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不断降低,各类保暖冬装销量也逐渐增加。今年冬天哪种面料的服饰较受消费者欢迎?有哪些新面料走入保暖市场?央视财经记者在上海进行了调查。 1 上海:新型面料“自发热”内衣 销售火爆,有门店销量增五倍 工作日上午,记者在上海某品牌内衣门店看到,有不少消费者前来选购“自发热”内衣。 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自发热”内衣实际上不能自动发热,而是含有一种叫“德绒”的新型面料,这种面料保温性较强,消费者穿上身后会感觉非常保暖。目前这种内衣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每天单店至少能卖出几十件。 上海某品牌内衣店导购:前几年这种“自发热”内衣,了解和熟知的人比较少,但近几年,顾客来到店里会亲自感受、触摸,了解到这款材料,销量上比去年增加了五倍左右。 一位前来选购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原来贴身衣物只考虑纯棉材质的,但纯棉材质的内衣在冬天有时刚上身会有些凉。自从德绒这种新型面料出现之后,她觉得做内衣穿很保暖。 记者打开某电商平台网站注意到,各类发热内衣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月销量最高可以达到10万件以上。 除了发热内衣外,摇粒绒材质的服装也在今冬受到消费者欢迎。记者在上海一家品牌服装店看到,各类摇粒绒材质的外套都摆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走在上海陆家嘴街头,不少来往的路人都穿着摇粒绒外套。 记者来到一家户外用品专卖店了解到,因为不易起球和掉毛,自入冬以来摇粒绒服饰就十分受欢迎。尤其是增加了防水、防风等多种复合面料之后,功能性更加丰富。 店长告诉记者,作为店内最受欢迎的冬季单品,摇粒绒产品的销量占到冬天产品销售额的30%以上。因为摇粒绒产品讲究的是轻便和保暖,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更加关注密度而不是重量。 2 浙江绍兴:摇粒绒重量轻保暖好 致需求爆发式增长 摇粒绒火了,上游纺织企业情况如何?记者来到了纺织生产之乡——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工作日下午,记者在当地一家生产摇粒绒面料的纺织厂看到,工人正将制作好的摇粒绒面料装车发往各地服装厂。 负责人告诉记者,摇粒绒的生产旺季已经接近尾声,但订单依然很多,工人时常出现加班赶制的情况。目前工厂每天生产摇粒绒面料约50吨。 浙江省绍兴市某摇粒厂销售经理:今年上半年,因为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商家备货相对来说比较少。9月份之后,市场有需求量,包括今年寒冬的影响,每个商家基本上都在抢货。 记者走进生产车间看到,摇粒绒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纤维。圆机首先把化纤织成坯布,然后送到染色厂染色,随后拉毛机会把色胚中的绒毛拉出来后进行梳毛、剪毛。 最后一步放到摇粒桶里进行摇粒,在高温下,拉出的绒毛逐渐膨胀定型,达到保温效果。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摇粒绒面料成本在25元一公斤,价格低、保暖效果好,又很轻便是受消费者欢迎的主要原因。记者来到当地另一家摇粒厂了解到,曾经摇粒绒主要是做冲锋衣的内衬使用,近年来随着复合面料的推出,摇粒绒的用途更加广泛。 3 浙江绍兴:“自发热”内衣走红 部分德绒面料库存售空 “自发热”内衣走红,是黑科技还是噱头?作为原材料的德绒,它的发热原理是什么?消费者又需要注意什么? 在浙江省绍兴市当地一个新材料展会上,记者看到,以德绒为原料的“自发热”内衣占据了大部分的展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德绒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还不长,但市场认可度很高。 记者来到当地一个规模较大的纺织工业园区看到,很多工厂都在生产德绒面料。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厂家不敢备货,下半年天气变冷“自发热”内衣订单大增,很多工厂都出现加班赶工的情况。 浙江省绍兴市某纺织公司总裁 姚文艺:10月份,客户都在抢“德绒”布,你做多少就卖多少,包括去年库存都全部卖完了,没有库存了。 负责人告诉记者,“德绒”面料之所以保暖,并不是因为它本身发热。特殊的织法使得德绒密度较高,纤维较细。通过多道工序拉出来的绒毛有效地阻隔了冷空气入内,也将身体散发出的热量锁住。 此外,德绒面料做了特殊的排汗处理,使衣物更加透气。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发热内衣虽然保暖性能较好但功能有限,消费者在购买时不要盲目轻信各种神奇发热功能,需要理性对待。 浙江省绍兴市某纺织公司工作人员 陈琦:第一可以将面料放在脸颊旁边,用脸颊轻轻触碰,感觉亲肤的话,证明是好面料;第二是面料有没有延展性,回弹好不好;第三是建议大家去正规的品牌店选购。
“一个月送出了3000条内裤,回头客达到了百分百。”面料大师何炽斌惊喜道,从各种辣眼睛的反馈里,他捕捉到了国内百姓对好产品的需求甚是强烈。疫情之下,外贸订单一下归零,他试水内需并把核心技术押宝线上,和服饰商家联手首次将水果染面料应用到母婴界,新开天猫店铺,于日前开张。 除了何炽斌这样资深行家开始盯紧线上外,广州中大面料商圈近来“网感”十足:行业黑马新开淘宝店秀产品;外贸档口线上一月卖出20万;工厂数据化养成快返机制,创新玩法到天猫路演,一次拿下30余家品牌的订单…… 这片原本看起和电商不会直面交集的原材料领域,玩法突破想象。而这,恰是千年商贸之都风起云涌的“入淘潮”中的一个样本。阿里巴巴透露,目前广州共700多专业市场已经全部通过开启淘宝直播、淘宝、天猫和1688线上门店,借助集采、创新合作等多种方式加速数字化转型,此效应辐射至广东全产业,带动新开淘宝、天猫店数量近半年快速增长;特别是外贸工厂,线上开店数同比增长翻倍,共同驱动外贸内销双线经济双线全开跑。 精致奶爸打飞的买口水巾 面料厂洞察趋势线上飞跑 “所有人,都裤子困扰,或大或小。”7月15日,天猫行业小二霂槿在超级面料路演上,分享了一组大数据:“买衣服要好看、更要舒服。好面料,是征服市场的不二法门。” 精致的剁手党,正让面料工厂,迎来一波新机遇。广州彧通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晓佳,是最早捕捉到婴童趋势的面料商之一。 “孩子的衣服,面料是衣服的灵魂”。蔡晓佳说:2014年,他的宝宝出生了,照顾孩子过程中,发现专注于婴童面料商几乎没有。那年,他改了自己方向,专注做婴童面料,在行业内口碑渐起。四五年前,开始和电商品牌合作,这些充满创新和闯劲的电商新星,增长极快,他的线上供货如今已经占到业绩总盘的七成。 天猫aqpa负责人郑伟,是蔡校佳的合作客户之一。郑伟的aqpa连体哈衣在天猫上销售位居前列。正因为对面料太懂行,作为奶爸,他也常常陷入“购买焦虑”里。生二胎时候,郑伟泡在月子中心两个月,为了宝宝坐飞机到浙江一个国际品牌店,花了200块买了一条口水巾。 “广东面料研发创新能力很好,完全可以和电商联手,高性价比地走入寻常人家,提供给中国宝宝。”郑伟感慨道,听说面料大师何炽斌的水果染技术比植物染更厉害,立马跑到面料厂品尝印染水,用诚意拿下水果染国内首个应用合作。 (图说:天猫旗舰店cottonmax上线水果染面料口水巾并准备搬入直播) 创新面料问路电商 原料生产也可“快返” 大量的优质品牌正在追逐优质的面料,面料行业佼佼者也严选着合作伙伴。而增长强劲的电商品牌正在重塑面料工厂的销售、乃至生产。郑伟说,半年来收到面料商发出的合作邀请比从前多太多了。 “天猫商家思维创新还是很强,能精准销售。”何炽斌在面料行业有三十多年经验,以往开发的面料,有些新品由于理念太超前,推广成本太高,只能首选供给国外品牌客户。在众多的婴儿品牌商家里,这次选择了纯做电商的郑伟一起做水果染婴儿用品,原因很简单,他相信:“这些有品质追求的线上年轻人可以把性价比做到极致。” 这几年,国内的消费观不一样了,线上的乐于尝鲜的年轻用户,特别合适为面料新品开路;而提供的精准大数据也让面料厂家走上数字化,革新产研模式。 “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一样。”广州长丰面料经理赵先生介绍,长丰在中大面料商圈有几个档口。去年开始偶然接触了淘宝,和越来越多的电商品牌达成合作,此后长丰根据电商特性制定快反战略,有现胚可三天交货,其速度令众多同行讶异。更牛的是,其设置的数据部门,客户甚至可以自己监测染缸空余情况,实时下单。 疫情期间纺织行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但长丰几乎没受影响,电商部门保持良好的增长。不过,对于长丰而言,除了业绩增量,更重要的是电商海量的数据能让他领先一波把握市场脉搏,其日常的合作伙伴包括烈儿宝贝、雪梨等,都会提供研发方向。 (图说:长丰面料工厂应用数字化管理实现“快返”生产) 档口小伙开店月售20万 百家面料加入淘宝集采 “全国面料看广东,广东面料看中大。”对纺织服装而言,广州中大纺织产业商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乎全国人民的时尚。 盘踞一带的面料企业、商家,在疫情期间遭到冲击。特别是主打外贸的档口,订单迟迟未能复苏。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环比下降1.77%。 内需扩张加上疫情倒逼,中大面料商圈,悄悄掀起入淘潮。中大档口90后老板杜泽兴,跟着潮汕老乡,在这儿开了一家档口,此前其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了一家淘宝店,结果这半年来档口来客寂寥,线上店每月保持着20万左右业绩,成为撑住生意的稻草。杜泽兴介绍现在陆续朋友开始学开店,其中有位一个月已经有六七万的营业额了。” 面料专业市场“入淘”姿势十分多元。WYoooni(睿尚)是一家经营快时尚的面料公司,因为擅长快速数据洞察来提供潮流面料,备货少卖得快,成为中大布匹商圈黑马。最近,睿尚的淘宝店铺也开张了,老板目标很明确:“这是我们线上展厅。以后不出门通过直播也能让客户直观感受产品。” 还有更多面料厂商,是借力平台项目加入淘宝。据淘宝行业小二袁亚南介绍,为了让好面料可以快速对接到柔性生产的服饰品牌,淘宝自去年启动集采项目,将面料商、品牌商双发拉起来对接供需,钉钉群里就暗藏着千万甚至过亿的生意,吸引了产地大概包括长丰,辅料易在内超过100家面料厂家来加入,数十万淘宝卖家在平台采购,淘宝天猫无论采购量大或则小,都能快速与通过淘宝企业服务的面辅料集采找到靠谱的供应商,拿到优惠的价格,让自己的备货压力减少,更加快反和柔性。 (图说:杜泽兴在中大面料商圈一边经营档口一边开淘宝店) 面料厂商上天猫“路演” 700专业市场加速入淘 “以前8个月做的事,现在2个月就能完成。”天猫行业小二霂槿介绍,面料不断入淘开启数字化,驱动整个产业和电商服饰走向更深度的协同。 在传统模式里,面料提前2年开发,很多品牌反馈品类创新速度往往被面料卡住。去年冬天开始,天猫女装发起的以品类创新为首要目标的面料项目,将消费趋势洞察同时发布给品牌和面料商,让面料工厂从研发开始便稳抓市场需求,从而让双方一起更高效完成品类创新、技术创新,最终将更多好产品快速推向消费者。 这个项目,前期吸引了超过10来家面料商来试水。广州北江牛仔面料,第一次加入此项目,成功和超过30家的服饰品牌展开合作。北江营销总监钟章伟十分惊喜地发现,其开发的超级凉感面料,与LILY、韩都衣舍联手打造的“冰淇淋”等个性凉感牛仔裤,在天猫卖出极漂亮的业绩。今年疫情期间,黑科技面料增长不降反涨180%,但对北江而言,和品牌一起完成了技术与美学的升级应用,此中价值更大。 无论是开店卖货、展示,还是逐步深入的平台合作,这些面料专业市场的尝试令人振奋,也释放了传统产业积极数字化转型的信号。7月3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深化工业互联网赋能打造五大数字化特色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提出,要以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聚焦纺织服装等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向数字化产业集群转型,生产方式向规模化个性定制发展。 政策策动互联网数字新基建挺进广州,专业市场全面掀起“入淘宝潮”。近据阿里透露,半年来,其中服饰、美妆和箱包新开店增速近3倍,广东外贸工厂线上开店数同比增长翻倍。过去一个月,广州淘宝天猫针对美妆、个护等专业市场开展超过30场沟通会,前来参加档口主、厂长热情极高,有老板娘4天即完成天猫注册。 (图说:淘宝天猫沟通会,吸引上百位专业市场老板来了解如何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