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1年的经济工作划出了八项重点任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认为,八大任务主要回应了两大风险:第一,国际环境大国关系的不确定性;第二,国内的改革和开放需要平衡。这八项任务都和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财富结构有关。 陈玉宇表示,通过对近年来收入结构变化的分析,他得出结论:我国中高低收入的增速正在齐头并进、基本同步。但总体来看,中国目前有60%的人口,他们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0%。这8亿多的人口,将牵引中国制造的未来15年。 陈玉宇指出,第一,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复杂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最近10年,我国的收入结构正在改善并向好;第二,包容性增长的模式还将继续,人均收入变化决定了产业结构,因此,企业家要关心收入分配的变化。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15年要保持制造业份额的相对稳定。陈玉宇认为,未来保持制造业的稳定,将取决于怎样扩大内需,也取决于中低收入这部分人群,他们构成了未来15年对于制造业的巨大需求。因此,有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的政策管理是未来深入改革的方向。 01 八大任务回应两大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1年的经济工作划出了八项重点任务,主要回应了两大风险:第一,国际环境大国关系的不确定性;第二,国内的改革和开放需要平衡;这两大风险也贯穿着来自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因此,八大任务既是既是明年的任务,也可能是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明年要开辟一个新气象,这个新气象指的就是八大任务对于这两个风险的回应。 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点主要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应对大国博弈,应对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因此,我们有很多值得创新的地方,它也跟我要分享的产业结构是联系在一起的。 二是“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可靠、安全、可控、自主,跟结构的变化是联系在一起,疫情也使得我们开始更加关注这件事。 三是“坚持扩大内需”。稍后我会讲怎么扩大内需,以及扩大内需对我们未来有怎样的影响。 四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提及改革和开放互相促进的问题,我们会重新提到“更高水平的开放”等这些关键内容。 五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这涉及农业问题,农业占GDP的比重只有7%左右,但它是底线,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思考的。我们不再谈论粮食安全需要把更多人“按“在土地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就是要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六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关于资本无序扩张,这也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 七是“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住房以租赁为主,这跟我待会要谈的有关系。 八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碳排放这是个长期的大问题。 02 中国人的收入可分为5个收入组 中国的家庭可支配收入(税后)可以分5个等分组,我们分析了最近7年来的比重:最高20%的人,大概3亿人,占了全国收入比重的46%到47%;第二个组被称作“中产阶级”,20%的人占了20%多一点;也就是说,中国前40%收入的人群,大概有5到6亿人。那么,中国还有8到9亿人,大概占总收入的30%。这五个等分组按照收入可以笼统分为三个大组:20%的人属于高收入组,40%的人属于中收入组,40%的人属于低收入组。 那么,是什么在推动产业结构?是“需求推动”。需求结构又怎么被决定呢?最大的力量是收入水平。第一组高收入群体约3亿人,他们的收入能力决定了他们的需求结构,我们的生产结构满足他们的需求结构。因此,对明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提出了一个任务就是“扩大国内内需”。 扩大国内内需不是简单的增加财政投入的问题,而是要打通各种环节、增加就业,包含着改善收入分配,包含让城乡低收入的人群需求能够传达给生产端,让生产端能够更好为中低收入的需求服务。这对于商学院的人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也是努力的方向。 03 5个收入组增速同步、齐头并进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5个收入组过去7年的真实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基本同步。 我们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低收入组增速基本差不多,这是最近7年来的表现。以前是高收入增长快一点,低收入增长慢一些, 但是从8年前的十八大以来,中高低收入的增速齐头并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 仔细来看,中国60%的人口,他们的收入占总收入约30%的份额。60%的人口就是8亿多亿人,这8亿多人的收入基本上能以人均GDP的增速增长,跟高收入人群的增长速度持平。这也意味着,如果这种增速能持续下去,可以预见在十二三年后,这8亿多人的人均收入会翻一番,真实收入翻一番,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其中会有约4亿人迈入购买汽车的行列。今天这部分人面临的挑战,是我们巨大的潜力和未来。因此,关键是在于,我们的发展模式要让这5个收入组都能以比较均衡的、相同的速度增长。 再来看看最富的10%的比例,从7年前的8千美元到今天的1万1千美元,这是可支配收入。牵引今天产业结构基本格局是这第一组约3亿人,但未来不是!未来你会看到其他几个组别,第二组从4000美元涨到4500美元,这部分是焦虑的自称为“中产阶级”的人,这是另外约3亿人。第三个约3亿人增长的还可以;第四个约3亿人,增长的也相当不错,他们就是拼多多的服务对象。第五个约3亿人的增长也很好,这跟我们的扶贫、注重更加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是有关系的。 04 他们将决定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方向 总结一下:第一,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复杂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最近十年来,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相当不错;第二,我们要继续这种包容性的增长模式,企业家需要关心收入分配的变化。我们在谈到原理的时候,说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它的产业结构,光华管理学院刘俏院长带领的课题组大约也是用这样的指标衡量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最后再说一点,“十四五”规划建议里提出,我们要在未来15年时间里保持制造业份额的相对稳定。另外,工信部部长最近提出,我们要做强做实做优制造业,没说做大,这表示了大家谨慎的一面。我认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制造业一定程度上份额的稳定是可以做得到的,这取决于我们怎样扩大内需,取决于收入位于后面的60%的人群。他们大约滞后第一组人15到2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还处在第一组15年到20年前的消费水平,他们会构成未来15年对工业制造品、工业产品和家用产品的巨大的需求。 这些巨大的需求,当然伴随着我们的深入改革,包含着城市化、长租房,包括房价、城市管理的体系问题,包含政策是否有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是否准备好将那占总人口60%,也即8亿多人逐渐纳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为他们提供安居之所。所以说,中国充满了前途和希望,也充满了挑战,也需要大家的创造力。
再过10天,这2020终于要过去了。在这一年,我们刻骨铭心地领会到了什么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一年,是万花筒般的日子,但远不是璀璨明亮的感觉,而是杂乱和矛盾交织的风浪考验。 2021,会好吗? 每一条未知的路都有未来,哪怕明天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但人们在风浪中击水、在变局中发展的勇气,已然如箭在弦。 ” 01 当说“未来”的时候,我刚一念它就成了过去。未来时时刻刻在向已来脉动着脚步。 还有十天,我们就要进入2021年了。这一刻,我们一起到了这里,并非到达了终点,其实这里只是中转站,是新的使命的开始。 活在当下,有仰望星空的权利。为什么出发,不用问我,答案就在路上。 再过10天,连接2020和2021的房地产年度大总结和大展望——丁祖昱评楼市年度发布会,将在上海新静安体育中心开启第5篇章。 关于今年的主题,我们反复推敲,不断推翻,不断深化,最后我们敲定了:挑战未来! 你怎么形容自己的2020?这是充满变数的一年,挑战如影随形,未来2021,甚至更多个年头,比起以往,更需要我们不断去在变局中开拓,在风浪中挑战! “挑战未来”再适合不过。 02 2020年,毫无疑问,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林林总总的各种巨变,接踵而至。 从年初到岁尾,最大的不确定性始终来自于新冠疫情。 宏观数据显示,疫情之后全球经济经历了自二战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至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截至三季度末,全球主要经济体仅中国经济增速由负转正。 楼市,更是跌宕起伏。 开局楼市停摆,一季度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6.3%和24.7%,创下近20年来新低。进入到4、5月份,销售规模整体回升,至6月销售规模环比增长40%,创下疫后新高,并刷新近三年来单月记录,完成V型反转,中国楼市迎来否极泰来的关键时刻。 7月以来,行业销售规模一直维持在20%以上的高增长,8月份百强房企销售金额更是同比增近30%,市场行至一年当中的黄金节点。也是在市场火爆之时,热点城市迎来新一轮调控周期。 对于行业来说,今年以来的第二大不确定性开始酝酿。8月20日,住建部和央行召开重点房企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房企融资“三条红线”被提出,行业将迎来颠覆性变革。 三条红线压顶,房企投资、开发和销售节奏都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三季度房企投资金额大幅下滑26%,其中9月TOP50房企投资呈断崖式下跌,单月投资金额较二季度均值下降42%。进入四季度,10月就进一步明显降温,传统“金九银十”不再,至11月百强房企销售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 到今天,房企跌宕起伏、充满不确定性的2020年,已是尾声响起来。超常规的高增长一去不复返,2021留给地产人唯一的任务是,如何将这些不确定性要素转变为确定性发展。 这是大变局留给我们的命题。 03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三条红线之后,房地产的金融驱动属性将更明显,房地产行业将更是一个金融驱动的行业。 三条红线之后,所有的企业发展再次来到了同一起跑线,过往积累的很多发展要素都被清零,新变局下的发展潜力、发展战略、发展规律、发展趋势,都需要重新探索。 因为行业的发展逻辑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未来,依靠原有赛道获得高增长,将是不可能的任务,粗放式的黄金赛道一去不复返。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路径至关重要。继续按照既定的模式,走一步看一步?还是要在震荡中调整战略和战术?是多元化多点开花,还是收缩战线甚至收缩战场、退出某一赛道? 这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个两难、甚至多难的问题,是对房地产企业当家人的灵魂拷问。 无论如何,企业已进入从规模增长的赛道上转向质量发展的新跑道,需要房企根据企业基因、竞争优势和多元产业发展前景,聚焦“既促进主业,又适合自身”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未来十年,企业的核心是融资能力,在行业利润有限的情况下,融资成本将成为企业继续进击还是保守萎缩的分水岭。 从这一角度来看,今年的大风口——物业服务业,仍是资本市场风口。方兴未艾的社区概念,物业企业早已占据天然优势。 新的赛道或者正在出现:截至目前,上市物企已突破至40家,年内已有16家物企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未来1-2年,物业板块将释放出千亿级市场增量。这是临近年底越来越清晰的一个增长极,也是房企金融战略的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角度。 围绕城市运营的城市更新将取代棚改,成为存量时代下新的“增量”;房地产行业消费属性增强,大文旅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租赁板块成房企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未来租赁市场的空间还很大,行业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回归理性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将会更加细化,聚焦细分市场,租赁市场的天会更加蓝。 未来,无论是物管、商业、租赁还是其他领域,都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巨大的价值。这些赛道下,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将从城市发展商向生活运营商不断迈进。 04 从2020年的演变来看,客户需求极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整个行业、消费、需求、模式,也都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拿地、建房、卖房,其实更是影响了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方方面面。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到什么,地产公司是不是应该变化?去年是渠道元年,今年呢变成了直播元年,那2021呢? 就在上个周五,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新的房地产信号,定调2021年楼市。我们不仅希望通过对宏观政策逐字逐句学习,把握整体方向,更希望能够在2020年12月31号的丁祖昱评楼市年度发布会上,把脉楼市,以启发行业实现更多的确定性。 背风开蠹简,冲浪试新帆。 在2021,我们不能做背着风打开旧书、沉迷于往昔荣光中的地产人,我们一定要到风浪中驾驭“新帆”,在中流冲浪! 这是我们的确定性,在千磨万击中坚强,在持久的变局中从容,在震荡中孕育力量。 无论周边的变动有多大的不确定,只要我们的信心是确定性的,那所有的不确定性不过是征途中的泥丸。 我与你,相约2020年12月31日,上海新静安体育中心,在这里,我们,风尘仆仆又一年,今又迈步从头越。 我与你,相约在2021年的第一缕阳光之前,这天,冬的寒气从脚底褪去,春的帷幔,光亮掀开!
第二十二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12月19日举行。本次论坛以“预见正在发生的未来”为主题,汇聚“光华思想力”研究成果与光华各项目创新思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高速增长阶段(工业化进程)结束之后,如何保持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最大的不确定性。” 刘俏在演讲中说,对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增速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中、长期中国经济的判断。 刘俏分析了当下中国经济发展五大趋势:趋势之一,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增长最重要动能;趋势之二,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向上游迈进;趋势之三,强大的国内市场与消费的基础作用;趋势之四,有效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与提升投资收益率;趋势之五,提高居民收入占比,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他表示,这五大趋势很大程度会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需求情况,从而驱动产业格局的形成与变迁。 以下根据演讲实录整理: 刘俏: 大家早上好。刚才主持人介绍到光华管理学院在2019年有40多位教授的研究成果被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底层报告。这个成果在今年“十四五”规划制定过程中,起到相当有分量的促进作用,其中很多提法反映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文稿里面,纲要文件里面也会有所体现。 我简单结合今天的论坛主题,把这里面重要的几个结论或者说是几个可以预见的未来大趋势提纲挈领分析一下。 2035年的远景目标,总书记讲的非常清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分析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应什么状态时,很自然会从人均GDP的角度分析。2019年光华思想力研究团队用人均GDP衡量、购买力平价等国际通用的可比较的指标来做了一些较为仔细的测算。从经济总量意义上来讲,大致到203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人均GDP也翻一番。这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理解未来5至15年发展的大致的数量基础。 届时,我们达到人均GDP用购买力平价来计算达到3.5万国际元,大概对应美国、日本、欧洲国家在本世纪初的水平。我们可以基于这一基础来倒推现在以及未来15年的时间,应该设定什么目标、寻找什么的大的趋势。 趋势一 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增长最重要动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时候,提到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我们未来的第一大趋势,就在于全要素生产率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能。 在改革开放40多年时间里面,中国保持了全球领先的增长速度,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高增速。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提出的理论来解释,过去的增长主要是靠人口红利,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资本大量投入,这里面有很多在金融体系各方面的创新。同时因为中国在完成工业化进程,所以说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保持很高增速。基本上天时地利人和,都齐聚在过去40来年的一个阶段里面。 大家看到2010年开始,我们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之后,全要素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了下来,接近2%左右。在工业化时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容易,但是工业化结束之后,在服务业、第三产业主导的背景下,保持比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就变得比较困难。这是我们现在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如果以2035年为锚定年份,届时如果要实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 )水平达到美国的65%,那么未来15年中国年均TFP增速需要超过美国1.95个百分点,保持2.5%到3%的增速水平,这个挑战比较艰巨。“十四五”规划不管是建议还是纲要草案,对这个问题都有非常多的反映。 从四大优势发掘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来源 全要素生产率最坚实的来源是什么?不可能通过经济政策,而是需要从供给端、需求端综合改革来形成。应该说,经过在这么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还有四个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利的比较优势。 第一个是有“再工业化”的可能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结束,中国在进行产业数字化转型,本身意味着通过数字化转型方式再进行一次工业化。这本身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最坚实的来源。 第二,“再工业化”需要的基础设施,我们把它叫“新基建”,这里面大量的投资也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坚实的增长。 第三,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现在制造业占到GDP的27%-28%。未来5到10年在一定比例上保持稳定份额。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也将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带来空间。 最后也是最可靠的一点,毕竟还有非常开阔的改革开放的红利可以释放。因为现在资源配置效率比较低,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深入,如果能提升要素配置效率,这里面蕴含着广阔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空间。可能未来5到15年在这方面将会看到很多变化。 趋势二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向上游迈进 第二个趋势也是分析过程中感受比较深的一点,未来5到15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将艰难但很顽强地向上游迈进。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度较高,中间品的进口、出口,参与度非常高,这表明我们依赖全世界,同时表明全世界依赖我们。这是好消息。另外一方面,在中间品或者是价值链里面,我们还是相对于处于中下游,比较依赖国外的供应商。 根据麦肯锡去年对中国很多关键领域的对外进口依赖度做出测算,这份报告显示,我们供应链、产业链方面对外依赖度非常高,不是那么坚实,也不是那么安全。未来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方面需要有所作为。现在按照上游程度来衡量,我们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其实得分并不是特别高。 价值链上游程度=本国中间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上游指标)-本国出口中包含的外国中间品比重(下游指标)。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8年40个主要开放经济的平均位置是0.04,美国是0.29,明显处于上游。而我们的位置偏中下游。在国际循环日益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未来5到15年怎么改变我国的价值链位置是很重要的工作。 趋势三 强大的国内市场与消费的基础作用 第三点给大家简单提一下,因为讲到“十四五”规划,特别提到新发展格局。这里面特别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为什么强调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强调消费基础作用?我们做了对OECD的国家大样本做统计分析:高收入国家人均GDP与外贸依存度之间是反向关系,也就是说国家随着人均GDP的提升自然而然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会降下来,这是大国经济演进的客观规律。中国也大致遵循这样一个规律。我国出口在2006年曾占GDP36%,2019年已降到18%了,未来5到15年时间还进一步下降。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制造,中国的生产可能更大比例是服务于国内市场。怎么形成国内的强大市场,怎么促进消费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是未来可能需要思考的问题。整体上看,现在的居民消费率比较低。 展望2035年会有这判断,随着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随着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的发挥,居民消费率将从现在的39%提升到接近60%,其中服务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将从目前的44%提升至60%。这意味着经济社会产业格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正在发生。 趋势四 有效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与提升投资收益率 第四个趋势是跟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投资资本收益率相关的。因为《建议》中,大家特别注意到非常关键的提法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效市场理解方式很多,我个人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建立有效市场,最大的着力点是在于形成强大的市场价格决定机制,使得价格引导资源有效配置,提升投资效率。 中国本身有很广阔的投资空间。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投资阶段,目前人均的资本存量仍然只是发达国家平均的40%左右,未来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 同时我们看到,城镇化本身带来投资机会。《建议》提到投资的关键作用。那么,关键作用怎么发挥?前提是有效配置,把投资配置到应该去的地方,应该去的城市、行业或者新型领域。现在主要问题是投资效率不高,投资布局不够合理,存在典型的资源错配的情况。 我们研究也发现,投资效率不高将带来宏观杠杆率比较高。同时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大家对城镇化很憧憬,但是从对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一项分析看,到目前为止88%的地级市人口是不足的。这个是经济意义上的不足,实际人口远远低于理想的人口。理想人口规模有利于新行业崛起,有利于投资效率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你需要什么?你需要一个有效市场,需要有价格的锚把资源配置到能产生收益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金融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意义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强调中国需要有一个REITs市场,需要有股票市场的重要原因。 趋势五 提高居民收入占比,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最后一个趋势是更重要的、更长期的,也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变化。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现在收入分配方面有两个问题,一是收入分配给居民部分是偏低的,我们测算只有大约43.3%,也就是一年一万美元的GDP里面,可支配收入只有三万人民币,美国这个数据大概是63%。这导致居民部门在消费方面的潜力意愿没有完全挖掘出来。第二是分配不公平程度,虽然没有再加剧,但是水平仍比较高。 未来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提升居民收入分配在国内产出中的占比,以及降低分配的不公平程度。这在《建议》里面有非常多的体现。 这里面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的问题。光华思想力课题组预测了一下2035年长期的远景目标的规划:农业占比仅为3%左右,就业人口降到6%左右,这意味着未来的十几年时间里面,将会有超过20%的就业人口完成重新配置,需要配置到高端的制造业或者高端的服务业。这里面有很多的基础性工作要做。他们待下来之后,他们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是我们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前置条件。 我再举个例子,根据光华思想力的测算,我国目前城市化率是60%左右,到了2035年会达到75%甚至80%左右。随着城镇化率提升,未来可能有将近4亿人会寻求在城市住下来。他们去什么地方,住在哪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思维模式创新,需要通过具体改革来促成。 未来5到15年,我们将看到历史上最大的城乡协同互动,大面积的劳动力重新配置,这背后金融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相应的建设,将成为中国未来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上述五个趋势很大程度会决定我们未来需求的情况,从而驱动产业格局的形成与变迁。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A股涨跌操碎了各方的心,各路专家机构总是从各自的角度分析预测未来A股的走势。 有关单位举办“2021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蓝皮书分析指出,把握2021年中国股票市场结构性机会的难度正在加大,投资者需要更多的耐心。深耕“新基建”、服务“新消费”的企业具有较大投资潜力,大消费行业在估值回归合理区间后仍然值得重点关注。中长期来看中国股票市场具备在“十四五”时期冲击5000 点的可能性。媒体报道的内容很有限,只有寥寥数语,也没有看到蓝皮书,无从探究蓝皮书预测的依据。 但是从上述寥寥数语中,预测还是很谨慎的,一个是21年股票市场结构性机会难度加大,另一个是冲击5000点只是有可能,而不是板上钉钉,不像部分专家一样认为是黄金十年。社科院是专家汇集的地方,15年也曾预测到股指会达到5000点,结果成真了,但是代价非常的大,最后结果是非理性波动,需要政府成立基金进场救急才化解杠杆爆仓的风险。 现在股市环境与15年是有着一些不同的,就货币政策而言,14年开始新的一轮货币宽松,机构人士梳理了14年以来的货币宽松政策数据,从14年11月到15年10月共6次降息、5次降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3%、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了1.5%,货币宽松带来了资金利率大幅下行,15年货币宽松政策带来信用的扩张,其中信贷增速从15年1月的13.9%回升至16年1月的15.3%;M2增速从15年1月的10.8%回升至16年1月的14%左右。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市场流动性极度丰裕,市场最缺少的就是资产而不是钱,资产荒是那一段时间最时髦的说法,投资者炒股票从市盈率到市梦率接着是市胆率,也就是人有多大胆估值就会有多高,最后是不敢讲什么率来了一个总市值;两融杠杆开始急速膨胀,场外杠杆加速进场,市场成交不断放大,另外股市起涨点也得益于证监会新股改革,那就是均衡安排发行新股,投资者对股市扩容完全消除,信心得到巨大提振,经济也从快速下滑开始复苏,进入到"L”的一横阶段,15年GDP增速是6.9%,对应四个季度分别是7%、7%、6.9%和6.8%,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快速恢复。 目前货币政策已经从上半年的临时性宽松到边际收紧,表现为国债收益率从2.5%升高到3.6%左右,现在股市走势是挤压上半年货币宽松带来的流动性牛市泡沫,就是未来的货币政策也不会继续宽松,毕竟央行重申利率不是越低越好,会有溢出效应,带来资产价格上涨的风险,这主要是楼市价格上涨,楼市价格上涨会挤压实体经济也会增加转型成本影响科技创新,所以央行不再下调MLF利率引导LPR利率下行,也不再降准,而是通过MLF放量续作提供流动性支持,保证市场资金利率稳定,维护银行间流动性的稳定。所以未来流动性牛市是难以持续的,另外15年牛市与失控的杠杆资金有关,现在对杠杆资金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杠杆牛市是没有指望的。 从股市政策来看,15年IPO 虽然也较快,但是与目前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现在IPO 改革方向是全面注册制,支持实体经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受到疫情冲击和国际贸易摩擦,经济受到较大的冲击,另外金融去杠杆也带来金融风险,需要股市最大化支持直接融资比重,IPO 压力很大,带来新增筹码增加,另外每一个IPO 带来数倍于首发股份的限售股解禁,今年减持金额很有可能超过7000亿元,远大于IPO 融资额,另外再融资也出现多样化,规模也是高水平,股市上涨需要庞大的新增资金,新增资金未来一直是紧平衡状态很难改变,牛市越来越难,15年牛市沪市单边达到万亿元,以后沪市单边万亿元可能没有牛市,需要更大成交量,市场维持万亿元成交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资金从何而来。 从上证综指来看,指数涨跌还是与银行、保险、券商、地产、钢铁等权重股有很大关系,地产钢铁景气度可能很难重现辉煌,银行则是承担支持实体经济需要合理让利让利,20年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需要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1.5万亿元,银行股价走势低迷,成为拖累指数的重要力量,未来银行需要消化20年因疫情冲击带来的不良资产升高,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消化完毕,这很不好判断,关键是未来银行承担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难以把握,银行股价上涨面临很多变数,只要银行不涨,上证综指突破5000点是很难的。即使银行上涨,很多科技股、垃圾股、问题股也面临估值回调压力,会拖累指数表现。 注册制下,科创板创业板要维持目前60-70倍市盈率难度很大,虽然未来不一定与国际成熟股市马上接轨,但是要保持这样高的市盈率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纳斯达克也就是30多倍的市盈率,这是注册制下成熟市场的样板。 现在要判断未来牛市或者是冲击5000点,我是不认可的,除非未来IPO 政策出现变化,减持制度出现进一步限制,金融政策出现明显的新定位,给银行更多的盈利空间,不再需要为实体经济让利,银行净息差明显改善,业绩出现恢复性增值。但是股指也不可能是熊市,维持一个大致平稳运行是主基调。
赢合科技12月21日披露调研活动信息,公司表示目前受益于锂电池、新能源设备投资热潮,公司锂电设备订单明显增加,并对未来锂电设备市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预期。新业务领域,公司在锂电设备业务之外,还布局了电子烟和OLED设备业务。 据披露,今年以来公司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ATL、冠宇、中航锂电等国内外客户签订锂电设备订单,截至目前,今年新签锂电有效订单合计超过30亿元, 公司连续斩获大客户订单,得益于公司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布局,公司在新产品性能及一体化和集成化创新方面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约占当年收入的6%-8%,构建了业内领先的交付能力和售后服务体系,公司的人员和产能都在有序稳步扩张,预计明年研发设计工程师要超过1000人,公司的产能扩张及储备也领先于市场。 公司对未来锂电设备市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预期。从应用场景来看,锂电池主要的应用场景均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其中新能源汽车供需两旺,消费电子更新迭代带动行业增长,此外风电、光伏不断扩容装机量,均带动了锂电储能需求规模的提升。 基于未来锂电池需求空间巨大,新能源设备也将相应会出现比较大的投资,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新股东入局,让公司行业资源、资金、品牌、资信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上海电气今年1月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锂电及自动化相关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公司称,未来将与当前业务有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内进行纵深布局,将公司打造成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综合性平台。 公司面对未来行业高速增长也早有准备,公司2017年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约14.13亿元,用于“赢合科技锂电池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赢合科技智能工厂及运营管理系统展示项目”。 今年8月,上海电气已完成了公司20亿元定增款的全额认购,在帮助公司优化资本结构、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满足公司扩大生产、研发及开拓市场等对于流动资金的需求。
不到半年,浙江打造“未来工厂”的思路从计划变成现实,智能制造的工业新模式来了。今年8月份,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下发《浙江省培育建设“未来工厂”试行方案》的通知,为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探索“未来工厂”建设路径和标准,打造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标杆,在国内率先提出探索“未来工厂”建设。12月23日,浙江首批“未来工厂”名单公布,正泰低压电器未来工厂与海康威视智能视频终端未来工厂、吉利纯电动汽车部件未来工厂、阿里巴巴迅犀服装未来工厂等12家标识智能制造发展新高度的未来工厂入选。“截至2020年7月,公司累计申请专利5588件,发明专利1527件,PCT申请110件,累计注册商标883件,国外商标310件。事实上,自2016年起,正泰电器连续3次入选科睿唯安/汤森路透的‘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名单。”正泰电器董事长南存辉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务院国资委机械院创新中心主任宋嘉认为,在制造业“新五化”发展趋势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应该说浙江省培育“未来工厂”是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部署,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必将奠定下一个阶段发展后劲的一个坚实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创新进而形成累计优势。每年培育建设10家“未来工厂”按照浙江省经信厅的定义,“未来工厂”是指广泛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现代化工厂。基本要素包括数字孪生应用、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社会经济效益七大要素。在发布现场,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说,基于智能制造的良好基础,浙江在国内率先提出探索“未来工厂”建设,聚焦数字安防、网络通信、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新材料、现代纺织、智能家居等标志性产业链,每年遴选一批培育创建的“未来工厂”入库名单,示范引领浙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展示窗口。《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根据计划,从2020年起,浙江每年将探索培育建设10家左右“未来工厂”,示范引领浙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展示窗口。此次的12家未来工厂虽然行业迥异,但它们的底气都来自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赋能。像作为3家引领型“头雁未来工厂”中第一家发布的企业正泰电器,就是基于现在新基建发力、电力物联网投资持续增长,催生对创新型低压电器产品的旺盛需求,也造就了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趋势的大环境。正泰电器根据新基建领域特有的运行环境,持续研发具备物联网、5G通讯、自检测等功能的高附加值新品。这要求未来工厂面对不断变化的产品需求,要具备快速反应的柔性生产交付能力。为此,正泰搭建工业物联网,以打通各个环节数据隔阂,确保产品从方案设计、物料采购到生产和运输等过程都实现可控的数字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工厂”是浙江制造业未来必走之路。未来工厂的主要特征是智能和物联,依赖信息系统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其作用是助推传统工业企业向是现代制造业升级转型,大大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营造使用国货的氛围根据浙江省经信厅的《方案》,每年浙江将参照国家有关智能制造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未来工厂”建设要素,为“未来工厂”培育创建提供参考依据。入选的企业集中在数字安防、网络通信、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新材料、现代纺织、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然后由浙江省经信厅牵头,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在财政资金、融资服务上加大力度,积极营造使用国货的良好氛围。“作为浙江的制造业担当,未来工厂们首当其冲的是要保护好这一片沃土。”正泰董事长南存辉说。在正泰未来工厂内,产品的“诞生”由数字化说了算。正泰通过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融合IT/OT数据,集成CRM、PLM、虚拟仿真、SRM、MES、WMS、EMS等系统形成一体化企业数字化平台,实现从制造核心装备到生产工业大数据的纵向集成及从客户需求到研发、生产、销售的价值链横向集成。随着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落地执行,中国企业的减碳意识将大面积觉醒。从企业制造角度出发,正泰在未来工厂的设计中尽可能履行“碳”责任,在绿色生产方面做了充足的优化。目前,企业自主研发的能效管理系统(EMS)已经完成建设,实现用能设备的实时能耗监测,采集电压、电流等能源基础数据并存档分析,识别高耗能设备和用电负荷变化趋势,并针对设备异常实时报警、确保设备用电安全,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国务院国资委机械院创新中心主任宋嘉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浙江比较深刻地把握了“下一代智能制造与现有先进制造在底层逻辑的根本不同”,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物种。“现有先进制造的方法论是强调计划、控制与反馈,下一代智能制造的方法论演进为‘网络数字模型与物理空间叠加’。 ”宋嘉说,由于底层方法论的变化,将改变制造的范式、模式。而浙江打造“未来工厂”提出的七大衡量要素,宋嘉表示希望浙江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各不同行业、不同制造流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方法论,向全国输出“浙江方案”。张孝荣认为,据相关统计,目前,浙江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已达263家,累计上云企业超40.5万家,重点制造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60.7%、工业设备联网率达42.3%,产业数字化指数全国第一。因此浙江制造走向智造,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