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16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572.5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82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102.5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26亿元;两市合计14675.0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56亿元。
截止12月25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673.0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5.12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155.6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1.92亿元;两市合计1.4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19亿元。
图片来源:微摄 央行1月12日发布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其中,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8.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M2连续10个月两位数增长。 一、广义货币增长10.1%,狭义货币增长8.6%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8.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56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月末低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43万亿元,同比增长9.2%。全年净投放现金7125亿元。 二、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802亿美元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7.8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1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3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8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38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706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多增1170亿元。 12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67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全年外币贷款增加802亿美元,同比多增881亿美元。12月份,外币贷款减少377亿美元,同比多减300亿美元。 三、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9.65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315亿美元 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18.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1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上月末低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9.65万亿元,同比多增4.2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6.57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393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6万亿元。12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2093亿元,同比多减8088亿元。 12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8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全年外币存款增加1315亿美元,同比多增1014亿美元。12月份,外币存款减少16亿美元,同比多减94亿美元。 四、12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3%,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36% 全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339.66万亿元,日均成交5.38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3.5%。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6%,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9.3%,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8.1%。 1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3%,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68个和0.79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36%,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69个和0.74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22万亿美元 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2万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5249元人民币。 六、2020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6.77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81万亿元 2020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4.79万亿元、1.98万亿元、1.05万亿元、2.76万亿元。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原标题:2020年中国粮食量价同增:玉米价格上涨,饲料市场缺口增大) “一是粮食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二是亩产有所增加。”12月10日,江苏盐城市建湖县某乡镇的一位基层农业干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样解释2020年的粮食产量增收原因。尽管是身处江苏农业面积和农业产值最大的地级市,但能在2020年取得粮食增收实属不易,“从乡镇层级看,近几年确实是保证了粮食增产,但增幅成长处于小空间,难以提升。”上述基层干部继续解释,“整体上,今年夏粮和秋粮属于正常。”根据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的最新消息,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565万吨(113亿斤),同增0.9%。对应的是,从全国层面看,2020年的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位产量也都同时得到了提升。“粮食增长的背后,主要是需求的增长。”江苏省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徐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仅如此,在增收的同时,粮食价格也有所增长,尤其是玉米。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玉米的总产量为2.61亿吨,较2019年增产400万吨;参考12月8日全国玉米均价1.252元/斤,较2019年同期(0.9元/斤)上涨了近40%。而进口大豆的增长也意味着饲料油料缺口较大。粮食增产边际效应递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中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看,增加谷物种植面积是确保粮食增产的关键所在。以2020年数据看,谷物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接近84%;新增加的面积中,谷物面积占到近17%。就当前种植面积的增加,不少县域则是主动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江苏沭阳县一位副县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要是立足于粮食以及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将三次产业比例从2015年的13:46.5:40.5调整到2019年的11.2:41.7:47.1。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江苏涉及农村的诸如苏北农房改造的一系列改革中,因为对土地的集约利用,都释放出了耕地指标。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定,2020年江苏省耕地保有量要达到7127万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以盐城市响水县的夏粮面积看,2020年的种植面积为54.08万亩,同比增加0.96万亩,增1.8%。其中,小麦面积52.71万亩,同比增加0.96万亩,增1.8%。除了面积、亩产略微增加的原因外,一位响水县农业系统的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0年夏粮实现增产的主要是苗情(小麦)基础好:“一是去年播种期间没有出现连阴雨天气,二是粮食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苗匀苗齐,提高了播种质量;三是2020年越冬期属暖冬年,大于0℃以上有效积温高,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从响水农业部门的抽查情况看,在衡量粮食的重要指标“千粒重”中,2020年夏熟小麦每亩穗数42.9万穗(同增0.6万),每穗粒数25.2粒(同降0.7粒) ,千粒重39.1克(持平)。小麦单产422.8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3公斤/亩)。不过,这依赖于政府的投入。2020年响水县财政配套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控制小麦赤霉病。事实上,这是响水夏粮生产获得丰收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江苏县级地方官员认为,在面积和亩产增加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粮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种植的全程机械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12月9日,在江苏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考评会议上,全省66个粮食主产县整体实现全程机械化,即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的耕、种、收、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六大生产环节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2%,高于国家标准,这使得每亩节本增效近500元。就粮食增产的逻辑看,江苏省社科院农发所张立冬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改革开放初期是生产关系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粮食大幅度增收;后来是绿色农业革命,采用良种、化肥、农药等,促进粮食大幅度增收;近些年则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田质量实现增收,“当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粮食增产的边际效应在递减。”饲料油料缺口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的解读,2020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74亿亩,同增778万亩,增长4.7%。受大豆振兴计划政策带动,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48亿亩、392亿斤,比上年分别增加825万亩、30亿斤,分别增长5.9%、8.3%。但从2020年粮食市场的表现看,有两大特点不能忽视:一是粮食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涨幅较大;二是饲料油料的缺口较大,导致进口的大豆增加。“今年粮食价格涨幅有点大,主要是玉米涨价带动的。”盐城种植大户徐正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主要原因是东北玉米因为受台风洪涝灾害影响减产,玉米倒伏收割成本增加,生猪逐步恢复产能等因素。在现货市场,正常玉米价格在1600-1900(元/吨),但2020年高峰价格甚至超过2700(元/吨)。 国内农业重点企业雨润集团养殖部门的一位分析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生猪产能恢复带动饲料需求带来玉米需求增加;第二,疫情、国际局势和经济双循环大环境刺激玉米深加工企业(酒精、淀粉、糖、其他生物制品)提高开工率从而带来需求增加;此外,玉米价格的上涨也涉及到市场炒作,贸易商和农民看到价格上涨开始囤货,以及疫情和国际关系导致进口配额的不确定。进口的大豆则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据南京海关发布的1-10月进出口数据显示,江苏重点农产品的进口量增加,其中,大豆进口量增加37%。这是持续拉动全省进口保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国产大豆榨油出油率低于国外的以转基因为主的大豆;二是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低,国产大豆价格没有竞争力;三是国内土地资源有限。”张立冬博士对记者解释。
非银增加交易所融资,广义基金杠杆率新高 ——20年11月债券托管数据点评 (海通固收 姜珮珊、孙丽萍) 概要 20年11月债券托管数据已公布,中债登和上清所债券托管总量共计100.8万亿元,相比10月增加了8359亿元,增量环比增加2947亿元。托管量增加的券种主要是利率债,而同业存单、信用债的托管量则明显减少。 分券种来看,11月份,利率债托管量增加且增幅略增。其中,地方债托管量明显减少,主要是由商业银行和广义基金显著减持,交易所则大幅增持;政金债主要为商业银行、广义基金和境外机构增持,券商减持;国债主要为商业银行、广义基金和境外机构增持。信用债11月托管量继续减少,其中,短融和超短融减少1814亿元,主要减持机构为广义基金和商业银行,中票和企业债的托管量均有所增加。11月同业存单托管量减少,主要减持机构是商业银行和券商,主要增持方是广义基金。 分机构来看,境外机构配债力度回升,交易所持仓量创新高,非银转托管至交易所融资。各类银行均增持,全国性大行增持力度小幅增强,其余增持力度均减弱。具体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主要减持短融超短融、中票和存单;城商行主要减持地方债、短融超短融和同业存单;农商农合是主要券种均增持。广义基金转为增持1488亿元,主要增持国债、政金债和同业存单;保险是继续增持且力度回升、而券商减持力度加大;境外机构配债力度回升明显,单月增持量为967亿元,较上个月增量增加422亿元,外资行也明显增持。此外,交易所增持量高达1744亿元,增量环比增加1312亿元,主要是因为11月份信用风险升温导致机构提高质押券要求,非银借钱难度加大,纷纷将利率债和企业债转托管至交易所以便融资。 杠杆方面,债市杠杆率同比略有回升,配置户(银行、保险)继续降杠杆、银行杠杆率创历史同期新低,券商转为降杠杆,广义基金继续加杠杆。11月债市杠杆率为107.38%,环比上升0.5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债市杠杆率同比略有反弹。具体来说,银行杠杆率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至96.8%;非银杠杆方面,保险杠杆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106%,券商杠杆率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至226%,环比上升6个百分点;广义基金杠杆率113%,环比上升4.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 11月受超预期信用违约事件影响,央行出手呵护市场流动性,公开市场投放放量(当月净投放4300亿元,其中MLF净投放4000亿元),虽然债市供给继续回落,但经济复苏强劲,债市整体大幅下跌。展望12月,建议关注短债和超长债的交易性机会。我们认为本轮熊市或延续至明年二季度,今年年末依然建议以防风险为主,可适当关注曲线两端。一方面可继续关注短债(短端利率债和存单)的交易性机会,主要原因是短端利率均已调整至历史中位数以上,随着年末财政支出加快、债市供需格局改善、央行呵护年末资金面,3M~1Y货币利率有所企稳;另一方面地方债发行新规使得长久期地方债稀缺性凸显,保险机构可关注超长债的配置价值。 ----------------------------------------- 第一,利率债托管量增加,信用债、同业存单托管量减少 20年11月债券托管数据已公布,中债登和上清所债券托管总量共计100.8万亿元,相比10月增加8359亿元,增量环比增加2947亿元。托管量增加的券种主要是利率债,而同业存单、信用债则明显减少。 具体来看,利率债方面,11月托管量继续增加,且增幅略增。其中记账式国债增加5533亿元,增量环比增加2294亿元;政金债增加2362亿元,增量环比增加1027亿元;地方债减少1522亿元,增量环比减少3022亿元。 信用债方面,11月托管量继续减少。其中,短融超短融减少1814亿元,减少幅度环比增加991亿元;企业债环比略增246亿元,增量环比增加501亿元;中票增加103亿元,增量环比增加96亿元。此外,11月存单减少590亿元,减幅环比缩小28亿元。 第二,广义基金转为增持,主要增持国债、政金债和同业存单 11月广义基金持仓量增加1488亿元,增量环比增加3845亿元,主要增持国债、政金债和存单。具体来看,国债增持695亿元,政金债增持786亿元,存单增持376亿元;主要减持地方债和短融超短融,分别减持692亿元、1333亿元;企业债和中票分别减持130亿元、增持135亿元。 第三,商业银行:持仓增幅减弱,主要增持国债+政金债,减持地方债+信用债+存单 11月商业银行持仓增加3433亿元,增量环比减少740亿元。分券种来看,国债持仓增加3242亿元,环比增加1512亿元;政金债持仓增加1607亿元,环比增加376亿元;地方债减持1930亿元,环比减少3617亿元;信用债持仓减少731亿元,增量环比减少883亿元;同业存单持仓减少855亿元。总体来看,银行11月持仓增量继续减小,主要增持国债、政金债,减持地方债、信用债和同业存单。 分机构来看,全国性大行、城商行、农商农合均增持,全国性大行增持力度小幅增强,其余均减弱。具体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主要减持短融超短融、中票和存单。全国性大行11月债券持仓增加1569亿元,增量环比增加116亿元。利率债方面,地方债减持1848亿元,国债增持2031亿元,政金债增持1041亿元;信用债方面,全国性大行11月增持企业债39亿元,减持短融超短融413亿元、中票266亿元,信用债持仓共减少640亿元;此外,同业存单显著减持587亿元。 城商行主要减持地方债、短融超短融和同业存单。城商行11月债券持仓量增加562亿元,环比减少396亿元。其中,地方债减持116亿元,国债增持437亿元,政金债增持369亿元;信用债减持80亿元,主要减持短融超短融145亿元,小幅增持企业债55亿元、中票10亿元。此外,减持同业存单187亿元。 农商农合继续增持但增幅减弱,主要券种均增持。农商农合11月份债券持仓量增加1140亿元,环比减少551亿元。其中国债增持477亿元,政金债增持359亿元,地方债增持55亿元,存单增持76亿元,信用债增持2亿元。 第四,保险继续增持、券商维持减持 11月保险持仓增加860亿元,环比增加320亿元,其中主要增持利率债、减持信用债和存单。具体来看,地方债增持253亿元、国债增持203亿元、政金债增持29亿元;信用债中中票减持8亿元,短融超短融减持2亿元、企业债增持3亿元;同业存单减持14亿元。11月券商持仓减少426亿元,减幅环比增大379亿元,除国债增持313亿元,其余主要券种均减持,其中,政金债减持233亿元、地方债减持182亿元、信用债减持65亿元、存单减持210亿元。 第五,交易所债券托管量创历史新高 深交所和上交所的债券托管数据显示,交易所债券托管量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保险显著增持地方债,另外基金、券商也在交易所增持了400~600亿元左右的债券,其中主要是增持利率债。究其原因主要是:11月份超预期信用违约事件持续发酵,引发流动性分层,导致质押券标准提高,非银借钱难度加大,因此转向交易所以缓解银行间债市融资能力受限的困境;此外,11月下旬交易所有大量资金涌入,上交所GC系列月成交量创历史新高。 第六,境外机构配债力度回升、外资行明显增持 11月境外机构增持力度回升,增持银行间债券967亿元,环比增加422亿元,主要券种均增持,其中国债和政金债增持幅度较大,具体来,国债增持610亿元、政金债增持150亿元、存单增持79亿元、信用债增持62亿元。11月外资行持仓量增加234亿元,增量环比增加188亿元,主要增持国债322亿元、减持政金债138亿元。 第七,债市杠杆率同比略有回升 20年11月中债登待回购余额5.23万亿元,环比增加4489亿元,11月债市杠杆率为107.38%,环比上升0.5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债市杠杆率同比略有回升。 机构方面,配置户(银行、保险)继续降杠杆,交易盘之中券商转为降杠杆、基金继续加杠杆,银行杠杆率创历史同期新低,而广义基金杠杆率创同期新高。具体来说,银行杠杆率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至96.8%;非银杠杆方面,保险杠杆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106%,券商杠杆率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至226%,环比上升6个百分点;广义基金杠杆率113%,环比上升4.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 11月受超预期信用违约事件影响,央行出手呵护市场流动性,公开市场投放放量(当月净投放4300亿元,其中MLF净投放4000亿元),虽然债市供给继续回落,但经济复苏强劲,债市整体大幅下跌。展望12月,建议关注短债和超长债的交易性机会。我们认为本轮熊市或延续至明年二季度,今年年末依然建议以防风险为主,可适当关注曲线两端。一方面可继续关注短债(短端利率债和存单)的交易性机会,主要原因是短端利率均已调整至历史中位数以上,随着年末财政支出加快、债市供需格局改善、央行呵护年末资金面,3M~1Y货币利率有所企稳;另一方面地方债发行新规使得长久期地方债稀缺性凸显,保险机构可关注超长债的配置价值。
龙星化工1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炭黑产品价格根据原材料价格波动及炭黑产品市场供需决定,四季度以来因市场需求增加产品价格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