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税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完成以中航资本、中电科、泛海等为代表的投资基金类项目31个,涉及资金规模341亿元。 “2020全球保险科技大会云峰会”于12月22日-24日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重构与崛起”为主题,聚焦保险科技的布局与变局、实践与探索、共生与融合,以期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中小险企科技力、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本届大会由金融界、天津市金融工作局、天津港(行情600717,诊股)保税区管委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采用线上云峰会、线下高峰会的形式举行。 在22日的云峰会上,天津港保税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徐占伟表示,2020全球保险科技大会是中国北方举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性保险论坛,同时这也是京津冀保险(天津空港)国际论坛的延续。 徐占伟介绍,国家提出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天津被赋予“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天津港保税区作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重要载体,“一带一路”北方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天津港保税区三季度生产总值可比增长8.4%。“在严谨防疫的同时,我们出台各项帮扶政策,帮助区内企业有秩序复工复产,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回暖。”徐占伟表示。 据悉,天津港保税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完成以中航资本(行情600705,诊股)、中电科、泛海等为代表的投资基金类项目31个,涉及资金规模341亿元。吸引哈电集团、科大讯飞(行情002230,诊股)、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集团、国药集团、太平金服等行业龙头企业设立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担保类项目35个,资金规模57.1亿元。吸引安然保险销售总部等5家保险机构落户。吸引IDG教育和能源板块投资公司等一批ODI和FDI投资运营平台集中落户,涉及资金规模约30亿元。 此外,作为天津自贸区所在地,保税区民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海洋经济四大产业集聚效应也日渐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链条不断延展,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初步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提到整个金融产业的发展,徐占伟表示,天津港保税区金融产业已成为自贸区新的增长极。截至目前,区内已聚集法人金融机构15家,包括3家金融租赁公司(民生金租、华运金租、天银金租);3家集团财务公司(天保财务公司、医药集团财务公司、渤钢财务公司);1家保险公司(渤海人寿);1家商业银行(滨海农商行);1家汽车金融公司(华泰汽车金融);6家全国性专业保险中介机构。此外,保税区内中外资自贸区分支行已有80余家,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小额贷款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及类金融机构超过1500家。 徐占伟还特别提到了天津保险产业园,后者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位于自贸区的保险中心,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保险业创新试点等重大发展机遇,具有海港、空港双重优势,目标是建立以自保中心为特色,医疗数据、保险科技、金融创新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功能服务区。 “天津港保税区发展正处在重要的历史性窗口期,进入新时代,开放、奋进的天津港保税区将围绕自身功能定位,加快打造‘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充分挖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能’,发力推动产融结合发展,持续带动天津港保税区保险产业聚集发展。”徐占伟最后总结道。 相关专题:2020全球保险科技大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6日讯 12月15日,“瓣瓣同心?携手共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北京市天竺综合保税区内的北京乐石文物修复中心,这里有清明时期的诗文字画、青龙藏木质经板、黄地织金吉服袍、江口明末战场遗址部分出水金银器等数件珍贵文物在文物修复专家的手中重新焕发生机,继续用新的面貌来“讲述”我国曾经的辉煌文明。 近年来,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天竺综合保税区在北京“两区”批复设立的新机遇面前,重点发展文化贸易,促进海外文物回流。保税区中的文物修复工作不仅可以将大国工匠的匠心精神与文物修复的精湛技艺相结合,让中国传统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还提供了足够的平台将中国的文物修复逐步向全球化发展,向世人展示我国文物修复师的高超技艺。 文物修复师在修复字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作为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板块之一,中国综合保税区国际论坛9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我国积极应对疫情挑战,服务贸易逐渐回稳,综合保税区数据向好,综合保税区在服务贸易发展中大有作为。 据悉,自1990年设立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截至目前我国已设立156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综合保税区141个,实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二级巡视员王惠英介绍,1至7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出口表现明显好于进口,结构更加优化,服务贸易逆差大幅减少。 与会专家表示,世界服务贸易整体放缓,但我国综合保税区出台多项政策,稳定产业链、保障供应链、畅通物流链,发展跨境电商、医疗健康、文化贸易等贸易新业态,成为综合保税区功能转换的关键。以北京天竺综保区为例,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进出口总值295.5亿元,同比增长4.5%;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0.9亿元,同比增长85.3%,主要经济指标均逆势增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实现进出口值3.2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8.4%。 王惠英表示,综合保税区可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积极发展检验检测测试、国际结算、跨境租赁等新兴服务贸易,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打造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高地。
证券时报e公司讯,据北京城建集团,8月26日,集团工程总承包部成功中标浙江省义乌市综合保税区一阶段(物流仓储一期)工程二标段项目。项目位于义乌市综合保税区地块,占地面积12.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72万平方米,中标额8.67亿元。
身处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内,每隔几分钟头顶就有一架飞机飞过。紧邻机场的北侧绝佳地段,正是未来的综合保税区。 地跨京冀两地的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正从规划变为现实。记者昨天探访获悉,大兴机场综保区一期市政基础设施已经建设过半,预计明年建成投用。 京冀两地共同建设 大兴机场北侧,一公里多长的大桥跨越永兴河,直接连接起大兴国际机场与综合保税区。未来,从机场落地的货物将直接走这条“专线”迅速进入综保区,实现“港区联动”。 综合保税区面积为4.347平方公里,南部是口岸功能区,北部是保税功能区,两区域之间的这条“专线”正是“港”与“区”之间的封闭联络道。 联络道的建设,将在我国实现真正区港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机场口岸一级货站功能前置到保税功能区,在极大优化业务流程和货运流线的同时,实现海关监管一体化区域——这在我国目前是唯一。 规划显示,已经率先开工建设的一期封关验收区域为2.955平方公里,包括0.834平方公里的机场口岸功能区和2.121平方公里保税功能区,保税功能区中北京占1.036平方公里,河北占1.085平方公里。 综保区里都有什么?按照规划,综保区一期将主要设置保税物流中心、综合处理中心、设计研发中心、配套服务中心等,仓储物流成为最关键的功能之一,“海外进口的一些商品,可以储存在综保区内,之后再在国内进行销售。”建设方北京新航城公司相关负责人举例。 市政基础设施完成近半 2019年,京冀两地联合报请国务院设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如今综合保税区一期启动包括联络道、卡口、围网等封关运行必备的设施建设,也为国务院批复综保区、正式封关验收奠定基础。 记者了解到,园区内共规划建设集运街、千斯路、保惠南环路、保惠北环路、广盈五街、规划一路、丰备路等7条市政道路。其中,千斯路、保惠南环路和保惠北环路通向综保区河北部分;集运街通过1号卡口连通园区外的知礼街、通往临空区;广运大街往南通往大兴国际机场,距离大兴国际机场约800米。 “综合保税区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完成近半,计划2021年5月底完工。”北京新航城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京冀已成立综合保税区联合建设指挥部,以共享共建共管为原则,建立统一的管理和运营体制,共同完成产业规划研究,联合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制定统一入区标准,开展招商工作,准备联合筹建综保区管理机构和运营公司,协同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 早在2019年10月,该项目就纳入北京市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投资审批改革试点,将成为京津冀地区高端消费品和高精尖产品的集散平台,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保税研发检测平台,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重要基地和我国空港综合保税区发展引领区。 临空区开建冬奥保障工程 北京新航城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保税区一期将在明年建成,经海关部门验收后将正式投用。此外,综保区还规划了二期工程,包含面向市民的销售服务中心、展示中心和维修检测中心。不过,二期工程的具体开工时间还未敲定。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是国内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建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北京、河北、首都机场集团两地三方按照共同建设管理运营。“项目围绕建设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有助于北京完善首都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红线范围内还将打造临空区发展服务中心项目,距离新机场航站楼大约1公里。 规划显示,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由7栋单体组成,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目前已经开建,预计2021年底完工。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重点配套项目,在机场区域内开展应急处突、对外交往、服务保障等方面工作。
日前,天津出口加工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天津保税物流园区三大海关特殊监管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复。记者采访了解到,天津将以此为契机,推动现有四大综合保税区发挥优势,错位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大海关特殊监管区获批升级 多年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为吸引境内外投资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天津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引擎。 据天津海关副关长刘心同介绍,自1991年以来,根据不同时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天津先后设立了5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分别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出口加工区、天津保税物流园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成为全国范围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种类和功能最齐全、政策配套最完善的地区之一。 截至目前,天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面积约18平方公里,2019年共实现进出口额合计1998.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7.2%;2020年1至4月共实现进出口额合计558.6亿元,占1至4月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6.0%。 根据国务院批复,天津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为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天津保税物流园区转型升级为天津港综合保税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转型升级为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截至目前,天津市共有四个综合保税区,面积为13.41平方公里。 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表示,综合保税区整合了原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开放层次更高、优惠政策更多、功能更齐全、手续更简化,也更符合国际惯例。 外向型经济发展迎“四大利好”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的21条措施(简称“综保区21条”),赋予综合保税区改革开放新使命,提出将“综合保税区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业内人士认为,综合保税区的获批对于天津外向型经济发展有四大利好。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刘心同表示,天津海关将特殊区域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的主战场,近几年,在特殊区域累计推出100余项监管创新制度,已实现飞机、船舶、海工设备融资租赁、飞机保税维修、汽车保税仓储、跨境电商等15项政策落地,其中部分业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综保区21条”对天津海关特殊监管区转型升级和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是有利于稳外贸、稳外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柳说,“综保区21条”围绕吸引境外研发设计机构,全球维修、再制造业务,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等出台很多针对性举措,东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上述举措为东疆的外资外贸工作提供了更多政策支持和有力保障。 三是有利于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杨柳表示,综合保税区通过支持跨境电商、允许进口汽车保税、进一步简化进出区手续、促进便利内销等措施,更好适应资源配置全球化一体化运作需求,从面向国际市场的“单开门”升级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开门”。 四是有利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综保区21条”提出“四自一简”、便利货物流转等多项简政放权举措,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放权,发挥企业在市场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自律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错位发展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天津市商务局副局长黄春艳表示,天津将整合利用现有四大综合保税区的政策红利,叠加自贸试验区优惠政策多、功能齐全、手续简化、开放层次高的优势,推动形成天津市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据介绍,下一步,天津将研究制定综合保税区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协同联动、错位发展。其中,在2008年设立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继续以空客总装项目为基础,发展航空制造及维修产业,加强临空产业高新技术研发,推动临空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将进一步扩大飞机、国际船舶融资租赁优势,发展海工平台、航发装备等租赁业务,建设成为世界级融资租赁聚集区。 天津港综合保税区将保持在平行进口汽车方面的优势,做大做强进口汽车贸易全产业链。全面开展中规车保税仓储和整备业务,鼓励企业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将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将针对性导入优质资源要素,推动检测维修、研发设计、贸易服务三类业态聚集发展。 曹允春表示,天津坐拥北方最大港口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的“海空”双重优势,三大海关特殊监管区全面升级综合保税区之后,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完善产业配套,有望实现海港和空港融合发展,推动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记者8日从天津市商务局、天津海关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天津出口加工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天津保税物流园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复。 多年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为吸引境内外投资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天津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引擎。 天津海关副关长刘心同介绍,自1991年以来,天津先后设立了5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分别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出口加工区、天津保税物流园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截至目前,天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面积约18平方公里,2019年共实现进出口额合计1998.0亿元,占当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7.2%;2020年1至4月共实现进出口额合计558.6亿元,占1至4月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6.0%。 根据国务院批复,天津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为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天津保税物流园区转型升级为天津港综合保税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转型升级为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截至目前,天津市共有4个综合保税区,面积为13.41平方公里。 天津市商务局副局长黄春艳表示,天津将利用综合保税区政策红利,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和自贸试验区优惠政策多、功能齐全、手续简化、开放层次高的优势,推动形成天津市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