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市场共识认为美股只涨不跌,昨晚美股开始暴跌。道指最多曾暴跌1000点,纳指收跌近5%,那些之前万众追捧的科技股是重灾区。特斯拉TSLA三天跌了20%。如果用市场通用的技术指标来看,特斯拉三天就跌入了“技术熊市”。昨晚的暴跌时美股3月24日见底反弹以来,继4月1日和6月11日后第三大单日暴跌。然而,这次暴跌与之前几次暴跌有重要的区别。很多读者问为什么暴跌?毕竟,美联储在最近的全球央行货币政策会议上“历史性”地调整了其政策框架,容忍通胀在一定的时期内停留在2%以上。这个新的框架,基本上就是向市场确认了美联储坚决不加息的货币政策倾向。如是,零利率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持续。市场共识认为,在金融学的现金折现公式里,如果利率足够低的话,那么估值应该是无穷高,因此美股“永远涨”。甚至,最近我看到有研究同行严肃地讨论股价“永动机”之类的概念。这种观点,完全忽略了低利率的含义。低利率更重要的意义是对于低增长、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宏观环境的反映。也就是说,在我们折现未来现金流的时候,虽然折现率低了,但是终极增长估值(terminal value)也大幅降低。对于成长股价值的计算,往往2/3甚至以上的估值来自于这个终极增长。看看成长股弄潮儿特斯拉TSLA,市销率在暴跌前居然达到了近20倍。因此,利率(折现率)虽然低了,但是利率反映的是一个零增长的宏观环境,因此终极增长估值在这种条件下的萎缩,远远大于低利率带来的估值的提升。或者说,低利率降低了估值的门槛,但是也让估值大幅萎缩。在这次暴跌前,我的微博上记录了美股市场一系列的量化奇观,包括看跌期权比例达到了历史最低;公司内部管理层逢高减持、但散户逢高买入;市场头部股票的波动率相关性暴跌,显示市场共识对于科技成长股的认识高度一致,足以引发市场暴跌;极端异常的FANG+毒牙个股成交量;美国股市和经济基本面历史性的割裂,等等。因此,暴跌是必然的结果。就像在一条限速50公里的拥挤的车道上开150公里,出车祸是必然的。车祸后是否能继续前行取决于车损坏的程度。同时,于市场共识恰恰相反:美联储极力维持的低利率政策,无视最近飙升的通胀预期,本身就是引爆市场波动率的诱因。这次暴跌前,我们观察到美股的飙升同时伴随着市场隐含波动率VIX的飙升,最终导致了在美股创出历史新高的同时,VIX也在这个对应的市场点位高度上也达到了历史性的高点,对应于2000年3月份的水平。很显然,美股市场里的期权交易发生了异常的情况。这是因为最近美国散户最近通过罗宾汉、citadel等交易平台大幅买入即将到期的看涨期权。在一个疯狂上涨的市场里,这是散户加杠杆最简单、效率最高的方法。这些期权往往在几天内就到期。在做市商卖出这些期权获得收入之后,他们需要不断地买入股票来对冲其卖出股票看涨期权的风险。然而,随着股价的上涨,做市商就需要买入更多的股票对冲;随着做市商买入的加码,股价继续飙升;散户接着买入更多的期权加杠杆赌市场继续升,然后市场重复以上的步骤。这就是到了最后美国市场直线飙升的最重要的原因。杠杆、散户、严重一致的市场共识和高估值:这都是一个最终导致市场暴跌的配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市场参与者对于美股”永远涨“的预期,但也最后引爆了这个通过期权交易制造的股价”永动机“。这与市场共识的认知是恰恰相反的。”我花开后百花杀“。9月1日,我发了一个迎接秋天的微博如是写道,勿谓言之不预。昨天晚上的美股的暴跌中,我们看到一些老经济价值板块反而有所上涨,并没有随着成长股一起暴跌。在2000年3月之后的美股暴跌中,价值股表现非常好,并没有跌,并大幅跑赢成长股(如图)。我之前在研究报告里已经反复推荐了以价值为防御的策略。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价值的回归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夜之功。
北京时间9月3日晚,美股突然大跌,疫情后屡创新高的纳斯达克指数跳水逾4%,同时国际金价、比特币也一度下挫,这不禁让人感到“3月重现”——投资者抛售一切、只为了换取美元流动性。 9月4日开盘,亚太股市普跌。不过恐慌指数VIX攀升幅度并不大,从此前的22左右升至33附近。3月时,VIX一度飙升至66的历史高位。 “这仍是一个技术性调整,纳斯达克也有继续下跌5%-10%的可能性。但就长期来看,这仍是入场的机会。市场不确定性仍然很多,我们可能会看到银行、能源和工业等此前跑输大盘的板块开始追赶,但是科技领军企业仍然会持续领跑。”某华尔街投行资深主管冯磊(Mitch)对记者表示。 接受记者采访的国内外的基金经理、策略师都普遍表示,本周前后的经济基本面并未有太大改变,美国流动性仍然充裕,比起“3月重现”,更倾向于是技术调整。虽然科技企业盈利更佳、纳斯达克此前屡创新高,但快速攀升后的回调难以避免。需要注意的是,地缘政治摩擦在美国大选前有加剧的迹象,在市场估值较高的背景下,仍有可能触发市场波动,需要管理风险。 美股涨速过快引发暴跌 美东时间周四(3日),受到科技股普遍回调的影响,此前迭创新高的美国三大股指当天全线暴跌,遭遇数月来最大跌幅。截至收盘,道指跌2.78%,报28292.73点;纳指跌4.96%,报11458.10点;标普500指数跌3.51%,报3455.06点。 美股周四暴跌后,两位美联储高官相继对市场又泼了两盆冷水。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表示,“我们应该对资产泡沫感到担忧”。而芝加哥联储主席伊万斯(Charles Evans)则称,“我对在如此不确定的情况下,股市还在上升感到惊奇。”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对记者称,受到科技板块下行的拉动,美股隔夜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反映出市场在前期成长股连续上涨的基础上面临技术性调整的压力。成长股的股价连续创出历史新高,已经充分反映未来成长预期,且投资者扎堆严重,因此出现前期获利资金卖出的趋势。昨晚关于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难产的市场传闻可能触发了这一次调整。 朱超平也提及,经济基本面和政策方面并没有发生明显逆转,美国PMI显示经济处于扩张状态,且美联储保持其政策宽松,都为市场提供支持。最近关于疫苗开发和应用的正面消息不断增加,也有利于价值和周期板块的表现。市场在短期调整后,可能出现板块轮动的走势,科技成长股企稳调整,而价值和周期股出现补涨。此外,除了疫情的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动态也可能引起市场动荡。目前特朗普的支持率有明显上升,可能被市场解读为正面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今年美股创下疫情前的新高,但机构近期仍持较为积极的看法。例如,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多元资产团队高级投资经理黄思远日前对记者表示,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股票已经与经济脱钩。苹果市值达2万亿美元,很多声音质疑,认为只是宽松货币政策引起的泡沫。我们认为这些都是错误的说法。市场出现的是质素上的分化,不是非理性脱钩。 具体而言,美股的股票回报出现了较大分化。年初至8月20日,各大指数中,成分股录得正负回报的百分比分别为——标普500: 正回报41.4%,负回报58.6%;纳斯达克:正回报41.9%,负回报31.3%;道琼斯:正回报33.3%,负回报67.7%。 “事实上很大部分股票年初至今仍录得负回报。所以,股市和实体经济脱钩程度没有市场认为那么高。仍然录得负回报的股票包括邮轮、航空运营商、传统零 售商和能源股。如果这些股票今年以来的表现都录得正回报,那么股市就真正与经济脱钩了。”黄思远称,录得正回报的往往是一些受长期结构增长推动的科技龙头,它们现金充裕,在2~4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了2~4 年的增长。折现现金流估值被向前拉了 2~4年,这些真正的市场领导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优势,资产负债表也较强。 不过,当前地缘政治摩擦在大选前有加剧的迹象,“在市场估值较高的背景下,仍有可能触发市场波动。因此,除了在美股市场寻找板块轮动的机会,对亚洲债券的配置,以及对亚洲和中国股票的配置,都是管理风险波动的必要手段。”朱超平称。 关注溢出效应 亚太市场开盘大幅下挫,后续的溢出效应持续受到投资者关注。 9月4日,港股开盘后阿里巴巴、小米等大幅下挫。建银国际首席港股策略师赵文利队对记者表示,美股暴跌对港股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外溢效应,但受益于更为稳健的基本面和防疫形势,强势的港元和人民币汇率,港股的波动性和下行空间将显著小于美股。 但是板块轮动同样可能在港股市场出现。他称,结构上看,随着9月7日恒指成分股季度调整正式生效,之前连续上涨的科技股也有望借势回吐,资金转向内需股和防御类板块。随着香港本地疫情趋于平稳及未来逐步恢复通关预期升温,本地股将有估值修复机会。 整体来看,赵文利认为,隔夜美股暴跌缺乏明显的催化剂,更像是获利盘涌现导致的技术性回调。但之前流动性宽松预期和拥挤化交易累积的巨大升幅和获利盘已使的美股科技股的估值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下一步需要关注的是本周五的重磅非农就业数据,在公布前,盲目乐观的投资者情绪开始变得十分脆弱和敏感。同时,近期美联储模糊的货币政策框架调整以及停滞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流动性的边际利好已经明显下降,因此投资者也在等待美联储对“平均通胀目标”给出更多细节。再加上迟迟难产和不断缩水的财政刺激预期也在让市场感到不安。疫情持续蔓延但疫苗不太可能在大选前上市也令市场对经济二次下滑感到担忧。 就A股而言,机构认为,9月份股市风格有望平均化,行业间的落差有望收敛。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记者表示,疫情影响企业盈利,中报业绩逊于去年同期。此前公布中报的3300家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滑15.5%,增速中位数是90.9%。但是,近几个月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7月增速接近20%。今年前8个月,市场分化很大,消费股和科技股一路上涨,而周期股走势惨淡。市场分化背后存在各种逻辑。首先资金的流动是驱动行业分化的直接力量;其次中国经济长周期中消费强、投资弱的趋势是行业估值分化的重要逻辑;此外,“双循环”强调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给消费行业和科技创新提供了空间和动能。此外,短期内疫情防控仍不会全面取消,对消费和投资影响也不同。 在吴照银看来,展望今年后几个月,食品CPI有望继续下行,消费行业恐将走弱;而PPI则进一步走强,利好周期行业。CPI和PPI剪刀差收窄,有助于市场风格切换。同时,新老投资者分化,年初至今新增投资者超过1041万,新投资者应该更偏好估值较低的周期行业股票。这样,行业配置相对均衡一些,不再像前8个月重消费、轻周期那样大幅偏离。
就在市场共识认为美股只涨不跌,昨晚美股开始暴跌。道指最多曾暴跌1000点,纳指收跌近5%,那些之前万众追捧的科技股是重灾区。特斯拉TSLA三天跌了20%。如果用市场通用的技术指标来看,特斯拉三天就跌入了“技术熊市”。昨晚的暴跌时美股3月24日见底反弹以来,继4月1日和6月11日后第三大单日暴跌。然而,这次暴跌与之前几次暴跌有重要的区别。 很多读者问为什么暴跌?毕竟,美联储在最近的全球央行货币政策会议上“历史性”地调整了其政策框架,容忍通胀在一定的时期内停留在2%以上。这个新的框架,基本上就是向市场确认了美联储坚决不加息的货币政策倾向。如是,零利率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持续。市场共识认为,在金融学的现金折现公式里,如果利率足够低的话,那么估值应该是无穷高,因此美股“永远涨”。甚至,最近我看到有研究同行严肃地讨论股价“永动机”之类的概念。 这种观点,完全忽略了低利率的含义。低利率更重要的意义是对于低增长、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宏观环境的反映。也就是说,在我们折现未来现金流的时候,虽然折现率低了,但是终极增长估值(terminal value)也大幅降低。对于成长股价值的计算,往往2/3甚至以上的估值来自于这个终极增长。看看成长股弄潮儿特斯拉TSLA,市销率在暴跌前居然达到了近20倍。因此,利率(折现率)虽然低了,但是利率反映的是一个零增长的宏观环境,因此终极增长估值在这种条件下的萎缩,远远大于低利率带来的估值的提升。或者说,低利率降低了估值的门槛,但是也让估值大幅萎缩。 在这次暴跌前,我的微博上记录了美股市场一系列的量化奇观,包括看跌期权比例达到了历史最低;公司内部管理层逢高减持、但散户逢高买入;市场头部股票的波动率相关性暴跌,显示市场共识对于科技成长股的认识高度一致,足以引发市场暴跌;极端异常的FANG+毒牙个股成交量;美国股市和经济基本面历史性的割裂,等等。因此,暴跌是必然的结果。就像在一条限速50公里的拥挤的车道上开150公里,出车祸是必然的。车祸后是否能继续前行取决于车损坏的程度。 同时,于市场共识恰恰相反:美联储极力维持的低利率政策,无视最近飙升的通胀预期,本身就是引爆市场波动率的诱因。这次暴跌前,我们观察到美股的飙升同时伴随着市场隐含波动率VIX的飙升,最终导致了在美股创出历史新高的同时,VIX也在这个对应的市场点位高度上也达到了历史性的高点,对应于2000年3月份的水平。很显然,美股市场里的期权交易发生了异常的情况。 这是因为最近美国散户最近通过罗宾汉、citadel等交易平台大幅买入即将到期的看涨期权。在一个疯狂上涨的市场里,这是散户加杠杆最简单、效率最高的方法。这些期权往往在几天内就到期。在做市商卖出这些期权获得收入之后,他们需要不断地买入股票来对冲其卖出股票看涨期权的风险。然而,随着股价的上涨,做市商就需要买入更多的股票对冲;随着做市商买入的加码,股价继续飙升;散户接着买入更多的期权加杠杆赌市场继续升,然后市场重复以上的步骤。这就是到了最后美国市场直线飙升的最重要的原因。杠杆、散户、严重一致的市场共识和高估值:这都是一个最终导致市场暴跌的配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市场参与者对于美股”永远涨“的预期,但也最后引爆了这个通过期权交易制造的股价”永动机“。这与市场共识的认知是恰恰相反的。 ”我花开后百花杀“。9月1日,我发了一个迎接秋天的微博如是写道,勿谓言之不预。昨天晚上的美股的暴跌中,我们看到一些老经济价值板块反而有所上涨,并没有随着成长股一起暴跌。在2000年3月之后的美股暴跌中,价值股表现非常好,并没有跌,并大幅跑赢成长股(如图)。我之前在研究报告里已经反复推荐了以价值为防御的策略。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价值的回归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夜之功。 好了,要开盘了。今早就写到这里。祝好。
作为A股里的一棵小韭菜,现在也进化地必须每天早上醒来,先要看一下美股的表现。然后心情往往复杂,尤其是自7月15日A股进入调整,市场情绪比较敏感,加之“懂帝”时不时搞事,所以对晚上的美股,往往是恨它涨,又怕它跌。 每天早上醒来,手机推送的美股信息,几无意外,不是新高,就是收涨,再看着我们这边处在生死存亡之际的创业板,一声叹息。有时觉得好玩,会去刷刷大家对美股的评论,感觉许多人觉得要生在美股,个个都是股神了。 于是,我这棵韭菜决定继续进化一下,也去了解一下美股。这一了解发现,乖乖,美股是比A股更可怕的存在。 就拿这两天来说吧,纳指又历史新高了,但纳指里真正打天下的就那几家,FAAMG,再加特斯拉。苹果昨晚以2万亿的体量,再涨了5个点,一个晚上增加了1000亿美元的市值,快抵得上一个中石油了。 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FB以及特斯拉目前是纳指里市值最大的六家公司,有多大呢? 截至昨天2020年8月21日,纳指所有股票加起来,市值一共是18.59万亿美元,而这6家呢?合计7.6万亿,占比达41%,恐怖吧。标普500稍微好点,牛逼的大公司更多点,另外里面没有特斯拉,只有FAAMG,占比是24%。 尤其关键的是,这几个大哥贼能涨,不像我们的大哥,除了茅台,银行们就很废了。美国几个大哥,苹果今年涨了70%,亚马逊涨了77%,微软涨了36%,FB涨了30%,谷歌弱点,只有17%,而特斯拉就更加夸张了,涨了390%。 大哥们大幅跑赢指数平均涨幅,坑就只能是小弟们砸,众多小弟砸坑,才能抵消掉大哥们的夸张涨幅。 标普500指数里,年初至今,224只上涨,276只下跌,而且跌幅是相当惊人的。由此可见,尽管标普500经历了深V,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最暴力的熊市和牛市,创了历史新高,但真正实现V的只是小部分企业。 不独今年如此,过去几年美股就是这样。说是标普500,其实只是标普5,现在还加上特斯拉,也是标普6。从2015年1月1日至今,标普500涨了约65%,算牛市。 但细看,标普5的涨幅超过了2.5倍,标普495大概是涨了25%,快6年时间25%,也就是一年不到5%。今年3月暴跌的时候,这个涨幅都化为灰烬了。这个标普495,许多公司也是有头有脸的,市值不小,所以才能牵制FAAMG,让它们在标普指数里的占比只有24%左右。但就算如此,过去5年多的涨幅也就这样。 所以,可以看到,如果你没配标普5,大概率错过美股大牛市。 而可以肯定,对大多数A股韭菜来说,在A股没有买茅台,那么在美股也大概率不会买苹果。所以在A股是韭菜的我们,也不要指望我们去美股就化身镰刀了。 美股为什么会是这个分化样呢? 最终是落在了基本面上来,美国的GDP增长很慢,一年有3个点就很不错了,所以基本上是存量主导的经济。 而在这个存量主导下,出现了过去不曾遇到的情况,就是互联网巨头的崛起,这些巨头已经是庞大的体量了,却都还一个个精神抖擞,保持着很快的增速,这就必然意味另一些经济参与者在衰落,而且是快速地衰落。 分化就是必然的。 这不仅体现在股价表现上,也会体现到美国的财富分配上。美国财富分配的差距拉大,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入在前95%分位的群体收入增速远远大于平均增速。 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讨论,比如里根的政策,比如美联储,比如全球化。不过,要我说来,上世纪50年代的芯片诞生才是真正的第一推动力。芯片之前的技术革命,多数是体力的延伸,但体力延伸再大,边界也是有限。芯片延伸的是智力,从而大大地拓展了管理边界,为巨头仍然可以大象起舞提供了条件,发展到今天的互联网企业是最典型的代表。全球化也好、政策制度的改变也好,都是顺应这一技术趋势。 有点扯远了,总之,就是,美帝的股票分化是非常严重,A股韭菜玩不起,但可以参考这一分化,美帝发生过的,我们也会。 国内现在经济保持着还不错的速度增长,但增速大趋势一定是向下,所以一样的,国内也会走到存量主导时代。过去国内是增量时代,只要不太糟糕,都多少能吃到点蛋糕,所以过去对股市来讲,即使不是普涨,但确实基本面可以支撑多数公司上涨。 而存量时代就不支持了,巨头要获得增长,只能靠实力去抢小弟的,这就不是吃到多少蛋糕的问题,而是还有不有吃的问题。 所以,从基本面看,未来股市的分化只会更严重。 另外,从交易角度看,下周一创业板的注册制要来了,未来主板实施注册制也是大概率。短期来讲,无法确定这一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也许大家还真当利好给炒了。 但从长期来讲,源源不断的股票供应过来,必然会导致许多股票的估值下行,对现在估值不便宜的股市来说,是利空。供给不愁了,需求方自然会提高购买要求,这也会导致分化。 对我们这些普通的韭菜来说,美帝的分化是一个警醒:当经济走入存量时代,我们依然努力奋斗,以实现自己的逆袭。但鸡蛋不要放一个篮子里,不要努力押注个人的逆袭时,还把自己赚来的财富继续去押注公司的逆袭,毕竟,逆袭是小概率,未来这个概率会更小。
8月20日周四,沪深两市呈现出震荡调整的走势,市场的调整氛围较为浓重,本周整体上来看A股市场呈现出一定的震荡调整,没有延续之前的上攻,主要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美国搞事情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对A股市场的走势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A股市场中长期慢牛长牛的格局并没有改变。 外部因素对市场影响的是短期的,从长期来看,国内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以及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A股市场仍然会维持向上的走势。今年以来由于股市形成较强的赚钱效应,A股市场整体上呈现出增量资金不断入场的态势。7月新增股民开户数创五年新高,根据中国结算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242.63万,创下了2015年6月以来的单月新高,事实上从3月到6月,随着市场的走强,每个月的新增投资者数量都超过百万,在中国结算2015年4月份有记录以来,7月新增投资者数据排名第四,仅次于2015年4月到6月的大牛市时期。这表明场外资金正在跑步入场,今年新增开户数以及新基金的发行量都大幅增长,新基金的销售也突破了1.6万亿,直逼2015年大牛市。今年1月3日银行保监会发出通知,要求银行保险公司多渠道引导居民储蓄进入资本市场,做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为投资者提供了很重要的政策方向,也验证了我一直以来的看法,在房住不炒的环境之下,大量的居民储蓄将会通过买入基金,或直接开户入市的方式,参与资本市场做保值增值,这是A股市场形成慢牛长牛行情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新股民的入市,两市成交量也不断放大,7月两市单日成交量体现万亿的级别,7月沪深两市成交量为2.32万亿股,环比上升94.48%,成交额为30.1万亿元,环比大增108.2%,均呈现出交易活跃的局面。在成交量急剧放大的同时,7月券商业绩大幅增长,根据统计,7月35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净利润208.97亿元,同比增长230.7%,环比增长77.65%,仅有两家出现下滑,券商是行情的风向标,在股市走强的背景之下,券商的业绩必然会出现大幅的增长,券商也是我一直建议大家重点配置的品种,特别是龙头券商,在国家打造航母级券商的背景之下必然会带动头部券商的发展,打造航母级券商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券商的强强联合,这将给国内的券商业带来外延式的增长机会,建议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下半年随着A股市场的走强,相信券商股还会有进一步的表现,建议投资者可以积极地进行挖掘。对于选择大券商还是小券商,我认为都是有机会的,从长期来看,大券商的风险较低,但股价弹性较小,小券商则可能在市场回升时出现快速回升,因此大小券商其实都有机会,但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大券商更具有竞争力,业绩也更加稳定,建议投资者,可以以配置大券商为主。特别有重组兼并预期的一些券商,机会可能更加突出,我建议大家配置30%左右的券商,因为未来A股市场的黄金十年,券商无疑是最大的受益板块之一。 海外市场方面,美股依然保持强势的走势,虽然在市场高位出现震荡,多空分歧加大,但美股已经在历史新高的位置,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均创历史新高,美股的上升主要受到流动性的推动,在美联储史无前例的大放水之后,美股的估值出现了泡沫化的迹象,现在美国投资者多空分歧很大,一部分投行对于美国股市的前景很有信心,认为是新一轮牛市的开始。但更多投行开始提示风险,包括股神巴菲特将现金仓位再次提升,半年报的数据和一季报相比增加了200亿美元的现金头寸,表现出对当前美股估值过高的担忧。投资大亨索罗斯明确表示现在美股的风险是二战以来最大的,因此建议投资者要注意美股的风险。美股这一轮的上涨在经济面并没有太强劲的支撑之上,受到疫情的影响,美国的经济仍然保持相对较低迷的状态,同比大幅下滑,虽然现在新冠疫苗有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一些临床成功的案例,但还没有完全控制住美国疫情的扩散,因此美国经济仍会继续受到影响,在没有经济面支撑的背景之下,股市的上涨没有坚固基础,因此我认为要高度重视现在美股泡沫破裂的风险,美股再次出现大跌的风险正在加大,今年3月份,美股出现大幅下挫,单月出现四次熔断,让我们见证了历史。3月份美股的大跌也验证了我去年12月10日提出的2020年十大预言,美股出现泡沫破裂,现在美股再次出现泡沫化,是否会再次泡沫破裂,我们拭目以待。泡沫破裂需要一根针把它刺破,这根针可能是重大利空,或大的上市公司的丑闻,或糟糕的经济数据等,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相对而言,A股市场的估值处于历史的底部,虽然消费白马股以及科技之前涨幅过大,估值上也不便宜,已经处于历史平均之上,但考虑到这些公司的品牌价值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他们仍然是值得长期关注的,这段时间经过调整之后,生物医药、白酒等板块的估值已经有所回落,可能会吸引一些新资金入场,特别是之前医疗股和疫苗股涨幅过大,我建议投资者可以先获利了结医药类的基金或疫苗类的股票,现在经过了大幅回调之后,又再次具备了抄底的价值,建议投资者可以积极进行关注。从长期来看,医药行业是出牛股的领域,特别是一些有业绩支撑,有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医药龙头股的投资价值更为明显。白酒板块则属于既有品牌又有业绩增长的板块,这几年我坚定看好,但白酒股的问题和医药一样也是涨幅过大,累积了大量的获利盘,从短期来看似乎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从长期来看,这些公司的品牌价值以及业绩持续增长能力仍然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因此对白酒龙头股仍然可以继续关注。 坚持价值投资,做好公司的股东才能抓住A股市场的机会,当前A股处于震荡调整期,市场普涨的可能性不大,但结构性行情依然非常明显,抓住业绩优良的白马股是应对市场波动最好办法,建议投资者一定要从业绩的角度出发,去选择业绩优良的白马股从而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A股的消费科技医药龙头YHHMG(药明康德(603259)、海天、恒瑞、茅台、国免)与美股FAAMG(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Google)走势基本一致,PB的整体估值水平也基本类似。本轮疫情爆发后,FAAMG已创历史新高,估值也创历史新高,而YHHMG的估值也在前期高点。(招商证券)
巴菲特和索罗斯!两大股神联手看空美股 昨天传来消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提交了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在一个季度内,巴菲特大幅买入巴里克黄金超过2000万股,市值5.63亿美元,减持摩根大通、富国银行、万事达、Visa、PNC金融、纽约梅隆银行;清仓高盛、达美航空、西南航空、美联航、美国航空、西方石油等;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卡夫亨氏持仓不变。 巴菲特的这个举动,立马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首先,众所周知,巴菲特从来不看好黄金,他有一句名言,黄金不会下小黄金,所以在他眼里黄金不能产生收益,也就不算是投资。而他此次买入的加拿大巴里克黄金,是全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商之一,拥有黄金勘探,开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流程。虽然这是一家企业,但是跟黄金价格的走势也会息息相关。巴菲特买入这家企业,也必然是看好黄金的。这说明什么?巴菲特在避险?这个可能还有待观察,毕竟5亿多美元,在我们看来是天文数字,但在巴菲特的资金池里这就算是个零钱,他手里现金多大1000多亿美元,所以这点钱还不能说明什么?而且黄金确实也在二季度表现相当不错,金价一度突破了2000美元一盎司,但3季度已经过去2个月了,巴菲特有什么变化谁也说不好。单从金价来看,现在已经不便宜了,后面必然风险大于机会,熟悉老齐的人都知道,我们1200美元的时候就积极看多黄金,一直提倡大家配置。到了1500美元以上也坚守配置,不赌方向。现在2000美元了,我们已经不再建议买入,并建议大家做动态止盈了。黄金后面将是情绪驱动,涨到哪不好说,要看中国大妈们的疯狂程度,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黄金不值这个钱了。所以千万别用巴菲特二季度的持仓去指导自己的投资。 其次,跟黄金比起来,他减持摩根大通,美国银行,万事达和梅隆银行,清空高盛,说明已经非常不看好金融了,对于美国股市也已经在用脚投票。巴菲特这种穿越过无数周期的股神来说,他还是有一种直觉超能力的,应该能提前感受到一些变化。 第三,巴菲特指标已经发出了预警,股神在投资的时候,经常提到了一个他的独门秘籍,就是美国股市的市值占美国GDP的比重,当股市美股总市值超过GDP的70-80%的时候,股市就高估了,不过要说明的是,2013年以后,这个指标就不太好用了,一直就超过100%,也就是说一直在显示美股高估,而如今这个指标更过分了,已经快达到200%了,所以巴菲特心理难免打鼓。他在整个二季度当中,最大的资产支出,就是花了51亿美元,回购了自家公司的股票。是他买黄金的10倍。可见巴菲特已经在当前的市场中,找不到太好的投资产品了。 第四,从巴菲特来说,他其实已经不看好美国股市了,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虽然他没有明确表示,但是一直在用脚投票,比如二季度巴菲特手上的现金达到146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笔钱折合成人民币,都过了万亿了。所以这就告诉我们,股神已经囤积了巨大的现金,就等着美股跌下来抄底了。 与巴菲特一样,另一位投资大师索罗斯也在看空美股,索罗斯说,美股泡沫主要是由美联储释放的流动性催生出来,而目前市场已经陷入泡沫,所以他不会入市参与。市场现处于“革命性时刻”,并警告称,目前股市正处于自“二战”以来他人生中最严峻的危机。索罗斯还指出市场有两大风险,一个是来自市场过度的憧憬,另一个是不惜一切代价寻求连任的川总。 巴菲特和索罗斯,这是过去60年,股市上为数不多可以封神的两个大师,他们两的投资风格迥异,也难得出现意见统一,而如今却步调一致的看空美股,确实应该给我们一些启示,天底下没什么新鲜事,股市最后还是要看估值说话。美联储不断释放流动性,只能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该来的也总会来。所以对于美股我们也坚持同样的看法,对于估值高的东西,即便再涨我们也坚决不碰。做投资最重要的就是别找借口,坚信常识。 有人也问,如果美股跌下来,那么A股是否也会受到影响,这是肯定的,可以参考3-4月份那波下跌,美股如果大跌,A股也会跟,但是跌幅可能只是美股的3分之一,然后率先企稳恢复上涨。所以目前A股和美股完全不在一个周期之内,会有联动,但反应幅度不会一样,A股还在估值中位数上,而美股已经绝对高估。就好比同样是跳楼,从1层跳顶多崴脚,从5层跳就要摔掉半条命了。所以相对来说我们更看好A股,但是由于A股也已经涨了一段时间了,创业板底下上来也翻倍了,所以后面的波动调整会很大,还是劝大家通过配置来降低波动。这样才能拿的更稳,也才能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