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央行网站今日公布2020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7%,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0%。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183亿美元;人民币存款增加2.1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33亿美元。 以下为原文: 2020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0.7%,狭义货币增长10%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6.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当月净投放现金557亿元。 二、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183亿美元 1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7.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5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3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8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4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81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3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88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0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042亿元。 11月末,外币贷款余额9048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当月外币贷款减少183亿美元,同比多减144亿美元。 三、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1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33亿美元 1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18.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1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2.3个百分点。 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793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33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8483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85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8516亿元。 11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909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当月外币存款增加133亿美元,同比多增132亿美元。 四、11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98%,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5% 11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97.23万亿元,日均成交4.63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下降6.8%。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2.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下降33.7%,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 11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98%,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5个和0.3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0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7个和0.24个百分点。 五、11月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6338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131亿元 11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4458亿元、1880亿元、880亿元、2251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5月土地市场延续上月的“小阳春”行情。6月2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受监测的300个大中城市土地市场供需环比继续回升,土地交易楼面均价及溢价率也同环比上行。 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房地产市场整体复苏的情况下,地方城市纷纷加大供地力度,尤其是一二线热点城市普遍推出的一些出入条件优越的优质地块持续提振土地市场行情。5月,从供应端来看,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土地2596宗,推出土地面积合计1031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939宗,土地面积合计4626万平方米。 成交方面,5月份30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932宗,成交土地面积724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类用地729宗,成交面积3573万平方米。 从土地收入来看,5月份300城市土地出让金环比4月份下滑5个百分点,不过较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微幅增长。其中,杭州揽金近345亿元居首。综合来看,月内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5258亿元,环比减少5%,同比增加3%。其中,住宅用地出让金总额为4758亿元,环比减少2%,同比增加8%。 由于土地市场热度持续,以及优质地块入市的带动效应,5月份300城市整体土地成交均价环比上行,各线城市成交均价同比均增,其中一线城市同比倍增。具体来看,5月全国300个城市成交楼面均价为3616元/平方米,环比增加16%,同比增加31%;其中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5972元/平方米,环比增加20%,同比增加28%。 从土地溢价率来看,5月份土地平均溢价率环比微幅上涨。其中,二三线城市溢价环比基本持平,宅地溢价率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为17%,环比增加1%,较去年同期下降3%;其中住宅类用地平均溢价率为19%,较上月增加1%,较去年同期下降4%。 从不同城市土地市场表现来看,5月份一线城市供求总量同环比走高,出让金领涨各线城市,溢价率环比上涨10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整体供求量同环比走低,楼面均价环比微涨,出让金总额环比缩水近两成。三四线城市供应量环比增加一成,成交量环比缩水近三成,楼面均价同环比均增。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城市出台了延缓交纳土地出让金、延缓开工等支持政策。3月以来,地方调控政策以稳为主,多地优化人才落户、人才购房等政策。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场行情仍有所升温:溢价率稳步上升,地价见底回升,部分城市再现“小阳春”。 针对未来土地市场的运行趋势,王若辰分析表示,拿地需求将基本回归正常水平。“由于当前全国整体市场土地溢价率仍处于低位区间,未来上升的空间将大于下降空间。”
一、广义货币增长8.2%,狭义货币增长3.5%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6.14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6.25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4万亿元,同比增长 4.8%。当月净投放现金578亿元。 二、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39亿美元 1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57.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5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 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多增1387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83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14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8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 679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4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06亿元,票据融资增加6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74亿元。 11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946亿美元,同比下降1.4%。当月外币贷款减少39亿美元,同比少减138亿美元。 三、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31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亿美元 1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97.55万亿元,同比增长8.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9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8个百分点。 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31万亿元,同比多增357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46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8656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245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6979亿元。 11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498亿美元,同比增长2.5%。当月外币存款增加1亿美元,同比多增73亿美元。 四、11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29%,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29% 11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 104.31万亿元,日均成交4.97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增长5.6%。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6.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4.3%,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5%。 11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29%,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7个和0.2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29%,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8个和0.17个百分点。 五、当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5409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2118亿元 11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3860亿元、1549亿元、617亿元、1501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4年8月份开始,转口贸易被调整到货物贸易进行统计,货物贸易金额扩大,服务贸易金额相应减少。 注3: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一、广义货币增长10.7%,狭义货币增长10%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6.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当月净投放现金557亿元。 二、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183亿美元 1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7.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5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3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8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4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81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3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88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0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042亿元。 11月末,外币贷款余额9048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当月外币贷款减少183亿美元,同比多减144亿美元。 三、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1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33亿美元 1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18.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1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2.3个百分点。 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793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33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8483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85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8516亿元。 11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909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当月外币存款增加133亿美元,同比多增132亿美元。 四、11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98%,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5% 11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97.23万亿元,日均成交4.63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下降6.8%。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2.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下降33.7%,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 11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98%,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5个和0.3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0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7个和0.24个百分点。 五、11月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6338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131亿元 11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4458亿元、1880亿元、880亿元、2251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相关人士指出,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仍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相关人士指出,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仍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夏粮早稻秋粮纷纷增产 今年以来,夏粮、早稻、秋粮纷纷增产。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介绍,2020年,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857亿斤和546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和21亿斤;秋粮产量9987亿斤,增加67亿斤。 分品种看,谷物中,稻谷、小麦产量增加,玉米略减。2020年,全国谷物产量12335亿斤,比上年增加61亿斤,增长0.5%。其中,稻谷产量4237亿斤,比上年增加45亿斤,增长1.1%;小麦产量2685亿斤,比上年增加13亿斤,增长0.5%;玉米产量5213亿斤,比上年减少2亿斤。 豆类、薯类产量均增加。豆类产量458亿斤,比上年增加31亿斤,增长7.3%。其中,大豆产量392亿斤,比上年增加30亿斤,增长8.3%。薯类产量597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增长3.6%。 分地区看,多数省(区、市)粮食增产。2020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26个增产,其中,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新疆粮食产量均增加10亿斤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对 粮食播种面积止跌回升 产量增,面积也在增。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 魏后凯表示,在此之前,粮食播种面积已连续4年减少,今年粮食播种面积止跌回升有力推动了粮食增产。“这得益于从中央到地方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显著提高。” 具体来看,2020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69亿亩,比上年增加176万亩,增长0.1%。其中,稻谷4.51亿亩,比上年增加573万亩,增长1.3%。 李锁强介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生产,国家加大对水稻生产的扶持力度,落实各项支农惠农、种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全年双季稻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756万亩,增长5.3%,成为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玉米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受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实施季节性休耕限采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522万亩。 此外,豆类面积大幅增加,薯类面积稳中有增。2020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74亿亩,比上年增加778万亩,增长4.7%。受大豆振兴计划政策带动,大豆播种面积1.48亿亩,比上年增加825万亩,增长5.9%。2020年,全国薯类播种面积1.08亿亩,比上年增加103万亩,增长1.0%。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单产同样在增加。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 李锁强分析,2020年,全国大部农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发生较轻,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尽管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和台风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各地加强田间管理,积极抗灾减灾,农业灾情对粮食生产影响有限。 谷物中,小麦单产增势明显。2020年,全国谷物单产42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6公斤,增长0.4%,其中,小麦单产383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7.5公斤,增长2.0%;玉米单产421公斤/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受南方局部洪涝灾害的影响,稻谷单产47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1.0公斤,下降0.2%。 豆类、薯类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2020年,豆类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2公斤,增长2.5%,其中,大豆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0公斤,增长2.3%。2020年,薯类单产276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7.1公斤,增长2.6%。 今年已获丰收,未来仍需加劲。魏后凯指出,随着人口数量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趋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接下来,仍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在立足国内保吃饭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度进口,调剂品种余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据悉,11月末M2余额217.2万亿元。央行网站发布《2020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下称《报告》)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5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广义货币增长10.7%,狭义货币增长10%。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6.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当月净投放现金557亿元。 《报告》显示,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183亿美元。1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7.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5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3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8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4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81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3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88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0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042亿元。 11月末,外币贷款余额9048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当月外币贷款减少183亿美元,同比多减144亿美元。 《报告》显示,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1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33亿美元。1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18.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1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2.3个百分点。 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793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33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8483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85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85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