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传出猪肉价格出现“10连跌“的消息。自从9月4日,我国的猪肉价格”止涨转跌“。 截止9月13日为止,我国的生猪外三元均价为35.75元/公斤,较昨日猪价下跌0.24元,内三元和土杂猪均价为35.11元/公斤和34.60元/公斤,分别微跌了0.48和0.56元,全国猪价完成了10连跌。目前,有多达25个地区的猪价出现调整,只有广西的猪价持续走平。 而我又再次跑到超市、菜场去实地考察了一下,猪肉价格始终维持在35元/斤,也就是说,尽管生猪价格小幅下跌,但超市猪肉的零售价还是屹立不动,也就是说在中秋、国庆两个节日,国内猪肉价格将保持稳定,并有小幅回落的趋势,但希望猪肉价格大幅下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今年猪肉需求缺口是无法弥补掉的。 导致最近猪肉价格”10连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为了在国庆、中秋等节日平抑猪肉价格,国家近日共投放了1.29万吨储备猪肉,为年内第34次投放,这肯定会对国内猪价上涨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资料显示,今年我国累计投放库存冷冻猪肉55.73万吨。 第二,之前猪肉价格上涨主要还是南方洪涝灾害,又逢梅雨季节,生病死亡生猪数量快速上升,养猪户损失惨重,再加上道路损毁,使生猪运输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现在国内各地都已经转晴,生猪调运工作顺畅进行,什么地方缺少猪肉供应,什么地方就可以及时补充。 至少目前各地不会发生没有猪肉卖的情况。现在天气转好,国内商品物流通畅,猪肉市场供应充足,生猪价格出现微跌也很正常。 第三,本来7月份国内猪肉价格还在20多元/斤,到了9月初,猪肉价格一下涨到了35元/斤以上,局部地区甚至高达40元/斤,这会引起广大群众的抵触情绪,大家觉得猪肉价格这么高,还不如买点鸡鸭、海鲜、禽蛋等作为替代品。于是,我们看到其他肉类制品价格上涨,猪肉价格因需求萎缩,而出现小幅下跌。 从目前来看,猪肉价格的短期的趋势难以改变。一方面,目前国内猪肉缺口仍然很大。据权威网站的消息,9月猪肉缺口将会进一步扩大,会有450万头的缺口。比8月份缺少336万头还要多。 另一方面,中秋、国庆两个季节的到来,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不断上升。即使有些人平时对猪肉有抵触情绪,但是在节假日,也会多少吃一些的。所以猪肉价格真正要跌回至20多元/斤,恐怕还是要到年底,真正猪肉价格要跌到十几元/斤,回到原来的价格,估计要到明年第二季度。那时大量生猪供应市场,价格就很有可能跌至原来价格。 初听到猪肉价格“10连跌“,感到不可思议,实际上是国家投放冷冻储备肉,以及较高猪肉价格打击了购买者的热情,所以猪肉价格出现微跌。 从目前来看,猪肉需求缺口仍然很大,而且还要度过中秋和国庆这两个需求旺盛的节日,到了年底猪肉价格才会有望跌回原来价格。 由于养猪业呈现暴利,现在不仅是养猪场增加了生猪存栏规模,而且各路游资也开始大量养猪,还有散户也开始回归养猪业,所以未来猪肉价格将会大幅回落,至明年年中,国内猪肉会出现供大于求的过剩时代,大家又可以吃上较便宜的猪肉了。
8月国内生猪生产持续恢复,能繁母猪基础产能进一步巩固,猪肉市场供应正在逐步改善。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7%,连续7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1.3%;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5%,连续11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7.0%。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养殖信心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养猪场(户)开始复养、增养。随着上市肥猪量的持续增加,四季度供需关系将进一步缓和,猪肉价格水平不会高于上年同期。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规模猪场全覆盖监测,8月有2030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今年以来新建规模猪场投产累计达11123个,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有11844个复养。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数量由年初的16.1万家增至17.1万家,8月新生仔猪2600万头,环比增长6.7%,比1月的最低点增长59.5%。 猪肉市场供应逐步改善。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以来,生猪出栏连续6个月环比增长,8月生猪出栏环比增长5.0%。今年1至7月猪肉进口255.5万吨,同比增长138.6%,7月猪肉进口43.2万吨,同比增长120.2%。8月以来,猪肉价格震荡趋稳,进入9月后略有下降。9月第二周(9月7日至13日)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为每公斤55.65元,环比下降0.6%。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凌云表示,随着四季度的到来,产能或有不断增量的趋势。预计进入2021年,随着我国生猪产能实质性恢复,猪源供应大幅增加,生猪价格或将大幅承压。
这段时间,关于猪肉可能跌到10块钱的说法闹得沸沸扬扬。 大家都在讨论能不能吃上便宜肉的时候,始作俑者可能肠子都悔青了。 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说完“肉价跌到4-5块都是完全可能的”这句话,第二天公司股价就暴跌8%,其他45只猪肉股也无一幸免,一天蒸之内发市值近700亿元,如果按每头猪5000块钱来算,相当于损失了1400万头猪,比猪瘟还要严重。 其他受害者和圈内专家都纷纷出来辟谣,但奈何市场并不买账,看空情绪依然高涨,整个板块连续大跌,整整一周都萎靡不振,直到今天才小有起色。 数据来源:同花顺 猪企8月份的业绩现在基本都已经出炉,可惜卖猪赚的盆满钵满,资本市场上又给吐了出来。 毫不夸张的说,董事长这一句话绝对价值千亿。 猪企8月业绩继续向好 和前几个月一样,这些猪企的表现还是那么亮眼,已公布业绩的公司均有大幅盈利增长。 “猪中茅台”牧原股份8月份共销售生猪163.4万头,总收入59.12亿元,同比增长332%。同时,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为34.47元/公斤,环比下降2.16%,但比去年同期还是高了70%。 新希望8月份累计销售生猪67.86万头,环比变动25%,同比变动92%;收入为23.46亿元,环比变动26%,同比变动244%;商品猪销售均价35.21元/公斤,环比变动-3%,同比变动73%。 正邦科技公告显示,8月实现销售收入38.7亿元,环比增长23.67%,同比增长534.65%;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36.30元/公斤,较上月下降0.87%。 温氏股份8月销售肉猪71.97万头,收入32.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72%、16.90%;毛猪销售均价37.01元/公斤,环比降低1.10%,同比增长63.54%。 除这些行业龙头外,其他概念股也纷纷报喜,生猪销售月收入同比翻倍的公司不在少数。 总的来看,疫情红利还是很明显的,生猪价格环比有所回落但比起以往的水平还是高出60%以上,而各大猪企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分别分别有过一轮大扩产,现在产能逐渐释放出来,销量跟着提了上来。 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可以看到,供应端是在逐渐趋向宽松的。 但到底会不会像他们说的那样跌到10块钱甚至4-5块钱一斤,还是要分析一下市场的供求情况。 猪价持续回落 先说需求情况。 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正常情况下,我国近几年的猪肉消费量超过5500万吨,占全世界量的一半以上。以商品猪均重130公斤/头来计算,大概每年需要4.2亿头。但由于很多部分数据其实不好统计,比如农村自养猪这类的,加上市场其实会有大量的仔猪,均重不足百斤,到底能消费多少其实不好估算。 如果从生猪的年出栏量来看的话或许会比较准确,因为去年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所以我们以2018年为例,当年的全国生猪出栏量为69382万头。 这样看的话,新闻报道中我国年消费量6.5亿头猪和实际情况基本上误差不大。 过去近一年,先是非洲猪瘟,再是疫情,导致猪的供应跟不上,猪价顺势飞上了天,一度逼近40元/公斤。 在这种大利好之下,无论是散户还是猪企,纷纷扩大产能,但现实市场有一个滞后性,由于仔猪到出栏需要6到7个月的时间,前面半年还没产生什么大的变化,现在已经到了9月份,2、3月份那批增加的产能也到了逐步释放的时候。 7月份我国生猪存栏为25967万头,环比增长4.8%,连续6个月增长,同比增长13.1%,是2018年4月份以来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现在外三元的市价是35.6元/公斤,比上个月降了3.5%。分地区上,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猪价已经跌破35元/公斤,尤其是新疆,最新价降到了32.3元/公斤。 数据来源:中国养猪网 另外,我国8月份CPI同比上涨2.4%,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9.1个百分点。 毫无疑问,越到后面,之前堆积的产能会释放的越来越多,猪价回归正常水平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前面大家一窝蜂地都去养猪,因为现在国内的养殖行业还是散户为主,规模化养殖还是少数,缺乏相应的统筹规划,谁也不知道现在在养的猪到底有多少。 单看这些上市公司,仅上半年,25家上市猪企就忙着在全国大多数省份投资建厂,大约耗资1659亿元,还有一些像万科这样的其他行业大佬搞起了跨界养猪。此外,今年4月份到7月份有41596家新注册的养猪企业,比去年增加了175%。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规模猪场全覆盖监测,7月份有2916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今年以来新建规模猪场投产累计已达9093个,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已有11202个复养。 不过,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所说的“养猪规模20亿头”从逻辑上来看并不可靠。新希望总裁表示,按照目前的投资强度,如果要有20亿头猪的产能,大概需要资金两万亿元以上。而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不过1万亿的市场规模,初步估算至少要打个对折。 可以肯定的是,明后两年国内生猪的出栏量肯定是大增的,如果结合节日需求的话,早在明年初猪肉就能回到大致的正常水平。当然,由于没有上帝视角,多少会超过正常需求的7亿头,价格低一些也是理所当然。 规模化替代对猪周期的影响 至于大佬们说的猪肉10元时代,甚至4-5元就不太可能了。 退一步说,就算这20亿头猪真的存在,供应量是需求量的两倍之多,大多数猪卖不出去,价格会低得非常离谱。但要知道,现在一头猪的养殖成本大概是2000块钱,算一头成猪130公斤,就算商家不赚钱也要卖差不多8块钱一斤,加上检疫、屠宰、运输等等杂七杂八的费用10块钱基本等于白养。 如果赚不到钱,商家会选择看看观望甚至是直接屠宰掉。懂点经济学的人应该知道,果贱伤农的时候,农户大多会选择毁掉这些成品,贱卖干脆不卖,倒不如等待市场价格恢复正常,长痛不如短痛。 当这种现象开始出现的时候,就意味着这轮“猪周期”快要进入下半段了:猪肉价格上涨——养殖户大量补栏——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剧增——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 但我认为,这种轮回现象其实是在好转的,猪周期形成的一大原因就是这个市场主要是由个体户主导的,太过分散,也缺乏行业调控能力,完全凭自己意愿决定养殖的量,而这个意愿取决于市场价格,自然而然就陷入了循环。 根本上来说,猪周期是中小养殖个体心理的相互博弈的结果。 但这个博弈造成的波动区间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夸张。拿过去20年的数据作参考,我国年生猪出栏量在5.9亿-7.5亿头猪之间,和实际需求量相差其实不会太大。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而这次疫情淘汰了大量的养殖户,加速了规模化养殖的替代趋势,也就是说,生产者数量减少,但供应规模还有所增加,行业集中度提高之后,信息就不是之前那种两边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了,大家甚至可以坐下来开个会讨论一下现在的供需情况,大家心里都有个数之后,猪周期的上下波动就能够限制在一定的区域。 插句题外话,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确实能够自发地调节供需变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时滞、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往往会缺乏足够的效率,所以没那么好用,并且我们这个市场也不是足够理性。 所以,不管怎么看,这轮猪周期的底部不至于低到4-5块钱这种程度,有点危言耸听了。 并且,唐人神董事长这一出,劝退了大量不理性入局的人,这就使得猪周期的下行趋势进一步得到缓解。 这样看,也算是好事一件。
1、通胀压力显著缓解 本周,统计部门公布了8月份物价数据,CPI当月同比上涨2.4%,涨幅环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与1月份的5.4%涨幅相比,8月份CPI涨幅回落了3个百分点,通胀压力得到显著缓解(图1)。 这中间最大的扰动因素,主要是猪价基数效应。年初春节旺季,叠加疫情初期的物流封锁,猪肉价格出现一波上涨,批发价格一度突破47元/公斤。基数效应也放大了猪价的影响,去年1-2月份是猪肉价格低点。受上述因素影响,1-2月份,CPI篮子中,猪肉分项同比涨幅最高达到135%。仅猪肉一项,对CPI推升即达到2-2.7个百分点。 过去数月,猪肉价格先跌后涨,目前仍保持高位。但由于去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导致同比涨幅出现巨大回落。据统计,8月份猪肉批发价格同比上涨69%,较2月份最高点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仅仅基数效应就贡献了50个百分点。 2、全面通缩脚步渐行渐近 如果说,上半年还在为通胀或滞胀担忧。那么,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将要为通货紧缩而担忧了。 实际上,如果剔除“猪周期”的扰动因素,通缩形势在过去两年已经非常严峻了。2018年初以来,我们的经济工作重心转向了“去杠杆”,政策总基调趋于稳健。再叠加中美贸易战爆发,需求总体较为疲弱,非食品和核心CPI开始了持续了两年多的下行。两者从2018年的2.5%的高点,下降至8月份的0.1%和0.5%,已经距离负通胀仅有一步之遥了。 疫情之后,尽管复工复产较快,但非食品物价通缩形势在持续恶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需求端的复苏显著滞后于供给端和生产端。尽管代表生产端的工业增加值已然转增,代表需求端的指标,如制造业投资、社会零售和进口等指标的累计同比增速,均处于较大幅度的负增长。 受疫情冲击,线下服装零售基本处于冻结状态,CPI中服装鞋帽等分项,物价指数下降明显。而对收入较为敏感的家电、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分项,价格也出现明显下降(图3)。疫情也对租房市场造成非常明显冲击,房租分项从去年底的0.8%,大幅下降至8月份的-1.2%(图4),处于几十年来的新低。 复工持续领先于需求回暖,产能过剩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剧,非食品通胀仍有下降空间。尤其是汽车、家电等大件消费,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或将迎来一波残酷的价格战。此外,国际油价持续处于低位,也加剧了通货紧缩压力。 因此,即使房租等服务价格随着复工复产而出现修复性反弹,非食品通胀短期内,出现趋势性、全面回升的概率也不大。 3、猪周期的反身性,将加速全面通缩阶段到来 由于去年底是猪肉价格本轮周期的最高点,除非猪肉价格在未来几个月大幅上行,否则,基数效应下,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将迅速回落至0,甚至负值区间。 由非洲猪瘟推动的猪肉价格上涨,至今已持续1年半。高额利润下,各大养猪巨头拼命扩张产能;其他行业的大企业也开始斥巨资进入养猪行业。根据财联社统计,目前各大养猪企业规划的养猪产能达到20亿头,远超一年6亿头的消费量。行业人士预计,猪周期拐点最早在明年初到来。 在基础情景下,假设猪肉批发价格维持当前水平至明年一季度,则猪肉价格对CPI的贡献由当前的1.05%,降至0以下,CPI将会降至0。 悲观情景下,猪肉批发价格在明年初开始加速调整,并在明年下半年降至30元钱/公斤。则明年CPI有可能会降至-0.5%至-1%。 当然极端情景下,如果按照市场人士预测,2022年猪肉价格跌至10元,则未来1-2年内,CPI将会进入-1%甚至-2%的负增长时期。 4、别再鼓吹紧缩了 2018年以来的通货紧缩,整体反映了我国经济总需求不足和内需不足的主要矛盾。这背后有贸易争端等外部因素,也有宏观基调总体偏紧等政策因素。 有一种声音,把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给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认为供给侧改革就不需要需求侧管理,甚至认为刺激经济违背了供给侧改革精神初心。这种声音与经济学者圈内对“宽松”完全否定的“主流”舆论一脉相承。近年来,各路专家集中火力批判“宽松”,将宽松简单打上“走老路”标签。将紧缩视作一种“勇敢”和“美德”。这种社会舆论下,宏观政策受到极大干扰,在需要逆周期调节时畏首畏尾,以至错失时机。甚至为了“正确”,宁紧勿松,其结果是放任通缩形势持续不断恶化。 日本例子告诉我们,通缩好比牛皮癣,一旦形成通缩预期,再想摆脱,比登天还难。有意思的是,20世纪90年代,富有道德洁癖的日本,也有一段时间以“通缩”为美,认为零通胀挺好的,宁静而美好。1997年,在通缩日益严峻形势下,日本政府选择了政治正确,通过提高消费税、政策紧缩,进行去杠杆。 从此无论怎么努力,日本再也没有走出通缩。
投资要点 通胀是影响资产价格的核心指标之一,关于通胀的讨论,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为此,我们精心准备了系列专题,通过数据模型预测中国、美国通胀在下一阶段的走势,并回答当前市场上的热点问题。 随着猪周期即将见顶,主流分析认为直到年末,中国通胀将总体处于回落态势,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太多约束。然而,关于明年通胀是否可能超预期上行这一问题,近期市场上有很多分歧的声音,主要聚焦于猪价与粮价方面。 猪价方面,通过对前两轮猪周期的分析,我们判断本轮猪肉价格的高点将出现在2020年9、10月份,同时由于能繁母猪补栏的质量不高,本轮猪肉价格更可能体现出“急涨缓跌”的走势。若从能繁母猪存栏向猪肉价格的传导判断,明年年中猪肉价格可能回落至45元至50元每千克的区间,带入我们的测算模型得到,2021年5月份CPI增速处于阶段性高点时,将位于2.3%至2.6%之间。 粮价方面,疫情及南方大雨之后,小麦、粳稻等主粮与大豆、玉米等饲料粮价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引发了市场对于粮食通胀的担忧。总的来说,粮食价格向CPI的传导有两个路径:1、主粮价格直接作用于CPI粮食项(占CPI总权重2%)。2、饲料粮价格推升生猪养殖成本,最终作用于猪肉价格和CPI猪肉项。但当前政府主粮库存高企,及生猪养殖利润丰厚,将阻碍两个路径中粮食价格向CPI的传导。因此我们认为今、明年粮价,不太可能成为扰动CPI趋势的主要因素。 风险提示 猪价上涨超预期;粮价上涨超预期。 一、CPI远月预测 通胀是影响资产价格的核心指标之一,关于通胀的讨论,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为此,我们精心准备了系列专题,通过数据模型预测中国、美国通胀在下一阶段的走势,并回答当前市场上的热点问题。 随着猪周期即将见顶,主流分析认为直到年末,中国通胀将总体处于回落态势,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太多约束。然而,关于明年通胀是否可能超预期上行这一问题,近期市场上有很多分歧的声音。 上一章节中,我们从CPI预测模型切入,还原更加精确的CPI预判方法。在CPI远月预测方面,仅采用历史均值的方法预测远月CPI增速误差较大,因此我们必须对一些具有强周期性的商品进行弹性调整。 本章中,我们将对当前市场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猪价和粮价做出解答,通过模型判断这两个重要的商品,将如何影响未来一年的CPI走势。 二、猪肉价格何去何从 从前两轮猪周期来看,从能繁母猪存栏量增速拐点传导至生猪价格顶点,时间大约在13个月(生猪存栏为9个月)。本轮猪周期中,能繁母猪存栏拐点出现2019年9月,因此合理判断本轮猪肉价格顶点出现在中秋节前后的9至10月份。 但更为关键的是,猪肉价格在本轮下行周期中的斜率如何? 2019年9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增速上行,但质量不高。低生产率的三元母猪(商品猪)大量留种,降低了未来潜在的生猪供应恢复速度。因此本轮猪价见顶后的下行,较当前能繁母猪恢复速度的斜率,可能进一步降低,表现为“急涨缓跌”的走势。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2460万头,与2019年5月水平相当。从能繁母猪向猪肉价格传导周期1年左右推断,2021年中猪肉价格或在45-50元之间。 假设猪肉价格在中秋节前的9月达到周期性高点60元/千克,此后逐步回落。2021年春节后,猪肉价格回落至50元/千克,年中回落至45元/千克。根据计算,2021年春节后CPI依旧延续上行趋势,但在2021年5月份阶段性高点,CPI同比为2.3%,较历史均值法计算结果低0.7个百分点。(若猪价回落至50元/千克,对应5月CPI为2.6%) 三、粮食价格会超预期么? 疫情及南方大雨之后,小麦、粳稻等主粮与大豆、玉米等饲料粮价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引发了市场对于粮食通胀超预期的担忧。 总的来说,粮食价格向CPI的传导有两个路径:1、主粮价格直接作用于CPI粮食项(占CPI总权重2%)。2、饲料粮价格推升生猪养殖成本,最终作用于猪肉价格和CPI猪肉项。 从主粮涨价的路径来看,历史上货币宽松、或者M2的上行,一定程度与后续粮食价格的上涨有相关性。但粮食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PPI的上行,并抬升主粮的种植成本(种子、农机使用、化肥等),因此数据上PPI与粮食价格的正相关性更加明显。 虽然PPI上行会引发粮食价格的上涨,但其上涨幅度,还取决于政府平抑价格波动的能力,即主粮库存。主粮库存均处于历史低位时,政府平抑价格波动的能力有限,粮商囤积行为会放大粮食上涨幅度(2003、2009)。主粮库存高企时,政府有能力控制粮食价格,主粮价格超预期上涨的可能性很小(2017年)。 从饲料粮涨价的路径来看,当前玉米、大豆等饲料粮库存位于历史低位,的确存在超预期上涨的可能性。饲料粮涨价,理论上可以通过提高生猪养殖成本,向CPI猪肉项传导。 相较于主粮,我国大豆80%以上依靠进口,玉米市场化定价后,其价格走势也与外盘也较为相关。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动荡,极端天气风险频发,大豆、玉米国内外价格超预期上涨的风险较大。 但在另一方面,从饲料粮向猪价的传导,仍需分情况讨论。理论上猪粮比位于高位时,生猪养殖利润会部分吸收饲料粮价格上涨带来的冲击,导致饲料粮价格向猪肉价格的传导不畅。 根据数据回测,猪粮比>;7时,玉米价格对猪肉价格的解释力度仅为13%;猪粮比<;7时,玉米价格对猪肉价格的解释力度高达74%。考虑到当前猪粮比位于异常高位,近期饲料粮涨价对猪价的传导,可能并不明显。 因此无论是从主粮的角度,还是饲料粮的角度,当前粮食价格上涨,不太可能成为今明年CPI超预期的风险点。 四、结论 猪价方面,通过对前两轮猪周期的分析,我们判断本轮猪肉价格的高点将出现在2020年9、10月份,同时由于能繁母猪补栏的质量不高,本轮猪肉价格更可能体现出“急涨缓跌”的走势。若从能繁母猪存栏向猪肉价格的传导判断,明年年中猪肉价格可能回落至45元至50元每千克的区间,带入我们的测算模型得到,2021年5月份CPI增速处于阶段性高点时,将位于2.3%至2.6%之间。 粮价方面,疫情及南方大雨之后,小麦、粳稻等主粮与大豆、玉米等饲料粮价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引发了市场对于粮食通胀的担忧。总的来说,粮食价格向CPI的传导有两个路径:1、主粮价格直接作用于CPI粮食项(占CPI总权重2%)。2、饲料粮价格推升生猪养殖成本,最终作用于猪肉价格和CPI猪肉项。但当前政府主粮库存高企,及生猪养殖利润丰厚,将阻碍两个路径中粮食价格向CPI的传导。因此我们认为今、明年粮价,不太可能成为扰动CPI趋势的主要因素。 五、8月价格数据点评 事件:9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数据。其中8月CPI同比上涨2.4%,增速较上月下行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8月PPI同比下跌2.0%,降幅比上月缩小0.4个百分点,环比回升0.3%。 继7月份CPI短暂反弹后,8月CPI重新走入下行通道。其中,CPI猪肉项由于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因素,同比增速由7月份的85.7%大幅回落至8月份的52.6%,成为带动CPI同比向下的最主要原因。在前文我们已经得出结论,今年中秋节前后猪肉价格将登顶,届时叠加基数因素,将带动CPI同比增速持续下行直至明年春节后。 CPI非食品项喜忧参半。8月份旅游、租房市场继续表现为“旺季不旺”,拖累非食品项同比增速。与人力成本较为相关的衣着加工服务费、家庭服务、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项,同比增速持续下行,表现出疫情后服务业需求复苏仍不稳固。 但在商品项目中,服装、鞋类、通信工具CPI项同比增速上行,相关商品需求出现好转迹象。另外,8月份原油价格继续走高,带动交通工具用燃料、水电燃料项目增速上行。 PPI方面,8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环比继续上行,带动石油相关产业PPI持续改善。但进入9月份后,国际原油价格明显回调,将打断持续6月份以来石油相关产业PPI的回暖势头。 8月份黑色、有色上中游PPI表现亮眼。雨季过后,基建与地产赶工需求支撑黑色、有色产品价格大幅上行。8月份政府债务融资规模达到年内第二轮高峰,同时地产销售情况旺盛,预计近期基建、地产开工需求仍将持续,并对PPI继续形成支撑。 风险提示:猪价上涨超预期;粮价上涨超预期
[摘要]农业农村部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努力将猪肉盘子端稳在自己手中。 一、关于将生猪生产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加大宏观统筹管理力度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生产发展。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9〕44号),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首次提出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要求,要求全国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主产省做到稳产增产,主销省确保一定的自给率。各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基本建设、财政补贴、金融保险、养殖用地等一揽子扶持政策,为生猪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下一步,我部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努力将猪肉盘子端稳在自己手中。 二、关于加大对生猪集约化生产的金融支持 2019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生猪生产发展的金融政策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中央财政对种猪场和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给予贷款贴息。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印发《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明确各地通过地方政府一般债和专项债加大对农业农村领域投入。鼓励各地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安排符合条件的种猪场建设投资项目。下一步,我部将继续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生猪原种场、繁育场、大型生猪养殖场建设的金融支持。 三、关于加强生猪市场调控保障能力 为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国家鼓励屠宰企业建设标准化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配备必要的冷藏车等设备,提高产品加工、储藏和长距离运输能力。我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地方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布局屠宰、销售网点,不断扩大冷链仓储物流能力,健全猪肉产品冷鲜流通和配送体系。下一步,我部将继续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猪肉储备市场调控机制,抓紧编制印发《“十四五”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规划》,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我国猪肉产品冷链运输配送能力。 四、关于推动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 国家高度重视生猪生产监测工作。2019年4月,农业农村部批准建设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建立了包含重庆市200多个样本采集点的生猪、猪肉市场价格监测体系,通过大数据开展重庆地区生猪生产数据分析,构建重庆生猪价格在全国区域空间市场的对应关系,为区域生猪生产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支持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试点开展生猪全产业链数据监测,搭建互通融合、开放共享、精准高效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分析研究、信息发布、技术咨询和分级共享等功能,更好地为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最近猪肉价格是比前阵子便宜了一些,打折的时候24元/斤可以买到。”长沙市民郭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经历非洲猪瘟的产业阵痛后,中小养殖户的淘汰出清,加速了生猪养殖向龙头企业聚集。对此,财信证券分析师杨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生猪供给的逐步恢复,猪肉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不过,短期内生猪供给偏紧的局面难以出现较大改善,同时考虑到行业养殖成本较高和消费需求增加,短期内猪价难以出现大幅回落。因此,下半年猪肉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但将维持相对高位。” 供需仍处紧平衡状态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为37.50元/公斤,同比上涨38.89%。 对此,杨甫认为:“当前,由于生猪生产供给和需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生猪价格预计维持高位运行。”杨甫表示,上述判断是基于四点依据。首先是仔猪、二元母猪的价格均创下新高。农业农村部以及Wind最新数据显示,全国仔猪均价、二元母猪均价分别为109.03元/公斤、81.73元/公斤,同比增长117.76%、81.74%。“两者均处于历史高位,说明生猪供给偏紧的局面仍没有变。” 其次是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仍处于较低水平。杨甫指出:“虽然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均实现增长,但就其存量水平看,当前生猪存栏规模相当于2017年、2018年同期水平的70.75%、76.70%,能繁母猪存栏规模相当于2017年、2018年同期水平的73.28%、81.90%,且当前能繁母猪存栏中三元母猪占比较高,其生殖效能大打折扣。” 第三,养殖成本对猪肉价格也将起到支撑作用。从主要生猪养殖上市企业来看,自繁仔猪育肥成本约为14元/公斤,外购仔猪育肥成本约为26元/公斤。杨甫认为:“近期玉米、大豆价格维持高位运行,进一步加大生猪养殖的成本压力,若生猪价格跌破外购仔猪育肥成本,部分养殖企业将会选择观望或者出清。” “此外,下半年受学校开学、中秋国庆节假日等影响,猪肉消费需求将有所增加。”杨甫表示,在下半年传统猪肉消费旺季即将到来之时,生猪价格也不具备立现拐点的基础。 部分公司8月份销售亮眼 从几家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的最新销售简报来看,由于猪价维持在高位运行,8月整体销售收入仍非常可观。 牧原股份生猪销售简报显示,2020年8月份,公司销售生猪163.4万头,比7月份环比有所下降;2020年8月份销售收入59.12亿元,与7月份销售收入基本持平;商品猪销售均价34.47元/公斤,比2020年7月份下降2.16%。 新希望2020年8月份销售生猪67.86万头,环比变动25%,同比变动92%;收入为23.46亿元,环比变动26%,同比变动244%;商品猪销售均价35.21元/公斤,环比变动-3%,同比变动73%。 唐人神2020年8月生猪销量10.70万头,环比上升30.3%,同比上升47.4%;销售收入合计2.86亿元,同比上升169.5%,环比上升24.3%。 “猪价目前整体保持高位,明年相对今年可能会有所下跌,但下跌的幅度有限。”唐人神证券部谭勇波对记者表示,由于公司在饲料业务、生猪养殖以及肉类制品拥有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在其他板块的利润可以弥补部分猪肉周期底部带来的利润摊薄。 “由于生猪存栏的逐步恢复,即便猪肉价格整体趋势是下跌的,但是公司出栏量的上升使得利润维持较高水平。”谭勇波还强调:“未来公司将主要靠成本控制来抵御周期底部风险,只有保持较低的成本才能在周期底部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 此外,主营优质冰鲜禽肉的湘佳股份在生猪方面也有布局。湘佳股份董秘何业春对记者表示:“从目前产能恢复速度以及现有产能生产效率来看,个人认为猪肉价格不会在下半年出现拐点。” 对于湘佳股份的跨品种布局,何业春解释称:“生猪板块以1万头种猪、20万头商品肉猪作为公司在家禽板块之外的产业链延伸布局,将主打差异化,引入地方优良品种,侧重高中端猪肉产品开发,丰富冰鲜品类,满足不同冰鲜消费群体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从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的几家龙头企业来看,凭借坚实的业绩基础,目前市盈率仍维持在较低位置。其中,牧原股份上半年归属净利润107.8亿元,动态市盈率为13.76倍;新希望上半年归属净利润31.64亿元,动态市盈率22.01倍;唐人神上半年归属净利润4.32亿元,动态市盈率仅9.9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