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姜慧梓)1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应急管理部介绍近5年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实“回头看”情况。在回应山东栖霞金矿爆炸事故的最新进展时,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调查统计司司长赵苏启表示,截至1月24日,已经有11人获救,10名矿工遇难,仍有1人失联,目前仍在对1名失联者进行搜寻。1月27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矿山安监局局长黄玉治代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约谈山东省人民政府负责人、省应急管理厅主要负责人、烟台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约谈指出,山东烟台笏山金矿“1·10”事故发生后,该矿迟报、瞒报,性质严重、影响恶劣,暴露出山东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不深入不扎实、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不力、矿山安全生产事故教训汲取不深刻、重大灾害风险不断加剧、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不足、地方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目前,国务院安委会已决定对该起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督促查明事故原因和迟报、瞒报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给遇难者家属和社会一个交待。随后,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申展利表示,将深刻吸取近期发生的矿山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开展矿山火工品专项整治(火工品,常用于引燃火药、引爆炸药等),对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实行安全包保责任制,推进“两客一危一货”、商船渔船、油气储存、油气长输管道、非法小化工和危险废物等专项治理,严防事故发生。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编辑 刘梦婕 校对 陈荻雁
稳增长需求下专项债 新增规模需保持平稳 政策边际收缩叠加风险累积,专项债新增规模受限。伴随近几年专项债的大幅扩容,尤其今年在抗疫情、稳增长需求大幅加大的背景下,新增额度超常规提升,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所上升,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率(专项债务余额/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也已攀升至100%以上,专项债务风险已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专项债募投项目迅速攀升,但由于专项债项目存在制度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的不足,项目全生命周期中仍面临较多风险,例如资金闲置及挪用风险、项目收益不及预期风险等。因此,在后续规模型财政政策边际收缩叠加专项债务风险、募投项目风险不断积聚的背景下,专项债的进一步扩容空间有限,且将更加注重质量、从“量”向“质”转变,减少继续扩容可能引发的新增风险。 已储备基建项目趋于饱和但增量项目尚未备足,专项债大幅扩容空间有限。根据审计署报告,2019年新增专项债资金闲置比例较2018年增加,今年专项债的更大规模发行或带来更高比例的资金闲置,叠加2020年财预94号文提出的“对因准备不足短期内难以建设实施的项目,允许省级政府及时按程序调整用途”,一定程度上或反映当前各地已储备的基建项目已逐步趋于饱和,对于新领域新项目的储备尚未在较短时间内完全充足,未来专项债或将多用于存量项目,与募投项目数量及规模不匹配的专项债规模或导致债券资金无法“跟着项目走”、继续出现闲置及挪用风险,因此,2021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大幅增加空间有限。 基于稳增长及化解隐性债务需要,新增专项债额度不宜大幅下降,需保持平稳。在稳增长需求依然较高、财政政策积极基调延续的背景下,专项债仍将是2021年积极财政的重要着力点,新增额度不宜大幅下降;同时,作为地方政府融资“正门”,发行专项债有利于规范引导债务显性化,替代融资平台在基建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地方政府融资功能,隐性债务化解需求下新增专项债额度仍需保持一定水平。此外,参考近年来专项债新增额度变化,2019年2.15万亿元新增额度按增速逐年递减的规律,理论上应在2021年达到3.8万亿元左右的水平,但今年新增额度已超常规提升至该高位,为了避免政策“大起大落”可能导致的潜在问题及风险,2021年新增额度需与2020年规模基本接近,以保障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及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2021年新增专项债 额度建议 在稳增长和(港股00001)地方财政支出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专项债依然是2021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受政府债务限额增长限制,专项债规模不宜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基于稳增长和化解隐性债务需要,新增专项债额度也不宜出现大幅下降。建议明年新增专项债额度3.2万亿元左右;同时,为保证存量项目接续资金尽早到位,建议安排万亿左右的提前批额度,并于明年初启动发行。 从财政赤字率角度看,今年考虑积极财政“三支箭”后的广义赤字率或达到8.2%,较2019年的5.0%增加3.2个百分点,若2021年规模型财政政策或边际收缩,例如狭义财政赤字率下降至3%、特别国债暂缓启用等,广义财政赤字率或较今年明显下降至6.1%以下;从历年赤字率变化看,2018-2020年广义赤字率均值约为5.7%,考虑到目前稳增长背景下日常财政支出仍有较高需求,2021年广义赤字率或略高于上述三年均值,对应新增专项债额度需保持在3.2万亿元左右的水平。 与此同时,专项债新增额度的设定还应考虑特定时期的特殊用途。从今年专项债投向结构看,约7%用于疫情防控,在目前国内疫情稳定可控的背景下,明年用于疫情防控的部分或将陆续向其他领域转移,虽有支持部分存量医疗项目建设的需求,但整体规模或有一定下降;另外,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要求下,专项债仍将继续聚焦基建领域补短板,但考虑到目前专项债拉动基建投资效果并未完全显现,且已储备基建项目逐步趋于饱和,明年投向基建的专项债规模或稍低于今年水平;叠加棚改三年计划临近收尾,政策逐渐侧重推进旧改,专项债支持棚改规模也将出现一定下降,或多用于存量项目;此外,今年有2000亿元新增额度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大概率于明年完成发行,考虑到专项债首次注资效果尚待观察,明年新增额度或不会较快考虑再次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综合来看,明年专项债新增额度或较今年水平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或降至3.2万亿元左右。 假定明年专项债新增限额为3.2万亿,同时结合明年名义GDP预计增速10%、预计赤字率3%、国债余额预计增幅2.28万亿元、新增一般债1万亿元,政府负债率或继续上升约2个百分点至46.3%左右,但仍未超过国际警戒线及发展中国家水平,债务风险依然可控。 在确定明年专项债额度的基础上,建议安排万亿提前批新增专项债额度,保障项目资金接续需求。为加快地方债发行和使用进度、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可在当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债务限额。若按今年新增额度的60%测算,2021年可提前下达的地方债额度为2.84万亿元,专项债2.25万亿元,一般债0.59万亿元。但基于对今年特殊情况以及明年一季度跨年跨春节供给压力的考量,2021年提前下达的额度将大概率低于上述测算规模。从发行时点看,由于今年新增专项债于10月完成发行,考虑到额度下达、项目申报、审核、债券发行的全过程耗时较长,因此年内启动提前批专项债发行的概率较小,大概率于明年初启动发行、一季度末基本完成发行。因此,结合前述建议的新增专项债额度,并按今年各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估算,明年一季度或需完成全年30%左右新增额度的发行,估算2021年提前批新增专项债额度约为1万亿元,与今年一季度发行规模接近,或能较好满足存量专项债项目资金接续需求,保障增量资金的及时到位。 (闫衍,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袁海霞,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汪苑晖,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继广东、山西两省之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专项债,也将在12月25日正式登场,发行金额分别为118亿元、50亿元。至此,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规模已达421亿元。 四省区专项债均采用了注资的形式,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但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式。根据披露,山西、浙江、广东三省均采取了间接入股的方式,而广西则采用了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 同时,四地专项债入股中小银行后的到期退出方式,也有所差异。其中,广东、浙江、山西均披露,债券形成的股权,将在到期后通过市场化转让退出,退出资金用于专项债的还本付息。山西还提及,债券到期后如长期持有,将另外筹集资金偿付。而广西并未披露专项债到期后的股权处置方式,偿债资金主要来自相应银行经营收益。 不同的退出方式,也将对融资银行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温州银行,专项债到期后,入股形成的股权,将随着该行净资产的增加升值,届时转让股权收入,便足以覆盖偿付资金。而以银行自身经营回报为主要偿还来源,在规模扩张、前期债券亦须兑付的情况下,相关银行仍将面临偿付和资本补充压力。 两种模式 根据广西12月21日披露,25日发行的118亿元专项债,将分为三期发行,用于补充包括城商行、农商行等在内的21家中小银行资本金。而浙江也将在同一天发行50亿元专项债,用于补充温州银行资本。 此前,广东、山西两省,已于12月7日、23日,分别发行了100亿元、153亿元专项债,用于补充当地四家农村金融机构、五家城商行的资本。上述四省区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均采用了注资的形式。但在具体形式上,广西与山西、浙江、广东有所不同。 披露显示,山西、浙江、广东三省,分别通过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西金控”)、温州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温州国金”)、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粤财控股”),以间接入股的方式,间接入股相关银行。 而广西采用的方式,则是由当地财政通过可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补充各家其他一级资本。以南宁武鸣农信社为例,专项债发行后,由武鸣财政局以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用于补充武鸣农信社资本金。 在专项债退出路径上,广西也与上述三省不同。浙江、广东等四省区均披露,专项债资金注入后形成的股权,将通过市场化转让的方式退出,所得资金用于专项债的还本付息,具体来源包括所持股权分红、市场化转让或银行回购。 以温州银行为例,根据预计测算,专项债通过入股持有的温州银行股份,通过逐步转让,债券到期时预计可取得转让收入80.94亿元,在偿债资金来源中占比超过80%,为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 广东揭东农商行也是如此。测算显示,注资的专项债到期时,通过转让入股持有的该行股份升值,预计可回收资金6.6亿元,虽然不是最大的偿债资金来源,但占比也接近25%。 广西专项债入股银行的方式,虽然也是协议存款转股,但在偿债资金来源时,并未将股权转让收入列入,相关银行的经营收益,仍是偿债主要来源。 预期收入测算显示,在债券存续期内,武鸣农信社预计可实现利息收入约92.3亿元,金融机构往来收入12亿元,加上其他业务收入,预计届时合计可实现收入116.6亿元,同期预计成本53.97亿元,预期总收益为62.7亿元,预期债券本息覆盖率为22.67倍。 对北部湾的偿债能力,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根据测算,专项债发行、注资后的未来十年,北部湾银行累计可实现净利润425亿元,预计可留存利润298亿元,如果全额实现,债券本息覆盖率为43.83倍。按预计数的90%计算,覆盖率也达到39.44倍。 除了披露较为简单的山西,其他三省区中,只有广东普宁农商行的还款来源,主要依赖信贷资产经营。根据预测,粤财控股持有该行股份期间,预计累计可得分红5070万元、股权转让3.63亿元、信贷资产回收56亿元。 缓解偿债压力 专项债间接入股、协议存款转股出现之前,银行补充其他资本的工具,主要包括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可转债。其中,可转债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优先股、永续债可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债则用于补充二级资本。 除了优先股,其他几种资本补充工具,大多均需到期赎回。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到期后,对于内生资本补充能力有限的中小银行,特别是农信社、农商行来说,将会产生偿付、资本充足率压力。 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温州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54%,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9.15%,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净额均为152.8亿元,资本净额则为192.88亿元,风险加权资产则为1671.45亿元。 此次专项债补充资本之前,温州银行多次通过债券补充资本。2015年至2018年,温州银行发行了三笔、共计4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期限均为10年,均在第五年末附有赎回权,兑付期限则在2025年至2028年间。 按照发行时间,如果选择到期赎回,温州银行将要在今年底到2023年将这些债券赎回。如果不在发行第五年底赎回,也要在2025年至2028年到期时兑付。这与专项债偿付时间接近,总计金额达到40亿元的资本工具兑付,专项债若不采取转股的方式,该行将面临很大的偿付压力。 随着业务、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也会带来资本补充压力。如果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一样赎回,会进一步影响资本充足率。此次资本补充后,预计2030年温州银行资产可达6000亿元,这势必会产生大量资本补充需求。 而专项债转股的退出方式,不仅减轻了相关银行的偿付压力,也留存了资本,有利于提高资本稳定性。 根据披露,浙江向温州银行注资的50亿元专项债,计划在2021年至2023年,每年转让不超1亿股,剩余部分则从2026年起分五年逐步转让。债券存续时间,预计可取得分红12.95亿元,在各类偿付资金中占比最少。 专项债转为股份后,对应分红在偿付资金中占比最少。如广东揭东农商行,其偿债资金来源包括分红、财产信托收益、市场化转股。其中,债券存续期间,预计可通过入股从该行累计分红6620万元;通过委托粤财信托成立财产权信托,累计获得现金18.8亿元,股权转让获得现金6.6亿元。 操作障碍有待明确 倘若不选择将转股的协议存款,以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而是到期偿付,相关银行届时将面临不小的偿付、资本压力。 以北部湾银行为例,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北部湾银行分两次发行了40亿元二级资本债,并在2020年发行了30亿元永续债。其中,二级资本债存续期十年,发行人在第五年末附有赎回权。永续债虽然没有约定期限,也有发行第五年赎回权的附设条款。 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该行不良率为1.12%,拨备前利润33.4亿元,净利润则为13.89亿元。据此测算,该行同期接近20亿元、60%的利润,都用于提高拨备水平。 根据专项债披露,预计未来十年,北部湾银行累计可实现净利润425亿元,预计可留存利润298亿元。虽然预期利润增长较为可观,但计提拨备之后,偿还债务的压力仍然不小。 三季报示,截至今年9月底,北部湾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26%,一级、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1%、11.04%,资本净额为281.4亿元,一级、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217.8亿元、187.7亿元。静态条件下,上述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在净资本中的占比达到25%左右。考虑到期赎回因素,该行本来就有继续补充资本的需求。 根据预计,此次专项债补充资本后,北部湾银行的资产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2030年将达1.23万亿元。 在监管规则上,协议存款及其转股,目前也没有明确界定。协议存款具有金额大、期限长的特点,期限、利率、结付息方式、违约处罚等,均可由双方商定,且享有“不惩息”等优惠。 业内人士介绍,协议存款不属于同业存款,不需缴纳存款准备金,但协议存款主要面向保险、社保等办理。通过协议存款转股的方式注资,是否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以及发生风险后的偿付顺序,目前都没有明确依据。 收益颇佳 披露信息显示,在债券存续期,武鸣农信社预计可实现总收入116.6亿元,对应总成本53.97亿元,预期总收益为62.7亿元。而在同期,专项债预期成本支出总计2.77亿元。 但在披露信息中,广西方面未提及专项债资金,通过协议存款转股到期退出后可获得的总收益情况。而按照浙江、广东两省的收入、成本测算,专项债注资中小银行后,退出后所获收益,要远高于的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的水平。 浙江专项债披露显示,此次资本补充后,预计2030年温州银行总资产可达6000亿元,资产利润率将从0.3%,逐步上升0.8%,十年可累计实现净利润257.86亿元,每年分红比例约为40%。 根据测算,在上述情境下,温州银行每股资产价格逐年上升,未来十年将从2.95元股上升到6.32元股。到期后,专项债形成的股份,预计股份转让可得收入80.94亿元,加上预计分红12.95亿元,收入预计达到93.89亿元,净收入则为86.1亿元。偿还本金后,可实现36亿元。据此计算,专项债的预期收益率,达到70%以上,年化收益超过7%。 揭东农商行也是如此。根据预计,专项债到期时,揭东农商行的每股净资产,将从目前的2.19元增长到4.93元,处置股份收益可得6.6亿元。加上股份分红、财产信托取得现金,专项债预计累计收入为26亿元,而总成本为18.2亿元,净收入预计可达7.8亿元。相较于14亿元的本金,预计收益率也超过50%。 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广东省在注资的同时,还制定了南海农商行、顺德农商行等银行,作为普宁农商行、揭东农商行等四家银行的战略合作单位。而在广东乃至全国农商行系统,南海、顺德两家农商行的资产规模、经营,都有较好表现。
据中国债券信息网,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发行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券的具体方案已经“出炉”。 “广西版”方案公布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披露的信息来看,其2020年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券将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分三期发行,计划发行面值总额118亿元,将有21家中小银行获得“补血”。 具体来看,专项债一期发行规模达75亿元,资金将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7个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专项债二期发行规模为18亿元,主要用于补充广西壮族自治区内6家中小银行其他一级资本;专项债三期将计划发行25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将有8家中小银行获得注资。 此次广西专项债募资主要投向农信金融机构。其中,有8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拟获发行额度共计66亿元;5家农村合作银行获发行额度共30.5亿元;5家农村商业银行获发行额度共计10.5亿元。此外,还有3家城商行获发行额度合计11亿元。 发行文件显示,三期债券均为10年期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付息方式为每半年付息一次。在兑付安排上,三期专项债略有不同:一期专项债存续期第8至10年,每年要按照发行规模的33.3%偿还本金;二期专项债存续期第7至10年间,按发行规模的25%偿还本金;三期专项债则是存续期第6至10年间,按发行规模的20%偿还本金。 可转股协议存款亮相 实际上,除广西外,浙江、山西、广东已“出炉”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的相关文件,发行规模、兑付方式以及资金投向等细节信息均公布于众。 从已公布的方案来看,各地专项债在补充路径上有异同点。例如,广东省、浙江省均由地方国资平台作为资金运营主体通过间接入股的方式注资中小银行,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此外,广东省将通过专项债所募资金全部用于农信机构,浙江省、山西省则是将资金用于注资城商行。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首次出现了可转股协议存款的资本补充工具。此次三期中小银行专项债券募集资金均由广西各市、县财政局以可转股协议存款向用款银行补充资本金,专项债券期限与可转股协议期限相匹配,不超过10年;同时,补充资本为其他一级资本。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广西此次采用的资本补充工具之前鲜有听闻,此前,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工具主要有永续债和优先股。 “在现在这个情况下,资金以存款的形式注入可以实时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业内人士分析道,相较于其他资本补充工具,可转股协议存款能够极大提高为中小银行注资的效率,“间接入股比较复杂,程序也比较繁琐,到时候资金的使用可能也有很多条件限制”。 同时,用可转股协议存款方式注资中小银行,转股之后可由其他一级资本转变为核心一级资本。有业内人士提到,如果将来出现极端情况,这种方式也能够避免银行破产需要面临的一些清算难题,当前情况来看利大于弊,“用协议存款进入效率更高。以后转股,银行再进行破产清算的话,就是自有资本,不存在清偿顺序的问题”。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此种工具的创设使用也有待商榷,存款与债券监管标准也有所不同,“人民银行会不会专门出相关的条例推动这个工具的使用,比如准备金的上缴情况等等都还需要更多讨论。” 资本补充加速进行中 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目前,2000亿元用于支持化解中小银行风险的预分配额度已通知地方。临近年底,多地纷纷跟进公布地方专项债注资中小行的计划。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出台鼓励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政策,而发行地方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也是新路径新探索。“在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的同时,还能让中小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该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可以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 “中小银行本身实力较弱,靠自身增加利润留存比较困难;股票融资又难以达到匹配的条件,而金融债券的发行市场认可度也不够。”某从业人士指出,利用地方专项债券注资银行增资,专款专用,审批流程相对简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工作量。 此外,利用地方专项债注资银行,也让政府间接成为银行的股东,“能够强化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可以参与到银行的公司治理层面,加强对其管理和监督。”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这也有助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银行的本质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帮助银行获得资本,在发展战略上也会优先支持当地重大建设项目,更加专注和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继广东省首单落地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后,广西省也公开了地方专项债注资中小银行的细节。 12月21日,据中国债券信息网,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发行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券的具体方案“出炉”。文件显示,此次专项债券共分为三期发行,将有合计118亿元用于支持21家中小行补充资本,均计划于本月25日发行。 目前,已有广东、浙江、山西等省份相继发布地方专项债注资中小银行的计划。从细节来看,目前专项债注资银行的路径有两条。广东、浙江、山西选择通过间接入股为银行注资,而广西此次则选择可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补充银行资本,这也是该资本补充工具首次出现公众视野。 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对广西省此次采用的资本补充工具鲜有听闻,此前,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工具主要有永续债和优先股。“在当前中小行普遍资本承压的情况下,可转股协议存款这一方式或许可以带来更高的注资效率。”有业内人士说。 “广西版”地方专项债注资银行方案公开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披露的信息来看,该省2020年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券将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分三期发行,计划发行面值总额共计118亿元,将有21家中小银行获得“补血”。 具体来看,专项债一期发行规模达75亿元,资金将用于广西自治区内7个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专项债二期发行规模为18亿元,主要用于补充广西省内6家中小银行其他一级资本;专项债三期将计划发行25亿元,将有省内8家中小银行获得注资。 ▲广西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一期募投项目情况表 ▲广西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二期募投项目情况表 ▲广西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三期募投项目情况表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此次广西省专项债募资主要投向农信金融机构。其中,有8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拟获发行额度共计66亿元;5家农村合作银行获发行额度共30.5亿元;5家农村商业银行获发行额度共计10.5亿元;此外,还有3家城商行获发行额度合计11亿元。 发行文件显示,三期债券均为10年期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付息方式为每半年付息一次。在兑付安排上,三期专项债略有不同:一期专项债存续期第8至10年,每年要按照发行规模的33.3%偿还本金;二期专项债存续期第7至10年间,按发行规模的25%偿还本金;三期专项债则是存续期第6至10年间,按发行规模的20%偿还本金。 披露信息显示,此次三期专项债的偿债资金主要来源为贷款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等。 专项债注资银行路径现有两条 实际上,除广西外,浙江、山西、广东已“出炉”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的相关文件,发行规模、兑付方式以及资金投向等细节信息均公布于众。 从已公布的方案来看,各地专项债在补充路径上有异同点。例如,广东省、浙江省均由地方国资平台作为资金运营主体通过间接入股的方式注资中小银行,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此外,广东省将通过专项债所募资金全部用于农信机构,浙江省、山西省则是将资金用于注资城商行。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省首次出现了可转股协议存款的资本补充工具。文件显示,此次三期中小银行专项债券募集资金均由广西省各市、县财政局向用款银行通过可转股协议存款补充用款银行资本金,专项债券期限与可转股协议期限相匹配,不超过10年;同时,补充资本为其他一级资本。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广西省此次采用的资本补充工具之前鲜少听闻,此前,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工具主要有永续债和优先股。 “在现在这个情况下,资金以存款的形式注入可以实时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业内人士分析道,相较于其他资本补充工具,可转股协议存款能够极大提高为中小银行注资的效率,“间接入股比较复杂,程序也比较繁琐,到时候资金的使用可能也有很多条件限制。” 同时,用可转股协议存款方式注资中小银行,转股之后可由其他一级资本转变为核心一级资本。有业内人士提到,如果将来出现极端情况,这种方式也能够避免银行破产需要面临的一些清算难题,当前情况来看利大于弊,“用协议存款进入效率更高。以后转股,银行再进行破产清算的话,就是自有资本,不存在清偿顺序的问题。”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此种工具的创设使用也有待商榷,存款与债券监管标准也有所不同,“人民银行会不会专门出相关的条例推动这个工具的使用,比如准备金的上缴情况等等都还需要更多讨论。”其坦言。 此外,四川省日前公开的《2020年预算调整方案及1至10月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也透露其地方专项债注资中小行的计划,为加快推进专项债券支持化解中小银行风险相关政策落地见效,该省政府拟新增举借专项债务114亿元,并全部转贷市县。不过目前,四川省还未有明确的资金投向以及注资细节公开。 目前,除部分地方政府公开相应文件外,已有内蒙古乌海银行、温州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以及内蒙古银行公开了拟申请地方专项债补充资本金的相关信息。另外,广东省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为100亿元,期限为10年,发行利率为3.52%,认购倍数16.16倍。 中小行资本补充加速进行中 疫情冲击下,伴随着让利实体、加大信贷投放、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中小银行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充足率承压,而缺乏有效的资本补充渠道也成为令人头痛的难题。 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目前,2000亿元用于支持化解中小银行风险的预分配额度已通知地方。临近年底,多地纷纷跟进公布地方专项债注资中小行的计划。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出台鼓励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政策,而发行地方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也是新路径新探索。“在化解地方小银行风险的同时,还能让中小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该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可以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 “中小银行本身实力较弱,靠自身增加利润留存比较困难;股票融资又难以达到匹配的条件,而金融债券的发行市场认可度也不够。”一位金融从业人士指出,利用地方专项债券注资银行增资,专款专用,审批流程相对简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工作量。 此外,利用地方专项债注资银行,也让政府间接成为银行的股东,“能够强化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可以参与到银行的公司治理层面,加强对其管理和监督。”分析人士指出,这也有助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银行的本质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帮助银行获得资本,在发展战略上也会优先支持当地重大建设项目,更加专注和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不过,也有法律人士向记者表示,也应当重视市场风险因素,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变动等因素可能会引起债务资本市场利率的波动,“中小银行也要扩大经营规模,优化资源和产品结构,提高自身盈利和偿付能力。”
临近年末,一批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正在路上。日前,山西省财政厅发布公告称,拟于12月23日发行153亿元专项债,用于补充新成立城商行的资本金。这是除广东省、浙江省之外,又一完整披露中小行专项债发行方案的省份。 比较来看,目前3个省份均采用了通过当地金控间接入股银行的方式来补充资本金,其中,山西省规模最大,为153亿元。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种通过一个专业化资金运营主体对中小银行进行市场化“股权投资”的方式,有助于提升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地方政府“投资”风险,预计接下来各地省市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复制这种模式。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专项债的注资将使得银行资本补充门槛明显降低,诸如农商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也可获得资本补充。有观点认为,在当前200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使用完毕后,未来仍有可能采用类似的方式为中小银行注资。 山西将发行153亿元专项债 继12月初全国首单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后,近来此类债券密集发行。山西省财政厅日前发布公告称,拟于12月23日发行153亿元专项债,用于补充新成立城商行的资本金。 根据披露信息,本期债券发行期限为10年,信用评级为AAA级,利息按半年支付,本金分年偿还,在债券存续期的第6年至第9年分别偿还债券本金的20%,到期偿还剩余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已兑付本金自兑付日起不另计利息。 同时,专项债募集资金将通过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西金控”)采用间接入股等方式注入新设立的银行。据悉,山西金控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出资人为山西省财政厅。 而对于这家新设立的银行,山西省在相关公告中也有透露。该银行由大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晋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治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晋中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阳泉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城商行合并而来,目前名称待定,但有报道称,这家合并后的银行名称为山西银行。 此前,“山西人事招聘信息网”也曾发布《山西银行2021年招聘工作人员公告》,该公告称,山西银行(拟筹)是山西省金融改革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对省内五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重组合并,新设一家资本实力强、抗风险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强等现代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招聘公告还提及,该行成立伊始,资产规模即近3000亿元,居全国130家城商行中30多位,并将在3年之内完成省内资源整合和网点布局,力争资产规模达到4000亿元。 另外,在退出方式上,山西省专项债募集资金注入“新城商行”后形成的股权,将通过市场化转让的方式逐步退出,退出资金用于专项债的还本付息,如计划长期持有,将通过其他方式筹措资金用于本专项债本息偿付。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评级报告显示,根据谨慎性原则,本期债券利率假设为3.70%,则存续期间共计需要支付利息45.29亿元,需偿付本金153.00亿元,由此,债券融资成本合计198.29亿元;同时,债券存续期内,上述项目预计形成可偿债资金233.01亿元,项目可偿债资金对融资成本的覆盖倍数为1.18倍。 其中,在市场化转让股份方面,为保障该期债券及时足额退出,东方金诚表示,在该期债券存续期第6年和第10年将分别通过市场化方式转让该行股份,预计可获得股份转让收入116.1亿元。 方案还披露,补充资本后的新设银行资产总额将为2902.18亿元。近三年(2017~2019年)合并前的5家城商行增速平均水平为11%,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18年~2020年第三季度,我国城商行平均资产年增长率为9.34%,结合银行发展目标,预计2021年~2013年其资产增速为11%,2024年~2030年资产增速为10%,2030年末其资产总额约为7734.69亿元。 中小银行专项债陆续发行 除了山西,12月25日,浙江省也将发行一笔5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再加上月初广东省专项债的发行,12月“破冰月”将有3个省份的专项债落地。比较来看,3个省份均采用了通过当地金控间接入股银行的方式来补充资本金,其中,山西省规模最大,为153亿元,广东省和浙江省分别是100亿元和50亿元。 周茂华对记者称,这种将专项债通过中间资金运营主体以股权的方式为中小银行“补血”,有助于提升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地方政府“投资”风险,预计接下来各地省市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复制该模式。 不过,对于这种方式,市场也存在一定担忧,比如,地方政府对中小银行的控制力增强;中小银行是否会将这些“注资”切实用于加大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等。对此,周茂华表示,“几个省份选择市场化的退出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他看来,市场化退出将避免地方政府对中小银行“控制”,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这种通过市场化入股、退出的方式,倒逼银行加强内部公司治理,提升防风险与经营能力;如果期间中小银行经营不佳,到期股权转让难度上升,该银行再融资渠道将收窄。” 业内认为,未来还将迎来一批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公开信息显示,今年11月,用于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000亿元,分地区额度已全部下达,共计惠及18个省份。截至目前,除了上述3个省份外,披露发行专项债补充银行资本金计划的省份还有陕西省、四川省和内蒙古。其中,陕西省表示将专项债主要用于农商行补充资本,内蒙古则选择了3家城商行和8家农合机构注资。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专项债的注资将使得银行资本补充门槛明显降低,诸如农商行、农信社等资产规模更小、信用评级更低的中小型金融机构都可以获得资本补充;另一方面,资本补充层级明显提高,专项债资金可以用来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这是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工具所不具有的功能。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称,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里,一些中小银行仍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在当前这2000亿元额度使用完毕后,仍有可能采用类似的方式为中小银行注资,优先支持具备可持续市场化经营能力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增强其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保就业能力。
继广东省百亿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落地后,连日来,多个地区披露了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发行计划。 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昨日公告,浙江、山西、广西已发布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相关发行文件,披露了此类债券发行规模、兑付方式,以及拟注资的银行等。 从细节来看,各地专项债体现出不同特点。比如,浙江省拟发行50亿元专项债,由温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通过间接入股的方式补充温州银行资本金。从发行、兑付等方式来看,与此前广东省基本一致,也是由地方国资平台注资银行,期限均为10年,存续期第6至10年,每年按照发行规模的20%偿还本金,利息则按半年支付。 广西计划发行三期专项债共计118亿元,拟为20余家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其中,绝大部分为农信社。其中,广西一期75亿元专项债的兑付方式略有不同。发行文件显示,利息按半年支付,但存续期第8至10年,每年要按照发行规模的33%偿还本金,其他都为20%比例偿还本金。偿债资金主要来源于用款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等。 差异较大的是山西专项债。该省拟于12月23日发行153亿元专项债,用于补充新成立的城商行资本金。上述153亿元专项债,重点支持山西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根据方案,山西拟将大同银行、晋城银行、长治银行、晋中银行和阳泉市商业银行5家城商行进行合并后新设一家城商行——山西银行,目前正处于筹备期。 近年来,在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下,中小银行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不足问题愈发明显。但另一方面,中小银行普遍缺乏有效的资本补充渠道,特别是非上市中小银行。 为此,监管层频繁出台鼓励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政策,通过发行地方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就是最新的路径探索。此举在化解地方小银行风险的同时,还可以让这些中小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