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我国继续对稀土矿、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15日公布2020年度全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0000吨,全国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5000吨。 全文如下: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管理相关规定,2020年继续对稀土矿、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经研究,确定了2020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0年度全国稀土矿(稀土氧化物REO,下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0000吨,其中岩矿型稀土矿(以轻稀土为主)指标120850吨,离子型稀土矿(以中重稀土为主)指标19150吨。全国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下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5000吨,其中主采指标78150吨,综合利用指标26850吨。上述指标均含《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20年度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第一批)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33号)下达的第一批指标。分省(自治区)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具体分配见附件。 二、有关省级自然资源、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指标分解和下达工作,在通知下发后的20个工作日内将指标分解下达到市、县或企业。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应集中下达给6家稀土集团下属矿山企业。在分解下达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后,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组织矿山所在市、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矿山企业签订责任书,明确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三、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采矿权人认真执行稀土矿月报和钨矿季报制度,及时、准确、规范开展网上直报。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稀土矿、钨矿指标执行情况的核查与检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 四、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共享信息,共同做好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监督管理工作。
对方已经失去生产资质,为何还要签订采购合同?2017年和2018年已经预付超过3亿元现金,对方都没能交货,2019年为何还要继续支付5亿元预付款?是否涉嫌资金占用?面对监管部门的质问,博雅生物及其控股股东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终于露出了原形,承认资金被关联方用于日常经营,同时拒不承认存在财务资助和涉嫌侵占。 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死扛的底气。在深交所问询函发出的第二天,公司董秘因个人原因辞职。另据查询,今年以来,公司控股股东和部分高管一直在持续减持,且控股股东和高管均坚称上市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那么,没有实际控制人的一家公司,又是如何不受控制地为关联方预付了8个多亿的? 8亿元资金“养肥”关联方 博雅生物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9年,公司预付款大幅增长,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透露,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博雅生物分别向关联方博雅广东支付预付款项1.15亿元、2.02亿元和5亿元,截至2019年底,累计支付预付款8.18亿元,占公司预付款总额的98.15%,实际采购金额为0元。 按时间顺序,记者梳理了双方交易的过程。 2017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丹霞生物(博雅广东前身,文中统称博雅广东)进行药品GMP飞行检查,检查发现人血白蛋白铝离子高于《中国药典》的标准的问题。博雅广东上述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规定,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药品GMP证书》(CN20130057),暂停生产。 2017年4月,前海优享完成对博雅广东的收购。 2017年5月,博雅生物披露拟向博雅广东采购调拨血浆及血浆组分,合同总金额不超过4.02亿元。 2年后的2019年4月,博雅生物与博雅广东签署一份新的采购合同,在终止前期采购合同的同时,约定博雅生物向博雅广东采购不超过500吨的原料血浆,采购价格不超过165万元/吨,合同金额不超过8.25亿元。 2019年8月,博雅广东获得《药品GMP证书》,恢复正常经营。 在博雅广东违规后,为何还要签订大额采购协议?2017年和2018年预付大额资金后,对方未能交货,2019年为何还要预付5亿元采购款? 面对监管部门的问询,博雅生物回复称,博雅广东虽然暂停生产,但是下属各血浆站仍正常采集原料血浆,公司预付给博雅广东的款项,均用于博雅广东的原料血浆的采集及正常的运营开支,以保障博雅广东原料血浆的供应能力。 博雅生物还表示,因原料血浆的稀缺性,公司签订相关采购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安排付款,因此是合理的。 “生产资质都没有了,还敢签合同?还敢打预付款?2年没供货,不仅不维权,还签订新的合同,预付更多的采购款,这是做生意吗?这是养娃!”一位券商人士表示,公司这是掩盖“财务资助”的事实,建议监管部门进行调查。 “养娃”还是别人家的。据公司最新补充披露,博雅广东的股东有2名,高特佳项目负责人王海蛟持股1%,前海优享持股99%。前海优享是博雅生物与其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联合成立的产业基金,其中博雅生物持股1.38%,高特佳集团作为管理人持股98.62%。 持股37.43%拒绝实控为哪般 尽管坚称不构成对博雅广东的财务资助,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但在付出8亿多元却没能买到货的事实面前,公司和高管也绝非如回复函中表现得那般云淡风轻。 6月30日晚,博雅生物披露收到董事会秘书范一沁女士的《辞任报告》。公告称,范一沁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辞任董事会秘书职务后,范一沁女士仍担任公司董事。据查询,范一沁自2011年公司上市起即担任公司董秘。 另据披露,6月19日、6月24日和6月29日,范一沁分别减持8.25万股、3.84万股和17.5万股,以减持均价计算,范一沁近期套现约1144万元。 此外,博雅生物的总经理梁小明也在6月减持了公司18.6万股。 今年5月,博雅生物披露董事长廖昕晰及其控制的企业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47.6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9%。 博雅生物的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高特佳懿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在减持。据披露,今年5月12日至7月1日,高特佳集团及高特佳懿康投资累计减持公司股份721.63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942%。 控股股东和高管大手笔减持的背后,更加凸显了博雅生物“无实际控制人”的困局。 据查询,截至2019年12月31日,高特佳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37.4329%股份的表决权。持股比例超过35%,为何还是不能控制一家公司? 在回复监管问询时,博雅生物表示,高特佳集团股权结构比较分散,没有股东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能单独或共同实际控制高特佳集团,高特佳集团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公司不存在管理层控制、多个股东共同控制或管理层与股东共同控制的情形。因此,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对于董事会成员,公司称全部由上一届董事会提名、董事会审议、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均独立行使表决权,因此,不存在管理层控制、多个股东共同控制或管理层与股东共同控制的情形。 谁都不愿意控制的一家公司,内部怎么就不能集体决策把控好“为一家关联企业预付了8个多亿”这种违背商业常识的行为? 试问,8个多亿现金,存银行能拿多少利息?若购买理财产品,会不会也比上述被“占资”行为来得实惠?
对方已经失去生产资质,为何还要签订采购合同?2017年和2018年已经预付超过3亿元现金,对方都没能交货,2019年为何还要继续支付5亿元预付款?是否涉嫌资金占用?面对监管部门的质问,博雅生物及其控股股东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终于露出了原形,承认资金被关联方用于日常经营,同时拒不承认存在财务资助和涉嫌侵占。 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死扛的底气。在深交所问询函发出的第二天,公司董秘因个人原因辞职。另据查询,今年以来,公司控股股东和部分高管一直在持续减持,且控股股东和高管均坚称上市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那么,没有实际控制人的一家公司,又是如何不受控制地为关联方预付了8个多亿的? 8亿元资金“养肥”关联方 博雅生物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9年,公司预付款大幅增长,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透露,2017 年、2018 年和2019 年,博雅生物分别向关联方博雅广东支付预付款项1.15 亿元、2.02 亿元和5亿元,截至2019年底,累计支付预付款8.18亿元,占公司预付款总额的98.15%,实际采购金额为0元。 按时间顺序,记者梳理了双方交易的过程。 2017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丹霞生物(博雅广东前身,文中统称博雅广东)进行药品GMP飞行检查,检查发现人血白蛋白铝离子高于《中国药典》的标准的问题。博雅广东上述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规定,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药品GMP证书》(CN20130057),暂停生产。 2017年4月,前海优享完成对博雅广东的收购。 2017年5月,博雅生物披露拟向博雅广东采购调拨血浆及血浆组分,合同总金额不超过4.02亿元。 2年后的2019年4月,博雅生物与博雅广东签署一份新的采购合同,在终止前期采购合同的同时,约定博雅生物向博雅广东采购不超过500吨的原料血浆,采购价格不超过165万元/吨,合同金额不超过8.25亿元。 2019年8月,博雅广东获得《药品GMP证书》,恢复正常经营。 在博雅广东违规后,为何还要签订大额采购协议?2017年和2018年预付大额资金后,对方未能交货,2019年为何还要预付5亿元采购款? 面对监管部门的问询,博雅生物回复称,博雅广东虽然暂停生产,但是下属各血浆站仍正常采集原料血浆,公司预付给博雅广东的款项,均用于博雅广东的原料血浆的采集及正常的运营开支,以保障博雅广东原料血浆的供应能力。 博雅生物还表示,因原料血浆的稀缺性,公司签订相关采购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安排付款,因此是合理的。 “生产资质都没有了,还敢签合同?还敢打预付款?2年没供货,不仅不维权,还签订新的合同,预付更多的采购款,这是做生意吗?这是养娃!”一位券商人士表示,公司这是掩盖“财务资助”的事实,建议监管部门进行调查。 “养娃”还是别人家的。据公司最新补充披露,博雅广东的股东有2名,高特佳项目负责人王海蛟持股1%,前海优享持股99%。前海优享是博雅生物与其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联合成立的产业基金,其中博雅生物持股1.38%,高特佳集团作为管理人持股98.62%。 持股37.43%拒绝实控为哪般 尽管坚称不构成对博雅广东的财务资助,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但在付出8亿多元却没能买到货的事实面前,公司和高管也绝非如回复函中表现得那般云淡风轻。 6月30日晚,博雅生物披露收到董事会秘书范一沁女士的《辞任报告》。公告称,范一沁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辞任董事会秘书职务后,范一沁女士仍担任公司董事。据查询,范一沁自2011年公司上市起即担任公司董秘。 另据披露,6月19日、6月24日和6月29日,范一沁分别减持8.25万股、3.84万股和17.5万股,以减持均价计算,范一沁近期套现约1144万元。 此外,博雅生物的总经理梁小明也在6月减持了公司18.6万股。 今年5月,博雅生物披露董事长廖昕晰及其控制的企业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47.6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9%。 博雅生物的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高特佳懿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在减持。据披露,今年5月12日至7月1日,高特佳集团及高特佳懿康投资累计减持公司股份721.63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942%。 控股股东和高管大手笔减持的背后,更加凸显了博雅生物“无实际控制人”的困局。 据查询,截至2019年12月31日,高特佳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37.4329%股份的表决权。持股比例超过35%,为何还是不能控制一家公司? 在回复监管问询时,博雅生物表示,高特佳集团股权结构比较分散,没有股东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能单独或共同实际控制高特佳集团,高特佳集团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公司不存在管理层控制、多个股东共同控制或管理层与股东共同控制的情形。因此,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对于董事会成员,公司称全部由上一届董事会提名、董事会审议、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均独立行使表决权,因此,不存在管理层控制、多个股东共同控制或管理层与股东共同控制的情形。 谁都不愿意控制的一家公司,内部怎么就不能集体决策把控好“为一家关联企业预付了8个多亿”这种违背商业常识的行为? 试问,8个多亿现金,存银行能拿多少利息?若购买理财产品,会不会也比上述被“占资”行为来得实惠?
今天为大家带来【敏芯股份】 的新股评级。本评级主要围绕基本盘、实操盘两大维度,针对目标公司各项核心指标进行打分评级,满分为 10 分,各指标单独评分,按“(权重占比*分数)之和” 计算,最终结果按照四舍五入得到。格隆汇新股研究根据已公开数据及独家的内部评级体系,给予【敏芯股份】 的新股综合评估分数为【6.5】,满分为 10 分),如下图: 敏芯股份新股评级详解: 一、行业前景(10%)6 分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涌现,而语音交互作为智能设备接收信息和指令的重要方式,推动了公司最主要产品MEMS 麦克风的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发展。 尽管MEMS产品的总体市场很大,但是由于产品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以及工艺的不统一,各个细分市场的规模很小。每家公司即使占据1到2个产品线的领先地位,一般最多只能做到几亿美元的规模。 二、市场地位(20%)7 分 敏芯股份自主研发的MEMS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目前已使用公司产品的品牌包括华为、传音、小米、百度、阿里巴巴、联想、索尼、LG、九安医疗、乐心医疗等,公司的客户结构较好。 公司生产的MEMS 麦克风出货量位列世界前列:根据IHS Markit的数据统计,2016 年公司MEMS 麦克风出货量全球排名第六,2017 年公司MEMS麦克风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五,2018 年公司MEMS 麦克风出货量全球排名第四。但MEMS麦克风行业规模小,并且排名第一第二占据全行业60%以上的市场份额。 而公司主要产品中的MEMS压力传感器、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占有率极小。 三、成长潜力(30%)6 分 2017-2019年敏芯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3亿元、2.53亿元和2.84亿元,2018 年同比增长123.41%及12.41%。 收入规模增长较快的原因是公司MEMS传感器芯片技术及商业模式逐步成熟,公司及时抓住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型语音交互终端下游市场迅速发展的机遇,推动公司MEMS麦克风的销量及收入快速增长。 同时MEMS压力传感器收入规模也不断增加,但行业规模较小,产品附加值不高。 四、公司治理(10%)6分 敏芯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及总经理李刚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微电子技术专业,具有多年MEMS 行业研发与管理经验,是超过50 项MEMS 专利的核心发明人,于2007 年9月获得苏州工业园区“首届科技领军人才”称号。公司创始人技术出身,行业背景丰富。 李刚直接持有公司26.93%的股份、作为苏州昶恒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控制公司2.35%的股份、作为苏州昶众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控制公司4.64%的股份,李刚通过上述方式合计控制公司33.92%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李刚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42.02%股份。实际控制人持股相对集中,但不构成实际控制人风险。 五、财务质量(30%)7分 敏芯股份的毛利率波动较大,从2017年的39.5%上涨至2018年的44.03%,但2019年又下降至38.62%,但所幸净利率增长幅度较大,2017年为11.62%,2019年增长至21.31%。 从现金流看,公司的销售回款良好,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超过了营收,经营现金流净额常年与净利润规模相当,显示出公司的净利润含现金量高。 公司2017-2019年应收账款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3.03%、2.69%和5.32%,占比较少。不构成应收账款风险。 2017-2019年公司短期借款均为银行借款,分别为950.00 万元、300.00 万元和0万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8.14%、18.38%和15.28%,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整体也呈下降趋势。
晓非 获悉, 6月29日,张玉良退出河北东创志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查阅,河北东创志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日期2019年5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河北东创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现实际控制人为河北东创房地产开发集团经理、执行董事刘永志。 本月内,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还退出了上海廪琨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江苏帝罗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谈起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当家人”“掌门人”或者“老板”。从这些用语来看,实控人对上市公司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内部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实践中,已出现不少无实控人的公司,其中既有工业富联、格力电器等优质企业,也不乏治理混乱、违规频发的绩差公司。可能有人会纳闷了:如果没有实控人,又是谁在管理、谁在运营?回顾一下,上市公司关于实控人的故事还真不少。 先来看两个例子。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慧球科技。2014年12月,顾国平成为公司董事长,市场传闻其已实际控制董事会,但直到2016年1月,公司才披露其为实控人。时隔不久,顾国平质押平仓、借壳上市失败,于2016年7月辞任董事长。此后,坊间传言其已与鲜言一方达成协议,将控制权让出。诡异的是,公司公告仍一直坚称实控人为顾国平。市场质疑下,顾国平在同年9月公开声明已不再是实控人,鲜言才被迫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不过,鲜言仍拒不承认实控人身份,而是充当证代,实际操纵公司的信息披露,甚至炮制出“1001项议案”的闹剧。最后,幸得监管迅速行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二者实控人的身份才终于水落石出。 无独有偶,中毅达也曾上演隐瞒实控人的“剧情”。2019年1月,公司董监高集体失联,成为市场首个“弃船”公司。实际早在2016年,公司原实控人何晓阳就暗度陈仓,将所持股份转让给深圳乾源等5家公司,又将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委托给了另外两方,公司董事会也悄然变更。但公司直至2017年7月才在监管和市场的压力下,披露了这些安排。何晓阳随即宣称自己已不再控制公司,但对控制权落于何处也是一概不知。时至今日,当时究竟是谁在掌控公司,仍是未解的谜团。在这过程中,公司治理已是乱作一团,业绩大幅亏损,甚至涉嫌财务造假。在信达证券通过司法划转取得了控制权后,公司全体董监高又玩起了集体失联。好在有了新的实际控制人,公司最终通过自行召开股东大会的方式恢复了治理秩序,公司经营运作也有所转机。 这么看来,有实控人和无实控人公司确实风格迥异,真实控人和假实控人公司更是截然不同。道理显而易见,无实控人公司可能群龙无首、信马由缰,假实控人公司往往马甲站台、代人受过,真实控人则藏身幕后、翻云覆雨,完事溜之大吉。新证券法把对实控人的规范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制度设计上浓墨重彩,明确规定实控人为信息披露义务人,并增设了相应的责任约束机制,如造假先行赔付、民事责任过错推定、欺诈发行股份购回等。如任由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随意认定无实控人,这些制度安排和责任义务也可能形同虚设。 但要认定有无实控人,却实属不易。前面那些隐藏幕后的实控人,即便市场质疑纷纷、交易所反复问询,依然关山阻隔、难探究竟。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ST秋林控制权扑朔迷离,市场质疑副董事长幕后操盘,公司虽已聘请律师进行调查,但仍无实质进展,正副董事长已经不知所终。类似的,还有一家公司,股权结构分散,近期更是一度出现控制权之争;此前,市场也传闻“德隆系”参与其中,真实情况至今遮遮掩掩,公司治理有没有受此影响也是没个定论。以上种种,都需要强力手段才能挖出真相,将隐匿者送到台前。 另外,市场上还有些公司,直接对外披露为无实控人。这类情形,不少也是有其实际情况,不宜简单一概以隐瞒实控人论。究其原因,往往与认定控制权的实际情况比较复杂有关。一个主体能否控制上市公司,主要考虑持股比例和董事会席位两个维度。持股比例上,超过50%,可以说是绝对控制;达到30%,可能是相对控制,但这就不那么简单了。假设主要股东持股比例接近,第二大股东持有28%的股份,此时能不能就拍板公司被第一大股东控制,可能还要打个问号。董事会席位上也是类似,坐拥过半席位是绝对控制;但如果董事会7席,单一股东推荐的董事均不超过2席,即便一方持股比例可能很高,能否直接认定其实际控制公司,恐怕也要再三斟酌。类似的,实践中还要考虑诸多因素,比如股东间是否有委托表决权、一致行动关系,以及管理层决策机制等等。 梳理这些无实控人公司,可以大致分成四类。一类是主要股东持股比例接近,彼此相互制衡。还有一类,管理层在公司的大小事务中发挥作用更多,主要股东谋求控制的意愿不强,这类公司中的股东多为财务投资者,不实际委派董事参与公司治理,管理层长期稳定,能够比较好的平衡各方股东关系。再有一类,就是公司有一位“精神领袖”式的“灵魂人物”,但其持股比例不高。最后一类,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金融企业。这些公司多有较强的公众属性,在政策导向上不宜一方控股,多在上市之初即认定无实控人。 这些公司披露为无实控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要有个讲究。对投资者而言,真正要关心的是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规范治理到底是谁在管。从这个角度来看,无实控人的公司无外乎要回答好两个问题:日常经营谁来实际负责,出现重大决策分歧如何解决。对此,在制度和理论层面上,也有一些新的进展。比如,“共同控制”和“管理层控制”的提法。实践中,对共同控制的认定,在IPO中已有不少案例,多见于创始人多元或者主要股东持股比例比较接近的情况。关于管理层控制,实践中还比较鲜见,也不妨在今后的制度改革中加以考虑。当然,有实控人也好,无实控人也罢,关键还是在于要通过信息披露反映、呈现出真实的公司治理状态,让投资者明白谁在当家作主。 【更多内容详见沪市监管锐评专题】
晓非6月17日,获悉,左晖退出34家自如旗下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最终受益人,包括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自如生活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天津自如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自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 34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囊括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信息服务、家居装饰等。 值得关注的是,从今年伊始,贝壳找房董事长左晖频频退出旗下公司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的序列。3月21日,左晖退出7家商务咨询公司的实际控制人;2月9日,左晖退出“实际控制人”56家、退出“最终受益人”57家,共计1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