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2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太空计划表明,美国推行的脱钩政策不会像它所希望的那样奏效 中国的太空计划——长期以来遭到美国的政治疏远——正在完成一次月球之旅,带回月球样本。作为嫦娥五号任务的一部分,一个着陆器从月球表面收集月壤,然后将其转移到轨道器上,后者于12月17日返回地球表面。这是中国开展雄心勃勃太空计划以来的第一次。美国“外交学者”网站:中国的太空计划表明,美国推行的脱钩政策不会像它所希望的那样奏效尽管美国宇航员早在1969年就登上了月球,但中国在太空竞赛中并没有落后50年。2019年,中国完成了33次成功的轨道发射,而美国是20次。明年,中国计划发射本国模块化空间站的核心单元,该空间站将在完成10次任务后于2022年建成。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绩是在与美国完全脱钩的情况下取得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俄罗斯有成功的太空合作,但对中国避而远之。美俄(苏)之间的联合太空任务始于1975年,当时两国是冷战的敌人。国际空间站正是这种合作的巅峰。但美国将中国挡在国际空间站之外。后来,美国国会在2011年出台法律,禁止NASA与任何中国实体合作,甚至禁止中国游客进入NASA设施,从而将脱钩推向极致。中国发射的任何卫星也不能含有美国部件。中国的太空计划堪称当前美国对脱钩利弊讨论的最佳案例。尽量减少与中国合作,阻止中国接触到高科技是不是好主意?美国能让盟友配合吗?中国可能被孤立吗?中国的进步能被阻止吗?简而言之,试图孤立中国,更可能导致美国自我孤立,失去合作机会。显然,美国并没能把中国束缚在地球上。但中国其实也不想在太空单干。中国正在建造空间站模块,以兼容国际空间站的对接要求,也是考虑到美国人日后可能会改变主意。与此同时,美国的太空探索长期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尽管政治关系持续紧张,但美国与俄罗斯的合作对国际空间站的运行至关重要。同样,中国作为新手的热情,也可以与美国作为老手的技术相结合。诚然,中国受益于美国的技术创新、市场和资本。迫使中国放弃美国的关键零部件会给中国高科技产业带来严重危机。但重新发明轮子并不像第一次发明轮子那样困难。正如经济发展大师库兹涅茨早就指出的那样,创新既能产生需求,也能催生手段。中国有需求,就会想办法对美国的零部件重新设计。脱钩后,中国会损失一些时间,也多了一个敌人,但这都不会对其发展造成根本性影响。美国选择脱钩会损失什么?在太空领域,美国对卫星部件的限制,促使包括欧洲在内的其他国家到中国购买卫星以及将卫星送入轨道所需的运载火箭。那种认为“美国闭上眼睛,中国就会消失”的观念,会让人想起很久以前伦敦报纸上的著名头条——“英吉利海峡的浓雾,孤立了欧洲大陆”。计划中的中国空间站就是一个绝佳的比喻。美国的脱钩给中国带来了不便,但中国的太空进步并未因此止步——事实上,中国的空间站因脱钩而变得更加必要。它对国际空间站并不构成威胁,但国际空间站的排斥却造就了一个竞争对手。太空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两个空间站,但合作会更有效,因为国际空间站本身就是合作的产物。(作者布莱特利·沃马克,乔恒译)
10月9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主办的2020“小企业大梦想”高峰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出席并发表演讲。 黄奇帆认为,美国和中国的脱钩大体上有十个方面,但一旦脱钩,会让美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金融领域上的脱钩等同于美国自杀。 他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选择内循环为主、双循环格局战略顺理成章,而内循环下中国会走向真正的强国之路。 以下是演讲实录。 美国目前存在三个问题: 经济滞胀、社会民粹、政客甩锅 按照会议的议题,我讲两个大家感兴趣的题目。 今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是新冠病毒疫情,这个疫情预计到年底全球确诊的人数,美国作为全球病毒发展最严重的地区,至少会突破1000万人次,那么目前的美国存在几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经济严重的滞胀。 第二,社会严重的民粹。 第三,政客们严重的甩锅。 从滞胀的角度讲,一个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一个是严重的经济萎缩。 通货膨胀角度就是美国政府从两三月份以来启动了3万亿的超发国债,3万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超级贷款,加起来就是6万亿美元的资金宽松,以至于美国政府的国债余额已经达到了27万亿美元。 由于严重的货币超发,当然会严重的通货膨胀,在疫情下,一般的商品,一般的经济,一般的企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而是萎缩。 那么膨胀的资金到哪去了? 就三个地方,一个是股市,2月份美国股市跌到18,000点,又回到28,000,这里有相当多的膨胀的资金进入了股市。 第二就是资金进了房地产市场。 在今年美国经济萎缩的背景下,美国房地产市场总价格还在往上涨,这就是膨胀资金起的作用。 第三就是表现在贵金属,比如说美国黄金。 年初的时候每盎司1200美元,现在黄金价格涨了80%,从这个角度都可以看到严重的通货膨胀。 还有一个方面就表现为美元对欧元的贬值,对人民币的贬值等等,这是膨胀的一头。 另一头是严重的经济萎缩。 美国今年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环比下降32%,是几十年最严重的负增长。 美国现在的下岗工人失业人群达到超纪录的5000万人群,去年年底的时候1000多万,这几个月新增4000万。 美国一共是2亿工作人群,3亿3000万人老人小孩不工作的人去掉,就业人群一般在2亿左右,增加四五千万失业,占百分之二十几,所以是严重的经济萎缩。 又是萎缩,又是通胀,这是经济灾难中最严重的,因为通货膨胀是灾难,造成货币贬值,但一般经济是热的,就业是稳定的。经济萎缩,造成失业,企业破产也是灾难,但货币是保值的,甚至还会升值。 现在货币在贬值,经济在萎缩,生活无着落,前途渺茫,就会产生急躁极端的情绪,左得更左,右的更右,极左和极右同时存在。 美国夹层撕裂,民主党和共和党党派之间撕裂,黑人白人撕裂,甚至联邦政府和地方的州政府也对抗、也撕裂,整个国家在民粹主义状态里,不断出现各种极端的事件。 第三个特征当然就是政客的甩锅,为了摆脱疫情治理的(责任),摆脱自己的责任,就甩锅中国,造出个谣言说中国病毒的侵犯、使得美国700万人得病,20万人死亡,这些是中国人造成的等等一种无赖式的甩锅。 第二种4000万人的下岗失业是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政府抢了美国人的饭碗。也就把矛盾矛头指向中国。 在这些甩锅的各种言论中,最极端所谓的撤资论、脱钩论,这些脱钩撤资的观点在2018、2019年就已经客观存在,那时候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谈判、贸易战期间,现在大敌当前,在新冠疫情之下,应该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人类的天敌。 美国人倒行逆施,不仅不在国际间加强合作来对付疫情,而是变本加厉的采取甩锅的办法来转移矛,头转移视线,为竞选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这几个月甩锅也好,脱钩也好,这种舆论、这种情势愈演愈烈,比过去两年有过之无不及。 美国与中国脱钩的十个方面 如果归纳一下最近几个月美国政客跟中国脱钩,经济脱钩的言论、方案或者计划,方方面面把它归纳起来,大体上可以有10个方面。 1. 贸易脱钩,就不跟你做贸易 贸易脱钩概念比加关税更严重,加关税还是在做贸易的,只是增加贸易的成本,加20%、25%的关税,这是增加成本,但还不是脱钩。 但如果贸易脱钩,我不买你的东西,我也不卖东西给你,互相之间贸易经济交往停顿。 2. 资本市场的脱钩 美国有政客,也有经济部门在提出一个法案,针对200多个中概股量身定做的一个方案,如果美国的议会通过,这个法律就是对中国企业的紧身衣。 现在在美国上市的200多个企业都是美国的投行帮助上市的,美国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保驾护航上市的,都是完全符合美国法律的。但是在新的紧身衣,新的法规下,很可能不合法等等。 3. 金融脱钩 美国的保险银行不为中国的各类企业贷款或者做保险。 4. 技术脱钩 最近大家看到的美国跟华为芯片不供应,高科技的装备不供应,或者还有一些专利不供应等等。 5. 投资脱钩 就是所谓出资人,美国在中国的企业撤资,不到中国投资等等。 6. 教育脱钩 中国在美国现在的留学生,大学本科、研究生、博士生36万人,现在已经在采取各种各样的轰赶学生的措施,如果学生离开了美国,现在回国要回美国,签证不发等等。 毕业以后不准在美国就业,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卡,最严重的主要是在卡所谓的我们中国人说的理工科,美国人说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个概念下的学科,总之这也是一个脱钩。 7. 互联网脱钩 一个半月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提出来五个方面互联网的脱钩。 8. 经常有美国政客在叫嚣的Swift网络脱钩 Swift网络如果脱钩造成中国和世界清算之间,贸易交往之间的极不便利,造成严重的脱离现象。 9. 所谓的外汇、货币上的脱钩 10. 长臂管辖 用美国的国内法来替代国际法,对中国在各国的各种企业进行找茬,找到茬以后冻结资产或者处以巨额的罚款等等。 像华为的任正非的女儿在加拿大被抓,也是利用美国长臂管辖的原则,采取了一个胡搅蛮缠的法律措施。 所有这些,有10个方面,如果大家把美国政客,美国的议员,美国部级以上的高官,在不同场合东一榔头西一棒,东一说西一说,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脱钩言论,甩锅言论把它分类,大体上不超过这10个方面。 现在还不是美国政府全面对中国宣战 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个阶段 这10个方面是不是这些政客异想天开,随心所欲讲的呢?也不尽然。 2015年美国政府有个法案,就是2015年贸易法案,是美国议会通过的,特朗普上台以后通过的。 这个法案里就有一个,世界上任何国家如果挑战美国的金融,经济,美国政府就可以采取10种措施,进行贸易战、金融战、汇率战。 这10种措施大体就是刚才上面说的10个方面,我讲这个话的意思就是,美国法律里面有个蓝图,10个方面,这会儿各种各样的政客,东一榔头西一棒,东一说西一说看起来凌乱得很,看起来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但实际上大家都在一个篮里边找出来的工具。 当然我们可以这么说,现在所有这些事情都还不是美国政府全面对中国宣战,说10个方面全面脱钩,没到这一步。 有的只是某个方面一说;有的还在酝酿某种法律方案,要法律方案通过了才能做;有的只是在这一个领域里面对某几个企业采取了某些措施,还不是这个领域的一切企业都采取这种措施,所以现在只能说山雨欲来风满楼,处在这个阶段。 5种非金融类脱钩 会让美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当然我们今天没时间来推演这些方面的事,我们实际上都在一个篮子里找工具,把它分为两段,这10个方面的脱钩有5个属于非金融类的,5个属于金融类。 非金融类的包括贸易脱钩、投资的脱钩、技术的脱钩、互联网的脱钩、教育的脱钩,这5个方面都和金融没什么关系。这5种脱钩如果一旦发生,我们可以想象,都会对中国经济或者社会带来某种比较严重的冲击。 但是这种冲击背后对美国方面会带来什么反作用呢?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两方面和则两利,斗则鸡飞蛋打,我们受到严重冲击,他们也一样受到死亡的威胁,他们那些企业照样会存在死亡的边缘。 在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一旦发生这样的脱钩行为,两边竞争,在大国之间谁更有耐力,更有回旋余地,更有补短板的能力,谁更能坚持到最后。 特朗普的脱钩措施很难实施 比如说美国人的贸易脱钩、技术脱钩、投资脱钩,都会带来市场丢失的问题。 美国在中国有1万多个企业,是20多年里形成的,总的投资了5000亿美元,形成了7000亿美元的产值,有500亿美元的利润,所以他的资本投资回报率10%,销售利润率7%,效益是不差的。 7000亿美元在中国相当于5万亿人民币的产值,15,000亿的GDP如果发生脱钩,造成这方面的瘫痪,中国少了1.5%的GDP,5万亿相当于250万人就业,因为我们人均200万产值,5万亿使250万人失业。 在这个意义上当然会影响我们中国的某些地区某个行当,但是中国是有回旋余地,是能补短板,是能平衡的,只是带来局部的困难。 但对美国来说,这1万多个企业真要是听了特朗普的话,全面撤资,第一,它丢掉了中国七千亿美元5万亿人民币的市场,丢掉了500亿美元的利润。 它在世界任何地方找不回这个市场,到美国是没这个市场的,到北美、巴西也不会有这个市场,到欧洲哪来市场,亚洲也就是个生产基地,消费不了这些东西。 在这个意义上,它丢了市场就丢了自己的命,丢了效益,丢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 企业家的皇上是市场、是效益,是要利润的董事会,他要的是十年百年的基业,绝不是跟着一个4年8年上任下任的政客走,他的国王绝不是特朗普。 在这个意义上,特朗普的撤资脱钩这些措施在美国有没有能力实施,我保99%的怀疑。 美国通用,1994年跟上海合资的一个合资企业,通用现在在中国一年销售300万辆汽车,通用作为世界顶级的汽车集团,全年销售800多万辆,是世界汽车销售量最大的企业之一。 一旦撤资中国,300万辆车没了,它只剩下500万辆车,这个时候它就是个二流汽车厂。在这个意义上通用老板怎么可能听特朗普的话。 苹果离开中国就死了 再比如说苹果,叫苹果撤资,特朗普跟库克有个很有趣的对话,特朗普跟他说,我说了好几次要你们苹果从中国撤资,你们为什么不能撤? 你为什么不能够在美国、或者中国之外的国家去生产苹果? 库克说的很有意思,库克说苹果以前在美国有个工厂,在巴西也有个工厂,开了几年都亏损,干不下去了,关掉了。 但是在中国这个企业生产的1亿多台手机,产生的利润是全世界一年20亿台手机利润的75%。 我有这么多利润,有了以后都回归了美国,你是希望一个有全世界利润70%的手机厂在美国活着,还是希望一个死掉的。 从中国一撤之后我就死了,你是希望一个死掉的苹果、还是要一个活着的、在世界占有率这么高,效益这么好的品种。 特朗普还很天真的就问了,为什么会这样?什么原因? 库克说的更有意思,说不是中国离不开苹果,是苹果离不开中国,离开中国就死了。 美国现在为苹果这类手机搞工程设计的工程师统统加在一起,就一个房间而已。在中国要这样的工程师一招可以招几个篮球场、几个足球场,所以这就是我们跟他们的差距,我们跟他们的差别,美国已经不适合这样搞工业了,讲了这么一个很实际的概念。 总的意思,真要脱钩,中国会受到冲击,不管是贸易脱钩,技术脱钩,还是投资脱钩,或者所谓的教育脱钩、互联网脱钩,对中国都会带来冲击,但这种冲击是可以忍受的,是可以调整的,假以时日,回旋余地下,可以倒逼我们更上一层楼的。 美国的脱钩当然不会毁灭美国,但美国一些具体的企业,不管是芯片企业还是制造业企业,它们可能走向死亡的道路。 美国芯片企业一旦丢了中国市场 就会进入螺旋式萎缩 美国的7个芯片厂供应了全球3000亿美元芯片相关,(芯片产业)全球一年5000亿美元,中国去年买了3000亿。 中国的3000亿里有2000亿美元的芯片跟美国7个芯片厂有关,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如果真要脱钩,中国这3000亿中的2000亿没了,对我们当然形成重大冲击。 但美国重要的咨询公司,这个咨询公司是为美国政府做咨询的,叫波士顿咨询,它4月份发的一篇文章,说如果美国的芯片企业跟中国脱钩,要不了三年,美国芯片企业在中国的2000亿美元市场就会被欧洲、亚洲包括中国自己的芯片企业覆盖,美国企业就会彻底脱离了中国市场。 芯片是一个高资本投资,高成本折旧的系统,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市场把折旧消化对冲,一旦丢了中国的市场,美国的芯片企业就丢了50、60%的市场,立马每年高额的折旧就变成亏损,就没有资金再进行两三年以后、三四年以后的推进,再投资的状况就会打断,进入螺旋式的萎缩。最后的结果是美国芯片企业脱离于世界,走向死亡。 这不是我说的,波士顿咨询的文章上写的。所以脱钩论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守住底线,灵活应对,是有可能的、有把握的,我们不会完全被动的,因为美国也一样自损八百。 美国如果在金融领域和我们脱钩等同于自杀 中国有三个法宝应对 第二个,金融的脱钩,金融方面我们可以说资本市场脱钩、保险银行金融的脱钩,还有Swift网络的脱钩、外汇脱钩、长臂管辖的脱钩。 这种脱钩都是金融手段,1990年利用这5种手段,美国人颠覆了前苏联,使得前苏联的GDP用美元计价萎缩了4/5,一下子掉下来。 现在俄罗斯的GDP比我们广东一个省的GDP还要小,原因就是1990年那时候种下的祸根。 到1998年也是这些金融打击把韩国打倒了,1998年也把泰国、东南亚打击了,80年代初期也运用这种手段把日本狠狠地打了一棒。美国人的金融手段打击对手,招招都是见效的。 5种金融手段如果来打击中国,中国会不会不可承受的状况? 大家放心,我恰恰认为、在金融领域,我们和美国如果发生脱钩行为,美国人杀敌一千,自损两千,等同于自杀。 对我们有冲击,伤我们一千,同时他自己伤了两千,比我们还先死。 什么原因? 为什么它这5招打俄罗斯、打东南亚、打韩国、日本,招招见血招招成功,为什么打不了中国? 不管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始终没有看到美国人的金融手段冲击过中国的金融体系,最重要的是我们中国有三个法宝,可以说是我们的核保护伞,是我们的盾牌: 第一,我们资本项下没有自由兑换。 我们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几十年来我们贸易向下自由兑换,1996年就实施了,通过实施现在形成了我们现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但资本项下我们始终谨慎谨慎谨慎,到今天为止资本项下没有自由兑换,没有自由兑换,它就无法随意冲击中国。 第二,到今天为止,尽管说我们对外金融是开放的,但是实际上去年底的时候,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金融资产只占1.8%,中国300万亿金融资产,外资只占1.8,1/50不到,翻不了大浪的。 第三,在中国运行金融必须受中国宪法、中国法律、中央银行监管,否则照样处罚你。我们是主权国家。 为什么刚才说的5个方面都被美国人一颠覆就完? 当年的俄罗斯经济还没怎么展开,一搞所谓的改革就把货币完全自由兑换了,资本项下根本就不设防,全部自由兑换; 第二,俄罗斯的改革把他们的金融法规都按美国人IMF的意见改过了; 第三,美国人的企业已经渗透到俄罗斯,控制了30%以上的金融资产。 你去看韩国、看东南亚,看日本都如此,只要这三个全方位开放到位,开放到了被美国人控制,它要颠覆你当然就颠覆了,中国这三块是没开放,或者说开放的有限,在我们的制度管辖下有限地开放,所以这要颠覆难上加难。 在这一点上,这就是中国金融不受国际冲击的根本原因,不管是8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总之,大家要看到我们的长处,我们做金融制度的意义就在这个地方。 华尔街也不会听特朗普的 讲完这个,它如果撇开来跟我们冲击,只会丢弃中国的市场。所以我们中国政府在6月份按中央要求开放了外资金融的准入环节,股权比例的环节以及竞争中性的环节。 这一开放以后,今年到8月份一统计,外资进中国三个100亿: 一个是增加了100多亿美元,通过资本市场北上资金进中国股市的。 第二个,有100多亿美元是追加中国的各种实体经济,因为只有中国的企业在满血复活,在正常生产,别的地方都停顿着,资金到中国来。 第三个,中央的招商引资新政策全方位开放以后,外资的金融机构增加了中国的独资股权,注册资本新增了好多外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加起来的注册资本就增加上百亿美元。 我讲这一段还是这么一句话,华尔街的皇上也是市场,如果说工商企业的国王是市场,华尔街的国王更是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所以他们不会听特朗普的。 我就根本不信特朗普有权利、有能力指挥华尔街和工商企业跟中国乱吵架,他只会扰乱人心,这是我想说的第一方面。 现在到2050这三十年 将是内循环为主体的战略 内循环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会有更好的发展 第二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了内循环、双循环的战略方针,这是中国今后10年、20年直到2050年,要长期奉行的一个新战略。 可以这么说,如果到2050年中国改革开放70年,前三十几年是外循环的战略,后三十几年将会是内循环为主体的战略。 内循环的路径,中央制定的十四五计划正在展开,我只是根据我自己的理解,相信内循环下,以下6个方面一定会加强。 1.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一定会有更好的预期和发展 2. 小微企业 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可以说十年来各级政府都在搞,省级的、市级的、县级的层层搞,年年搞,到处搞,搞的五花八门,谁也记不住小微企业到底是什么优惠政策。 其实只要一句话,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应该法制化,一旦全国人大立法通过,100年就不变了。 我就觉得2018年财政部小微企业的税收法制是最好的。 财政部说了,从2018年到2020年底,对小微企业的营业额按半数征税,假如说100万,就是按50万的产值来征税;第二,征税的税率从25%的企业所得税变成20%。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如果按100万来算,相当于只收10%的税,这是全世界最优惠的。我了解到全世界最低的企业所得税,自由港的税12%,一般是15%。 我讲这段话意思是说,最优惠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在中国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的文件中,只要把这一段话变成法律,全中国任何地方政府也不要再制定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以此为依据就可以把事情办好。 3. 当然是创新,要解决好0到1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 4. 要解决好中央提出的新基建的问题 它是第4次工业革命,是引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战略措施,是我们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风口。在风口上猪也会飞,这个意义上,我们小微企业都可以去琢磨这件事。 5. 当然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包括)要素市场改革、其他方方面面改革 6. 是进一步在内循环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开放 这表现为2点。第一,中国现在有21个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原来是18个,国庆节前后9月份又批了3个,现在是21个。 第二,上个月中央开了服务贸易大会,新一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从原有的17个试点地区扩围至28个试点地区。这个试点区有122条优惠政策。 我相信我们中小企业协会会引领大家更好的在内循环中做出更多的贡献,谢谢大家。
核心观点: 1.与改革开放的前四十年不同,我国当前所处的外部环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的变化增添了各界对于我国贸易前景的担忧。但超出预期的是,近年来面对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等轮番冲击,我国进出口贸易在世界的占比逆势上升。未来我国外贸能否保持如此韧性,与全球究竟会脱钩还是融合? 2.无论是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我国商品“转出口”凸显,还是新冠疫情时期我国防疫物资出口攀升,都彰显出市场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些似乎并非政治力量可以左右。从供给层面看,我国在出口的门类齐全性和技术复杂度等方面优势明显,跨国数据对此都有印证。东南亚等后起之秀仍难撼动我国的地位。 3.从需求层面看,我国国内零售市场的规模已逼近全球最大的美国,预计在2022年前后实现赶超。随着消费的扩大,我国进口规模也水涨船高,并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进口国。此外,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已降至国际公认的合理均衡水平。这些都预示着我国与全球正在融合而非脱钩。 4.当前全球疫情依然严峻,诸多国家生产供应的恢复也有待时日。而我国率先管控住疫情并积极复工复产,短期内在全球进出口贸易领域的相对优势十分明显。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疫情过后,基于风险分散等经济安全而非单纯生产效率的考虑,部分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布局配置在所难免,但或是慢变量。 正文: 与改革开放的前四十年不同,我国当前所处的外部环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的变化增添了各界对于我国贸易前景的担忧。但超出预期的是,近年来面对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等轮番冲击,我国进出口贸易在世界的占比逆势上升。未来我国外贸能否保持如此韧性,与全球究竟会脱钩还是融合? 图1.我国外贸份额逆势上升 来源:WIND,WTO 一、贸易韧性背后:市场的力量? 虽有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等轮番冲击,但市场似乎总能自发维护贸易的某种韧性。受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影响,2019年我国对美出口下滑了约600亿美元,但我国对东南亚出口却上升了近400亿美元,“转出口”等市场行为很大程度对冲了加征关税的不良影响。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虽然全球需求断崖式下滑,但防疫物资、居家办公等需求的迅速增长却使得我国出口具有韧性。 图2.市场似总能自发维护贸易的韧性 来源:WIND,笔者整理 注:出口数据均为同比增速。 二、脱钩还是融合:供给的力量 从供给层面来看,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也是参与国际贸易中行业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出口产品已具备较强的技术复杂度和规模效应,跨国数据对此都有印证。东南亚等后起之秀仍难撼动我国的地位。 图3.产业齐全性和技术复杂度的优势 来源:UNCTAD,WIND,笔者整理 注:出口行业数量为海关行业数经各国出口占全球的权重调整。出口复杂度参考Hausmann R, Hwang J, Rodrik D.(2007)。 三、脱钩还是融合:需求的力量 从需求层面看,我国零售市场规模已逼近全球最大的美国,预计在2022年前后实现赶超。在消费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进口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进口国,从而积极拉动全球的总需求。此外,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一直维持在2%以内,属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均衡水平。这些都预示着我国与全球正在融合而非脱钩。 图4.我国零售市场引领全球需求 来源:WIND,IMF,笔者预测 当前全球疫情依然严峻,诸多国家生产供应的恢复有待时日。而我国率先管控住疫情并积极复工复产,短期内在全球进出口贸易领域的相对优势十分明显。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国近期提出通过补贴等方式推动有关产业回迁国内。基于风险分散等经济安全而非单纯生产效率的考虑,部分产业在全球领域进行重新布局配置在所难免,但或是慢变量。 表1.疫后部分产业或全球分散布局 来源:根据各国官员发言整理 四、基本结论 一是无论是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我国商品“转出口”凸显,还是新冠疫情时期我国防疫物资出口攀升,都彰显出市场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些似乎并非政治力量可以左右。从供给层面看,我国在出口的门类齐全性和技术复杂度等方面优势明显,跨国数据对此都有印证。东南亚等后起之秀仍难撼动我国的地位。 二是从需求层面看,我国国内零售市场的规模已逼近全球最大的美国,预计在2022年前后实现赶超。随着消费的扩大,我国进口规模也水涨船高,并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进口国。此外,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已降至国际公认的合理均衡水平。这些都预示着我国与全球正在融合而非脱钩。 三是当前全球疫情依然严峻,诸多国家生产供应的恢复也有待时日。而我国率先管控住疫情并积极复工复产,短期内在全球进出口贸易领域的相对优势十分明显。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疫情过后,基于风险分散等经济安全而非单纯生产效率的考虑,部分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布局配置在所难免,但或是慢变量。
进步与倒退 对习惯了进步,并以进步为追求的人们来说,2020是一个灾年。 有朋友会问,究竟何为进步?从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看,进步之内涵,在《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各国宪法中都有体现;进步之表征,通过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各国发布的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也有指标可循。 进步是“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的核心价值,它意味着主权独立,世界和平,经济繁荣,人权保障,技术创新等等。 进步思维并不回避问题,而是认为,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协调、改革、创新加以解决。 2020年人类的最大问题,与其说是倒退本身,毋宁说是在面对倒退时,选择分裂、脱钩、后真相、各顾各。人类的进步之锚,真的开始动摇。 经济上的倒退自不必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月下旬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收缩4.9%,全球贸易将收缩12%,能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屈指可数。英国国家统计局8月12日公布,二季度英国GDP环比萎缩20.4%,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季度降幅。经济倒退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发生,并引发失业和诸多社会问题。 政治上的倒退更让人失望。灯塔之国深陷疫情,其人口不到世界的4%,死于新冠肺炎的受害者却占世界的1/5以上。比这更可悲的是总统对事实真相的习惯性扭曲。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教授Wade Davis评论说,“他治理的主要工具是谎言;截至2020年7月9日,记录在案的他歪曲事实和虚假陈述的统计数字为20055次”,“与其说他是美国衰落的原因,不如说他是美国衰落的产物”。 面对全球性的疫情和衰退,亟需全球的合作。但近年来各种国际组织的作用都在下降,甚至失灵。现实是,国家才拥有主权,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只有执行成员国决议的权利。如果国际组织的成员国特别是大国之间没有共同利益和追求,试图通过国际组织来解决全球治理问题,很难实现。 最近参加一个论坛时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交流。他提出了“历史在进步还是在倒退”的命题。他说,世界并不是总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民粹主义、专制主义、孤立主义、原教旨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等影响下,越来越多国家不遵守国际规范,不履行自己的承诺,不执行国际的规则,国际秩序出现了严重的不确定性。“现在主权观念在回归和强化,越来越多的事情大家发现得靠自己。今后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趋势,将是各国更加强调主权,各行其政。” 各行其政是不是都行得通呢?不是,有的国家已经发生整体性倒退。 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地区的大爆炸死伤惨重,并造成约30万人无家可归,接着是大规模抗议活动,政府集体辞职。大爆炸前黎巴嫩已深陷衰退,大部分地区每天仅有3个小时可以通电。爆炸只是压垮黎巴嫩的最后一根稻草。数万人提交请愿书,呼吁法国接管黎巴嫩。请愿书上写道:“由于制度失灵、腐败、恐怖主义和军事压制,我们认为,黎巴嫩应被置于法国之下,以建立清廉和持久的统治。” 到黎巴嫩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回答抗议者说,“我将与各种政治力量进行对话,并寻求新的协议”,但他表示,“你们的历史应该由你们自己来书写”。 马克龙的话,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关于国家间关系应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的宗旨,但就像黎巴嫩正在发生的,抗议者呼吁从上到下改变政府,因为“他们没有给我们工作机会和权利”。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代表真正的“自己”? 我们习惯的世界是和平与发展、合作与进步的世界,而在2020年,很多方面都在倒退,很多原则都在模糊。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斯蒂芬·沃尔特说:“新冠疫情将强化国家权力与民族主义,将会创造出一个不再那么开放、繁荣与自由的世界。事情本可以不必如此,但是致命病毒、计划不周与无能领导这三者的结合已经使人类走上了一条全新的、但却令人担忧的道路。” 从科技合作到科技脱钩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中美关系也在倒退。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施压范围越来越广,施压手段也早已超出关税。从今年4月用“清洁5G”在全球打压华为,到8月蓬佩奥宣布“净网计划”,试图在运营商、应用商店、应用程序、云服务和海底电缆这五个方面都切断与中国的联系,再到极限施压TikTok,并对腾讯的“命根子”微信发出威胁,一道道“科技的铁幕”正在落下。 中美建交后一直存在科技合作,中国“入世”后合作进一步升温。美国科技企业将生产组装外包给中国供应商,生产后运往美国或通过美国企业的分销网络卖到全球。美国企业在中国设立了不少研发中心,利用中国的人才红利服务其总部,同时也指导和帮助在中国的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的发展。一批中国的科技企业也在美国设立分支,招募人才,展开投资。在多年合作中,双方形成了建设性的耦合关系。 一方面,中国的科技产业链得到了长足发展,构建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基础;另一方面,美国的科技企业专注于前沿、高端的知识和技术创新,提高了资本使用效率,并从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利益。 中美之间并非没有竞争的成分,但总体上,合作是主流。 特朗普上任后,对中美科技合作越来越采取隔离、脱钩的态度,具体包括:限制中国在敏感技术领域的投资并购;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产品和技术纳入出口管制目录,严格监管和审查;先后把上百家中国公司、机构纳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科技企业与它们开展贸易;禁止美国政府采购华为、中兴、海康威视、大华等中国企业的通信和监控设备;鼓动苹果、富士康等将在中国的产业链转到美国本土;加强对在美中国科研人员的执法调查和对中国留学生的盘查,等等。 特朗普政府为何这样做?很多人的结论都是“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强大了,美国有战略焦虑,所以要打压。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加剧了中美双方在科技产业方面的竞争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担心中国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收集和处理大量数据信息,对其国家安全带来挑战。“俄罗斯干预大选”风波也令美国国会和情报部门重视社交媒体“武器化”的风险。此外,美国外交机构认为中国已成为美国在全球科技外交中的竞争者(如在“一带一路”上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也加剧了美国社会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歧视性认识,导致民众开始关注科技的“国籍”,等等。 从历史看,美国的科技发展和军工产业的订单支持是分不开的,硅谷最早的订单就来自国防部。在某种意义上,美国是一个军工复合体国家(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军工利益集团在国家话语中举足轻重。他们可以让每一次试图禁止私人拥有枪支的努力都无法成功,也一直通过“制造敌人”的方式扩充自身的存在价值。美国的军费投入预算在全世界遥遥领先(2019年为中国的4倍),在特朗普上任后从2017的6030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7380亿美元。不断扩张军工产业是需要理由的,用布热津斯基的话就是“美国需要一个敌人”。找敌人,真假是次要的,“找到”是主要的。并非敌人真的威胁到了美国,或是美国真的想向敌人开战,而是“外部力量的威胁”才能让军工复合体茁壮成长,并让国民觉得理所当然。 头脑的脱钩与躯干的挂钩 最近和许多企业家、学者交流,一个基本认识是,美国对中国的施压从缩小贸易逆差(2018),到敦促结构改革(2019),已经进入到高技术和网络脱钩(2020)的阶段。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新的国家安全观。 21世纪大国竞争的焦点,已从自然地理空间发展到数字空间,从自然资源发展到数据资源,从普通硬件产品发展到软件、软件的软件(设计软件的软件)、底层操作系统和互联网平台。这是没有硝烟的数字之战、数据之战。 美国的霸权并不在于占了谁的领土,而在于用软件、网络服务、金融、品牌、媒体、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等,最大化地控制世界的运转。世界可以自由旋转,只要是在美国手中。它不能容忍有第二个国家在这方面挑战它,动摇它,尤其还是一个和它“不同的国家”。 在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给员工的内部信中写道,这次事件的问题焦点,“根本不是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musical.ly并购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强制TikTok美国业务出售给美国公司(这虽然不合理,但仍然是在法律的程序里,作为企业我们必须遵守法律别无选择),但这不是对方的目的,甚至是对方不希望看到的,其真正目的是希望全面的封禁以及更多”。 张一鸣没有写明的意思是,美国真正的目的是让TikTok与IOS和安卓系统脱钩,让TikTok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消失。 尽管TikTok在美国注册,按美国法律运行,但它的母公司是中国的,它从事的又是互联网服务,所以必除之才心安。TikTok可以在美国宪法下起诉CFIUS、争取获得正当程序的保护,也可以在国际投资法框架下起诉美国政府要求赔偿,但放在国家安全这个层面上,即使TikTok起诉也很难获胜。TikTok寻找微软等公司出售TikTok在美国的业务,是无奈之举,也是留住国际化火种、让TikTok不从国际互联网空间消失的明智之举。 我们可预见的中美经贸与科技关系,其大致趋势是“选择性脱钩”。 首先,中国并不愿意和美国脱钩,仍将继续努力维持和维护挂钩关系,因为经贸与科技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例如美国大豆便宜,出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高,中国多一些进口既有利于美国农民,也有利于控制中国的饲料成本,从而控制肉蛋价格,最后是百姓获益; 其次,在中国制造的中低端产品领域,美国也没有太大动力和中国脱钩,因为和中国脱钩对美国之弊远大于利。当然,如果一些国家对中国制造真有替代能力,美国也会减低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最后,美国在其认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数字化竞争领域以及核心技术、关键材料等领域,会进一步与中国脱钩。 美国希望中国最好一直停留在“躯干国家”层面,而中国必定要朝着“头脑国家”方向努力。因此中美经济科技关系的未来,就是下半身不脱钩,即躯干部分继续挂钩,但头脑脱钩,因为头脑是智能化的象征,是意识和内容的产生地。同时,美国还会在技术和材料上更紧地卡中国的脖子。 任何有经济理性的人都知道,脱钩固然能在短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国科技创新的势头,但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成本也会升高,美国科技企业失去中国市场将大大降低盈利能力以及对前沿技术的投资,脱钩还会加速中国科技产业进口替代的步伐——尽管是一场持久战,但依靠市场、人才、投入的优势,只要苦攻十年二十年,中国大概率会成功突围。 我们看到,脱钩不仅在中美间发生,还可能在更多国家和中国之间发生。最近印度在一些方面也在和中国脱钩,宁可技术发展慢一些,甚至“杀敌500,自损1000”,也要脱钩,口号都是安全。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说:“美国有两个选择,如果美国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全球领先地位,那么它将不得不与中国展开一场政治和经济上的零和地缘政治竞赛。然而,如果美国的目标是改善美国人民的福祉——美国的社会状况已经恶化——那么它就应该与中国合作。更明智的建议是,合作将是更好的选择。然而,鉴于当前美国对中国的不良政治环境,更明智的建议可能不会奏效。” 马凯硕一向坚持亚洲立场,这话中国人听了很舒服。但美国其实有第三个选择,即为了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也可以与中国展开合作。 事实上,美国不少科技公司都在“两边下注”以应对脱钩,即同时服务中美两国的创新生态体系。对于高能物理、国际空间站、人类基因组等耗资巨大的大型科研项目,美国也希望各国分担开支。美国科技企业依然希望接纳包括中国学生和技术人员在内的人才。8月10日苹果、脸书、微软等52家科技公司就联名起诉美国政府暂停发放H-1B(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等工作签证、限制部分外籍劳工入境的决定。苹果公司CEO库克此前说:“和苹果一样,美国这个移民国家一直从多元化获取活力,从美国梦中获取希望。没有这两者就没有繁荣。” 有自信,能包容 互联网最具流动性,但在各国的防火墙和铁幕下,互联网越来越多极化,局域化。这一“互联逆转”已很难避免。 不过这种脱钩,也并不像奔驰的火车,前一节车厢和后一节车厢,一旦脱钩就意味着彻底分离。 全球互联网的脱钩,是在各国主权意识和数据安全意识高涨下,一种分层、分化的脱钩。即不是全脱,而是在某些层次和方面脱钩,或以安全为前提再挂钩。换句话说,互联网的全球流动性被国家主权更多地管起来了。但由于挂钩、流动、连接的巨大价值与利益所在,全球科技公司也将不断努力地寻求挂钩,并与主权国家博弈,达到再平衡。 对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来说,还要意识到,在制造层面,世界也有可能分为多个工厂。中国是其一,是重要之一,但不是唯一。 面对这样的趋势,我们如何继续前进呢? 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和理性。要跳出特朗普式的头脑发热和“苦大仇深”。如果特朗普不是这样头脑发热,中美间的头脑脱钩不会像今天这样猛烈。我们要有不畏惧打压的斗争意识,但更要注意合作与斗争并举,并把合作的大原则放在前面。这是真正负责的态度。如果把斗争简单理解为找敌人,非友即敌,同仇敌忾,那我们也是头脑发热,掉入陷阱,忘记中国发展的根本大计了。 今天的世界流行找替罪羊,找敌人,似乎一找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了。事实上,全球化与国际合作机制的倒退,有着长期、复杂、深刻的原因,绝不只是某个国家某个个人的问题。 全球化也是双刃剑,对不同国家、阶层、族群、产业来说,其利弊得失是不一样的,全球化确实不只是田园牧歌,其本身也面临调整。 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全球化的倒退,就焦灼不安,就恐慌无措,就丧失平常心。我们自己要努力做新的、更加普惠公平的全球化的推动者,和开放紧紧挂钩,和文明永不脱钩。霸道有尽,文明不孤,谁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文明之光,谁就更有希望。 我们还要看到,很多国家的危机爆发,全球化外部冲击只是某种触发因素,危机的本质都是内部体制、结构、治理等矛盾的长期积累。 所以,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长期看,中美两国谁能更好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防止危机的发生,并持续保持增长,造福人民福祉,谁就会更加主动。 我们也需要清醒地看到,国际社会有不少国家对中国实力强大后往何处去是存在担心的。有的担心中国会不会是和美国一样的新霸权,或在某些方面还没有美国做得好;有的担心为什么中国已是超级大国,却一直说“永远不做超级大国”;还有的担心在中美之间可能被强迫“选边站”;也有的担心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合规”与“竞争手段”的问题。我们要做很多的工作去化解,真正让朋友圈越来越大,越来越安心。我们没有理由冲动任性,认为自己什么都对,无所不能。 有自信,能包容,应该是我们面对外部世界的基本心态。 科技发展的背后是文化 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已经从持久战的角度,确立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看法。 在近期关于内循环的讨论中,很多人最担心的是内循环变得封闭。 客观来说,中国今天的科技产业发展,与向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习,与大量外企在中国的投资是分不开的。中国如此之大,中国人如此勤学,所以一种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新模式在中国形成的外溢效应无比巨大。中国科技产业能有今天,离不开开放式的学习。 美国要在头脑上和中国脱钩,要卡我们的脖子,我们当然要自强不息。华为最近的“塔山计划”(芯片制造)和“南泥湾计划”(做一些不被美国人卡脖子的器件),就显示了这种精神。但从根本上,关键还是如何建立适应和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文化与机制问题。从华为到字节跳动,它们的成功主要是先进的创业创新机制与文化的成功,而不是靠政府投入和补贴催化而成的。 最近看到一位学者的发言,谈到中国科技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对科技文化的弘扬很不够。科技文化的灵魂是追求创新与追求真理,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真理、祟尚创造、崇尚规律的氛围,不唯书,不唯上,人人平等。 他举例,中国很多大桥上留的名字都是领导人的名字,而不是大桥的设计者。而金门大桥旁边就是博物馆,金门大桥的设计师约瑟夫·斯特劳斯自杀了,但他是博物馆的灵魂,每个来参观的人都会对设计者产生敬意。大桥通车后,有免费通行权的是设计师的家族而不是官员。“目前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官本位文化、特权文化、等级文化、商业文化、娱乐文化都胜过科技文化。” 他还指出,现在的科技管理体制在很多方面束缚了科技生产力,管理体制的设计是首先有利于管理者,而不是首先有利于科学家的。科技资源投入,立项、申报、评审、获奖皆以权力为中心,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关照主义和虚假似乎无处不在。还有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前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对知识产权保护可以说是宽松和放任的,因为我们是在跟跑和追跑,更多地是要去模仿其他国家,现在我们有了一定的和可观的自主创新能力了,如果再不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话,已激发出来的极为珍贵的科学家的那些创造、那点创新热情也会被各种侵权浇灭下去。偷窃他人的知识产权,偷去的不止是别人的经济效益,更可恶的是偷走了他人精心养育的孩子。国家不保护知识产权,无异于鼓励人贩子偷卖良家妇女。” 我们需要这样的真话,这比高调讲自己怎么厉害以及陷入口水战要有意义的多。越多这样的真话,我们就会越深地触动,如此才有进步的可能。 倒退和脱钩已然发生,但这阻挡不了中国科技产业前进的步伐。 真正会阻碍我们前进的,是对创造力本身的束缚,是资源投入的错配与浪费。 中国科技企业承担着光荣使命,也面临着严峻考验。电影《至暗时刻》片尾有一句话,If you are going through hell,keep going. 纵然经历炼狱,只要一直往前,就能走出去。 路和希望,都在我们自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