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周二,沪深两市在外围市场大涨的带领下出现大幅反弹的走势,美股走势特别强劲,可以用疯狂来形容,隔夜美股全线大涨,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1%,道琼斯指数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创出历史新高,首次突破9,900点历史记录。美股的强势走势带动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反弹,A股市场也逐步开始向3,000点整数关口发起进攻,6月份实现开门红,6月1号沪深两市大涨,宣告了6月份A股市场将迎来大幅反弹的机会,上证指数有望收复3,000点失地。美国股市近期强劲回升,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股神巴菲特也没想到美股反弹如此强劲。纳指在科技龙头股不断创新高的背景下率先创出新高,连巴菲特清空的航空股也大幅上涨。 为什么在美国当前经济仍很差、疫情快速扩散时,美股却走出深V走势,大幅上涨?有两点原因。第一点,美联储大量放水,带动全球央行放水,美联储将基准利率降到零及采取无限量化宽松,给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造成流动性严重过剩;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实施负利率,同时实施大量的宽松措施,也给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流动性。流动性过剩,实体经济投资机会少,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股市,使得美股大反弹。第二个原因是对美国经济复苏的提前反应,尽管现在美国经济仍然非常低迷,失业率依然较高,但股市往往提前3-6个月反映经济变化,因此虽然现在经济尚未恢复,但股市却走出了强势上涨的走势。经济复苏的迹象已经显现出来,美国推出2万多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加上美联储放水,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回升,美国大部分州已经提前复产复工,也提振了经济增长。根据最近公布的5月非农就业数据,5月新增非农就业数据250万,相比4月减少2070万,有了明显的改善迹象,大幅好于市场预期的800万。由此可见美国很多人仅是暂时失业,一旦经济复苏,这些失业人口将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使得新增非农就业数据比较理想。 从行业来看,餐饮行业贡献的新增就业最大,其次是建筑业和教育医疗行业,这种现象非常好理解,因为一旦复产复工,疫情得到一定控制,首先餐饮行业会复苏,餐馆重新开张,直接带来就业人口的增加。美国航空股上涨的逻辑也受益于边际改善,就业回暖、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都提振了市场对航空股的信心。6月4日美国四大航空公司之一的美国航空公司公布了复航计划,表示7月航班将恢复55%,这与之前的计划相比已大幅提升。巴菲特此前在底部清空航空股,主要逻辑是疫情导致航空公司的生意发生巨大变化,航空公司在得不到及时救助的情况之下存在破产倒闭的风险。第二个逻辑是即使客流量恢复到七八成,但航空公司航班数量不便,会造成大量飞机闲置。总的来说,巴菲特卖航空股的逻辑即为他长期以来坚持的逻辑: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如果公司生意不好,未来利润可能被吞噬,只能止损认错。实际上这与股市本身关系不大,巴菲特本身就不太喜欢航空等周期股。 虽然美股出现了大幅反弹的走势,但美国经济复苏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周一世界银行发布了半年度全球经济展望,明确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约5.2%,成为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与IMF在4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相比,世界银行的估计更为悲观。而中国经济在今年有望实现正增长,一季度我国GDP下降了6.8%,但二、三、四季度会逐步恢复,弥补一季度的下滑,世界银行预计我国全年经济可能实现1%的净增长,2021年会大幅反弹6.9%;预计2020年美国经济将萎缩6.1%,明年将增长4%;欧元区今年将萎缩9.1%,明年增长4.5%。由此可见,从全球经济面来看,我国经济会率先复苏,且明年会继续回升。 但相对于美股的强劲表现来看,A股市场表现相对较弱,大盘探底后缓慢复苏,这一定程度上也属于我之前给大家提到的镜面效应,即急跌指数反弹一般也为急涨,慢跌指数反弹起来也是慢涨,就像镜子一样。美股3月份出现断崖式下跌,半个月内见到了4次熔断,而反弹时资金急于补仓,加上美国大部分投资交易已是量化交易,有机器人下单,因此美国股市反弹时会出现V形反弹,当然这也与美国上市公司,特别是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强有关。美国科技龙头股率先创出历史新高,反映出公司基本面和长期股权价值是最重要的,吸引了大量资金配置,此外美国股市质量好的上市公司比例明显较高。 A股市场反弹时较缓慢,原因是此前下跌缓慢,反弹时没有强劲补仓的需求,反弹较慢,从上市公司质量来看,与美股相比A股市场龙头公司的投资吸引力和美国龙头公司有差距,另外,具有投资吸引力的好公司的占比也较少。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美股始终维持较高退市率,只要上市公司触犯退市条件,无论是交易条件还是盈利条件,都会被及时从市场上清理出去,美股退市率一度高达8%左右,这会形成优胜劣汰,及时把绩差股、不适应经济转型的股票清理出市场,留下经过考验的优质股票。A股市场在过去三十年未严格贯彻退市制度,很多地方政府以上市公司数量作为考核标准,一旦有上市公司可能触犯退市条件,例如连续两年亏损,就会想各种办法来保壳。 一些股市不死鸟历经十几年,不断改名、改主营业务,这些公司没有太大投资价值,特别是新证券法将规定将全面推行注册制,将来这些资源的价值会越来越低。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上市公司本应被清理出市场,但一直留在市场上,造成垃圾股占比较多,这也是A股指数过去十年涨幅较少的原因,一部分消费白马股、科技龙头股不断上涨,但又有大量股票不断下跌来拖累指数,这两者效用抵消后指数看起来没有表现。因此完善退市制度,及时将绩差股清理出市场,是未来实现赚钱效应、提高A股上市公司质量、提高指数表现的重要途径。 资本市场本来就是一个资源配置的市场,将资源配置给优质的上市公司,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这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最好途径,也是资本市场存在的最根本的理由。因此完善退市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才能切实提高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改变A股市场脱离经济基本面的现状。我国经济在过去十年实现了大踏步的发展,新经济大量出现,以BATJ为代表的新兴企业成长为世界级龙头企业,但A股市场与之失之交臂,A股投资者未享受经济转型成果,却承担了经济转型成本,A股大量上市公司还是传统行业公司,在经济转型中,占比不断下降,造成A股的表现落后于经济基本面。将来随着资本市场的改革深化及注册制的推行,不断吸收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新经济的企业上市,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股市表现落后于经济的现状,让我们拭目以待。
美股回调风险上升 在全球经济活动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美股连续上涨。业内人士说,流动性利好和预期经济最差时刻已过成为美股连续上涨的重要原因,但美股回调风险已需引起重视。 摩根资管亚洲首席市场策略师TaiHui表示,当前标普500指数回到年初水平,纳指再创新高,意味着各国央行稳定市场的努力开始奏效,但实际上全球经济活动远未达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此轮上涨缘于投资者认为经济衰退最糟糕的时期已过,在此情况下,股票投资者倾向于关注长期收益前景,而非关注未来12个月的经济形势。 TaiHui指出,风险资产的势头强劲或持续数周,若投资者继续消化快速复苏的影响,股市回调的风险将上升,尤其是容易受到疫情以及外围摩擦升级影响的行业。未来的潜在风险体现在:一方面,第二波疫情威胁尚未消除,尤其在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国新感染率上升的情况下;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对外围摩擦再度升级持谨慎态度,而失业率上升和破产的第二轮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复苏。 少数派投资认为,此轮美股反弹主要是居民、外资和杠杆共同作用的结果,反弹核心在于美联储应对疫情向全球市场投放了史无前例的货币流动性,包括重启零利率和启动不限量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且,如今各个经济体的降息空间非常小,降息周期也缩短,全球货币宽松推动了全球最大经济体的股市反弹。 专注资产配置解决方案的吸引子科技也表示,即使考虑到2021年的经济恢复,美股估值也不便宜,美股的连续上涨只有利率下行才能解释。 A股仍具吸引力 3月份美股大幅回调时A股跌幅更小,但在4月以来的本轮反弹中,A股指数涨幅却不及美股。机构人士认为,本轮反弹A股和美股的差异主要与资金面有关,A股在全球股市中仍具有吸引力。 少数派投资指出,国内流动性释放较为克制,同时货币宽松支持实体经济,因此无需从两个月的视角判断两地股市的差异。 富达国际中国区股票投资主管、基金经理周文群认为,A股在全球股市中仍具有吸引力。中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势头不减,基建投资和消费升级将有望引领经济反弹。整体看,由于受疫情和海外不确定因素影响,A股整体业绩或会有下调空间,但科技创新仍是重要增长点,而且强者恒强的格局也愈加突显,流动性宽松将支持股指震荡上行。短期内建议规避出口型企业,长期挖掘有机会成为全球性企业的标的。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指出,从过往数据看,目前上证综指与标普500指数的相对表现已经达到一个拐点,预示着未来上证指数的相对回报更好。随着基本面边际改善、市场长期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和货币宽松的持续,长期看中国将相对跑赢美国市场。港股方面,在3月份的下跌中,恒指也触及当前周期的低点,这个低点不太可能被突破。他认为,未来A股和港股有可能受到美国成长股泡沫破灭的影响,但即便有影响,价值投资者也不会拒绝更好的价格。 价值与成长同受关注 与纳指引领美股反弹类似,A股今年以来创业板表现最为强势。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今年以来创业板指上涨22.46%,同期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3.49%、1.39%。基金经理认为,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股依旧是重要的布局方向,但传统行业中的一些价值股也值得关注。 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科技仍是未来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在目前市场分化特征显著的情况下,从平衡组合风险收益特征来看,也需投资一些安全边际较高的传统产业。由于这些公司本身管理较优秀,虽然处于传统行业,但长期需求预期相对稳定。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竞争缓和的状况下,企业经营波动变小,叠加非常低的估值水平,未来收益可期。 吸引子科技表示,成长风格表现远超价值风格是最近半年全球股市的普遍现象,现在已经极化,目前美股的风格正在发生变化,能否持续要看利率能否回升。预计A股价值风格里严重低估的行业将出现修复,比如非银。 另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未来对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外部因素,但长期看会加速推动国产化进程。所以,在科技领域长期看好企业信息化和云化,一是未来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将不再受地域的限制,不同地点员工的沟通将更有效率;二是企业的运转不会因为一个地区的突发事件停摆,企业的运营费用也将大大降低。 本周二晚间,美股表现分化:纳指上涨0.29%,盘中突破10000点,创历史新高,但标普500与道指分别下跌0.78%和1.09%。实际上,近一段时间,美股在强劲反弹中持续分化,纳指从3月底的6631.42低点上涨至9953.75点,涨幅超50%,远超标普500与道指。 虽然美股持续反弹,但机构认为美股回调风险正在上升。在本轮反弹中,虽然A股不及美股,但A股在全球股市中仍具吸引力。在近期全球股市成长股持续跑赢价值股的风格背景下,传统行业中的一些价值股也开始受到机构关注。 □本报记者李惠敏林荣华
文/新浪财经首席评论员 艾堂明[微博] 微信公众号:老艾股学堂(laoaigxt) 大家好!新的一周又要开始了,上周虽然是周线大阳线,但主要功劳都是周一的,此后连续四天都是以休整为主。 所以涨虽然涨了,但却让人心里不过瘾,特别是后面憋了四天,等了四天,却也啥也没等到,只在周五等了个小小的红周五。 而且红周五还是在外盘的带动下实现的,看到亚太股市全都涨了,美股期货也起来了,生怕错过晚上美股的大涨,尾盘才在资金流入的推动下,收了个红周五。 人家美股晚上确实涨了,而且是超出预期的大涨,道指大涨超3%,纳斯达克虽然只涨了2%,但却一举收复2月份的高点,再创历史新高。 这个事可真是太有标志性意义了,美国至今仍是全球疫情的震中,在三月份大跌时,更是以动辄熔断而扬名天下,但人家现在却率先收复失地并创新高。 而反观我大A股,身处全球抗疫最成功的国家,三月份在全球股市大跌时还算是比较抗跌的,但现在却在反弹大潮中,落后于其他国家,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而且本想指望美股的大涨能带一带我A股,但此后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声明承认数据存在误差。如果将那些“有工作”但“没在工作”的人也归类到“失业”类别的话,5月美国的真实失业率将达到约16.4%,比官方当天公布的13.3%要高3.1%。 而美股周五大涨的主要原因就是失业数据好于市场普遍预期,成为市场行情飙升导火索。特朗普还急不可耐地开发布会表功,称“今天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复苏。” 真实的数据到底是啥样的,咱也不知道,但有两点要说一下,一是即使真实失业率达到16.4%,也低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测的20%。 二是4月的失业率也发生过计算误差的情况,官方公布的为14.7%,真实失业率应在20%左右,但这也没妨碍美股的上涨。 所以美股会因失误的数据作何反应,我大A股对于美股周五的上涨到底是跟还是不跟,其实不用着急,周一早上看看美股期指的表现就可以了,人家6点就开始交易了。 另外亚太股市的表现可以作为参考,日、韩、澳都是早上8点就开盘了,富时A50期指9点开盘,港股9:20开盘,都可以提前作为A股走势的参考。 其实老艾想说的是,何必在意人家的脸色?不管人家是涨是跌,你落后很多就是最大的事实,人家涨,你跟涨是应该的,人家跌,你更应该奋发图强,逆势表现,不然到啥时候才能追得上人家? 目前主要是主力机构不作为,好不容易放起来的量在周四周五持续萎缩。而反观人家外资,却在每日不停地流入,贪婪得吸筹。就拿周五来说,北向资金又流入了57亿元,而且是连续5日维持净流入态势,一周累计净买入240亿元。 所以内资如果再不努力,筹码又要被外资抢光了,到最后内资又只能是追高进场,给人家外资抬轿,毕竟这种事已经干得轻车熟路了。 而要想把行情继续向上推进,主流板块必须得起到表率作用,仅是炒概念是不行的。就拿上周来说,地摊经济炒得如火如荼,但对于整个市场的带动却不大,也没能把大盘推上去。 所以下周大家要重点关注主流板块的动向,既包括传统行业如消费、金融,也包括科技行业如芯片、消费电子等。如果这些板块不作为,市场仍停留在炒概念的阶段,那就不可能有中长线投资思维,只能搏一些快进快出的短线交易机会。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希望内资争口气,逐步往上反弹,至少要拿下3000点,成交量恢复到万亿水平,把牛市氛围烘起来,把场外资金都诱进来,才有资格像金毛那样邀功请赏。 震荡行情怎么办?期权期指是应对震荡的利器,可以涨时做多,跌时做空,双向操作,再加上T+0交易机制,盘中可以多次波段操作,及时落袋为安,避免股票T+1的尴尬。 想学习期权期指知识以及实战技巧,可以点击收看新浪理财大学的《老艾聊期权期指》视频课程,有全套方法讲解。(点击试看,99元特惠仍在进行中!)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艾股学堂(laoaigxt),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微博:老艾观察)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首席评论员、资深投资人。)
本轮美股暴跌的根源不是流动性问题,美联储降息与量化宽松对美国股市的提振效果,恐怕不如2009年。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股下跌的时间分别是31个月与17个月,跌幅分别达到49%与57%。以史为镜,本次美国股市调整远未结束。 2020年3月以来,美国股市动荡明显加剧。3月9日与3月12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均超过2000点。美国股市四天内两次触发向下熔断机制,这一现象前所未有。 截至3月12日晚,与2020年年内最高点相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下跌幅度分别为28.3%、26.7%与26.6%,均在技术意义上进入熊市。 从2017年年底以来,笔者就一直在唱空美国股市,预测成绩可谓好坏参半。2018年,美股巨震,年内一度出现20%左右的下跌,笔者当年年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预言美股将会显著调整的评论一度受到市场普遍关注。2019年,美股一路向好,迭创新高。2020年第一季度,美股可谓血流成河。 笔者从2017年年底就开始看空美国的主要逻辑包括:第一,自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至2017年底,美股连续9年持续上涨,几乎没有经历重大调整,经过周期调整后的长期市盈率指数已经处于很高水平;第二,美联储自2015年年底启动的新一轮加息周期,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对美股上行形成掣肘;第三,在较长一度时间内,美股上涨的主要逻辑之一,是盈利丰厚的头部企业用现金回购股票,从而不断推高美股的每股盈利。这意味着,头部上市企业其实是自己坐庄。一旦头部企业盈利出现问题,那么这一模式就难以持续。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美国股市还能在2019年重新上涨呢?笔者认为,2019年美股上涨的主要逻辑,乃是市场对美联储重新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自2019年年初起,特朗普就在不断敲打美联储,认为美联储鹰派的货币政策损害了经济增长。市场关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开始变得强烈。2019年下半年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印证了市场的预期。 为何进入2020年以来,尤其是在2020年3月初,美国股市的本轮下跌会如此猛烈呢? 从直接原因来看,美国政府对肺炎疫情应对不力,导致肺炎疫情目前在美国快速蔓延,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上升,这是美股下跌的导火索。2020年1月23日,美国就出现第1例确诊病例。但美国政府在初期并未对新冠肺炎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疫情蔓延开来。疫情在2020年3月急转直下。3月3日,确诊人数还仅为64人。3月7日上升至213人。3月10日、11日与12日,确诊人数分别为472、696与987人。截至3月12日,美国已经出现29起死亡案例。迄今为止,白宫采取的应对肺炎疫情的举措依然让市场感到失望。这也是为何3月12日尽管纽约联储宣布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注入,但市场依然不买账的原因。 从更深层面来看,导致本轮美股猛烈下跌的原因,也与近年来美国股市上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有关。 变化之一,是在长期低利率与美股持续上涨背景下,很多原本投资保守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开始不断增加权益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过去,诸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长期机构投资者,投资风格比较保守,资产组合中权益资产占比有限。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利率不断走低一方面导致这些机构投资者资产端收益下降,另一方面导致其折算为现值之后的长期负债上升(例如保险公司年金险未来支出是固定的,市场利率下降将会提高这些支出的现值)。在这种情形下,由于看到美股在持续上涨,上述长期机构投资者自然会提高权益资产占比。来自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的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自然也会持续推高美股指数。 变化之二,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时间内,全球股市上指数投资、ETF投资等被动投资开始流行,基于算法的机器交易与高频交易越来越火爆。这些投资在市场繁荣时期固然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但其占比上升背后也隐藏着一个重要缺陷。那就是各类投资者的投资风格越来越相似。一旦股市指数短期内显著下跌,几乎所有实施被动交易与机器交易的投资者都会选择出售风险头寸以止损(同时换回流动性)。而如果各类交易者在短期内集体出售风险资产,这无疑会造成风险资产价格大跌,进而引发新一轮集体出售。如此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变化之三,是美国股市的头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美国股市市值最高的股票几乎都是蓝筹科技股,例如苹果、微软、亚马逊、谷哥、Facebook等。众所周知,互联网企业具有赢家通吃的特征。这就造成股市中利润与收入不断向头部企业聚集,导致头部企业基本面越来越强,而头部企业又动用大量现金回购自身股票,不断推高每股股价。这一现象,导致那些表面上配置了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其实是在以很大比例配置头部企业的股票。股市的过度头部化,也会造成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其实过度集中。一度头部企业盈利发生恶化,或者市场出现大的震荡,那么投资者就可能集体抛售。而一旦头部企业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就会造成股指显著下跌,同时给投资者带来较大损失。 如果我们把上述三个结构性变化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到当前美国股市的内在脆弱性。多年来,以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为代表的长期投资者,源源不断地把长期资金大量投资于美国股市的指数基金与ETF,而后者的大部分资金又配置在美国股市的头部企业上。肺炎疫情的爆发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强,开始抛售部分股票。股价下跌触发大量被动投资与机器交易的平仓线,引发大规模集体抛售,导致美股指数显著下跌。美股指数下跌又会触发新一轮平仓行为。在看到这一点之后,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会抢在市场之前出售股票,这自然又会加剧新一轮股指下跌。 综上所述,本轮美国股市下跌的最重要原因,其实还不是高风险投资者(例如对冲基金)通过大规模杠杆交易推高股市形成泡沫所致,而是原本稳健的机构投资者不断增持权益资产、投资过度集中在指数资金与ETF,后者的投资又高度集中在头部企业所致。这也可算2020年美国股灾的新特征。 从更长视角来看,由于美国居民部门大量持有权益资产,2020年迄今为止的美股暴跌,意味着居民部门将会遭受巨大的账面损失,由此产生的负向财富效应,将会损害消费增长。考虑到美国投资增长本就疲弱,一旦消费增速下行,美国经济增速就会加速下跌。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3%,显著低于2018年的2.9%。2020年美国经济增速很可能低于1%。基本面因素的恶化反过来也会对股市造成新一轮冲击。 如前所述,本轮美国股市暴跌的根源不是流动性问题,因此美联储降息与量化宽松对美国股市的提振效果,恐怕不如2009年。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股下跌持续的时间分别是31个月与17个月,跌幅分别达到49%与57%。以史为镜,本次美国股市的调整可能远未结束。
本轮美股暴跌的根源不是流动性问题,美联储降息与量化宽松对美国股市的提振效果,恐怕不如2009年。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股下跌的时间分别是31个月与17个月,跌幅分别达到49%与57%。以史为镜,本次美国股市调整远未结束 文 / 张明 2020年3月以来,美国股市动荡明显加剧。3月9日与3月12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均超过2000点。美国股市四天内两次触发向下熔断机制,这一现象前所未有。 截至3月12日晚,与2020年年内最高点相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下跌幅度分别为28.3%、26.7%与26.6%,均在技术意义上进入熊市。 从2017年年底以来,笔者就一直在唱空美国股市,预测成绩可谓好坏参半。2018年,美股巨震,年内一度出现20%左右的下跌,笔者当年年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预言美股将会显著调整的评论一度受到市场普遍关注。2019年,美股一路向好,迭创新高。2020年第一季度,美股可谓血流成河。 笔者从2017年年底就开始看空美国的主要逻辑包括:第一,自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至2017年底,美股连续9年持续上涨,几乎没有经历重大调整,经过周期调整后的长期市盈率指数已经处于很高水平;第二,美联储自2015年年底启动的新一轮加息周期,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对美股上行形成掣肘;第三,在较长一度时间内,美股上涨的主要逻辑之一,是盈利丰厚的头部企业用现金回购股票,从而不断推高美股的每股盈利。这意味着,头部上市企业其实是自己坐庄。一旦头部企业盈利出现问题,那么这一模式就难以持续。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美国股市还能在2019年重新上涨呢?笔者认为,2019年美股上涨的主要逻辑,乃是市场对美联储重新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自2019年年初起,特朗普就在不断敲打美联储,认为美联储鹰派的货币政策损害了经济增长。市场关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开始变得强烈。2019年下半年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印证了市场的预期。 为何进入2020年以来,尤其是在2020年3月初,美国股市的本轮下跌会如此猛烈呢? 从直接原因来看,美国政府对肺炎疫情应对不力,导致肺炎疫情目前在美国快速蔓延,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上升,这是美股下跌的导火索。2020年1月23日,美国就出现第1例确诊病例。但美国政府在初期并未对新冠肺炎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疫情蔓延开来。疫情在2020年3月急转直下。3月3日,确诊人数还仅为64人。3月7日上升至213人。3月10日、11日与12日,确诊人数分别为472、696与987人。截至3月12日,美国已经出现29起死亡案例。迄今为止,白宫采取的应对肺炎疫情的举措依然让市场感到失望。这也是为何3月12日尽管纽约联储宣布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注入,但市场依然不买账的原因。 从更深层面来看,导致本轮美股猛烈下跌的原因,也与近年来美国股市上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有关。 变化之一,是在长期低利率与美股持续上涨背景下,很多原本投资保守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开始不断增加权益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过去,诸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长期机构投资者,投资风格比较保守,资产组合中权益资产占比有限。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利率不断走低一方面导致这些机构投资者资产端收益下降,另一方面导致其折算为现值之后的长期负债上升(例如保险公司年金险未来支出是固定的,市场利率下降将会提高这些支出的现值)。在这种情形下,由于看到美股在持续上涨,上述长期机构投资者自然会提高权益资产占比。来自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的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自然也会持续推高美股指数。 变化之二,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时间内,全球股市上指数投资、ETF投资等被动投资开始流行,基于算法的机器交易与高频交易越来越火爆。这些投资在市场繁荣时期固然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但其占比上升背后也隐藏着一个重要缺陷。那就是各类投资者的投资风格越来越相似。一旦股市指数短期内显著下跌,几乎所有实施被动交易与机器交易的投资者都会选择出售风险头寸以止损(同时换回流动性)。而如果各类交易者在短期内集体出售风险资产,这无疑会造成风险资产价格大跌,进而引发新一轮集体出售。如此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变化之三,是美国股市的头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美国股市市值最高的股票几乎都是蓝筹科技股,例如苹果、微软、亚马逊、谷哥、Facebook等。众所周知,互联网企业具有赢家通吃的特征。这就造成股市中利润与收入不断向头部企业聚集,导致头部企业基本面越来越强,而头部企业又动用大量现金回购自身股票,不断推高每股股价。这一现象,导致那些表面上配置了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其实是在以很大比例配置头部企业的股票。股市的过度头部化,也会造成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其实过度集中。一度头部企业盈利发生恶化,或者市场出现大的震荡,那么投资者就可能集体抛售。而一旦头部企业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就会造成股指显著下跌,同时给投资者带来较大损失。 如果我们把上述三个结构性变化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到当前美国股市的内在脆弱性。多年来,以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为代表的长期投资者,源源不断地把长期资金大量投资于美国股市的指数基金与ETF,而后者的大部分资金又配置在美国股市的头部企业上。肺炎疫情的爆发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强,开始抛售部分股票。股价下跌触发大量被动投资与机器交易的平仓线,引发大规模集体抛售,导致美股指数显著下跌。美股指数下跌又会触发新一轮平仓行为。在看到这一点之后,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会抢在市场之前出售股票,这自然又会加剧新一轮股指下跌。 综上所述,本轮美国股市下跌的最重要原因,其实还不是高风险投资者(例如对冲基金)通过大规模杠杆交易推高股市形成泡沫所致,而是原本稳健的机构投资者不断增持权益资产、投资过度集中在指数资金与ETF,后者的投资又高度集中在头部企业所致。这也可算2020年美国股灾的新特征。 从更长视角来看,由于美国居民部门大量持有权益资产,2020年迄今为止的美股暴跌,意味着居民部门将会遭受巨大的账面损失,由此产生的负向财富效应,将会损害消费增长。考虑到美国投资增长本就疲弱,一旦消费增速下行,美国经济增速就会加速下跌。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3%,显著低于2018年的2.9%。2020年美国经济增速很可能低于1%。基本面因素的恶化反过来也会对股市造成新一轮冲击。 如前所述,本轮美国股市暴跌的根源不是流动性问题,因此美联储降息与量化宽松对美国股市的提振效果,恐怕不如2009年。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股下跌持续的时间分别是31个月与17个月,跌幅分别达到49%与57%。以史为镜,本次美国股市的调整可能远未结束。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研究员,编辑:王延春)
美股巨震!过去12小时换了3档节奏,变化太快!到底发生了什么?美联储有最新表态,中国资产能否继续独立? 全球股市的画风变化真的是太快了,都有点感觉跟不上节奏! 昨晚上欧美股市收盘的画面大概是这样的: 今天早上美股的期指就变成这样了: 在即将成稿之际,画风又变成了这样,跌幅快速收窄: 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引发如此巨震?中国资产会否受到冲击呢? 昨晚市场回顾 昨晚美股收盘,道指涨0.7%报26346.01点,标普500涨0.91%报2919.4点,纳指涨1.02%报7903.74点。 据wind,美国大型科技股多数收涨,苹果涨1.17%,亚马逊涨0.97%,奈飞跌1.18%,谷歌涨1.03%,Facebook涨1.18%,微软涨1.89%。中概股多数收涨,阿里巴巴涨2.02%。 昨晚美股市场的重磅事件是,美联储公布的9月政策会议纪要。该纪要显示,多数决策者在9月会议上支持降息的必要性,但对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看法仍存在严重分歧。会议记录还显示,决策者认同,在短期货币市场出现动荡之后,联储很快需要讨论是否要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 美联储的一些政策制定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情绪有所加重,并认为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幅度的预期超出了央行的计划。会议纪要显示,部分美联储官员担心要求放松货币政策的市场呼声可能有些过头了。 会议纪要称,9月份会议的“几位与会者”表示,期货市场的价格“目前显示,未来会议提供的融通资金将超出他们认为合适的水平”。从目前情况看,市场强烈押注美联储将在10月份实行今年的第三次降息措施。到2020年,市场预计还会出现更多的降息。 会议纪要称,由于存在潜在的误解,“委员会可能有必要寻求更好的沟通,使市场对政策利率路径的预期与政策制定者自己对该路径的预期保持一致。”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三重申,尽管存在一些风险,但美国经济状况良好,美联储的任务是让经济保持这种状态。 欧洲市场收盘亦多以上涨收报。在此之前的一个交易日,欧美市场杀跌却较为惨重,昨晚却迎来大幅反弹。分析人士认为,全球主要市场对于贸易争端的敏感性要比A股强太多。这也是为何今天早上美股期指突然大跌的主因。穿插期间的消息、谣言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市场的情绪。 中国资产能否继续独立 若要寻找交易线索,首先要看人民币的走势,在美股大跌之后,离岸人民币也开始跳水。也就是说,人民币资产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不过,对于股市而言。其实,对于贸易争端,A股市场从八月份开始就已经逐渐脱敏。分析人士认为,脱敏也是相对的,关键还是要看位置和价格。当市场处于高位时,这种脱敏是不存在的,一定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但在相对低位时,市场的独立性就会体现出来。就目前的行情来看,A股市场的确存在一定的优势。 当然市场并不是没有缺陷。 首先,从九月中旬以来,A股存量博弈甚至减量博弈的特征十分明显。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成交金额上,目前3600亿左右的成交金额与9月上旬的高峰相比,接近腰斩。大盘后续反弹的决定性变量是“补量”,这个量并不需要太大,但不能维持缩量反弹走势。 其次,外资一直是增量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最近几个交易日流入趋缓。在昨日上涨过程当中,净流出近20亿元。这对市场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此外,产业资本依然在流出,9月份创下年内新高。 市场的支撑力量可能主要来自两个方向: 一是银行股。据安信证券统计,2010年以来,2011、2012、2014和2018年的四季度银行股较沪深300和创业板跑出了相对收益,而且强势表现大都持续到了次年1月。即便是四季度整体没有跑赢的年份,银行股在年底12月和次年1月的表现也会“否极泰来”。此外,还叠加财政部《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要求银行对超额计提拨备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将进一步提高股息率)。 二是成长股的变数。这个变数主要来自国债收益率的变化。近期,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持续下行走势当中,DR007在央行净回笼的背景之下出现下行。这意味着,9月下半个月以来市场的资金压力有所缓解,有利于成长股估值的提升。此外,自主可控应该是市场最重要的主题。 从技术角度来判断,A股市场目前仍有进一步反弹的空间。只是多头行情能持续多久,还要取决于上述变量的变化。若持续有增量资金进场,成交量温和放大,板块持续良性轮动,市场或许能走得更远。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外围市场并非对A股没有影响,或有超预期的事件发生,或正面或负面对市场都会带来刺激。在这种情况下做投资策略,可能只有向巴菲特学习了,紧抓价值,忽略波动!短线的交易难度则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