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2月4日消息 据央视新闻,2月3日晚,记者从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获悉,天津静海区在对静海镇胡家园村口流动摊贩所售进口冻带鱼进行核酸检测时,发现冻带鱼及外包装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按相关防疫措施进行处置,相关人员核酸检测正在进行中,已出结果均为阴性。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让居民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度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体外诊断行业作为大健康行业的重要一环,越发受到市场关注,借此东风,众多体外诊断企业纷纷启动IPO进程。近期,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美诊断”)已提交注册,距离在科创板上市又更近了一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汇聚着众多选手的体外诊断行业到底面对着一个怎样的市场?科美诊断又有什么特殊之处足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更“快”且更“准”的国内蓝海市场 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简称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血液等组织及分泌物进行检测,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体外诊断能够便捷、低成本、低伤害的为医护人员提供精确、早期的临床诊断信息,为疾病发现、治疗、监测提供有效依据,并能大大节省医疗费用,已成为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体外诊断行业已成为全球医疗领域发展较快、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行业之一。 根据 evaluate MedTech发布的《2018 年全球医械市场概况以及2024年全球医械市场预测》中的数据,2014至2017年,全球体外诊断行业市场销售规模逐年上升,由 2014 年的 499 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52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2024 年预计市场销售规模将达到796亿元,2017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6.1%。 图表一:2014-2024 年全球体外诊断行业市场销售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evaluate Med Tech,整理 聚焦到国内,虽然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趋势与国际总体趋势相同,新近产品形态与国际相近,所生产的产品与国际需求相符。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版)》内数据,近年来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以18%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增速远高于国际水平,截至2018年已实现人民币604亿元的市场规模。 在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细分市场中,免疫诊断是其中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市场份额高达36%,大幅超出其他细分领域。由于市场对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免疫诊断发展先后经历数次技术迭代。最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时间短,可定量检测,可实现自动化的特点,成为主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科研。化学发光诊断产品在2018年已占据了中国免疫诊断市场的84%市场份额,而在发达国家更是实现了90%以上的占比。 图表二:2018 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细分市场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 版)》,整理 根据招股书显示,科美诊断是一家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化学发光诊断检测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为基于光激化学发光法的LiCA系列诊断试剂和基于酶促化学发光法的CC系列诊断试剂及仪器,主要应用于传染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甲肝、戊肝等)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甲状腺激素、生殖内分泌激素、心肌标志物及炎症等的检测。 走更苦更累的路,做更快更准的检测,夺更高更远的技术高点 根据标记物和发光原理的不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主要可以分为:酶促化学发光、直接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活性氧途径均相化学发光等。每种技术都有它的特点和痛点,如酶促化学发光技术成型最早成本最低,但是发光速度慢,对环境温度、酸碱度要求高,且对甲状腺激素或性激素等小分子待测物的检测能力较差;另一主流技术电化学发光敏感度高,发光强,但对仪器开发难度高,耗材更换周期频繁,费用高。罗氏、雅培、西门子、贝克曼等进口厂商早年均采用酶促化学发光法,此后各家技术路线逐渐拓展至直接化学发光或电化学发光等其他新型化学发光方案,贝克曼目前仍主要采用酶促化学发光。我国化学发光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从国内化学发光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来看,大部分国产体外诊断产品依然采用酶促发光技术,掌握并应用其他化学发光技术的企业较少。 图表三:主流化学发光技术原理示意 数据来源:科美诊断招股书,整理 相比起大多国内厂家采用酶促发光技术等存量技术,科美诊断目前重点发展的LiCA系列产品主要采用公司基于活性氧途径均相化学发光原理自主开发的光激化学发光方法。针对化学发光行业主流技术路线中其他三类反应中需要多次洗涤、分离的弊端,科美诊断所采用的活性氧途径均相化学发光技术路线具有均相、免洗、光激发等技术特点,属于均相反应模式。 更高的质量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试剂开发难度,由于检测过程没有分离步骤,样本中干扰物质仍保留在最终检测溶液中,会对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产生干扰,可能造成高本底信号,也可能淬灭单线态氧而降低检测信号,综合导致试剂开发难度大大增加。 科美诊断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发展和创新,成功开发出LiCA系列检测产品。检测试剂涉及传染病、肿瘤标志物、甲状腺激素、生殖内分泌激素、心肌标志物及炎症等领域,基本覆盖了国内化学发光检测临床使用量较大的主要检测项目。 LiCA系列检测产品基于其“免洗”的技术特点,达到了均相反应状态,实现更高的检测速度。检测进程兼顾了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同时具有高通量、测试时间短等优点,从而提升了整体检测性能。除此以外,光激化学发光系统无复杂的分离洗涤过程,试剂组成及信号检测简单,全自动分析仪结构简单,较少发生仪器故障,保养方便,使临床标本的检测更为顺畅。在众多优势的加持下,LiCA系列检测产品逐步被三甲医院等医疗机构纳为采购目标,截至 2020年6月末,已成功覆盖1000家以上的家终端用户。 图表四:LiCA系列诊断试剂配套诊断仪器主要功能及性能指标 数据来源:科美诊断招股书,整理 基于技术竞争的经营战略考虑,科美诊断针对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可能涉及到的专利技术进行细致、深入的挖掘和储备,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利布局,为 LiCA系列产品的开发和拓展构建了坚实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截至2020年7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已获得境内外专利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同时2020年5月科美诊断已取得新开发LiCA Smart仪器的注册证并启动推广上市。 科美诊断常备一支多学科、多层次、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专业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预防医学、遗传学、病毒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等各专业领域,核心技术人员拥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和丰富的产业经验,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的20%以上。并持续扩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超10%,并以此构建了健全高效的研发体系,持续加码LiCA系列试剂、原料和配套仪器的研发,确保企业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市场外部宽阔,企业内里良好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均实现逐年增长,结合目前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水平以及体外诊断临床使用频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大的上行空间,为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我国拟于2020年基本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全国医疗布局规划,在我国持续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进程中,为基层重点配置医疗资源将带来大量医疗设备采购需求,科美诊断有望凭其产品的技术优势分得新增市场份额。 近年来,医改、支持采购国产设备等政策为国内体外诊断企业进口替代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医保控费的推行使得三级医院在注重检验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本控制。LiCA系列试剂产品近50项,检测项目丰富度已接近雅培、西门子、贝克曼等进口品牌,且其产品在检测灵敏度、精密度和特异性等方面均有优异表现,部分产品的检测性能已经达到国际一线品牌水平。在此背景下,拥有优异的产品性能、操作便捷的国产优质体外诊断产品将逐渐赢得进口替代机会,在政策的帮助下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科美诊断在招股书中公布的财务数据,在2017年至2019年中企业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速度都在稳步上涨,寓意着企业销售在稳定增长。在可考经营期间内企业流动比率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也能看出企业资产在在持续高效运行,而且企业当前资产负债率较为合理,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也有利于公司继续开展业务。综合多种财务数据,最终归总到企业盈利指标,可以看出企业盈利能力呈现持续提升趋势。 图表五:科美诊断基本财务指标 数据来源:科美诊断招股书,整理 小结 科美诊断自诞生伊始似乎就带着技术执着的气息,初期便获得了国际知名的医疗投资基金奥博资本(OrbiMed)和软银中国投资先后入局。随着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空间的逐步明朗,,国内知名的投资基金君联资本、华兴医疗产业基金、平安创投、中金公司,经纬创投,自贸区基金,弘晖资本等也纷纷加入融资。科美诊断也似乎没有辜负投资者的信赖,在市场存在其他传统技术路线可选的情况下自主开发光激化学发光方法,并利用该技术一举实现了可以媲美国际一流品牌产品的检测效果。 依靠宽阔的市场空间,企业内里良好的财务状况,科美诊断正在挥舞着手中的技术大旗,驱使着政策良驹,对外行使国产替代,对内执行技术竞争。一路走下去,期待科美诊断能够贯彻它“以科技服务人类健康”的核心价值观,最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开发创新的、高性价比的诊断产品,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力争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体外诊断厂商之一。
编者按:2021年春运自1月28日启动,至3月8日止,共计40天。春运期间,有针对性地做好出行人员核酸检测工作,有利于早发现早控制疫情,保障实现平安春运、健康春运。 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地市人员出行要求 高风险地区人员或近14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春运期间不流动。中风险地区人员或近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春运期间原则上不流动;如确需出行,须经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并持有72小时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人员春运期间省际、市际出行,须持7日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低风险地区人员出行要求 14日内有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味觉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之一者,尽量避免非必要出行。 低风险地区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确需省际、市际出行的,以及跨省返回农村地区的返乡人员,应持7日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其他人员应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出行,在体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流动。如无必要,低风险地区人员应当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地市。 核酸检测要求 按照自愿原则,春节期间返乡人员核酸检测可以采取“10混1”混采技术开展检测,降低个人检测费用负担,并及时出具检测报告。 出 品: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监 制:战 钊 策 划:肖春芳 制 作:张 蕃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 [ 责编:赵宇豪 ]
检测试剂成本不过十几元,为什么你去检测要花上百元? 春节返乡新政下,阴性核酸检测证明成为随身必备的通行证,核酸检测费用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西安做了两次,一次252元,一次160元,贵死了。”“刚做完核酸检测,85元,不知道贵不贵。”“120元做一次,目测回趟老家再回来要做5、6次,好贵!”核酸检测,各地价格为何不同?哪个环节加价最多?钱都被谁挣走了? 兼职中介日赚千元,文秘客串检测员 经历疫情短暂冲击、预约“一号难求”后,核酸检测需求逐渐常态化,流程逐渐向商业体检靠拢。但在需求暴涨的背景下,如同其他热门行业,围绕着核酸检测出现了一些偏门生意和衍生产业。 进入1月下旬,盼盼几乎手机不离手,“一天当中至少18个小时在回复咨询。”盼盼是一名药店销售,目前兼职为北京一家核酸检测机构招揽用户。 “我平时的工作就是在微博、朋友圈、贴吧发核酸检测广告,回复一下咨询,主要面向团体检测人群。促成交易后,每检测一个人机构给我10元提成。”盼盼介绍。 ▲盼盼在朋友圈发布的广告 她提供的一份核酸检测价格表显示,20人以上的团体检测,每人80元;10人到20人团体检测,90元每人;10人以下上门检测,120元每人;3个人上门检测,150元每人;1个人上门检测,200元每人。 盼盼说,她一天能介绍100位客户左右,一天收入在千元上下。 石头(化名)是江苏南通市一家核酸检测机构的文秘,主要负责打印、出具检测报告。她告诉中新经纬记者,最近她已经接连熬了好几个通宵,原因是检测量太大,“负责检测的同事忙不过来,我们就得顶上去。” 石头介绍,公司要求上午采样当天出检测结果,整个公司检测环节共有20位工作人员,但每天要处理1.5万份样本,根本忙不过来。“检测人员的工作时间一般是中午十二点到第二天的上午,通宵是必须的。”石头表示,自己并没有学习过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只能“现学现卖,硬着头皮顶上去”。 在末端环节,核酸检测需求暴涨也带动了核酸采亭、核酸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等销量。 山东某环保设备公司负责人对中新经纬记者透露,其公司生产的一款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今年销量很好。“这款设备日处理污水两吨,是2019年上半年上线的,但当年销量不好。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检测需求量增大,设备销量猛增。前不久,一家研制方舱实验室的公司从这里订走了几百台。” 暴涨的核酸检测量,在短时间内激发了对从业人员的数量需求。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有公司正招聘核酸检测相关人员。核酸采样、检测人员月薪6千元到1万元不等;有的岗位对招聘人员提出了医学检验、生物学相关专业要求;有的岗位则要求必须取得护士证等;有的岗位没有列出要求,但有招聘方表示,“来了可以现学。” 核酸检测,哪个环节最赚钱? 据交通运输部预计,2021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4000万人次。这意味着,在此背景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核酸检测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核酸检测价格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目前,对于核酸检测,中国公立机构检测与第三方机构检测实行价格双轨制,即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费用普遍按照政府指导价标准执行,而第三方机构有自主定价权力。 北京某医学诊断机构人士刘建(化名)向中新经纬记者介绍,普通人支付的核酸检测费用实际上包括了试剂盒材料费、运输费以及检测人员的防护费用等。其中,人力、运输两部分费用占主要部分。据了解,人力成本约占第三方机构检测服务成本的30%-40%左右,包括人员薪酬和防护费用等。 当前,被批准上市的检测试剂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核酸检测试剂,一类是抗体检测试剂。从公开信息来看,两种试剂的成本价都不算高。29日,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相关检测试剂产品议价挂网增补工作最新通知,要求企业申报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价格原则上不得高于12元/人份;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价格原则上不得高于5.8元/人份。据了解,该价格为2020年京津冀新型冠状病毒相关试剂联合采购品种的最低中标价格。 “我们小公司生产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并不赚钱,不过都是走量,单价并不高。另外,很多医疗机构会‘集采’,那么最终采购价格还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国内某生物科技公司负责招投标的赵芳(化名)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新冠疫情暴发后,她所在公司成功研发了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据其她介绍,新冠病毒相关试剂盒等耗材价格因运输成本、区域政策、集中采购方式不同,价格差异较大。 哪些上市企业赚“翻”了? 自春节返乡新政策出台以来,核酸检测概念股持续发酵。目前来看,受益于核酸检测市场规模扩大的上市公司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核酸检测产品的企业,比如圣湘生物(行情688289,诊股)、达安基因(行情002030,诊股)、万泰生物(行情603392,诊股)、硕世生物(行情688399,诊股)、华大基因(行情300676,诊股)、之江生物(行情688317,诊股)等;另一类则是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企业,如金域医学(行情603882,诊股)、迪安诊断(行情300244,诊股)、凯普生物(行情300639,诊股)等。 过去一年,无论是提供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的生产商,还是检测服务提供商都赚得盆满钵满。 近日,核酸试剂盒主要生产商圣湘生物发布的业绩预告披露,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增加25.17亿元-27.67亿元,增长6375%-7008%;万泰生物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润较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4.5亿元到5.1亿元,同比增加215%到244%。医疗诊断机构巨头迪安诊断发布的业绩预告称,预计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加105%-135%,盈利7.12亿-8.16亿元。 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随着春节前后的大规模核酸检测来临,不少股民也关心相关公司是否打算扩大检测产品的日产规模。1月20日,新冠检测产品生产商达安基因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称,“疫情发生以来,公司根据疫情情况不断调整产能,公司检测试剂的日产能从最初5万人份提高到20万人份、50万人份,目前已经达到150万人份。截止到目前,公司已生产新冠检测试剂盒累计超过1.5亿人份。” 作为中国国内营业规模最大、检验实验室数量最多的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金域医学主要向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外部服务。1月15日,金域医学在上证e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问时指出,“截至2020年12月底,公司累计检测超过3000万人份。” 华安证券(行情600909,诊股)在研报中指出,通过对春节返乡人数和检测次数的估算,结合集采提取试剂和检测试剂的中标价格,同时参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五个典型地区的公立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验实验室的检测服务价格,做出如下测算:核酸检测产品的总规模为150亿元-300亿元;核酸检测服务的规模约为600亿元-1200亿元。
中新经纬客户端1月29日电 据北京市医保局官网消息,28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动态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单样本检测价格调整为80元/次。自2021年1月28日起执行。单样本检测价格调整为80元/次《通知》指出,为进一步做好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减轻群众检测费用负担,对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相关政策进行调整。《通知》提出涉及范围包括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疾控中心以及相关单位、人员。来源:北京市医保局官网《通知》要求,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单样本检测价格调整为80元/次。同步调整混合检测价格,即根据疫情需要,按照市卫健部门技术要求和标准实施混合检测时,5个样本混合检测,每样本按不高于30元收费;10个样本混合检测,每样本按不高于20元收费。上述价格为最高指导价格,不得上浮,下浮幅度不限。相关部门将综合考虑检验技术发展进步和相关成本变化等因素,对项目价格进行动态调整。《通知》规定,疾控中心和其他相关单位的补偿标准按照本通知相应调整。各有关医疗机构应当主动在显著位置公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及混合检测价格,严格按照规定向患者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规范自身价格行为。各检测机构应同时提供不同服务,供群众选择。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台账统计及时结算,落实责任,确保政策平稳实施,并密切关注政策执行情况,跟踪政策实施效果。来源:北京市医保局官网中新经纬客户端发现,2020年12月,北京市医保局也曾印发《关于动态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价格项目的通知》,此前单样本检测价格为120元。根据疫情需要,按照市卫健部门技术要求和标准实施混合检测时,5个样本混合检测,每样本按不高于40元收费;10个样本混合检测,每样本按不高于30元收费。上述价格为最高指导价格,不得上浮,下浮幅度不限。同时,相关部门将综合考虑检验技术发展进步和相关成本变化等因素,对项目价格进行动态调整。多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下降据海南日报报道,1月24日,海南省医疗保障局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明确从1月26日起,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包括核酸检测价格与体外诊断试剂盒费用)最高指导价从160元/人次调整为98元/人次。据“湖北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自1月15日起,湖北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最高限价由132元/次调整至80元/次,新冠病毒抗体检测项目最高限价由40元/项调整至25元/项。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1月20日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省直公立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测定价格由现行的109元调整至80元。福建省则自2020年3月起,共四次下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由最早的200元/人/次,下调至现在80元/人/次。日前,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规定,自2021年1月5日起,福建省新冠病毒核酸1人1检测项目价格调整为每人次80元,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每人次15元,新冠病毒核酸5混1检测每人次30元。(中新经纬APP)
2020年人类经历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大变局,整个医药行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疫情之下,新冠检测、新冠疫苗等成为了话题的中心,在变革中快速发展,专攻检测的华大基因、做医疗器械的迈瑞医疗、研发新冠疫苗的康希诺生物等多家公司今年都涨幅可观。 传统医药技术发展的同时,前沿的制药技术和医疗技术也飞速发展。创新药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细胞免疫疗法也逐渐崭露头角,传奇生物、药明巨诺等多家CAR-T公司相继登陆资本市场。 在整个行业滚滚向前的洪流之下,中国生物科技服务(8037.HK)业绩大幅改善,CAR-T产品也正式获批进入临床,随后CD20-CART-OX40的研究成果又成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公司整体在2020年迎来了质变。 香港普检推动公司迎来业绩拐点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8037.HK)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公司深耕精准诊断和细胞治疗两大领域。公司旗下的华昇诊断中心是香港规模最大的新冠核酸检测机构。子公司隆耀生物在细胞治疗领域有独特的优势和自主的知识产权,是处于全球第一梯队的CAR-T公司。 香港疫情爆发之后,中国生物科技服务快速响应,华昇诊断中心先后设立一间新冠检测实验室和一间有16个气膜的临时实验室。截至2020年8月17日,中国生物科技服务的总检测能力已经达到了13万次,混检能力达到了最高每天50万份,成为香港拥有最高检测能力的Covid-19检测实验室之一。 在中国生物科技服务强大的检测能力下,香港疫情得到控制。华昇诊断中心在Covid-19小区检测及筛查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配合政府实现了大规模Covid-19检测的计划,为后续香港发展健康码系统实施也贡献颇大。截至目前,中国生物科技服务设立了多家社区检测中心,并且为政府在疫情严重的小区开设了临时采样检测中心,预计已完成超200万人次检测。现在,香港机场快速检测由卫生署委托公司承办,全部到港旅客都由中国生物科技服务提供检测,检测等候时间已经被缩短到2小时。 巨大检测需求爆发之下,中国生物科技服务第三季度的业绩十分亮眼。仅仅第三季度的三个月,公司提供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及健康检查服务这一项业务就获得了约5.14亿港元的收入。 图表一: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类别收入的分解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整理 整体来看,公司2020年前9个月收入同比增长近12倍,净利润自2017年来大幅改善,达到了1.33亿港元,迎来了业绩拐点。公司的知名度基于Covid-19小区检测及筛查中的优秀表现,在香港居民之中进一步提升。中国生物科技服务与华大基因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通力协作,也使得公司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未来,公司的检测业务有望在知名度和口碑的双重刺激下持续放量,业绩也将实现可持续性增长。同时,在强大的现金流以及公司稳健的发展态势之下,公司其他业务也有望被带动实现增长。 隆耀生物捷报频传, CAR-T 龙头前景无限 隆耀生物方面,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研发和创新药一样需要大量资金支撑研发,对公司的现金流以及融资能力要求极高。公司在2020年积累的现金流和在业界的知名度及口碑将会是2021年隆耀生物发展非常强大的助力。 同时,CAR-T细胞免疫疗法又不同于创新药,目前研制创新药的公司呈现井喷式增长,部分成熟药品已进入国家集采,利润受到大幅压制。但是,CAR-T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爆发的初期,短期内并不存在对进入集采的担忧,未来的竞争的胜负手就在于谁能获得更强的先发优势。 图表二:隆耀生物产品管线 数据来源:隆耀生物公司资料,整理 隆耀生物目前产品管线拥有近10项产品,涵盖了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和多项实体瘤多个领域。据国家药监局资料, CD20-CART-OX40产品IND申请已经正式获批。该产品主要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CD20阳性的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转化型滤泡性淋巴瘤,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注册临床申请批准的CD20靶点的CAR-T产品。 图表三: CD20-CART-OX40获批信息 数据来源:国家药监局,整理 并且,该产品运用了并联的OX40共刺激信号,这是隆耀生物自主研发并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实验数据已经证实,独立状态的OX40能够更好地模拟天然T细胞激活信号,扩增及抗肿瘤活性更强。CD20-CART-OX40的研究成果近日已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发表人包括隆耀生物及其首席科学家杨选明教授。 此外,公司还在积极推进实体瘤CAR-T、通用型CAR-T和MAX三款产品的研发申报工作。其中通用CAR-T技术使用正常人脐带血中的T细胞进行制备,可供所有病人通用,拥有更好的便捷性,患者所需付出的治疗成本也更低。 MAX则有望解决实体瘤治疗领域共刺激信号不足、肿瘤浸润困难和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的世界难题,通过招募因子来克服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MAX存在和其他CAR-T疗法、靶向药物联用的巨大想象空间。 小结 回首2020年,中国生物科技服务在时代的变局中顺应趋势,实现了多领域多维度的发展进步。然而,公司目前市值仅仅约为1.72亿美元,港交所主板上市的CAR-T可比公司药明巨诺(2126.HK)市值约为17.65亿美元,永泰生物(6978.HK)市值约8.25亿美元,纳斯达克上市的传奇生物(LEGN.US)市值甚至达到了约37.3亿美元。 正是看中了中国生物科技服务当前低股价所隐含的潜在价值,管理层在年末频繁回购公司股票。从2020年12月15日开始,公司连续进行8次回购,已累计回购股份61.5万股,回购金额约80万港元,价格在每股1.30港元左右。 2020年第三季度的中国生物科技服务已经在迎来了重要的业绩拐点,公司发展态势健康积极,隆耀生物也捷报频传。展望2021年,公司能否在持续放量的业绩以及重磅产品 CD20-CART-OX40获批临床的助力下更进一步,值得所有投资者期待。
昨天,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官网发布《关于有序做好春运期间群众出行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重点问题答问,全文如下: 一、为什么要印发《关于有序做好春运期间群众出行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呈高发态势,我国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增多,聚集性活动频繁,将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为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通知,指导各地有针对性地做好春运期间出行人员核酸检测工作。 二、通知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为做好春运期间群众出行核酸检测工作,通知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行从2021年1月28日春运开始后实施,至2021年3月8日春运结束后截止。 三、春运期间出行人员到达目的地后是否需要隔离? 符合本文件规定出行条件的出行人员持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到达目的地后不需要隔离,到达目的地后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如果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出行人员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何获得? 出行人员出发前可在当地任意一家有核酸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凭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出行。 五、混采检测与单管检测有什么区别? 混采检测指将多人的样本(一般不超过10人)混合入同一检测管开展检测,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但可能等待集中采样的时间稍长。按照自愿的原则,春节期间出行人员核酸检测可以采取混采技术开展检测。混采和单管检测的实验室检测时间是一样的,不影响出具检测报告的时间。 六、如何保障春运期间核酸检测需求? 针对春运期间核酸检测需求量增加的情况,指导各地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积极探索降低核酸检测成本、提高核酸检测时效性、增加核酸检测便利性等。截至目前,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已超过1500万份/天,如进行混样检测,全国总检测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保障春运期间核酸检测需求。 七、接种新冠疫苗者是否也需要遵循春运期间出行核酸检测的要求? 综合考虑疫苗保护效果、预防感染、阻断疾病传播的能力等因素,目前已接种新冠疫苗者仍需要遵循春运期间出行核酸检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