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今年两会上的建议是聚焦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突发疫情应对能力等。 戴立忠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是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大考。虽然我国比较快速地控制住了疫情,但是也暴露出了我国突发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在核酸检测能力、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此,戴立忠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在加大县级综合性医院专业分子实验室建设力度的同时,对医疗基础条件相对薄弱且目前暂不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二级医院和县(市、区)级疾控中心、大型医院发热门诊,配置分子POCT(现场即时检测)设备,建设简易分子实验室,助力我国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基层地区的机构快速实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现疑似病例或相关呼吸道感染症状人群的新冠病毒筛查管理,提升突发疫情检测服务能力;助力大型医院发热门诊新冠病毒快速筛查确诊,避免疫情扩散和交叉感染。 二是以三级医院、传染病医院为重点,按照突发传染病防控要求的标准,每个医院新建或改造一个生物安全防护更高的分子实验室,日常可作为精准医学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突发疫情时可作为专用的分子检测实验室使用。戴立忠表示,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随着医院门诊的恢复,新冠核酸检测和其他项目核酸检测的需求并存将是医院的常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性较强,生物安全防护要求较高,很多医院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往往难以同时开展其他核酸检测项目,导致其他核酸检测项目检测需求难以得到及时快速的满足,影响到其他患者疾病的及时诊疗。 此外,戴立忠认为,还需强化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医疗机构应急救治能力。 据《2015-2020年中国传染病医院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我国现有164家传染病医院,公立医院160家。其中,达到三级医院规模、大于500张床位的只有19家医院;绝大多数传染病医院的床位数量在50张-300张,大约占164家传染病医院的60%左右。 戴立忠建议,加强传染病医院能力建设,在参照现有综合医院人员编制配比的标准上适当提高传染病医院人员编制配比,并在国家经费支持、设备投入、硬件建设、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向传染病医院适当倾斜,真正让传染病医院这支独特的医疗力量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此外,他还建议按照“平战结合、战备应急”原则,强化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在每个地市至少建设一家传染病医院,在人口较多的县(市)指定一家医院作为传染病医院,并根据传染病防控要求适当配置相关资源。在模式选择上,可以采取“现有医院+小汤山医院”结合的“平战结合”应急模式,疫情期间发挥应急救治功能,疫情后用于重大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在医院的选择上,可以指定综合性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或康复医院为传染病医院,根据传染病救治要求适当配置改造相应设施,并适当预留一定的场地予以临时改造,日常作为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使用,疫情期间快速改造为传染病救治医院。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5日消息,截至5月24日,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工作进展顺利,采样工作接近尾声,可能仍有少数居民因各种原因未能进行核酸采样和检测。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从未做过核酸检测的居民于5月26日17:00前主动到社区登记,统一安排采样检测。
5月26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叮当快药创始人兼董事长杨文龙今年两会提交一份提案,主题为《推动“医检药保”互联互通 加快医疗服务创新,实现健康中国》。 当前,各个医疗机构之间都拥有独立的信息数据采集系统和医疗记录系统,这些系统之间数据标准不统一、接口未打通,形成“信息孤岛”。 对此,杨文龙建议,统一医疗健康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建立全国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疗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国家级“医检药保云管理平台”,推进各省、市、自治区医疗健康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全国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加强数据有序共享。规范数据管理和应用权限,依法保护就诊人员信息和数据安全。 针对医保地域属性与医保跨地域结算问题、互联网医疗与医保在线支付等问题,杨文龙建议,推进医保在线支付,同时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多角色支撑,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线下实体医院与线上互联网医院多头参与,医保支付与商保支付并行,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医保结算支付体系,解决群众挂号难、看病难、买药贵的问题。 同时,杨文龙还建议,从政策上支持、鼓励可穿戴家用医疗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的发展,推进到家身体检测服务(如唾液检测、粪便检测、尿液检测等无创检测),继续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医护到家服务,为互联网医疗的开展提供诊断数据支持。 推动“医检药保”互联互通 加快医疗服务创新,实现健康中国 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叮当快药创始人兼董事长杨文龙 近年来,在国家《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指导下,我国医疗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药”的新业态、新服务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医疗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健康中国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尤其在疫情期间,国家又出台了《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极大地促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和药品“网订店送”服务的发展,各大医院纷纷启动在线预约挂号及在线问诊服务,药店行业也启动了“网订店送”无接触配送服务,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向线上问诊、购药。这种便捷、安全的健康服务新业态,更好的满足了人民群众居家隔离就医购药的需求,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最高峰值服务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多倍,无接触的“网订店送”配送到家服务在高峰期增长了50倍,凸显了互联网医疗及药品“网订店送”新业态的核心优势。 疫情防控大力推进了互联网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的发展,同时 5G技术的应用也为医疗、医药、医保的三医联动及到家身体检测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然而,在互联网医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医疗、检测、医药、医保在全国范围内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之处。 第一,医疗健康信息数据采集系统分散、数据标准不统一。各个医疗机构之间都拥有独立的信息数据采集系统和医疗记录系统,这些系统之间数据标准不统一、接口未打通,形成“信息孤岛”。 第二,互联网医药与医保支付相结合还缺乏配套政策法规。绝大部分城市还停留在医保刷卡支付阶段,医保地域属性与医保跨地域结算问题、互联网医疗与医保在线支付的问题,也有待更加细化的配套政策、法规支持。第三,互联网医疗缺乏到家检测服务的支撑。患者到医院就医,除了问诊、购药外,另一个巨大的需求就是身体检测。但目前身体检测主要还是在实体医疗机构内实施,到家身体检测服务的缺失严重制约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对此,有如下建议: 1. 加快国家级“医检药保云管理平台”建设,建立互联网+健康新服务体系 统一医疗健康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建立全国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疗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国家级“医检药保云管理平台”,推进各省、市、自治区医疗健康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全国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加强数据有序共享。规范数据管理和应用权限,依法保护就诊人员信息和数据安全。 2、推动互联网医疗与多样化医保支付结合的配套政策落地 推进医保在线支付,同时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多角色支撑,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线下实体医院与线上互联网医院多头参与,医保支付与商保支付并行,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医保结算支付体系,解决群众挂号难、看病难、买药贵的问题。 3、大力发展智能健康检测技术,推进到家身体检测服务 从政策上支持、鼓励可穿戴家用医疗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的发展,推进到家身体检测服务(如唾液检测、粪便检测、尿液检测等无创检测),继续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医护到家服务,为互联网医疗的开展提供诊断数据支持。同时加快医护到家服务标准建设,加大对身体检测服务企业的政策性扶持,推进互联网医疗、到家身体检测、医保在线支付、送药到家的健康服务新业态,让人民群众在家就能享受到“医+检+药+保”的全流程便民服务。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加快建立国家级“医检药保云管理平台”,推动全国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与实时共享,实现医保跨区域结算和在线支付,推进到家身体检测服务,构建医疗、检测、医药、医保相结合的健康新生态,保障人民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药健康服务。
4月28日,企鹅杏仁集团发布消息称,公司联合金域医学、华大基因、艾迪康及华银健康四家机构,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等超过70个城市陆续推出“新冠核酸检测”在线预约服务,支持个人及团队进行检测。 据企鹅杏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用户可以通过企鹅医生在线下单预约检测,按照提示登记个人信息,并联系在线客服预约检测地点与时间,在预约时间携带本人身份证前往检测点完成采样,经专业实验室分析检测,检测后最快24小时内即可线上查询检测报告。 此外,企鹅医生为预约用户提供企鹅家庭医生服务,包括由专业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全年不限次数的7*24小时免费在线咨询服务等权益。 据介绍,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多个省市明确,外地人员在入住酒店、景区游览、乘坐飞机前,必须出示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要求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目的就是为了预防“无症状感染”的风险。 此外,由于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播隐匿性、症状主观性、发现局限性等特点,需要进行核酸检测,才能识别出这些虽无发热、咳嗽、咽痛等临床症状表现,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者,进而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测、发现和管理。 据悉,企鹅杏仁集团前身为企鹅医生,由腾讯联合基汇资本、医联、红杉中国发起创立,2018年8月与杏仁医生合并为企鹅杏仁集团。去年,企鹅杏仁集团已完成2.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由碧桂园创投、腾讯、基汇资本联合领投,招银国际、嘉实财富、中俄投资基金、红杉中国、盛世景集团、中航信托跟投。 融资完成后,企鹅杏仁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目前,企鹅杏仁线上汇聚了45万实名认证医生,线下覆盖全国12个城市,已落地100多家门诊,基于此打造的线上线下融合的大健康服务体系,可承接用户更多医疗服务需求。
三问国内消费基因检测行业:蛋糕有多大?结果科学吗?竞争关键在哪里? 国内消费基因检测行业正逐渐起步。 日前,艾瑞咨询和安我基因联合发布的《消费基因检测行业白皮书(2019年)》(以下简称行业白皮书)显示,2014年~2019年,国内消费基因检测公司累计获得48笔融资,累计披露融资金额超过7亿元。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消费基因检测行业成熟玩家较少,成立较早的23魔方于去年完成C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亿元,新玩家圆基因则刚于今年完成天使轮融资,而大部分消费基因检测公司的融资轮次均为A轮。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医疗级基因检测,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并缺乏相关监管,因此相关检测项目的科学性受到不少质疑。同时,国内该行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也无成熟的商业模式。如何化解这些难题,或许是国内消费基因检测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 国内市场渗透率仍低 消费级基因检测,是相对于医疗级基因检测的一个概念,是指在没有医疗人员参与的情况下,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的体外诊断产品。基因检测得以进入消费市场,主要得益于基因芯片技术的产生。1991年,全球第一个寡核苷酸芯片在美国诞生,由此开启了消费基因检测的萌芽期。 2007年以后,23andMe、FamilyTreeDNA等美国公司开始面向消费者提供基因检测产品,其中23andMe提供的产品起初定价999美元,之后在资本的推动下,价格不断下调。23andMe官网显示,目前其基因检测售价仅99美元。 相较于美国,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则起步较晚。行业白皮书显示,直到2015年,微基因、23魔方等多家基于芯片技术的基因检测产品问世,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才算起步。因此,从市场规模看,国内市场渗透率远低于美国,上述行业白皮书指出,2019年,中国消费基因检测累计用户规模将达到220.7万人次,其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渗透率约为1.1%,而在美国市场,渗透率则接近8%。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22年,国内消费基因检测累计用户将达到2070万人次,增长主要来自于渗透率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市场规模有限,但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内却不乏竞争者。白皮书显示,当前国内涉及消费基因检测业务的企业数量约为130家,在过去的五年间,国内消费基因检测公司累计获得48笔融资,累计披露融资金额超过7亿元。 头部玩家尚未出现,新玩家不断登场,行业内的“价格切磋”也接踵而至。早在2017年,23魔方将原价999元“祖源+遗传健康”的基因检测产品降至499元。随后,微基因也不甘示弱,将原本999元的基因检测产品降价至499元。2019年,新玩家基因宝带着9.9元基因检测服务入场,各公司打出的“低价牌”体现出了在揽客方面的不遗余力,不过,消费者在意的似乎不仅仅是价格。 检测项目多为娱乐性质 一位24岁的消费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做的项目是祖源分析,检测结果说我有1%的俄罗斯血统,所以带有战斗民族的特质,个人觉得这些结果是否准确也没法考证,就像看星座运势一样,看个开心就好。” 该消费者进一步表示,“我觉得这些产品比较迎合年轻人的想法,但不一定被各个年龄层接受,像我父母还是比较关心检测项目是否实用、检测结果是否科学等”。 据介绍,目前消费基因检测大多是通过采集口腔粘膜然后邮寄到检测公司,数个工作日后,检测公司出具一份基因检测报告。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消费基因检测主要开展项目为祖源分析、遗传风险、遗传特质等,因此检测报告不仅不像医疗检测那样严格,反而带有娱乐性。 在安我基因CEO吴健看来,医疗级基因检测属于医院的诊断手段,而目前国内的消费级基因产品仅适用于消费场景,二者对精确度的要求不在同一量级上,“当基因检测运用在消费领域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要去诊断疾病,而只是给出健康管理的建议,比如我们可能会告知你人体的营养吸收能力,可能会告知你潜在的过敏原风险,这些都是你每天要面对的问题,但不一定都要去医院,就像你可以在家量血压一样”。 那么,号称能起到健康管理作用的消费基因检测,是否受到相关监管? 吴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前国家尚没有明确的法规对消费级基因检测产品进行监管,“目前只有在医院有明确诊断目的的基因检测产品需要申报,受到有关部门监管”。记者查询发现,目前仅有自2019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规定,要确保大型基因组数据的采集和应用符合规范,保护消费者的数据安全,而针对产品的上市、质量等方面,则无条例可循。 基因宝CEO李智曾于2018年12月在其认证的知乎账号上,针对消费基因检测产品的监管问题回复某位网友称,“主要因为市场规模不够大,根本没有引起监管(层)的注意。监管层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很多,逻辑一定是让市场先发展,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再管起来”。 完整产业链尚未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内目前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大多还在“揽客”上下工夫,但国外的消费基因检测企业已经不再只盯着C端,开始积极向B端拓展业务。 就在今年,23andMe与GSK和TrialSpark合作探索基因检测在新药研发及临床上的应用。而在此前的2015年,FDA已经同意23andMe提供关于36种疾病携带状态分析。 吴健对此分析称,揽客不是消费基因检测的最终目的,“我们知道基因检测的原理是遗传学,每位用户一生只要做一次就好,很少存在复购行为,所以通过售卖产品获得的回报是有限的,因此消费基因检测公司需要在产业链上下工夫,一方面可以与电商平台、保险公司及体检机构等渠道合作,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另一方面,在数据积累方面进行挖掘,可以与药厂展开合作,在生物制药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寻求长期、持续的数据价值变现”。 行业白皮书显示,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产业链基本形成:上游试剂、仪器、软件分析提供基因检测实验室的关键能力;中游由实验室代工和品牌商构成,部分品牌商可通过实验室代工完成市场探索阶段,而头部企业多自建实验室;下游则由线上和线下构成,主要为企业提供获客渠道。但与海外消费基因产业链相比,我国在下游线上基因垂直评价平台、第三方数据解读及B端合作应用三个环节仍存在缺失。 不过,产业链的外延正在进行中。今年以来,由贝瑞基因(000710,SZ)和香港基因检测公司Prenetics联合投资的圆基因上线,聚焦消费级基因检测领域,贝瑞基因的相关公告称,此举是公司实现基因检测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一次战略布局。 此外,基因宝今年宣布完成36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含连锁药房大参林(603233,SH)。而在去年底,微基因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寻求基因组学技术在认知障碍领域的临床应用,计划完成近万人的基线研究,并在之后结合随访和生信分析,探索阿尔茨海默症疾病机理研究、新药开发及临床入组患者选拔等合作机会。 在商业模式方面,艾瑞咨询认为,目前国内的行业公司并没有相对清晰的商业模式,现阶段多数企业通过优惠价格、返卡、低价试用等方式获取用户,在数据积累基础上,探索以基因数据为核心的衍生商业模式。基因检测产品大多以人群或检测纬度为导向,如针对儿童、女性、男性等人群的检测,包括祖源分析、运动基因、营养代谢等10余种。基于该类纬度的书库,未来需要与相应科研机构、药企、健康管理等机构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未来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