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又有两家公司因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面值而退市。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凯迪生态、暴风集团在内的19家(神城A/B退合并统计)上市公司摘牌,数量较去年增长超70%。 12月22日,*ST金钰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将被终止上市的第十次风险提示性公告》,公告指出,自今年11月25日至12月21日,公司股票已连续19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即人民币1元)。截至当日收盘,*ST金钰锁定跌停板,收报0.86元,触及“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的条件,退市已成定局。此前,*ST金钰曾因虚构销售和采购交易等财务造假行为被监管层处罚。 另一家即将因跌破面值而退市的公司为*ST刚泰。12月21日晚,*ST刚泰发布《关于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公告》,表示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因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公司股票自12月22日开市起停牌。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退市力度显著增强。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2月22日,今年已有凯迪生态、暴风集团等19家公司退市摘牌,相比2019年全年的11家增长超70%。从原因来看,除东贝B股因上市公司被吸收合并而终止上市外,其余公司或因收盘价连续低于面值、暂停上市后首个会计年度亏损、无法按期披露年报等问题退市。 业内人士表示,退市机制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助力A股市场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生态。招商证券指出,目前A股整体退市率不足1%,远低于美国市场年均6%左右的退市率。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公司上市周期缩短,全市场IPO规模扩大,上市公司数目增加,供给增加的同时,需要配合以更加严格和市场化的退市规则,加大对上市公司的退市监管力度。
本周,*ST富控被暂停上市; 下周,*ST凯迪将正式摘牌; *ST刚泰已经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ST金钰也处在面值退市边缘…… 2020年,A股市场上演了多场生动的“风险教育课”。今年以来,A股已有13家公司被暂停上市,15家公司被摘牌(不包括*ST凯迪),数量之多创下历史纪录。 A股的退市刚性正在增强,而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也即将出炉。证监会12月11日表示,拟在全市场开展退市制度改革,沪深交易所正修订退市相关规则,近期将公开征求意见。 部分公司面临业绩退市“生死劫” 随着年报披露季日益临近,部分A股公司又将面临退市“生死劫”。 对主板和中小板公司来说,如果出现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最近一年净资产为负、最近一年营收低于1000万元等情况,将会触发退市风险警示(*ST)。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在2019年净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中,2020年业绩预告续亏的有21家,尚未预告年报业绩但前三季度亏损超过3亿元的有11家。 此外,前三季度净资产为负的有6家,分别是ST巴士(002188)、ST东网(002175)、ST猛狮(002684)、ST双环(000707)、株冶集团(600961)、大唐电信(600198);前三季度营收低于1000万元的有6家,分别是中房股份(600890)、ST天首(000611)、ST巴士、ST圣莱(002473)、ST厦华(600870)、大东海A(000613)。 数据来源: 截至12月11日 对创业板公司来说,实施注册制后增加了退市风险警示(*ST)制度,并将综合考察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而不是单一的净利润指标,以前的突击卖资产等保壳老套路将难再奏效。 触发创业板退市风险警示(*ST)的情形: 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准);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3、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创业板公司有17家,前三季度净资产为负的有1家。 数据来源: 截至12月11日 需要注意的是,创业板取消了暂停上市环节,简化了退市流程。创业板公司被*ST后,如果下一个年度公司业绩没有改善,将会被直接强制退市。 而对主板和中小板公司来说,被*ST后,如果下一个年度继续不满足相关要求,会被暂停上市。数据显示,目前有8家*ST公司2020年业绩预告续亏,可能因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被暂停上市。 数据来源: 截至12月11日 在尚未发布年报预告或年报预告不确定的公司中,有23家*ST公司此前连续两年亏损且三季报亏损超过1亿元。此外,有21家*ST公司2019年净资产为负且今年前三季度净资产为负。这些公司如果四季度不能改善,也可能面临暂停上市风险。 数据来源: 截至12月11日 对于已经暂停上市的公司来说,如果最近一个年度继续不满足相关要求,就会被终止上市。数据显示,目前有11家暂停上市公司可能面临终止上市风险。 数据来源: 截至12月11日 年内已有12只股触发面值退市 相比业绩类退市,交易类退市效率更高,将被直接强制退市。 今年以来,已有12只个股(9只A股、3只B股)触发面值退市,数量超过此前历年总和。此外,*ST刚泰已经提前锁定面值退市,*ST金钰已连续13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也处在面值退市边缘。 自2018年底,中弘股份打响面值退市“第一枪”后,面值退市成为了周期最短、效率最高、威慑力最强的退市标准。多位专家学者认为,有进有出、优胜劣汰才是市场常态,A股市场的退市指标应更加全面与多元。市场化退市指标更体现推行注册制的导向,即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由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建立、优化了交易类退市标准,除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面值外,还包括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市值均低于3亿元、连续20个交易日股东数量均低于400人、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低于200万股等。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A股有31只个股收盘价不超过1.5元(剔除停牌股票)。目前A股没有市值低于3亿元的个股,市值最低的是*ST富控(600634),总市值为4.72亿元。 数据来源: 截至12月11日
在水缸底处凿开一个小口,哪怕周围很干净,随着水流转动,远处的泥沙依然会吸聚而出,从而实现激浊扬清。2012年6月,“面值退市”作为第一个“小口”,揭开了A股市场化退市的序幕。2020年末,退市新规新增了“3亿元市值”退市指标,有望进一步发挥市场化退市的效力。 退市新规要求,若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在交易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将涉及终止上市。新规发布时,沪深两市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ST成城,市值为3.9亿元,与“3亿元市值”退市指标尚有一段距离。不仅如此,不少类似*ST成城的“超小市值”公司,其股价本身已经靠近面值,“3亿元市值”退市指标似乎没有用武之地,换言之,好像有些低了。 探讨“3亿元市值”这一新增退市指标是否合理有效,还是要看过往市场化退市指标的施行效果。2012年6月,沪深交易所公布修订后的退市制度,其中提出一条市场化退市标准——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的公司应终止上市。 当时,市场对这一标准颇有疑虑:虽然股价在个位数的股票很多,但距离面值(对绝大多数股票来说是1元)仍有很大距离,该措施能否真正起到效果? 6年后,2018年12月28日,中弘股份被深交所摘牌,成为沪深两市首只“面值退市”的股票。从此开始,面值退市案例走进大众视野,数量逐渐增加。2019年,雏鹰农牧、华信股份等4只股票“面值退市”;2020年,这一数据进一步放大,“面值退市”几乎已引不起市场太多关注。进入2021年,*ST天夏因股价持续低于1元,已锁定“1元退市”席位。 从“面值退市(新规已改为‘1元退市’)”的施行效果来看,市场化退市标准完成制定只是完成了政策的前一步,后一步需要市场根据标准自发地用脚投票,这一过程可快可慢,但假以时日,终会有公司触线退市,从而实现优胜劣汰的政策效果。况且,一旦市场形成共识,无论面值退市,还是“3亿元市值”退市标准,都会产生强有力的“磁吸效应”,一旦有公司靠近“红线”,投资者就会快速卖出,推动其离开市场。随着第一个案例出现,后续会不断出现,并成为常态。 至于为何已有“面值退市”标准,还要新增“3亿元市值”指标?A股现有的4000多家公司中,约有1182家总股本低于3亿股,512家总股本低于1.5亿股。即便这些公司股价高于面值不少,比如2元/股,但因其市值依然非常小,“3亿元市值”退市指标的效力将得以发挥。 另外,近年来A股高送转热度持续降低,高价股开始受到追捧,过去一味送转扩大股本的情形越来越少,导致很多个股长期保持小股本,仅依靠“面值退市”指标,很难对其中部分经营较差的问题公司形成影响,从而达到激浊扬清的效果。 评价一项政策的效果优劣,尤其是“面值退市”“3亿元市值”退市这样的市场化政策,需要从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来观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让其自主地发挥作用,而不是将其当作处罚类政策要求立竿见影。面值、市值是市场充分博弈的结果,微小市值的公司往往缺乏投资价值,存在被炒作的问题,结合目前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将市值极低的公司清出市场,也有利于投资者理性选择,引导价值投资。 可以预见,一旦“3亿元市值”退市标准开始发挥效用,势必将和“面值退市”一样,充分调动市场自己的力量,成为发挥市场效力、清理绩差公司、完善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
在董登新看来,总市值标准应由三亿元提升到五亿元,否则形同虚设。 12月14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发布退市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时代财经注意到此次退市制度改革,是过去八年来力度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规则改革。征求意见稿在最为重要的财务类指标、重大违法退市标准、交易类指标等多个方面均进行了完善和优化。同日,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就退市新规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这次退市制度的改动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架构。”当日晚,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征求意见稿的六大亮点。 其中董登新高度肯定了征求意见稿中交易类指标将原来的面值退市标准修改为“一元退市”标准,同时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的指标。“一元退市与总市值退市双管齐下,能够压缩‘垃圾股’操作的空间。” 但在董登新看来,总市值标准应由3亿元提升到5亿元。“目前A股3000多个股票,没有总市值低于5亿元的。 如果不把这个总市值退市标准从3亿元提高到5亿元,基本上就是形同虚设。” 新退市制度有六大亮点 今年11月初,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11月3日,上交所发布了《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到“严格退市监管,持续推进退市制度改革。支持公司用好用足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市场工具。” 退市制度建设与实施被提上议事日程。 12月14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是在2012年修订退市制度细则的基础上,增加了多条触及退市的制度标准。具体而言,引入“扣非净利润+营业收入指标”并与审计意见交叉使用,堵住规避退市空间;连续三年虚增净利润(利润总额)比例超过100%,且三年合计虚增净利润(利润总额)达到10亿元以上等强制退市;收盘市值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3亿元等。 在长期专注研究证券交易的董登新看来,征求意见稿有六大亮点: 第一大亮点是退市制度安排主要是为了迎合注册制改革和新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推进我国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所做出的全方位的改革。新退市制度的初衷和动机是扶持鼓励新经济公司上市,同时使得空壳公司、皮包公司和僵尸企业尽早尽快退出市场。 第二大亮点是考虑到公司股票面值设置存在不同的实际情况,本次改革将原来退市指标中的“面值”明确为“人民币1元”。 第三大亮点是进行了“三废”改革,即废除暂停上市、废除恢复上市、废除重新上市,极大地封杀了垃圾股保壳的侥幸心理,压缩了资本运作的时间和空间,终止了投资者炒壳、赌壳的投机游戏。 第四大亮点是明确了重大违法类的强制退市。这一举措把过去比较笼统、抽象、模糊的概念进一步具体的量化为可以执行的标准,比如财务造假达到多少规模必须强制退市。此举能提高对重大违法行为的威慑力,对于财务造假也是重大的打击。 第五大亮点是进一步拓展了交易类的退市规则,如征求意见稿提到了“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的市值指标,能对“一元退市”形成补充,双管齐下扼杀股票操纵的空间。 第六大亮点,对退市整理期进行了重新安排。一是废除了交易类退市的整理期,对于其他退市的整理期则把时间减半,由30天缩短为15天,而且还取消了整理期的涨跌停板制度。这将极大地缩短了退市的周期,同时,有效的防止整理期的股价操纵。 堵住了“面值退市 ”的漏洞 据悉,退市细则的制定在业界已酝酿讨论多年。关于交易类强制退市,包括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一定指标,股票收盘价、市值、股东数量持续低于一定指标等的制定,存在不少的争议。 而各类退市标准中,“ 面值退市 ” 最为受到关注。在2012年版的沪深交易所现行退市制度中,关于“面值退市”的原文表述是:“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面值退市”把退市的标准锁定在股价,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面值退市之所以体现了市场化的导向,是因为股票的成交价格由市场上的投资者集体决定,当上市公司由于各种原因触发面值退市时,就相当于投资者集体‘用脚投票’,因此这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叶小杰曾对媒体表示。 不过在具体施行的细则上,董登新认为“面值退市”与国际惯例不符,并与A股市场发展存在现实冲突。董登新介绍,2012年,当国内第一次引入“面值退市”标准时,他给深交所、上交所和证监会提出过建议,要求尽早把面值退市改为“一元退市”。“八年之后这个错误更正过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董登新对时代财经分析,如果按照原来“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的股票”执行退市,在现实中出现诸多悖论和漏洞。他以紫金矿业(601899)为例,挂牌时,其股票面值为0.10元,也是A股市场至今为止唯一股票面值不足一元的股票。“如果按照现行”面值退市“规则,那么,紫金矿业将来无论如何业绩滑坡,都难以达到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其面值即0.10元。” 董登新还提到,未来大量中概股回归,若施行“面值退市”标准将成为较大的制度漏洞。中概股中有部分股票每股面值是一分钱,如果它们回归到A股市场,即便这些上市公司经营不善、股价滑坡,其股价也难以跌至低于面值。 至于“一元退市”标准,则是依据国际惯例所定。董登新介绍,美国的股价退市标准就是采用基本货币单位,执行“一美元退市”标准,而不是采用面值退市标准。一美元是美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就是一元人民币。这一股价退市标准不是中国首创的,而是根据国际股票市场的约定规则所制定。 总市值退市标准应提高到5亿元 征求意见稿将原来的“面值退市”指标修改为“一元退市”指标,同时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的市值指标。上交所答记者问提到,新增这一退市情形,进一步充实交易类退市情形,发挥市场化退市功能。因为市值是市场充分博弈的结果,微小市值的公司往往缺乏投资价值,存在被炒作的问题。结合目前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将市值极低的公司清出市场,也有利于投资者理性选择,引导价值投资,实现市场优胜劣汰。 尽管14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有诸多进步性,但在董登新看来,尚有待完善的地方。“建议把总市值退市标准从3亿元提高到5亿元。这样才可以发挥有效的威慑性,与‘一元退市’相辅相成。” 董登新继续解释道,“目前A股3000多只股票,总市值没有低于5亿元的。 如果不把这个总市值退市标准从3亿元提高到5亿元的话,基本上就是形同虚设。” 但董登新认为,引入总市值退市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元退市”标准存在漏洞。“比方说连续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但在第11个交易日开始拉升,把股价拉到1元以上,那前面的纪录就作废,只能重新统计。因为必须是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一元,收盘价低于一元才能够强制退市。” 董登新指出,鉴于单一的“一元退市”标准,可能会出现股价操纵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一元退市”标准的作用。引入总市值退市标准,能够多管齐下,不会有漏网之鱼。
这只曾经的大牛股“预定”一张面值退市的门票! 12月11日,*ST刚泰一字板跌停,截至收盘,跌停板上的封单为31.2万手,股价报0.68元,收盘价已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1元。 在11日的跌停之后,即使*ST刚泰接下来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股价也回不到1元以上,这意味着*ST刚泰将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按照沪深交易所规定,公司股票将会触及“面值退市”红线,交易所将对股票采取强制退市处理。*ST刚泰已“预定”面值退市。 曾是市值300多亿元大牛股 11日,*ST刚泰再度一字板跌停,全天跌停未打开,收盘价报0.68元,市值仅剩10.1亿元。自11月24日开始,*ST刚泰收盘价已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1元。以5%的涨幅计算,即使接下来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股价最多只能到0.91元,无法回到1元以上,这意味着*ST刚泰已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曾经,*ST刚泰也是一只大牛股。数据显示,在2016年年初,*ST刚泰市值达315.91亿元,上市首日至2016年1月4日,涨幅超过2000%。 从年线来看,*ST刚泰从2016年开始连续5年下跌,累计跌幅超过97%。从300多亿的市值到如今10.1亿元的市值,并“预定”面值退市,着实让人唏嘘。 值得注意的是,*ST刚泰11日全天成交484.9万元,这意味着有400多万元资金豪赌*ST刚泰。 12月10日*ST刚泰发出关于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四次风险提示公告。11日收盘后,*ST刚泰发出关于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五次风险提示公告。 来源:*ST刚泰公告 深陷困境二股东被申请破产清算 从300多亿元的大牛股,到如今“预定”面值退市,*ST刚泰经历了什么? *ST刚泰系大型企业刚泰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以互联网+黄金珠宝为基础平台,以娱乐营销提升珠宝产品品牌内涵和附加值,以金融结合产业链产生协同效应的“互联网+”生态圈。 自2018年以来,*ST刚泰持续亏损,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11.65亿元,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33.7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再亏6.23亿元。 同时,公司第二大股东刚泰集团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 来源:*ST刚泰公告 此外,*ST刚泰面临的风险还包括违规担保的风险、诉讼风险、流动性风险、被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等。 *ST刚泰在9月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中表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剩余未解除违规担保总金额为20.45亿元,部分担保事项已进入诉讼程序。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涉及各类诉讼案件情况:公司被诉案件处于一审阶段的案件52件,处于二审阶段的案件4件,合计56件,涉案金额共计40.25亿元;一审/二审生效而被执行案件50件;被诉案件涉案金额共计约66.13亿元;主诉在审案件3件,申请执行案件12件,主诉涉案金额共计约6.64亿元。 受到公司违规担保事件、连续两年亏损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银行抽贷断贷,公司资金状况比较紧张。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约为64.35亿元,其中部分借款及公司债已违约。 来源:*ST刚泰公告 多家定增股东亏损超过90% 2020年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ST刚泰股东户数仍有2.62万,在如今*ST刚泰已“预定”面值退市的情况下,公司股东欲哭无泪。 2015年*ST刚泰通过定增引入了赫连剑茹、腾讯等九名特定投资者,其中腾讯认购了2261.31万股。 今年9月21日,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腾讯持股暂无变化”,仍持股超过1000万股。 上述定增引入的股东股份在2019年1月9日解禁,从2020年三季度末十大股东明细情况来看,当时定增参与认购的上海六禾嘉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上海见乙实业有限公司、赫连剑茹等多位股东持股并无变化,而其参与定增的成本价为7.96元/股。若这些股东四季度仍未减持,以今日收盘价计算,亏损超过90%。 这些股票也要注意面值退市风险 除*ST刚泰已经“预定”面值退市外,*ST金钰11日收盘价0.95元,已经连续13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也面临面值退市风险。 此外,还有*ST宜生、*ST庞大、*ST天夏等多只股票11日收盘价低于1.2元,也需要警惕面值退市风险。
记者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29日起陕西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综合性旅游出行服务平台“飞猪”,向全国游客发放面值超过千万元的旅游消费券。 本次发放的陕西旅游消费券分为旅游团队专用消费券和星级饭店专用消费券,适用于在陕西注册登记的部分旅行社和星级饭店。 旅游团队专用消费券计划分三期发放,第一期拟发放总面值500万元的散客旅游专用消费券,每张面值50元,共计10万张,每人限领2张。星级饭店专用消费券分三期发放,第一期拟发放消费券总面值525万元,每张面值75元,共计7万张。每人限领1张。参与活动的星级饭店每张消费券再对应优惠25元。 本次消费券发完即止,使用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上市公司退市速度明显加快。据记者梳理,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累计有22家公司退市,超过2019年全年的18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记者表示,今年退市公司增多,体现出注册制改革实施后,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质量要求更高,业绩亏损达到三年规定而退市的公司也会更多。多因素叠加,今年退市公司数量极有可能创新高。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记者表示,在注册制改革下,壳类公司的价值光环逐步退却,很多ST类个股走向退市的边缘,部分上市公司面临经营不善以及业绩下滑而导致退市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面值退市股逐渐增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ST锐电、*ST美都、盛运环保、ST天宝、神雾环保、东沣B、天广中茂7家公司因为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被终止上市。其中,ST锐电是今年两市首家“面值退市股”。另外,还有*ST大化B、*ST银鸽等已触发面值退市条件。 “面值退市大多是基本面较差的公司,让更多‘垃圾股’不断出清,有利于市场的新陈代谢,市场会更加注重业绩优秀、成长性良好的公司。”郭一鸣说。 盘和林表示,“面值退市”制度对于维持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清除“垃圾股”,无疑有着积极和现实的意义。这项制度既显示了监管层坚决杜绝或遏制退市风险警示引发的投机炒作,也表明我国退市制度正加快完善。以面值退市为主的多种形式退市渠道畅通后,A股市场加速出清效应越发明显,面值退市也将常态化。 近日,创业板全面完善了退市指标,将净利润连续亏损指标调整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复合指标,并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的交易类退市指标和“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未按期改正”的规范类退市指标等。此外,还简化退市流程,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交易类退市不再设置退市整理期,提升退市效率,优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停牌安排,保障投资者交易权利。 除了面值退市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ST保千、乐视网、金亚科技、*ST龙力4家公司因财务指标被终止上市;另外,还有11家上市公司通过出清式重组退市。 盘和林表示,尽管退市制度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目前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当前应以注册制改革为契机,结合前期科创板退市改革试点的实践情况,对退市制度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以市场逻辑为基础的财务类和市场交易类退市指标的设置,推动市场估值体系合理化,引导加强主动退市;二是可考虑从营业收入、净利润、规范运作、信息披露等多个维度,准确甄别僵尸企业、空壳公司,打消风险公司的市场炒作预期;三是遵循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原则,逐步完善退市制度,同时提高退市效率与平稳实施相结合。 郭一鸣表示,未来需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多元退市机制,完善退市标准,继续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加大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