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国内禽肉类价格同比上涨42%,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2.6%,牛羊肉价格也有10%左右的涨幅,而鸡肉价格却同比下降1.6%,出现近3年来的首次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直到目前,鸡肉的价格仍在持续大幅下降。 为此,我们去了一次超市,超市内的鸡胸等产品较年初时一公斤下降了3元,降幅达30%左右。冷冻翅根9.9元/斤、冷冻鸡全腿7.9元/斤,腿排6.9元/斤,鸡肉相关产品价格不仅只及猪肉价格的三分之一,甚至还要比辣椒、芦笋、茭白等还要便宜。与此同时,在鸡肉价格大跳水时,一些以鸡肉为主要食材的餐饮品牌也纷纷做起“促销”,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 导致国内鸡肉价格大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受到了猪肉价格暴涨的影响,很多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转而对鸡肉市场有了更多需求,鸡肉价格出现上涨。 于是,大家一窝蜂的都来养鸡,造成了鸡肉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工商登记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前8月共新增鸡养殖、鸡饲养相关企业超过6.3万家,较去年同比增长46.9%。也就是说,8个月间,养鸡行业新增了近一半的相关企业,这直接导致了国内鸡肉产能的快速走向过剩。 再者,与养猪、养牛羊不同,养猪至少要大半年,而牛羊要一年以上周期,所以短期内需求这个缺口一时难补上。但是,大家一窝蜂的养鸡,鸡的生产周期短,只要40-45天左右,繁殖能力强,一只鸡一年可以下200个蛋,鸡蛋可以再孵化小鸡,所以鸡肉产能迅速得到扩大。去年以来鸡肉产能快速扩大,导致供给过剩,价格下降。 最后,受疫情的影响,今年老百姓外出就餐次数明显减少,鸡肉的主要消费场所是餐饮企业,所以餐饮企业受到冲击较大,相关菜品的出现滞销现象。市场需求量的下降,也导致了鸡肉价格一跌再跌,甚至最极致的是一百元可以买到6只鸡。不过,在9月份各类学校开学之后,需求量上升,鸡肉再次下跌的空间有限。 现在很多人关心的是,鸡肉价格大跌后会否在国庆、中秋两个节日出现大幅反弹呢?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一方面,最近国内猪肉价格开始下跌了,节假日人们对猪肉需求开始上升,这使得鸡肉替代猪肉的作用减弱。短期内鸡肉还是供大于求,价格难以大幅反弹。 另一方面,鸡肉短期产能过剩问题无法消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禽肉产量同比增加6.8%,肉鸡产能一直维持在高位,而鸡肉产能回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不过,我们也有担心,这次鸡肉价格跌至猪肉的三分之一,养鸡业损失惨重。到时候,大家再一起削减肉鸡的产能,结果肯定又是产能削减过度,鸡肉的市场供应又减小了,届时鸡肉价格又要上涨。我们始终在鸡周期的轮回交替之中,一直走不出价格大起大落这个怪圈。
9月10日,仙坛股份公告称,8月份公司实现鸡肉产品销售收入2.71亿元,销售数量3.06万吨,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2.57%、20.37%,环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68%、4.62%。 其中,家禽饲养加工行业实现鸡肉产品销售收入2.58亿元,销售数量2.97万吨,同比变动-3.74%、20.04%,环比变动0.76%、4.07%;食品加工行业实现鸡肉产品销售收入1236.58万元,销售数量0.09万吨,同比变动30.86%、32.66%,环比变动25.67%、26.70%。 公司表示,今年8月份,公司鸡肉产品熟食转化率不断提升,进而推动公司食品加工行业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大幅增加。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肆虐、消费市场运行疲软等多重因素,一度导致肉鸡养殖行业的市场供需双向弱化,整体承压。 中期财报表现来看,A股“鸡肉大户”们相较去年明显交出差强人意的成绩单,众多行业巨头陷入营收、利润双降局面;而另一边,在港上市的凤祥股份(09977.HK)期内却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 (来源:wind) 报告显示,凤祥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19.03亿元,同比实现13.2%的两位数增长。其中,新零售渠道业务更是出现爆发式增长,期内总创收3.7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31.5%;营收占比达19.6%,较去年同期提升近3倍。 值得探讨的是,这样逆势而上的表现背后,凤祥股份究竟做对了什么? 基于消费品竞争逻辑多维发力,战略转型迅速见效 行业承压环境中,先行一步找到破局良方的企业,往往容易逆势突围。 近几年,凤祥股份已逐渐完成两点重要转型:其一,从原先的纯2B业务转为2B、2C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其二,通过打造食品品牌,深入发展鸡肉制品,朝着白羽肉鸡食品龙头迈进。在当前白羽鸡行业阶段性承压,业内巨头随之开启新一轮基于扩大规模或拓宽赛道的产业变革之际,凤祥股份已摇身变身为一家不容忽视的消费品公司,成为与过往养殖概念完全不同的消费概念“新物种”。 分产品来看,凤祥股份生鸡肉制品和深加工鸡肉制品期内销量分别实现32.8%、17.4%同比大幅增加至8590万千克、3780万千克,收入贡献分别同比大幅增长31.7%、24.6%至9.64亿元、8.22亿元。两大业务收入合计约占公司总营收比重的93.8%,传统鸡苗业务在公司总营收占比微小,已不足5%。 而如果说产业转型给到凤祥股份向好发展的方向,那么深谙消费品牌发展逻辑的能力则为其带来了实际驱动力。凤祥股份上半年亮眼表现的背后,离不开其基于渠道、产品、品牌进行的多维发力,具体分几点来看: 1.实现全面扩充,从全渠道营销中找增量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支付工具等技术的出现和成熟,营销开始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消费品之间的市场竞争相应趋向无边界营销。这也意味着,全渠道营销时代已经到来。 报告期内,凤祥股份在原有渠道优势上,重点布局了新零售、新集采与新出口渠道业务,基本做到渠道全面覆盖。 新零售方面,说的是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线上端,凤祥股份实行“公私合营”方案,实现天猫、京东、每日优鲜、盒马、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头部电商全覆盖,以及头部内容电商、社交电商的深度合作;线下端,截止报期末,凤祥股份实现70多个重点城市,近2.5万家优质便利店的终端覆盖,较去年底新增近5000家,成为罗森、全家、7–11、便利蜂等多家品牌连锁店的重要合作伙伴。 新集采方面,疫情加速中国餐饮行业与便利店餐饮系统的质量升级,优秀企业采购标准不断提升。上半年,凤祥股份保持与麦当劳、肯德基的长期合作,新达成与继光香香鸡、波客派、上海正新、真功夫等30多家国内知名餐饮连锁企业的合作,自该渠道实现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1.5%。预期,凤祥股份产品与服务后续将逐步触达合作品牌旗下约3.3万多家门店,实现近9000家门店精品便利店的深入合作。 出口方面,凤祥股份产品在日本市场销量保持稳定;马来西亚市场同比增长29.8%;疫情尤其严重的欧洲市场实现5%的逆势增长。最终,出口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至4.51亿元。 2.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产品迭代更新能力突出 报告期内,白羽肉鸡行业涌现消费升级、渠道下沉、网购提速、质量安全四大发展趋势。 凤祥股份当前的产品布局,正对应消费升级、质量安全等趋势。产品组合上,凤祥股份以重点发展优形品牌,培育凤祥食品优质单品为策略,有针对性地顺应趋势。其中,优形品牌系列定位中高端,主打低脂、美味、即食,满足众多消费场景,以截止上半年收入与市场占有率计,其为国内最大的即食鸡胸肉品牌;凤祥食品系列核心定位在家庭消费,以安心、美味、质量为主要要求,引入健康理念,衍生出咸蛋黄嫩骨鸡、加个鸡腿等重点单品。同时,截至报告期末,政府监管抽样115批次,产品在市场接受政府抽检37批次,产品型式检测303批次中,凤祥股份旗下产品的全部检测结果均达100%合格率。 此外了解到,凤祥股份以东京、上海、山东三地研发中心协同互动发展的同时,还与国际领先的肉制品研发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已实现新品开发加速和高转化。以咸蛋黄嫩骨鸡为例,该产品为开创品类新蓝海的创新型产品,而自2019年12月底启动概念发想起算,仅用3个月就实现了上架销售。 3.品牌基于产品理念,策略性“出圈” 上半年,凤祥股份明显加大了品牌化运作与营销推广力度,从体育赛事到热门综艺,再到明星种草处处可见凤祥的身影。但不得不说,凤祥股份的品牌运营策略并不是盲目随大流,上文已提到凤祥旗下部分产品的定位,其中关键点大可概括为健康、美味,其品牌投放方案实际与产品理念不谋而合。 具体的,凤祥股份上半年以100%的合格率通过了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严苛检验,成为目前唯一一家为国家队运动员提供各种鸡肉制品的企业,在各大体育赛事中为运动员提供营养支持;旗下优形品牌先后入驻两款大火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4》、《乘风破浪的姐姐》,借势签下“人气姐姐”万茜作为品牌代言人,并在小红书上斩获赵露思、程潇、李纯等流量明星的一致推荐,在直播间搭知名运动员、明星带货。 产品理念之上,凤祥股份在品牌投放上又偏爱“顶流”,“顶流”自带网络议题设置能力、话题新鲜感。二者结合之下,凤祥股份品牌美誉度、品牌好感度、粉丝转化率均现大幅提升。 鸡肉食品仍是朝阳产业,或迎谋求发展的更好时代 行业大趋势上看,鸡肉食品依然是朝阳产业。据市场预测,未来20年健康饮食将逐渐成为消费主流,鸡肉食品行业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或将达到20%以上。 关于这点,主要可从三大角度来理解: 第一,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较其他鸡肉生产、消费大国及地区较低,存在较大增长空间。据农业部2018年统计数据,美国、巴西和中国为全球三大鸡肉生产和消费国,中国鸡肉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三。当前,中国人均鸡肉消费量每年仅为10公斤左右,与饮食结构接近的台湾地区每年28公斤左右的人均鸡肉消费量,美国、巴西每年超过40公斤的人均鸡肉消费量差距甚远,未来中国鸡肉消费市场可增长空间广阔。 第二,鸡肉属于白肉,相较于红肉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契合消费升级理念。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者逐渐对食物提出了更高需求。尤其是,健康日益成为选择食物时考虑的重点因素,对比之下,鸡肉品类更加契合健康膳食的发展趋势。 第三,鸡肉对猪肉的替代效应或将持续。鸡肉饲料回报率高,生产周期短,消费价格低。且据统计的近30年肉类消费的情况,我国鸡肉消费量快速增长,增速超猪肉消费增速的接近一倍,也远高于世界鸡肉消费增速。 除此之外,具化到凤祥股份身上,还要考虑进当前中国鸡肉食品行业的深加工比例较低,亟待提高等因素。 目前,中国鸡肉制品多以初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制品占消费总量的比例较低,平均深加工程度仅为5.8%,与世界的20%存在较大差距。而深加工鸡肉制品烹饪简单,节省时间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新一代市场消费主力青年人的青睐,市场后续动能充足。相关研究表明,2019-2024年深加工白羽肉鸡制品的市场规模将以20.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于2024年达到604亿元。 深加工鸡肉制品比例低、待提高同时意味着,这一部分市场份额还有待瓜分,该领域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有望充分享受这一趋势红利。纵观国内鸡肉食品消费市场,尤其是深加工鸡肉制品细分领域,尚无绝对领先的成熟品牌。 凤祥股份多年入选十大消费者喜爱的鸡肉品牌,不断发力深加工鸡肉制品,至2020年上半年最新报期,其深加工鸡肉制品收入占比已升至43.2%。基于此,笔者认为,一定程度上,凤祥股份有望迎来发展的更好时代。 小结 公司的层面,凤祥股份深入消费品竞争底层逻辑进行了系统化全面升级。目前,凤祥股份已搭建起国内、海外,B2B、B2C四轮交错驱动的全渠道体系,做到精准对标市场需求,以研发实力支撑产品快、准、稳迭代,并已形成公司特色的策略“出圈”品牌传播路线。 行业的层面,中国消费者人均鸡肉消费量相对不足、日益健康的肉类饮食结构、市场消费主力生活节奏趋势等因素合力,预期充分利好鸡肉食品龙头企业,也有望带给凤祥股份不小的价值释放空间。 综合以上来说,凤祥股份的未来发展将由内生驱动力+外生拉动力共同促进。当下,正值其谋求发展的绝佳时机。 资本市场的角度下,投资者早前多以养殖企业的身份看待凤祥股份,以致于公司估值水平一直较低。而现在凤祥股份交出亮眼成绩单,已用数据直接证明公司转型成功,随着市场对凤祥股份消费属性的充分认知,其估值逻辑将有望重估。目前来看,凤祥股份的这一轮估值修复行情已来日可期。
7月16日,“全产业链鸡肉食品第一股”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凤祥股份)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约10.04亿港元。凤祥股份上市首日股价以0.9%的涨幅收盘,报收于3.36港元/股,公司市值达47.04亿港元,超过在港上市的雨润食品。 对于凤祥股份上市,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港股整体处于震荡格局,而凤祥股份在首日上涨,说明市场对于凤祥股份的基本面和前景是看好的。 募集资金10.04亿港元用于扩张及研发 根据凤祥股份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公司经营覆盖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屠宰、加工和生鸡肉制品及深加工鸡肉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并以此得以控制鸡肉生产周期的每个阶段。因此,在覆盖全产业链管理的纵向一体化模式下,公司获得了更高的生产效率、更高的安全把控能力、更有效的成本控制以及更加灵活的根据市场需求调配资源的能力。 而根据2018年商品肉鸡的产量来看,凤祥股份是中国第二大全面一体化白羽肉鸡生产商,市场份额为3%。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鸡肉制品(生鸡肉制品和深加工鸡肉制品)。招股书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12月31日止的四个年度,公司生鸡肉制品贡献的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的62.4%、54.7%、53.8%及48.1%,而深加工鸡肉制品贡献的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的26.7%、37.4%、37%及36.5%。 养殖和加工方面,2016年-2019年,凤祥股份饲养的白羽肉鸡总数分别为1.116亿只,1.114亿只、1.038亿只、1.017亿只;而加工的白羽肉鸡总量分别为17.7万吨、18.4万吨、17.4万吨、17.4万吨。 通过数据可见,从2016年至今,凤祥股份一直保持了高增长的态势。根据公司招股书显示,2016年,公司收入为23.54亿元,而2019年公司收入达到39.26亿元。利润方面,2016年-2019年,公司实现的利润分别为1.198亿元、3711.9万元、1.366亿元和8.37亿元。以净利润增幅来看,凤祥股份2016年-2019年增幅接近6倍。 B2C业务衔枚疾行 从“隐形冠军”到大众消费品牌的蜕变 近年来B2C业务的翻涨正在打开凤祥股份的无限想象空间。 招股书内容显示,2019年凤祥股份B2C的份额已占到总体收入的6.4%。其中,线上销售占比从2016年的0.3%提升到了2019年的4.3%,上涨10倍有余。 值得一提的是,凤祥股份2018年和2019年的B2C业务同比增长分别高达118.5%和137.8%,而这一数据在2020年的前4个月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放大:这一时期,凤祥股份B2C客户所得收入相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500%以上。 从京东到天猫,从每日优鲜到盒马鲜生,从罗森到7-11,从永旺到便利蜂,凤祥股份的产品已遍布当前活跃的线上线下新零售平台。凤祥也正从“默默无声”的行业“隐形冠军”向大众喜爱的“鸡肉第一消费品牌”蜕变。 凤祥股份业绩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鸡肉行业景气度高,一方面则与2018年国内发生的非洲猪瘟给鸡肉价格带来上涨。如今,登陆资本市场,10亿港元的融资额无疑为凤祥股份的扩张带来资金的支持。 对于募集资金的使用,凤祥股份表示,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产能的扩充、研发能力的提升,并重点用于进一步纵深扩张B2C深加工鸡肉制品的销售和品牌的提升。 对于公司上市,凤祥股份主席及执行董事刘志光表示:“凤祥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上市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未来,集团会继续扩大白羽肉鸡生产的产能,以进一步增强集团的纵向一体化业务模式;继续扩大销售及分销网络以及进入新市场;并继续扩大产品组合并使产品组合多样化,重点发展深加工鸡肉制品,此外,增强研发这能力以将产品组合多样化并提升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诀窍,寻求建立适当的战略联盟、合资企业或其他收购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凤祥股份的成功上市,香港资本市场上一共有7家禽畜肉类上市公司,而在这7家公司中,万洲国际和中粮肉食这2家企业市值分别为1151亿港元和109.36亿港元外,凤祥股份上市首日市值最高接近48亿港元,排在第三位。 对此,沈萌表示,作为国内最重要的鸡肉全产业链供应商和最大的出口商,凤祥股份展示出极大的潜力。鸡肉作为比猪肉更健康的动物蛋白来源,其对猪肉的替代作用已经在这次非洲猪瘟疫情中得以体现,同时,鸡肉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的地位越会随着消费者对低脂低油的肉类摄取要求提高而愈发重要,但资本市场的鸡肉板块上市公司规模远小于猪肉板块,A股四大鸡肉企业市值加在一起还不如猪肉板块中市值最小的一家,这不仅说明鸡肉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也说明鸡肉板块溢价增值的机会巨大。 “凤祥股份这次在香港上市,不仅可以通过证券化为下一阶段发展积蓄力量,也能够发挥更灵活的机制优势吸引人才、拓展事业。”沈萌强调。 而对于鸡肉行业发展前景,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表示,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持续蔓延,行业产能持续下降,2019年的能繁母猪的持续下滑使得2020年生猪养殖行业的供需缺口仍旧较大,2020年猪价仍旧高位运行,同时作为第一大替代肉类的禽肉的高景气度也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