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近期纷纷上调产品价格,背后是焦炭和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钢厂希望通过涨价转移成本压力。而钢材价格上涨,对下游用钢企业带来较大影响,原材料、钢厂、下游用钢企业之间的矛盾持续加剧。相关行业协会正在摸底钢材涨价后对用钢企业的影响。 ● 钢厂上调产品价格 兰格钢铁网数据显示,1月25日河钢石钢销售中心发出通知,政策鼓励“春节留岗”,钢材需求保持良好。同时,钢材成本仍居高位。决定从2021年1月26日起,对所有产品价格上调300元/吨。 1月27日,美锦建筑钢材出厂报价,螺纹钢Φ16-25mmHRB400E为4350元/吨,小螺价格上调200元/吨。首钢长治建筑钢材报价,螺纹钢Φ18-22mmHRB400E为4110元/吨,Φ12mm价格上调200元/吨、Φ14mm价格上调180元/吨等。 根据兰格钢铁网数据,首钢2月份的销售价格政策在2021年1月份的基础上做出调整:热轧板卷基价上调300元/吨,非汽车冷轧板卷基价上调300元/吨,汽车用冷轧板卷基价上调400元/吨等。 对于钢价上调的原因,“主要还是受成本和预期推动。原材料铁矿石、焦炭价格持续攀升,钢厂成本压力加大。钢厂上调出厂价以缓解成本压力。”兰格钢铁网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中信证券钢铁首席分析师唐川林告诉记者:“价格上调后,不少钢厂仍无法覆盖成本的增加,特别是议价能力较弱的钢厂。” 产业链矛盾加剧 钢厂上调产品价格欲转移成本压力,但钢价上涨对下游用钢企业影响明显。产业链矛盾加剧。 相关行业协会日前下发函件称,部分企业反映钢材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对建筑业发展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要求相关单位将建筑用钢(包括型钢、钢筋)价格上涨情况及原因、价格上涨成本分担情况;建筑用钢价格上涨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困难和风险(如延期开工、停工待产、合同违约等)等相关情况上报。 从产业链上追溯,钢厂上调价格的原因更多来自原料端涨价。 “自2020年8月以来,焦炭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历14轮提涨。前10轮每次上涨50元/吨,从2020年12月底的第11轮起,每次提涨100元/吨。”王国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铁矿石方面,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1月25日,MMi62%铁矿石青岛港现货指数均价报168.73美元/吨。 唐川林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看,钢厂焦炭库存仍在下降。焦化厂焦煤补库较多,但焦化厂自身库存处在低位。” 金信期货1月25日发布的研报显示,本周焦炭总库662.15万吨,减少21.37万吨。独立焦企库存持续低位,钢厂库存下降较多,港口库存小幅下降。钢厂焦炭库存方面,本周为392.34万吨,上周为411.53万吨,减少19.19万吨。分地区看,华东地区钢厂焦炭库存减少5.06万吨,华北地区钢厂焦炭库存减少8.88万吨。 同时,供应端无太大增量。“目前生产马力全开,而库存量非常低。”铁新煤矿董事长王进波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临近春节了,最近几天焦炭价格有所下降。” 华苑煤业董事长张九堂此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焦炭价格直到2021年4月保持稳健上涨应该没有问题。” 随着产业链矛盾加剧,有的企业主动下调价格。山西晋城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前下发告知函称,近期焦炭价格已经连续14轮上涨,累计涨幅900元/吨,目前焦化厂利润普遍在900元/吨以上,但钢厂处于亏损状态。为稳定供需双方长期合作关系,决定对所有焦炭含税承兑出厂价格下调100元/吨。 社会库存上升 随着春节临近,钢材社会库存出现累库情况。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截至1月中旬,20个城市5个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835万吨,较1月上旬增加64万吨,较年初增加105万吨,近期库存回升速度较快。其中,螺纹钢库存增量最大,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和中厚板库存略有增加。 “社会库存在上升,而贸易商冬储意愿不强。”唐川林表示,“预计3月份需求会有所拉升,目前订单情况较好,春节后库存有望大幅下降。” 王国清表示:“目前市场处于需求淡季,加上疫情防控,北方不少建筑工地提前放假。市场成交疲软,加上价格高位,贸易商冬储及下游备货意愿均不高,使得钢厂及社会库存出现上升。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预计春节前市场呈现阶段性走弱行情,春节后可能小幅拉涨,具体情况要看节后建筑工程的复工及需求释放程度。” 兴业证券认为,钢厂冬储政策陆续出台,冬储成本同比增加约500元/吨,贸易商冬储比例降低,部分钢厂自储增加;考虑到电炉减产和价格高位的原材料,螺纹钢价格或有支撑。
证券时报网讯,据悉,1月份大部分印染和染料企业仍产销两旺,印染厂整体染料库存较低,存一定的补货存需求,染料企业库存水平为近几年低位,部分产品供不应求。202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疫情好转,下游纺服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海外出口订单旺盛,坯布库存降至近年来低位,预计供需向好格局将延续至2021年上半年,有望助推染料价格进一步上涨。另据了解,去年底,国内硝基氯苯第一大厂商安徽“八一化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续期申请没有获得通过。八一化工老厂关闭后,在新厂开工前,硝基氯苯下游系列产品都会在高价区间运营。硝基氯苯是染料的重要中间体,会影响分散蓝HGL和分散黑ECT的生产成本。 华创证券指出,节后随着下游春夏与秋冬面料的备货、补货季到来,染料及印染势必会迎来一波上涨。相关公司有浙江龙盛(600352)、闰土股份(002440)、安诺其(300067)、吉华集团(603980)等。
(原标题:动力煤现货涨势继续 矿区一煤难求“车到为准,暂不报价”) 尽管动力煤期货指数相较高点下跌幅度足有100元/吨,但目前,无论是矿区还是港口,仍然有着“一煤难求”的局面。“矿区现在普遍没有库存积累,而且价格变动非常频繁。”一位在内蒙古从事煤炭贸易的人士告诉记者,“露天矿区相比井矿性价比及品种煤选择余地多一些,所以现在都是‘车等量’的情况,厂区还会给等待的车辆分发方便面。”他表示,因为煤炭供给非常不确定,运费的变化也是大起大落,“因为货主的安排永远赶不上矿区价格的变化,‘车到为准,暂不报价’已成常态。”他告诉记者。上周,因为动力煤期货价格接连上涨,逼近800元大关,已经引起了市场和监管层的注意。发改委在12月12日召集电力企业座谈会,并发布了数项措施对煤炭价格进行严格控制,也是因此,本周开盘后动力煤期货指数出现下跌。“后续来看,因为供给情况较不乐观,动力煤现货市场还是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强势运行。”一位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当前电厂的库存普遍比较低的情况下,只能看天气能不能不再继续变冷了。”政策频发拉低期货价格依据市场消息,在上述会议上,发改委发布了如下四条要求:已约谈郑商所,要求采取措施平抑期货波动;要求电力企业煤炭采购价格不得超过640元/吨,若超过,需单独报告发改委,发改委对煤源进行调研;目前重点电厂库存8600万吨左右,要求各集团内部电厂相互调节煤炭库存,减少市场高价煤采购;以及对进口煤炭的进一步要求。而在此之前,12月9日,郑商所发布风险提示函:近期动力煤期货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请各会员单位切实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防范工作,提醒投资者谨慎运作,理性投资。同时,自2020年12月14日结算时起,动力煤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6%,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5%;当日当晚交易的动力煤期货2101合约、2102合约、2103合约的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10元/手,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10元/手。在这些政策的降温之下,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从12月11日收盘时的744.6元/吨降至12月16日收盘时的670.8元/吨,在12月11日、14日和1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跌,但16日当地价格再度收涨。今年以来,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再度提高,安全检查整体加强,年底生产多保安全,也是因此,煤炭的供应增量非常有限。“下游方面,目前不仅仅是低硫优质煤紧缺,市场整体是处于缺煤状态,报价也比较混乱,基本是有价无货,市场煤成交偏少。”上述贸易人士表示。现货价格方面,依据最新一期12月10日的价格,秦皇岛港的山西产Q5500动煤为663元/吨,较上日增加9元/吨;Q5000动煤为606元/吨,较上日增加5元/吨;Q4500动煤为539元/吨,较上日增加5元/吨,仍维持涨势。“现在维持动力煤价格的主要因素,其实还是供需基本面为主。”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港口在过去往往会起到一个蓄水池的作用,但从现在看,等着煤炭生产出来的企业都是刚需,许多煤炭生产出来就在坑口销售了,根本不会运到港口去,加上天气现在还在持续变冷,供应一时半会也不会跟上来,这种供需基本面短期看不太可能会有好转。”基本面难以缓解12月15日,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的恢复向好,多项指标增速出现环比增加,叠加冬季天气影响,对煤炭需求超过往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0%,增速较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上月增长1.03%。1至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增速较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制造业同比增长7.7%,同比增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速10.8%,增幅较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同比增速较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11月份工业增加值数据表明,工业生产继续超预期改善,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及国内就业形势的好转,工业增加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行业及工业品上涨面积扩大,多数产品和行业持续增长,国内工业生产持续修复。但是,随着经济加快复苏,能源生产因其本身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周期性,供给在短时间内并没能跟上需求。11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增速较上月收窄1.5个百分点;从采矿业的主要产品看,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5%,增速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天然气同比增长11.8%,增速较上月反而收窄0.1个百分点。由于中国目前无论是发电还是冬季供暖,均严重依赖煤炭,导致煤炭需求大幅上升,这也是时间进入11月之后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的最主要原因。依据Wind数据,全国重点电厂的库存数据已经出现连续一个月的下降,12月16日浙电库存403万吨,日耗12.4万吨,可用天数32.5天;11月29日全国重点电厂库存9457万吨,日耗煤430万吨,可用天数22天。“当前冬季全国降温明显,带动电煤需求增加,致使电厂库存高位下行,而日耗季节性回升,带动市场补库存节奏加快,且非电行业仍在生产高峰期,各终端需求边际支撑较好,因此在整体内紧外不足供需格局下,国内煤价呈现易涨难跌趋势。”上述分析师表示。
投资要点 历史上的大宗与库存周期:库存主动补、被动去阶段大宗往往涨价。大宗商品价格是供需关系的结果,在库存周期的4个阶段中,两个时间段是供需关系对于商品价格最有利的阶段,一是主动补库存的早期,即企业刚刚开始扩产,但需求旺盛。二是被动去库存的阶段,即需求开始改善,而企业供给尚未增加。今年也是如此,4月之后,中国相继经历需求改善带来的被动去库存阶段,以及逐步向主动补库存过渡的阶段,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快速上涨。 3月被动去库存之后,7月起中下游开始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2020年以来,库存周期经历了“被动补”-“被动去”-“主动补”阶段。随着需求的拉动和生产的改善,下游工业品和消费品从7月率先开始较为明显的补库存,中游原材料也在下游的高需求拉动下开始补库存。然而,中下游的需求还未有效传导到上游资源开采行业的库存累积,上游行业库存同比分位数仍然较低。 本轮补库能维持多久?外需为主驱动,但合意区间或限制补库时长。 需求端:美国供需缺口支撑中国产商补库存。美国二轮财政刺激落地,将继续对其居民消费形成强支撑。在美国疫苗尚未大范围推广、供给复苏相对偏慢的背景下,短期内中国出口和补库存动力将受益于全球供需缺口的存在。 供给端:“空中加油”叠加疫后谨慎,补库存延续时间或较短。当前库存水平实际上仍高于合意库存区间的中枢(5%),由于考虑到主动补库存过程中企业的生产意愿,取决于其对中长期合意库存水平的预期,本轮主动补库存的空间可能相对有限。此外,疫后企业补库存的意愿可能也会相对保守。因此,本轮主动补库存的空间可能相对有限,持续时间可能也相对较短。 后续大宗商品价格短期仍受补库支撑,但对需求边际拐点更敏感。短期海外供需缺口仍可支撑补库存动力,后续需观察需求的边际拐点,从历史经验来看,在补库存的后期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出现滞涨。而本轮库存周期“空中加油”的特点可能也会使得一旦需求出现拐点,补库存周期结束得较快,届时不排除大宗商品价格由“快涨”迅速转为“快跌”的可能。 风险提示:全球需求超预期下滑,国内外经济、政策形势超预期变化。 2020年11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行,引发市场关注。大宗牛市预期的背后,实际上是市场对“补库存”启动的预期。那么,库存周期各阶段大宗商品价格表现如何?本轮库存周期到了哪个阶段?本轮主动补库存究竟能延续多久?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有何启示?我们将在本文中一一解答。以供投资者参考。 历史上看,库存周期的哪一阶段 大宗价格往往上涨? 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生产、需求的情况将库存周期划分为4个周期。这里我们用制造业PMI中的生产分项来代表生产,而考虑到国内终端需求过去更多来自地产和基建,因此使用地产+基建投资作为需求的指标,制造业PMI中新订单-生产来代表供需关系: 1)主动去库存:企业生产弱,需求弱,生产降幅快于需求降幅,库存去化。如2014年9月~2015年12月、2018年11月~2019年5月; 2)被动去库存:需求恢复,生产也有所恢复,但需求改善幅度更大,库存继续去化。如2016年1月~2016年7月、2019年6月~2019年12月; 3)主动补库存:需求仍然不错,企业开始扩产,库存增加。如2016年8月~2018年5月; 4)被动补库存:生产开始放慢,但需求下降更快,库存被动堆积。如2018年6月~2018年10月。 “被动去库存”与“主动补库存早期”中通常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大宗商品价格是供需关系的结果,在库存周期的4个阶段中,两个时间段是供需关系对于商品价格最有利的阶段,一是主动补库存的早期,即企业刚刚开始扩产,但需求旺盛。而在主动补库存的后期,需求端的斜率已开始放缓,但生产未降,商品价格涨幅可能放慢;二是被动去库存的阶段,即需求开始改善,而企业供给尚未增加。这两个阶段往往对应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时间。 2015年以来大宗价格与库存的关系基本遵循上述规律,今年也不例外。如2015年12月~2017年8月库存周期经历了被动去库存以及主动补库存的早期,这一阶段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1]。今年也是如此,我们看到4月之后,中国相继经历需求改善带来的被动去库存阶段,以及逐步向主动补库存过渡的阶段,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快速上涨。 [1] 2014年以来的例外是在2018年11月~2019年5月,这一阶段的特殊之处在于由于中美贸易战的问题,长期需求预期发生变化,尽管当时国内终端需求已有所企稳(基建、地产陆续回升),但企业生产行为仍非常谨慎,导致了主动去库存。但由于终端需求改善,实际上供需环境并未恶化,因此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提前上涨。 本轮库存周期到了哪一阶段? 中下游主动补库存 2020年以来,库存周期经历了“被动补”-“被动去”-“主动补”阶段。2019年底库存周期已经处于底部,正如我们在2019年12月30日报告《库存周期,心动还是幡动》中指出,未来库存或触底反弹,真正的回升依赖之后的长期需求改善。然而,2020年1月开始的疫情对经济和生产生活的冲击使得投资和消费需求骤降,但企业的生产并不能迅速反应,因此企业进入了被动补库存的阶段。2020年3月开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需求逐渐得到改善,企业在疫情期间积压的库存得以释放,生产的恢复稍慢于需求,从而进入被动去库存的阶段。2020年7月以来,企业的生产逐渐恢复,需求也稳步上升,部分行业开始主动补库存。 分行业来看,上中下游库存同比都为3月开始从高位回落。疫情对上中下游的冲击是同步的,不同于以往库存周期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的传导路径,本次疫情对产业链的影响是同时发生的。2020年3月,上中下游产成品库存同比都已冲顶。从冲击的程度上来说,中游原材料对疫情的反应最为敏感,库存当月同比达到了21%。之后的几个月里中游原材料开始去库存,7月同比为6.7%,去库存效果显著。 7月以来,中下游行业补库存趋势开始显现,但上游分位数仍然较低。随着需求的拉动和生产的改善,下游工业品和消费品从7月率先开始较为明显的补库存,中游原材料也在下游的高需求拉动下开始补库存。然而,上游部分行业还没有开始补库存的迹象,虽然近期黑色金属制造业需求较高,但还未有效传导到上游资源开采行业的库存累积。随着中游需求的逐渐传导,上游行业比如煤炭和黑色金属矿开采业都将得到有效提振。 补库存能延续多久? 关注本轮“空中加油”的特点 美国二轮刺激落地,将对美国需求继续形成约1季度提振。美国规模为9000亿美元的疫后刺激法案落地,参考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对首轮刺激法案影响的模型,我们对二轮刺激法案的影响进行详细拆分预测。如果二轮刺激在2021年1月开始实施,则能够对当前的美国消费形成约1个季度的支撑。 考虑到美国疫苗推广仍待时日,供需缺口存在持续支撑中国出口和补库。从美国自身供给来看,企业生产恢复的斜率将取决于疫情和疫苗赛跑的速度。假设疫苗不受变异病毒影响,则据CDC现有预测,2021年4月美国疫苗覆盖率将达62%。同时,考虑到美国民众相对较低的接种意愿(当前美国居民约67%倾向于接种疫苗,在主要经济体中排名靠后),疫苗实际推进进度可能还要慢于当前主要医疗机构假设。在疫苗尚未大范围推广、供给复苏相对偏慢的背景下,短期内中国出口和补库存动力将受益于全球供需缺口的存在。 但供给端来看,本轮疫后补库存与往常有两大不同: 当前补库存起点水平就不低,“空中加油”意味着持续时间或相对短。我们在2017年9月5日的报告《下个主题:“新(心)周期” 后看什么》中分析,供给侧改革以来,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合意库存增速区间为0%-10%。疫情之后库存快速累积,虽然前期已经历了被动去库存,但是站在当前时间点,库存水平实际上仍然高于合意库存区间的中枢(5%)。考虑到主动补库存过程中企业的生产意愿,取决于其对中长期合意库存水平的预期,本轮主动补库存的空间可能相对有限。 疫后谨慎:经历过疫情之后,企业补库存的意愿可能也会相对保守。除此之外,在经历过新冠疫情冲击下库存的被动累积之后,企业的预期也会相对偏保守。 因此,本轮企业主动补库存的持续时间可能也会相对较短。 后续大宗价格走势怎么看? 对需求拐点或更敏感 短期仍处补库存初期继续支撑大宗价格。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海外的供需缺口至少将延续至明年的1季度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将处于补库存的阶段,这也将继续支撑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上游原材料的库存处于低位这一因素,甚至可能在短期内使得商品价格上涨加速。 但本轮库存“空中加油”的特点意味着大宗对需求的边际拐点更为敏感。后续需观察的是需求的边际拐点,从历史经验来看,在补库存的后期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出现滞涨。而本轮库存周期“空中加油”的特点可能也会使得一旦需求出现拐点,补库存周期结束得较快,届时不排除大宗商品价格由“快涨”迅速转为“快跌”的可能。我们会在后续的报告中继续紧密跟踪需求以及库存周期的演化。 风险提示:全球需求超预期下滑,国内外经济、政策形势超预期变化。
(原标题:大宗商品牛市仍在途中?几大板块交易逻辑大盘点) 近期大宗商品市场正强势回归。随着疫苗利好推动风险偏好提升,作为全球经济风向标的铜已经大涨数月,铁矿石更是“破千”,突破历史纪录,原油也站上50美元/桶大关。展望后市,多数机构认为大宗商品的涨势可能还没有结束。从文华商品指数谷物、油脂、软商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煤炭七大分类指数来看,11月至今这七个板块悉数收涨,其中建材板块涨幅达12.4%,煤炭板块涨幅近14%,有色板块涨幅近9%,谷物、油脂、化工板块涨幅超4%。黑色系:既交易强现实,又交易强预期事实上,从大的逻辑上看,近期整个工业品市场都在交易明年全球经济复苏引发对原料端补库的逻辑,预期工业品的需求将逐步回升至疫情之前的水平,甚至更高。“在该预期驱动下,不光是黑色系,近期有色系中铜、铝价格累计涨幅也较为明显。随着近期疫苗方面再度传来利好,更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明年全球经济活动的复苏预期,作为‘商品之王’的原油价格开始受益,进而带动燃料油、沥青价格同步走强,整个能化板块的市场情绪得到提振。”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梁海宽表示。但对于黑色系来说,梁海宽表示,除了有明年终端需求进一步转好的预期外,其当前自身的供需结构的持续改善以及原料端价格的强势使得整个建材和钢铁指数涨幅更为明显。即便已经进入12月中旬,但当前成材下游消费仍较为旺盛,去库速度不降反升,部分地区螺纹已经开始出现缺格的现象。“终端需求的淡季不淡、超预期坚挺是近期建材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他说。另一驱动来自原料端。“铁矿和焦炭由于今年自身矛盾较为突出,价格涨幅明显。今年多数时间内整个黑色系是由原料端定价,成材价格受原料端价格上涨的推升而被动走强。这也是在库存总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的情况下成材价格年内仍可维持相对坚挺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期由于淡水河谷下调今年和明年的目标产量,加之海外高炉生铁和粗钢产量出现明显恢复,市场对明年我国的铁矿供需再度产生了一致性的偏紧预期。铁矿自身矛盾再度凸显,期现价格持续刷新历史高值,带动整个钢铁板块的估值进一步提升。”梁海宽说。此外,梁海宽还表示,近期钢铁板块价格的上涨还受益于我国出口方面的强劲,海外需求的转好是近期热卷价格创出新高的重要推动因素,短期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速将好于地产端,板材价格的表现仍将强于建材。“当前黑色系既在交易强现实,又在交易强预期。”梁海宽分析说,成材方面,当前去库仍在继续,终端消费超预期坚挺。市场之前对地产新开工下降的担忧正在逐步减弱。明年国内地产和基建继续维持韧性,海外需求逐步恢复的预期暂难被证伪。加之当前原料端价格仍旧强势,铁水成本居高不下,短期建材和钢铁板块价格仍将维持坚挺。但近期整个黑色系盘面对未来乐观预期的反映已较为充分,这从合约间近期较为明显的近弱远强走势可以看出。尤其是原料端铁矿价格近期累计涨幅已较大,05合约当前盘面钢厂利润已被压缩明显,螺矿比后续有向上修复的预期,铁矿主力合约短期存在技术性回调的风险。他建议,操作上当前黑色系不宜继续追高,前期多单可尝试逐步止盈离场。品种间主力合约上可尝试做多螺矿比,合约间可尝试多远月空近月的反套操作。煤炭:国内产量偏低,进口量处于低位动力煤近期的持续上涨同样引发市场关注。在一德期货分析师曾翔看来,近期动力煤价格不断上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今年供应上受倒查25年的影响,产量前期一直处于偏低的状态,同时进口在下半年受额度限制,进口量较少。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进口补充上,供应都难以得到很好的补充。中下游库存一直处于偏低的状态,且区域差异也很大,其中内陆终端的库存较高,而进口需求较大的沿海港口及终端,库存在迎峰度冬之前仍处于偏低的状态。二是进入11月之后,随着疫苗的利好,多数大宗商品都出现“牛市”行情,带动了整个工业品用电量的提升,同时11月下旬开始全国快速性的降温,进一步加剧了终端电厂的日耗需求。这让本就库存并不高的沿海电厂,加速了采购需求的释放。供应不足、库存偏低、需求快速增长叠加引发了这一波行情。曾翔介绍说,动力煤目前交易的主逻辑就是短期之内供应达到了一个瓶颈,国内产量由于临近年底,煤矿进一步增产意愿不强。而进口煤方面,澳煤暂时无法通关,已到港且能通关的大部分为低卡煤,且由于前期进口发货数量一直处于历史低位,导致近期进口煤到港量也偏低。而需求正进入最旺的时刻,供应无法阻止库存的快速下降,且部分区域电厂库存已到达警戒线附近。“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供需局势预计会逐步缓解。”曾翔分析说,一是目前发运利润已经达到历史罕见的高位,贸易商发运非常积极,已从之前的铁路计划宽松到需要排队请车的情况。二是一些终端在十月初订了大量的哥伦比亚煤及南非煤,这些高卡煤会在12月中旬开始陆续到港,同时在11月进口煤松动之后,终端也订了大量的印尼高卡煤,也会在12月中旬开始陆续到港,这部分进口量也能起到平抑煤价、缓解保供压力的作用。三是疫情影响犹在,今年预计会有部分企事业单位提前放假,比如学校等。这也会导致日耗需求提前回落,进入传统春节淡季期。有色金属:决定趋势的力量仍在于宏观预期有色金属方面,沪铜、沪铝、沪锌等品种近期表现强势,从宏观角度来看,市场对明年通胀抬升预期较强,叠加弱美元周期,有色金融属性较强,从而获得了更强的支撑。而从基本面角度来看,铜、铝、锌等品种显性库存整体偏低,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同期低位,且需求现阶段恢复的节奏整体仍然快于供给。“目前有色金属板块的核心关注点在于宏观预期与资金流向,宏观角度短期预期发酵有过度之嫌,需要关注各国政府对于宽松政策的表态,需要警惕货币或财政刺激不及预期带来的影响。资金角度短期快速上涨带来了获利盘流出的压力,近期市场情绪的起伏也比较大,需要关注年底资金流向。” 东证期货有色资深分析师曹洋介绍说,分品种看,铜、铝、锌均需要关注年底库存的短期变动,现在看来累库的压力并不小。此外,铜、锌海外矿供给的情况也是市场交易的焦点,镍近期快速上涨后,需要关注下游的反馈,包括不锈钢厂对原料的态度,以及新能源电池企业对原料的态度,这种涨价是否能自上而下顺利传导并被终端接受是关键。总体上看,我们认为需要警惕这几个品种短期价格冲高回落的风险。曹洋认为,对于有色板块而言,决定趋势的力量仍在于宏观预期,明年一季度最关键的仍然是市场对政策边际变动、通胀周期、弱美元周期的看法,需要警惕政策边际变化带来的市场预期修正。从基本面角度看,春节前后国内有色各品种库存变动是关键,按照季节性规律,春节前后会有累库,但幅度与历史同期比较是什么水平较为关键。超预期累库带来的价格回调风险也是现阶段市场需要考量的点。此外,明年一季度外需的恢复对应的海外库存的变化也是关注焦点之一。农产品:需警惕冲高回落风险农产品方面,随着近期玉米、大豆收割工作进入尾声,其价格也出现冲高回落的迹象,供应偏紧的格局有所缓解。“9月份东北地区连续三场台风,玉米倒伏非常严重,令市场对东北产区玉米产量非常悲观,提振价格走势。由于降水充裕,新作大豆水分含量较高,也无法直接用于加工,推迟了新作大豆上市周期,导致贸易商看涨惜售。尤其是11月份,新冠疫苗的利好消息也推动了大宗商品的整体涨势,国际上热钱的涌入也提振了谷物整体价格。”东证期货分析师王晓慧表示,不过,近期随着收割工作的相继落幕,东北地区大豆、玉米基本定产,台风仅是增加了收割成本,并没有造成大范围减产,同时农民卖粮节奏也在加速,市场供给量增加对价格形成较大压力。另外,针对谷物价格上涨,国家也出台了相应政策进行调控,中储粮在东北局部地区停止轮换大豆轮换,12月份在吉林地区投放临储玉米拍卖,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导致谷物价格冲高回落。展望后市,王晓慧表示,随着新作的集中上市,未来玉米和大豆价格可能会出现阶段性回落,囤货量较大的贸易商,应在期货盘面进行一定比例的套期保值来规避价格出现大幅回落的风险。“玉米方面,农民售粮节奏快于往年同期,同时我国玉米进口量也超越往年同期,南北倒挂非常明显,新作玉米大量囤积在贸易商手中。未来一个月,随着春节的临近,农民售粮会迎来一个小高峰,阶段性供给的增加会给价格带来较大压力。一旦玉米价格出现回落,也会给贸易商心态造成压力,贸易商集中出售很可能会引发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因此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密切关注产区农民售粮节奏和贸易商心态。”她说。油脂板块方面,11月以来市场多头氛围浓厚,不过近期有高位盘整的迹象出现。“11月以来,油脂板块走强主要受美豆出口偏好和南美大豆种植期天气偏干导致美豆上涨、国内豆油消费偏好导致豆油库存下降以及马来棕榈油产量不佳导致库存偏低等因素提振。其中,美豆和豆油偏强是近期油脂上涨的主要驱动,从近期豆棕价差走势扩大也可以印证。另外,原油走势偏强对油脂市场氛围也有提振。”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刘佳伟说。她表示,近两周油脂横盘振荡主要因驱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边际有所转弱影响。据了解,近期美豆出口有所下降、南美天气有所改善导致美豆出现高位回落,而国内豆油收储可能延后、豆油高基差导致贸易商买货谨慎等因素也对油脂的提振效果减弱。棕榈油方面,马来棕榈油出口较差导致库存降幅不及预期。此外,近几日国内出现散发的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对油脂消费也有隐忧。上周因国内一季度棕榈油进口利润较差,棕榈油盘面补涨,导致棕榈油02合约创新高,但豆油和菜油走势依旧相对疲弱,随着棕榈油盘面进口利润有所改善,上周五夜盘棕榈油期价快速回落。“目前豆油主要的交易逻辑在美豆、国内消费、收抛储等因素;棕榈油的主要交易逻辑在产地,产地库存的变化对于盘面的影响较大;菜油处于有价无市状态,供需双弱,因盘面较轻,菜油主要跟随其他油脂,对于菜油自身主要的关注点在于交割方面,卖方的交割意愿以及买方的接货意愿对菜油在油脂中的相对强弱影响较大。”刘佳伟说。 在她看来,春节前油脂资金可能会较为谨慎,一方面油脂价格已经涨至7年来的高位,资金获利了结的意向可能较强;另一方面油脂的龙头棕榈油下一年度大概率增产,从过去几轮油脂上涨周期看,一般转折点在12月或1月。目前马来棕榈油库存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南美天气市的时间窗口也未关闭,对油脂价格也可能也有支撑,但目前时间点和位置来看,油脂继续追涨的风险收益比不合算。后期重点关注南美天气情况、马来棕榈油库存情况以及国内油脂消费情况。“年关将至,近期商品市场波动较大,近期商品市场持续上涨后多头获利了结意愿可能增强,建议投资者注意仓位管理,轻仓操作为主,除基本面变化以外,也需重点关注市场情绪的变化。”刘佳伟提醒说。
(原标题:铁矿石价格突破千元大关 库存下降钢厂抢货)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12月10日铁矿石期货出现罕见大涨,截至下午收盘,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大涨6.76%。期货背后是现货支撑,铁矿石现货吨价在2013年之后首次再上1000元。业内人士称,这一波铁矿石上涨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库存下降,钢厂抢货。至于是否有其他原因,业内众说纷纭,很难说清。一位业内人士称,此前行业内流传“一千的铁矿、两千的焦炭、四千的螺纹”,觉得很不可思议,今天都成了现实。库存下降澳大利亚矿石库存,近期处于下降趋势。数据显示,螺纹钢社会库存一直在快速降低,说明消费量在提升,或者产量没有需求高。而同期,澳大利亚出口矿石量又保持了整体稳定。这说明下游需求旺盛,吃掉了钢厂库存,钢厂有补库存需求,需要到市场上抢铁矿石,而铁矿石运往中国的数量又没有增加,导致供需失衡。供需失衡的结果是,一部分钢厂愿意出高价抢铁矿石,铁矿石价格被抬高。供需失衡整体的程度很难预料,从库存上可见一斑。冬天到来年3月份钢材库存都会大量提升,一直等到春天来临,工地重新开工,库存才会再次下降。这是行业现象,进入冬季后北方部分区域不能开工,此时钢厂还会继续保持生产,包括疫情期间钢厂也没有停工。所以,现在这个时点往年钢材已经开始堆积库存,今年库存还在降低。下游需求强劲传导到下游,国内钢材近期还在不停提价,需求强劲,淡季不淡。国内钢厂步入了一个小景气周期,一直在生产的情况下,由于下游需求强劲,钢材库存一直不高,很容易出现供需失衡。上游铁矿石产能一直很稳定,没有计划增量,只有淡水河谷计划扩产3000万吨。另外,今天还传出消息,澳大利亚考虑暂停铁矿石开采项目,此前,力拓为了扩建铁矿摧毁了一个有着4.6万年历史的巨坎峡谷岩洞,引发了澳大利亚议会的联合调查。中期报告称,虽然力拓知道岩洞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但还是将其炸毁,在这起事件中力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澳大利亚议会委员会建议西澳大利亚州政府停止发放新的铁矿开采批准。铁矿石成为瓶颈,利润就会向铁矿石生产者一方转移。海关总署在12月7日发布报告显示,年初开始到11月中国进口的铁矿石突破10亿吨,同比增幅10.9%,单单是11月份中国铁矿石的进口就高达9815万吨,同比也增长8.3%。如此巨大的供应量和增长,依然难以喂饱中国钢厂,可见中国钢材的需求有多强劲。重回历史高价区资料显示,铁矿石价格在2008年前后大涨后,近些年整体处于下跌通道中,此前两个高点分别是2013年和去年,2013年1月到3月,铁矿石每吨价格高过1000元,但是持续时间不长,去年,受巴西淡水河谷尾矿溃坝,以及澳大利亚风灾影响,铁矿石价格曾经一度达到880元,此后很快跌了下来。 去年铁矿石吨价上涨超过800元时,行业协会曾经发出一个调研文章,称铁矿石价格过高侵蚀钢厂利润,希望采取措施将价格稳定下来。今年铁矿石价格涨幅比去年还猛、还高,中钢协12月6日发起了呼吁,铁矿石价格的飞涨对中国市场需求不利,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及时介入其中。欧冶云商首席分析师曾节胜认为,期货大涨,铁矿石价格上涨,主要还是需求比较强,中澳关系的恶化使得对铁矿石价格的预期进一步增强。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跟疫情后重建,以及通货膨胀预期有关,二季度以来不少大宗商品价格大涨,黑色系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