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上交所受理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光电气”)科创板上市申请。根据招股书,国光电气(原国营第七七六厂)一直从事微波器件的研制生产,是国家定点军用微波电真空器件“两厂两所”生产、科研基地之一,至今拥有超过60年的研制生产经验,多年来一直承担着雷达、电子对抗装备等尖端武器、国防重点工程配套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任务。本次闯关科创板,国光电气计划募集约9.08亿元用于科研生产综合楼及空天通信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特种电真空器件生产线项目、核工业领域非标设备及压力容器安全附件产业化建设项目。形成三大核心业务根据招股书,国光电气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微波器件及真空技术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在具体业务发展历程上,公司经历了微波电真空技术起步与突破、微波和真空业务拓展以及核工业、新能源安全储运领域快速发展的三大阶段。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公司经历了股份制改革,在保证传统产品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随着技术发展的变化,在军品方面形成了微波电真空器件和微波固态器件共同发展的局面;在核工业和新能源领域,公司承接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在民品行业,真空开关、民航机载产品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公司形成了军品装备、核工业应用、新能源及其他民用产品三大领域。由于产品技术复杂程度高,国光电气通过早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成为了市场中较少的供应商之一。不过,相对于前沿研究所,公司研发资金压力较大,国家对民营企业的科研试制经费投入较少,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部分科研资金需要公司自筹,加大了科研成本。此外,公司自身的研发投入不够,研发人员扩张较慢。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拥有87项专利技术和众多非专利技术。客户集中度较高我国军工企业普遍具有客户集中的特征。由于各大军工集团业务的侧重领域不同,导致相应领域的配套企业销售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00%、59.33%、70.23%和85.29%,占比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国光电气与国内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大型军工集团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如果未来发行人无法在其主要客户的供应商体系中持续保持优势,无法继续维持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则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如果现有客户对公司主要产品的需求产生变化或公司竞争对手产品在技术性能上优于公司,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的持续性造成不利影响。公司业绩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国光电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4.95万元、1928.49万元、4207.27万元以及4590.63万元。据公司透露,国光电气产品的最终用户主要为军方,最终用户对公司产品有着严格的试验、检验要求且单个订单的金额较大,客户的采购特点决定了公司签订的单个订单执行周期较长。受最终用户的具体需求及其每年采购计划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突发订单增加、订单延迟的情况。订单的具体项目及数量存在波动,交货时间具有不均衡性,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交货、验收较为集中,另一段时间交货、验收较少,导致收入实现在不同年度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此外,公司存在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较高及发生坏账的风险。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49亿元、1.59亿元、1.78亿元和2.94亿元;应收票据账面余额分别为7506.99万元、1.26亿元、1.19亿元和9256.80万元,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账面余额之和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81%、77.38%、83.56%和184.40%。公司表示,公司期末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较大,主要受所处行业特点、客户结算模式等因素所影响。由于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金额较大,且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如不能及时收回或发生坏账,将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未来重点布局四大领域业内人士指出,军工电子行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军工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业基础和创新力量,直接对我国综合国力及相关尖端科技技术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为主战装备飞机、卫星、舰船和车辆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提供技术支持和武器装备的配套性支持。在此背景下,以雷达、卫星通信、电子对抗等为代表的电子装备正在飞速的发展。公司表示,公司主营军工电子产品,行业内企业主要为大型国有军工单位及相关科研院所,公司目前在承接大额订单的能力、资产规模及抗风险能力等方面与该类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伴随军品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尤其是微波固态器件领域,目前民营企业参与者较多,如果公司不能增强技术储备、提高经营规模、增强资本实力,不能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和及时调整竞争策略,则难以继续保持市场竞争力,导致公司市场竞争地位削弱、相关产品利润率降低等相关风险。为增加公司资本实力,提高公司研发能力,本次国光电气计划募集约9.08亿元用于科研生产综合楼及空天通信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特种电真空器件生产线项目、核工业领域非标设备及压力容器安全附件产业化建设项目。公司表示,上述募投项目能够提高公司产能储备,增强公司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并且提高公司研发能力,保障技术和产品的不断迭代更新,符合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的经营战略。同时,本次募投项目能够对公司的业务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公司通过募投项目建设,将进一步聚焦现有主营业务发展,有助于提升公司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并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国光电气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自主创新、自主可控的技术发展宗旨,深耕军用雷达、卫星通信、核工业以及新能源领域,并制定相应的业务发展战略。首先,随着卫星通信纳入我国新基建范畴,建设低轨卫星系统是我国卫星系统的未来发展重点,低轨卫星产业的爆发势必大幅拉升卫星制造端的需求。基于此,公司未来将加强针对卫星的有效载荷空间放大器的技术探索和积累,增强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潜力。其次,公司将以现有核心技术为基础,提升核工业领域关键零部件及工艺设备配套能力,将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相结合,进一步实现国产替代,扩充核工业设备产能,保障国防军工研制任务的顺利进行。最后,公司将拓展其民用产品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一方面是继续提供核聚变实验反应堆核心部件产品,另一方面深度挖掘低温压力容器流体储运市场,利用真空技术优势和行业准入门槛,快速占领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市场份额。
10月16日收盘后,思源电气发布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67亿元,同比增长20.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3亿元,同比增长102.93%。 然而三季报发布前几个小时,思源电气突然迎来一个跌停板。10月16日早盘,思源电气开盘后突然快速放量跳水,盘中一度砸至跌停,截至收盘,以23.58元/股跌停价报收,最终成交12.67亿元,换手率8.93%。 10月19日,思源电气股价低开高走后回落,截至收盘报23.62元/股,当日涨0.13%。 深股通等三机构大幅卖出 举牌资金不断减持 前三季度净利润及多项主要指标增长可观,但三季报发布前,思源电气却遭遇资金强势卖出,封死跌停板。 从当日龙虎榜数据来看,机构资金大举出逃,成为思源电气被封在跌停板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10月16日龙虎榜显示,深股通位列卖出席位第一位,卖出金额为1.1亿元,两机构席位合计卖出3405.05万元。 “事实上,思源电气近一年成为陆股通的热门标的,自去年三季度买入思源电气后,截至去年年底,陆股通一直在增持。今年一季度,陆股通将部分收益变现,开始减持思源电气,减持股数为1993.7万股。二季度,陆股通继续减持779.5万股,三季度陆股通一反往常开启加仓模式,加仓1381万股。陆股通的动作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思源电气二级市场的震荡。”沪上某私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10月16日,思源电气成交12.67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6.39亿元放量近一倍,换手率8.93%,截至收盘跌停板封单1.13万手。 除了机构资金集中卖出,思源电气的举牌股东上海承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上海承芯”)也在不断减持。 从三季度报告看,上海承芯已经不再位列思源电气的前十大股东及前十大流通股东。从过往思源电气公布的前十大及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来看,上海承芯的出货开始于今年一季度后。 今年一季报显示,上海承芯持有思源电气6904.26万股,占思源电气总股本的9.08%。而后的公告显示,今年5月6日收盘,上海承芯持有思源电气股份3801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4.99%,与年初相比,其减持比例超过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总数的4%。 接下来上海承芯并未停止减持,思源电气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前十大股东及前十大流通股东里,上海承芯已经消失不见。截至三季度末,思源电气前十大股东明细中,排名末位的全国社保基金四二一组合,持股比例为0.54%,前9大股东的身影中,均未出现上海承芯,这也意味着,上海承芯的持股比例目前已经低于0.5%,与此前的9.08%相比,几乎减持完毕。 “上海承芯2018年举牌思源电气的成本在9-13元/股之间,2019年5月伍岳峰资本方(持有上海承芯99.99%股权)将芯成半导体(下称“ISSI”)卖给北京君正后,思源电气收购国际著名芯片公司宣告失败。而后思源电气股价一度在9元/股左右徘徊,举牌方上海承芯也曾被短暂套牢。今年二季度思源电气股价涨幅较大,远超上海承芯的举牌成本,这对上海承芯而言是比较合理的出货时机。”北京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称。 举牌资金减持的同时,思源电气的董秘兼财务总监林凌也在今年10月9日离职。记者联系林凌试图了解离职的原因,但截至发稿未能收到回复。 错失ISSI 重新切入半导体胜算几何 2019年全年,思源电气整体涨幅39.7%,与上证指数相比涨幅可观,但与成功并购ISSI的半导体牛股北京君正相比,有些差距。其涨幅与主流的半导体概念股涨幅相比,也差强人意。 2019年5月,思源电气筹划并购的ISSI被北京君正发行股份收购,而后北京君正一举跃升为半导体大牛股。据记者测算,北京君正自2019年1月2日的18元/股开启持续上涨模式,至今年2月26日最高涨至147元/股,区间涨幅约670%,同期,思源电气股价涨幅为117.5%。 错失ISSI的思源电气,没能赶上半导体大牛股的行情,直到今年上半年才开始走出一波上涨行情,今年以来(截至10月19日)思源电气股价涨幅在70.2%。 虽然没能成功收购ISSI,但思源电气并未放弃跻身半导体产业。今年7月27日,思源电气公告称以自有资金6000万元投资江苏芯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预计将持有芯云科技10.16%左右的股权。
一天崩掉一只白马股,A股市场里的这个现象已经持续了好一阵子了。 今天崩盘的主角似乎轮到了特高压及充电桩等概念的大白马思源电气。 诡异的是,今日是思源电气披露三季报的时点,而就在此关键时间窗口,公司的财务总监离职,同时业绩公告前有机构大笔抛售股份,这让这家公司的突然跌停多了不少令人不解的迷雾。 绩前放量跌停,机构提前出逃 早盘A股刚一开市,思源电气股价突然快速放量跳水,一个小时内一度砸至跌停,此后虽然有所翘板,但无奈空头抛单汹涌,至收盘时股价依然牢牢封住了跌停,最终成交12.67亿,换手率8.93%。 盘后,思源电气发布三季报业绩数据正文,实现营业收入21.37亿元,同比增长19.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70.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增长84.88%;基本每股收益0.49元。 同时,公司还发布年度业绩预报,预计净利润约9.0亿元~12.0亿元,同比增长61.42%~115.22%。 而早在7月27日,思源电气就披露今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亿元-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60%-119.34%;其中第三季度盈利2.39亿元-4.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0%-101.32%。 从最终情况看,思源电气的业绩处于此前披露的预期范围上区间,不存在不符合预期情况。但公司的年度业绩预告数据的下限与前三季度的8.33亿元已相差不大,导致全年同比增速的下限低于去年同期。 不过思源电气的预告数据对于输配电设备行业来说也算是靓丽,对得起其今年来的大白马的称号了。今年来,在特高压为非核心炒作概念的市场环境下,思源电气的股价目前依然涨幅超7成,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涨幅排名靠前。 然而,就在公司即将公布三季报重要关口,思源电气却诡异跌停了,这多少令人不解。 沪深港股通交易数据显示,今日思源电气的深股通卖出1.11亿元并买入2591万元,一机构买入1143万元,两机构合计卖出3450万元。 同时在10月14、15日,思源电气恰好遭到北上资金的大笔卖出,其中两日累计净抛售超500万股,合计减持套现约1.34亿元。 有意思的是,在7月27日公司披露三季报之后,北上资金减持森源电气的频次有所加大。这也导致思源电气近期以来的股价持续出现回落。 在公司此前首次披露三季报业绩预期之后,公司的高管层发生变动。8月初,董事Peter Quan Xiong先生、董事张家荣女士辞职一同离职。据该份离职报告,Peter Quan Xiong先生原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职务;张家荣女士为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 10月9日,公司的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监林凌先生亦宣告离职。 在公司三季报业绩的即将公布之际,公司的高管及财务总监相继离职,这种情况引起了市场的猜疑和担忧。有不少投资者担心,财务总监的突然离职,与即将公布的三季报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什么不得而知的关联。 机构换仓引发市场巨震,白马股频遭暴跌 近一个月,以科技、消费及医药为代表的各类大白马股频现闪崩的情况有明显加剧的趋势。 科技白马股圣邦股份、苹果产业链龙头股信维通信、游戏龙头股三七互娱及世纪华通、软件龙头宝信软件、机动车检测龙头安车检测、光伏巨头隆基股份等等都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较大的单日跌幅,其中跌停的情况亦不少见。 10月13日,圣邦股份早盘一度下跌超过17%,至收盘下跌13.68%,次日该股继续大跌7.41%,10月以来,圣邦股份下跌了14%。 圣邦股份的大跌固然有重大并购事项被终止的利空影响,但从多只科技白马股陆续闪崩的情况看,这背后必然有共性的原因。 以上闪崩的个股具有几个共同特点:包括都是基金重仓股;都是近两年来涨幅巨大,且均未有正式的调整;都是在业绩与估值匹配的隐忧,且目前估值水平普遍偏高。 现在市场分析一致认为,科技股大的趋势没有问题,主要的问题是股价涨得太快,业绩却表现的较为一般,所以现在科技龙头股频频闪崩回调,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补跌预期下的基金调仓。 截至今年中报,隆基股份有1019只基金持有股份,宝信软件共有523只基金持有,圣邦股份也有274只基金持有。而在市场集体回调的大环境下,基金趁高减持套现或调整仓位的需求很明显。 随着A股市场的三季度业绩预告披露进入高潮,目前已有超千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度业绩指引。机构对于上市公司今年整体的表现也有了大致的判断,目前也是提前布局的时机,由此也可能会导致一些调整仓位的需求。 如今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正在发生变化,资金对业绩的敏感度更高,接下来,市场炒作的逻辑也将逐步从估值驱动转向业绩驱动。 整体看来,此前涨幅不太大且低估值的价值风格品种以及前期挖掘较少的顺周期板块或有望成为资金关注的重点。
10月16日收盘后,思源电气发布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67亿元,同比增长20.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3亿元,同比增长102.93%。 然而三季报发布前几个小时,思源电气突然迎来一个跌停板。10月16日早盘,思源电气开盘后突然快速放量跳水,盘中一度砸至跌停,截至收盘,以23.58元/股跌停价报收,最终成交12.67亿元,换手率8.93%。 10月19日,思源电气股价低开高走后回落,截至收盘报23.62元/股,当日涨0.13%。 深股通大幅卖出 举牌资金不断减持 前三季度净利润及多项主要指标增长可观,但三季报发布前,思源电气却遭遇资金强势卖出,封死跌停板。 从当日龙虎榜数据来看,机构资金大举出逃,成为思源电气被封在跌停板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10月16日龙虎榜显示,深股通位列卖出席位第一位,卖出金额为1.1亿元。 “思源电气股东陆股通的动作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思源电气二级市场的震荡。自去年三季度买入思源电气后,截至去年年底,陆股通一直在增持思源电气。今年一季度,陆股通将部分收益变现,开始减持思源电气,减持股数为1993.7万股。二季度,陆股通继续减持779.5万股,三季度陆股通一反往常开启加仓模式,加仓1381万股。”沪上某私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10月16日,思源电气成交12.67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的6.39亿元放量近一倍,换手率8.93%,截至收盘跌停板封单1.13万手。 除了机构资金集中卖出,思源电气的举牌股东上海承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上海承芯”)也在不断减持。 从三季度报告看,上海承芯已经不再位列思源电气的前十大股东及前十大流通股东。从过往思源电气公布的前十大及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来看,上海承芯的出货开始于今年一季度后。 今年一季报显示,上海承芯持有思源电气6904.26万股,占思源电气总股本的9.08%。而后的公告显示,今年5月6日收盘,上海承芯持有思源电气股份3801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4.99%,与年初相比,其减持比例超过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总数的4%。 接下来上海承芯并未停止减持的步伐,思源电气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前十大股东及前十大流通股东里,上海承芯已经消失不见。截至三季度末,思源电气前十大股东明细中,排名末位的全国社保基金四二一组合,持股比例为0.54%,前九大股东的身影中,均未出现上海承芯,这也意味着,上海承芯的持股比例目前已经低于0.5%,与此前的9.08%相比,几乎减持完毕。 错失ISSI 重新切入半导体 “上海承芯2018年举牌思源电气的成本在9元/股-13元/股之间,2019年5月份伍岳峰资本方(持有上海承芯99.99%股权)将芯成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ISSI”)卖给北京君正后,思源电气收购国际著名芯片公司宣告失败。而后思源电气股价一度在9元/股左右徘徊,今年二季度思源电气股价涨幅较大,远超上海承芯的举牌成本,这对上海承芯而言是比较合理的出货时机。”北京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称。 2019年5月份,思源电气筹划并购的ISSI被北京君正发行股份收购,而后北京君正一举跃升为半导体大牛股。据记者测算,北京君正自2019年1月2日的18元/股开启持续上涨模式,至今年2月26日最高涨至147元/股,区间涨幅约670%,同期,思源电气股价涨幅为117.5%。 错失ISSI的思源电气,没能赶上半导体大牛股的行情,直到今年上半年才开始走出一波上涨行情,今年以来(截至10月19日)思源电气股价涨幅在70.2%。 虽然没能成功收购ISSI,但思源电气并未放弃半导体产业。今年7月27日,思源电气公告称以自有资金6000万元投资江苏芯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预计将持有芯云科技10.16%左右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思源电气的董秘兼财务总监林凌也在今年10月9日离职。记者联系林凌,但截至发稿未能收到回复。
中标南方电网自动化成套设备1亿元采购项目,进一步扩大广东地区的市场优势;河北产业研究院智能电气装备研究所正式落户,公司科研实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今年下半年以来,科林电气喜事很多。 从“作坊小厂”到A股主板上市公司,科林电气董事长张成锁和他的小伙伴们用了17年。在这17年间,科林电气的产品从深耕河北到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用于FAST天眼、央视大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俄输油管道、蒙西特高压工程等众多大型工程项目。 上市以来,科林电气完成了二次创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公司年营收从2017年上市之初的9.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4.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张成锁告诉记者:“集中精力抓重点项目、坚持科研创新和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就是科林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集中优势,抓大项目 “在今年1月、2月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情况下,公司3月至6月的营收和利润已经超过去年前6个月。我们的经营策略就是集中优势,抓住大项目。”张成锁说,“公司鼓励经营人员盯准大项目,抓重点工程、大合同。事实证明效果是很好的,今年我们在国网及多项重点工作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根据披露,今年上半年,科林电气实现营业总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3293.1万元,同比增长25.72%。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努力延长产品线,才能让企业更具竞争实力。”张成锁告诉记者,科林电气在一二次设备领域全面布局,是行业内产品线较为齐全的少数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还积极布局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等领域,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借助产品线全的优势,公司客户拓展不断取得成效,除了国网客户收入稳定增长外,网外轨道交通、化工等大客户也拓展顺利。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科林电气营销战略是深耕河北、布局全国。近期中标南方电网,对公司未来在南方电网市场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除西藏外,公司在全国其他地区都有业务布局。 科林电气还将积极“借船出海”,完善海外市场的布局。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打开印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南苏丹等国家电气设备市场,并已进驻蒙古、越南、缅甸、老挝、伊朗、约旦、阿联酋等地开展业务。 持续创新,着眼未来 电气设备行业竞争激烈,如何在竞争大潮中不被淘汰并且稳步发展?张成锁说:“我们起步晚,规模比南方许多企业小很多,要想生存只有持续创新,让企业着眼于未来。” “很多人会发现,当企业有不错的主营产品后,一年不投资研发不影响销售,第二年也不影响,但第三年一定有影响。为什么?因为人家的新产品出来了,你没有就要被淘汰。”张成锁清楚地记得,当年河北做电度表的企业有几十家,在电表的智能化进程中,不少企业被淘汰,就是因为不创新。 忧患意识让科林电气将科研创新视为生命。在研发费用方面,公司每年基本保持6%的稳定增长:2018年研发投入7287万元,2019年研发投入8759万元。 据介绍,科林电气一直专注于智能电网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经过10余年的不断研发与改进,在110千伏及以下智能电网配电、变电、用电领域,公司形成了涵盖整个生产过程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掌握微机继电保护、电能量信息采集等多项核心技术,涵盖设计、生产、检测等各个环节。科林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在安全充电、无感支付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突破。 “我们的多个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通过了欧洲DLMS联盟、荷兰KEMA实验室、南非STS协会的认证,广泛应用于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利比里亚等国。”张成锁自豪地说。 重视人才,论“薪”拢“心” 从一家小作坊式的工厂,到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河北省智能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中心等众多科研平台,以及承担多个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现代化企业,张成锁认为,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关键。 科林电气研发人员很多。2018年,公司研发人员59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6%;2019年,公司研发人员72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3.63%,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科林电气的科研和管理队伍稳定,极少出现核心骨干辞职跳槽。专业、稳定的团队,让公司拥有技术研发持续创新能力,保证了公司产品能紧跟智能电网的技术发展方向。 谈起原因,张成锁幽默地说:“我们的薪酬就是行业平均水平,但是我们给人才一道一道地‘上菜’,他们走不了。”“菜”就是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文化不是虚的,而是实打实的要让大家有归宿感、认同感。 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刚上班没有住房的问题,科林电气建起了100多套设施完善的职工公寓,员工可以免费租住。公司管理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和骨干员工,大部分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公司对核心团队的股权激励,提高了管理、技术团队的工作热情和凝聚力。 “我们要为未来发展储备人才,把人才牢牢抓到手里。”张成锁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科林的大家庭里,大家团结奋进,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价值。”
9月9日,新通联发布公告称,当日公司与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施耐德电气”)在上海市宝山区罗北路1238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更加深度和紧密的全新阶段。 据悉,自2002年以来,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一直为新通联的主要客户。根据协议,在遵守互惠互利原则以及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双方将在绿色智能制造及包材战略采购方面展开合作。 绿色智能制造方面,施耐德电气将为新通联国内外绿色智能制造项目规划与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双方将结合离散行业最佳实践和数字化技术创新成果共同制定新通联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战略。 施耐德电气将基于新通联的运营、管理和数据经验,为新通联提供符合框架和系统要求的包装工厂智能化建设和现有工厂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设计和实施。在此基础上,施耐德电气将为新通联打造包装智能化工厂建设和包装工厂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标准模板,探索其工厂的智能化建设和转型路线,并将其模型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形成包装工厂智能化建设和工厂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行业最佳实践。 包材战略采购方面,施耐德电气集团的产品生产将有较大的包材全球采购需要。目前,新通联为施耐德电气的供应商,双方约定,在新通联今后的新工厂建设、设备改造以及新采购设备时,开放沟通,深化合作。 新通联方面表示,本次合作协议的签署,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双方将作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原则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