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5000亿级体育消费市场爆发 体育“新基建”布局加速到来) 在王裕雄看来,造成当前体旅消费贸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供需不匹配,亟需体育产业实现自身的“供给侧改革”。“你是通过哪个运动认识我的?”俘获363万粉丝喜爱的抖音健身达人铁豆,在她的一条视频中说道。“潜水冲浪”“单板滑雪”“徒手攀岩”,这些极限户外运动的个性标签助她从抖音中脱颖而出。在2019年的《追我吧》综艺节目中作为“高配”运动素人,铁豆与多位明星共同竞逐。越来越多健身达人“出圈”背后,是一个渐渐浮出水面的万亿级消费市场。多份行业内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体育消费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0亿元,相比三年前,同比增长高达110.87%。12月21日,2020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体育两博会)网上开幕。此次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涂晓东、经济司司长刘扶民在内的多位领导,展望“十四五”期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并作主题演讲。引爆万亿级消费市场体育产业背后的消费市场规模,想象空间巨大。近年,大众体育消费品类已趋向多元化发展。产品领域,从基础的运动鞋服等体育品类的消费,扩展到跑步鞋、瑜伽垫、甩脂机等面向更细分专业领域的产品。服务领域,消费者更加追捧有品质的体育培训,潜水、网球、击剑等运动开始风靡。此外,消费者对智能手环、智能跑步机等科技类产品的需求也在快速扩张,中国产业信息网在调研中发现,已有近八成用户会选择可有效监测自身运动生理指标的产品。实际上,与上述消费形态相比,体育旅游融合实现了更大的撬动效应。“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 刘扶民在主题演讲中多次提到体旅融合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十三五”以来,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体旅市场发展成效显著。据统计,全国山地户外俱乐部已经近1万家,每年参与山地户外运动的人次达7000多万,参加马拉松人次超过700万,滑雪人次超过2000万,帆船帆板体验人次超过500万,体育旅游在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体旅融合是个大趋势,这个判断非常准确。”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体育和旅游要融合发展,这是由体育产业本身的自然特征决定的。一般而言,体育产业往往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正外部性意味着市场可能失灵,导致供给不足。而破解外部性的重要方式就是由政府出手去扶持。另外一个途径就是不需要政府出手,转而通过企业或微观市场的组织变迁去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外部性内部化,就要通过体育和其他产业融合来产生。其中,体育与旅游融合是最重要的一种融合形态。” 王裕雄说。就目前而言,我国体育旅游市场仍处在发展初期,空间广阔。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2018年我国主要体育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为人民币1456亿元,而体育旅游服务进口总额达1316亿元,占比达90%以上。“这充分说明,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外流现象较为严重,潜力巨大。而体育旅游方面出现消费外流,归根结底是体育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吸引力不强。” 刘扶民在演讲中说。在王裕雄看来,造成当前体旅消费贸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供需不匹配,亟需体育产业实现自身的“供给侧改革”。需要指出的是,体育产业的经济特征跟其他产业不一样。体育的经济价值需要通过产业融合,微观层面意味着需要大的体育商业综合体,才能让融合能够真正落地。而大体量的商业综合体,往往投资体量大,回收周期也比较长,并且会涉及到人才、土地、用地、配套设施等等问题。“在这方面,体旅融合的商业模式本身还需要继续探索。”王裕雄说。城市角逐体育消费赛道体育为一座城市创造的经济价值及带来活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 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体育消费市场潜力不可小觑。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体育消费总量上仍处于领先地位,2017年和2018年体育消费市场总量分别增长49%、23%。而新一线城市中的成都、杭州、重庆等地,体育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表现非常亮眼。其中,成都在足球、篮球、羽毛球、健身、棋牌领域的消费总量位居新一线城市首位。不仅是新一线城市,东北城市也靠体育旅游成为中国冬季的“网红之城”。《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指出,2018至2019年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已达到2.2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为3860亿元。今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近年以来,已有不少城市摩拳擦掌,扎堆于体育产业赛道建设。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更需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王裕雄认为,政府最首要的角色就是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包括全民健身、户外运动设施,以及全民健身活动和赛事的供给,从而直接释放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潜力。政府也要当好守夜人的角色,来维护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营。另外,对于一些属于高危的体育消费项目,政府则亟需加强安全监管。“新基建”时代的体育之变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的同时,也在不断重塑体育产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体育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统计,2019年中国数字体育月活跃用户超过1.2亿人,其中通过数字媒介观看篮球赛事的月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足球用户超过2000万;健身领域中,数字健身用户达到2000多万。疫情期间,线上健身受到极高关注,甚至诞生了一场在家做运动的“宅”潮流。在线健身,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被隔离在家,无法前往健身房进行锻炼的需求,但由于网络传输产生延迟、互动体验不佳的问题,也让人诟病。不过,一旦5G、AI、VR等新技术介入,线上健身参与感、互动感不强的痛点将得到改善。甚至未来,家庭健身很可能增长为健身主战场。从线上健身、体育直播到线下场馆,技术赋能无处不在。“依托互联网+,加强体育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鼓励和支持开展线上博物馆建设,探索体育博物馆搭建VR、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沉浸式体验。”会上,涂晓东描绘了一幅科技与体育融合创新的新景象。王裕雄认为,体育“新基建”一头连着消费、一头连着供给,是体育升级非常好的抓手。一方面,新技术能更有效地促进体育消费潜力释放。另一方面,技术赋能也能带动体育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比如在需求端,新基建诞生了新需求和新标准,体育基础设施和这类基础设施产品的制造者,也需要一并去进行升级改造。”今年9月,《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印发出台,提出争取到2025年,有效解决制约健身设施规划建设的瓶颈问题,“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个体育公园,要求推进“互联网+健身”,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 10月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亦指出,在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方面,要把握好五个重点,其中一条就是要引导各地对健身设施进行智慧化改造,在健身设施中注重嵌入5G网络设施和配套设施,打造智慧体育公园、智慧体育馆、智慧健身步道。记者注意到,如今已有不少城市将体育纳入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范畴之内。例如在浙江绍兴,已启动编制《绍兴市智慧体育发展规划》,实地走访核查了12384个体育场地,共筛选出10848个体育场地上线全省“浙里办”APP的全民健身电子地图,并完成10484个场地的定位、照片等信息录入。“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装备、物联网的加速应用,智慧体育为城市体育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绍兴市体育局局长吴海明如此感慨。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和运动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健康生活正逐渐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消费也已从可选消费跨越到必选消费的行列中。 2020年12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发布的《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显示,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29483亿元,其中“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增长最快,从上一年度的831.9亿元增长为1796.6亿元,实现了翻倍增长。 当前,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智能化、科技化的家庭化体育健身,已经成为大众主要的运动诉求。创立于2014年的Keep则通过线上内容生产、线下智能运动体验、全产业商业链条构建,打造除一个完整的运动科技平台,致力于惠及健身者、运动行业从业者,以及运动相关商品生产者。 用户在家体验Keep在线运动。 体育精神激励呈现社交特征 纵观全球运动体育产业发展,商品激励和IP激励则是历史的常态。20世纪70年代,以耐克公司为代表的体育品牌相继推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专项体育运动装备,从而开启了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体育产业,呈现出了以体育商品为核心的时代特征。 80年代之后,随着电视的普及,以耐克与传奇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的合作为代表,精英体育明星的IP形象开始在运动领域扮演风向标的角色,引领了民众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这一时期的体育行业呈现出了自上而下的精神激励特征,延续多年。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普及,体育产业的精神激励开始出现新的特征――自上而下的精神激励开始逐渐让位于平等社交,运动者通过网络互相激励的特征开始显现。在这样的时点,2014年,运动科技公司Keep创立。其品牌精神主张“自律给我自由”更像是健身者和自己的平等对话。 Keep利用移动网络的便捷性,为民众在线上及线下提供包括训练课程、智能运动装备、数据记录、社交互动在内的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满足人们从健身意识激发到收获效果过程中的多元化需求。 Keep以更普惠性的健身服务降低运动门槛,打破了健身时间、场地、成本的限制,让运动融于生活。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Keep开启运动生活,并将健身成果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以此激励身边更多人加入到运动的行列。 根据Keep发布的2020年度运动报告,Keep用户全年累积跑步距离超过11亿公里,行走距离达到4亿公里,骑行运动突破了2亿公里,全年燃烧1913亿卡路里,消耗2500万公斤脂肪。Keep方面认为,健身正在成为一种普遍意义的国民生活方式。 平台化发展赋能体育行业 业内人士认为,于整个体育产业而言,Keep以线上综合性健身平台为核心,连接用户、从业者、商品生产商及其他相关产业,在这样的完整生态下最终激励运动健身者运动和自我提升。 以2020年2月Keep在疫情期间推出的“假期运动直播大全”为例,其聚合了大量体育品牌和运动达人加盟,并通过Keep链接了超过5000万健身者参与其中。 疫情期间Keep上线聚合直播课。 可以看到,Keep在为民众运动需求不断拓宽服务边界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体育行业从业者以及运动内容创作者的加盟。当前,Keep积累、沉淀了大量的线上运动经验,平台目前已有36 亿+的用户数据做支撑,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数据分析、内容培训在内的平台化支持。 2020年,Keep推出了家庭运动直播课程,以灵活的课程时段、趣味的互动方式,将线下沉浸式的实景体验“搬”到用户家中。针对直播这一新兴产业,Keep建立起包含课程设计师、直播教练、经纪运营等在内的近百人直播互动团队,并针对直播教练这一全新职业,给予长期人才培养及发展路径的资源支持,不断充实自身业务实力的同时,也为行业输出优质人才。 业内认为,Keep不仅可以实现商业级赋能,还能助力运动行业的数据化科技化水平升级,并为改善国民体制,让民众享受更美好、健康的运动生活添砖加瓦。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提出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以下为《意见》全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 国办发〔2020〕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以下简称健身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公共服务职能,是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必然要求。为推进健身设施建设,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开展,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完善健身设施建设顶层设计,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促进工作。争取到2025年,有效解决制约健身设施规划建设的瓶颈问题,相关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更加健全高效,健身设施配置更加合理,健身环境明显改善,形成群众普遍参加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顶层设计 (一)摸清底数短板。各地区要抓紧启动本地区健身设施现状调查,评估健身设施布局和开放使用情况,对照相关标准规范和群众需求,摸清健身设施建设短板。与此同时,要系统梳理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以及可复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等其他设施资源,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 (二)制定行动计划。各地区要结合相关规划,于1年内编制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各年度目标任务,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小型足球场等健身设施,并统筹考虑增加应急避难(险)功能设置。对确有必要建设的大型体育场馆,要从严审批、合理布局,兼顾社区使用。 (三)规范审核程序。各地区在组织编制涉及健身设施建设的相关规划时,要就有关健身设施建设的内容征求同级体育主管部门意见;在审查审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时,要按照国家关于健身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规范严格把关。对于已建成交付和新建改建的健身设施,要严格用途管理,防止挪作他用。 三、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 (四)盘活城市空闲土地。各地区在不影响相关规划实施及交通、市容、安全等前提下,可应社会主体申请,提供城市空闲土地建设健身设施,并可依法按照兼容用途、依据地方关于临时建设的办法进行管理。 (五)用好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鼓励依法依规利用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建设健身设施,并统筹考虑应急避难(险)需要。在不妨碍防洪、供水安全等前提下,可依法依规在河道湖泊沿岸、滩地建设健身步道等。 (六)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鼓励各地区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土地,租期不超过20年。以先租后让方式供地的,健身设施建成开放并达到约定条件和年限后,可采取协议方式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出让的土地应继续用于健身设施建设运营。对按用途需要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土地,依照有关规定办理。依法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实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招标拍卖挂牌程序可在租赁供应时实施。 (七)倡导复合用地模式。支持对健身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功能整合。在不改变、不影响建设用地主要用途的前提下,鼓励复合利用土地建设健身设施,通过与具有相容性用途土地产权人达成使用协议的方式促进健身设施项目落地。在养老设施规划建设中,要安排充足的健身空间。 四、提升建设运营水平 (八)简化审批程序。各地区要加大健身设施建设审批领域放管服改革力度,协调本地区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体育、水务、应急管理、园林、城市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简化、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健身设施项目审批效率。 (九)鼓励改造建设。各地区要统筹体育和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险)设施建设,推广公共体育场馆平战两用改造,在公共体育场馆新建或改建过程中预留改造条件,强化其在重大疫情防控、避险避灾方面的功能。有关改造应符合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具体要求由体育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另行制定。支持建设符合环保和安全等要求的气膜结构健身馆、装配式健身馆。“十四五”期间,在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 (十)落实社区配套要求。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配建社区健身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不得挪用或侵占。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结合新建小区实际和应急避难(险)需求配建健身馆等设施。社区健身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或建设标准的既有居住小区,要紧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建设社区健身设施。不具备标准健身设施建设条件的,鼓励灵活建设非标准健身设施。 (十一)支持社会参与。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室外健身设施在符合相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由各相关方协商依法确定健身设施产权归属,建成后5年内不得擅自改变其产权归属和功能用途。社会力量可申请利用尚未明确用途的城市空闲土地、储备建设用地或者已明确为文化体育用地但尚未完成供地的地块建设临时性室外健身设施,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且不能影响土地供应。 (十二)推广委托运营。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程。规范委托经营模式,编制和推广政府委托社会力量运营公共体育场馆示范合同文本。鼓励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筛选运营团队,鼓励将公共体育场馆预订、赛事信息发布、经营服务统计等工作委托社会力量承担,提高运营效率。 (十三)推动设施开放。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潜力,在政策范围内采取必要激励机制,鼓励各地区委托专业机构集中运营本地区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充分挖潜利用现有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对开放程度低、使用率低、服务对象满意度低的,要求其限期整改。加强对公共场所室外健身器材配建工作的监管,确保健身设施符合应急、疏散和消防安全标准,保障各类健身设施使用安全。 (十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方要积极执行场馆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建立完善预约制度,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手机客户端、官方网站、电话等多种渠道开放预约并做好信息登记,确保进出馆人员可追溯,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调整入馆限额。对开放式室外健身设施,其管理者要进行必要的人流监测,发现人员过度聚集时及时疏导。 五、实施群众体育提升行动 (十五)丰富社区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总局要加强统筹指导和顶层设计,结合开展“我要上全运”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打造线上与线下比赛相结合、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的“全国社区运动会”,充分发挥社区体育赛事在激发拼搏精神、促进邻里交往、增强社区认同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强化项目推动和综合保障,激发社区组织协办赛事活动的积极性,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体育俱乐部承办社区体育赛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承接社区体育赛事活动和培训项目。赛事组织方要严格落实防疫等安全管理要求,制定相关预案。 (十六)推进“互联网+健身”。依托现有平台和资源,委托专业机构开发基于PC端、移动端和第三方平台的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集成全国公共健身设施布局、科学健身知识、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等内容,实现健身设施查询预订、社会体育指导员咨询、体育培训报名等功能,并作为“全国社区运动会”的总服务保障平台。依托该平台,运用市场化方式打造“全国社区运动会”品牌,鼓励各地区正在开展或拟开展的线上、线下社区赛事活动自愿加入平台,为相关活动提供组织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撑,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十七)推动居家健身。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升全民健康和免疫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健康中国行动系列工作中大力推进居家健身促进计划,鼓励各地区与线上运动平台合作开办居家健身课程。鼓励体育明星等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健身直播活动,普及运动健身知识、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激发群众健身热情。 (十八)夯实组织人才基础。各地区要加快制定完善社区体育相关标准和制度规范。培育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等基层体育组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在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指导科学健身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六、加强组织领导 体育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落实本意见的工作计划和工作台账,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贯彻落实本意见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并做好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抓紧细化健身设施规划、用地、开放运营等政策和标准,完善开展社区体育和居家健身的措施,指导地方做好有关工作。各地区要将健身设施规划建设、开放利用和开展群众体育纳入重点工作安排,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分工合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提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 2020年9月30日
[摘要]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潜力,在政策范围内采取必要激励机制,鼓励各地区委托专业机构集中运营本地区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提出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以下为《意见》全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以下简称健身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公共服务职能,是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必然要求。为推进健身设施建设,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开展,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完善健身设施建设顶层设计,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促进工作。争取到2025年,有效解决制约健身设施规划建设的瓶颈问题,相关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更加健全高效,健身设施配置更加合理,健身环境明显改善,形成群众普遍参加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顶层设计 (一)摸清底数短板。各地区要抓紧启动本地区健身设施现状调查,评估健身设施布局和开放使用情况,对照相关标准规范和群众需求,摸清健身设施建设短板。与此同时,要系统梳理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以及可复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等其他设施资源,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 (二)制定行动计划。各地区要结合相关规划,于1年内编制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各年度目标任务,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小型足球场等健身设施,并统筹考虑增加应急避难(险)功能设置。对确有必要建设的大型体育场馆,要从严审批、合理布局,兼顾社区使用。 (三)规范审核程序。各地区在组织编制涉及健身设施建设的相关规划时,要就有关健身设施建设的内容征求同级体育主管部门意见;在审查审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时,要按照国家关于健身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规范严格把关。对于已建成交付和新建改建的健身设施,要严格用途管理,防止挪作他用。 三、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 (四)盘活城市空闲土地。各地区在不影响相关规划实施及交通、市容、安全等前提下,可应社会主体申请,提供城市空闲土地建设健身设施,并可依法按照兼容用途、依据地方关于临时建设的办法进行管理。 (五)用好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鼓励依法依规利用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建设健身设施,并统筹考虑应急避难(险)需要。在不妨碍防洪、供水安全等前提下,可依法依规在河道湖泊沿岸、滩地建设健身步道等。 (六)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鼓励各地区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土地,租期不超过20年。以先租后让方式供地的,健身设施建成开放并达到约定条件和年限后,可采取协议方式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出让的土地应继续用于健身设施建设运营。对按用途需要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土地,依照有关规定办理。依法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实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招标拍卖挂牌程序可在租赁供应时实施。 (七)倡导复合用地模式。支持对健身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功能整合。在不改变、不影响建设用地主要用途的前提下,鼓励复合利用土地建设健身设施,通过与具有相容性用途土地产权人达成使用协议的方式促进健身设施项目落地。在养老设施规划建设中,要安排充足的健身空间。 四、提升建设运营水平 (八)简化审批程序。各地区要加大健身设施建设审批领域放管服改革力度,协调本地区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体育、水务、应急管理、园林、城市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简化、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健身设施项目审批效率。 (九)鼓励改造建设。各地区要统筹体育和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险)设施建设,推广公共体育场馆平战两用改造,在公共体育场馆新建或改建过程中预留改造条件,强化其在重大疫情防控、避险避灾方面的功能。有关改造应符合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具体要求由体育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另行制定。支持建设符合环保和安全等要求的气膜结构健身馆、装配式健身馆。“十四五”期间,在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 (十)落实社区配套要求。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配建社区健身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不得挪用或侵占。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结合新建小区实际和应急避难(险)需求配建健身馆等设施。社区健身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或建设标准的既有居住小区,要紧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建设社区健身设施。不具备标准健身设施建设条件的,鼓励灵活建设非标准健身设施。 (十一)支持社会参与。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室外健身设施在符合相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由各相关方协商依法确定健身设施产权归属,建成后5年内不得擅自改变其产权归属和功能用途。社会力量可申请利用尚未明确用途的城市空闲土地、储备建设用地或者已明确为文化体育用地但尚未完成供地的地块建设临时性室外健身设施,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且不能影响土地供应。 (十二)推广委托运营。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程。规范委托经营模式,编制和推广政府委托社会力量运营公共体育场馆示范合同文本。鼓励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筛选运营团队,鼓励将公共体育场馆预订、赛事信息发布、经营服务统计等工作委托社会力量承担,提高运营效率。 (十三)推动设施开放。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潜力,在政策范围内采取必要激励机制,鼓励各地区委托专业机构集中运营本地区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充分挖潜利用现有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对开放程度低、使用率低、服务对象满意度低的,要求其限期整改。加强对公共场所室外健身器材配建工作的监管,确保健身设施符合应急、疏散和消防安全标准,保障各类健身设施使用安全。 (十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方要积极执行场馆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建立完善预约制度,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手机客户端、官方网站、电话等多种渠道开放预约并做好信息登记,确保进出馆人员可追溯,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调整入馆限额。对开放式室外健身设施,其管理者要进行必要的人流监测,发现人员过度聚集时及时疏导。 五、实施群众体育提升行动 (十五)丰富社区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总局要加强统筹指导和顶层设计,结合开展“我要上全运”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打造线上与线下比赛相结合、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的“全国社区运动会”,充分发挥社区体育赛事在激发拼搏精神、促进邻里交往、增强社区认同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强化项目推动和综合保障,激发社区组织协办赛事活动的积极性,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体育俱乐部承办社区体育赛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承接社区体育赛事活动和培训项目。赛事组织方要严格落实防疫等安全管理要求,制定相关预案。 (十六)推进“互联网+健身”。依托现有平台和资源,委托专业机构开发基于PC端、移动端和第三方平台的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集成全国公共健身设施布局、科学健身知识、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等内容,实现健身设施查询预订、社会体育指导员咨询、体育培训报名等功能,并作为“全国社区运动会”的总服务保障平台。依托该平台,运用市场化方式打造“全国社区运动会”品牌,鼓励各地区正在开展或拟开展的线上、线下社区赛事活动自愿加入平台,为相关活动提供组织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撑,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十七)推动居家健身。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升全民健康和免疫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健康中国行动系列工作中大力推进居家健身促进计划,鼓励各地区与线上运动平台合作开办居家健身课程。鼓励体育明星等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健身直播活动,普及运动健身知识、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激发群众健身热情。 (十八)夯实组织人才基础。各地区要加快制定完善社区体育相关标准和制度规范。培育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等基层体育组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在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指导科学健身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六、加强组织领导 体育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落实本意见的工作计划和工作台账,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贯彻落实本意见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并做好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抓紧细化健身设施规划、用地、开放运营等政策和标准,完善开展社区体育和居家健身的措施,指导地方做好有关工作。各地区要将健身设施规划建设、开放利用和开展群众体育纳入重点工作安排,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分工合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提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 2020年9月30日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进入尾声,体育服务项目第二次现场签约仪式今天在体育服务专题展区举办,3个项目价值65.1亿元完成签约,为期5天的体育服务专题展也成功闭幕。 得益于对展商和客户间对接洽谈的不断推动,本次大会共举办2次现场签约仪式,共有6个优秀体育项目完成签约,达成意向签约额66.68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体育服务专题展现场火爆 本届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以“体育世界 活力北京”为主题,以需求、应用和服务为导向。展览展示中,吸引到117家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及相关机构线上或线下参展,参展单位全面覆盖体育产业11个大类,行业领军单位24家,39家单位线下参展,国外单位线下参展数量占比约为40%。同时,会议论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汇集境内外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围绕当前体育领域热门议题交流探讨、建言献策,其中国外嘉宾占比近半,同时吸引到观展客商、体育爱好者万余人次线上或线下观看。 参展商介绍产品 近些年,体育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体育服务业占比从49.2%上升至64.8%。本届体育服务专题展瞄准当前趋势,扩大体育服务业比重,并增强产品趣味性和运动体验感,在39家线下展区展示的体育服务企业中,相关产品数字化、科技化、互动性的特点进一步凸显,吸引到众多观展客商驻足体验。“绝导体”材料采用叠加态技术,有效提高保暖效果,并为运动服装减负;智能拳击健身系统赋予运动趣味性,增强训练科学性,进一步吸引群众参与健身活动;智能马术设备有效降低运动训练成本,提高锻炼效果,互动感更强;智能体质一体机将原来国民体质监测11项的内容集于一体,并实现了常态化的自主模式;智能健身房将健身设备与互联网相结合,健身爱好者可使用二维码储存自己的运动数据,获得分析,使得健身运动更加科学智能化……由此可见,体育服务产品更加新颖,体育企业转型步伐势头强劲。智慧智能的体育服务产品使人民群众的运动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生活体验更具活力,也使得本届体育服务专题展呈现突出体育新科技、连通体育产业链、增强体育互动感、倡导体育新风尚、助力运动健身潮五大亮点。 现场签约仪式现场 为扩大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国际交流合作,整合经验、开阔视野,本届体育服务专题展论坛会议紧紧围绕复苏体育经济、建设体育强国、足球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等当前体育热点议题交流研讨,致力于引领行业在当前形势下保持发展势头,推进体育产业站位更高、步伐更稳、产品更新、服务更实,在今后努力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在今后的展会中,将不断拥抱新科技、汇集新动能、立足新时代、顺应新形势,围绕国际体育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融入北京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着力推动国家全民健身典范城市和首都国际体育名城建设,通过大型展会资源汇聚、信息汇集的功能,展示我国体育服务业优质资源和市场潜力,搭建国内外体育企业沟通互惠的平台,更好助力首都经济发展,更好助力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也更好促进全球体育服务贸易发展。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头部健身房一兆韦德健身再次传出负面消息。近日,一兆韦德健身杭州新塘路店员工通过捏造同行“倒闭”信息的方式,试图获取对方客源。此前,一兆韦德健身的教练曾连扇会员11个耳光,导致会员耳膜穿孔。一兆韦德健身为什么如此“嚣张”? 据媒体报道,处于正常营业状态的舒适堡健身杭州庆春银泰店被店内多位会员询问该店是否会停业“跑路”,有会员表示该店的“停业消息”是由一兆韦德健身杭州新塘路店员工告知的。 据悉,一兆韦德健身的员工发布信息称,因舒适堡健身暂时停止营业,一兆韦德健身希望能维护消费者权益,凡持有舒适堡健身合同的会员到一兆韦德健身办卡均可领取2000元闭店基金。 这则消息看似是一个健身房在好心“接盘”,但其实是一兆韦德健身的员工为招揽会员而对同行的造谣。得知此事,舒适堡健身杭州庆春银泰店的员工选择报警。 随后,一兆韦德健身在官网发布致歉声明表示:该行为属员工个人进行的恶意竞争营销。 截图来自一兆韦德健身官网 舒适堡健身方面表示保留对此事的追究权利。如再出现此类事件,舒适堡健身将追究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一兆韦德健身不止一次被曝出负面消息。今年5月,一兆韦德健身教练掌掴会员事件引发业内关注。据悉,宋先生是一兆韦德健身杭州自由港店会员,因未将掉在地上的口罩捡起而被该店原教练在店外掌掴11下。经医院初步诊断,宋先生鼓膜穿孔,听力减退。据悉,涉事教练被处以行政拘留九天,警方需要对宋先生进行伤情鉴定后再进行处理。 随后,一兆韦德健身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公开道歉信称,殴打会员的员工已被公司开除。 截图来自一兆韦德健身官方微博 公开资料显示,一兆韦德健身成立于2001年,公司员工3000多人。根据健身房管理系统供应商三体云动数据中心《2019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一兆韦德健身去年营业额预估在19亿元至20亿元间,其规模属于业内的头部健身房。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兆韦德健身还获得多家银行总计数亿元的贷款支持。 健身行业投资人士王怀远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健身行业虽然是朝阳行业,发展空间广阔,但也是负面新闻非常多的行业。尤其是近年来健身房“跑路”的消息不断,消费者和健身房商家之间缺乏信任。作为国内的头部健身房,一兆韦德健身不仅没有起到表率作用,还不择手段地获客或者虐待会员,影响非常恶劣。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该行业进行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