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已经打好了,上面建起来就快了。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就能住进新家了!以前我还跟村干部说整村重建不可能完成,没想到还真的实现了!”12月14日,在江西省高安市黄沙岗镇黄沙村,村民雷春华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 黄沙村位于集镇,全村共有67户285人,村里24年未建一幢新房。房屋老旧、地势低洼、设施落后……村民迫切想要建设新房。 顺应群众呼声,2018年7月,黄沙村整村重建工作启动。拆除老旧房屋1.7万多平方米,规划在集镇主干道旁新建楼房76栋。“打造秀美乡村是优化群众宜居环境的民生实事,我们秉持‘以民为本,让利于民’原则,把这块紧邻集镇的黄金地段用于新村建设,由专业人员设计、统一风格建造,实现房屋布局整齐划一。”黄沙岗镇党委副书记邹志勇告诉记者,为了最大程度地给村民提供便利,镇里还腾出原老教办、计生办、粮管所的闲置房当作过渡性住房,给拆迁村民临时居住。 “以前房子又旧又小,两个儿子结婚生子了也没办法分开住。两个媳妇为此怨气很大,家庭矛盾不断……”雷国泰老人说,自己家祖孙三代11口人,挤在6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去年建新房,两个儿子各自建了一幢房,一家人多年的安居梦总算实现了。做铝合金生意的小儿子尤为开心:“以前要到集镇其他地方租门店,房租一年要1万多元。现在好了,自己家就可以做仓库,省了一大笔成本呢!” 整村重建不仅让村民住上新房子,还将城镇和美丽乡村“无缝对接”,镇里投入600多万元,对村庄的道路、管网、绿化、亮化等工程进行全面配套建设,“里子”和“面子”都焕然一新。 房前榆杨柳,树边小河流。现在的黄沙村,别有一番景致。“村庄地势抬高了,加上排水管网设施到位,再也不用担心下雨涨水的问题了。”说起居住环境的变化,村民们个个有话说。 “现在的新村庄修通了环村路,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齐全,未来村里还会配套安装一些健身器材,供大家休闲锻炼。”村民雷东峰对新建房十分满意。 整村重建后,往常宁愿每年花6000多元租房住的雷杰锋也搬回了村里,住进了自家新建的3层楼房。他说:“几年前村里环境差,居住条件也不好,我们宁愿租住在马路对面。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住在这里也舒心多了!” 居住条件好了,村民的文明素质也大大提升。大家自发清理房屋,自觉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主动参与到维护环境卫生中去。外来媳妇黄慧兰坚持每天到广场义务打扫卫生,维护村容村貌整洁,“村里建得这么漂亮,想做点自己能做的事情”! 水清人和也为村里带来了新发展机遇。“因为村镇一体,村里大部分人务工、经商。为充分利用好资源,村里正在进行田园化建设,计划将村里30多亩地全部流转出去。更多村民多元发展,日子会过得更加红火!”村民雷恒对未来充满信心。(经济日报记者 刘 兴 通讯员 李 莉)
该作品主要讲述了广西一个村庄的村民通过辛勤劳作脱贫致富的故事。广西柳州市百朋镇下伦屯是种植莲藕的理想之地,这里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农民通过种植莲藕,辛勤劳作,家家户户富裕起来,过上了小康生活。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村民住的是泥房,现在住进了楼房,还用上了煤气,人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推荐机构:好看视频)
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有一个叫团结村的村子。由于严重的石漠化,这里曾经严重缺水。1995年前,草王坝1000多口的用水都依赖着唯一的一口“井”。 黄大发是团结村草王坝的老支书,1959年,23岁的黄大发决定带领村民修一条水渠彻底改变村子用水困难的问题。第一次尝试,黄大发和村民们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但由于缺乏对水利知识的了解,他们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黄大发并不服输,1989年他开始了学习的过程。1992年,57岁的黄大发带领村民开始了新渠的修建。三年后,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处绝壁的水渠竣工,彻底结束了草王坝“滴水贵如油”的历史。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黄大发和村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没有信念和努力跨不过的高山。 高山无言,却把这些记忆都深深铭刻,把这个关于信念的故事世代流传。 扶贫故事原文:这位当代“愚公”在悬崖峭壁上凿出7千米水渠,现实比神话传说更震撼! ↓↓↓ 进入专题 (编辑 许聃)
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 产业兴旺引客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本报记者 刘新吾 常碧罗 绿林密布,清溪潺潺。雨雾中,几幢小楼若隐若现。 “来来来,喝碗蜂蜜水。”见有人来,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村民夏春学笑着从自家小楼里搬出两条长凳。 人勤客来。庙坝村近些年变化很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里产业蒸蒸日上,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8万元。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庄吸引了不少外来客。 挂壁公路,畅通山里山外 “老哥,我去镇上赶场,要带东西吗?”夏春学停下皮卡车,和村民打招呼。道路通畅,开车半天就能往返。 庙坝村地处偏僻,又是高寒地区,曾经出行极为不便。当地有谚语说:“望得到屋,走得人哭。”以前村民去镇上,天不亮就要出门,天黑了才赶回家。到了冬天,积雪最长可达3个月。 要致富,先修路。1985年,在当地党委和政府支持下,庙坝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扛起铁锹锄头沿着山崖凿路,用5年时间终于打通一条3米宽、20公里长的挂壁土路。 土路让庙坝村村民走出了大山,不过仍有很多不便。村支书程坤祥曾去水江镇赶场,碰上下雨,到了镇上已变成个“泥娃儿”。回村路上,车子陷在泥里出不来,“只好在车上睡了一夜”。 “再修路!”程坤祥带着村民硬化土路并拓宽,好让外面的汽车开进来。庙坝村近5年修建骨干道路25公里,升级改造通社支路、入户路、院坝路15公里。 不只是路修好了,庙坝村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4G网络全覆盖,拿起手机就能网购、看直播;水电管网全面畅通,村民喝上放心水,用上安心电…… “过去村里人口只出不进,如今外面的人都喜欢到庙坝来看看。”程坤祥言语中带着自豪。 特色产业,鼓了村民腰包 清晨,半坡上的黄连吐出嫩芽。夏春学起个大早,匆匆赶往地里照料他的“宝贝”——35亩黄连。 修通了路,产业发展就有了坚实基础。因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庙坝村大力发展黄连种植。品质优良,加上道路畅通,黄连产业顺利发展,到2019年,面积已达1800亩,产值接近300万元。 曾经贫困的夏春学,不仅靠着种黄连脱了贫,还在镇上买了房。 不过,村里只有一个产业,程坤祥心里还是不踏实,“要是黄连不好卖了怎么办?” 庙坝村森林覆盖率高,野生蜂蜜资源丰富,村里也有养蜂的传统。程坤祥带头做示范,养殖中蜂40群,取得成功,吸引不少村民加入。2019年,全村蜂群达1500群,产值约160万元。庙坝村的蜂蜜品质好,不愁销路,常常供不应求。 不仅如此,庙坝村还大力发展笋竹种植。从2014年到2019年,全村产笋量由8吨增加到100多吨,笋竹收入从3.2万元增加到近100万元,有力地帮助村民脱贫并巩固成果。 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只有全区农民人均收入的49.81%,到整村脱贫、走在全区前列,庙坝村一路成长为南川区乡村振兴的典范。 文旅融合,靠山护山养山 拐弯处,是一家农家乐。夏合林老人邀记者进屋喝口热汤,“前一段时间来,吃饭还要排队咧!” 去年,一直在外打工的儿子夏明华回到家里,开了这个农家乐。每到夏天,庙坝村绿荫四合,吸引了不少外来客。今年一个夏天,夏明华就赚了7万多元,夏合林颇为自豪。 早年间庙坝村可不是这光景。因为贫穷,村民砍树烧炭换口粮,天长日久,树少了,雨水一冲,连村里的庄稼也被冲走。 痛定思痛,庙坝人退耕还林,绿化山乡,并乘南川区发展文旅融合的东风,依托绿水青山吃上了旅游饭。 农家乐从1家发展到5家,床位从21张增加到200多张……2019年,庙坝村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10万元。开农家乐的村民田应权,如今年收入达10多万元。 正聊着,第一书记宋建峰拎着一个袋子走过来,袋子上印着猴子。看记者好奇,他介绍道,“白颊黑叶猴是我们村的宝贝,生态好,猴子才待得住嘞!”庙坝村如今正在围绕生态保护主题打造特色村落。 “我们现在靠山吃山,还要护山养山。”夏春学笑着说。 【编辑:白嘉懿】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单钢新2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推动乡村旅游和民宿高质量发展方面,将指导乡村旅游行业主体用好用足乡村旅游的相关纾困扶持政策,支持乡村旅游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等,并研究出台《促进乡村民宿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各地乡村民宿发展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据悉,近期文化和旅游部门推出全国乡村旅游300条精品线路和10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单钢新说,预计乡村旅游有可能在“双节”期间,迎来新一波的旅游小高峰。
视频里海拔1600米的悬崖村位于四川省大凉山昭觉县。村民走向外面的世界,比如上学、就医、买卖商品,都需要借助藤梯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 这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愈加困难,他们只能由成年人背着上下山。 解决路的问题 藤梯不好用,那造一条什么路呢?2016年,州县两级领导在悬崖村调研完后,建议修一条钢梯路。 所有的钢材有6000根,总重达120多吨,全都由村民们一步步从山下往上背上去,一步步从下往上搭建完成。 随着钢梯的修通,悬崖村上建起了网络基站。更多基础设施包括电力、水压、4G信号、宽带等都逐渐完善起来。村民们的生活也日渐丰富。 村民某色拉博把自己在山顶上的日常生活拍成短视频发布到抖音,受到了网友们的追捧,被称为“悬崖飞人”。 村民某色拉吉说:“自从有了这个天梯过后,每天来的游客就越来越多。家里开的民宿收入也越来越高。” 和过去相比,村民们现在衣食无忧,安稳自在了。这种生活就好像中国古人描述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小康。但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还需要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多的发展机会。 搬迁到山下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在一段采访中说: 贫困不仅与收入有关,它是综合性的。还需要考虑到人们是否有接受教育和享受医疗资源的机会。 对于悬崖村的村民来说,搬迁到山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2020年5月12日,悬崖村全部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下钢梯,离开已经生活了七代人的地方,搬到了72公里外,昭觉县最大的扶贫移民安置点(relocation settlement)里。 村民某色尔布只支付了大约市场价三十分之一的费用,就得到了一所新房子。他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新家。这里环境宽敞,家具崭新,他的脸上是对未来生活的满满期冀。 悬崖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在接受采访时说:“这边的教学设施配套,修的幼儿园,跟外面大城市里边的幼儿园就一个样。我们的这些孩子,在县城的家门口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包括我们的老人,也可以接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包括公共服务,等等。” 悬崖村的成功转变与当地扶贫工作的精准评估密不可分。正如白雅婷指出的:中国对每个县、每个村庄和每个社区都进行了非常彻底的调查和评估,搞清了贫困人口在哪里、缺什么、需要什么才能脱贫。 自主创业,实现梦想 21世纪初,中国政府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意味着中国大地上再没有一地一人处于贫穷状态,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从追求生存转向追求发展(to not only survive but also thrive)。 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矛盾可以说是生产力不足以满足物质生活需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情况发生了变化,更为精准的分析发现,人们不仅有物质需求,而且还希望生活更美好。因此必须平衡物质需求与生活环境、文化需求以及各种个人表达途径。 某色布尔在参加完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后,萌生了和老乡一起创业的想法。 “我们几个现在商量着办一个合作社,弄得规范一点,不像以前,散养的一样。” 热爱极限运动的某色拉博则期待能将自己的爱好做成专业。 “我现在的工作也跟这个(极限运动)有关,希望以后能够做得更好。” 少数选择留在山顶上的村民将会见证悬崖村新的未来,这里将利用自身独一无二的风光,发展旅游业。越来越多的游客将走上钢梯路,见证中国政府攻克最艰险的一段扶贫路的历程。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停止过,而现在,这梦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现实。因为国家这双手,已经默默为每一个热爱奔跑的灵魂撑起了前方的路。 编导:葛天琳 刘浩记者:刘玄摄像:张鹏访谈摄像:苑庆攀剪辑:葛天琳 刘浩动画:李国鹏 柳鑫 王蕾 王彤薇 卫丰鑫制片:李渝 彭超 李燚 樊子豪语言顾问:聂子瑞编辑:商桢翻译:颜宇琛(实习)李子硕(实习)制片人:张霄统筹:张若琼 何娜监制:柯荣谊出品人:王浩 合作部门中国日报国际部中国日报国际版 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出品
61岁的河北张家口德胜村村民王俊云过去在城里打工,十多年前回家种地。近几年,随着村里培育出微型薯育种这一产业,他和老伴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们承包了两个大棚,再加上在自家田里种植马铃薯,养牛,每年收入10万元左右,是几年前的两三倍。他们还从原来的老房子搬进村里统一建设的二层楼房,居住面积由原来的四五十平变为150平米。 “现在的生活叫享受啊!我们这空气好,夏天也凉快,在新房子里天天能洗澡,”王俊云说。他们老两口住在一楼,两个女儿回来后住二楼,老两口不下地时就看看电视,去广场上跳跳舞,跟邻居聊聊天。戳视频,看让城里人都羡慕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