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家券商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34.04亿元,实现净利831.47亿元,其中124家盈利。 ●去年同期,131家券商实现营收1789.41亿元,实现净利666.62亿元,其中119家盈利。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公布券商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排名情况。中信证券的营收以及净利润继续位居行业第一位,且绝对金额相较去年增长较多。分项业务方面,中信建投的投行业务位居行业第一,华泰证券的资管业务位居第一,国泰君安的经纪业务位居第一,中信证券证券投资收益位居第一。单项排名榜单相较去年有所变动。 数据显示,134家券商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34.04亿元,实现净利831.47亿元,其中124家盈利。去年同期,131家券商实现营收1789.41亿元,实现净利666.62亿元,其中119家盈利。 头部券商分列单项业务冠军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部分券商总资产有较大幅度增长。中信证券总资产7258亿元,同比增长33%;中金公司总资产增长32%;中信建投总资产增长26%。据中证协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末,134家券商总资产为8.03万亿元。去年同期,131家券商总资产为7.10万亿元。 营收方面,中信证券今年上半年营收146亿元,同比增35.54%,是全行业唯一一家上半年营收破百亿元的券商。营收排名前20的券商中,只有国泰君安和长江证券同比负增长,其余券商均增幅较大。 净利润方面,中信证券以62亿元继续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申万宏源和中信建投净利润均超过40亿元。 投行业务方面,中信建投继续保持第一的位置,今年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24.36%。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投行业务净收入排名前20的券商中,有多家券商业绩暴增。国金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约200%,浙商证券增217%,兴业证券增150%。 资管业务收入方面,上半年华泰资管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东证资管、中信证券以及海通资管。华安证券资管业务表现亮眼,同比增长接近200%。 中证协数据显示,全行业今年上半年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142.91亿元,去年同期为127.33亿元。 证券投资收益上,中信证券位居第一。此外,中信建投该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4%,东方证券增长115%,红塔证券增长148%,中金财富增长236%。今年上半年,全行业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702.74亿元,去年同期为620.60亿元。 新增了代销收入等指标排名 今年中证协一共公布了25项指标的排名,去年同期为23项,今年新增的指标为“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和“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中证协解释称,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等于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加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净收入加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 证监会7月10日新修订的券商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公司上一年度投资咨询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1分、0.5分;或者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1分、0.5分,前述两项按孰高分值加分。”据了解,2019年券商代销收入排名适用于2020年券商分类评价工作。 而在上一版本券商分类评价标准中,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并没有纳入评分指标。 华西证券研究所所长、非银首席分析师魏涛认为,券商分类评级新设财富管理指标,投资咨询业务收入突出或者代销金融产品收入突出将新获加分,体现监管引导行业财富管理转型的思路。东吴证券非银分析师胡翔认为,该项举措预计会加快证券行业财富管理转型。
摘要 【李迅雷:券商并购传言无风不起浪 1+1能否大于2?】近来不断有券商并购传言,传言真假难辨,但无风不起浪,今年以来证券市场活跃,增厚了券商盈利。监管部门曾表示,发展高质量投资银行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发展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推进和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推动打造航母级头部证券公司”。那么,当前通过券商合并的模式是否可以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进而推动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呢? 近来不断有券商并购传言,传言真假难辨,但无风不起浪,今年以来证券市场活跃,增厚了券商盈利。监管部门曾表示,发展高质量投资银行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发展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推进和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推动打造航母级头部证券公司”。那么,当前通过券商合并的模式是否可以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进而推动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呢? 直接融资比重低与券商强弱有关? 早在1996年,我便对中美直接融资的比重做比较,同时还研究了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现中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比只有1:9,而美国大约为8:2。同时,中国所有券商的总资产之和不及美林的十分之一。故当时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券商的规模有望大幅提高。 但那么多年来,我国的直接融资比重依然没有显著提高,大约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在15%左右,其中股权融资占比只有5%左右,这也是过去30年来中国金融改革的痛点所在,即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还亟待提升。那么,是否通过做强做大券商,就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呢?恐怕还没有那么简单。 中国社会融资结构(剔除政府融资后的社融存量占比%) 来源:人民银行,中泰证券研究所 事实上,我国这些年来的直接融资规模也不算小,从A股的总市值规模看,我国在全球排名第二,与GDP的排名一致。更何况A股的发展历史才30年,而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已经超过230年了。 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比重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是间接融资规模过大,使得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更大,2019年达到250多万亿,增速超过10%,分母偏大使得直接融资比重偏低。 这实际也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即我国GDP创造需要两倍以上的M2余额,美国的这一比例长期以来维持在70%左右,今年为了应对疫情,无限量释放流动性,该比例才上升的80%以上。 因此,降低间接融资规模,也就是企业和居民部门降杠杆,可能也很重要,即改善供给的结构,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范畴。而目前来看,似乎很难做到,毕竟疫情导致经济下行,更需要银行的融资支持。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社会信用文化和法律体系。纵观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融资结构,会发现两点:第一,大陆法系国家的直接融资规模通常都做不大,中国的法律基础是大陆法系;第二,与之相关的,非英语地区的直接融资比重通常比较低,如日本与欧洲国家;与之相反的,如美国、英国和中国香港等。 我国的社会信用链较短,使得全社会对银行的依赖度极高,如银行贷款主要靠抵押贷款,信用贷款比重低;又由于长期以来的刚兑,使得企业和居民部门的钱绝大部分都留在银行体系内(包括表内与表外)。 因此,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打破刚兑非常重要。今年以来,银行理财的净值型产品规模越来越大,使得居民理财资金流向公募基金的比重明显上升,公募产品的发行规模大幅上升,这有利于直接融资比重的上升。 券商强强联合就能做大? 如前所述,中国股市创立之初,券商的资产规模的确非常小。如今,中美投行之间的差距确实有了大幅缩小,但差距仍比较大,如根据2019年的年报,国内最大券商中信证券的净资产规模,大约是高盛的25%、摩根斯坦利的29%;净利润分别是后者的21%和20%。 从我国券商的收入结构看,从2012年至2019年,经纪业务的平均收入的占比有明显下降,即从40%左右下降到20%左右,而自营收入的占比显著上升,说明券商的自有资本金规模在不断扩大。 我国券商行业收入结构(%) 来源:证券业协会,中泰证券研究所 而在高盛的收入结构中,做市商业务的收入占比最高,接近总收入的一半。因此,我国券商差距主要在资本实力、杠杆水平、资本交易及资本中介能力上。 首先看资本实力。根据2019年报数据,高盛、大摩、小摩净资产分别是中信证券的3.9、3.5、11倍。其次看杠杆水平。2019年末,中信杠杆为4.79倍,高盛、大摩、小摩分别为10.80、10.83、10.28倍,因而在ROA相当情况下,美国投行的ROE高于中信。第三看资本交易及资本中介能力。如高盛收入结构中,接近一半来自做市以及其他本金交易,对应是FICC、股权做市,以及衍生品等业务,这是未来国内券商着力需要提升,也是需要使用资本并且加杠杆的方向。 美国高盛收入结构(%) 来源:彭博,中泰证券研究所 总体来看,美国的金融监管比我们要宽松,如杠杆率水平比我国高,资本中间业务和衍生品业务方面的限制也相对少些,如做市和场外衍生品业务等。这些方面都不是我们短期能够模仿的,毕竟资本市场的成熟度有较大差距。 因此,我国通过强强联合,打造中国的“高盛”有可能吗?单纯从业务构成看,有一定难度。首先,我国券商的传统业务,即经纪业务的收入占比在缩小,强强联合,可以使得经纪业务的网点数量扩大,但这块业务的未来价值量似乎还会收缩,因为一方面是机构的占比会上升,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实体网点的价值会缩水。 从投行业务看,券商这块业务对人才和客户资源的要求比较高,从历史上券商的合并案例看,合并后的券商在承销规模和家数上似乎没有特别优势。这可能是合并导致人才的“挤出效应”。实际上,自营业务、资管业务等对人才依赖度较高的业务,强强联合模式都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从过去国内券商的合并案例看,大部分都发生在一家投行出现重大违规,或资不抵债,或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时候,被另一家券商合并。而通过行政方式合并的,从若干年以后看,似乎不达预期目标。 从国际案例看,优势互补的合并案例比较多,如JP摩根和大通银行合并,美林与美国银行合并等。因此,目前纯粹以投行为主营业务的金融企业越来越少了。记得2007年的时候,国内某券商要兼并一家美国投行,当时中美股市都如日中天,要达成交易的成本很高。后来遇到次贷危机,最终摩根大通以低得惊人的价格收购了此公司。可见,市场泡沫大的时候,不适宜并购。 通过上述分析,我认为目前国内券商之间的强强联合不太可行,即很难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即便是某些“出事”的大券商被另一家大券商合并,从日后看,也不见得能做大,甚至有可能出现1+1小于1的现象。比较可行的或许是强弱联合的模式,即以强带弱,实现资源、平台和人才之间的互补。 此外,让银行设立注册证券公司是做大券商的一种捷径,但目前《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故设立的证券公司如何与母公司之间划清合规的边界,确实是一大难点。而且,目前已经具有银行背景的券商似乎也没有在头部券商之列。 如何做强做大券商? 通过并购方式来整合券商,肯定是做强做大券商的一大捷径。接着上面的券商购并这一话题,提出一个问题:现阶段是券商并购的好时机吗? 从券商的历史估值(PE和PB)变化的角度看,到8月7日,PE的中位数为36倍,并不算便宜,因为历史的最低位是在2015年9月的12.2倍,但也算是处在历史的估值偏低位置,从PB看,为1.89倍,历史最低的估值是2018年10月的1.07倍。对比一下美国的头部券商高盛,当前PE只有13倍,PB不足0.8倍,即低于净资产;摩根斯坦利的PE和PB也分别只有8.7倍和0.9倍。 国内上市券商估值水平中位数变化走势 数据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因此,从估值的角度看,目前通过A股市场收购券商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股市比较低迷的2018年可能是一个最好的时机,甚至今年第一季度的时机或许更好些。当然,如果要通过行政方式合并的话,就另当别论。 不过,当下不少A股上市券商都有对应的H股,而且H的折价率通常还非常高,有的甚至超过50%,从估值角度看,有的PE和PB都低于A股券商的历史最低点,若通过A+H的方式一起并购,可以显著降低成本。 但国内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买入港股吗?似乎受到外汇管控等诸多限制。因此,做强做大券商,拓展券商的全球业务,还是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美国、欧盟、日本的跨国企业能够顺利开展跨境业务,还是与本币是国际货币有关。我认为,在当前条件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非常必要,不能再等了,风险与收益总是匹配的。 此外,现行的券商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模式应该终止,因为它是我国证券市场特殊时期的产物,不符合全球资本市场的惯例,应该改为“证券公司客户及交易结算资金由证券公司专项存管在商业银行”。因为第三方存管的结果,实际上是银行共享了券商的客户资源,其结果是过去15年来,银行业的发展快于证券业,直接融资的规模远远落后于间接融资规模的膨胀。 因此,营造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非常重要,包括去行政化、打破刚兑、放松管制等。只有高度市场化的环境,才有利企业的茁壮成长。例如,我们的日常支付,都已经很少用到现金或银行卡了,因为手机支付更便捷。那么,这样便捷的支付方式是谁提供的呢?是那些拥有公司股权、做着财务自由梦想、每天晚上自愿加班的互联网企业年轻人。 高盛是合伙人体制,国内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等也大多采取了合伙人体制,因为这类企业的共同特征是主要靠人才开展业务、获得收入,而不是靠生产流水线、靠存贷利差。因此,要打造中国的高盛,中国投资银行的航母级企业,而券商作为高度市场化的企业,即便不搞合伙人制,能否也能推广股权激励机制? 随着注册制试点的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以及银行理财产品刚兑的逐步打破,中国的资本市场确实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代,相信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端客户,会把其资产从目前的2-3%提高到10%甚至20%配置到资本市场,各类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本进入资本市场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唯有高度市场化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机构等参与主体,才能在资本市场这一时代变迁做强做大。
近来不断有券商并购传言,传言真假难辨,但无风不起浪,今年以来证券市场活跃,增厚了券商盈利。监管部门曾表示,发展高质量投资银行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发展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推进和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推动打造航母级头部证券公司”。那么,当前通过券商合并的模式是否可以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进而推动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呢? 直接融资比重低与券商强弱有关? 早在1996年,我便对中美直接融资的比重做比较,同时还研究了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现中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比只有1:9,而美国大约为8:2。同时,中国所有券商的总资产之和不及美林的十分之一。故当时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券商的规模有望大幅提高。 但那么多年来,我国的直接融资比重依然没有显著提高,大约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在15%左右,其中股权融资占比只有5%左右,这也是过去30年来中国金融改革的痛点所在,即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还亟待提升。那么,是否通过做强做大券商,就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呢?恐怕还没有那么简单。 中国社会融资结构(剔除政府融资后的社融存量占比%) 来源:人民银行,中泰证券研究所 事实上,我国这些年来的直接融资规模也不算小,从A股的总市值规模看,我国在全球排名第二,与GDP的排名一致。更何况A股的发展历史才30年,而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已经超过230年了。 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比重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是间接融资规模过大,使得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更大,2019年达到250多万亿,增速超过10%,分母偏大使得直接融资比重偏低。 这实际也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即我国GDP创造需要两倍以上的M2余额,美国的这一比例长期以来维持在70%左右,今年为了应对疫情,无限量释放流动性,该比例才上升的80%以上。 因此,降低间接融资规模,也就是企业和居民部门降杠杆,可能也很重要,即改善供给的结构,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范畴。而目前来看,似乎很难做到,毕竟疫情导致经济下行,更需要银行的融资支持。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社会信用文化和法律体系。纵观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融资结构,会发现两点:第一,大陆法系国家的直接融资规模通常都做不大,中国的法律基础是大陆法系;第二,与之相关的,非英语地区的直接融资比重通常比较低,如日本与欧洲国家;与之相反的,如美国、英国和中国香港等。 我国的社会信用链较短,使得全社会对银行的依赖度极高,如银行贷款主要靠抵押贷款,信用贷款比重低;又由于长期以来的刚兑,使得企业和居民部门的钱绝大部分都留在银行体系内(包括表内与表外)。 因此,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打破刚兑非常重要。今年以来,银行理财的净值型产品规模越来越大,使得居民理财资金流向公募基金的比重明显上升,公募产品的发行规模大幅上升,这有利于直接融资比重的上升。 券商强强联合就能做大? 如前所述,中国股市创立之初,券商的资产规模的确非常小。如今,中美投行之间的差距确实有了大幅缩小,但差距仍比较大,如根据2019年的年报,国内最大券商中信证券的净资产规模,大约是高盛的25%、摩根斯坦利的29%;净利润分别是后者的21%和20%。 从我国券商的收入结构看,从2012年至2019年,经纪业务的平均收入的占比有明显下降,即从40%左右下降到20%左右,而自营收入的占比显著上升,说明券商的自有资本金规模在不断扩大。 我国券商行业收入结构(%) 来源:证券业协会,中泰证券研究所 而在高盛的收入结构中,做市商业务的收入占比最高,接近总收入的一半。因此,我国券商差距主要在资本实力、杠杆水平、资本交易及资本中介能力上。 首先看资本实力。根据2019年报数据,高盛、大摩、小摩净资产分别是中信证券的3.9、3.5、11倍。其次看杠杆水平。2019年末,中信杠杆为4.79倍,高盛、大摩、小摩分别为10.80、10.83、10.28倍,因而在ROA相当情况下,美国投行的ROE高于中信。第三看资本交易及资本中介能力。如高盛收入结构中,接近一半来自做市以及其他本金交易,对应是FICC、股权做市,以及衍生品等业务,这是未来国内券商着力需要提升,也是需要使用资本并且加杠杆的方向。 美国高盛收入结构(%) 来源:彭博,中泰证券研究所 总体来看,美国的金融监管比我们要宽松,如杠杆率水平比我国高,资本中间业务和衍生品业务方面的限制也相对少些,如做市和场外衍生品业务等。这些方面都不是我们短期能够模仿的,毕竟资本市场的成熟度有较大差距。 因此,我国通过强强联合,打造中国的“高盛”有可能吗?单纯从业务构成看,有一定难度。首先,我国券商的传统业务,即经纪业务的收入占比在缩小,强强联合,可以使得经纪业务的网点数量扩大,但这块业务的未来价值量似乎还会收缩,因为一方面是机构的占比会上升,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实体网点的价值会缩水。 从投行业务看,券商这块业务对人才和客户资源的要求比较高,从历史上券商的合并案例看,合并后的券商在承销规模和家数上似乎没有特别优势。这可能是合并导致人才的“挤出效应”。实际上,自营业务、资管业务等对人才依赖度较高的业务,强强联合模式都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从过去国内券商的合并案例看,大部分都发生在一家投行出现重大违规,或资不抵债,或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时候,被另一家券商合并。而通过行政方式合并的,从若干年以后看,似乎不达预期目标。 从国际案例看,优势互补的合并案例比较多,如JP摩根和大通银行合并,美林与美国银行合并等。因此,目前纯粹以投行为主营业务的金融企业越来越少了。记得2007年的时候,国内某券商要兼并一家美国投行,当时中美股市都如日中天,要达成交易的成本很高。后来遇到次贷危机,最终摩根大通以低得惊人的价格收购了此公司。可见,市场泡沫大的时候,不适宜并购。 通过上述分析,我认为目前国内券商之间的强强联合不太可行,即很难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即便是某些“出事”的大券商被另一家大券商合并,从日后看,也不见得能做大,甚至有可能出现1+1小于1的现象。比较可行的或许是强弱联合的模式,即以强带弱,实现资源、平台和人才之间的互补。 此外,让银行设立注册证券公司是做大券商的一种捷径,但目前《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故设立的证券公司如何与母公司之间划清合规的边界,确实是一大难点。而且,目前已经具有银行背景的券商似乎也没有在头部券商之列。 如何做强做大券商? 通过并购方式来整合券商,肯定是做强做大券商的一大捷径。接着上面的券商购并这一话题,提出一个问题:现阶段是券商并购的好时机吗? 从券商的历史估值(PE和PB)变化的角度看,到8月7日,PE的中位数为36倍,并不算便宜,因为历史的最低位是在2015年9月的12.2倍,但也算是处在历史的估值偏低位置,从PB看,为1.89倍,历史最低的估值是2018年10月的1.07倍。对比一下美国的头部券商高盛,当前PE只有13倍,PB不足0.8倍,即低于净资产;摩根斯坦利的PE和PB也分别只有8.7倍和0.9倍。 国内上市券商估值水平中位数变化走势 数据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因此,从估值的角度看,目前通过A股市场收购券商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股市比较低迷的2018年可能是一个最好的时机,甚至今年第一季度的时机或许更好些。当然,如果要通过行政方式合并的话,就另当别论。 不过,当下不少A股上市券商都有对应的H股,而且H的折价率通常还非常高,有的甚至超过50%,从估值角度看,有的PE和PB都低于A股券商的历史最低点,若通过A+H的方式一起并购,可以显著降低成本。 但国内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买入港股吗?似乎受到外汇管控等诸多限制。因此,做强做大券商,拓展券商的全球业务,还是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美国、欧盟、日本的跨国企业能够顺利开展跨境业务,还是与本币是国际货币有关。我认为,在当前条件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非常必要,不能再等了,风险与收益总是匹配的。 此外,现行的券商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模式应该终止,因为它是我国证券市场特殊时期的产物,不符合全球资本市场的惯例,应该改为“证券公司客户及交易结算资金由证券公司专项存管在商业银行”。因为第三方存管的结果,实际上是银行共享了券商的客户资源,其结果是过去15年来,银行业的发展快于证券业,直接融资的规模远远落后于间接融资规模的膨胀。 因此,营造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非常重要,包括去行政化、打破刚兑、放松管制等。只有高度市场化的环境,才有利企业的茁壮成长。例如,我们的日常支付,都已经很少用到现金或银行卡了,因为手机支付更便捷。那么,这样便捷的支付方式是谁提供的呢?是那些拥有公司股权、做着财务自由梦想、每天晚上自愿加班的互联网企业年轻人。 高盛是合伙人体制,国内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等也大多采取了合伙人体制,因为这类企业的共同特征是主要靠人才开展业务、获得收入,而不是靠生产流水线、靠存贷利差。因此,要打造中国的高盛,中国投资银行的航母级企业,而券商作为高度市场化的企业,即便不搞合伙人制,能否也能推广股权激励机制? 随着注册制试点的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以及银行理财产品刚兑的逐步打破,中国的资本市场确实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代,相信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端客户,会把其资产从目前的2-3%提高到10%甚至20%配置到资本市场,各类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本进入资本市场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唯有高度市场化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机构等参与主体,才能在资本市场这一时代变迁做强做大。
摘要 【李迅雷:目前国内券商强强联合不太可行 强弱联合或比较可行】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目前国内券商之间的强强联合不太可行,即很难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即便是某些“出事”的大券商被另一家大券商合并,从日后看,也不见得能做大,甚至有可能出现1+1小于1的现象。比较可行的或许是强弱联合的模式,即以强带弱,实现资源、平台和人才之间的互补。(证券时报)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目前国内券商之间的强强联合不太可行,即很难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即便是某些“出事”的大券商被另一家大券商合并,从日后看,也不见得能做大,甚至有可能出现1+1小于1的现象。比较可行的或许是强弱联合的模式,即以强带弱,实现资源、平台和人才之间的互补。
资管新规延期结合“一参一控”限制的放宽,为券商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提供了更大便利,在此背景下,券商资管业务规范整改也开始提速。 近日,已有10家券商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资管业务规范整改计划。同时,多位券商人士向记者透露,已经开始筹备或有意愿申请公募基金牌照。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管新规延期,‘一参一控’松绑后,券商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势必会加速。目前,已经有大型券商在申请公募基金牌照,这对券商业务发展有利,特别是头部券商。如果一些券商成功获得公募基金牌照,对基金等资管行业长短期都会有一定影响,但是考虑到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资管规模会有较大增长空间,各类资管也会迎来大发展机会。” 10家券商董事会通过 资管业务规范整改计划 近期,包括广发证券(000776)、国元证券(000728)、国金证券(600109)、国海证券(000750)、方正证券(601901)、中信证券(600030)、山西证券(002500)、华西证券(002926)、西南证券(600369)、华安证券(600909)在内的10家券商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资管业务规范整改计划。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证监会督促指导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严格落实新规要求,自主制定整改计划,有序推进规范整改,目前进展总体顺利,行业资管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呈现出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支持实体经济、深化直接融资的功能进一步增强。 作为券商资管整改的其中一环,不少大集合产品改造已经取得进展。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中金公司、浙商证券(601878)、中信证券、太平洋(601099)证券在内的10家券商完成了22只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但据光大证券(601788)统计,市场中还有超7000亿元的存量大集合待转变成为真正的公募产品。 一家上市券商资管投资总经理向记者透露:“公司已拟定资管业务规范整改计划,资管新规延期对公司的大集合改造并没有变化,且必须在今年完成整改。” 当下,适当延长过渡期,能够缓解疫情对资管业务的冲击,也有利于缓解金融机构整改压力,为金融机构培育规范的资管产品提供宽松环境。过渡期适当延长,能够为资管机构进一步提升新产品投研和创新能力,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长期资金培育,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支持资管产品加大对各类合规资产的配置力度。 同时,延长过渡期一年,更多期限较长的存量资产可自然到期,有助于避免存量资产集中处置对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能够较好地统筹存量业务整改和创新业务发展的关系,通过资管业务的转型升级,带动存量资产的规范整改。 获公募基金牌照 将助推券商资管业务发展 7月31日,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允许同一主体同时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机构。 对此,上述资管投资总经理向记者表示:“资管新规延期结合‘一参一控’限制的放宽,为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券商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有利于资管业务的发展,一是,大部分券商资管业务目前局限于固收类产品,在打破刚兑的大环境之下,有关部门其实是鼓励券商资管业务往权益产品方向倾斜,但是受募集方式等多重因素的限制,目前券商资管在权益方面表现平平,而公募基金牌照将会慢慢打破这一格局;二是,更多银行、社保、保险资金可以进入券商资管,为券商资管规模打开了一扇大门;三是,更有利于监管,券商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后,监管将非常透明合规。”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赵亚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一参一控’松绑后,券商申请牌照自然会加速,而对小券商的收购更会全面展开。券商作为重要的募集渠道,获得公募基金牌照后,对基金行业会有一定冲击。基金公司会设法拓宽募资渠道,银行、信托、保险等传统渠道自不用说,一些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也许会积极申请基金销售资格,成为基金募资的新渠道。” 多家券商已筹备 申请公募牌照 随着券商资管规模的不断下降,拓宽公募基金业务链条成为券商资管业务转型的重要发力点。目前,整个证券行业中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数量仅为13家,包括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东兴证券(601198)、北京高华、中银证券(601696)6家券商,以及东证资管、浙商资管、渤海汇金、财通资管、长江资管、华泰资管、中泰资管7家券商资管子公司拥有公募基金牌照。 此前,不少头部券商受制于“一参一控”政策的限制,无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政策松绑后,目前,拥有6432亿元资管规模的国泰君安(601211)资管“官宣”已向证监会递交了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申请。 兴业证券分析师许盈盈认为,“在基金投顾资格放开背景下,券商资管部门也可基于自身投研和产品创设能力为财富管理条线提供特色化的公募基金产品,为自身带来业务新增长点。” 同时,多位券商人士向记者透露,已经开始筹备或有意愿申请公募基金牌照。目前,还有五矿证券也在申请公募基金牌照。 上述资管投资总经理向记者表示:“公募基金牌照应该是各家券商资管的向往之路,‘一参一控’松绑后,达到申请条件的券商必定会去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我们公司也有此计划,但是需要各项指标达到监管要求方能申请。从长期来看,券商或许能够借助线下营业部的优势,瓜分部分基金公司客户”。
支持“两新一重” 开拓投资新局党中央明确要求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保险资管业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和风险管理核心专长,投资理念与“两新一重”融资需求十分契合,未来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空间进一步打开,将在大资管行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资企业外债发行规模回升 外资对中国经济信心不断增强在国家发改委17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回应6、7月中资企业境外发债规模回升的提问时表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工复产逐月好转,经济秩序有序恢复,国外资本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信心不断增强。银行负债端现“跷跷板”效应 5月以来,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呈量价齐升态势,结构性存款规模则持续下降。业内人士认为,同业存单发行放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带来的负债端缺口,展望未来,“跷跷板”效应料持续。掘金细分行业龙头 券商8月调研扎堆消费及机械化工从科技到医药再到消费及机械化工,今年以来,券商密集调研的板块持续变动。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8月以来已有92家券商调研60家上市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466次。光大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等券商调研积极性较高。从板块看,券商对大消费、机械、化工类行业公司调研热情明显升温。从券商调研眼光看,8月以来,被调研公司逾半数股价上涨,最高的累计涨幅已超过37%。展望后市,券商认为,相关板块景气有望继续复苏,建议关注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标的。上海证券报A股定增案暴增 监管审核紧盯“理性融资”随着市场行情趋热及政策松绑,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热情被点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68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定增预案,与去年同期的221家相比,增长超过2倍。其中,今年下半年以来有132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而去年同期仅有38家;8月份至今有45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比去年同期的12家增长275%。市场再融资热情高涨,监管则紧扣“理性融资”的审核思路。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8月以来17家公司再融资申请反馈意见发现,除财务指标、事故纠纷等问题被监管持续关注以外,甄别“真假”战投、募集资金是否用于财务性投资、前次融资使用情况及本次是否新增过剩产能,以及疫情及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的影响等也成为审核必答题。发债融资热情高 18家券商新增借款逾2700亿元“今年,券商最惹眼的一个动作就是借钱,通过各种途径,主要包括短融券、公司债等。”一位券商人士近日向记者感叹。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券商加杠杆动作较为迅猛。8月以来,至少已有18家券商因累计新增借款达到信息披露标准而发布相关公告。据公告,这18家券商1至7月新增借款合计超过2700亿元。除满足日常经营的流动性需要外,迅速补充大量资金有利于证券公司拓展业务,特别是“重资产业务”,有望因此而得到充分发展。8月多项高频数据向好 经济恢复步伐稳健 8月份以来,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连创历史新高,BDI指数连续两周上扬,钢厂高炉开工率持续攀升,水泥等建材价格上涨,种种迹象都表明经济稳步恢复的势头更加明显。呵护市场实打实 央行750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稳预期人民银行昨日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500亿元逆回购操作,给市场派送共计7500亿元的“大礼包”。证券时报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应有信心单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看,世界一直还是那个世界。因此,粮食安全还要立足自身的努力。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担心中国出现粮食安全问题的声音,在舆论圈子里逐渐多起来,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把氛围搞得有点儿凝重。其实大可不必,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确实有积极作用,但如果反应过度,置一些基本事实、积极因素于不顾,就难免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行动。不要简单将房地产放在实业对立面房地产总是被放在实体产业的对立面。发展房地产会导致产业空心化,导致实体经济受损——这种看法已深入人心。首先要明白实体经济是什么。钢铁制造、水泥制造是不是实体?如果这些产业是实体经济,那么凭什么房地产不是?按照字面理解,实体经济是可以摸得着的有形商品,房地产太真实了,当然是实体经济。其实,实体经济的定义相当宽泛,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服务部门,以及文化、教育、体育等生产服务部门。创业板注册制整装待发 各路资本翘首以待 8月14日,深交所发布消息,创业板注册制首批公司上市时间为8月24日。截至目前,创业板注册制下已有18家首发公司完成新股发行,静待上市时刻。“代理维权”套路深 正牌机构屡遭碰瓷很“心累”伴随互联网普及,网络维权之风盛行。与此同时,灰色产业也盯上了这片新“蓝海”,并借机牟利。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期虚假网络维权“碰瓷”金融机构的情况颇有抬头之势。相关个人或机构打着“代理维权”的幌子,通过“制作文章模板―人工干预细节文本―批量生产文章”的套路,在网络上发布经某某“职业维权”协助,最后成功追回索赔的案例,并将编造的海量负面信息作为引流手段,吸引投资者支付维权费。证券日报金融开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外资机构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稳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既是监管层现阶段的重点工作,也是银保监会将持续的工作部署。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按照自主、有序、平等、安全的方针,在确保金融主权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更高层次的金融开放。逾九成银行上半年资产规模增长 将部分抵消息差收窄影响随着商业银行上半年业绩及监管指标陆续出炉,银行最新的经营情况也开始日益清晰起来。今年前6个月,银行资产规模较去年年末出现大幅增长,百余家已披露上半年业绩的非上市银行中,虽然净利润同比普遍下降,但超九成银行资产规模有不同程度扩张。跨省游效应持续释放好消息 有热门民宿预约排到12月份“前几个月我们公司院里能随便停车,现在必须得有证才能停了。”日前,某上市旅游公司后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部门疫情期间就没闲着,但业务部门是最近才开始繁忙起来的,一线工作人员也在陆续复工。”长期资金频被“点名” 持续流入驱动A股向好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求是》杂志撰文表示,要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引导理财、信托、保险等为资本市场增加长期稳定资金。人民日报不少外贸企业看好国内市场潜力 出口转内销 促进“双循环”受疫情影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不少外贸企业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普遍看好国内市场潜力,开始将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投入国内市场。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的政策陆续出台落地。企业出口转内销状况如何?还需要爬过哪些坎?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和专家。
“今年,券商最惹眼的一个动作就是借钱,通过各种途径,主要包括短融券、公司债等。”一位券商人士近日向记者感叹。 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券商加杠杆动作较为迅猛。8月以来,至少已有18家券商因累计新增借款达到信息披露标准而发布相关公告。据公告,这18家券商1至7月新增借款合计超过2700亿元。除满足日常经营的流动性需要外,迅速补充大量资金有利于证券公司拓展业务,特别是“重资产业务”,有望因此而得到充分发展。 券商新增借款快速上升 近期,证券公司提升杠杆率以寻求更高的回报成为行业趋势。 8月11日晚间,华泰证券发布今年累计新增借款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20%的公告。据公告,截至7月31日,华泰证券累计新增借款金额391.44亿元,累计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净资产的比例为31.15%。从新增借款分类看,主要是1月至7月发行的公司债券、短期借款增加,以及其他借款出现大幅增长。 作为行业龙头之一,华泰证券此次披露的情况可算是近期一批上市券商新增借款量快速上升的样本。 根据相关规定,“发行人当年累计新增借款或对外提供担保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二十”属于应及时披露的重大事项。按照该规定,自8月以来,至少有18家券商公告,并对当年累计借款明细情况进行说明。 其中,中金公司、平安证券、中信建投、南京证券、长城证券、国联证券、安信证券、财通证券等8家券商累计新增借款对上年末净资产的比例超过40%。 就这18家券商的名单看,头部券商占主流,大型券商借款规模更是十分可观。中金公司、平安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累计新增借款规模均超过200亿元。 发债融资通道宽敞 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券商新增借款主要以发行债券、收益凭证等渠道为主,较少使用银行贷款的渠道。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券商通过发行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的形式,已累计融资超万亿元,同比大增近90%。其中,共发行200只证券公司债,融资4586亿元;发行206只短期融资券,融资5634亿元。 监管层对券商融资的支持已有所体现。今年5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的决定》(下称“管理规定”),允许次级债公开发行和自行承销,进一步拓宽了券商的发债渠道。 东方证券分析师唐子佩表示,“管理规定”允许券商公开发行次级债,无疑将显著拓宽券商次级债融资渠道,有效提升杠杆运用水平,充实资本,提升防风险能力。同时,也为券商发行其他品种的公司债奠定了法规基础。 流动性充裕有利于券商加杠杆 虽然在公告中上述各家券商均表示,“新增借款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新增借款均为满足公司日常经营的需要,属于公司正常经营活动范围”等,但“加杠杆”的趋势还是引起了行业人士和资本市场的关注。 某大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认为,自2015年6月后,整个券商行业经历了一轮“去杠杆”过程,杠杆率一直在低位徘徊。而当前流动性充裕,监管政策也有新的调整,券商行业“加杠杆”是大趋势。 这位分析师表示,当前,国内券商的杠杆率与国际同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随着融资渠道不断拓展,券商杠杆率逐步提升是大概率事件。在近期低利率环境下,券商发债融资热情较高,而允许公开发行次级债等新举措的出台,叠加1年期以内公司债券发行限制被取消等,券商发债规模还有望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