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菜篮子”相关商品涨价成为街头巷尾讨论的热点。分析人士认为,春节因素带来的备货需求及短期减产、物流等供应端因素是影响蔬菜、鸡蛋、肉类涨价的主要原因,但考虑到往年同期情况及市场调节因素,总体上对CPI影响不大。 涨价潮再现 “大葱8元/斤、大白菜2元/斤、螺丝椒13元/斤、鸡蛋6元/斤、猪肉28元/斤……”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徐阿姨近期在太平桥市场买菜时看到悬挂的价格牌时感叹道,“现在的菜可真贵啊,以前论斤买,现在只能论个买了。” “最近老家的菜都涨价了,前一段时间天气降温,菜都运不出去,现在又赶上防疫要求,进的菜不多。”北京丰台太平桥市场上一位来自山东的菜摊摊主解释。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菜价更直接地反映了菜价的变化。据其网站公布的数据,大葱、青椒价格比去年明显上涨,产自苏鲁地区的葱目前批发均价上涨5元/斤,已经比去年同期贵了近2倍,去年同期价格为1.75元/斤。 不仅是青菜,鸡蛋及生鲜肉食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近期各地鸡蛋市场价纷纷突破6元/斤。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截至上周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49元/公斤,同比上涨28.2%;重点监测的畜禽产品猪肉、羊肉、牛肉、鸡蛋价格同比分别增长2.0%、10.9%、9.9%、15.5%。 上海钢联“我的农产品网”果蔬分析师赵文斌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春节前生鲜农产品价格上涨已成常态,尤其是今年,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冬季蛋禽、猪肉、蔬菜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个别品种涨幅显著。 节日因素影响明显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蔬菜、鸡蛋、猪肉价格上涨受春节因素影响较明显,市场供应总体略显紧张,春节前这些产品价格难以大幅回落,但总体上对CPI影响有限。 蔬菜方面,卓创资讯果蔬分析师贺坦认为,近期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三:一是受春节及疫情影响,批发市场及部分贸易商陆续备货,部分地区市民抢购蔬菜,拉动短期需求;二是前期低温冻害天气影响了蔬菜生产,引发供应紧张;三是部分销售主体囤货待涨也推涨了价格。他预计,春节前节日需求仍将主导市场,蔬菜需求将逐步增加,同时考虑到疫情可能带来的市民抢菜的情况,蔬菜价格仍有继续小幅上涨的可能。 鸡蛋方面,赵文斌分析,受疫情影响,鸡蛋主产区河北省的外销受限,供应减少;同时,养殖成本上涨等原因导致收购价格上涨;需求端批发商积极备货。在此供需格局下,蛋价出现上涨。 猪肉方面,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赵广钰表示,春节临近,终端消费增加是猪肉价格走强的主要原因。再者,进口冷冻猪肉制品及包装新冠病毒检测频繁出现阳性,居民消费倾向于购买鲜品猪肉,对鲜品猪肉价格有一定利多作用。但他认为,短期猪肉价格在春节前大概率见顶。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生猪养殖企业担心未来物流受阻,提早加速完成出栏任务,而终端消费受到防控影响又会出现一定缩量,短期生猪供需边际趋向宽松,对猪价产生利空影响。”赵广钰分析,从对CPI影响角度看,当前猪肉价格对CPI增速的拉动作用已经大幅衰减。2020年2月,猪肉价格对CPI增速的拉动作用达到3.19个百分点;到了2020年12月,猪肉价格对CPI增速的拉动作用为负。预计近1-2个月猪肉价格对CPI增速的拉动作用仍将有所反复,但中长期拉动作用大概率趋势性向下。
岁末年初,正逢猪肉消费旺季,猪肉是菜篮子里的主要产品,近期猪肉价格有变化吗? 1 消费拉动 全国猪肉价格连续上涨 上午九点,记者在北京一家生鲜超市看到,猪肉柜台聚集了很多前来选购的消费者。 销售人员介绍,通常元旦和春节期间,都是猪肉消费的旺季,现在每天销售量比上月增加20%,价格也在经历了两个多月下跌后开始上涨。 北京某超市营运部工作人员 曹家乐:猪肉价格连续7周上涨,累计上升20%左右。 据介绍,去年12月份至今,全国猪肉价格呈现震荡上涨走势,2021年第一周全国猪肉价格每公斤52.99元,环比和同比都是上涨。 这主要是南方市场腌腊灌肠全面启动,加上元旦节日提振,消费终端整体需求有较大提升。另外,去年12月份市场对进口冻品监管较严,市场流通少,部分冻品需求转向国内鲜品,进一步促进肉价上涨。记者了解到,猪肉价格上涨的同时,生猪价格也有明显的涨幅。 山东省某农牧公司销售负责人 郑雷:元旦到春节之前,是生猪出栏高峰期,每天出栏头数在1000头左右。生猪价格是一公斤36元,2020年11月底是一公斤30元。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春节临近,需求提升,预计猪价仍有上涨可能,春节后消费减少,猪价可能回落。 农信互联生猪分析师 夏晨丰:2020年1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8%,同比增长31.2%,已连续6个月正增长;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3%,同比增长29.8%,已连续5个月正增长。长期来看,2021年生猪供给仍会持续增加,猪价将逐渐接近常态水平。 2 受益于猪肉价格上涨 生猪养殖企业业绩大幅增长 猪肉价格上涨,相关养殖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如何?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期猪肉价格的上涨,虽然在各方的预料之中,但上涨势头之猛还是让一些养殖企业的负责人感到意外,尽管他们加大了复产力度,但受疫情等方面的多重影响,生猪的供应还存在一定缺口。 猪价上涨让相关的生猪养殖企业受益不少。正邦科技近期发布公告称,2020年12月销售生猪134.21万头,环比增长27.18%,同比增长117.06%;销售收入38.83亿元,环比增长1.40%。同比增长109.44%。牧原股份2020年12月份,销售生猪264.1万头,环比增长27.2%。其中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生猪13.7万头。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达到了30.15元/公斤,环比上涨了14.55%。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牧原股份销售商品猪1025.33万头,在实现利润大幅增长后,牧原股份确立了2020年更为迅猛的扩张计划。 业内人士表示,年前消费端对猪肉需求相对旺盛,屠宰企业的开工率将提升60%到70%,猪肉市场供需两旺。在节后需求归于平淡,供应也会有所减少,供需两低的情况下,价格将会整体走低。 卓创资讯猪肉行业分析师 马丽媛:2019年以来,我国生猪产能处于缓慢恢复的阶段,到2021年底,生猪存栏量将恢复到80%。2021年需求提升幅度有限,预计2021年生猪和猪肉价格将呈现持续下降的走势,均价将明显低于2020年。 3 生猪期货表现低迷 猪肉股承压下行 上周五,备受市场人士关注的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不过上市以来的两个交易日,生猪期货出现了较大幅度调整。受此影响,A股猪肉板块也表现低迷。 具体来看,当天上市的“生猪2109”“生猪2201”“生猪2111”三个期货合约品种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至收盘时,跌幅分别高达12.61%、15.83%、15.99%。 今天早盘,生猪期货盘中再度重挫跌停。截至今天上午收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LH2109仍处跌停状态,现为26030元/吨,跌幅为7.99%。 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业研究员 吴书: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都在持续上升,也就是说猪肉的供给在持续上涨,因此在猪价趋势往下的时候,价格还是偏高,所以出现这两天的生猪期货大跌,是符合预期的表现。 生猪期货的低迷表现,也让整个猪产业板块承压。截至今天上午收盘,Wind数据显示,最近2个交易日,猪产业指数累计下跌6.3%。具体来看板块内24只成分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金新农、正邦科技、新五丰,近2个交易日累计下跌均在10%左右。 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业研究员 吴书:在猪价往下走的时候,猪企盈利可能承压,但是不排除个别公司通过优质经营,实现出栏量大幅扩张,提升了盈利性。但整体上来说,还是谨慎为主。 主播快评:近期猪肉价格反弹 与供需两方面因素有关 最近两个月猪肉价格的反弹,一方面毫无疑问是跟需求的季节性增加有关,但是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也指出,像猪肉进口量的下滑,以及低温天气增加了生猪防疫的难度,这些都造成生猪供给端的修复以及产能的扩张,可能不如之前大家的预期。 生猪期货上周五刚刚上市,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今天盘中更是跌停。这说明了市场对于猪肉价格年内大的趋势还是看跌,整个猪周期从大的格局看,还是向下的。 肉价便宜了,对于消费者自然是好消息。但是对于生猪养殖行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来说,怎样应对猪周期向下,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还是那句话,就是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除了想吃到便宜肉,还想吃到质量好的肉、放心肉。 对于生猪养殖的龙头企业来说,除了要千方百计控制成本、扩大规模、多养猪之外,还要养好猪、生产出放心肉。这是不是意味着要做到产品的差异化甚至品牌的差异化?是不是意味着要向下游屠宰、流通环节延伸,拓展商超、卖场、电商等渠道,进而直接对接C端消费呢?如果这些能够实现,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的盈利稳定性是不是能够得到提升?资本市场的估值是不是也可能面临重估?这些都需要相关的企业和投资者仔细思量。
“11月份主要肉类产品价格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但12月份好像又涨回来了一点。”12月13日10时左右,正在西城区某生鲜超市猪肉区挑选小里脊的消费者李昊(化名)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官网1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11月份CPI环比下降0.6%,同比上涨0.2%,涨幅比10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从环比看,食品价格下降2.1%,其中,猪肉供应持续改善,价格下降5.8%。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物价11月份也纷纷骤降。据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陆续公布的数据显示,江苏、湖南等22个省份的11月份CPI同比负增长。 就在4天前的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这是时隔11年后,CPI再现负增长。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对此表示,这是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其中,食品价格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 “从同比看,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2.5%,降幅比10月份扩大9.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鸡蛋、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19.1%、17.8%和10.8%,降幅均有扩大;鲜菜价格上涨8.6%,涨幅回落8.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6%,涨幅扩大3.2个百分点。”董莉娟进一步介绍。 作为重要“菜篮子”产品的“二师兄”价格回落,部委高频监测数据也有体现。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今年11月份猪肉批发均价为39.43元/公斤。《证券日报》记者计算得出,该价位较今年10月份猪肉批发均价(42.50元/公斤)下跌3.07元/公斤;较2019年同期猪肉批发均价(47.11元/公斤)下跌7.68元/公斤。 面对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波动,消费者感受如何?《证券日报》记者12月13日探访了北京市多家大型商超和便民网点,并采访了多位消费者。 昨日,李昊告诉记者,想要购买的小里脊价格为33.9元/斤,而此前11月份记者走访该超市时的价格为31.9元/斤。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小里脊和去皮通脊(32.9元/斤)的价格确实较上月有所上涨,不过纯瘦肉(27.9元/斤)、棒骨(21.9元/斤)、中段排(37.9元/斤)等商品的价格与11月份基本持平。” 也许是周末的缘故,13时左右的西城区某大型商超人气很旺,数十位消费者正在商超禽畜肉区前拣选,五六位工作人员在忙着为消费者切分、称重商品。已购买两斤精品肋条(48.8元/斤)的消费者王佳(化名)期待肉价再下降,她告诉记者,“现在猪肉价格还是有些贵,随便买两斤肋条就需要花费近百元,距离大家实现‘猪肉自由’还有空间。” “最后一天特价,原价48.8元/斤的黑猪龙骨、51.8元/斤的黑猪棒骨、53.1元/斤的黑猪肘全部只需39元/斤。”售卖某品牌黑猪肉的工作人员一边吆喝一边向记者透露,“现在生猪产能恢复,目前供应充足,价格自然平稳或有所下降。” “虽然猪肉价格和往年没法比,但好在超市的猪肉类不同商品每周都有优惠,总体来看价格还算‘美丽’。”来自山东省潍坊市的李阿姨近期专程到北京照顾怀孕的女儿,她告诉记者,北京的黑猪肉价格和老家三、四线小城市相比无太大差别。 随后,记者在商超附近的某便民网点内注意到,此前买过的某品牌盒装鲜鸡蛋由10月份的12.9/盒(12枚)降价为10.9/盒(12枚),亲民的价格吸引不少消费者选购。此外,其他品牌的鸡蛋价格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收银台付款的钱大爷和老伴儿直言,“赶上鸡蛋降价,我就把腌鸡蛋‘安排上’。” 谈及12月份CPI走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预测,进入12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出现小幅回升态势,加之上年同期CPI基数走稳,预计12月份CPI同比降幅不会进一步扩大。 展望2021年,王青认为,伴随经济修复带动消费需求上升,以及价格基数发生变化,预计一季度后CPI同比将恢复正增长,这意味着经济持续进入通缩状态的风险不大。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8日讯 据重庆广电总台《第1眼》栏目近日报道,重庆市民王女士在超市买回了一块精品猪肉,谁知回来切开之后,却发现这猪肉上面竟然长有很多“疙瘩”,看着都有些肉麻。超市工作人员说,这是猪打了预防针的部位,一般情况下会剔除,这次可能没有注意到,才使王女士买到了这些“疙瘩”猪肉。但对于超市的说法,王女士表示不能接受。 王女士说,她在解放碑月光广场的卜蜂莲花超市购买一块精品猪肉,花了80多块钱。本来准备晚上回家炒肉丝的,但猪肉上面出现的疙瘩,让她完全没了胃口。 “猪肉切开以后,就发现一些颗粒状像脓包那样,过一会就变成圆豆般大小,不晓得是什么东西”,王女士说,当时自己购买的这块猪肉表面很光滑,可是当自己切开之后,肉的横切面上竟然长着10多颗黄豆大小的疙瘩,看上去有点恶心。 “我买的眉毛肉,有两三斤,切开发现小疙瘩,再切一刀发现又是那样,这把我给吓到了”,王女士告诉记者。 长满了疙瘩的猪肉还能吃吗?为了弄清楚这猪肉里的疙瘩是什么东西,记者和王女士一起来到卜蜂莲花超市肉食摊位了解情况。 售卖猪肉的师傅告诉记者,这些疙瘩一般出现在猪的颈背部,是生猪打预防针留下来的。 超市售卖猪肉的营业员表示,“肯定是猪打预防针才起的疙瘩,吃肯定是不能吃的,但是疙瘩只有切开才能发现,没切开是发现不了的,平时卖的肉检查肯定都是检查过的”。 采访中,超市肉食区域的主管告诉记者,超市每天售卖的猪肉都有严格的进货检验证明,一般情况下,打了预防针的部位是不会对外销售的。 “我们从小到大都要打很多疫苗,猪跟人也一样,为了预防生病也打预防苗,因为现在的猪多是吃的饲料,长的很快,导致预防苗还没完全吸收,就被宰杀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至于这种肉能不能吃,该主管表示,“因为不是专业人士,这个不能给你回答,这种情况抽检才能查到,一般来说我们卖的都是精品肉,如果看到了肯定会切下来”。 超市的工作人员说,一般情况下,这些打了预防针部位的肉都会剔除,这次可能没有注意到,才造成王女士买了疙瘩猪肉。 但对于超市的说法,王女士表示不能接受。 “超市的说法我不认可,因为商家售卖肯定要检查一遍,到底这个猪肉有啥什么没有,我们年龄不大的看见可能就不吃了;但是老年人像我们家80多岁老人在家,她切的时候,会不会看得到这些疙瘩,我们确实很担心”。 采访中,解放碑卜蜂莲花超市的店长来到现场,她对王女士的这次购物遭遇表示道歉,并表示,相关猪肉样本会送检。 “我也承认,这个打针部位员工应该要清理干净,但是确实如员工说疙瘩在中间,这块属于眉毛肉,分割的时候没有看见,只有切开的时候才发现的,这是员工操作上的一个失误”,该店长解释。 目前,王女士已经将遭遇向食品监管部门进行了反映。超市方面也表示,他们愿意与王女士一起协商此事,同时超市方面将加强猪肉销售的监管,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原标题:29家上市猪企股价集体下跌,龙大肉食等跌幅超5%) 新京报讯(记者 阎侠)随着近期猪肉价格的持续下滑,A股猪肉概念股的股市行情也开始下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今天上午,截至午间收盘,猪肉概念股整体下跌2.25%,板块内30只猪肉概念股,仅1只上涨,29只下跌,龙大肉食目前单日跌幅最大,为5.77%。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那只上涨的湘佳股份为新晋猪肉概念股,该股票于2020年4月2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4月26日,湘佳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子公司湖南泰淼鲜丰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屠宰100万头生猪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的议案》。据悉,该项目建设期为15个月,项目估算总投资20165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对于本次投资目的,湘佳股份表示:公司具有丰富的养殖和屠宰加工管理经验、先进的屠宰加工技术、辐射全国20个省市的冷链物流和生鲜营销网络体系,具备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在家禽屠宰加工全产业链成熟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生猪屠宰加工产业的拓展,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品种;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生猪养殖资源,发挥公司现有冷链物流体系和营销网络的作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畜禽肉类食品的需求。面对近期猪价的持续下滑,上市猪企怎么看?对于猪肉价格,“公司年初还是比较乐观的,认为全年保持在30块以上没有任何问题,最近也感觉到新冠疫情对经济有一些影响,造成经济不景气,消费疲软等,但是从供给端来看猪还是紧缺,可能五六月份是一个淡季,会下行一些,但后面应该还是会再有所反弹 。” 天邦股份5月11日表示。同样在5月11日,在被投资者问及公司对今年猪价的看法时,金新农方面回复道:“猪价很难判断,高价位肯定没问题,但具体数据很难讲清楚。”在金新农看来,短期猪价持续回落的原因为:“现在猪价跟消费还是有很大关系,每年这个时候也是消费淡季。恢复到非瘟前还为时尚早,能繁母猪存栏还在低位,加上前期很多公司提倡搞三元,但三元效率较低,肯定不断淘汰。” 新希望六和在其2019年年度报告中写道:2019年生猪价格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呈现触底反弹后持续回升,下半年大幅暴涨连创历史新高,11月份由于国家储备肉调控、大型企业阶段性售猪策略调整等因素,冲高小幅回落后整体高位震荡前行,全年猪价年内整体暴涨接近200%,生猪供应短缺带来的猪肉涨价而引发的通胀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禽产业方面,由于此前引种量的不足,叠加猪肉替代消费需求大幅增加,2019年种禽、毛鸡毛鸭、禽肉的价格整体处于高位。2020年禽肉供应端呈逐渐恢复状态,但2020年猪肉供应将更加紧缺,预计2020年生猪价格继续高位盘整甚至有继续上涨突破前期高点的可能,禽肉价格或将获得一定的支撑,但同时由于供应增加,市场供需博弈也将更为激烈,这些都会阶段性对公司的利润波动产生影响。新京报记者 阎侠 编辑 赵泽 校对 王心
CPI下行,未必就是通缩,而是因为猪肉价格基数过高问题,实际上居民生活成本依然很高。2020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时隔11年,CPI同比增速再度落入负增长区间。市场担忧通缩的声音出现,认为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必要性增加,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中国CPI被一头猪所困扰所绑架,猪肉价格涨了,通胀也跟着上涨,猪肉价格跌了,通胀也跟着下跌,猪肉价格曾经涨到每斤30元以上,各地价格是有一些差别 的,以 去年11月9日,安徽省 砀山县 猪肉价格 11月9日 白条肉 60.00 元/公斤 ,CPI就位于高位,现在猪肉价格已经回落到30元以下,CPI为负值也不奇怪,可是绝对价格依然不低,昨天买到的内里脊肉价格没问具体价格,但从以往经验看,已经跌破30元,相比于最高价35元跌了5元以上,这个价格实际上并不低,所以居民消费成本还是位于高位。从分类数据看,2020年11月,食品价格分项同比下降2.0%,涨幅比上月回落4.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5%,降幅较上月扩大近10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60%,受到猪肉价格下跌拖累,鸡蛋、鸡肉和鸭肉的同比价格分别下降19.1%、17.8%和10.8%,降幅均有扩大,进一步拖累了CPI下跌。 CPI 为负值,实际上 是猪肉价格下跌带来是食品价格下跌所致, 扣除猪肉价格下跌因素,CPI是正值的,并不能反应真实的全部生活成本下降。如果考虑到猪肉价格还有下跌空间,未来CPI还会出现负值概率。影响居民生活成本的不仅仅是食品价格,还有住房价格,如果把住房价格上涨因素算进CPI权重,我相信CPI涨幅并不低, 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3.63%,涨幅较上月扩大0.11个百分点。前一阵子就有人建议把住房价格变动计算进CPI权重,这是对的,回顾历史房价涨幅,把住房价格算进去,CPI价格是非常之高的,可以反应出居民生活的艰辛的。 因为疫情这个意外因素冲击,产油国家为了市场份额出现不和谐,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明显,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7.9%和19.6%,带动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3.9%。此外,进入旅游淡季加上疫情在局部地区出现反复,出行减少,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5.6%、4.4%和3.4%,这是意外因素的冲击,而不会长期持续,货币政策要保持定力,不要被短期因素困扰。 CPI 下跌到负值,经济增速依然在逐渐恢复,看不出经济增长的停滞和放缓,货币投放依然维持较快的节奏, M2同比增速10.5%,维持两位数的高位,投资位于高位,看不错任何的通缩迹象,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83292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1—9月份提高1.0个百分点。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CPI ,可见核心CPI虽然位于低位是保持稳定 的,不存在继续下行的压力,判断通缩为时尚早。 CPI下行,只是猪周期在作祟,货币政策要保持定力,没有必要因为CPI负值就认为是通缩来临,需要加大货币政策刺激,任何货币宽松刺激都是有副作用的,尤其是中国,货币政策宽松溢出效应就是进一步吹大地产泡沫 ,进一步挤压居民消费,影响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
昨天很多小伙伴都被物价CPI的数据给惊呆了,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竟然是负的0.5%,年初的时候CPI还曾经高达5.4%,这一年下来,从通胀的担忧开始,现在又开始要担心通缩了。 其实,如果在星球里经常跟老齐学习的小伙伴应该并不意外,也早就知道了为啥CPI会转成负值,我们在每周二的宏观分析里,经常会提到,去年底的时候,由于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所以拉高了CPI的基数,而现在猪肉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见顶回落迹象,价格回落,再加上统计高基数,所以我们早就判定,今年初会出现物价的高点,然后下半年会快速回落,跌到0值附近,现在只是稍微用力过猛,跌穿了一点而已。所以没啥大惊小怪,或者说,早就尽在掌握之中。这其实反过来也教育了动不动就担心通胀的那些人,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价格这个东西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所以说猪肉涨上去就通胀了,就是手上的钱毛了,这都是瞎担心,过不了多久他还得跌回来,现在才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从CPI的构成来看,农产品价格全都是同比大幅下跌,蛋类价格下跌了17%,影响CPI下降0.11个百分点,肉类整体下降7.3%,拉低CPI大概0.53个百分点,在肉类当中,主要起拖累作用的就是猪肉了,同比去年这时候的价格,猪肉已经跌了12.5%,直接拉低CPI0.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11月CPI的负值,基本上都是猪肉造成的。去年我们可以,加上猪肉,物价就是通胀,扣除猪肉就是通缩。而到现在猪肉这个潮水终于退去,CPI卸妆之后,终于开始露出了本来面目。 那么很多人都关心,现在到底是不是通缩?其实还不能下这个结论,现在顶多说,是有通缩风险,主要是因为高基数确实在扰动CPI的波动,也就是说,这轮猪周期之下,让整个物价指数失真了,得等猪周期过去之后,或者刨除掉猪肉价格再去看物价的变化。统计局显然也明白这点,在发布数据的时候,他还多说了一句,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也就是说,刨除掉猪肉价格之后,整个的数据基本保持了稳定。我们现在依旧属于是一个低通胀环境。 至于明年,CPI在年初的时候,还会受到高基数的影响,继续在低位徘徊,过了4-5月份,CPI才会重新抬升,但是这次抬升将是温和的,最高应该也就2%了,所以完全在警戒线以下,甚至属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区间,然后稍作调整,在下半年基本维持在1-2%之间,是一个非常适宜经济增长的温和通胀环境。在这样的物价水平之下, 恐怕央行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所以指望政策再度转向宽松,其实并不现实。我们反复强调,牛市下半场的2个驱动力,1个是经济的自然强周期,带动工业复苏,企业利润增加。第2个就是大家的感受,感觉经济好了,生意好做了收入提高了,从而形成普遍乐观的预期。而在这种情况下,央行不会在推波助澜,反而可能在后面逐渐进行对冲。 另外,昨天央行也公布了一组数据,M2是10.7%,继续上涨了0.2个百分点,而M1已经到了10%,M1-M2的剪刀差继续缩小至负的0.7%。这就是货币逐渐增加活力的信号,越来越多的钱,开始游离出银行体系,参与实体经济当中去,说明经济正在升温,这也有利于股市的上涨,在数据上来看,M1-M2剪刀差和大盘的走势基本一致。所以只要货币活化不止,市场行情就还没有结束,我们应该继续保持耐心。现在剪刀差还没有翻正,所以还远没有到谨慎的时候。未来M2基本会被控制在11%以内,而M1则不受限制,所以肯定会继续向上,未来2个月内,我们应该就能看到剪刀差翻正的情况。随后M1可能还要继续向上冲击一段时间。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钱,都将从银行体系出来,投入到生产,经营,投资当中去。那么对于推升经济,肯定是有巨大帮助的。所以压根不用担心。 当然,钱出来的多,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也会更多。而央行的态度现在是保持稳定,所以市场利率恐怕就很难下降了,所以债券熊市还将持续,而以余额宝为首的现金资产收益率会持续提升,但目前来看,短期内现金资产超过债券资产的可能性还不大,我们只要把债券的久期降下来,就足以抵御风险了。或者说,债券的主要回撤期可能已经过去了。未来债券没机会,货币的收益率又太低,所以更多的仍然会流向股市,再加上本身的业绩提升,以及周期回归,至少明年上半年股市还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