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刘瀚琳)1月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据了解,2020年北京市聚焦重型柴油车、挥发性有机物(VOCs)、扬尘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标志性、历史性突破,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为38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新低。至此,北京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从具体分项指标来看,全年北京大气环境中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显改善。其中,除PM2.5年均浓度实现历史性突破,与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进一步拉近外,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并保持个位数水平。由于污染物浓度普遍降低,北京2020年3/4的天数为优良天,“好天”比上年多了一个多月。2020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6天,较上年增加36天,优良率达到75.4%,增加9.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加。其中,一级优天数为106天,较上年增加21天,二级良天数为170天,较上年增加15天。2020年全年未出现严重污染日;发生重度污染日10天,其中7天首要污染物为PM2.5,3天为O3。梳理历史数据发现,近年来北京空气质量优良级别天数显著增加,2020年达标天数为276天,较2013年增加100天。其中,一级优天数明显增加。2020年为106天,较2013年的41天增加65天;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2020年重污染天数为10天,较2013年减少48天,降幅为82.8%。期间,全市PM2.5南北差距也呈现出逐步缩小趋势,夏季秋季基本消除PM2.5重污染。北京市各区域PM2.5浓度整体显著下降,空间分布虽一直呈现 “南高北低”特征,但各区域之间浓度逐步均匀化,南北差异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降低至2020年的20微克/立方米左右。相较2013年,2020年连续无重污染日增加了235天。据了解,国务院于2018年公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是继“大气十条”之后第二个国家级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行动计划对北京划定了单独目标,明确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应在“十三五”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十三五’以来,北京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过去五年也是迄今为止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的五年。”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表示,期间,全市发布精准治理VOCs污染、依法治理移动源污染、科学治理扬尘污染,巩固“无煤化”成果等措施。2020年初,市委市政府还研究通过2020年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目前,全市在治理VOCs污染方面,累计调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113家;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71家,保持动态清零;严格实施国家胶粘剂、涂料等产品VOCs含量限值标准;将VOCs年排放量10吨以上的企业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53家企业完成“一厂一策”深度治理;对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乡镇(街道)实施五轮“点穴式”执法等。依法治理移动源污染方面,北京坚持“车-油-路”一体,加强移动源管控。制定实施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加大对超标车辆未复检合格又上路行驶的处罚力度;出台新一轮老旧车淘汰更新补贴、新能源货车运营激励等政策,累计淘汰6.5万辆国三标准汽油车,截至2020年11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0.1万辆,国五及以上标准车辆占比超过60%,车辆结构全国领先;完善“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公安交管部门处罚、交通部门监督维修”模式,聚焦进京口、市内重点道路加强路检路查,实施精准“入户”执法等。科学治理扬尘污染方面,坚持“平台共享、部门负责、执法规范、环保督察、信息公开”原则,推动施工、道路、裸地扬尘“三尘共治”;巩固“无煤化”成果方面。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燃煤消费总量下降到200万吨以内,优质能源占比达97%以上。截至目前,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更加健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科技赋能提质增效,协同立法实现重大突破、污染过程应对实现精准突破、重点时段攻坚实现多点突破,区域空气质量共同改善。不过,刘保献也指出,当前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北京市大气治理成效还不稳固,“复合型”“区域型”污染特征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大气环境治理仍然艰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市将坚持PM2.5和O3治理相协同、空气质量改善和二氧化碳减排相协同、本地治污与区域联动相协同,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VOCs和氮氧化物(NOx)深度减排为抓手,推进‘一微克’行动和区域联防联控联治。”
1月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据了解,2020年北京市聚焦重型柴油车、挥发性有机物(VOCs)、扬尘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标志性、历史性突破,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为38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新低。至此,北京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从具体分项指标来看,全年北京大气环境中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显改善。其中,除PM2.5年均浓度实现历史性突破,与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进一步拉近外,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并保持个位数水平。 由于污染物浓度普遍降低,北京2020年3/4的天数为优良天,“好天”比上年多了一个多月。2020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6天,较上年增加36天,优良率达到75.4%,增加9.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加。其中,一级优天数为106天,较上年增加21天,二级良天数为170天,较上年增加15天。2020年全年未出现严重污染日;发生重度污染日10天,其中7天首要污染物为PM2.5,3天为O3。 梳理历史数据发现,近年来北京空气质量优良级别天数显著增加,2020年达标天数为276天,较2013年增加100天。其中,一级优天数明显增加。2020年为106天,较2013年的41天增加65天;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2020年重污染天数为10天,较2013年减少48天,降幅为82.8%。 期间,全市PM2.5南北差距也呈现出逐步缩小趋势,夏季秋季基本消除PM2.5重污染。北京市各区域PM2.5浓度整体显著下降,空间分布虽一直呈现 “南高北低”特征,但各区域之间浓度逐步均匀化,南北差异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降低至2020年的20微克/立方米左右。相较2013年,2020年连续无重污染日增加了235天。 据了解,国务院于2018年公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是继“大气十条”之后第二个国家级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行动计划对北京划定了单独目标,明确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应在“十三五”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十三五’以来,北京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过去五年也是迄今为止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的五年。”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表示,期间,全市发布精准治理VOCs污染、依法治理移动源污染、科学治理扬尘污染,巩固“无煤化”成果等措施。2020年初,市委市政府还研究通过2020年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 目前,全市在治理VOCs污染方面,累计调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113家;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71家,保持动态清零;严格实施国家胶粘剂、涂料等产品VOCs含量限值标准;将VOCs年排放量10吨以上的企业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53家企业完成“一厂一策”深度治理;对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乡镇(街道)实施五轮“点穴式”执法等。 依法治理移动源污染方面,北京坚持“车-油-路”一体,加强移动源管控。制定实施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加大对超标车辆未复检合格又上路行驶的处罚力度;出台新一轮老旧车淘汰更新补贴、新能源货车运营激励等政策,累计淘汰6.5万辆国三标准汽油车,截至2020年11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0.1万辆,国五及以上标准车辆占比超过60%,车辆结构全国领先;完善“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公安交管部门处罚、交通部门监督维修”模式,聚焦进京口、市内重点道路加强路检路查,实施精准“入户”执法等。 科学治理扬尘污染方面,坚持“平台共享、部门负责、执法规范、环保督察、信息公开”原则,推动施工、道路、裸地扬尘“三尘共治”;巩固“无煤化”成果方面。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燃煤消费总量下降到200万吨以内,优质能源占比达97%以上。 截至目前,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更加健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科技赋能提质增效,协同立法实现重大突破、污染过程应对实现精准突破、重点时段攻坚实现多点突破,区域空气质量共同改善。 不过,刘保献也指出,当前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北京市大气治理成效还不稳固,“复合型”“区域型”污染特征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大气环境治理仍然艰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市将坚持PM2.5和O3治理相协同、空气质量改善和二氧化碳减排相协同、本地治污与区域联动相协同,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VOCs和氮氧化物(NOx)深度减排为抓手,推进‘一微克’行动和区域联防联控联治。”
12月24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从十大方面详细勾画了五年内的塑料治理路径。五年内,北京将聚集餐饮、电商等六大重点行业,严控塑料废弃物向环境泄露,减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同时,促进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供给、促进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行动计划》将与垃圾分类工作一同,系统性治理“白色污染”。或许我们可以期待一个购物无需塑料袋、打包使用秸秆盒的“低塑”北京。聚焦六大行业《行动计划》聚焦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住宿会展、农业生产等六大重点行业,强化减塑力度,严控一次性塑料制品向自然环境泄露。其中,到2020年底前,全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区外卖(含堂食打包)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建成区、景区景点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1年6月底,全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记者注意到,相比于11月的征求意见稿,《行动计划》考虑到餐饮企业咖啡搅拌棒库存消化和替代产品采购周期实际情况,将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的时间调整为2021年6月底,增加了6个月的缓冲期。同时,鼓励外卖平台在点单环节设置“无需餐具”等选项,并给予积分等形式的奖励。鼓励外卖平台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平台“专属绿色优惠券”等引导消费者选择;对于快递业,要求到2025年底,全市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随着新业态发展,以往的塑料污染还没治理好,电商、外卖等导致的塑料垃圾问题还在加剧,因此更严格的“限塑令”是有必要的。生活中,消费者点了“无需餐具”,商家仍配送一次性餐具的情况并不少见。马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塑料治理必须要找准路径。其中一个路径就是抓住龙头,因为它产生的塑料量很大,资源能力也非常强。我们有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制度,平台也需要有塑料治理责任的延伸。”此外,对于批发零售业,《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底,北京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零售业门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5年底,北京市建成区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0年底,北京市建成区举办的各类展览、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农业生产方面,到2022年底,基本建立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的废旧农膜和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到2025年底,住宿业逐步扩大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范围,并将实施范围扩大至乡村民宿。分阶段实施《行动计划》提出了三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到2022年,以举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制定并组织实施北京冬奥会落实塑料污染治理的工作方案。届时,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标准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措施全面实施,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第二阶段到2023年,全市重点场所、重点沿线塑料污染基本消除,重点用塑单位报告等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据悉,重点用塑单位报告制度将先期在市级党政机关、连锁超市等领域,试点建立重点用塑单位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后续根据试点情况逐步完善。第三阶段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制度全面建立,科技支撑体系更加完善,低塑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基本形成,努力成为国际超大型城市塑料污染治理典范。今年以来,我国塑料污染治理顶层设计不断完善。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样按照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分步骤、分领域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整体工作,要求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重点围绕《意见》提出2020年底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对有关重点工作逐项提出狠抓落实措施,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塑料污染治理任务需要从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利用等多个环节加强全链条管理,禁限一批难回收、易泄漏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替代一批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循环一批新型包装和物流载具,同时要建立健全高效回收体系,规范废塑料材料化利用,大幅提高塑料垃圾能源化利用比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唐登杰说。与垃圾分类系统结合正如唐登杰所述,除了使用减量,高效回收体系也是避免塑料污染的一大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推动建立了“1+1+N”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体系,加强系统性治理。包括此次发布的《北京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和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N”则为若干专项工作方案和标准规范,目前已发布7项,包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塑料袋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市农业农村局发布的《北京市2020年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等。《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全市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商品零售场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餐饮和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等,为全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地方法规保障。“塑料污染整治可以和垃圾分类工作很好地结合。”马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塑料垃圾需要高质量地收回来,不能说和各种油污混在一起,才能解决塑料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北京自五月以来实施垃圾分类,整体有了一些推进,未来还能继续进步。垃圾分类做好的情况下,塑料垃圾解决就有了方案。回收价值高的塑料实现闭环收集,低附加值的、没有人愿意收集的,通过有限的补贴实现收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也认为,需要加强塑料的回收利用。数据显示,全球目前被回收利用的塑料仅10%左右。“据我所知,从技术上、成本上来看,100%的塑料全部可以做到回收利用。如果全部做好回收利用,塑料污染就不复存在了。让大家节约使用塑料制品、以其他物品替代塑料也是很好的选择,但替代物的成本必须比塑料低。”宋国君告诉记者。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晨婷
12月24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从十大方面详细勾画了北京五年内的塑料治理路径。五年内,北京将聚焦餐饮、电商等六大重点行业,严控塑料废弃物向环境泄露,减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同时,促进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供给、促进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行动计划》将与垃圾分类工作一同,系统性治理“白色污染”。 强化减塑力度 《行动计划》聚焦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住宿会展、农业生产等六大重点行业,强化减塑力度,严控一次性塑料制品向自然环境泄露。 其中,到2020年底前,全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区外卖(含堂食打包)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建成区、景区景点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1年6月底,全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 记者注意到,相比于11月的征求意见稿,《行动计划》考虑到餐饮企业咖啡搅拌棒库存消化和替代产品采购周期实际情况,将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的时间调整为2021年6月底,增加了6个月的缓冲期。 同时,鼓励外卖平台在点单环节设置“无需餐具”等选项,并给予积分等形式的奖励。鼓励外卖平台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平台“专属绿色优惠券”等引导消费者选择;对于快递业,要求到2025年底,全市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 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随着新业态发展,以往的塑料污染还没治理好,电商、外卖等导致的塑料垃圾问题还在加剧,因此更严格的“限塑令”是有必要的。 生活中,消费者点了“无需餐具”,商家仍配送一次性餐具的情况并不少见。马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塑料治理必须要找准路径。其中一个路径就是抓住龙头,因为它产生的塑料量很大,资源能力也非常强。我们有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制度,平台也需要有塑料治理责任的延伸。” 此外,对于批发零售业,《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底,北京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零售业门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5年底,北京市建成区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到2020年底,北京市建成区举办的各类展览、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农业生产方面,到2022年底,基本建立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的废旧农膜和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到2025年底,住宿业逐步扩大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范围,并将实施范围扩大至乡村民宿。 分阶段实施 《行动计划》提出了三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到2022年,以举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制定并组织实施北京冬奥会落实塑料污染治理的工作方案。届时,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标准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措施全面实施,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第二阶段到2023年,全市重点场所、重点沿线塑料污染基本消除,重点用塑单位报告等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据悉,重点用塑单位报告制度将先期在市级党政机关、连锁超市等领域,试点建立重点用塑单位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后续根据试点情况逐步完善。 第三阶段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制度全面建立,科技支撑体系更加完善,低塑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基本形成,努力成为国际超大型城市塑料污染治理典范。 今年以来,我国塑料污染治理顶层设计不断完善。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分步骤、分领域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整体工作,要求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 7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重点围绕《意见》提出2020年底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对有关重点工作逐项提出狠抓落实措施,并明确了责任单位。 “塑料污染治理任务需要从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利用等多个环节加强全链条管理,禁限一批难回收、易泄漏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替代一批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循环一批新型包装和物流载具,同时要建立健全高效回收体系,规范废塑料材料化利用,大幅提高塑料垃圾能源化利用比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唐登杰说。 结合垃圾分类 正如唐登杰所述,除了使用减量,高效回收体系也是避免塑料污染的一大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推动建立了“1+1+N”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体系,加强系统性治理。包括此次发布的《北京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和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N”则为若干专项工作方案和标准规范,目前已发布7项,包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塑料袋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市农业农村局发布的《北京市2020年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等。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全市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商品零售场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餐饮和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等,为全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地方法规保障。 “塑料污染整治可以和垃圾分类工作很好地结合。”马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塑料垃圾需要高质量地收回来,不能说和各种油污混在一起,才能解决塑料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北京自5月以来实施垃圾分类,整体有了一些推进,未来还能继续进步。垃圾分类做好的情况下,塑料垃圾解决就有了方案。回收价值高的塑料实现闭环收集,低附加值的、没有人愿意收集的,通过有限的补贴实现收集。”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也认为,需要加强塑料的回收利用。数据显示,全球目前被回收利用的塑料仅10%左右。宋国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据我所知,从技术上、成本上来看,100%的塑料全部可以做到回收利用。如果全部做好回收利用,塑料污染就不复存在了。让大家节约使用塑料制品、以其他物品替代塑料也是很好的选择,但替代物的成本必须比塑料低。”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9月2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更好地开展秋冬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将实施绩效分级差异管控行业从15个扩展至39个。 刘友宾透露,生态环境部于6月底印发《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增设了绩效引领指标,分设14个企业绩效引领指标,并细化了在绩效分级基础上的差异化减排措施:原则上,A级企业应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各项指标应为全国一流;B级企业应达到区域或省内领先水平。评为A级和引领性的企业,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B级及以下企业和非引领性企业,减排力度各不相同,煤制氮肥、制药、农药、炼油与石油化工等行业实施季节性生产负荷调整。 “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环保水平高的企业可不采取或少采取停限产等措施,环保水平低的企业则需加大减排措施力度。以差异化管控鼓励‘先进’,树立标杆企业;鞭策‘后进’。”刘友宾表示。 对于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运转或涉及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工业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可在严格流程认定的前提下列入豁免,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可正常生产经营。同时,对小微涉气工业企业,视情减少管控;对影响空气质量小的生活服务业,原则上不予采取停限产措施。
原天津农药厂地块土壤污染、异味扰民问题,是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群众信访举报重点问题。近日,市委书记李鸿忠一行来到该地块治理与修复现场,实地了解整改工作进展情况。 原天津农药厂于2000年停产、2010年退出。该地块占地面积达691.6亩,污染修复工艺复杂。目前,在完成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基础上,已于2019年10月正式启动原位化学氧化、原位热脱附工艺修复治理,累计完成总修复量的71.7%,修复地下水完成计划量78.3%。针对施工中的异味气体问题,现场采取了经活性炭、焚烧工艺处理和雨幕喷淋、雾炮、一布一膜覆盖等措施。在工地集控中心,李鸿忠详细听取污染治理监测情况汇报,深入询问项目对周边群众的影响。 李鸿忠指出,环境污染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施工单位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技术工艺标准和工程管理,保证土壤治理修复质量效果和进度,绝不留下遗留问题。要高度重视异味气体等问题,加强数据监测,切实做好废气处理,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北辰区要压实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日常监管,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强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对于修复治理过程中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近段时间,针对海量包装污染治理,多个部门密集部署并出台相关通知和文件。地方也在加快行动,纷纷出台“限塑”时间表等。 业内人士指出,“禁塑限塑”新规频发,加上快递绿色包装“强制性”标准已提上日程,行业变革将加速,目前不少物流企业已开始抢先布局“绿色快递”。 剑指包装污染 中央地方多箭齐发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召开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要突出重点,细化措施,全面系统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管控好生产源头,对生产企业进行摸排,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引导好消费使用,在电商快递、连锁商超、餐饮等领域构建绿色供应链,倡导绿色消费。谋划好产品替代,以可降解、可循环、易回收为主要方向,做好产供需衔接,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替代品供给市场。 前不久,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绿色商场、绿色餐饮、电子商务平台、再生资源回收等工作中,增加禁塑限塑相关要求。引导商场、超市等场所,通过积分奖励等激励手段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塑料袋。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未来三年我国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22年年底前,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基本建立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 在业内看来,上述各项要求剑指我国海量包装污染。 据了解,包装垃圾往往以纸张、塑料为主,原材料大多源于木材、石油。以快递包装为例,常用的透明胶带、塑料袋等材料,主要原料都是聚氯乙烯,埋在土里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伴随快递业的高速发展,快递包装物的使用量同步增长。经初步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时也指出,系统部署近3年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对于解决我国快递业污染及浪费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广东、陕西、江苏等多地也在加快行动,纷纷出台“限塑”时间表。广东省提出,到2022年底,全省快递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陕西省提出,2020年,西安市(含西咸新区)率先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江苏省提出,到今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企业加快行动 绿色物流布局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加强快递包装污染治理在受到政府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在加速产业界绿色物流步伐。 日前,当北京市民陈先生打开菜鸟裹裹准备寄快递时,看到页面新出现“减塑环保袋”的选项,尝试点击选择后,上门的菜鸟裹裹快递员带来了专属环保快递袋。 据了解,这是菜鸟裹裹新推出的“绿色寄件”服务。这种专属环保袋由秸秆、陈化谷物等可再生原料参与制作。与同尺寸的其他快递袋相比,每个环保袋在生产环节可直接节省4.4克塑料。 菜鸟裹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绿色寄件”首批试点已在北京、广州、杭州上线,三地大部分居民通过菜鸟裹裹APP和手机淘宝、支付宝菜鸟裹裹小程序寄快递时,可选择使用上述减塑环保包装,每个绿色寄件快递可减少碳排量11.69克。接下来,这一绿色寄件方式将视消费者的选择情况加以推广。 此外,记者从苏宁了解到,苏宁物流一直致力于绿色物流的多方面创新尝试,从仓储、运输、包装、末端四大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绿色包装新产品、新设备、新模式的实践。 2020年,苏宁物流将继续优化改进一联单、加大投入循环中转袋、全面推广直发包装等绿色措施,同时通过全面推行“漂流箱”解决方案,实现商品从品牌方工厂到物流仓库再到消费者手中的全链路绿色化、循环化。 据悉,苏宁物流天天快递将全面进入一联单新时代,一联单在电子面单100%使用的基础上,面单纸面积再缩小45%,预计今年年底全网使用率达到90%。此外,到今年底,循环中转袋实现全面覆盖,预计全年可节约使用6000万个一次性编织袋。苏宁物流还将继续对共享快递盒进行材质、箱体结构、封箱方式的全面升级,进一步降低成本。苏宁物流的后台系统会根据地址信息,向500米范围内布局有回收装置、自提点的消费者推荐共享快递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告诉记者,海量包装垃圾的治理,不仅有助于更好防治环境污染,对相关行业同样有所裨益。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和塑料废弃物惊人,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根据建设目标,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均可降低成本。拿减量化来说,未来快递包装盒子厚薄、胶带宽窄将会发生变化,小小改变所降低的成本是极为可观的。考虑到绿色循环带来的社会整体成本下降,这个效应就更加明显。” 盘和林也指出,标准化本身意味着选择成本的降低,未来行业内不管是包装材料还是包装方式都将有统一标准。不过,标准化的整个过程确实不可避免会提高一定的运营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快递企业,标准化、绿色可循环的材料价格很有可能高于当前使用的材料价格,但从长期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完善标准体系 增加绿色包装供给 业内人士指出,加码治理垃圾污染、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不过,由于目前可循环包装、快递回收箱等还很少见,过度包装问题依然严重,不少物流企业推行绿色包装仍存在不少障碍。 以共享快递盒为例,苏宁物流研究院副院长凌云飞对记者表示,目前,苏宁物流全国推广使用的共享快递盒签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快递员和消费者面签,使用后的共享快递盒由快递员带回站点进行回收;二是经过用户同意,快递员将共享快递盒放在苏宁自提点、苏宁小店生活帮,用户取完快递后,由自提点工作人员暂存保管共享快递盒,再由快递员统一进行回收。 在凌云飞看来,目前推广共享快递盒的难题主要是用户无法面签时,增加快递员二次配送任务;线下回收点密度较小,周转率需要进一步提升;使用共享快递盒包装商品品类受限,隐私商品暂不使用;共享快递盒尺寸适配问题,如智能手机尺寸不断加大,原有的共享快递盒尺寸逐渐满足不了大尺寸手机的需求。疫情期间,苏宁物流实施的“无接触配送服务”也进一步增加了配送与回收难度。此外,共享快递盒暂未实现跨城循环。 为此,凌云飞建议,对共享快递盒进行材质、箱体结构、封箱方式的全面升级,在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适配更多的电商SKU(库存量单位)。同时,联合快递行业打通线下自提点的回收,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回收周转率。 盘和林认为,要更好地实现绿色包装,降低包装垃圾污染,一是要从技术手段入手,寻找更加绿色的包装材料;二是在制定标准的同时要有相应的措施。例如,可以加大快递企业使用非标准材料的成本,督促其改变所使用的包装材料,然后凭借快递企业在整个流通链条中的核心位置,倒逼上游包装制造业进行相应的“绿色化”;三是在行业整体成本未因实施标准化而降低时,予以一定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