没有变化是很难的。”李逸飞表示,如果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没有迭代和提高,整个公司的竞争力就会慢慢下降,更谈不上创新。而游戏行业处于高速迭代的竞争环境,用户喜好不断变化,公司擅长的产品类型和经营思路也在作出相应改变,以期在新的领域拿出精品。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三七互娱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优势品类ARPG的成绩,形成了以“MMORPG+SLG”为核心,“SRPG+卡牌MMO+模拟经营+女性向”全线开花,产品矩阵规模“裂变式扩张”。 李逸飞对公司团队充满信心。他直言,公司的核心团队人员年龄处在30岁到40多岁之间,希望三年以后,至少在五个细分赛道上,有自己的产品进入到前三或前五。随着用户越来越年轻,希望未来三至五年,在人才上有一些新的90后制作人成长起来。
三七互娱董事长李逸飞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2019年开始实施研运一体的精品战略,使得公司持续有较好项目上线运营。未来公司将专注游戏主业。 “宅经济”助力三七互娱业绩大增。上半年三七互娱实现营业收入79.89亿元,同比增长31.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元,同比增长64.53%。 流量运营精耕细作 依靠买量起家的三七互娱,通过技术赋能,为这项业务注入了想象空间。三七互娱披露,公司自研的智能化投放平台“量子”及智能化运营分析平台“天机”已投入使用。其中,“量子”可以对接所有主流渠道,实现快速投放和自动化投放,并且可以合并多个系统,串联流程,对计划进行标准化批量处理,自动化、系统化维护计划。此外,“量子”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及AI算法提升推广效率和效果。 “经过这几年的分析,我们觉得通过大数据加上智能化会有效地提高流量经营效率。”李逸飞坦言,这是一个智能学习过程,需要对规则、投放模式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积累。其研发门槛较高,公司在这一块上花了挺大力气。 李逸飞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量子”系统自2018年底开始试用。经过一年多时间,买量金额由去年年底的20%升至目前的33%-40%。三七互娱所擅长的传统MMO、ARPG类游戏方面,智能投放比例较高。项目越成熟,“量子”投放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对于“量子”新的投放方向,李逸飞透露,SLG、偏二次元这些品类先由人工探索,总结出一些经验,再由“量子”慢慢地去投放,根据投放的效果来调整再学习。 业内人士认为,买量成本不断抬高,这对买量见长的三七互娱压力不小。但李逸飞并不认同。他指出,今年以来买量红利还在涌现,腾讯目前在做ToB业务转型,释放了QQ、微信朋友圈等新增流量。快手的用户规模已接近抖音,未来商业潜力较大,“5G会催生一些新的应用品类,自然会带来新的流量红利”。 云游戏蕴藏机遇 自2014年起,公司累计取得十余款月度流水破亿元的ARPG类游戏产品。 三七互娱坚持探索品类多元化,并已实现了突破。上半年三七互娱在模拟经营类、卡牌、SLG等品类都进行了尝试。公司在海外市场推广发行自研模拟经营类产品,卡牌类游戏《代号DL》将于今年推出;《P&C》在欧美市场推出,以RPG加SLG的创新玩法迅速打开市场,流水保持稳定增长。 “之前我们的一款策略产品月流水最高达到1亿多元,包括主要在海外发行的模拟经营类游戏表现很稳定。”李逸飞说。 此外,三七互娱通过投资入股优秀研发商,与众多优秀研发厂商携手合作进行产品多元化布局。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成功率,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评测流程,利用自身在用户数据和数值经验方面的优势与研发商共同打磨产品。 云游戏近年来成为风口。对于云游戏的价值,李逸飞给出的答案是游戏推广手段实现了突破。云游戏时代将是游戏研发能力的大比拼。 伽马数据指出,服务于云游戏的重要基础建设如5G覆盖、边缘节点搭建等仍需时间,高并发密度服务器、高速优质渲染能力的GPU技术仍有升级空间。 今年3月,三七互娱上线运营的首款自研云游戏《永恒纪元》便遇到了挑战。“在5G的理论数据下,游戏体验挺好,不会出现卡顿,或特效加载不出来的情况。”李逸飞指出,但在常规环境下测试情况并不理想,症结在于运营商的网速、数据和用户套餐等问题。 三七互娱今年4月公布了定增方案,计划募资16.5亿元布局云游戏。李逸飞表示,云游戏具备较大潜力,商业模式尚需逐步探索,“有了云游戏后,可以提供一个类似在云端的商店。这个商店有自研或者代理的游戏,用户拥有较大选择空间。也可以采取主动通过推送的模式,这里有机会。” 打造多元增长极 值得关注的是,三七互娱在布局文创等其他高增长细分领域。今年1月初,三七互娱全资收购了在线编程教育机构妙小程。在线教育成为今年的一大风口,三七互娱这笔投资被市场认为是一场“完美的抄底”。 李逸飞指出,看好在线教育的业务模式。妙小程主要面向18岁以下用户的编程教育,编程可有效培养用户的逻辑能力。李逸飞设想,优秀毕业学员未来可协助开发游戏,通过承接外包业务获得报酬,“会告诉他们游戏中哪个模块是他做出来的,这对他来说很有成就感。” 三七互娱广泛涉足影视、动漫、音乐、VR/AR、文化健康产业、互联网少儿教育、社交文娱等领域,取得了不错效果。三七互娱发行的手游“拳魂觉醒”上半年表现突出。两家参股公司中汇影视与艺画开天达成合作,购买B站热播的科幻动画“灵笼”版权,并将开发为真人影视剧。 “我们的投资有一张战略大图,游戏是基础,因为容易变现。影视、文学、动漫的核心是为了IP的转换。”李逸飞说,文娱单一领域想生成全面的IP很难。以斗罗大陆IP为例,在最初的小说阶段,IP影响的用户数仅为一两千万,但动画内容引爆后一跃成为近亿用户的大IP。再通过游戏,斗罗大陆已覆盖两亿用户规模。 李逸飞表示,通过产业链来生成IP。这是公司投资影视、动漫公司的用意。近两年更多关注动漫领域的投资项目,并以较低的成本参投了艺画开天。这家公司目前正在制作长篇科幻小说《三体》动画项目。
8月30日,三七互娱(002555.SZ)发布2020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2020H1公司实现营收79.89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31.6%;归母净利润17.00亿元,同比增长64.5%,归母净利润是大超预期,接下来,我们细细拆分这份半年报,以挖掘更多的细节。 一 、营收增长稳健,利润大超预期 上半年,三七互娱实现营收79.89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Q2实现营收36.46亿元,同比增长29.1%。 图:三七互娱营收(来源:公司财报) 移动游戏仍是三七互娱业绩增长的主动力,占总收入的九成以上。上半年移动游戏收入74.12亿元,同比增长36.6%,毛利率稳步提升至90.2%。 图:三七互娱移动游戏收入与毛利率(来源:公司财报) 海外收入大增94.8%,成为一大亮点,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来到12.1%,2019年则为7.9%。公司手游出海加速,报告期内多款游戏登陆海外,都取得不错成绩。例如,《SNKオールスター》在日本市场上线后,取得下载榜双榜第一的成绩;《大天使之剑H5》在越南市场上线后长期稳居畅销榜榜首等等。 图:三七互娱海外收入与同比增速 (来源:公司财报) 公司2020H1期间费用控制较好,其中,销售费用率为57.0%,相比去年同期改善2.8pct;管理费用率为2.1%,相比去年同期增加0.7pct,主要是因为折旧费与员工激励费用上升;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为8.1%,同比增加2.9pct。 图:三七互娱期间2019H1与2020H1费用率比较(来源:公司财报) 2020H1三七互娱归母净利润达17.00亿元,同比增长64.5%。其中,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71亿元,同比增长67.7%,增速较上一季度环比增加7.3pct。第二季度净利润的强劲表现,令上半年净利润大大超过此前业绩指引的上限(15亿元)。 图:三七互娱归母净利润与同比增速(来源:公司财报) 二、 研发投入翻倍,研运一体初具成效 实际上,虽然2020H1中国手游市场增速持续回升,市场规模超千亿。不过,因为版号的“总量控制”和买量成本上升等因素,游戏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偏向精细化运营和精品化内容。结果就是,小厂商的生存空间被一步步压缩,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图:手游市场规模增长与主要手游产品数(来源:公司财报) 据易观数据显示,以境内手游发行流水计算,头部的腾讯和网易以52.5%和15.3%的份额位列国内手游发行的两极,而三七互娱则以10.51%位列国内手游发行市场的第三极。 图:2020H1中国移动游戏发行竞争格局(来源:易观分析) 上半年A股游戏公司业绩悉数出炉,无论是游戏收入,还是归母净利润的绝对值,三七互娱都位居A股游戏公司之首。 图:2020H1 A股游戏公司游戏收入与归母净利润top5(来源:Wind) 三七互娱还在持续加码研发,以巩固领先优势。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6.45亿元,同比翻倍。公司稳步推进“精品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其自研游戏呈现“精品化、多元化”趋势。 图:三七互娱研发费用与同比增速(来源:公司财报) “精品化”贯穿自研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自研的“量子”、“天机”两大AI系统以及“雅典娜”、“阿瑞斯”、“波塞冬”三款平台级大数据产品,提高产品开发和流程优化能力,大幅提升研发的成功率。 “多元化”策略也有突破。三七互娱在优势品类ARPG的基础上,将游戏品类扩展至模拟经营类、卡牌类、SLG等多个品类,覆盖魔幻、仙侠、都市、青春校园、女性向等不同题材。 公司研运一体已初具成效,并且游戏储备丰富。国内市场,除了自研游戏《代号NB》、《代号DL》外,还有多款代理游戏等待上线;海外市场在“全球化”战略下开始提速,下半年预计推出多款游戏,涵盖模拟经营、SLG、卡牌、休闲RPG、MMO等品类。
最近股市涨势如虹,诸多行业龙头迭创新高,A股游戏龙头三七互娱的市值也站上千亿元大关。公司董事长李逸飞年初喊出的“向千亿市值目标稳步迈进”的豪言,如今已经提前实现。数据显示,2019年三七互娱实现游戏营收132.27亿元,同比增长82.51%。这意味着,三七互娱已成为继腾讯、网易之后,国内第三大游戏厂商。 一季度以来,受疫情影响,“宅经济”迅猛发展,游戏行业迎来爆发风口,其中IP资源的争夺尤为引人瞩目。行业龙头腾讯、网易纷纷重金加码,新入局的字节跳动和阿里游戏也加快布局。 字节跳动牵手凯撒文化就是明证。作为字节跳动在A股首家正式合作的游戏公司,凯撒文化手握火影忍者等一系列顶级IP。此外,游戏巨头网易今年也将收购优质IP视为布局“游戏出海业务”的战略之一,此前网易已拿下《指环王》的衍生游戏制作项目。 但在对IP的理解上,三七互娱与腾讯、网易的“卡位战”思路并不相同。此前,三七互娱投资副总裁林均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认为,IP放大化应水到渠成,而非霸王硬上弓。他表示:“每一个IP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它在原有领域的位置,其次是它是否有潜力进行多方位的转化。” 作为国内第三大游戏厂商,三七互娱也拥有不少的IP资源,其一直与“网文”巨头阅文集团有着密切合作。通过深掘IP价值,三七互娱计划10年内推出5款斗罗大陆衍生游戏。“我认为IP的效用,落点应该是在精细化运营上。”三七互娱董秘叶威介绍称,此前公司内部曾做过测算,一款4至5亿元流水的游戏,由IP影响力带动的流水大约只有1至2亿元,并且多集中在游戏初期。 这一分析也符合业内的认知,有相关人士就指出,历来IP改编游戏都存在“原著党”和“纯玩党”之间的权衡。如何在稳固核心用户盘基础上,拓展泛用户盘,需要公司在游戏设计、运营策略上投入大量精力。 “我们不过分强调IP的意义,也与我们用户群体有关。”叶威透露,不同于其他游戏公司用户群体以青少年为主,三七互娱的受众群体更多是中青年群体,“这一群体更看重游戏的玩法与运营”。据了解,目前三七互娱内部开发了一套“量子系统”,专门用于对用户群体数据的挖掘与精确投放。“通过这套系统我们能够及时获取用户游戏体验,然后再在‘效率+微创新’的模式下,快速实现游戏更新迭代。” 以微创新为思路,以研发驱动全流程“精细化运营”,是如今三七互娱的发展策略,这点从研发投入的增长上可以看出。公司年报显示,2019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8.13亿元,同比增长72.90%;研发团队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有游戏及系统研发人员1,582人,较上年增长23.40%。 “三七互娱从一开始就走的研运一体的模式。” 叶威介绍称,“这一模式下,我们不但可以掌控运营节奏,更重要的是能在自研业务线上积累大量运营数据。”据了解,将产品交付市场后,三七互娱能够通过运营业务线获取用户的真实反馈,并在聚合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新品研发,达成厂商与用户真实互动的互联网C2B模式。“借助公司内部AI平台,目前我们可以实现跨产品积累用户行为、用户需求等数据,并以此构建日趋丰富、完整的用户画像库,为新品研发运营提供精准可靠的经验借鉴。” 如今,“精细化运作”的思路正在向全产业链延伸。这个精细化运作的思想背后,则是公司董事长李逸飞一直强调的“马拉松精神”。上证报曾在2019年8月对李逸飞做过独家专访(详见上海证券报《三七互娱李逸飞:用马拉松精神长线经营企业》)。如今,公司市值提前跑上千亿元这个重要节点,李逸飞怎么看未来?“用马拉松精神做企业,追求永续经营,力争未来10年成为全球文创产业第一阵营。其他如市值之类都将水到渠成。”李逸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