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融资盘被埋,这是带血的杠杆! 仁东控股(行情002647,诊股)已经跌去13个跌停板。在此期间,传出了各种不利于此股的消息。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只股票的持续跌停已经引发了一些连锁反应。从周五市场杀跌的结构来看,除了仁东控股之外,大连圣亚(行情600593,诊股)、朗博科技(行情603655,诊股)、金力泰(行情300225,诊股)等市场传闻中的关联股票也继续大幅杀跌。此外,实丰文化(行情002862,诊股)也连续出现跌停,一些在高位且存有庄股迹象的个股持续大幅杀跌。 一位在机构风险管理部的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仁东控股连续跌停一事对各家券商存在一定冲击。这种冲击来自两方面:一是盈利上的冲击,目前仁东控股仍有近30亿融资盘无法卖出,按这种跌法,基本上就是坏账了;二是心理上的冲击,已经有不少券商开始自行排查两融标的情况。 仁东控股可能是导致近期市场出现调整的重要原因。上周三,券商股莫名大幅杀跌。周五传出两融大排查的消息之后,市场再度出现大跳水,沪指收盘创下11周最大跌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仍存在四大不确定:一是大排查是否属实,且影响有多大;二是市场对周五高层会议释放的预期解读方向各异,信号并不明确;三是人民币走向和预期在这个周末又发生了变化;四是外围市场和美国局势依然存在一定变数。 券商启动两融大排查? 过去几周时间,仁东控股逐渐走进大众视野。13个跌停板,让市场嗅到了杠杆的血腥味。截至12月10日的最新数据,该股融资余额仍高达30亿元,并且死死地压在跌停板上。 有业内人士曾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该股本来要在上周二(12月8日)撬板,且交易对手和交易方案都已经谈妥,但该股庄家被抓的消息突然出现,导致撬板交易流产。所以,截至上周五收盘,该股依然被按死在跌停板上。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局于仁东控股一只股票上,周三券商股全线大跌,周四、周五部分处于高位且存在庄股迹象的个股闪崩。 有机构风控部门的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仁东控股融资余额达30亿元,涉及多家券商。目前,已经有券商开始自查两融业务,排查各类庄股的两融情况。仁东控股可能还涉及两融绕标(一种配资模式),常规两融加上两融绕标,在这种跌幅之下,可能会对券商的业绩带来一定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其他庄股也存在类似情况。如果出现问题,杀伤力不会小。从长远来看,券商未来对于融资业务的开展可能会更加谨慎,这也会影响到券商的业绩。 那么,上述消息是否属实呢?券商中国记者对部分营业部也进行了采访。有券商相关人士表示,并不知晓排查一事。另有深圳深南大道一家券商营业部总经理表示,目前营业部有风控合规的一套系统,但并没有具体到个股,不过账户监控总部是有在做。另一家小型券商营业部总经理则表示,其实在仁东出事之前,营业部就已经在清查配资户(包括两融绕标)等。 市场面临四大不确定 受各种负面消息影响,沪指上周创下11周最大跌幅,虽然绝对跌幅不大,但盘面气氛并不友好,赚钱效应也非常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仍面临四大不确性。 首先,上述两融排查的消息是否属实,以及排查力度和影响究竟会有多大。如果消息属实且力度较大,对市场仍会有持续冲击。 其次,上周五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出的预期并不明确。比如,需求侧改革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资本无序扩张又指的是什么?宏观政策方向是什么?等等诸多新提法,市场对此也有颇多解读,但并未取得一致。 第三,12月11日,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调节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有一种解读是给人民币升值降温。但又有一些人认为,此举并不会影响外资流入。 第四,外围市场的风险和美国政局的变数。目前,新冠疫情已经进入到疫苗分发阶段,接下来就是面临着一个问题:货币政策如何退?退得不好,金融市场就有大动荡,而美股等估值也处在历史高位。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虽然即将下台,但他埋了很多雷,而且还非常有可能在最后的时间做出一些异常举动。美国社会也因为总统大选而越来越分裂。 关键周或迎重大变局 本周,对于中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来说,非常关键。在这一周,市场也可能迎来重大变局。 首先,上周五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按理随后就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政治局会议中未能明确或未被提及的部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存在较大可能会给予明确、细化和重点提及。这些部分包括资本市场建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宏观和中观政策指向。只有这些部分给出了清晰预期,资金在做明年的策略时,才会更加主动。 其次,仁东控股下周的走势同样重要。如果跌停板能够打开,市场的气氛应该会有所好转。如果继续跌停,则非常有可能“带爆”另一批庄股。今年七月的政治局会议其实已经明确: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种个股的流动性危险是否会管控,是否涉及到两融政策的调整,在接下来的行情中,或许可以窥之一二。 第三,根据美国总统选举法律,选民投票后还有两个重要日子,分别是:当地时间12月14日的选举人团投票,以及1月6日国会联席会议认证选举人团投票结果,并宣布总统选举的正式结果。在此之前,已经有媒体曝出,拜登已经获得了赢得总统宝座的足够票数。特朗普此前也表示,如果选举人团投票结果是拜登赢,他将离开白宫。
(原标题:带血的杠杆!券商启动两融大排查?12个跌停肉疼,庄股们瑟瑟发抖!本周或迎重大变局,四大不确定待解) 30亿融资盘被埋,这是带血的杠杆!仁东控股已经跌去12个跌停板。在此期间,传出了各种不利于此股的消息。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只股票的持续跌停已经引发了一些连锁反应。从周五市场杀跌的结构来看,除了仁东控股之外,大连圣亚、朗博科技、金力泰等市场传闻中的关联股票也继续大幅杀跌。此外,实丰文化也连续出现跌停,一些在高位且存有庄股迹象的个股持续大幅杀跌。一位在机构风险管理部的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仁东控股连续跌停一事对各家券商存在一定冲击。这种冲击来自两方面:一是盈利上的冲击,目前仁东控股仍有近30亿融资盘无法卖出,按这种跌法,基本上就是坏账了;二是心理上的冲击,已经有不少券商开始自行排查两融标的情况。仁东控股可能是导致近期市场出现调整的重要原因。上周三,券商股莫名大幅杀跌。周五传出两融大排查的消息之后,市场再度出现大跳水,沪指收盘创下11周最大跌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仍存在四大不确定:一是大排查是否属实,且影响有多大;二是市场对周五高层会议释放的预期解读方向各异,信号并不明确;三是人民币走向和预期在这个周末又发生了变化;四是外围市场和美国局势依然存在一定变数。券商启动两融大排查?过去几周时间,仁东控股逐渐走进大众视野。12个跌停板,让市场嗅到了杠杆的血腥味。截至12月10日的最新数据,该股融资余额仍高达30亿元,并且死死地压在跌停板上。有业内人士曾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该股本来要在上周二(12月8日)撬板,且交易对手和交易方案都已经谈妥,但该股庄家被抓的消息突然出现,导致撬板交易流产。所以,截至上周五收盘,该股依然被按死在跌停板上。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局于仁东控股一只股票上,周三券商股全线大跌,周四、周五部分处于高位且存在庄股迹象的个股闪崩。有机构风控部门的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仁东控股融资余额达30亿元,涉及多家券商。目前,已经有券商开始自查两融业务,排查各类庄股的两融情况。仁东控股可能还涉及两融绕标(一种配资模式),常规两融加上两融绕标,在这种跌幅之下,可能会对券商的业绩带来一定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其他庄股也存在类似情况。如果出现问题,杀伤力不会小。从长远来看,券商未来对于融资业务的开展可能会更加谨慎,这也会影响到券商的业绩。那么,上述消息是否属实呢?券商中国记者对部分营业部也进行了采访。有券商相关人士表示,并不知晓排查一事。另有深圳深南大道一家券商营业部总经理表示,目前营业部有风控合规的一套系统,但并没有具体到个股,不过账户监控总部是有在做。另一家小型券商营业部总经理则表示,其实在仁东出事之前,营业部就已经在清查配资户(包括两融绕标)等。市场面临四大不确定受各种负面消息影响,沪指上周创下11周最大跌幅,虽然绝对跌幅不大,但盘面气氛并不友好,赚钱效应也非常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仍面临四大不确性。首先,上述两融排查的消息是否属实,以及排查力度和影响究竟会有多大。如果消息属实且力度较大,对市场仍会有持续冲击。其次,上周五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出的预期并不明确。比如,需求侧改革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资本无序扩张又指的是什么?宏观政策方向是什么?等等诸多新提法,市场对此也有颇多解读,但并未取得一致。第三,12月11日,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调节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有一种解读是给人民币升值降温。但又有一些人认为,此举并不会影响外资流入。第四,外围市场的风险和美国政局的变数。目前,新冠疫情已经进入到疫苗分发阶段,接下来就是面临着一个问题:货币政策如何退?退得不好,金融市场就有大动荡,而美股等估值也处在历史高位。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虽然即将下台,但他埋了很多雷,而且还非常有可能在最后的时间做出一些异常举动。美国社会也因为总统大选而越来越分裂。关键周或迎重大变局本周,对于中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来说,非常关键。在这一周,市场也可能迎来重大变局。首先,上周五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按理随后就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政治局会议中未能明确或未被提及的部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存在较大可能会给予明确、细化和重点提及。这些部分包括资本市场建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宏观和中观政策指向。只有这些部分给出了清晰预期,资金在做明年的策略时,才会更加主动。 其次,仁东控股下周的走势同样重要。如果跌停板能够打开,市场的气氛应该会有所好转。如果继续跌停,则非常有可能“带爆”另一批庄股。今年七月的政治局会议其实已经明确: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种个股的流动性危险是否会管控,是否涉及到两融政策的调整,在接下来的行情中,或许可以窥之一二。第三,根据美国总统选举法律,选民投票后还有两个重要日子,分别是:当地时间12月14日的选举人团投票,以及1月6日国会联席会议认证选举人团投票结果,并宣布总统选举的正式结果。在此之前,已经有媒体曝出,拜登已经获得了赢得总统宝座的足够票数。特朗普此前也表示,如果选举人团投票结果是拜登赢,他将离开白宫。
外国投资券商对国内短期影响很有限,但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成熟的投行和财富管理,会对国内券商产生难以评估的影响,尤其是小券商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挤压。 外资独资券商,来的比预想中要快,高盛集团已达成协议,收购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盛高华”)100%的股权,高盛集团在中国独资券商高盛高华是第一家中国独资券商,将会对券商业构成较大的影响,高盛集团强调高盛集团和高华证券在过去17年的合作是成功的,接下来完成100%持股后,会更好地投资中国。高盛集团体量庞大, 截至三季度末,高盛集团总资产为1.13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7万亿, 第三季度净营收为107.8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83.23亿美元增长29.56%;净利润为36.1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8.77亿美元增长92.7%,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 公司总资产由中报的9750.39 亿元升至10441.36亿元,只有高盛的七分之一,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9.95亿元,同比增长28.13%;同期归母净利润126.61亿元,同比增幅20.32%。中信证券前三个季度营收大约是高盛第三季度营收的 60%,利润大约是高盛的54%,与高盛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高盛等外资独家券商到来会搅动国内券商行业的一片涟漪,甚至会出现竞争的激烈化白热化,会对我国券商传统的通道类业务的盈利模式也将受到新的挑战。高盛谋求独资券商的心情是很迫切的, 年初的时候, 高盛集团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其在中国的员工人数增加一倍至600人。3月27日,高盛曾宣布,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核准,将在高盛高华的持股比例从33%增至51%, 当时就说,也将寻求尽早实现100%的所有权 ,仅仅隔了几个月,高盛就全资控股了高盛高华。独资券商成立以后,高盛会有进一步的动作,着手准备重组在华业务的实体结构,将寻求尽快把所有在北京高华证券运营的业务及管理部门迁移整合为单一公司实体——高盛高华。根据证监会工作安排,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同时明确,将逐步放开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根据原来的说法, 逐步放开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允许新设合资证券公司根据自身情况,依法有序申请证券业务,初始业务范围需与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的证券业务经验相匹配,根据官网介绍,高盛高华可向客户提供广泛的投资银行服务,包括承销股票、债券与可转债等各类证券,还可提供收购兼并等财务顾问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目前,A股全面注册制改革如箭在弦,每年IPO 数量巨大,可以给券商带来巨额的承销保荐收入,债券发行和可转债发行也是处于井喷状态,也可以为证券行业带来可观的承销收入, 前11个月共有341家企业在A股成功上市,首发募集资金高达4104.57亿元, 共有58家券商揽入IPO承销收入211.2亿元,平均承销费率为4.93%,国际大投行凭借人才储备和良好的激励机制、极高的行业声誉,会给券商投行带来强劲的竞争对手,甚至缓慢改变国内券商的承销保荐格局。高盛也在经营转型,在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的领导下 高盛正加大对财富管理和消费银行业务的关注,以减少对交易收入的依赖 ,高盛高华一直在做财富管理业务,有关人士说,财富管理业务方面,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增长较快,提供了全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这也是公司战略层面考虑的发力重点,目前财富管理业务国内做的比较好的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 高盛亚太区(除日本外)联席总裁白瑞德 也曾表示,高盛计划着重于发展和加强现有的中国业务,扩大高盛的潜在市场以及投资于人才和技术,全资高盛高华业务整合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业务布局如何展开才是重点,按照我个人观点,经纪业务不是高盛高华的重点领域,毕竟利润很薄,投行和财富管理才是其重点。
12月8日,高盛正式启动收购合资公司高盛高华100%股权的程序。这意味着高盛高华将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券商。而在收购前,高盛持有高盛高华51%的股权,是高盛高华的控股股东。 高盛收购高盛高华100%股权,这是外资独资券商在中国市场上实现从无到有发展的一个标志。而对于中国证券业来说,这是一起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一起里程碑性事件。虽然中国证券业发展的时间不长,目前只有30年的时间,但由于中国证券业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同时又恰逢中国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所以对外开改一直是中国证券业发展壮大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且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证券业的开放也经历了由引进外资发展到引进外资券商(投行)的阶段。 从引进外资券商的进程来看,国内证券业经历了从外资参股到外资控股再到外资独资三个阶段。比如,允许外资独资的政策是今年3月13日宣布并自4月1日起实行的,相关政策规定,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根据法律法规、证监会有关规定和相关服务指南的要求,依法提交设立证券公司或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申请。 高盛显然是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亲身经历者。高盛此次收购100%股权的高盛高华,是2004年成立的,它是高盛与在同年成立的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合资企业。2018年4月28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外资可由参股转为控股。于是随后高盛高华又变成了高盛的控股公司,今年3月,证监会正式核准高盛集团控股高盛高华证券(占股权51%)。而在今年4月1日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政策出台后,又有了12月8日,高盛收购高盛高华100%股权之举,这也有了中国证券业首家外资独资券商的诞生。 高盛收购高盛高华100%股权之所以是一起里程碑性事件,除了这起收购案诞生了首家外资独资券商之外,还与高盛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有着很大的关系。高盛不仅亲历了近2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历程,而且还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 正是基于高盛在行业乃至全球的影响力,高盛收购高盛高华之举,会在业内起到表率带头作用,相信在高盛之后,会有更多的外资投行、外资券商来到中国市场收购或开设属于自己的独资券商或控股券商。截止目前,国内外资控股券商数量为8家,其中4家为新设立合资券商,另外4家则是外资股东通过提升持股比例获得控股权。 高盛收购高盛高华100%股权之举对于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外资券商的进入有利于加剧中国证券业的竞争格局,实际上,也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提高证券业的竞争力,真正让中国证券业做大做强,从而真正诞生中国的航母级券商。毕竟只有与强手交锋,才会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而与弱者交手,只会让自己也变成弱者。从目前国内证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显然需要有更多与强手交锋的机会。 目前国内证券业基本表现为一种“窝里横”的格局。表面上看,证券业做得还挺大,甚至还挺能赚钱的,但国内证券业的发展始终都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一方面是靠行情吃饭,另一方面是靠政策吃饭。比如,今年股市行情还不错,IPO更是牛气冲天,于是券商的日子过得也红红火火,表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就竞争力来说,根本就谈不上。以投行为例,今年IPO大丰收,但有几家券商保荐过一单或几单赴美上市的?就是赴香港上市的项目也都为数不多吧?所以,国内券商要做强,迫切需要有更多高盛这样的竞争对手来帮国内券商“练练手”,哪怕是在高盛这样的竞争对手面前被撞得头破血流,那也总比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丢了性命要好。
今年4月份以来,券商参与了22只新股网下申购 券商打新浮盈8941万元 超九成靠科创板“撑腰” 科创板正式开板后,不少券商重回“打新战队”,对于一些热门新股,券商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今年二季度以来公布网下机构询价情况的22只新股中,券商已获打新浮盈高达8941万元,其中,6只科创板新股为券商来带8645万元的浮盈,占比高达96.69%。 不过,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赵亚赟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实施后,新股上市后分化会比较严重,被大家一致看好的股票,多半会高开高走;而不被市场看好的股票,低开低走的可能性非常大。打新的风险会变大,收益也会随之变少。” 二季度以来A股IPO稳中推进,券商打新收益不断走高。 记者根据目前已公布的打新情况统计,从获配方面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公布网下机构询价情况的22只新股,本轮共有54家券商自营账户及4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参与打新,平均每个账户获配7044股,累计浮盈高达8941万元。其中,券商参与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新股的网下申购平均每个账户获配数量仅为595股;参与科创板新股的网下申购平均每个账户获配数量高达2.9万股。 此外,22只券商参与网下申购的新股,今年二季度以来的股价平均涨幅为128.96%。其中,沪硅产业、光云科技、凌志软件的股价涨幅超过200%,分别为369.67%、336.57%、264.93%。 易观金融行业分析师田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注册制最大的特征有两个,一个是发行量扩大,一个是市场定发行价。这两项扩大了打新标的,分散了打新资金,同时提高了打新价差。” “大家一致看好的股票,申购资金一定非常多,中签率自然会非常低。而一般的新股,或者不被大家看好的股票,虽然中签率高,但涨幅有限。当然这也跟大盘走势,流动性充裕情况以及人气等很多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新股破发虽然不会成为常态,但肯定会比之前增加。”赵亚赟进一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田杰表示,“注册制之下,大家更关注与注册制配套的改革措施,例如监管从严、遏制股价操作、加大管理层监管、加大信息披露等,配套措施如果做得好,对市场的垃圾股炒作也是有抑制作用的”。 (责任编辑:张紫祎)
岁末年初,又是券商等金融机构跳槽挖角的关键时刻。高级管理人员、明星分析师等“转会”往往伴随着高额的“转会费”,动辄百万年薪让不少“打工人”感慨不已。 毫无疑问,金融行业作为智力密集型行业,顶尖管理人、分析师往往可以凭借一己之力让一个团队甚至一个业务线快速崛起,这也是各家机构不惜重金挖人的核心动力。在当下证券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高薪挖角核心人才显然成为一些中小券商弯道超车的有效手段。 不过,虽然高薪挖人频出奇效,但是失败的案例也不罕见,也有一些明星分析师转会一两年之后又转身离开。近期一些券商在大规模挖人之后,很快就遭遇了人才流失的困扰,亦有券商研究所核心人物离开之后,立刻出现管理团队大面积出走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部分高薪挖人的券商并没有建立合理的“留人”制度。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能,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增长。人才和企业不兼容,往往是企业缺乏有效利用人才的体系。 此前有更换东家的券商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虽然从大平台跳槽到了小平台之后工资增加、职位提升,但是职业认同感却越来越低。小平台每一分钱都希望用在刀刃上,对“转会”而来的人员抱有较高期望,增加了大量难以短期完成的绩效指标,令其不堪重负。 除此之外,国内券商行业发展时间不长,制度建设不完善,特别是在人才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牌照”时代遗留的弊端。比如不注重业务一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绩效分配“大锅饭”情形突出等,一定程度上也会打击高能力人才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也是人才关注的重点,80后和90后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带来的归属感。初入社会,被人尊重、被人肯定,会极大地增强其自信心,同时也会产生很强的职场成就感。因此,一些企业高薪挖人之后,如何制度留人任重道远。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而言,重视人才、留住人才是第一步,而更好的管理是让企业摆脱对单个人、单个团队的依赖。 作为国内人才管理最出色的企业,华为曾经提出公司最宝贵的就是无生命的管理体系。任正非曾言,当华为还依赖于人才、依赖于技术、依赖于资金时,华为的价值评价体系就存在一定程度扭曲,华为还不能说是获得了自由。只有摆脱三个依赖,才能科学决策。 他表示,摆脱三个依赖,走向自由王国的关键是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构建起一个平台,使技术、人才和资金发挥最大的潜能。要逐步摆脱对技术、人才和资金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 毫无疑问,中国的金融机构在业务领域、科技创新等方面正在大踏步地走向更高水平,而人才管理还是落后的科目。我们看到一些券商在尝试“合伙人”制度,希望这样的制度创新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