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1-11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已收窄至3%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增加值同比实现正增长。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降幅较大,7月份开始呈现持续回升态势,11月产销分别完成19.8万辆和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5%。预计今年全年汽车产业总体可恢复到上年水平,其中,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去年,产销达到2500万辆左右,与上年相当,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超过上年。
年产销突破100万台是什么概念?出产一台由上千个零部件组成的发动机,需要多长时间?这一次,潍柴给出了答案。 12月28日,潍柴2020年产销突破100万台发动机发布仪式在山东潍坊举行,潍柴又一次用实力抒写了业界传奇,站在了行业之巅。 如果细算的话,按照全年365天24小时不停运转的话,年产销100万台发动机,每天需产销2740台,如果再进一步细化的话,每个小时需要产销114台,平均每分钟就要有2台发动机下线并投放市场运营。 这不仅在我国发动机历史上前所未有,放眼全球也是一个奇迹,但是潍柴却做到了。 产销突破100万台圆满收官“十三五” 不争第一,就是在混。这是早已融入潍柴血液的文化理念。正如谭旭光的“我的血液里流淌的是柴油”一样,心无旁骛攻主业的潍柴以高度的格局、意识和担当,不断刷新着我国内燃机行业记录,驱动着我国内燃机向世界一流看齐。 对潍柴来说,这100万台的产销突破既是其74年历史发展的精彩小结,也是潍柴迈向未来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对即将过去的2020年来说,潍柴产销突破100万台,不仅是潍柴产品、技术、研发、市场的实力佐证,是潍柴“十三五”期间的圆满收官;更是潍柴站在新的起点向新目标发起的号召,是潍柴向“十四五”迈进的信号。 2020年,面对海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潍柴不惧挑战、逆袭而上,在谭旭光的带领下,率先打响了山东满产超产第一枪,拉动产业链300多家合作伙伴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潍柴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抢占市场先机,销量再创历史新高,满足了市场从2升到13升全平台产品柴油机及气体机的需求,其中仅在重型车动力市场中,潍柴全年销售超50万台。 2020年,面对国六排放升级的挑战,潍柴依托“平台化+模块化”设计理念,对标世界先进水平,以最全的产品系列、最精准的市场理解、最快的响应速度,赢在国六时代。其中2018年底,潍柴以WP4.6N发动机率先获得重型柴油机国六b官方认证,成为了国六时代的“领跑者”。如今潍柴在牵引车、自卸车、载货车、专用工程车、国六燃气车等重点细分领域全面走在国六排放一线,以产销国六发动机20万台的骄人成绩引领行业。 2020年,面对发动机热效率等前沿技术难题,潍柴聚集优势资源,对热效率提升展开专项攻关,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组建了专门的技术攻关团队,通过大量的仿真和台架试验,经过上千种方案的探索分析,不断尝试与改进,以每个0.1%的累加砥砺奋进,最终使柴油机本体热效率超过了50%。这也意味着,2020年,潍柴发动机业务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今天,潍柴以产销突破100万台的好成绩展示了其作为动力龙头的独特魅力。这个时刻,不仅是潍柴发展史的重要时刻,也是世界内燃机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 迎战“十四五”2025年前达到1000亿美元 74年栉风沐雨,74年砥砺奋进。潍柴始终都以“心无旁骛”的理念,铺下身子、苦心钻研。 目前,潍柴已建立了年产销百万台发动机的研发制造基地,并推动实现了商用车动力总成、CVT动力总成、液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突破,补齐了中国在这三大领域的核心技术短板,推动中国柴油机产业链不断向高端迈进。 目前,从潍坊到山东,从中国到世界,潍柴始终践行新发展理念,在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中蹚出一条新路子。特别是在谭旭光的带领下,潍柴屡屡突破各项行业瓶颈、技术难关,以全新姿态引领中国柴油机行业从追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完美逆袭,打造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新样本。 目前,潍柴全系列产品产销两旺、扬名海内外,无论是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装备动力,还是大缸径发动机市场等,均增长稳健,充分彰显了潍柴全系列全领域高端发动机产品线的底气与实力。 但是,心系远方的潍柴会就此满足吗?这对“一天当两天半用”的谭旭光来说,显然远远不是。 面对明年“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谭旭光曾不止一次强调,“2025年传统业务要稳居世界一流水平,2030年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打造受人尊敬的智能化工业装备跨国集团”。 这是谭旭光的新梦想,这是潍柴的新目标。对曾经只用了20年时间,就把一家濒临破产的地方国企,发展成为营收超过2300亿元的跨国集团的谭旭光来说,实现这一步会远吗? (CIS)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发布统计数据,我国汽车产销在11月创今年以来新高,新能源汽车销量再次倍增。中汽协预计今年汽车销量将达2500万辆。有业内专家分析称,中国汽车市场已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 汽车产销创今年以来新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汽车产销延续增长势头,均创出今年以来新高,分别达到284.7万辆和277万辆,环比增长11.6%和7.6%,同比增长9.7%和12.6%。1月至11月,汽车产销2237.2万辆和2247万辆,分别同比下降3.0%和2.9%,降幅较前10月分别收窄1.6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乘用车方面,11月产销分别为232.9万辆和229.7万辆,同样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环比增长11.8%和8.9%,同比增长7.5%和11.6%。从环比看,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增长;从同比看,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有所下降,销量小幅增长,其他乘用车品种产销则继续保持增长 在具体车企方面,11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吉利、长城、奇瑞和华晨,共销售248.7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80%,其销量环比均呈现增长。 对于今年及未来汽车市场,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11日表示,预计今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为2500万辆,跌幅有望收窄至2%。明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缓慢增长态势,未来5年汽车市场也将会保持稳定,2025年产销有望达到3000万辆。 在付炳锋看来,“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行业将经历一轮转型升级的爬坡过坎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机遇。经过本轮升级,中国汽车产业将更加具备国际竞争能力,中国汽车市场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期。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表示,2020年最后一个月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由此推断,2020年汽车销量总体下降幅度不会大于1.3%,远好于此前行业预期。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汽车市场已迎来了一波报复性消费。 新能源车销量同比翻番 作为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反弹的“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新能源汽车11月产销分别达到19.8万辆和20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7.5%和24.1%,同比分别增长75.1%和104.9%。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较快增长,同比增长幅度均超过60%,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同比增速均超过100%。 在新能源电池方面,据中汽协最新统计,11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12.7GWh,同比增长40.7%,环比增长29.1%。其中,三元电池产量7.3GWh,占总产量的57.3%,同比增长35.6%,环比增长32.1%;磷酸铁锂电池产量5.4GWh,占总产量的42.5%,同比增长49.3%,环比增长25.1%。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调研员白华在12月11日召开的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表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30万辆,远超行业预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引领了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产业体系和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 截至目前,中国已累计建设充电站4.3万座、换电站528座、各类充电桩150万个,建成“十纵十横两环”约4.9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白华认为,未来5到10年,是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冲击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9月10日下午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8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11.9万辆和21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3%和11.6%。新能源汽车当月产销均超过10万辆,销量更是创出历年同期新高。 根据统计,8月中国汽车销量呈现两位数增长,累计汽车产销降幅已收窄至10%以内。其中,商用车在货车的拉动下,增长势头依然迅猛,商用车产销与货车产销均刷新了8月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增长,其单月产销也刷新了8月历史纪录。 国内乘用车当月产量同比微降,销量呈现增长。乘用车8月产销169.4万辆和175.5万辆,产量同比下降0.1%,销量同比增长6.0%。 国内商用车当月产销同比大幅增长,产销刷新了8月历史纪录。商用车产销42.5万辆和43.1万辆,同比增长42.8%和41.6%。 中国新能源汽车8月销量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当月产销均超过10万辆,分别达到10.6万辆和10.9万辆,同比增长17.7%和25.8%。10.9万辆的销量,也创下8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对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这主要归功于近期国内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政策影响。另外,各地政府密集出台的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措施也是重要因素。 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65.5万辆,同比增长6.3%,占市场份额的37.3% ,实现了近5个月来的首次增长。 自主品牌上市车企吉利、长城、比亚迪8月销量均实现增长。其中,吉利实现12.1%的同比增长,长城同比增长27%,比亚迪则同比增长2.1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2.5万辆和23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5%和11.6%;1月至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6.8%和16.9%,降幅持续收窄。业内专家认为,主要受商用车产销量较高增长的拉动,目前汽车产销延续了回暖势头。下半年,商用车市场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乘用车市场也将延续复苏,有望保持正增长。 商用车成行业回暖主动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继4月之后,商用车6月的单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2.7万辆和5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7.9%和63.1%。1月至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5.9万辆和23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5%和8.6%。 商用车中,皮卡表现尤为抢眼。从5月开始,皮卡产销量同比增长由负转正,6月,皮卡产销分别完成5.8万辆和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6%和74.5%。 “今年的车市呈现乘用车市场弱、商用车市场强的特点,明显体现了汽车市场与消费类市场脱节的特征。”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商用车市场的回暖是当前整个汽车行业回暖的主要动力。 崔东树认为,拉动商用车市场增长的原因是多元的。首先是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电商化带动物流运输的需求增长。“食品类的高增长对物流体系的要求很高,生鲜冷链等运输也是体系化的仓对仓、仓到站、店到家的商用车组合配送体系。物流的仓对仓运输中,重型卡车优势更明显。”崔东树说。 其次,近期各地采取强力措施打击“假国三”汽车,也带来了巨大换购增量。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北方重点区域市场上的国三车可能要远远超过100万,导致换车刚性需求增加。 第三,地方债发行规模增大刺激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据测算,今年全年国债、特别国债和地方债发行额加总达到约8.5万亿元。并且今年的地方债提前下达金额数较大,发行进度也明显快于2018年和2019年。地方债资金主要投向各类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刺激工程类车辆和工程机械市场进入上升周期。 新能源车产销不容乐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1月至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75.4万辆和7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22.4%。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9.8万辆和17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8%,其中产量增幅比上个月进一步扩大,而销量增幅减小了5.2个百分点。从具体车型来看,6月SUV销量已超过轿车,从销量增长情况来看,SUV、交叉型乘用车同比继续呈现两位数增长,但增幅明显减小;轿车、MPV仍然呈现负增长。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情况不容乐观。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2万辆和10.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5.0%和33.1%。1月至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5%和37.4%。 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情况受疫情的影响比较大。2014-2015年,在购置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刺激下,我国新能源车产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14年的7.85万辆到2015年的34.05万辆,产量几乎翻了5倍。 兴业证券认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新能源车行业也呈现“小、散、乱”的状态。为了迎合以续航里程为主的补贴标准,许多企业单纯追求增加续航里程而忽略其他性能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产能严重过剩。以减少落后产能、提升发展质量为目的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供给侧改革亟待进行。 下半年市场将延续复苏态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如果下半年国内及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汽车市场将会继续呈现稳定发展,预计全年汽车销量降幅在10%左右;但如果海外疫情继续蔓延,且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汽车销量降幅可能在20%左右。“总体而言,中汽协会对于下半年汽车市场保持相对乐观。” 崔东树表示,今年治理超载的力度仍较大,加上营运客户需要购买符合新法规标准的新车,增大了下半年商用车市场呈现报复性反弹的概率。同时,乘用车市场也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有望保持正增长,而新能源汽车明后年受政策利好的影响比较大。“随着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内循环趋势增强,促进消费才能拉动经济增长,以家庭购车为载体,促消费、盘活总体销量的意义重大。因此下半年仍需要政策支持乘用车消费。” 国元证券认为,受疫情影响,海外游大部分转为国内自驾游,自驾游必须配备空间大、性能好的新车;同时,7月初高考完成,高考后购车、换车出游也是部分家庭的新选择。因此,新购与换购汽车的需求近期也会凸显,并且去年同期的汽车销量基数较低。但从三季度开始,汽车产业将进入传统销售淡季,高温天气对汽车日间销售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综合预测,7月汽车整体销量可能环比下滑,而同比上升。下半年,随着海外供应链的逐步重启,以及国内多地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持续落地,乘用车大概率将延续复苏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