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行情震荡,医药板块有所承压,分析人士认为,医药板块自带消费和科技双重属性,进可攻退可守,实力强劲的医药基金仍然建议长期坚守。例如,Wind数据显示,在主动“药基”赛道上,年内嘉实医药健康以超70%的回报夺冠。 Wind统计,截至9月9日,嘉实医药健康A/C年内回报分别为72.31%和71.37%,远超同期普通股票型基金38.74%的平均涨幅,占据主动股票型基金排行榜前三名,同时在主动投资的医药基金中,高居同类之首。从成立以来回报看,该基金已经实现翻倍回报,嘉实医药健康A/C成立来总回报分别为114.75%和110.20%,年化回报分别为31.78%和30.76%。 资料显示,嘉实医药健康股票成立于2017年12月,主要投资于医药健康企业中具有长期稳定成长性的上市公司,投资范围覆盖沪港深三地。自基金成立以来便由学霸出身、医药投研功底深厚的颜媛管理。嘉实医药健康基金经理颜媛于2009年9月加入嘉实基金,目前是嘉实基金健康行业研究组的组长。 A股上下波动是常态,如何有效抵御短期波动干扰?一方面来自颜媛对于医药行业的长期信心,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稳定的投资理念:以合适的价格买入优质资产,长期持有,赚取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投资回报。 展望后市,颜媛表示,中长期看,国内资本市场过去2年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有可能会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助力,因此,较为看好未来较长时间资本市场的表现,而消费升级和创新将是未来的投资主线。
结构性行情,抱团趋势,这些在A股近两年频繁出现的词语,暴露的是当下市场机构话语权的重要性,与其追随机构的脚步,不如加入他们,让更好的投资人去操作获得超额收益.所以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弃股从基,借基入市,渐成潮流。 今日,就为大家介绍明星基金里面的嘉实新兴产业基金,自2014年9月成立以来,在各个指标上全面领先同类型基金,收益率方面尤其亮眼。 年化回报同行第一,近3年收益率居同类前2名,尤其是这两年在经理人归凯的带领下,两年时间不到赚超150%。 1、年化复合回报超过30% 作为一只公募基金,过往的成绩虽然不能代表未来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收益,但是能够给投资者留下印象分数,就比如成绩优秀的学生未来大概率持续保持的概率一样,基金也是如此,毕竟投资讲的是大概率事件。 以嘉实新兴产业基金来看,这个基金可以说是能涨抗跌,根据wind数据统计,成立以来累计涨幅达到2,588.45%。 今年以来嘉实新兴产业今年来收益62.15%,近三年来的收益率152.40,近五年来的收益率239.41%,尤其是年化回报30.72%,排在同类第一! 嘉实成长基金在近5年来均是大幅度跑赢指数,所取得的回报超过同期沪深300和普通股票型基金回报,在2017年以46.91%的收益率排在所有同类基金前十。 在2019年,取得76.74%高额收益率。今年更是如此,在今年还剩下一个季度的交易时间的前提下,62.15%收益率已有超过2019年的趋势。 注:市场综合评级为市场上各评级机构公布的三年评级的算术平均值 优秀的市场表现也让嘉实新兴产业的资金规模愈发壮大,尤其是在今年较2019年增长近60%资金规模,截至到2020年第二季度,嘉实新兴产业资金规模已经来到93亿元。 嘉实新兴产业自成立以来历任三位基金经理,任职期间回报均超过30%。尤其是2018年年底走马上任的基金经理归凯,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就给嘉实新兴产业带来了164.39% ,任职年化回报73.95%,超越基准回报105.18%。 现任基金经理归凯拥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9年股票投资经验,曾任国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投资经理。2014年加入嘉实基金,先后任机构投资部QFII专户投资经理、股票投资部公募基金经理。 2、归凯理念,赚时间成长的钱 很多基金获得好收益,主要是因为善于控制股票仓位,嘉实新兴产业作为股票型基金的属性,在股票仓位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近5年股票仓位始终在75%以上。 基金经理归凯执掌嘉实新兴产业基金持仓来看,以科技为主,医药为主,均是各个领域知名标的,其特点均是近两年走出来的知名成长标股,前十大重仓股当中,科技占了4只,医药3只,这两个行业均是在这两年走出结构性牛市行情。 有人统计了归凯的持仓结构,基于长期价值的核心持仓,在其管理的投资组合中占比大概60%-70%;而战术性持仓,即持有的阶段性成长、周期成长和深度价值股,占比30%-40%。 根据中报披露的情况来看,广联达、通策医疗持仓市值均在5个亿,这两只个股对应今年累计涨幅也是达到105.51%和62.65%。 从动作来看,这十只重仓股嘉实基金并没有减仓,除了恒生电子、三安光电的仓位较上一期不变外,其他8只均是在二季度加仓。 归凯对于成长股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成长速度不能机械的看,要基于更长期的判断,看五年、十年后的吸引力,不是简单的说现在增长30%,PEG(市盈增长比率)1以下就便宜。或者说市盈率20便宜,40贵,那投资太简单了。” 并表示:“判断十年后是长期投资者必须要做的工作。“如果不放眼于长期,就会落入短期炒来炒去的陷阱,这个工作能否做好,取决于你对这个行业和公司认知理解的深度,功力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我对公司的认知,从长维度看,慢变量要比快变量更重要。什么叫慢变量?包括像商业模式、公司治理、大的产业趋势、公司核心竞争力打造,我觉得这些都属于慢变量。” 具体到操作策略上,归凯强调主要从商业模式、竞争优势、产业趋势三个维度出发,以更长的投资视野投资于能够持续提升内在价值的优质公司。首先从商业模式看,通过研究企业在市场中与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关系,以及产品或服务的属性,了解企业在产业链中是否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 比如上下游的定价权、占款能力;客户的粘性或转换成本;产品技术更迭风险;对资本消耗的依赖程度等,来寻找“好生意”。 要以股东的心态做投资:以长期看好的战略性资产为主,阶段性成长的战术性资产为辅。其次赚业绩成长的钱,较少参与风格或主题轮动。“除非面临系统性风险,否则不做大的仓位操作,主要靠调整持仓结构应对市场风格变化。” 谈及后市,归凯表示,由于海外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经济仍面临巨大压力,受此影响,基金经理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复苏趋势明确,但仍处于弱复苏态势,国内流动性暂难显著收紧。而从中长期维度看,随着国内金融市场打破刚兑、房地产大周期见顶、居民资产再配置需求将有利于股票市场。虽然市场涨幅较大后不排除阶段性震荡盘整,但中期看市场仍处于积极可为阶段。 后续本基金将继续以科技、先进制造、消费、大健康四大领域为投资重点,立足长期、更加关注公司的质量和潜在回报,力争为投资者实现长期卓越回报。 结语: 赚时间成长的钱说起来很容易,但是操作上常人总是慢于机构一步,从嘉实基金归凯身上,就能看出其拥有的预见性和操作的稳定性,这是嘉实成长基金优异成绩表现的基础,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嘉实新兴成长日渐成为投资者资产篮子中的“白马”配置。
北京时间9月3日晚,美股突然大跌,疫情后屡创新高的纳斯达克指数跳水逾4%,同时国际金价、比特币也一度下挫,这不禁让人感到“3月重现”——投资者抛售一切、只为了换取美元流动性。 9月4日开盘,亚太股市普跌。不过恐慌指数VIX攀升幅度并不大,从此前的22左右升至33附近。3月时,VIX一度飙升至66的历史高位。 “这仍是一个技术性调整,纳斯达克也有继续下跌5%-10%的可能性。但就长期来看,这仍是入场的机会。市场不确定性仍然很多,我们可能会看到银行、能源和工业等此前跑输大盘的板块开始追赶,但是科技领军企业仍然会持续领跑。”某华尔街投行资深主管冯磊(Mitch)对记者表示。 接受记者采访的国内外的基金经理、策略师都普遍表示,本周前后的经济基本面并未有太大改变,美国流动性仍然充裕,比起“3月重现”,更倾向于是技术调整。虽然科技企业盈利更佳、纳斯达克此前屡创新高,但快速攀升后的回调难以避免。需要注意的是,地缘政治摩擦在美国大选前有加剧的迹象,在市场估值较高的背景下,仍有可能触发市场波动,需要管理风险。 美股涨速过快引发暴跌 美东时间周四(3日),受到科技股普遍回调的影响,此前迭创新高的美国三大股指当天全线暴跌,遭遇数月来最大跌幅。截至收盘,道指跌2.78%,报28292.73点;纳指跌4.96%,报11458.10点;标普500指数跌3.51%,报3455.06点。 美股周四暴跌后,两位美联储高官相继对市场又泼了两盆冷水。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表示,“我们应该对资产泡沫感到担忧”。而芝加哥联储主席伊万斯(Charles Evans)则称,“我对在如此不确定的情况下,股市还在上升感到惊奇。”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对记者称,受到科技板块下行的拉动,美股隔夜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反映出市场在前期成长股连续上涨的基础上面临技术性调整的压力。成长股的股价连续创出历史新高,已经充分反映未来成长预期,且投资者扎堆严重,因此出现前期获利资金卖出的趋势。昨晚关于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难产的市场传闻可能触发了这一次调整。 朱超平也提及,经济基本面和政策方面并没有发生明显逆转,美国PMI显示经济处于扩张状态,且美联储保持其政策宽松,都为市场提供支持。最近关于疫苗开发和应用的正面消息不断增加,也有利于价值和周期板块的表现。市场在短期调整后,可能出现板块轮动的走势,科技成长股企稳调整,而价值和周期股出现补涨。此外,除了疫情的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动态也可能引起市场动荡。目前特朗普的支持率有明显上升,可能被市场解读为正面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今年美股创下疫情前的新高,但机构近期仍持较为积极的看法。例如,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多元资产团队高级投资经理黄思远日前对记者表示,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股票已经与经济脱钩。苹果市值达2万亿美元,很多声音质疑,认为只是宽松货币政策引起的泡沫。我们认为这些都是错误的说法。市场出现的是质素上的分化,不是非理性脱钩。 具体而言,美股的股票回报出现了较大分化。年初至8月20日,各大指数中,成分股录得正负回报的百分比分别为——标普500: 正回报41.4%,负回报58.6%;纳斯达克:正回报41.9%,负回报31.3%;道琼斯:正回报33.3%,负回报67.7%。 “事实上很大部分股票年初至今仍录得负回报。所以,股市和实体经济脱钩程度没有市场认为那么高。仍然录得负回报的股票包括邮轮、航空运营商、传统零 售商和能源股。如果这些股票今年以来的表现都录得正回报,那么股市就真正与经济脱钩了。”黄思远称,录得正回报的往往是一些受长期结构增长推动的科技龙头,它们现金充裕,在2~4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了2~4 年的增长。折现现金流估值被向前拉了 2~4年,这些真正的市场领导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优势,资产负债表也较强。 不过,当前地缘政治摩擦在大选前有加剧的迹象,“在市场估值较高的背景下,仍有可能触发市场波动。因此,除了在美股市场寻找板块轮动的机会,对亚洲债券的配置,以及对亚洲和中国股票的配置,都是管理风险波动的必要手段。”朱超平称。 关注溢出效应 亚太市场开盘大幅下挫,后续的溢出效应持续受到投资者关注。 9月4日,港股开盘后阿里巴巴、小米等大幅下挫。建银国际首席港股策略师赵文利队对记者表示,美股暴跌对港股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外溢效应,但受益于更为稳健的基本面和防疫形势,强势的港元和人民币汇率,港股的波动性和下行空间将显著小于美股。 但是板块轮动同样可能在港股市场出现。他称,结构上看,随着9月7日恒指成分股季度调整正式生效,之前连续上涨的科技股也有望借势回吐,资金转向内需股和防御类板块。随着香港本地疫情趋于平稳及未来逐步恢复通关预期升温,本地股将有估值修复机会。 整体来看,赵文利认为,隔夜美股暴跌缺乏明显的催化剂,更像是获利盘涌现导致的技术性回调。但之前流动性宽松预期和拥挤化交易累积的巨大升幅和获利盘已使的美股科技股的估值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下一步需要关注的是本周五的重磅非农就业数据,在公布前,盲目乐观的投资者情绪开始变得十分脆弱和敏感。同时,近期美联储模糊的货币政策框架调整以及停滞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流动性的边际利好已经明显下降,因此投资者也在等待美联储对“平均通胀目标”给出更多细节。再加上迟迟难产和不断缩水的财政刺激预期也在让市场感到不安。疫情持续蔓延但疫苗不太可能在大选前上市也令市场对经济二次下滑感到担忧。 就A股而言,机构认为,9月份股市风格有望平均化,行业间的落差有望收敛。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记者表示,疫情影响企业盈利,中报业绩逊于去年同期。此前公布中报的3300家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滑15.5%,增速中位数是90.9%。但是,近几个月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7月增速接近20%。今年前8个月,市场分化很大,消费股和科技股一路上涨,而周期股走势惨淡。市场分化背后存在各种逻辑。首先资金的流动是驱动行业分化的直接力量;其次中国经济长周期中消费强、投资弱的趋势是行业估值分化的重要逻辑;此外,“双循环”强调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给消费行业和科技创新提供了空间和动能。此外,短期内疫情防控仍不会全面取消,对消费和投资影响也不同。 在吴照银看来,展望今年后几个月,食品CPI有望继续下行,消费行业恐将走弱;而PPI则进一步走强,利好周期行业。CPI和PPI剪刀差收窄,有助于市场风格切换。同时,新老投资者分化,年初至今新增投资者超过1041万,新投资者应该更偏好估值较低的周期行业股票。这样,行业配置相对均衡一些,不再像前8个月重消费、轻周期那样大幅偏离。
在股票市场里,如何界定什么是好的风险?什么是不好的?在当下全球史诗级别的技术反弹里,“巴韭特”们赚了“巴菲特”们的钱。孰是孰非?在这篇量化研究里,我们论证了市场风险并无好坏之分,投资时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只求合适与否。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能经受得住风险,才能拿得住仓位,才能最终赚到与风险相匹配的回报。 我们的量化分析以价值、市值和市场回报的三因子方式分解风险,并把个股按照风险高低的顺序依次排列在风险、回报的回归线上。我们发现,风险越低的股票,离回归线越近。也就是说,它们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上述的三个因子解释,它们的个股维度上因为自身因素产生的风险偏小。这些是“中规中矩”的股票。然而,随着风险沿着回归线上升,个股回报的分布离回归线越来越远,呈发散状。也就是说,这部分股票的风险很大程度上由上述三个因子之外的其它因素产生,比如公司管理、政府关系,等等。这些个股在回归线周围的分布形状,犹如一只在海里下潜的伞型海蜇。 对于投资者来说,回归线上哪一个部分的股票更合适,哪一类风险可以给予更好的回报?或者说,应该选择海蜇头,还是海蜇尾?我们的回测计算证明,如果一篮子等权重买入最低风险的那一部分股票,尤其是在计入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之后,回报最佳。由于这些股票有一部分是小盘股,但是组合方式却采取等权重的方式,这个低风险组合产生的超额回报部分来自于小盘股的小市值效应。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个要求同时等权重地买入几百个股票的投资组合策略,很难在现实中实施。因此,这个“海蜇头”策略产生的回报,也很难实现或观察到。 那么,那些高风险的、同时回报远离风险回归线所预期的、位于“海蜇尾”的股票是否不可取?我们的回测证明,这部分股票作为一个整体的确跑输了上述低风险的股票组合。而且风险越高,跑输的程度则越严重。然而,回报之不同于预期,可以高于、也可以低于预期。但传统风险计算统计上,只要回报不同于预期,没有最终实现,却都视为风险。或者说,统计上衡量的风险,是回报不同于预期的情况,而非风险低于预期的情况。比如,在现在的市场反弹中,做多特斯拉股票的投机者斩获颇丰,尽管这个股票风险高企。 传统的风险定义,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相反,这些远离风险回归线的预期的股票,反而是像巴菲特那样的选股者的天堂。因为虽然这些股票有低于预期的风险,也有大幅超预期的可能,如果投资者能够通过基本面分析找出决定这类股票回报的原因。换句话说,承担三个传统因子可以解释的风险,就只能获取传统的低风险回报。而要大幅跑赢市场,我们必须要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比如,在“海蜇尾”中选择买入那些拥有传统因子不能解释的回报的股票。这个高风险的选股策略也应验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富贵险中求”。上述两种投资选择,都没有错,只是各有千秋,适合不同的人群。 图表1:随着风险沿着回归线上升,个股回报的分布离回归线越来越远,呈发散状 资料来源:FactSet,交银国际预测 图表2:低风险组合产生的超额回报部分来自于小盘股的小市值效应 资料来源:FactSet,交银国际预测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赵明超)医药主题基金成为年内最大的赢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五月底,医药主题基金力压科技主题基金,领跑年内偏股基金业绩排行榜,15只基金年内总回报超过了40%,几乎所有医药主题基金的年内回报都超过25%。 医疗主题基金抢眼 今年年初,科技板块表现异常抢眼,但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医药生物板块开始强势上行,与之相关的医疗防护用品、医疗器械、疫苗等板块轮番上涨。Choice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年内生物医药行业指数年内涨幅高达35.09%。 生物医药指数飙涨,也让相关医药主题基金水涨船高。截至5月29日,在年内业绩居前的基金中,全部是医药主题基金。数据显示,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股票A基金年内回报为51.47%,紧随其后的工银养老产业股票基金的年内回报为50.73%,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以50.66%的年内回报位居第三。此外,工银前沿医疗股票基金年内回报为50.05%。 除了上述几只年内回报超过50%的基金以外,工银医药健康、宝盈医疗保健沪港深、招商医药健康产业、融通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等基金年内回报也都超过45%。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领涨的基金,除了融通医疗保健行业基金为偏股基金以外,其余均是股票型基金。在医药行业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高仓位的股票型基金,可以充分享受行业大涨的红利。 在年内大涨的基金中,即使没有冠名医药主题基金,也是源于对医药股的重仓配置,以华泰柏瑞激励动力基金为例,前5个月回报为40.04%,从该基金重仓股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是医药股,包括长春高新、万孚生物、迈瑞医疗、康泰生物等。年内回报超过38%的广发新兴产业基金,重仓配置了英科医疗;万家行业优选基金重仓配置了华大基因和金域医学。 医药后市预判现分歧 今年以来生物医药板块持续上涨,如何看接下来的走势?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尽管生物医药板块值得长期看好,但在短期大涨的情况下,短期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需要警惕市场调整的风险,只有具有真实业绩支撑的公司,接下来才能持续向好。 “估值实在太高了,已经透支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业绩预期,如果接下来业绩不达预期或者创新药推进不及预期的话,股价就会大幅调整”,沪上某私募基金经理分析说。 上述基金经理进一步分析,当大家都在炒预期的时候,往往会过度乐观,尤其是创新药,会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业绩预期透支进去,但如果新药研发推进不及预期或者是受到某些因素干扰,股价就会遭遇剧烈调整。 “以某港股生物疫苗公司为例,过去一年几乎上涨了10倍,但受市场传闻影响,短短几个交易日,就下跌了40%,对于追高的投资者来说,风险不言自明。” 对于医药板块的细分行业,多位基金经理明确看好原料药板块,认为投资逻辑非常顺畅。在上述基金经理看来,不管是从行业集中度看,还是从市场需求乃至产业发展趋势看,原料药板块都已经成为新蓝海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从上市公司公告看,不少原料药公司正在开展全产业链布局。从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向制剂领域延伸,例如司太立、润都股份、奥翔药业等。奥翔药业、昂利康、富祥药业等多家公司均抛出了再融资预案,加码扩产原料药。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洪灝 我们的量化研究证明,在实际的操作中,波动率是一个关键变量。对于趋势投资策略来说,控制波动率,适时降低对波动率的配置,将有效增强回报。但是,对于逆向投资策略来说,适时增加对波动率的配置,将使回报显著增强。 上周五,我的一位研究助理来我的办公室,和我讨论她上周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的这位助理是剑桥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在量化研究方面颇有自己的见解和建树。我的团队常常在一起讨论各种市场和经济的问题。我们的讨论往往海阔天空,有时候甚至漫无边际。有时,旁听的同事听了一阵子,就会一脸疑惑。每至此时,我总是要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来圆场:研究其实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么就不叫研究了。上周五的讨论里,她给我展示了她最近构建的一个价格动能量化回测模型。 我马上认识到,我们做的这次研究是一次得罪人的研究。 这是一个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的模型(图表一、二)。图一显示,A股市场的价格动能衰竭的非常快,基本上不会超过两周。然而,A股价格动能在长期的表现形式更是呈现出一个反转的格局。图一里颜色分布的表现,就是无论持有期有多长,只要超过了两周以上,回报率就会迅速下降,很难产生正回报。因此,图一里看,颜色总是蓝(负回报)多红(正回报)少。 图表1: 在不做波动率配置的投资组合里出现的凹形回报率的时空分布 资料来源: FactSet、交银国际 因此,市场共识往往认为,A股市场在中期和长期难以实现显著的动量效应。或者说,A股的价格动能并不能够在中长期持续。我们的量化研究显示,其实不然。由于A股市场的长期波动率有着均值回归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波动率的变化调整股票仓位,在大部分指数成分股出现低波动性的时候增加指数仓位,反之类推。实证显示,这种指数增强策略不仅能在短期,而且在中、长期也能通过增强A股的价格动能来增加回报。简单地说,这个指数增强策略可以让我们成功地在A股市场里“追涨杀跌”。 我们的这个指数增强策略,既能在市场趋势性上行时捕捉到价格动能带来的正回报;同时,由于这个策略有效地控制了组合的波动率,因此也能避免市场剧烈反转时引发的大幅回撤。也就是说,这个指数增强策略还具有很强的市场择时效应。 与美股市场不同,A股市场的价格动能在不同的时间久期里有不同的表现。两周之内,A股市场的价格动能体现为自我强化,连续正相关,强者恒强。然而,当时间久期超过了两周以上,A股价格动能的表现形式则出现相反的特征。这时,价格动能连续负相关,强弱轮换。也就是说,不同的时间久期适用不同的交易策略。两周之内,价格动能持续策略;之外,价格动能反转策略。 我们的量化研究证明,在实际的操作中,波动率是一个关键变量。对于趋势投资策略来说,控制波动率,适时降低对波动率的配置,将有效增强回报。但是,对于逆向投资策略来说,适时增加对波动率的配置,将使回报显著增强。 在经过波动率对仓位进行重新配置之后,我们把A股市场的回报率在时空里的分布在图二里再次展示。可以看到,经过波动率调整之后的回报率在时空的分布,与调整之前的分布几乎是一个互为镜像的关系:图二里,正回报集中分布在时空中部(大面积红色区域);而对应图一里,时空里大部分存在的是负回报(大面积蓝色区域)。 图表2: 在波动率配置的投资组合里出现的凸形回报率的时空分布 资料来源: FactSet、交银国际 直观地说,在不做波动率配置的投资组合里出现的凹形回报率的时空分布,其实就是中国A股市场里散户投机行为产生的回报率的真实写照。这个凹形分布的形状,让散户投机者无所适从,因为短期看似有效的交易策略,到了长期却不能使用;而适用于长期的投资策略则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 然而,中国市场却是全世界换手率最高的市场。这个凹形回报率的分布的镜像,也就是经过波动率调整的凸形回报率的分布,可以看做是与散户对立的专业投资者可以获取的回报。然而,这个A股市场的现实产生的凹形回报率的时空分布告诉我们:中国根本就没有专业投资者。或者说,A股市场里,专业投资者还不能成气候,他们对于市场定价的边际影响甚微。因此我们量化研究发现的凸形回报率的时空分布将持续有效 — 一直到市场整体都能看懂这个凸形回报率的时空分布。 (本文作者介绍: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CFA,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