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美股周二收高,截至收盘,道指涨104.09点,或0.35%,报30173.88点;纳指涨62.83点,或0.50%,报12582.77点;标普500指数涨10.29点,或0.28%,报3702.25点。三大股指均创盘中历史新高,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创收盘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史上首次突破3700点。 据财联社报道,Bleakley咨询集团的首席投资官布克瓦(Peter Boockvar)警告称,当前美股看涨情绪已处于危险水平。“市场情绪像我们在2000年初看到的那样高涨。对股票的这种狂热,应该会让看涨者喊停。” 除了Bleakley咨询集团,近期许多机构和市场研究人士对美股走势都频繁发出泡沫预警。投顾公司Alpha Omega Advisors的CEO在11月底曾警告称,美股投资者当前的参与心态,如同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7年(房地产泡沫)一样有害。
摘要 【中泰证券李迅雷:非农就业远低预期 为何美股屡创新高】截止12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均创历史新高,主要与美联储大放水、美股行业结构以及美股优胜劣汰体制有关;此外,与美国经济分化程度高,美股短期激励力度大、静态估值可能被高估也有较大关系。 摘要 1、非农就业持续放缓,永久失业持续增加。美国1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仅24.5万人,远不及预期,为5月复工以来最小增幅,已经连续5个月放缓。永久失业人数再度上升,比重超过五成,长期失业人数同样在上升;美国11月广义失业率仍高达12%,几乎与上月持平。 2、服务业贡献最大,就业结构分化严重。自复工以来,服务业一直是就业的主要贡献,不过政府就业已经连续3个月负增,拖累严重。此外,就业分化依然严重,多数失业者为低薪工作者,高收入群体就业率已经恢复正常,低收入群体依然大幅下滑。 3、第三波疫情加重,货币将持续超发。美国近期依然不断加重,连续4日每日新增病例超过20万人,或与感恩季活动有关。受疫情冲击,美国经济与就业恢复将放缓,随着美国选举基本尘埃落定,财政刺激方案或很快落地,货币将继续超发。 4、美股三大指数均创历史新高的三大原因。截止12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均创历史新高,主要与美联储大放水、美股行业结构以及美股优胜劣汰体制有关;此外,与美国经济分化程度高,美股短期激励力度大、静态估值可能被高估也有较大关系。 1 非农就业持续放缓,永久失业持续增加 美国非农就业持续放缓。1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4.5万人,远不及市场预期的46.9万人,为5月复工以来最小增幅,10月也下修为61.0万人。尽管非农就业仍在正增长,但这主要得益于经济活动恢复下临时性失业的持续减少,不过,我们发现本月临时性失业减少幅度首次不足百万,新增就业人数也已经连续5个月放缓,且本月新增人数远不及前6个月。 此外,本月就业报告数据仅收集前两周情况,而美国疫情防控措施则主要从11月下旬开始再度加强,12月或明年1月美国非农就业或再现负增长。 永久性失业持续增加,广义失业率仍高。尽管11月失业率下滑至6.7%,但仅下滑0.2个百分点,为复工以来最低幅度,或与本月劳动参与率下滑有较大关系。需要强调的是永久性失业再度上升至374.3万人,为13年5月以来新高,占总失业人数的比重也再度超过5成。 此外,长期失业人数(失业27周或更长时间)增加了38.5万至394.1万,创下2013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且本月有工作意愿的非劳动力人数再度增加44.8万人至713.6万人,这些人因为没有持续4周积极寻找工作,不被计入失业当中,通过更宽泛失业率口径来看,11月U6失业率仍高达12.0%,几乎与上月持平。 2 服务业贡献最大,就业结构分化严重 服务就业仍是主要贡献。1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增长仍主要来自于服务业,服务业就业增长了28.9万人,占全部就业增长的118%;商品生产就业增长了5.5万人,贡献了22%;政府就业则减少了9.9万人,拖累了40%,主因是流失了9.3万的临时人口普查员,且政府就业已经连续三月负增长。 具体来看,商品生产中,49%的就业增长来自建筑业(2.7万人),制造业也贡献了49%(2.7万人),主要来自于汽车零部件、家具等相关产品就业人数的增加;服务生产中,运输仓储业成为贡献最大的行业,新增了14.5万人,贡献了50%,主要体现在快递员(8.2万人)、仓储(3.7万人)以及卡车运输(1.3万人),或与房地产的高景气以及圣诞节、“黑五”等活动有关;其次贡献较高的为专业和商业服务(6.0万人)以及医疗保健和社会救助(6.0万人),均贡献21%;而休闲和酒店业仅贡献10%,零售业则再度转负(-3.5万人),拖累12%,其中百货商店裁员2.1万人,体现为疫情的第三波冲击。 就业结构分化严重。11月美国私人非农企业员工平均时薪环比小幅增长0.3%,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同比为4.4%,较上月持平。但薪资同比增速仍高,其背后反映的仍是失业的结构失衡,多数失业者为低薪工作者,根据美国经济跟踪数据,当前最高收入群体就业率较年初已经回升0.2%,而最低收入群体仍下滑20.3%。 3 第三波疫情加重,货币将继续超发 近期美国疫情再度失控。近一周平均每日新增病例约20万人,尤其是12月2日开始连续4天每日新增病例超过20万人,不断创历史纪录。近期新冠确诊病例大幅上升,或与美国感恩节季活动有关,据TSA公布数据,11月16日至11月22日TSA筛查的全国旅客累计将超过610万人,创疫情爆发以来单周出行人数的最高纪录。 美国经济复苏将放缓。尽管疫苗消息不断袭来,但短期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第三波疫情冲击下,美国经济和就业的恢复将放缓。从生产来看,生产的恢复一直慢于消费,且近期恢复所有回落,截止11月28日,美国粗钢产量同比跌幅再度扩大至-14.4%;最近几周,美国发电量同比也持续负增。从需求来看,截止11月29日,美国零售消费活动较基期仍下滑23%,必需消费活动也较基期下滑15%。 财政刺激方案将很快落地,货币将继续超发。往前看,美国选举基本尘埃落定,考虑到疫情仍在加剧,新的财政刺激方案或很快推出;不过较之前的规模将大打折扣,根据最新消息,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民主党)表示,最近的9080亿美元两党提案“应该被用作立即进行两党,两院谈判的基础”。 此外,为辅助经济恢复,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货币宽松,购买资产,继续超发货币。鲍威尔在11月发布会中也强调,并未考虑缩减资产购买的力度,货币政策弹药仍未用尽,如果必要可能会考虑新的工具以及改变资产购买的期限、组合以及规模等。 4 美股三大指数均创历史新高的三大原因 美股创历史新高。据12月4日最新收盘数据显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再度突破3万点,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也创下历史新高。在美国疫情如此严重,经济如此差的背景下,美国股市为何屡创新高呢? 首先,这很大程度上与美联储持续大放水有较大关系。例如,美国二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消费增速却下降10%;三季度GDP同比仍下滑2.9%,而三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仍增长8.2%,居民支出仍下滑了2.2%。 其次,这次疫情对传统周期性行业和服务业的影响比较大,但对新兴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美国的三大成分股指数中,新兴产业的占比较高。如标普500指数中,新兴技术行业和通信行业的市值占比相加就达到41%,这两个行业受疫情影响也相对较小。 相比之下,我国的周期性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市值占比较大,在疫情和经济增速下行影响下,从全样本统计的上证综指看,股指表现就逊色不少。尽管沪深300指数表现也不错,但投资者还是习惯于用上证综指来衡量市场冷暖。 第三,美国股市的优胜劣汰机制远好于国内股市。2016年以来A股总共有1269只新股上市,仅有34只退市。绩差股的股价无法完全反映其退市预期,造成股价和业绩不匹配,拉高了A股市场的估值。在纳斯达克市场上,上市公司退市是一种十分普遍和正常的市场行为。据统计,纳斯达克市场80%左右的股票在上市后的第3年便因公司破产或被购并而退市。2016年以来,纳斯达克IPO上市764家公司,退市714家,退市数量与IPO数量相当。优胜略汰的市场机制下,股价和业绩的匹配度更加合理,就不容易出现过高的估值。2016年来纳斯达克成分股的PE中位数保持在28倍附近,同期A股PE中位数则在44倍附近。 第四,美国经济的分化程度超过中国,表现为大公司的市值占比很高,如美国股市中,500亿美元市值以上的公司,其市值占股市总市值比重超过70%,尤其是苹果、谷歌、脸书、亚马逊、微软、奈飞、特斯拉等互联网或高科技行业的市值富可敌国。这些上市公司在疫情之下表现更强,从而进一步拉高了指数。 从今年前三季度看,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的涨幅前20只股票贡献了97%的指数涨幅。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美国成分股指数与美国股市存在“脱钩”、美国经济与美国资本市场也存在“脱钩”这样一种双脱钩现象。 第五,美股短期激励力度大,静态估值可能被高估。在理性和有效的市场中,静态估值反映未来的预期,即假如预期未来上市公司的盈利上升空间大,则市场会给予当前更高的静态估值,反之则给予更低的静态估值。美股上市公司短期激励力度大,华尔街资本和经营层的职业经理人都有极大的动力做高当期的盈利,从而使得静态估值看起来比较低。 我们通过统计美国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市值最大的60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过去10年回购股数占比、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例,可以发现职业经理人掌控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负债率和更大的回购力度,而研发支出占比却明显较低。可见,职业经理人更加追求公司的短期业绩和股价表现。随着美股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及其继任者陆续退出(美股很多科技公司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立的),职业经理人接管,美股急功近利的现象将会更加明显。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政策变动,贸易问题,全球经济降温。
本轮美股暴跌的根源不是流动性问题,美联储降息与量化宽松对美国股市的提振效果,恐怕不如2009年。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股下跌的时间分别是31个月与17个月,跌幅分别达到49%与57%。以史为镜,本次美国股市调整远未结束 文 / 张明 2020年3月以来,美国股市动荡明显加剧。3月9日与3月12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均超过2000点。美国股市四天内两次触发向下熔断机制,这一现象前所未有。 截至3月12日晚,与2020年年内最高点相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下跌幅度分别为28.3%、26.7%与26.6%,均在技术意义上进入熊市。 从2017年年底以来,笔者就一直在唱空美国股市,预测成绩可谓好坏参半。2018年,美股巨震,年内一度出现20%左右的下跌,笔者当年年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预言美股将会显著调整的评论一度受到市场普遍关注。2019年,美股一路向好,迭创新高。2020年第一季度,美股可谓血流成河。 笔者从2017年年底就开始看空美国的主要逻辑包括:第一,自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至2017年底,美股连续9年持续上涨,几乎没有经历重大调整,经过周期调整后的长期市盈率指数已经处于很高水平;第二,美联储自2015年年底启动的新一轮加息周期,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对美股上行形成掣肘;第三,在较长一度时间内,美股上涨的主要逻辑之一,是盈利丰厚的头部企业用现金回购股票,从而不断推高美股的每股盈利。这意味着,头部上市企业其实是自己坐庄。一旦头部企业盈利出现问题,那么这一模式就难以持续。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美国股市还能在2019年重新上涨呢?笔者认为,2019年美股上涨的主要逻辑,乃是市场对美联储重新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自2019年年初起,特朗普就在不断敲打美联储,认为美联储鹰派的货币政策损害了经济增长。市场关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开始变得强烈。2019年下半年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印证了市场的预期。 为何进入2020年以来,尤其是在2020年3月初,美国股市的本轮下跌会如此猛烈呢? 从直接原因来看,美国政府对肺炎疫情应对不力,导致肺炎疫情目前在美国快速蔓延,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上升,这是美股下跌的导火索。2020年1月23日,美国就出现第1例确诊病例。但美国政府在初期并未对新冠肺炎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疫情蔓延开来。疫情在2020年3月急转直下。3月3日,确诊人数还仅为64人。3月7日上升至213人。3月10日、11日与12日,确诊人数分别为472、696与987人。截至3月12日,美国已经出现29起死亡案例。迄今为止,白宫采取的应对肺炎疫情的举措依然让市场感到失望。这也是为何3月12日尽管纽约联储宣布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注入,但市场依然不买账的原因。 从更深层面来看,导致本轮美股猛烈下跌的原因,也与近年来美国股市上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有关。 变化之一,是在长期低利率与美股持续上涨背景下,很多原本投资保守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开始不断增加权益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过去,诸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长期机构投资者,投资风格比较保守,资产组合中权益资产占比有限。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利率不断走低一方面导致这些机构投资者资产端收益下降,另一方面导致其折算为现值之后的长期负债上升(例如保险公司年金险未来支出是固定的,市场利率下降将会提高这些支出的现值)。在这种情形下,由于看到美股在持续上涨,上述长期机构投资者自然会提高权益资产占比。来自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的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自然也会持续推高美股指数。 变化之二,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时间内,全球股市上指数投资、ETF投资等被动投资开始流行,基于算法的机器交易与高频交易越来越火爆。这些投资在市场繁荣时期固然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但其占比上升背后也隐藏着一个重要缺陷。那就是各类投资者的投资风格越来越相似。一旦股市指数短期内显著下跌,几乎所有实施被动交易与机器交易的投资者都会选择出售风险头寸以止损(同时换回流动性)。而如果各类交易者在短期内集体出售风险资产,这无疑会造成风险资产价格大跌,进而引发新一轮集体出售。如此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变化之三,是美国股市的头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美国股市市值最高的股票几乎都是蓝筹科技股,例如苹果、微软、亚马逊、谷哥、Facebook等。众所周知,互联网企业具有赢家通吃的特征。这就造成股市中利润与收入不断向头部企业聚集,导致头部企业基本面越来越强,而头部企业又动用大量现金回购自身股票,不断推高每股股价。这一现象,导致那些表面上配置了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其实是在以很大比例配置头部企业的股票。股市的过度头部化,也会造成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其实过度集中。一度头部企业盈利发生恶化,或者市场出现大的震荡,那么投资者就可能集体抛售。而一旦头部企业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就会造成股指显著下跌,同时给投资者带来较大损失。 如果我们把上述三个结构性变化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到当前美国股市的内在脆弱性。多年来,以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为代表的长期投资者,源源不断地把长期资金大量投资于美国股市的指数基金与ETF,而后者的大部分资金又配置在美国股市的头部企业上。肺炎疫情的爆发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强,开始抛售部分股票。股价下跌触发大量被动投资与机器交易的平仓线,引发大规模集体抛售,导致美股指数显著下跌。美股指数下跌又会触发新一轮平仓行为。在看到这一点之后,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会抢在市场之前出售股票,这自然又会加剧新一轮股指下跌。 综上所述,本轮美国股市下跌的最重要原因,其实还不是高风险投资者(例如对冲基金)通过大规模杠杆交易推高股市形成泡沫所致,而是原本稳健的机构投资者不断增持权益资产、投资过度集中在指数资金与ETF,后者的投资又高度集中在头部企业所致。这也可算2020年美国股灾的新特征。 从更长视角来看,由于美国居民部门大量持有权益资产,2020年迄今为止的美股暴跌,意味着居民部门将会遭受巨大的账面损失,由此产生的负向财富效应,将会损害消费增长。考虑到美国投资增长本就疲弱,一旦消费增速下行,美国经济增速就会加速下跌。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3%,显著低于2018年的2.9%。2020年美国经济增速很可能低于1%。基本面因素的恶化反过来也会对股市造成新一轮冲击。 如前所述,本轮美国股市暴跌的根源不是流动性问题,因此美联储降息与量化宽松对美国股市的提振效果,恐怕不如2009年。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股下跌持续的时间分别是31个月与17个月,跌幅分别达到49%与57%。以史为镜,本次美国股市的调整可能远未结束。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研究员,编辑:王延春) 【作者:张明】 (编辑:文静)
近期,美科技股反弹无力,纳指创下3月以来最大周跌幅。市场人士认为,美科技股调整仍未结束,但幅度在预期之内。 本周,市场将迎来美联储议息会议。因预期美联储不太可能提供关于货币政策方面更多信息,投资者预计股市大概率会继续调整。 “市场不喜欢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可能是市场未来几个月的常态。”加拿大皇家银行财富管理公司投资策略主管弗雷德里克·卡里尔认为,疫情、美国大选、英国“脱欧”等市场不确定因素持续存在,投资者应为更多市场波动做好准备。 上周,美三大股指均大幅下跌。纳指累计下跌4.1%,创3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周中一度较近期高点回调10%,创美股史上最快回调速度。标普500指数周跌2.5%,为6月以来的最差单周表现,道指累计下滑1.7%。 科技股成为领跌板块。特斯拉本周累计下跌近11%,9月以来跌幅已达25%。五大科技巨头(FAAMG)中,脸书、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周跌幅在4%至7.4%之间不等。 花旗银行分析师认为,现在断言美科技股回调结束还为时过早。此前科技股受到多重利好因素支持,疫情也促进了部分科技服务的需求。同时,利率大幅走低,放大了由未来盈利增长预期驱动股价上涨的感知价值。在这个基础上,部分企业的估值可能已明显超出了合理水平。 FXTM富拓市场分析师陈忠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股本月以来的急剧震荡行情或许只是美股上升路上的又一次颠簸,因为全球央行巨额刺激措施极大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他们憧憬股市再创新高。 本周,为期两天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即将召开。这也是美国11月大选前的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内容包括利率政策声明调整、计划如何使用的前瞻性指引以及对经济和利率前景的展望等。 市场期待美联储能够安抚股市。在业内看来,如果美联储让投资者失望,美股仍会震荡。 保诚金融首席投资策略师昆西·克罗斯比预计,美联储不太可能透露关于货币政策(如债券购买计划)的更多细节,股市大概率会继续调整。 班诺克本全球外汇有限公司首席市场策略师马克·钱德勒预计,美股未来一周会保持震荡,但不会急剧下跌。如果美联储偏向鸽派,美元可能会下跌。 美国大选临近,美财政刺激方案却迟迟未能出台。 此前,美国会参议院未能通过共和党的疫情刺激措施法案,该法案包括将之前的每周600美元(已于7月31日到期)的失业救济金下调至300美元、对小企业的新的商业贷款计划、对学校方面和新冠疫苗检测的资金支持等内容。
昨夜美股继续暴跌,FANGMAN7大科技股市值损失了超过一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印尼的GDP国民生产总值。纳指三天最深暴跌了逾10%,进入技术分析定义的“技术调整”。纳指的这10个点的暴跌,前六大之前涨幅最高的股票,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特斯拉和脸书贡献了60%的跌幅。这是美股三月二十四日触底反弹以来第二大的单天跌幅,最大的单天跌幅发生在六月十一日。 看了一下市场共识对于昨晚美股继续暴跌的解释,不外乎是美股严重脱离基本面、阿斯泰康的新冠疫苗第三阶段人体测试因为实验者的不良反应而被迫暂停,等等。其实,美股早就脱离了地心引力,脱离了基本面。而开发疫苗的并不只有阿斯泰康一家公司。昨天有消息称中国自主开发的新冠疫苗有望在年底前量产。因此,市场共识的这些因素都无法解释美股的暴跌。 在我上周四的报告《美股开始暴跌》以及最近的一系列采访中,我讨论了美股极端的情绪和异常的交易情况,以及美股估值明显泡沫化的因素。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股三月历史性暴跌之后的这一轮历史性上涨中,不仅仅是散户在疯狂地加仓,机构,尤其是对冲基金这些一般都被认为是“聪明钱”的资金,在七月份之后不断地通过杠杆的形式加仓买入。在周一与《证券时报》的90分钟的直播分享中,我讨论了泡沫形成的三个要素:具有故事性的伟大愿景、流动性和杠杆。这三个要素最近在美股演绎的淋漓尽致。也就是说,连“聪明钱”都跟着散户一起疯狂了。 昨晚还看到美国散户的首席代表DDTG发推像马斯克求救。其实,特斯拉在市场的最高点以市场价增发50亿美元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自己不能进入标普500指数了。同时,特斯拉最大的外部股东和马斯克自己也减持了不少。因此,特斯拉的这次增发是在有显著负面内部消息的前提下进行的,俗称“内幕交易”。即使特斯拉从顶部至今几天就跌去了1/3,还是比二月份增发的时候贵一倍;如果特斯拉再跌1/3,那么它的市值将大致等于曾是全球最大的车企丰田的市值,而丰田车的销量是特斯拉的20倍。 周末的时候,我还讨论了软银的愿景基金用最高达几十亿美元的资金交易美股科技股看涨期权的问题。在我的报告《美股开始暴跌》中,我详细讨论了市场如何以为可以用期权交易逼仓期权做市商制造出股价“永动机”的逻辑。然而,在软银疯狂交易美股期权的同时,七月以来日本投资者在疯狂地卖出美股的持仓,减持超过了500亿美元,是我看到的1996年以来有数据最大规模的资金出逃。如果这些资金和软银基金有重合的话,那么意味着软银在通过卖出股票和买入看涨期权构建了一个合成的看跌美股期权。不管这些日本投资者和软银基金的关系,资金历史性的出逃或是合成的看跌期权,对于美股整体来说都是负面影响。 我把最重要的因素留在了最后。 在最近一系列的关于美国大选民调和数据模拟的跟踪微博里,我向各位提示了拜登开始领先的局面,尤其是在摇摆州。有很多读者引用那个虚无缥缈的义乌指数来“证明”实际情况。其实,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实际的数据。这个指数只存在于网络段子里。七月以来,川普的民调支持率有所上升,一直到九月份,我们就开始看到拜登的民调和赢面开始领先。同时,拜登的单月精选资金筹款破纪录地达到了两亿多美元,打破了奥巴马的曾经持有的单月筹款记录。 市场对于美国竞选非常敏感,许多人都在竞猜谁胜出后对于市场的影响。从市场隐含波动性VIX期货的交易情况看,随着川普的支持率六月后明显地上升,美股也开始直线拉升。这个从11月的波动率期货价格和近月的波动率价格差距的扩大可以看出。在九月二日这一轮美股暴跌后,我们看到这个差距开始收窄,收窄的速度甚至比三月份美股历史性暴跌时还要快(如图)。同时,尽管昨晚美股继续暴跌,但是VIX市场隐含波动率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因此,大部分的波动率期货价差的改变出自于远月,也就是竞选月。此刻,市场定价似乎突然进入了模式转换。 其实,美股是否泡沫已经不必争论,但是,是否泡沫和泡沫何时破灭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美元的弱势似乎有所收敛。之前我也向各位读者提示了美元期货非商业头寸的极端情况。假如美元短期大幅走强,也就意味着短期流动性的再次收紧。现在就看美联储的了。
受疫情影响,美国就业市场复苏速度正持续放缓。上周,纳指经历了3月美股暴跌以来最惨一周。业内预计,美国就业市场复苏动能将继续减弱,短期内美股或将维持震荡格局,且波动会加大。 美国劳工部上周发布的8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当月美国新增就业人口137万人,低于市场预期的140万人。不过,失业率降至8.4%,好于市场预期的9.8%。 尽管官方失业率连续4个月下降,但更广泛的失业率指标U6显示,8月份的“实际”失业率为14.2%,意味着美国实际失业率很可能更高。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周茂华告诉记者,数据显示8月美国就业市场正在改善,但仍延续前两个月的放缓态势。 “美国服务业提供就业岗位的动能在减弱,这主要是受疫情持续及美国财政政策效果消退的影响。”周茂华分析说,一方面,美国疫情依然严峻,零售、酒店、旅游等服务业继续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美国财政救助政策效果消退,直接影响消费者支出能力与中小企业现金流,从而进一步打击内需。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服务业PMI指数从7月的58.1降至56.9,这是该指数4个月来的首次下降,疫情对多个服务细分行业造成更大挑战,包括零售、餐饮和旅游业。 周茂华也表示,目前美国仍有1000多万的失业人口,高失业水平和财政效果减弱,预示美国家庭消费支出动能随之趋缓,美就业市场复苏动能将继续减弱。 除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外,数据情报公司早间咨询(Morning Consult)的经济学家约翰·莱尔(John Leer)还担忧,失业工人找到工作所需时间越来越长,也让就业人数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 上周,受科技股回落影响,纳指累计下跌3.3%,创3月美股暴跌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标普500指数一周累计下跌2.3%,道指也累计下跌了1.8%。 大型科技股普遍回调。周线来看,微软股价上周累计下跌近6%,特斯拉股价跌逾5%,苹果、亚马逊累计跌幅近3%。投资者转向科技板块以外的领域。美金融股上周普遍上涨,高盛、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均小幅上涨,美国联合航空涨近2%。 美国投资机构CUNA Mutual Group的首席市场策略师斯科特纳普(Scott Knapp)说,科技板块近期估值过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修正,尤其是在苹果和特斯拉宣布拆股后,散户投资者看到了进场机会,几乎没有人关注这些股票近期的非理性上涨。 财信证券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分析称,近期美股出现大幅调整的原因包括:美股走势与基本面严重背离,如标普500市盈率已超过上一次互联网泡沫时期;美国经济持续修复叠加通胀预期上升,导致美债利率大幅快速上行,引发市场调整;本轮美股反弹幅度过大,已面临巨大获利回吐压力。 “展望后市,当前美股市场整体市盈率居高不下,而美国大部分经济活动仍处于关闭状态,预计美股市场整固调整态势未完。”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资深指数分析师霍华德·西尔弗布拉特(Howard Silverblatt)表示。
安信策略在今年市场底部坚定看多,提出“复苏牛”判断并持续发布系列报告,伴随着全球流动性泛滥,中外经济和金融数据持续超预期,企业盈利复苏预期上修,中国金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提升市场风险偏好,A股包括上证综指等主要指数都已创下2019年以来新高。复苏牛的逻辑正不断获得验证。 安信策略在7月12日发布周报《短期积极转中性》,提出市场在经历7月上旬过快上涨后,短期在面临外部不确定环境下,需要面临一个阶段的震荡整固,同时中期维持看多,牛市未完待续。 我们认为近期美股下跌大概率是常规回调,不是牛转熊。其直接原因是短期涨幅过高,技术上有调整需要。美国经济复苏仍将在曲折中前行,美联储将持续维持当前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中国复苏趋势占优,A股配置吸引力占优这三大“复苏牛”核心逻辑仍然未被破坏,美股大跌无碍A股中期趋势。美股调整对A股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通过北上资金直接影响A股,影响全球风险偏好并从港股、人民币汇率等渠道间接影响A股,科技龙头股价波动影响A股科技映射相关方向。我们认为,A股及相关板块已经展开了将近两个月的震荡,美股短期调整对A股影响有限。行业配置重点关注景气上行的军工、苹果链、云计算、疫苗、化工、影视、旅游、航空等。主题继续看好“国内大循环”主线。 在此不妨开通安信证券账户,不仅有专业的团队为您的投资之路保驾护航,更有会员相赠 安信证券联合发布《新客户专享计划》,凡在渠道进入安信证券开户,就能获得两家联合准备的高附加价值福利!为您投资之路保驾护航!点击阅读原文链接或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开户成功后即可免费体验黄金会员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