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在我的生活中,没有什么比坐下来,花几个小时读一本好书更让我享受的了。但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读书,以前我也很难找到时间、精力和动力来坐在沙发上读一页。 那么,我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狂热的读者的呢?答案是,参考像比尔·盖茨这样的狂热读者的习惯,把这些习惯运用到我自己的生活中。下面几个策略将帮助你读更多的书。 1. 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 阅读新书的方式有很多。你可以把电子书下载到你的Kindle上,可以在Audible上听,或者从当地的图书馆买一本实体书。你怎么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需要找到一种最适合你的读书方式,然后想办法把读书这件事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中。 我通常喜欢在下午去散步,每天我都会在附近散步几个小时,边走边享受听有声读物的乐趣。毕竟,这是一个将锻炼和学习新东西结合的好方法。 在你的日程表里挤出点时间多读点书。比如,你可以在晚上少看一集电视节目,多看半个小时的书。 当你找到一种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时,你就更有可能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 2. 在页边空白处做笔记 这个读书策略对我的生活有颠覆性的改变。为什么?因为它能帮助我有效地理解和运用每一本书的知识和教训。比尔•盖茨(Bill Gates)说:“特别是对于一本非小说类书籍,你是否吸收了新知识,并把它和你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我来说,做笔记有助于确保我真的在认真思考书中的内容。” 在我所有的书中,我都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新的想法。例如,在瑞恩·霍利迪的书《障碍就是道路》中,我在空白处详细地记下了如何将禁欲主义运用到我的生活中。 每当你阅读一本书时,想一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想法。这些想法是如何启发你的?你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可以应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中的东西? 3. 有始有终 当你真的对某本书或某位作者充满热情时,通读完一本书会容易得多。通读完一本书意味着你不太可能在这个主题的知识上留下空白。 比尔·盖茨说:“直到你停止学习使,才真正开始变老。每一本书都会教我一些新的东西,或者帮助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 尽你最大的努力去理解你所读的一切。通读完每一本书,享受阅读那些能提高你对某个特定主题的知识或激发你不同思考的东西。 当然,有些书可能比其他的书更有趣。但是当你努力看完自己打开的每一本书时,你会以比你想象的更快学习新的东西。 4. 理解书的背景 我喜欢把知识想象成一幅拼图。当你把各种各样的想法结合在一起时,它可以帮助你更深层次地理解一个特定的主题。就像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的:“以更加丰富的方式记住递增的知识要容易得多。一开始,这可能比较难,但当你有了初步的构图之后,就能将自己新的知识放到合适的地方。”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所以在业余时间,我会经常看一些关于罗马帝国的纪录片和书籍,来更好的了解它的背景。 你也可以这样做。研究一下你喜欢的书的背景和历史,这样你就能更详细地了解它的背景。例如,如果你喜欢关于战争的小说,对二战和其他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今天你可以很容易地运用比尔·盖茨的这些策略。从做笔记开始,注意理解书的背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如果你每天都能做到这些,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能读的书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译者:Jane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方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再一次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网络上“互怼”。 9月12日,马斯克在推特上言辞犀利地对一位粉丝表示:“比尔·盖茨对电动卡车一无所知。” 虽然比尔·盖茨并不在汽车圈,但汽车圈一直都流传着他的言论。上个月,比尔·盖茨在网络上对未来出行发表了一些看法,在其看来,电动汽车适用于中小型车辆,短途出行体验非常棒。但由于电池又大又重,并不适用于大型、长距离交通工具,所以电动化不会成为重型卡车、轮船和客机的解决方案。 这触碰了马斯克的“敏感神经”,毕竟特斯拉旗下的半挂式重卡Semi被马斯克寄予厚望,并将迎来交付期。根据此前外媒曝光的消息,特斯拉Semi卡车已经秘密在美国开始了路测。目前测试的特斯拉Semi卡车续航已经突破了800km,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多数国家中长途的运输需求,快充时间仅需30分钟。 但由于生产问题,特斯拉Semi卡车将原定于2019年的交付时间推迟到了2021年。 与此同时,盖茨在谈到电动皮卡时,还夸赞了通用、福特这样的传统车企以及Rivian、Bollinger等新汽车制造商,“多亏了通用和福特等传统汽车公司以及Rivian、Bollinger等造车新势力,消费者可以很快购买纯电动皮卡”。同时,盖茨相信乘用车也将会实现电动化。 不过,盖茨却对市场上最火的特斯拉电动皮卡Cybertruck只字未提。据悉,百事、联邦快递、沃尔玛、UPS和Sysco等公司都已订购这款电动皮卡。早在4月初,特斯拉就表示Cybertruck全球预订量已经超过了62.2万辆,显然盖茨“无视”了特斯拉。 未来汽车日报
1994年3月21日,春分的北京城,日落时分,空气中还留着白天的喧闹与躁动。一架波音747飞机在首都机场缓缓降落,一位穿着普通衬衣加外套,牛仔裤配运动鞋的青年人走下舷梯:他的身边,除了翻译之外,没带随行人员。这位青年便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Microsoft的总裁,比尔·盖茨(Bill Gates)。1994年的比尔盖茨(图片来自公开影像资料)他踏入中国土地的那一刻,世界为之引起轰动,全球每个国家的眼睛,都在盯着他,看着在中国的一举一动。而比尔盖茨与他的微软公司,也注定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1入华彼时的中国,古老的大地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盖茨来到中国,正是为了考察中国的投资环境,顺带了解中国软件产业的实力。当接收中国政府高官接见的时候,比尔盖茨适时乖巧地提出要“尽力帮助中国发展软件工业云云”的想法。尽管如此,对于比尔盖茨的造访,乃至即将到来的微软入华,当时的中国仍有不少人持有怀疑的态度。道理也很简单:当时中国的民族软件产业刚刚起步,如果任由微软这种国际企业长驱直入,是否会摧毁脆弱的民族软件产业?部分媒体的话甚至说得更直白。例如中国《经济日报》记者在采访比尔·盖茨时就毫不客气地问道:“听说中国业界对您此行并不欢迎。”对此,比尔盖茨避而不答。事实是,中国这块市场的体量与巨大的诱惑,是当时任何一个企业家都难难以抵挡的。进入90年代,虽然网吧仍然是中国电脑消费的主战场,但不少东部沿海大城市的家庭已经开始筹备“买电脑”。据统计,到1995年,全国电脑销售量将达到和超过100万台,总金额可达200亿元。尽管这一消费水平并不算高,但每年30—40%的增长速度却不容忽视。不久之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市场之一。面对“入华”的前景,比尔盖茨也曾经有所思存:微软公司是否能以自己在操作系统上的巨大优势,垄断中国的软件市场?中国是否会以保护本国工业为由,将微软拒之门外?微软公司是否能在中国打开局面,站稳脚跟?但是,中国市场这块巨大的肥肉,实在舍不得。于是他铁了心要“入华”。在1994年12月8日,比尔盖茨同中国电子工业部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双方达成共同开发视窗95中文版的意向。比尔·盖茨要通过与电子工业部的合作,改进视窗95的中文字形和输入方法,力图抢占中国电脑市场的制高点。这份备忘录,看作比尔盖茨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2盗版微软在中国的市场策略,分为B和C两个方向。B端,微软采取了步步为营,与中国的开发商、销售商开展广泛的合作,同时协助设计了政府所用计算机系统,安装满足政府要求的特别版Windows系统。而C端,生态远没有B端那么好。当时,一款正版Windows95的售价要在1000左右,而Win98刚刚推出的时候,为了应景,价格更是打到了1998元。这个数字在当时,已经接近东部沿海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平米房价。试问当时老百姓如何买得起。这正好给了盗版商的空间。每一版Windows系统推出之后,快则几个月,慢则半年,市面上就会出来盗版,一张光盘5块、8块、10块,在大学后街的光盘店里都能买的到。买盗版的人用着廉价流畅的系统,而卖盗版Windows的人则跑步迈向小康社会。对于这些,微软当然看在眼里。但在最初期,并没有出手阻止。在比尔盖茨看来,在知名度并没有充分普及的前提下,正版又那么贵,这些盗版商正好相当于帮他做了免费的广告宣传。1998年7月20日,《财富》杂志刊登了股神巴菲特对比尔·盖茨的采访,当被问及微软的中国策略,盖茨的回答是:“中国人不会为软件付钱,不过总有一天他们会的。既然他们想要去偷,我们想让他们偷我们的。他们会因此上瘾,这样接下来的十年我们就会找出某种办法让他们付账。”在商业战场上,这不失为一种策略。中国人口那么多,市场那么大,真的用広告去覆盖彻底,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而放任盗版,大量向市场投放免费系统,让人们在廉价的基础上产生依赖,然后买再收费。站在今天看来,这样的玩法很像互联网企业烧钱扩大市场份额的套路。就这样,微软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90%以上。微软巨大的成功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中国用户对Windows系统这个舶来品产生了极度的依赖。以致于苹果iMac兴起之后,许多为了时髦而购买Mac的用户,也不得不再在苹果的系统旁边装一套Windows——苹果的外壳是为了装逼的,内里Windows系统是为了自己用的。此外,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副作用——中国的国产系统,长期处于被扼制和压抑的状态。除了党政军等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在用之外,大多数商用民用电脑系统的标配都是:Windows。3打假在默许中国用户充分享受廉价的盗版产品、并产生了无法摆脱的依赖之后,微软开始对盗版下手。2006年,微软适时向当时消费者规模最大的盗版商番茄花园发去了律师函。在2008年8月15日,苏州警方对洪磊进行了抓捕,罪名是侵犯知识产权。这次杀鸡儆猴很成功,雨林木风、深度技术等公司纷纷转型。同时在当年国内许多盗版Windows用户惊奇地发现,电脑会时不时黑屏。这是微软借着正版的名义的做法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国内用户的极大反感。直到政府部门呼吁微软要注意合情合理时,微软才停止了黑屏策略。尽管在那时批评之声四起,但是风波过后,国内消费者基本上当没事发生过一样,毕竟,习惯的形成让他们很难去做出改变;再者,中国没有像样的操作系统。国内电脑界很大一部分的销售来源于B端的采购,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国产Linux系统一直被人提及,那时该系统的应用生态仍是一片空白,造成很多厂商卸载Linux,安装盗版Windows。随着微软加大打击盗版的行动,更多厂商不得不使用正版Windows。就在微软开始打击中国盗版行为的那一年(2006年),方正、清华同方等国内电脑公司到美国访问,合计向微软采购了17亿美元订单,也被业界看作一个信号:市场上除了微软,真找不到合适的系统商。在盗版与正版之间,中国用户艰难地作着选择;唯有一件事是没得选的:Windows系统。今年5月,一份百度统计结果显示,中国Windows10系统市场份额达到33%,Windows 7系统的市场份额为48.24%。即Windows10和Windows7总共占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不仅是系统,微软系的办公软件Office系列在中国也同样占据主流市场,2019年Office365企业订阅用户达1.66亿,个人订阅用户约为3480万,并呈持续增长态势。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微软在华的这二十多年,基本上扫清了本地和国际的所有竞争者,在中国市场上一家独大。其他领域,例如手机市场,尽管苹果如此高举高打,但仍然有三星华米OV的竞争。电脑系统,几乎所有电脑都配备Windows系统;而iOS,可以这么说,会iOS的一定都会Windows;而会Windows的不一定会iOS。对此,我们不免会问,国产系统究竟在哪里?4国产事实上,中国在计算机系统开发这件事上,起步得很早。1969年12月,北京大学就开始牵头攻坚我国最早的操作系统“150机”。目的是改善石油勘探数据计算,提高打井出油率。20年后,1989年,COSIX系统项目启动。受限于当时国内的硬件大幅度落后,系统研发跟不上技术更新,无法兼容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国内系统长期原地踏步。开发系统,是一条高投入低产出高风险的路子。国家没有钱也没有政策扶持,而且即便巨额的银子投进去,有微软这个巨头,将来自己国产的系统能不能被接受乃至盈利,说不准。关于系统开发之难度,举一个例子。Windows XP有代码4000万行,Windows 7有代码5000万行,3.6版本的Linux内核代码就有1590万行,而Linux的发行版Debian系统代码行数达6500万行,而且这些代码还都是经过软件厂商反复精简的结果。在资金上,微软在开发Vista所花费的研发费用超过了200亿美元,Linux仅内核据如果根据人员投入的规模,据测算也耗资数十亿美元。所以,在那个“赚快钱”思想主导的年代里,秉承“拿来主义”,依附微软生态,快速的实现营收,成为当时大多数电脑界人士走的路子。基本上不会有人去选择国产这条的路。这个状况持续到2018年。2018年,随着中兴被打了一记狠狠地闷棍,人们才发现,原来我们这么多年以来的电子产品与软件产业,都是建立在别人的地基上。一旦人家要撤走这个地基,那么上面的建筑物就都要坍塌。于是,国产替代开始被人提起,国内对操作系统自主崛起的那团火,被点燃起来。然而,在微软统治下多年的中国计算机产业,就连90年代初那些国产自主研发的锐气都没了,而资产价格高企也掏空了年轻人的身心;自主研发想要短时间大跨步的迈进,尚需时日。5梦醒2020年8月9日,一则传言在网上低烈度传播。称微软公司在其官网更新了服务协议,声明如因不可抗力导致微软无法履行或延迟履行其义务,微软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义务。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如果哪天我不给你们提供Windows系统了,那可不能怪我。虽然后来人们发现,这并不是最新的条款,而是多年以来一直出现在微软的协议里面的一个免责条款;然而在中美关系电闪雷鸣的当下,这仿佛晴空霹雳,惊醒了14亿沉沉大众。恍惚间,人们意识到,如果哪一天微软对我们停供了Windows系统,那么中国的绝大多数电脑就会开不了机,没法聊天、没法网购、没法办公、没法炒股。这甚至比芯片断供的杀伤力更大。尽管微软对此很快的发布澄清声明,称“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的承诺坚定不移”,但仍然有猜测认为,微软是怕TikTok和Wechat的事再次发生在自己头上,于是紧急修改了协议;那么如果美国政府对微软下达禁令,要求其对中国断供,则微软不需要提供补偿。30年前,微软入华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今天,中美之间会兵戎相见。今天看来,这30年间,中国人形成了对微软和Windows系统的极度依赖,而微软公司也成功地实现了对中国本土计算机系统产业的压制。诚然,如果美国政府通过行政指令要求微软对华断供,那么微软的营销与利润会大幅度扑街,但是在大国博弈甚至军备竞赛的背景下,政治家为了国家利益,是不会在意本国某个或某些企业的生死存亡的。这一点上,我们不可抱着“川普是商人”的天真幻想,而回避面对复杂严酷的大国斗争。微软入华30年,令中国人获得了便利、提高了生活水平与国际化程度,但国产计算机系统却始终没能茁壮成长起来——这究竟是他人的阴谋,还是我们自己大意了呢?
据国会山报报道,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称对美国的新冠病毒检测失误表示遗憾,其他国家新冠确诊病例增长趋缓且已重新开放,而美国却在世界上居于落后的位置。 上周日,比尔·盖茨在接受CNN采访时说道:“美国的各种早期失误,加上混乱的政治氛围,导致我们基本没有进行什么病毒检测。开始的各种出行禁令都是无意义的,因为我们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任何常规病毒检查,现在我们的封锁程度与国民配合度都是远低于其他国家的。” 他说,商业性质的实验室使得被测者陷入漫长的等待,可很多富人却可以快速检测。他继续说道:“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我们无法要求政府改善检测情况,因为他只会自卖自夸。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存在这种大错特错的检测方式,因为他们都不会夸夸其谈,只是一直保持行动,直到完成。” 比尔·盖茨还认为,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检测,病毒携带者就无法及时进行自我隔离。除此以外,他还称自己相信疫苗可能会在2020年底或2021年上半年成功研发。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7月23日,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透露称,美国目前的新冠肺炎感染率“令人深感不安”,并且情况也不会很快好转。 “美国的感染率令人深感不安,由于夏季气温升高,人们待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应该比秋季人们外出较多的时候,更容易减少感染率。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年轻人成为主要感染对象。这意味着死亡率不断上升,但远未达到峰值。”盖茨在接受CNN采访时说,“所以情况不容乐观,正如我们四周前所预测的那样。” 盖茨还透露称,早期的新冠疫苗数据显示,要使人们避免感染病毒,只接种一针疫苗是不够的。6月份时,他曾表示赞同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的预测,今年年底或者2021年初的时候可能推出一种有效的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