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们提出了业内广为采用的标准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当前中国城镇化正步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总量平衡、区域分化的新发展阶段,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一城一策”推行,城市发展潜力差异巨大,城市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是我们历经一年多对经典框架的细化与量化,在前期60多个指标、超过10万条数据基础上筛出27个指标、约5万条数据,以此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可验证的城市发展潜力基本面+市场面评价模型,对全国除三沙市及港澳台外的336个地级行政单元的发展潜力进行客观排名。 本研究对于认识城市发展潜力、政府构建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居民安居乐业、企业投资决策等具有参考价值。 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房地产市场进入总量平衡、区域分化的城市群时代。1)背景:房地产进入新周期,城市发展进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中国20-50岁人口于2013年见顶,存量住房套户比近1.1和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告别高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周期。在中长期,城镇化、居住改善、城市更新三大红利将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平稳发展。从区域看,中国进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区域分化突出,城市发展潜力差异巨大,城市研究价值更加凸显。2)分析框架:基本面分析趋势,市场面分析时机。基本面分析是城市发展潜力研判的核心,关键在于研判人口,逻辑链条是:人随产业走,产业决定城市兴衰,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等区位因素决定产业布局。我们在基本面关注需求侧的人口现状、人口潜力和人口购买能力,以及供给侧的住房存量及土地财政依赖度,共涉及23个指标。在市场面,用房价周期、需求透支率、库存去化、地价房价比等波动较大的4个短期指标研判城市市场热度,以在基本面分析基础上判断进入时机。根据历史数据回测,准确度为75%。 基本面:2019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1)榜单概览:2019年深北上广稳居中长期发展潜力榜单前4名,二线城市中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居前十;东部地区有32座城市进入前50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表现尤其突出;东北地区有超八成城市位于200名之后。百强城市以全国13%的土地,集聚50%的人口,创造73%的GDP,占全国商品住宅销量的62%。2)人口现状:人口持续向大城市集聚,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从区域层面看,当前人口回流皖川桂豫等中西部省份与粤浙等东部省份人口再集聚并存,京沪津苏黑吉辽人口增长低迷甚至负增长。从分线城市看,人口持续向一二线大城市流入,三线城市全域流入流出基本平衡,四线城市持续流出。从重点城市看,深圳、广州、杭州常住人口大幅增长,西安、成都、长沙等中西部核心城市日益崛起,北京、上海、天津、苏州、无锡等东部城市人口增长放缓。3)人口潜力:人随产业走,一二线产业基础及潜力突出。一二线城市以25.5%的人口创造了46.5%的GDP,人口集聚潜力很大。在产业创新方面,一二线城市头部效应显著,上市公司占比、发明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约70%、75%,其中京沪深占据绝对高地,杭州、广州、苏州、南京、成都等城市居前。在交通区位上,一二线城市占据交通枢纽地位,高铁始发终到趟数分别高达740、149趟,东部地区受益于自然地理和率先发展战略交通基础条件更优。在公共资源上,一二线城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密集,城市轨道交通提升城市运行效率。4)购买能力:一二线城市绝对购买能力较高,相对购买能力较低。从绝对水平看,一线城市人均储蓄存款、可支配收入分别高达11.5、6.6万元,远高于其他城市。从相对水平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分别为20.8、10.6、8.4、6.0年,但一线城市因供给不足,房价并非由中位数收入人群决定,而是由高收入人群决定。5)住房供给: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偏紧,二三线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偏紧、套户比分别为0.97、1.02,东北地区有过剩风险、套户比超过1.1。东部、中部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分别为57%、52%;二三线城市较高,分别为64%、50%。 市场面:2019年百强城市何时布局最佳?1)榜单概览:在基本面分析基础上,结合市场面情况将发展潜力100强划为3档,其中深北上广等15个城市为一档,成都、武汉等25城为二档,兰州、徐州等60城为三档。2)量价趋势:部分三四线城市需求明显透支,部分一二线城市成交量有所回暖、市场有望趋稳。已经历明显调整的部分一二线城市及周边房价将逐渐趋稳,如供给不足或存在一定上涨压力;前期受棚改货币化刺激销量暴增、而又缺乏基本面支撑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存在调整风险。3)库存去化:西部地区、四线城市总体库存风险较高。从可售库存看,2019年1月一线、二线、三四线样本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分别为11.7、10.5、11.4个月,三四线城市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有一定上升。从广义库存看,2017年西部地区、四线城市土地消化周期分别为2.5、2.1年。4)拿地成本:2018年地价房价比总体回落,少数城市仍较高。2019年3月百城样本中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住宅类用地成交溢价率分别为4.2%、21.6%、21.4%,其中二线城市连续4个月上行、三四线城市连续5个月上行。2018年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地价房价比分别为29%、25%、19%、13%,除一线城市较2017年小幅上升1个百分点外,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分别下降7、5、2个百分点。 拥抱城市群,把握大趋势。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更具生产效率,更节约土地、能源,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2019年发展潜力百强城市中有96个位于19大城市群,有54个位于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从人均生产效率看,分规模人均创造GDP呈现规模从大到小的递减现象;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均创造14万元的GDP,是100-300万人城市的2.1倍,是20万人以下城市的约5倍。在城市群层面,19个城市群的核心在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5个城市群。预计到2030年,中国2亿新增城镇人口的约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其中约60%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七大城市群。在都市圈层面,24个1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以6.7%的土地集聚33%的人口创造约54%的GDP,其中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等都市圈发展潜力明显居前。在大都市圈之外,仍有两类三四线城市值得关注:一类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比较突出的三四线城市,另一类是距离中心大城市较远、辖区或腹地人口规模大的内陆地方性中心城市,均多数位于城市群内。 实施真正的房地产长效机制,有助于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也是人民、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共同期盼。长效机制的关键在于人地挂钩、金融稳定和因城施策。对于人口持续流入、供地不足导致的房价过高城市,增加土地供应;对于人口持续流出、供地过多导致的库存过高城市,减少土地供应;通过人地挂钩实现供求平衡,解决此前人地分离、供求错配导致的一二线房价过高、三四线库存过高问题。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经验看,房地产过度金融杠杆化是风险之源,货币金融稳定是治本之策,要避免货币超发、杠杆过高和居民过度举债,通过货币、金融、税收、土地等多种手段,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抑制投机型需求。 风险提示:模型预测存在一定偏差;部分指标尚未公布2018年数据,影响模型估计;旅游城市的逻辑与其他城市不同,模型未单独考虑。 目录 1 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房地产市场进入总量平衡、区域分化的城市群时代 1.1 研究背景:房地产进入新周期,城市发展进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 1.2 分析框架:基本面分析趋势,市场面分析时机 2 基本面:2019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 2.1 榜单概览:深北上广居榜首,区域中心城市及长三角珠三角表现突出,东北整体落后 2.2 人口现状:人口持续向大城市集聚,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 2.3 人口潜力:人随产业走,一二线产业基础及潜力突出 2.4 购买能力:一二线城市绝对购买能力较高,相对购买能力较低 2.5 住房供给: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偏紧,二三线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 3 市场面:2019年百强城市何时布局最佳? 3.1 榜单概览:发展潜力100强分3档 3.2 量价趋势:部分三四线城市需求明显透支,部分一二线城市成交量有所回暖房价趋稳 3.3 库存去化:西部地区、四线城市总体库存风险较高 3.4 拿地成本:地价房价比总体回落,少数城市仍较高 4拥抱城市群,把握大趋势 正文 1 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房地产市场进入总量平衡、区域分化的城市群时代 1.1 研究背景:房地产进入新周期,城市发展进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 从总体看,20-50岁人口于2013年见顶、需求峰值已过,存量住房套户比近1.1和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告别高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周期。在需求侧,中国20-50岁主力置业人群规模于2013年达峰值,住宅新开工面积2011、2013年达超过14亿平的双峰,2018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14.8亿平方米、大概率为历史峰值。按照当前人口发展趋势,中国人口总量将在2024年左右见顶,如后续鼓励生育,见顶时间也最多延迟到2031年。在供给侧,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实现从筒子楼到住宅小区,从全民蜗居到基本适居的历史性跨越,全国层面的城镇住房套户比从不到0.8上升到接近1.1,表明住房短缺时代终结。在政策层面,房地产调控思路发生重大转变,逐渐从短期调控政策向长效机制建设过渡。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调控目标在稳增长和控房价之间几经反复,调控思路重抑制需求轻增加供给、重短期调控轻长效机制,调控手段重行政调控轻经济手段,结果房价越调越涨。2016年12月中央明确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开始提出建立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房地产调控思路逐渐从短期调控政策向长效机制建设过渡,从全国一盘棋向因城施策过渡,从以商品属性为主向构建强调居住属性的住房制度过渡。 在中长期,城镇化、居住改善、城市更新三大红利将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平稳发展。一是城镇化红利。2018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6%,与发达国家平均约80%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并且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3.4%,市民化空间更是巨大。二是居住改善红利。当前同时拥有厨房和卫生间的城镇住房成套率仅85%,且有20%的家庭居住在条件较差的平房,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仅不到25平,与发达经济体存在明显差距。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收入提高,加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人均住房面积还将进一步增长。三是城市更新红利。随着住房存量市场日益庞大,住房存量更新、拆迁改造的规模将持续上升。总体来看,到2030年之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年均需求将在11-13亿平方米左右,需求虽有下滑,但规模仍然很大。(参见恒大研究院2018年12月报告《传统周期延续,还是长效机制破局?—2019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从区域看,中国进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区域分化突出,城市发展潜力差异巨大,城市研究价值更加凸显。在住房短缺时代,城市的发展潜力差异不大,但在住房总体平衡时代,城市的发展潜力则呈明显不同。住房存量套户比低、产业活力强、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显然更具发展潜力,而住房存量套户比高、产业不振、人口持续流出的城市缺乏发展潜力。在这一背景下,研判不同城市的发展潜力至关重要。从国际和中国经验看,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从乡村到城市迁移,到在城市化中后期明显向都市圈城市群迁移。虽然中国从2006年“十一五”规划开始提出以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但明显推进城市群建设则开始于2014年启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19个城市群规划相继出台。2018年11月,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鉴于当前多数城市群发育不成熟,中央把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作为城市群建设的突破口和抓手。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同城化为方向建设1小时通勤圈,标志着中国进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事实上,过去几年一二三四线城市房价走势明显分化,正是城市发展潜力呈明显差异的直接表现。一二线城市房价因人口大幅流入、土地供给不足在2015-2016年暴涨;三四线城市一度库存高企、后因去库存政策等在2017-2018年大涨。 1.2 分析框架:基本面分析趋势,市场面分析时机 在“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经典框架基础上,我们从“基本面+市场面”两个层面分27个指标研究2019年中国336个地级行政单位发展潜力(不含三沙),具体以基本面研判城市中长期发展潜力,以市场面辅助择时。 基本面分析是城市发展潜力研判的核心,关键在于研判人口趋势,逻辑链条是:人随产业走,产业布局决定于区位。其一,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人口决定需求。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更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根本支撑。由于出生人口大幅下滑,2018年中国人口仅增加530万,人口总量将在2024-2031年见顶,各地区已逐渐进入人口争夺的存量博弈时代。人口迁移的根本动力在于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准差距,一般规律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其二,产业决定城市兴衰,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聚则人口聚。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区域产业格局明显变化。从地区层面看,东部沿海大量制造业受成本上升影响,已经并正向中国内地、东南亚转移。从城市群角度看,发达城市群内核心城市集聚高端制造和高端服务业、向周边转移一般制造业,发育中都市圈城市群制造业继续向核心城市集聚,城市群外一般城市产业结构多呈现低端制造业化和低端服务业化。其三,区位决定产业布局,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决定区位。企业产业布局以最大化利润为目标,区位选择至关重要。但区位因素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等因素变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关键并非是率先开放的政策,而是沿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出口;从全球看,约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沿海100公里范围内。高端制造和高端服务业聚集在核心大城市,主要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下降和效率提高。 具体来看,我们在基本面关注需求侧的人口现状、人口潜力以及人口购买能力,以及供给侧的住房存量及土地财政依赖度,共涉及23个指标。其中,人口现状分为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后者包括外来人口、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率、小学生等指标。基于“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的基本逻辑,我们从经济实力、产业创新、交通区位和公共资源四个方面分析人口潜力。除经济总量外,我们以经济-人口比值(区域经济份额/人口份额)作为反映经济层面的总体人口吸引力,以A+H股上市公司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反映区域先进产业及创新能力,以高铁始发终到趟数、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到中心城市距离等反映交通区位,以在校大学生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路网密度反映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公共资源情况。在购买能力方面,我们关注绝对水平的人均储蓄存款、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相对水平的房价收入比。在供给侧,我们关注套户比和土地财政依赖度两个指标;其中,套户比反映存量住房市场的总体平衡程度,土地财政依赖度反映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及与此相关的土地出让偏好。 在市场面,用库存去化、房价周期、需求透支率、地价房价比等波动较大的4个短期指标研判城市市场短期波动,以在基本面分析基础上判断进入时机及优先顺序。一些城市尽管从基本面上看中长期发展潜力较大,但如果短期需求透支严重,短期之内并无发展潜力。我们通过4个短期指标反映市场面,包括土地消化周期、房价周期、需求透支率、地价房价比等。由于可售库存数据不全,我们以土地消化周期这种广义库存去化指标反映城市住房库存。房价周期反映城市房价目前处于何种位置,是上涨中还是下跌中,以及相关持续时间。需求透支率即为当前住宅销售面积增速与过去几年增速的偏离程度,如果大幅偏离过去均值,则很可能意味着风险较大。地价房价比可大致反映房企当前拿地的预期成本收益比,不过如果缺乏人口和产业导入,地价房价比低的地区也缺乏发展潜力。 此外,短周期的金融指标多具有全国同一性、地区差异小,所以未纳入模型考量范围。金融政策(利率、流动性投放、信贷、首付比等)既是各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对房地产市场短期波动影响最为显著的政策。住房的开发和购买都高度依赖银行信贷的支持,利率、首付比、信贷等政策将影响居民的支付能力,也影响开发商的资金回笼和预期,对房市供求波动影响较大。 本文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于公开渠道,主要包括国家及各地方统计局、政府公开资料、Wind、部分房地产专业数据机构等。对部分地区或部分指标尚未公布2018年数据的情况,我们以2017年数据代替。 在数据处理上,为消除原始数据的量纲差异,对原始数据采取“最大值-最小值”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对于单调递增指标线性转换为0-100,对于单调递减指标逆向线性转换为0-100。 在权重处理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自上而下设置各级指标权重,并通过回测历史数据优化权重设置。在2015-2016年的数据回测中,模型对排名的准确度为75%,对指数的拟合优度为62%。 2 基本面:2019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 2.1 榜单概览:深北上广居榜首,区域中心城市及长三角珠三角表现突出,东北整体落后 根据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市政治地位等,将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单位划分为一二三四城市,其中三沙市因公开数据缺失较多而不在本文榜单范围内。一线城市为北上广深4个,2018年GDP在2万亿元以上;二线城市为除一线城市外的直辖市、多数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GDP大于7000亿元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于4万元的少数发达地级市共35个;三线城市为少数弱小省会城市和GDP在2000亿元以上的其他地级单位共85个;四线城市为GDP在2000亿元以下的其余地级单位共213个。 2019年深北上广稳居中长期发展潜力榜单前4名,二线城市中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居前十;东部地区有32座城市进入前50名,东北地区有超八成城市位于200名之后。百强城市以全国13%的土地,集聚50%的人口,创造约73%的GDP,占全国商品住宅销量的约62%。深圳占据城市发展潜力榜首,北京、上海、广州紧随其后。二线城市中,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列前10名;郑州、长沙、西安、济南、合肥等省会城市,厦门、青岛等计划单列市,苏州、东莞、佛山等发达地级市进入前20名。省会城市除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拉萨外均排名前50。在前50名城市中,东部地区多达32个,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6、8、4个。除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外,前50名其余地级市大多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中长三角城市群8个,珠三角城市群4个,海西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各2个。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排在200名之后的城市占比分别为4.6%、22%、64.1%;东北地区有30座城市位列200名之后,占本区域地级单位个数的83.3%,发展潜力总体靠后。需注意,各指标经标准化处理后合成的发展潜力指数仅具备序数意义。 2.2 人口现状:人口持续向大城市集聚,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 从区域层面看,当前人口回流皖川桂豫等中西部省份与粤浙等东部省份人口再集聚并存,京沪津苏黑吉辽人口增长低迷甚至负增长。改革开放后至2010年左右,人口大规模向出口导向型的沿海发达地区流动。2010年以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以及老一代农民工老化,部分人口逐渐回流中西部,东部人口增速总体减缓,而东北地区人口开始负增长。当前人口回流明显的是安徽、四川、广西、河南、贵州等省,安徽常住人口年均增量从2000-2010年的-33万回升至2010-2015年的37万,再增至2015-2018年的60万,四川从-56万回升至32万,再增至46万。广东、浙江等省常住人口增长一度受人口回流而明显放缓,但2015-2018年人口重新明显集聚,当前年均增量分别为166、66万。江苏则从2000-2010年的54万降至2010-2015年的22万,2015-2018年为25万、无明显起色,江苏与广东的人口集聚差异类似经济发展差异,2016年开始两地经济总量逐渐拉大。 从分线城市看,人口持续向一二线大城市流入,三线城市全域流入流出基本平衡,四线城市持续流出。1982-2017年,一线、二线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一线城市增速更高,表明人口长期净流入、且向一线城市集聚更多。其中,1991-2000年、2001-2010年、2011-2017年,一线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3.9%、3.4%、1.5%,二线城市分别为1.9%、1.8%、1%,表明2011年以来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放缓但仍保持集聚,放缓的原因包括京沪控人、人口老化农民工回流等。上述三个时期,三四线合计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0.63%、0.29%、0.44%,而全国人口平均增速为1.04%、0.57%、0.52%,表明2011年以来人口虽有回流但仍在持续净流出。其中,2001-2010年、2011-2017年三线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0.50%、0.44%,基本持平于全国0.57%、0.52%的人口增速;四线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均为0.14%、0.38%,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重点城市看,深圳、广州、杭州常住人口大幅增长,西安、成都、长沙等中西部核心城市日益崛起,北京、上海、天津、苏州、无锡等东部城市人口增长明显放缓。过去二十年,城市的人口集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除京沪从2013年开始主动控人外,其他城市近期多在“抢人”、但成效各异。2000-2010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最大的前五个城市为上海、北京、苏州、深圳、天津,分别年均增加66、61、37、34、31万。2010-2015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最大的前五个城市为天津、北京、上海、深圳、郑州,分别年均增加50、42、22、20、18万。2015-2018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最大的前五个城市为深圳、广州、杭州、长沙、西安,分别年均增加55、47、26、24、23万;成都、郑州、重庆(主城)常住人口年均增加也超过15万,而传统的人口集聚大市北京、上海、天津、苏州、无锡年均增加不足5万,北京2017-2018年持续两年负增长、天津2017年一度负增长。 从户籍情况看,主要大城市外来人口众多、人口本地化空间很大,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深化推进有望释放部分住房需求。中央要求,除北京、上海少数超大城市外,其他城市均需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当前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差大于500万人的有上海、北京、深圳、东莞、广州、天津6座城市,在200-500万人的有苏州、佛山、武汉、郑州、宁波5座城市,在100-200万人的有15座城市,50-100万人的有18座城市。上述44城或为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或为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地区发达城市。近年在户籍制度改革和“抢人大战”的背景下,部分大城市户籍人口增长迅猛。2018年西安、成都、武汉、广州户籍人口分别较上年增加86.6、40.8、30.1、29.8万人,主要以户籍迁入的机械增长为主。 2.3 人口潜力:人随产业走,一二线产业基础及潜力突出 一二线城市以25.5%的人口创造了46.5%的GDP,人口集聚潜力很大。当前一线城市以5.2%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2.3%的GDP,二线城市以20.3%的人口创造了34.1%的GDP,三线城市的人口份额与经济份额基本持平、分别为33.9%、34.0%,四线城市的人口份额明显低于经济份额、分别为39.7%、24.5%(因统计问题,地区GDP合计与全国存在差异)。从经济—人口比值来看,2017年一、二、三、四线城市分别为2.4、1.7、1.0、0.6;从剔除工业因素的第三产业-人口比值看,2017年一、二、三、四线城市分别为3.2、1.7、0.8、0.5。从经济增速看,2015-2017年,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年均经济增速分别为7.5%、7.9%、7.8%、6.8%,四线经济规模基数小、但增速仍然乏力。从区域看,近几年经济增速比较低的地区是辽宁、山西等数据挤水分地区及东北、西部等偏远地区,经济增速多在6%以下;而中部不少地区经济增速在8-10%之间,西南部分地区更是在10%以上。总体上看,未来人口将继续向大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三四线城市全域人口未来将继续大幅流出。 在产业创新方面,一二线城市头部效应明显,京沪深占据绝对高地,杭州、广州、苏州、南京、成都等城市居前。产业创新的城市差异比经济实力更加明显,这主要因为创新需要高度集聚才更有效率。从反映龙头企业的A+H股上市公司数来看,北京占全国的比重达10.7%,京沪深合计占比高达27.5%,一二线城市合计占69.9%。从发明专利授权量来看,北京由于占尽产学研资源优势而独占全国的14.4%,京沪深合计占26.8%,一二线城市占比达到75.5%。产业创新排名相对靠前的三线城市主要是绍兴、常州、台州、嘉兴、珠海等长三角、珠三角城市。 在交通区位方面,一二线城市占据交通枢纽地位,高铁日始发终到趟数分别高达740、149趟,东部地区受益于自然地理和率先发展战略交通基础条件更优。从自然地理看,东部沿海地区具有先发的区位优势。在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下,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从高铁通达度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高铁日均通行班次分别为974、460、155、54趟;目前尚有107个城市未开通高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从高铁日始发终到趟数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分别平均为740、149、17、6趟,其中广州、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武汉、重庆、天津、长沙、西安位居全国前十。从高速公路看,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路网密度差异仍然十分明显,分别为1001、506、330、99公里/万平方公里,四线城市仅为一线城市的10%。2016年国家发改委《铁路网中长期规划》要求,在“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基础上,建设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其中八纵是指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是指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在公共资源方面,一二线城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密集,城市轨道交通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公共资源是产业发展的配套,优质公共资源对人口有着明显吸引力。从教育看,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多拥有区域内最优质的中小学和高等教育资源,拥有的985/211大学数合计占全国的81%,拥有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合计占全国的58%;其中,京津沪的一本升学率位居全国前三。从医疗资源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3.2、3.1、2.2、1.9,并且医疗资源的质量差异巨大,全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从城市轨道交通看,根据各城市地铁公司官网及发改委最新批复,至2019年3月全国已通城市轨道交通(不含有轨电车)的城市有35个,加上已批复未开通的城市则增至45个。二线城市中太原、呼和浩特、南通、泉州、烟台尚未开通城市轨道交通,三线城市目前仅温州开通。已批复未开通地铁的城市除太原、呼和浩特、南通3座二线城市外,还包含包头、徐州、常州、绍兴、金华、芜湖、洛阳等7座三线城市。 2.4 购买能力:一二线城市绝对购买能力较高,相对购买能力较低 一线城市人均储蓄存款、可支配收入分别高达11.5、6.6万元,远高于其他城市。绝对购买能力不仅是可支配收入,还应包括人均储蓄存款,尽管当前“存款搬家”现象明显,但仍能反映相关情况。从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看,2017年一线、二线城市分别为11.5、6.6万元,三线、四线城市分别为4.1、3.2万元。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看,2017年一线、二线城市分别为6.4、4.5万元,三线、四线城市分别为3.6、3.1万元。此外,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部分资源型城市人均储蓄存款及可支配收入也较高。 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分别为20.8、10.6、8.4、6.0年;但一线城市因土地供给不足,房价并非由中位数收入人群决定,而是由高收入人群决定。2017年一线、二、三、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分别为20.8、10.6、8.4、6.0年,城市间分化显著,这与全球其他经济体核心城市房价收入比较高的情况一致。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26.5、22、21.4年;二三线城市中三亚、厦门、福州房价收入比也很高,分别为31.2、24.2、21.5年,三亚为全国旅游城市、房价主要受外来者购房影响。从原则上讲,在供需基本平衡的市场,房价由中位数收入人群决定;在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的市场,房价由低收入人群决定;在供给明显小于需求的市场,房价则由高收入人群决定。并且,与国外明显不同,因文化传统差异,中国人购房存在“六个钱包”现象,即父母等对子女的资金支持通常较大,这使得传统房价收入比的度量存在一定偏差。不过,考虑到现实并无更好的指标及数据衡量相对购买能力,本文依然采用房价收入比度量。 2.5 住房供给: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偏紧,二三线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 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偏紧、套户比分别为0.97、1.02,东北地区有过剩风险、套户比超过1.1。我们在2018年11月报告《中国住房存量测算:过剩还是短缺?》估算了2017年各省级、地级单位城镇住宅套户比。分地区看,2017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包括学生及其宿舍的城镇套户比分别为0.99、1.05、1.03,东北地区为1.13;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不含学生及其宿舍的套户比分别为1.02、1.09、1.08,东北地区为1.17。分线看,2017年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套户比(含学生及其宿舍)分别为0.97、1.02、1.06,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偏紧。在全国336个地级单位(不含三沙)中,2017年有89个城市的套户比小于1,占比26.5%;有157个城市的套户比介于1.0-1.1之间,占比46.7%;有72个城市的套户比介于1.1-1.2之间,占比21.4%;有18个城市的套户比高于1.2,占比5.4%。 东部、中部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分别为57%、52%;二三线城市分别为64%、50%,高于一线、四线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地方政府对房价的依赖。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近三年土地财政依赖度(土地出让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57%、51.7%,高于西部、东北的31.6%、19.4%。这是由于西部、东北需求相对偏弱,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能力有限。分线看,二、三线城市近三年土地财政依赖度分别为64.2%、49.5%,高于一线城市的42.2%和四线城市的35%。其中,上海、深圳土地财政依赖度分别为25%、26%,而北京、广州达50%、68%。在全国336个地级单位(不含三沙)中,有16座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大于100%,占比4.8%;有31座城市在70%-100%之间,占比9.2%;有98座城市在40%-70%之间,占比29.2%;有191座城市在40%以下,占比56.8%。 3 市场面:2019年百强城市何时布局最佳? 3.1 榜单概览:发展潜力100强分3档 在基本面分析基础上,我们结合市场面情况将发展潜力100强划为3档,其中深北上广等15个城市为一档,成都、武汉等25城为二档,兰州、徐州等60城为三档。市场面由库存去化周期、需求透支率、房价周期、地价房价比4项指标组成。我们首先将城市发展潜力100强按照发展潜力指数分为三档,再通过市场面指标分析,对当前市场趋势较好的城市升档,其他城市维持不变。 3.2 量价趋势:部分三四线城市需求明显透支,部分一二线城市成交量有所回暖房价趋稳 前期受棚改货币化刺激销量暴增、而又缺乏基本面支撑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存在需求透支风险。比如,一个城市过去3-5年的销售增速均在20%以下,在基本面改变不大的情况下,某年销售增速突然飙升,比如达到50%及以上,这种城市在短期存在需求透支风险,从数据看主要是部分受棚改货币化刺激的三四线城市。2017年以来,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量明显下降,二线城市基本持平,三四线城市受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扩大而继续暴增。各线城市销量暴增的时间呈现轮动特征,一线城市2015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4%,二线城市2015、2016年分别增长10%、26%,三四线城市2016、2017年分别增长22%、13%,部分缺乏基本面支撑的三四线城市需求明显透支。 从房价周期看,前期经历明显调整的部分一二线城市及周边房价将逐渐趋稳,如供给不足或存在一定上涨压力。从历史经验看,过去不少城市的房价存在三年左右的小周期,涨一段调整一段,小周期的背后是房地产调控、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需求释放与透支等因素。2015-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部分城市及一些省会城市房价已连续低迷2年以上,目前成交量有所回暖,市场逐渐趋稳。此类城市在一线城市中有北上广深,二线城市中有天津、南京、无锡、苏州、杭州、济南、郑州、武汉、东莞等,三线城市中有廊坊、温州、嘉兴、珠海、惠州、中山等。而部分前期主要受棚改货币化刺激导致房价大涨、同时缺乏基本面支撑的三四线城市存在一定调整风险。 3.3 库存去化:西部地区、四线城市总体库存风险较高 从可售库存看,2019年3月一线、二线、三四线样本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分别为11.7、10.5、11.4个月,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有一定上升。可售商品住宅数据可得性较差,我们选取分线样本城市进行分析。一线城市选取4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线城市选取16城:天津、重庆、南京、武汉、成都、苏州、厦门、西安、长沙、宁波、福州、青岛、长春、杭州、济南、南昌,三四线城市选取9城:徐州、莆田、东营、芜湖、焦作、南平、三明、滁州、安庆。2015年以来,得益于棚改货币化政策三四线城市可售库存去化周期持续走低,2018年5-6月最低不到7个月,但逐渐上升。2019年3月,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可售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分别为11.7、10.5和11.4个月。需要注意的是,库存去化周期对销售非常敏感,比如部分城市商品住宅销量当前处于历史低位,一旦成交回暖,去化周期将明显下降。 从广义库存看,西部地区、四线城市库存偏高,2017年土地消化周期分别为2.5、2.1年。分地区看,东部、中部、东北地区库存持续改善,西部地区库存改善力度明显不足。2017年,东部、中部、东北地区土地消化周期均在1.15-1.35年之间,而西部地区则高达2.5年。分线城市看,2017年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土地消化周期分别为0.8、0.9、1.2、2.1。尽管一线城市受2016年930开始的调控收紧影响,市场销售持续降温,但土地消化周期基本小于1;四线城市销售乏力,土地供应持续增加,仍有较大库存风险。 3.4 拿地成本:地价房价比总体回落,少数城市仍较高 近期土地成交有所回暖。2018年百城样本中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住宅类用地成交溢价率分别为6.1%、12.5%、18.1%,均较2017年的21.9%、38.3%、45.3%明显下滑。不过,从最近半年数据看,土地成交有所回暖,2019年3月百城样本中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住宅类用地成交溢价率分别为4.2%、21.6%、21.4%,其中二线城市连续4个月上行、三四线城市连续5个月上行。 地价房价比总体回落,但少数城市地价成本仍较高。2018年一、二、三、四线城市地价房价比分别为29%、25%、19%、13%,除一线城市较2017年小幅上升1个百分点外,二、三、四线城市分别下降7、5、2个百分点(由于地级层面的新房价格数据不全,在此以二手房价格分析,由此估计的地价房价比可能偏低)。尽管各线城市地价房价比总体上差距不大,但具体城市之间差异巨大。此外,当前部分城市推行的“限房价、竞地价”土地出让模式有效地平抑了新房价格,但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新房抢购。 4 拥抱城市群,把握大趋势 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更具生产效率,更节约土地、能源,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根据基本面排名,2019年发展潜力百强城市中有96个位于19大城市群,其中处于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的有54个。2018年11月,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以住建部城区常住人口为标准,将城市划分为1000万以上、500-1000万、300-500万、100-300万、50-100万、20-50万、20万以下七类。从人均生产效率看,分规模人均创造GDP呈现规模从大到小的递减现象;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均创造14万元的GDP,是100-300万人城市的2.1倍,是20万人以下城市的约5倍。从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看,大城市明显更节约土地资源,分规模人均创造GDP呈现规模从大到小的递增现象,2017年1000万人以上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仅74.5平方米,而100-300万、20万以下城市分别为117.3、135.5平方米。 在城市群层面,19个城市群的核心在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5个城市群。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及“十三五”规划要求建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哈长、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平原、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19个城市群。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是其中最成熟的三个,以全国5%的土地面积集聚了23.3%的人口,创造了39.3%的GDP,成为带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目前均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三大城市群外,以成都、重庆、武汉为核心的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具发展潜力,两大城市群以5.2%的土地面积集聚了15.5%的人口,创造了15.6%的GDP。其次则是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关中平原、哈长、辽中南等城市群。预计到2030年,中国2亿新增城镇人口的约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其中约60%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七大城市群(参见恒大研究院2018年7月报告《中国人口大迁移》)。 在都市圈层面, 24个1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以6.7%的土地集聚33%的人口创造约54%的GDP,其中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等都市圈发展潜力明显居前。鉴于当前多数城市群发育不成熟,且部分核心城市生产要素明显向周边溢出,中央把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作为城市群建设的突破口和抓手。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这是中国第一份以“都市圈”为主题的中央文件,要求以大城市及周边地区同城化为方向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包括以轨道交通等为基础打造1小时通勤圈。根据有关城市群规划及相关地方规划,当前中国有上海、北京、广佛肇、杭州、深莞惠等10个2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有重庆、青岛、厦泉漳等14个1000万-2000万人大都市圈。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以全国6.7%的土地集聚约33%的常住人口,创造约54%的GDP。从发展潜力看,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都市圈居前,之后则是苏锡常、天津、南京、长株潭、杭州、重庆等都市圈。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都市圈范围有重合,比如上海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均有重合。 在24个大都市圈之外,仍有两类三四线城市值得关注:第一类是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比较突出的三四线城市,多数位于城市群内,如温州、珠海、中山、徐州、海口、金华、唐山、泰州、保定、威海等。珠海、中山是珠江口西岸中心城市,珠中江都市圈2017年末人口达958.7万,有望成为下一个千万级大都市圈。温州、威海均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工贸城市;唐山、保定分别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布局“三轴”中的“京唐秦”、“京保石”产业发展带上。该类城市中唯一不在19大城市群的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2018年国家发改委《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北部淮海经济区”部分明确提出:“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和陆海交汇枢纽作用,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并界定了淮海经济区包括以徐州为核心的3省10市,面积8.9万平方公里。 第二类是距离中心大城市较远、辖区或腹地人口规模大的中西部地方性中心城市,如洛阳、包头、银川、鄂尔多斯、岳阳、绵阳、衡阳、安阳、广安、遂宁、柳州、南阳等,也多数位于城市群内。其中,银川为省会城市,洛阳、包头、鄂尔多斯、岳阳、衡阳、柳州、南阳分别为所在省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此外,宜昌、常德、遵义、襄阳、赣州等地方性中心城市目前不在发展潜力百强城市之列,但从长远看仍具备一定发展潜质。
2020年中国GDP增长破100万亿的事实,很快有了另外一种解读方式。2020年,到目前的统计为止,全国已经有了23个万亿GDP城市,简单加总,就超过了100万亿总GDP的四分之一,甚至接近了三分之一。中心城市,都市圈,以及新兴的万亿GDP城市,正是撑起中国经济的增长极。根据陆续揭晓的各地2020年经济成绩单,目前已经有6座城市宣布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分别是福州、泉州、南通、合肥、西安和济南,这个数字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而在2019年,“万亿俱乐部”城市的“会员”数还只是17个。可以看一下这些城市的“入会”时间:2006年上海,2008年北京,2010年广州,2011年深圳、天津、苏州、重庆,2014年武汉、成都,2015年杭州,2016年南京、青岛,2017年无锡、长沙,2018年宁波、郑州,2019年佛山。虽然2020年总GDP全年同比增长不过2.3%,但万亿GDP城市从17到23的增长却显然更为突出。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GDP的增长,我们不再简单分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而是围绕着新兴城镇化的新格局来看待。“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而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又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要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着力打通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供求动态均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越来越热闹的万亿GDP城市俱乐部,将起到明显的核心作用——先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牵头,打通小堵点,完成小循环;然后再全国一盘棋,打通大堵点,实现大循环;最终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就是要形成一批新增长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这些万亿GDP城市形成的都市圈为抓手,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等机制,优化区域分工,深化区域合作,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除了形成一批新的增长极,还让中国的城市群具备了和全球大城市群一较高下的竞争力。在新增了合肥和南通之后,长三角的万亿GDP城市已经达到了8个,根据复旦大学吴波教授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的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在人口规模和地域面积上,远远超过了世界前五大城市群,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这五大城市群的人口规模都不到一亿,地域面积也远小于长三角城市群。这样的一个超大规模的城市群,不仅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更是国际大循环的基础。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目标就是培育一个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而在国际大循环的开放领域,该规划提出了大力吸引外资,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等等。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去年底曾经发表署名文章,详解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内涵及其实施路径。其中就阐述了,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批新增长极。并且,刘鹤还进一步强调,国内大循环绝不是自我封闭、自给自足,也不是各地区的小循环,更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放弃国际分工与合作。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围绕着阵容越来越大的万亿GDP城市,建设一批现代都市圈,这些都市圈,不仅是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增长极,更是国际大循环的桥头堡。
文:任泽平 熊柴 白学松 实习生姜文镪、杜光瑜等对本文有贡献 导读 我们提出了“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业内经典分析框架。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一般经历两阶段:从城镇化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化城市群化,中国的都市圈城市群时代已经到来!城市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我们在前期推出了《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排名:2019》、《中国十大最具潜力都市圈:2019》等系列报告,本篇结合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规律,对中国规划建设的19个城市群进行排名,并对五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逐次分析。 摘要 2019年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排名: 1)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2006年“城市群”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2013年以来中央要求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当前19个城市群以25%的土地集聚75%人口,创造88%GDP,其中城镇人口占比78%,大部分城市群建设尚不成熟。 2)世界城市群发展可划分为雏形发育期、快速发育期、趋于成熟期、成熟发展期四个阶段,经历了从单级城市、都市圈到城市群的演变。美国东北部大西洋(行情600558,诊股)沿岸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世界五大城市群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发展规划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产业的分工协作等逐渐崛起成为各国提升经济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 3)基于我们在2019年4月《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基本面+市场面”两个层面27个指标分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发展潜力居前,之后是海峡西岸、山东半岛、中原、辽中南、关中平原、北部湾等。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经济规模居前、产业创新实力领先,GDP、A+H股上市公司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全国的38.1%、64.1%、63.9%。从人口流入看,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京津冀近3年人口增量领跑全国,分别年均增长142.2万、100.9万、87.3万、63.8万、42.7万人,中原、海峡西岸、北部湾、关中平原、山东半岛、黔中等亦明显增长,辽中南、哈长城市群人口减少。当前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进入趋于成熟期,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海峡西岸等11个城市群处于快速发育期,黔中、呼包鄂榆、滇中等6个城市群处于雏形发育期。 NO1.长三角城市群:崛起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1)长三角GDP达17.9万亿元,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层级结构最合理的城市群,已有六大城市跻身GDP万亿俱乐部,未来将以核心城市为支点构建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大都市圈。2)长三角以电子、汽车、现代金融等产业为核心,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3)长三角石化、冶金等领域存在一定无序竞争,核心城市规划滞后,经济效率与世界级城市群存在差距。 NO2.珠三角城市群:携手港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1)2018年珠三角人均GDP达12.9万元、居中国五大城市群首位,城镇化率85.3%、中国最高,将与港澳“拼船出海”,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2)珠三角制造业水平发达,未来致力于构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3)除深圳外,珠三角城市主要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优质公共资源短缺。 NO3.京津冀城市群: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1)京津冀整体创新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A+H股上市公司市值31.4万亿元,占全国的41.1%。近年顶层设计不断强化,将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2)京津冀呈现“重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布局,高耗能行业占比近几年明显下降,未来将向“高端制造+科技创新”方向着重发力。3)京津冀城镇规模等级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明显。 NO4.成渝城市群:培育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1)成渝2018年城镇化率达53.8%、西南最高,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地带,战略地位突出,极具发展潜力。2)成渝产业协同度较低,未来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3)成渝内部缺少重要节点城市,成渝两地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竞争大于合作,创新能力不足。 NO5.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带。1)长江中游土地面积合计32.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群,常住人口总量达1.3亿人、仅低于长三角,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带。2)长江中游以钢铁、汽车等传统工业为基础,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为支撑,未来重点推进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的深度合作,打造世界级规模的先进制造业带。3)长江中游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低。 风险提示:政策推动不及预期,公开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偏差。 目录 1.2019年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排名 1.1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 1.2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与经验 1.3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榜单及分类 2.中国五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群 NO1.长三角城市群:崛起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NO2.珠三角城市群:携手港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NO3.京津冀城市群: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NO4.成渝城市群:培育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NO5.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带 正文 1 2019年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排名 1.1 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 2006年“城市群”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2013年以来中央要求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以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2012年十八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及“十三五”规划要求建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哈长、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平原、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19个城市群。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2015年至今,国务院已批复11个城市群规划。 19个城市群以25%土地集聚75%人口,创造88%GDP,其中城镇人口占比78%。目前大部分城市群依旧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培育。城市群更具生产效率,更节约土地、能源等,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根据恒大研究院2019年4月报告《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发展潜力百强城市中有96个位于19大城市群。19个城市群土地面积合计约2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1982-2018年,19个城市群常住人口从7.1亿增至10.5亿,人口占比从70.3%增至75.3%。2018年城镇化率达到61.7%,即城镇人口6.5亿,占全国城镇人口的78.3%;GDP合计79.3万亿,占全国的88.1%。长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山东半岛五个城市群人口过亿,分别为1.5亿、1.1亿、1.0亿、1.3亿、1.0亿。中原、珠三角、海峡西岸、哈长、北部湾、关中平原六个城市群人口均在4000-7000万之间,辽中南、黔中、滇中三个城市群人口在2000-4000万,而山西中部、兰州-西宁、呼包鄂榆三个城市群人口在1000-2000万,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不到700万。目前大部分城市群建设尚不成熟。一方面,多数城市群中心城市尚处于集聚阶段,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另一方面,城市群内的各城市之间由于利益因素互相博弈,协调机制不健全,城市群之间也存在同质化竞争、资源错配等问题。 1.2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与经验 城市群发展可划分为雏形发育期、快速发育期、趋于成熟期、成熟发展期四个阶段,经历了从单级城市、都市圈到城市群的演变。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根据对北美城市的深入考察发表代表论文《城市群:东北海岸的城市化》,首次明确提出城市群概念。之后国内外学者围绕城市群进行了丰富的理论探讨,将城市群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雏形发育期、快速发育期、趋于成熟期、成熟发展期。1)在雏形发育阶段,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带动不足,城市间的内在联系较弱,分工体系和区域基础设施仍不完善。2)在快速发育阶段,中心城市部分产业和非核心功能向周边小城市扩散,都市圈逐渐形成,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分工体系开始形成,区域基础设施处于快速建设期。3)在趋于成熟阶段,都市圈建设逐渐成熟,分工体系较为合理,区域基础设施趋于完善。4)在成熟发展阶段,多个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合理分工协作形成城市群。整体来看,回顾近300年现代化的历史,全球经历了三次城市化浪潮:第一次是核心大城市的兴起,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新兴城市,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第二次是都市圈的形成,一些产业因城市转型、成本等各种因素转移到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第三次是城市群的形成,主要特点是通过各级城市之间的交通和物流联系,形成庞大的立体城市群网络,区域总体实力、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 国际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有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核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核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等城市为核心,土地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集中了美国总人口的20%,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7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商贸中心和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2)五大湖城市群集中了美国30%以上的制造业,其汽车产量和销售额约占美国的80%,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共同构成北美制造业带,钢铁产业集中在匹兹堡,汽车产业集中在底特律。土地面积2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0万。核心城市芝加哥是美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3)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由东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组成,集聚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信息和研发机构。土地面积3.5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的6%,人口近7000万、占总人口的61%。核心城市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4)英国伦敦城市群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由伦敦-利物浦一线的城市构成,其中包括世界纺织工业之都-曼彻斯特、纺织机械重镇-利兹、伯明翰、谢菲尔德等大城市,土地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3650万、占总人口的55%。核心城市伦敦贡献了全国约20%的GDP,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5)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由大巴黎地区城市群、莱茵-鲁尔城市群、荷兰-比利时城市群构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土地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600万。其中,巴黎是法国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西欧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 在过去的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世界五大城市群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发展规划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产业的分工协作等逐渐崛起成为各国提升经济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1)发达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创新资源的集聚中心和创新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高端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门户。东京集中了日本约30%的高校和40%的大学生,拥有全日本1/3的研究和文化机构,以及全日本PCT专利产出的50%和世界PCT专利产出的10%;纽约集聚了美国10%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0%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伦敦集聚了英国1/3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高校毕业生占全国的40%。2)世界级城市群非常重视城市群内部的统筹规划。1922年,纽约成立区域规划协会,分别于1929年、1948年和1966年编制了三份地区发展规划,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保障;1937年,为了解决伦敦人口过度集聚问题,英国政府成立“巴罗委员会”,并根据该委员会提交的报告编制首轮大伦敦规划,奠定了伦敦城市群的空间格局。3)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能够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联系,世界级城市群具备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完善的城际基础设施、发达的航运功能,并逐渐向腹地延伸。东京和伦敦从交通发展方面提供了最优质的基础保障,两个城市群的轨道交通建设和运维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东京和伦敦都拥有出海港口,特别是在航空运输方面,东京拥有旅客吞吐量居日本第一二位的羽田、成田两个国际机场,年吞吐量超过1.1亿;伦敦拥有世界第三的希斯罗国际机场和英国第二大的盖特威克机场及其他3个机场,年吞吐量超过1.6亿。4)产业分工协作使各城市能够在城市群发展中找准特色定位,实现优势互补。以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为例,纽约作为金融和商贸中心,华盛顿作为政治中心,波士顿成为了与“硅谷”齐名的高科技聚集地,巴尔的摩国防工业和卫生服务业发达。 1.3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榜单及分类 在2019年4月报告《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中,我们从“基本面+市场面”两个层面分27个指标研究2019年中国336个地级行政单位发展潜力(不含三沙),具体以基本面研判城市中长期发展潜力,以市场面辅助择时。城市群是高度一体化和同城化的城市集群,我们继续从“基本面+市场面”两个层面分27个指标研究2019年中国19个城市群发展潜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发展潜力居前,之后是海峡西岸、山东半岛、中原、辽中南、关中平原、北部湾等。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经济规模居前、产业创新实力领先,GDP、A+H股上市公司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全国的38.1%、64.1%、63.9%。从人口看,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京津冀近3年人口增量领跑全国,分别年均增长142.4万、100.9万、87.3、63.8万、42.7万人,中原、海峡西岸、北部湾、关中平原、山东半岛、黔中等亦大幅增长,辽中南、哈长城市群人口减少。从经济规模看,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以17.9万亿元GDP一骑绝尘,京津冀、长江中游、珠三角、山东半岛、成渝、海峡西岸城市群紧随其后,GDP在4.2-8.4万亿元之间,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GDP合计34.3万亿,占全国的38.1%。从产业创新看,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依旧占据绝对优势,A+H股上市公司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全国64.1%、63.9%。从人口看,2015-2018年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年均增加142.2万人,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京津冀分别年均增长100.9万、87.3万、63.8万、42.7万人;中原、海峡西岸、北部湾、关中平原、山东半岛、黔中城市群近3年人口年均增量介于18-42万人之间;兰州-西宁、山西中部、滇中、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近3年人口年均增量介于1-9万人之间;辽中南、哈长城市群近3年人口负增长。 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进入趋于成熟期,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海峡西岸等11个城市群处于快速发育期,黔中、呼包鄂榆、滇中等6个城市群处于雏形发育期。中国暂时没有城市群达到成熟发展期水平。趋于成熟期城市群2018年GDP在5万亿以上,A+H股上市公司数在190家以上,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在1.6万件以上,城市群分工体系逐渐形成、基础设施处于快速建设期。快速发育期城市群2018年GDP多在1万亿以上,但多数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尚处于虹吸阶段,中心城市与几乎所有周边城市的人均GDP差距都在扩大。雏形发育期城市群2018年GDP大都在1万亿元以下,产业创新指标也在城市群排名相对靠后。根据上述标准,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进入趋于成熟期,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海峡西岸等11个城市群处于快速发育期,黔中、呼包鄂榆、滇中等6个城市群处于雏形发育期。 2中国五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群 2.1长三角城市群:崛起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长三角GDP达17.9万亿元,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层级结构最合理的城市群,已有六大城市跻身GDP万亿俱乐部,未来将以核心城市为支点构建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共计26市。长三角土地面积合计21.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2%;2018年经济总量17.9万亿元,占全国的19.8%,和印度相当;常住人口1.5亿人,占全国的11%;A+H股上市公司市值14.4万亿元,占全国的18.7%。其中,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和宁波等6城GDP超万亿,占全国万亿城市数量的37.5%。城市层级结构方面,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出“一超二特三大”的格局,是中国城市层级结构最为合理的城市群,体现了“龙头城市-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这一层次合理、结构清晰的城市体系。上海城区人口超过了2000万,是长三角唯一的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南京和杭州城区人口均超过600万,处于特大城市行列(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未来将向超大城市进军。合肥、苏州和宁波的城区人口超过300万,处于I型大城市(300万以上500万以下)行列。交通方面,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获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最多的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宁波、无锡、常州、南通、绍兴、金华和芜湖12城。整体来看,长三角综合实力突出,在中国19个城市群中最有潜力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长三角一体化始于1982年,至今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1982年,“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的设想正式提出,最初范围包括上海、南京、宁波、苏州和杭州,之后不断扩容。2008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6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其中“一核”即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五圈”即促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个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在于5大都市圈的同城化,这些城市本身已积攒足够能量,开始向外输出,带动所在片区发展。2018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演讲时提到,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月,上海市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力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目前中央已明确在江苏苏州吴江、浙江嘉兴嘉善和上海青浦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长三角城市群以电子、汽车、现代金融等产业为核心,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上海的优势是创新能力强、服务业发展水平高、科技人才集聚;江苏制造业形成集群;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安徽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具体来看,上海以汽车、电子、金融为支柱,三者占GDP的58%;A+H股上市公司数367家,占全国约1/10。未来上海仍将聚焦总部经济、金融、科创等功能,向外疏解非核心功能。杭州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1%,以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安防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苏州凭借紧挨上海的区位优势,深化与上海的对接,并善于引进外资,已有9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投资。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企业众多是苏州经济的优势,当下苏州的进阶之路在于借助创新进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推动产业价值链的上移。南京作为老牌工业基地,以电子、石化、汽车、钢铁为支柱,致力于打造“芯片之都”。家用电器和装备制造是合肥的优势产业,洗衣机和冰箱产量分别占全国2成和3成。其余城市支柱产业集中于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等。长三角城市群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未来主导产业关键领域创新方向主要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制造、石油化工、汽车、纺织服装、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贸以及文化创意等10个方面。除此之外,长三角城市群基于创新链的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有6个方面,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北斗产业以及光伏产业。 长三角石化、冶金等领域存在一定无序竞争,核心城市规划滞后明显,经济效率与世界级城市群存在差距。第一,冶金、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因具有投资总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对地方经济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受到地方政府青睐。在23个长三角沿海沿江城市中,分别有13个和12个城市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要发展石化和冶金产业。这种脱离市场供需关系的盲目招商引资,一方面造成了重复建设,另一方面降低了城市群的经济效率。第二,城市规划滞后,过去实际人口的增长超过了政府的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上海都市区的轨道交通运营里长分别为782公里,路网密度为0.11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纽约、东京等城市。第三,长三角城市群反映效率和效益的指标,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长三角城市群人均GDP分别为世界五大城市群的3/11、1/4、1/3、1/3、3/10,地均GDP分别为世界五大城市群的2/5、9/10、3/25、21/25、3/10。因此长三角城市群若想真正跻身世界六大城市群,其在整体规模方面已经足够,需要注重的是区域内部的深度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2.2珠三角城市群:携手港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2018年珠三角城市群人均GDP达12.9万元、居中国五大城市群首位,城镇化率85.3%、中国最高,将与港澳“拼船出海”,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广东省的9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独拥广州、深圳两座一线城市。土地面积合计5.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6%;2018年经济总量8.1万亿元,占全国的9.0%;常住人口约0.6亿人,占全国的4.5%,近3年人口年均增速高达2.4%;A+H股上市公司市值15.4万亿元,占全国的20.1%;人均GDP达到12.9万元,位列中国五大城市群首位。从城镇化角度来看,2018年珠三角城镇化率达到85.3%,是中国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市群。广州、深圳作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双核”,主要受益于改革开放。广州GDP由1978年的全国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国第三,之后被深圳超越,2015年以来人口年均增量超40万、仅次于深圳;深圳从1979年GDP仅为香港1/172的小渔村到2018年超过香港成为活力四射的一线城市,2015年以来年均人口增量超50万、居全国之首。2015年广东省政府编制《珠江三角洲全域规划(2014-2020)》,确立了珠三角城市群的定位和发展目标。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真正把珠三角9市与港澳紧紧联系在一起,明确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 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水平发达,未来致力于构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珠三角的产业发展先后经历了接受香港和国际加工制造业转移的阶段和内需导向的本地化产业成长阶段,目前正在迈进门类更加齐全、功能更加完善的自主创新阶段。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体,形成了全国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在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珠海、广州为主体,形成了电器机械产业集群。广州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是全国铁路和航空枢纽之一,产业以汽车、电子和化工为支柱,三者占工业总产值的56%。深圳毗邻香港,奠定了其作为珠三角金融、贸易和创新中心的定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大机遇中,珠三角将构建“两主一副三级”的中心体系,并通过“集群化的产业聚集区”,形成区域重点产业的合理空间布局。深圳和广州两大中心城市将从竞争走向合作,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广州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深圳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带头和示范作用,重点发展科技、金融、外贸等高端产业。区域副中心珠海依托港珠澳大桥,深化和港澳的合作,重点发展商贸、旅游、生产型服务、物流等产业。佛山着重发展轻工业、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肇庆积极承接广佛的产业与资本转移,做优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利用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发挥中转港口的枢纽作用,拓展经济圈与广西、贵州的联系。中山、江门将着力强化综合服务功能,继续加强与澳门合作,发展国际性娱乐、现代商贸服务、观光旅游产业。 除深圳外,珠三角城市主要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优质公共资源短缺。第一,珠三角城市大都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珠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国际上的两次产业大转移,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业结构趋同。除深圳外,其余城市的当前支柱产业仍集中于机械制造、金属冶炼、纺织、食品、化工等中低端制造业,金融、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缓慢。以金融业为例,2018年广州、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值分别为12.7%、9.1%,而北京、上海达16.8%、17.7%;从增速看,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7.2%,上海为5.7%,广州、深圳分别仅为4.3%、3.7%。第二,珠三角城市群与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相比,核心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仍待提高。2018年广州、深圳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值分别为2.8%、4.0%,而北京、上海已经分别达到5.7%、4.1%。2018年广州、深圳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1万件、2.1万件,低于北京、上海的4.8万件、2.13万件。第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瓶颈。教育方面,珠三角城市群仅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4所985和211高校,而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均超过20所;医疗方面,广州、深圳各级各类医院数量分别为243家、134家,远低于北京、上海的713、349家。 2.3京津冀城市群: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创新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A+H股上市公司市值31.4万亿元,占全国的41.1%。近年顶层设计不断强化,将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共计13市。土地面积合计2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2%;2018年经济总量8.4万亿元,占全国的9.3%;常住人口约1.1亿人,占全国的8.1%;A+H股上市公司市值31.4万亿元,占全国的41.1%。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创新能力在国内有着明显的优势,从R&;D经费占GDP比重来看,2018年京津冀为3.1%,明显高于长三角的2.8%和珠三角的2.6%,其中,北京市高达5.7%,远高于上海、广州、深圳的4.0%、2.8%、4.1%,也超过了OECD国家2016年2.4%的平均水平。 从2001年《京津冀城乡规划》出台开始,京津冀一体化顶层设计不断加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此后,《京津冀协同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等陆续出台。北京被中央定位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北京功能定位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通州副中心加快建设、雄安新区设立并规划建设,以东城、西城为主的首都特区或呼之欲出。未来首都或与北京分开,首都是首都,北京是北京。区域整体定位体现了“一盘棋”的思想,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行情000065,诊股)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疏解非首都功能;二是全方位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三是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呈现“重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布局,高耗能行业占比近几年明显下降,未来将向“高端制造+科技创新”方向着重发力。从产业结构看,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三种产业比例为4:36:60。第二产业以传统制造和重化工为主,其中纺织、石油化工、钢铁、金属制品、汽车、电气机械、电子占比均超过5%,共计占GDP约35%。第三产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其中批发零售、交通仓储、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房地产、科技服务占比均超过5%,共计占GDP约42%。自去产能和加大环保力度以来,河北省高耗能产业占工业比重从2012年的44%降至2017年的38%。分区域看,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约53%,已基本实现向知识和创新驱动的创新型城市转型;天津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业占比均达约34%,当前仍处于主要依赖投资和重工业发展的制造城市阶段,但现代化程度已经较高;河北省产业以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钢铁为支柱,资源城市仍然占大多数。其中,石家庄、保定以装备制造、纺织业为主导,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沧州等城市以钢铁、煤炭、石油化工业为主导,张家口、承德以旅游、农业为主导。《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中指出,北京将承担区域产业研发、设计、服务等功能,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津廊将承担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功能;津唐沧秦重点发展滨海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保石邢邯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衡水主导承担农副产品和轻工业用品供给功能;张承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农副产品加工和生物医药。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规模等级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明显。第一,以城区常住人口计算,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共有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1个(北京)、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特大城市1个(天津)、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I型大城市2个(石家庄、唐山)、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II型大城市4个(保定、张家口、秦皇岛、邯郸)、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中等城市5个(廊坊、承德、沧州、邢台、衡水),城镇规模等级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第二,北京、天津实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表现出更强的集聚能力,成为人才和创新高地,河北发展滞后,辐射带动能力弱。从GDP看,北京2018年GDP超3万亿,天津超1.8万亿,而其余城市均低于8千亿;从上市公司看,2017年北京有459个A+H股上市公司,天津有62个,其余城市合计仅71个;从公共资源看,北京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4.4人,天津市和河北省均低于3人,北京985+211合计35所,天津3所,河北仅1所;从高铁日均班次看,2018年北京高铁日均班次为735趟,天津为744趟,其余城市皆低于500趟。 2.4成渝城市群:培育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成渝城市群2018年城镇化率达53.8%、西南最高,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地带,战略地位突出,极具发展潜力。成渝城市群主要包括:重庆27个区(县)和2个区县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资阳等共计16市。土地面积合计1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2018年经济总量5.8万亿元,占全国的6.4%,从经济总量上看,成渝城市群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的差距还非常遥远;常住人口约1.0亿人,占全国的7.2%;A+H股上市公司市值1.7万亿元,占全国的2.2%;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6.3%增长到2018年的53.8%,为西南地区最高,但比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分别低了31.5%、14.8%、11.6%、7.1%,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5.8%。生活方面,西南宜人的气候和慢悠悠的节奏非常适合生活,居民消费休闲观念强,消费理念前卫,成都和重庆素有吃喝玩乐的天堂之称;成都电影票房连续几年稳居第五,仅次于四个一线城市。区位方面,重庆和成都是中国西部国家级特大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是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战略支点,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地带。 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突破口。2011年5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3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后,获中央批复的第四个城市群。2018年6月份《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签署,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19年4月发改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出,有序实施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成渝城市群目前产业协同程度较低,未来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目前成渝城市群正在形成以成都为核心的医药、化工、能源以及服务业的集聚地和以重庆为核心的制造业、物流运输基地,但区域内其他城市产业协同尚未实现,大都以机械、冶金、电子等产业为支柱各自为战。成都以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业为支柱,二者占工业增加值的50%。与成都类似,汽车和电子制造业也是重庆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17年重庆汽车制造业与电子制造业分别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2%、20%。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未来成渝城市群将继续以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重庆成都两大核心,建设以高铁、城际和高速公路为骨干的交通路网结构,促进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内部产业结构将逐渐从竞争走向互补。重庆将发挥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配套产业体系全的优势,积极成为川渝两地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成都则利用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提升汽车研发创新能力,在汽车产业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取得突破;其余城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 成渝城市群内部缺少重要节点城市,成渝两地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竞争大于合作,创新能力不足。第一,2018年除成都、重庆(主城区)外,仅有绵阳的GDP突破2300亿元,众多城市GDP规模在1000亿-2000亿元之间,城市群经济发展呈现哑铃式结构,即两头过大,而“中部塌陷”。中等规模城市的缺乏,不仅弱化了成都、重庆两座超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其经济“虹吸”效应也使得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第二,从产业来看,重庆和成都均将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力求打造成为跨国公司集聚地,两地承接国外、沿海产业转移的决心和力度都非常大。在汽车产业方面,重庆作为全国六大汽车基地之一,目前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而成都作为后起之秀,目前已累计引进一汽大众、吉利、沃尔沃等11家整车企业。根据《成都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都新能源汽车2020年产值预计达到500亿元,而《重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该目标为300亿元,在汽车工业发展上两城呈现较为激烈的竞争。此外,新材料、IT产业、“互联网+”等产业也均是两城都在积极发展的产业,天府新区、两江新区都将打造新型园区和新兴产业基地,发展高端智能科技。第三,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方面,2018年成渝城市群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1.8%,远低于长三角城市群的2.8%、珠三角城市群的2.6%、京津冀城市群的3.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方面,成渝城市群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3件,分别比长三角城市群低12.3件、比珠三角城市群低13.7件、比京津冀城市群低12.4件。 2.5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带 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面积合计32.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群,常住人口总量达1.3亿人、仅低于长三角,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省的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襄阳、宜昌、荆州、荆门,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衡阳、娄底,江西省的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宜春、萍乡、上饶及抚州、吉安的部分县(区)。土地面积合计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3.4%,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群,是长三角的1.5倍,珠三角的6倍;2018年经济总量8.3万亿元,占全国的9.2%;常住人口约1.3亿人,占全国的9.1%,仅低于长三角;A+H股上市公司市值2.2万亿元,占全国的2.8%。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提出与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定位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钢铁、汽车等传统工业为基础,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为支撑,未来重点推进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的深度合作,打造世界级规模的先进制造业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中国发展较早、基础较强的老牌工业重地之一,但早期湘、鄂、赣三省产业重合度较高,三省均形成了以钢铁、建材、汽车等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了城市群内部经济效率较低。目前,武汉、大冶、萍乡为主的金属冶炼区域已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同时大型钢铁骨干企业作为龙头,兼并重组一批中小钢铁企业,组建若干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集团,打造中部钢铁产业集群。武汉、孝感、襄樊、十堰等地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与技术优势,未来逐步引导武汉、长沙等地开展汽车产业合作与企业重组,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武汉、长沙、南昌、株洲、襄阳、景德镇等为作为装备制造业主要发展地区,围绕技术自主化、制造柔性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开展合作,着力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武汉、长沙、南昌、株洲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联盟已成为全国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的重要产地之一。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逐步聚合区域优势产业,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融入全球分工,建设世界级规模的先进制造业带。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武汉在该区域的辐射能力弱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4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除武汉外,长沙、南昌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与武汉构成了三大城镇组团,但长沙、南昌经济实力较弱,且与武汉分别距离300km、260km,中间山地阻隔,沟通不畅。第二,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会导致城市聚集效应难以发挥,吸纳的就业人口少。长江中游城市群2018年第三产业占比仅为43.2%,低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的51.5%、50.0%、48.5%、43.5%。其中武汉第三产业占比仅54.6%,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的81.0%、69.9%、71.8%。
我们提出了“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业内经典分析框架。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一般经历两阶段:从城镇化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化城市群化,中国的都市圈城市群时代已经到来!城市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 1 2019年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排名 1.1 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 2006年“城市群”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2013年以来中央要求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以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2012年十八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及“十三五”规划要求建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哈长、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平原、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19个城市群。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2015年至今,国务院已批复11个城市群规划。 19个城市群以25%土地集聚75%人口,创造88%GDP,其中城镇人口占比78%。目前大部分城市群依旧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培育。城市群更具生产效率,更节约土地、能源等,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根据恒大研究院2019年4月报告《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发展潜力百强城市中有96个位于19大城市群。19个城市群土地面积合计约2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1982-2018年,19个城市群常住人口从7.1亿增至10.5亿,人口占比从70.3%增至75.3%。2018年城镇化率达到61.7%,即城镇人口6.5亿,占全国城镇人口的78.3%;GDP合计79.3万亿,占全国的88.1%。长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山东半岛五个城市群人口过亿,分别为1.5亿、1.1亿、1.0亿、1.3亿、1.0亿。中原、珠三角、海峡西岸、哈长、北部湾、关中平原六个城市群人口均在4000-7000万之间,辽中南、黔中、滇中三个城市群人口在2000-4000万,而山西中部、兰州-西宁、呼包鄂榆三个城市群人口在1000-2000万,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不到700万。目前大部分城市群建设尚不成熟。一方面,多数城市群中心城市尚处于集聚阶段,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另一方面,城市群内的各城市之间由于利益因素互相博弈,协调机制不健全,城市群之间也存在同质化竞争、资源错配等问题。 1.2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与经验 城市群发展可划分为雏形发育期、快速发育期、趋于成熟期、成熟发展期四个阶段,经历了从单级城市、都市圈到城市群的演变。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根据对北美城市的深入考察发表代表论文《城市群:东北海岸的城市化》,首次明确提出城市群概念。之后国内外学者围绕城市群进行了丰富的理论探讨,将城市群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雏形发育期、快速发育期、趋于成熟期、成熟发展期。1)在雏形发育阶段,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带动不足,城市间的内在联系较弱,分工体系和区域基础设施仍不完善。2)在快速发育阶段,中心城市部分产业和非核心功能向周边小城市扩散,都市圈逐渐形成,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分工体系开始形成,区域基础设施处于快速建设期。3)在趋于成熟阶段,都市圈建设逐渐成熟,分工体系较为合理,区域基础设施趋于完善。4)在成熟发展阶段,多个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合理分工协作形成城市群。整体来看,回顾近300年现代化的历史,全球经历了三次城市化浪潮:第一次是核心大城市的兴起,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新兴城市,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第二次是都市圈的形成,一些产业因城市转型、成本等各种因素转移到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第三次是城市群的形成,主要特点是通过各级城市之间的交通和物流联系,形成庞大的立体城市群网络,区域总体实力、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 国际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有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核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核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等城市为核心,土地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集中了美国总人口的20%,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7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商贸中心和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2)五大湖城市群集中了美国30%以上的制造业,其汽车产量和销售额约占美国的80%,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共同构成北美制造业带,钢铁产业集中在匹兹堡,汽车产业集中在底特律。土地面积2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0万。核心城市芝加哥是美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3)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由东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组成,集聚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信息和研发机构。土地面积3.5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的6%,人口近7000万、占总人口的61%。核心城市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4)英国伦敦城市群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由伦敦-利物浦一线的城市构成,其中包括世界纺织工业之都-曼彻斯特、纺织机械重镇-利兹、伯明翰、谢菲尔德等大城市,土地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3650万、占总人口的55%。核心城市伦敦贡献了全国约20%的GDP,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5)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由大巴黎地区城市群、莱茵-鲁尔城市群、荷兰-比利时城市群构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土地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600万。其中,巴黎是法国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西欧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 在过去的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世界五大城市群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发展规划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产业的分工协作等逐渐崛起成为各国提升经济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1)发达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创新资源的集聚中心和创新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高端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门户。东京集中了日本约30%的高校和40%的大学生,拥有全日本1/3的研究和文化机构,以及全日本PCT专利产出的50%和世界PCT专利产出的10%;纽约集聚了美国10%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0%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伦敦集聚了英国1/3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高校毕业生占全国的40%。2)世界级城市群非常重视城市群内部的统筹规划。1922年,纽约成立区域规划协会,分别于1929年、1948年和1966年编制了三份地区发展规划,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保障;1937年,为了解决伦敦人口过度集聚问题,英国政府成立“巴罗委员会”,并根据该委员会提交的报告编制首轮大伦敦规划,奠定了伦敦城市群的空间格局。3)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能够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联系,世界级城市群具备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完善的城际基础设施、发达的航运功能,并逐渐向腹地延伸。东京和伦敦从交通发展方面提供了最优质的基础保障,两个城市群的轨道交通建设和运维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东京和伦敦都拥有出海港口,特别是在航空运输方面,东京拥有旅客吞吐量居日本第一二位的羽田、成田两个国际机场,年吞吐量超过1.1亿;伦敦拥有世界第三的希斯罗国际机场和英国第二大的盖特威克机场及其他3个机场,年吞吐量超过1.6亿。4)产业分工协作使各城市能够在城市群发展中找准特色定位,实现优势互补。以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为例,纽约作为金融和商贸中心,华盛顿作为政治中心,波士顿成为了与“硅谷”齐名的高科技聚集地,巴尔的摩国防工业和卫生服务业发达。 1.3中国城市群发展潜力榜单及分类 在2019年4月报告《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中,我们从“基本面+市场面”两个层面分27个指标研究2019年中国336个地级行政单位发展潜力(不含三沙),具体以基本面研判城市中长期发展潜力,以市场面辅助择时。城市群是高度一体化和同城化的城市集群,我们继续从“基本面+市场面”两个层面分27个指标研究2019年中国19个城市群发展潜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发展潜力居前,之后是海峡西岸、山东半岛、中原、辽中南、关中平原、北部湾等。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经济规模居前、产业创新实力领先,GDP、A+H股上市公司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全国的38.1%、64.1%、63.9%。从人口看,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京津冀近3年人口增量领跑全国,分别年均增长142.4万、100.9万、87.3、63.8万、42.7万人,中原、海峡西岸、北部湾、关中平原、山东半岛、黔中等亦大幅增长,辽中南、哈长城市群人口减少。从经济规模看,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以17.9万亿元GDP一骑绝尘,京津冀、长江中游、珠三角、山东半岛、成渝、海峡西岸城市群紧随其后,GDP在4.2-8.4万亿元之间,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GDP合计34.3万亿,占全国的38.1%。从产业创新看,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依旧占据绝对优势,A+H股上市公司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全国64.1%、63.9%。从人口看,2015-2018年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年均增加142.2万人,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京津冀分别年均增长100.9万、87.3万、63.8万、42.7万人;中原、海峡西岸、北部湾、关中平原、山东半岛、黔中城市群近3年人口年均增量介于18-42万人之间;兰州-西宁、山西中部、滇中、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近3年人口年均增量介于1-9万人之间;辽中南、哈长城市群近3年人口负增长。 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进入趋于成熟期,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海峡西岸等11个城市群处于快速发育期,黔中、呼包鄂榆、滇中等6个城市群处于雏形发育期。中国暂时没有城市群达到成熟发展期水平。趋于成熟期城市群2018年GDP在5万亿以上,A+H股上市公司数在190家以上,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在1.6万件以上,城市群分工体系逐渐形成、基础设施处于快速建设期。快速发育期城市群2018年GDP多在1万亿以上,但多数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尚处于虹吸阶段,中心城市与几乎所有周边城市的人均GDP差距都在扩大。雏形发育期城市群2018年GDP大都在1万亿元以下,产业创新指标也在城市群排名相对靠后。根据上述标准,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进入趋于成熟期,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海峡西岸等11个城市群处于快速发育期,黔中、呼包鄂榆、滇中等6个城市群处于雏形发育期。 2中国五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群 2.1长三角城市群:崛起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长三角GDP达17.9万亿元,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层级结构最合理的城市群,已有六大城市跻身GDP万亿俱乐部,未来将以核心城市为支点构建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共计26市。长三角土地面积合计21.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2%;2018年经济总量17.9万亿元,占全国的19.8%,和印度相当;常住人口1.5亿人,占全国的11%;A+H股上市公司市值14.4万亿元,占全国的18.7%。其中,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和宁波等6城GDP超万亿,占全国万亿城市数量的37.5%。城市层级结构方面,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出“一超二特三大”的格局,是中国城市层级结构最为合理的城市群,体现了“龙头城市-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这一层次合理、结构清晰的城市体系。上海城区人口超过了2000万,是长三角唯一的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南京和杭州城区人口均超过600万,处于特大城市行列(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未来将向超大城市进军。合肥、苏州和宁波的城区人口超过300万,处于I型大城市(300万以上500万以下)行列。交通方面,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获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最多的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宁波、无锡、常州、南通、绍兴、金华和芜湖12城。整体来看,长三角综合实力突出,在中国19个城市群中最有潜力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长三角一体化始于1982年,至今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1982年,“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的设想正式提出,最初范围包括上海、南京、宁波、苏州和杭州,之后不断扩容。2008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6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其中“一核”即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五圈”即促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个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在于5大都市圈的同城化,这些城市本身已积攒足够能量,开始向外输出,带动所在片区发展。2018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演讲时提到,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月,上海市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力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目前中央已明确在江苏苏州吴江、浙江嘉兴嘉善和上海青浦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长三角城市群以电子、汽车、现代金融等产业为核心,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上海的优势是创新能力强、服务业发展水平高、科技人才集聚;江苏制造业形成集群;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安徽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具体来看,上海以汽车、电子、金融为支柱,三者占GDP的58%;A+H股上市公司数367家,占全国约1/10。未来上海仍将聚焦总部经济、金融、科创等功能,向外疏解非核心功能。杭州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1%,以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安防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苏州凭借紧挨上海的区位优势,深化与上海的对接,并善于引进外资,已有9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投资。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企业众多是苏州经济的优势,当下苏州的进阶之路在于借助创新进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推动产业价值链的上移。南京作为老牌工业基地,以电子、石化、汽车、钢铁为支柱,致力于打造“芯片之都”。家用电器和装备制造是合肥的优势产业,洗衣机和冰箱产量分别占全国2成和3成。其余城市支柱产业集中于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等。长三角城市群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未来主导产业关键领域创新方向主要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制造、石油化工、汽车、纺织服装、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贸以及文化创意等10个方面。除此之外,长三角城市群基于创新链的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有6个方面,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北斗产业以及光伏产业。 长三角石化、冶金等领域存在一定无序竞争,核心城市规划滞后明显,经济效率与世界级城市群存在差距。第一,冶金、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因具有投资总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对地方经济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受到地方政府青睐。在23个长三角沿海沿江城市中,分别有13个和12个城市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要发展石化和冶金产业。这种脱离市场供需关系的盲目招商引资,一方面造成了重复建设,另一方面降低了城市群的经济效率。第二,城市规划滞后,过去实际人口的增长超过了政府的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上海都市区的轨道交通运营里长分别为782公里,路网密度为0.11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纽约、东京等城市。第三,长三角城市群反映效率和效益的指标,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长三角城市群人均GDP分别为世界五大城市群的3/11、1/4、1/3、1/3、3/10,地均GDP分别为世界五大城市群的2/5、9/10、3/25、21/25、3/10。因此长三角城市群若想真正跻身世界六大城市群,其在整体规模方面已经足够,需要注重的是区域内部的深度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2.2珠三角城市群:携手港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2018年珠三角城市群人均GDP达12.9万元、居中国五大城市群首位,城镇化率85.3%、中国最高,将与港澳“拼船出海”,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广东省的9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独拥广州、深圳两座一线城市。土地面积合计5.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6%;2018年经济总量8.1万亿元,占全国的9.0%;常住人口约0.6亿人,占全国的4.5%,近3年人口年均增速高达2.4%;A+H股上市公司市值15.4万亿元,占全国的20.1%;人均GDP达到12.9万元,位列中国五大城市群首位。从城镇化角度来看,2018年珠三角城镇化率达到85.3%,是中国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市群。广州、深圳作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双核”,主要受益于改革开放。广州GDP由1978年的全国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国第三,之后被深圳超越,2015年以来人口年均增量超40万、仅次于深圳;深圳从1979年GDP仅为香港1/172的小渔村到2018年超过香港成为活力四射的一线城市,2015年以来年均人口增量超50万、居全国之首。2015年广东省政府编制《珠江三角洲全域规划(2014-2020)》,确立了珠三角城市群的定位和发展目标。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真正把珠三角9市与港澳紧紧联系在一起,明确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 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水平发达,未来致力于构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珠三角的产业发展先后经历了接受香港和国际加工制造业转移的阶段和内需导向的本地化产业成长阶段,目前正在迈进门类更加齐全、功能更加完善的自主创新阶段。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体,形成了全国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在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珠海、广州为主体,形成了电器机械产业集群。广州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是全国铁路和航空枢纽之一,产业以汽车、电子和化工为支柱,三者占工业总产值的56%。深圳毗邻香港,奠定了其作为珠三角金融、贸易和创新中心的定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大机遇中,珠三角将构建“两主一副三级”的中心体系,并通过“集群化的产业聚集区”,形成区域重点产业的合理空间布局。深圳和广州两大中心城市将从竞争走向合作,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广州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深圳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带头和示范作用,重点发展科技、金融、外贸等高端产业。区域副中心珠海依托港珠澳大桥,深化和港澳的合作,重点发展商贸、旅游、生产型服务、物流等产业。佛山着重发展轻工业、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肇庆积极承接广佛的产业与资本转移,做优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利用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发挥中转港口的枢纽作用,拓展经济圈与广西、贵州的联系。中山、江门将着力强化综合服务功能,继续加强与澳门合作,发展国际性娱乐、现代商贸服务、观光旅游产业。 除深圳外,珠三角城市主要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优质公共资源短缺。第一,珠三角城市大都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珠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国际上的两次产业大转移,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业结构趋同。除深圳外,其余城市的当前支柱产业仍集中于机械制造、金属冶炼、纺织、食品、化工等中低端制造业,金融、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缓慢。以金融业为例,2018年广州、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值分别为12.7%、9.1%,而北京、上海达16.8%、17.7%;从增速看,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7.2%,上海为5.7%,广州、深圳分别仅为4.3%、3.7%。第二,珠三角城市群与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相比,核心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仍待提高。2018年广州、深圳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值分别为2.8%、4.0%,而北京、上海已经分别达到5.7%、4.1%。2018年广州、深圳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1万件、2.1万件,低于北京、上海的4.8万件、2.13万件。第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瓶颈。教育方面,珠三角城市群仅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4所985和211高校,而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均超过20所;医疗方面,广州、深圳各级各类医院数量分别为243家、134家,远低于北京、上海的713、349家。 2.3京津冀城市群: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创新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A+H股上市公司市值31.4万亿元,占全国的41.1%。近年顶层设计不断强化,将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共计13市。土地面积合计2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2%;2018年经济总量8.4万亿元,占全国的9.3%;常住人口约1.1亿人,占全国的8.1%;A+H股上市公司市值31.4万亿元,占全国的41.1%。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创新能力在国内有着明显的优势,从R&D经费占GDP比重来看,2018年京津冀为3.1%,明显高于长三角的2.8%和珠三角的2.6%,其中,北京市高达5.7%,远高于上海、广州、深圳的4.0%、2.8%、4.1%,也超过了OECD国家2016年2.4%的平均水平。 从2001年《京津冀城乡规划》出台开始,京津冀一体化顶层设计不断加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此后,《京津冀协同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等陆续出台。北京被中央定位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北京功能定位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通州副中心加快建设、雄安新区设立并规划建设,以东城、西城为主的首都特区或呼之欲出。未来首都或与北京分开,首都是首都,北京是北京。区域整体定位体现了“一盘棋”的思想,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疏解非首都功能;二是全方位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三是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呈现“重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布局,高耗能行业占比近几年明显下降,未来将向“高端制造+科技创新”方向着重发力。从产业结构看,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三种产业比例为4:36:60。第二产业以传统制造和重化工为主,其中纺织、石油化工、钢铁、金属制品、汽车、电气机械、电子占比均超过5%,共计占GDP约35%。第三产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其中批发零售、交通仓储、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房地产、科技服务占比均超过5%,共计占GDP约42%。自去产能和加大环保力度以来,河北省高耗能产业占工业比重从2012年的44%降至2017年的38%。分区域看,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约53%,已基本实现向知识和创新驱动的创新型城市转型;天津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业占比均达约34%,当前仍处于主要依赖投资和重工业发展的制造城市阶段,但现代化程度已经较高;河北省产业以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钢铁为支柱,资源城市仍然占大多数。其中,石家庄、保定以装备制造、纺织业为主导,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沧州等城市以钢铁、煤炭、石油化工业为主导,张家口、承德以旅游、农业为主导。《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中指出,北京将承担区域产业研发、设计、服务等功能,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津廊将承担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功能;津唐沧秦重点发展滨海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保石邢邯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衡水主导承担农副产品和轻工业用品供给功能;张承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农副产品加工和生物医药。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规模等级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明显。第一,以城区常住人口计算,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共有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1个(北京)、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特大城市1个(天津)、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I型大城市2个(石家庄、唐山)、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II型大城市4个(保定、张家口、秦皇岛、邯郸)、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中等城市5个(廊坊、承德、沧州、邢台、衡水),城镇规模等级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第二,北京、天津实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表现出更强的集聚能力,成为人才和创新高地,河北发展滞后,辐射带动能力弱。从GDP看,北京2018年GDP超3万亿,天津超1.8万亿,而其余城市均低于8千亿;从上市公司看,2017年北京有459个A+H股上市公司,天津有62个,其余城市合计仅71个;从公共资源看,北京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4.4人,天津市和河北省均低于3人,北京985+211合计35所,天津3所,河北仅1所;从高铁日均班次看,2018年北京高铁日均班次为735趟,天津为744趟,其余城市皆低于500趟。 2.4成渝城市群:培育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成渝城市群2018年城镇化率达53.8%、西南最高,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地带,战略地位突出,极具发展潜力。成渝城市群主要包括:重庆27个区(县)和2个区县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资阳等共计16市。土地面积合计1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2018年经济总量5.8万亿元,占全国的6.4%,从经济总量上看,成渝城市群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的差距还非常遥远;常住人口约1.0亿人,占全国的7.2%;A+H股上市公司市值1.7万亿元,占全国的2.2%;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6.3%增长到2018年的53.8%,为西南地区最高,但比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分别低了31.5%、14.8%、11.6%、7.1%,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5.8%。生活方面,西南宜人的气候和慢悠悠的节奏非常适合生活,居民消费休闲观念强,消费理念前卫,成都和重庆素有吃喝玩乐的天堂之称;成都电影票房连续几年稳居第五,仅次于四个一线城市。区位方面,重庆和成都是中国西部国家级特大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是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战略支点,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地带。 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突破口。2011年5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3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后,获中央批复的第四个城市群。2018年6月份《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签署,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19年4月发改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出,有序实施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成渝城市群目前产业协同程度较低,未来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目前成渝城市群正在形成以成都为核心的医药、化工、能源以及服务业的集聚地和以重庆为核心的制造业、物流运输基地,但区域内其他城市产业协同尚未实现,大都以机械、冶金、电子等产业为支柱各自为战。成都以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业为支柱,二者占工业增加值的50%。与成都类似,汽车和电子制造业也是重庆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17年重庆汽车制造业与电子制造业分别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2%、20%。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未来成渝城市群将继续以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重庆成都两大核心,建设以高铁、城际和高速公路为骨干的交通路网结构,促进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内部产业结构将逐渐从竞争走向互补。重庆将发挥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配套产业体系全的优势,积极成为川渝两地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成都则利用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提升汽车研发创新能力,在汽车产业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取得突破;其余城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 成渝城市群内部缺少重要节点城市,成渝两地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竞争大于合作,创新能力不足。第一,2018年除成都、重庆(主城区)外,仅有绵阳的GDP突破2300亿元,众多城市GDP规模在1000亿-2000亿元之间,城市群经济发展呈现哑铃式结构,即两头过大,而“中部塌陷”。中等规模城市的缺乏,不仅弱化了成都、重庆两座超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其经济“虹吸”效应也使得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第二,从产业来看,重庆和成都均将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力求打造成为跨国公司集聚地,两地承接国外、沿海产业转移的决心和力度都非常大。在汽车产业方面,重庆作为全国六大汽车基地之一,目前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而成都作为后起之秀,目前已累计引进一汽大众、吉利、沃尔沃等11家整车企业。根据《成都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都新能源汽车2020年产值预计达到500亿元,而《重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该目标为300亿元,在汽车工业发展上两城呈现较为激烈的竞争。此外,新材料、IT产业、“互联网+”等产业也均是两城都在积极发展的产业,天府新区、两江新区都将打造新型园区和新兴产业基地,发展高端智能科技。第三,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方面,2018年成渝城市群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1.8%,远低于长三角城市群的2.8%、珠三角城市群的2.6%、京津冀城市群的3.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方面,成渝城市群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3件,分别比长三角城市群低12.3件、比珠三角城市群低13.7件、比京津冀城市群低12.4件。 2.5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带 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面积合计32.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群,常住人口总量达1.3亿人、仅低于长三角,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省的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襄阳、宜昌、荆州、荆门,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衡阳、娄底,江西省的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宜春、萍乡、上饶及抚州、吉安的部分县(区)。土地面积合计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3.4%,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群,是长三角的1.5倍,珠三角的6倍;2018年经济总量8.3万亿元,占全国的9.2%;常住人口约1.3亿人,占全国的9.1%,仅低于长三角;A+H股上市公司市值2.2万亿元,占全国的2.8%。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提出与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定位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钢铁、汽车等传统工业为基础,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为支撑,未来重点推进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的深度合作,打造世界级规模的先进制造业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中国发展较早、基础较强的老牌工业重地之一,但早期湘、鄂、赣三省产业重合度较高,三省均形成了以钢铁、建材、汽车等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了城市群内部经济效率较低。目前,武汉、大冶、萍乡为主的金属冶炼区域已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同时大型钢铁骨干企业作为龙头,兼并重组一批中小钢铁企业,组建若干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集团,打造中部钢铁产业集群。武汉、孝感、襄樊、十堰等地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与技术优势,未来逐步引导武汉、长沙等地开展汽车产业合作与企业重组,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武汉、长沙、南昌、株洲、襄阳、景德镇等为作为装备制造业主要发展地区,围绕技术自主化、制造柔性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开展合作,着力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武汉、长沙、南昌、株洲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联盟已成为全国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的重要产地之一。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逐步聚合区域优势产业,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融入全球分工,建设世界级规模的先进制造业带。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武汉在该区域的辐射能力弱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4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除武汉外,长沙、南昌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与武汉构成了三大城镇组团,但长沙、南昌经济实力较弱,且与武汉分别距离300km、260km,中间山地阻隔,沟通不畅。第二,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会导致城市聚集效应难以发挥,吸纳的就业人口少。长江中游城市群2018年第三产业占比仅为43.2%,低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的51.5%、50.0%、48.5%、43.5%。其中武汉第三产业占比仅54.6%,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的81.0%、69.9%、71.8%。
日前摩根士丹利(下称“大摩”)发布研报称,下一阶段城市化2.0的加速将有助于中国克服外部风险和人口老龄化的拖累,于2025年成为高收入国家。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对记者表示,在疫情下城市化2.0支柱领域,包括互联互通、数字经济以及与城市群相关的改革,逆势发展,路径更为清晰。 大摩主要看好三大类别公司将从城市化2.0中受益: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成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城市新生活。从去年10月开始,其就此构建的公司组合跑赢市场,绝对回报率达50%,截至9月2日,相对MSCI中国指数(全球范围内今年以来表现第二好的股票指数)的超额收益达9个百分点。 新城市化三大领域突进 大摩近期发布的城市化2.0蓝皮书认为,在数字经济方面,数字基建有助于提升城市的集聚效应,在容纳更多的人口和资源的同时缓解一些常见的大城市病,如交通拥堵及污染等。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基站、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桩。大摩预计,2020~2030年新基建年均投资规模将达1800亿美元,几乎为过去三年平均水平的2倍。上半年中国建成5G基站25万座,预计全年将达到55万~60万座。同时,5G覆盖扩展到了50个城市以上。 在互联互通方面,大摩认为,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全球最长及最快的高铁系统。新推出的铁路规划纲要提出,2035年高铁运营里程将翻番至7万公里,打造城市群内部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勤圈,并引入人脸识别功能用于支付及进站。 在城市群一体化方面,城市的集聚效应来自更好的就业市场匹配、知识外溢、供应链的专业化以及行业间的协同效应。因此,大摩认为有必要实施进一步的结构性改革,包括户籍改革和打通目前分割的社保体系,以便促进生产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源)向大型城市群聚集。 事实上,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提升要素流动和区域一体化。例如,今年4月,决策层提出《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改善中国在土地、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配效率;地方层面来看,五大城市群(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也先后发布了区域一体化发展政策。尤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纲要于去年年底提出,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三类公司有望受益 根据大摩近期更新的城市化2.0受益公司名单,主要关注三大类别公司。 首先,考虑到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预计未来的应用场景将转向工业领域。利用新基建(5G、云计算、物联网设备、软件、数据中心)转型的企业将获益,相关公司包括:中国铁塔(0788.HK)、兆易创新(603986.SS)、海康威视(002415.SZ)、用友网络(600588.SS)、万国数据(GDS.O)。 一些成熟产业的数字化,比如提前布局的电动及自动驾驶汽车公司,研发投入较高的物流公司,以及在智能电网领域有竞争优势的公共事业企业将获益更多。此外,面向智慧城市中产阶层的产品及服务(如金融服务)的渗透率将得到提升,拥有更广阔零售渠道的公司将获益。相关公司包括:顺丰控股(002352.SZ)、中通快递(ZTO.N)、国电南瑞(600406.SS)、平安银行(000001.SZ)、中国平安(2318.HK)。 数字化还将改变家庭生活方式,利好电商巨头和智能家居企业。另外,主要城市群持续的人口流入将利好头部在线和职业教育平台,以及背靠庞大医院网络和顶尖科技的医疗企业。相关公司包括:海尔智家(600690.SS)、美团点评(3690.HK)、新东方(EDU.N)、好未来(TAL.N)、恒瑞医药(600276.SS)、爱尔眼科(300015.SZ)、宁德时代(300750.SZ)、赣锋锂业(1772.HK)、微盟(2013.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