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全省涉企行政复议案快立快审快结 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各行政复议机关围绕护航企业复工复产,高效便捷化解矛盾,多措并举,主动作为,积极为“六稳”“六保”工作提供精准服务。截至6月30日,省、市政府收到行政复议申请777件,办结710件,全部在法定期限内结案。 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行政复议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省司法厅出台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通知,就全省依法妥善和及时办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提出指导性意见。畅通“云接待”行政复议渠道,采取“不见面”的方式接收行政复议申请材料,及时将行政争议引入行政复议渠道;同时,采取视频、电话、网络、委托等形式进行调查,通过线上方式进行调解、听证,依法化解矛盾,实现疫情防控与办案“双赢”,有效维护了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安全稳定。 围绕护航企业复工复产,辽宁省开通企业开工复工行政复议案件立案绿色通道,采取容缺收件、一次性补正告知等方式,保证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快立”;集结办案骨干力量,采取提速承办、优先办理的方式,保证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快审”;协调各方力量,缩短办案期限,保证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快结”。同时,加大对各级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审查力度,凡侵害企业或群众合法权益类案件,坚决予以纠错。截至6月30日,被省、市政府决定撤销或确认违法案件56件,直接纠错率达7.8%。 实行专人接待、两人办案、实地调查等模式,推行“繁简分流”的办案方式,规范行政复议文书制作,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行政复议的需求。今年以来,省、市政府以调解方式审结复议案件130件,调解结案率达18.1%,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凸显了行政复议定分止争、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作用。
今年以来,高瓴资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布局颇受关注。7月8日,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药业”)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停牌公告。7月20日晚间,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拟向HPPC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的方式持有标的资产,以非公开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募集配套资金,其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 一位接近高瓴资本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公告中重组的交易标的(瀚晖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晖制药”)近些年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瓴资本在战略、销售等方向的长期赋能。预计在此次交易完成后,高瓴资本也将从过往对瀚晖制药的赋能,延续到对海正药业的长期投资。 采用创新方式完成股权调整 海正药业发布的最新公告称,经初步预估,瀚晖制药100%股权的预估值初步确定为88.50亿元至91.50亿元之间,标的资产(即标的公司49%股权)的预估交易价格为43.37亿元至44.84亿元。其中,拟以现金方式支付15亿元,剩余交易价格(即标的资产交易对价减去上市公司以现金方式向HPPC支付的交易对价15亿元)的65%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剩余交易价格的35%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支付。 记者查阅发现,HPPC为高瓴资本旗下的控股基金。HPPC目前的唯一股东是Sapphire,而Sapphire的间接控股股东为SAP-IIIHoldingsL.P.,同时,SAP-IIIHoldingsL.P.的有限合伙人为高瓴资本管理的基金。此外,此次重组的方式也较为新颖,采用“股权+现金+定向可转债”的方式进行。 “如果采用发行股份的方式来收购瀚晖制药,有可能稀释股东股权;如果采用上市现金收购方式,将对上市公司造成较大的现金压力。”一位接近高瓴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股权+现金+定向可转债”的交易模式,是在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及接受程度的基础上采用的方式,既保证了上市公司国资控股地位,加强了上市公司对瀚晖制药的控制权,也将有效引入高瓴参与其长久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进员工持股计划落地、理顺公司治理架构。 据了解,在2012年5月份,海正药业、海正杭州公司和辉瑞制药设立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辉瑞”),2017年HPPC从辉瑞手中买下海正辉瑞49%的股权并持股至今,2018年海正辉瑞更名瀚晖制药。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瀚晖制药实现营业收入39.78亿元、38.19亿元和42.9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89亿元、5.29亿元和5.41亿;同时,在海正药业主要控股参股的18家公司中,瀚晖制药是其中最为盈利的参股公司。 医药领域长期布局 事实上,年内,高瓴在医药领域的布局动作频频。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年内上市公司宣布资产重组或挂牌上市与高瓴资本有关的事项就多达数起。 比如,今年3月份,华兰生物引入战略投资者,高瓴资本出资超12亿元参与;高瓴资本又出资超13亿港元增持微创医疗;在港交所宣布挂牌的泰格医药,高瓴资本在多次加仓后位列该公司第九大股东。此外,在港交所挂牌的康基医疗,引入高瓴、贝莱德、橡树资本等7家作为基石投资者。5月份至6月份,挂牌上市的海吉亚、甘李药业也有高瓴资本不同程度的参与。 为何高瓴资本在医药领域大举驰入?另有接近高瓴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高瓴资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布局早在前几年就已开始,只不过从赋能到公司上市,其时间周期不太一致,只是一些项目在今年集中出现。 高瓴资本合伙人易诺青也曾表示,公司对生物医药的投资,并不会直接去运营产业平台,而是通过吸引高端人才,并作为创业合伙人对旗下公司进行运营;在生物医药投资、研究型医疗产业转化等方面,有着专业运营优势、产业资本投资优势,致力于打造“医产研”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和科技创新平台。
首批精选层企业中有3家选择直接定价方式来确定发行价格,分别是龙泰家居、殷图网联、旭杰科技。公开数据显示,首批精选层企业多数采用询价的方式来确定发行价格,但当发行数量较少时,周期短、成本低的直接定价方式也是一些企业的选择。专家认为,对于小规模发行的公司来说,直接定价方式显然更加经济实惠,时间也比较好把控。 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规则(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九条规定: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自主协商选择直接定价、竞价或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 龙泰家居是首家采用直接定价方式的精选层企业。公司去年实现营收2.74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5531.83万元。龙泰家居本次发行价9.18元/股,发行数量2000万股,其中,战略配售130万股,网上发行1870万股。网上共有34.6万户投资者有效申购,申购数量30亿股,对应冻结资金277亿元,最终获配户数为8.5万户,获配金额1.72亿元,获配比率0.62%。 于7月15日公布公开发行结果的殷图网联同样选择直接定价,公司主要为电网运行提供智能辅助监控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去年实现营收8724.63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2015.36万元。殷图网联本次公开发行数量相比龙泰家居更少,为1000万股,价格为9.98元/股,网上有效申购户数35.9万户,申购数量25.43亿股,对应冻结资金253.81亿元,最终获配户数为5.5万户,网上获配金额为9980万元,网上获配比例为0.39%。 采取直接定价方式的还有旭杰科技。此次公开发行只有920万股,价格为10.88元/股,7月14日进行申购,目前尚未发布公开发行结果,预计7月20日公布。旭杰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装配式建筑及部品的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施工安装以及工程总包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去年实现营收2.84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1555.92万元。 殷图网联的董秘张建民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定价方式是公司与中介机构协商的结果,公司发行的股份数量并不多,券商认为采取直接定价方式可以让公开发行节奏更快。另一方面,直接定价也是一个企业价值发现的过程,殷图网联发行价是企业和中介机构根据所属行业、市场情况、同行业公司估值水平等因素协商确定的,全国股转公司也提供了一些专业的指导意见。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记者表示,相对于A股公司,新三板公司规模并不大,询价的过程比较复杂,要考虑沟通成本、时间成本及路演成本,所以有些公司会选择成本更低的直接定价方式。其次,选择直接定价还是询价也要看发行人和承销机构之间的协议,承销商是采取全额包销还是余额包销,不同定价方式承销风险也是不同,直接定价更考验承销商的定价能力,询价更能挖掘市场的需求,提高发行成功率。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与承销管理细则》,股票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的,网下初始发行比例应当不低于60%且不高于80%。而股票公开发行采用直接定价或竞价方式的,全部向网上投资者发行,不进行网下询价和配售。 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对记者表示,网下初始发行比例较高,当询价出现“价高者得”的情况时,公司股权会相对集中。因此公司如果对股权分散有一定要求的话,选择直接定价会更合适。
近日,在中国通信学会、新华网等联合主办的“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云端大讲堂上,平安产险董事长特别助理郭晓涛发表了题为《财产险公司数据化转型——用科技和数据打造竞争新优势》的主旨演讲。 郭晓涛认为,财产险市场快速变化,同时客户、竞争对手及技术发展也在变化,财产险公司需要转变过去的经营观念、销售方式、运营方式及决策方式,通过销售、运营、管理、科技及组织五大抓手,实施全面变革。“平台+数据”型组织将是未来财产险公司的必由之路。 过去财产险的市场机会以个人车险为主,但未来五年,整个车险市场将面临拐点,甚至出现负增长。长期看,主要有四大趋势:一是新车增速放缓,共享替代私有;二是,费改和车联网带来精准计价引起单均下降;三是,汽车安全功能加强带来综合出险率降低;四是,车联网创新,按里程或驾驶行为计价的保险产品诞生等。 郭晓涛表示,虽然个人车险放缓,但另一个细分市场——个人非车险将会呈蓬勃发展态势,以健康险、意外险为主的个非车险业务商机庞大。 技术发展瞬息万变,即使行业领先的企业也会因忽视新技术发展而被颠覆。郭晓涛表示,很多行业领军企业最后陨落的原因不在于被市场上另一个企业所取代,而是因为忽视新兴技术发展而被过去看似不相干的企业所颠覆。 在郭晓涛看来,财产险公司需要转变过去的经营观念、销售方式、运营方式及决策方式。 一是经营观念的转变。要从传统的以渠道为王、产品导向转向用户和客户导向,多思考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是销售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人海战术、销售靠经验、获客靠关系转向销售团队、产品与客户需求精准匹配,用数据的平台、智慧化的经营方式为队伍赋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支持、最好的帮助。 三是运营方式的转变。线下作业效率低,流程端到端中有非常多的断点,因此可以通过运营的线上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对运营流程进行端到端的全面改造,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减少运营流程风险。 四是管理和决策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靠经验、逐层管理、多重反复转向数据驱动决策,用系统直达的方式穿透到最前线,让前线“打仗”的人可以呼唤“炮火”,后线的“炮火”可以准确地帮助到前线,直达现场。 如何实现以上四个方面的转型?郭晓涛认为,根据平安产险的经验来看,财产险公司需要通过销售、运营、管理、科技及组织五大抓手,实施全面变革。 郭晓涛表示,从平安产险的转型经验来看,正是以“金融+科技”“数据+平台”模式,开启全面数据化转型。 基于“数据驱动”维度回溯,平安产险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0系统化时代,做信息化;2.0集中化时代,推动数据后台与服务器集中;3.0数据化时代,搭建内部新一代系统,逐步移动化和数据化;4.0智能化时代,构建智慧大脑,按照马明哲董事长的要求实现先知、先觉、先行,也就是提前看到问题、提前发现问题根源、提前行动,依托“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打造速度优势、组织优势、生态优势和成本优势,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 郭晓涛表示,未来,平安产险通过“V字型”变革模式,从愿景、场景梳理流程到从指标体系、流程重构再到组织重塑,实现敏捷转型,以打造全球领先的科技型产险公司为愿景,不断推动数据化转型,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礼品卡才是最赚你钱没商量的商场赚钱方式。 相信作为一个中国人,大家都有去各大商场购物的习惯,即使淘宝、京东再发达也不可能剥夺了大家买东西的习惯,更何况对于很多姑娘来说,去商场逛街并不一定真的就是为了纯粹的购物,逛街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在购物结账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除了我们经常使用的现金、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传统支付方式之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购物方式,这就是礼品卡。那么问题来了,请问什么东西才是商场最赚钱的商品?是金银珠宝吗?是化妆品吗?其实,都不是,对于很多商场来说,这些不起眼的礼品卡才是商场的赚钱神器。 一、礼品卡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近日,根据外媒的报道,据外媒报道,美国每年约有价值30亿美元的礼品卡没有被使用。据墨卡托咨询集团的数据,美国消费者2019年从星巴克等品牌获得总计约980亿美元的礼品卡,但约有2%-4%的礼品卡资金未被使用,价值20亿至40亿美元。 无独有偶,中国其实也同样如此,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大家商场购物基本上使用的都是现金,之后随着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卡普及了之后开始有了银行卡,银行卡和现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商场消费支付的主要支付方式。随着大家购买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采用代金券的方式进行促销,于是就开始仿照我们现金的面额发放代金券,比较常见的有100元、200元、500元这样的代金券。 但是,代金券在出现之初主要是用于商场的消费促销,所以一般都不设找零,使用起来并不是那么方便。于是,就有商场开始学习,仿照我们已有的银行卡发行自己的礼品卡了,商场开始将代金券的价值储值到礼品卡之中,这种卡和代金券类似也是有着一定的面额,刚刚出现时的好处仅仅是不需要密码,直接刷卡,不用找零,可以多次使用,凭条可以看到余额等等,是代金券的一种有益的替代。 然而,事情只要在中国开始出现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原先这张国外商场也普遍使用的方式,却被我们”智慧“的中国人民发现了门道: 首先,在礼品卡的卖卡领域可以看作是个人或者单位向商场预先购买商品,不少公司和单位就发现了购买礼品卡可以作为费用,进入公司的成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抵税,而真正使用的话,又可以把礼品卡作为公司福利发放给职工,拥有礼品卡的职工可以在合作商户或者发卡商户直接选购商品,购物的选择权完全交给了员工,而对于单位来说既发放了福利,又抵扣了税费。 其次,在使用的过程中,礼品卡是不记名、不挂失、没有密码的,这样就导致了使用礼品卡的可以是买卡的人本人,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人。在中国这个人情往来的社会中,送礼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是送礼品,收礼者喜不喜欢,是不是人家需要的都很难把握,而如果是直接送现金的话,在大多数人的感觉中,又太过于俗气,于是送礼品卡就成为了送礼最好的方式之一。 这些便利,让礼品卡在国内快速发展了起来,除了商场、超市自己发行的仅在自己企业内部使用的礼品卡之外,像斯玛特、资和信、中银通等等公司也推出了可以在大量合作商户使用的礼品卡。这些礼品卡在支付产业内部,又有另外一个名字“预付费卡”,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显示,160家预付卡发卡机构合计发卡2.21亿张,金额820.23亿元,发卡数量同比下降14.67%,发卡金额同比增长7.72%。124家预付卡机构共发生预付卡受理业务117.70亿笔,受理金额737.61亿元,可见就是这张小小的礼品卡已经形成了多么庞大的市场? 二、礼品卡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既然礼品卡在国内已经有了如此庞大的市场和体量,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那些商场究竟是如何依靠礼品卡赚钱的?这一张小小的礼品卡里面蕴藏着让人瞠目结舌的赚钱门道,今天大家就一起来看看,礼品卡纠结是如何赚钱的? 一是发卡手续费,雁过拔毛第一道。在不少的商场,你如果要买一张礼品卡的话,往往并不是足额发放,比如说一张500元的礼品卡往往里面只有490元或者480元,这些钱去哪了呢?这些钱一般的解释往往是商场的押金,好一点的商场会承诺押金可退,如果是差一点的商场甚至会说这个就是手续费,都没有可退这么一说了。所以,押金成为了赚钱的第一道,假设押金可退,那么这10元钱将会长时间在商场的财务体系中,商场可以把它任意挪作他用,无论是用于生产经营,还是用于金融投资这个都没人可管。一张卡10元钱不算什么,但是一旦乘以前面2.21亿张的总量,这个数字就恐怖了。 二是礼品卡存续期的利息收入。一张礼品卡从发行出去到被使用的这段时间内,购物所花费的费用都是存在在商场的财务当中的,正如同前面说的手续费一样,指望商场像保险柜一样就帮你完完整整的存着这笔钱吗?可能并不现实,那么只要在你使用之前,这笔钱都是归商场使用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做的比较好的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大概有3%-4%左右,折算到一万块钱每天可以拿到1元钱左右的收益,如果一个商场卖出了5000万的礼品卡的话,那么它每天把这个钱存到余额宝里面,就能够稳赚不赔的获利5000元。一般在支付产业内部,一张预付费卡的存活期多久呢?大部分时候都有6-12个月,也就是说在这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产生的这些收益可是全部归商场所有的。 三是余额损耗或者不被使用。由于礼品卡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固定金额的,并且是非实名制的,所以一般的消费者在消费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碰到丢失或者没有用完的情况。虽然我们看到媒体的数据是美国每年是30亿礼品卡没被兑换,但是我们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曾经做过一份统计:在全美国,由于忘记、丢失、余额不足等原因,美国每年有将近10%的礼品卡价值没有被兑现,每年美元被兑现的礼品卡价值超过了80亿美元。照此同比例计算,前面说的820亿元的中国礼品卡市场,商场可以凭空就得到82亿元的直接收入。 四是跑路收益。前面说的三种收益至少还是合法的收益,第四种嘛,则是比较常见却也是比较奇葩的收益类型了,比如说前几天我们家旁边新开了一家理发店,我的一个朋友跑去理发,被理发店的Tony总监一阵忽悠就办了理发店的充值卡,这也是一种礼品卡,但是这种礼品卡本事就代表着严重不靠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大部分的理发店而言,你的礼品卡根本用不完理发店应该就已经关门大吉了,所以在中国还有很多的礼品卡根本都是用不到用完的时候店就没了。如今碰到黑天鹅,这种跑路事件就显得更加明显了。 所以说,相比于商场卖东西来说,礼品卡才是最赚你钱没商量的商场赚钱方式。
[摘要]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暂停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防疫物资,是为了更好地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不影响通过主流商业渠道出口。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加强质量监管,有序扩大防疫物资出口,更好地支持各国抗击疫情。 近日,义乌等地方已暂停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部分防疫物资。境内外企业、个人暂不能以海关监管代码1039开展部分防疫物资报关,但仍可在义乌等市场购买有关防疫物资,并通过一般贸易(海关监管代码0110)等其他方式报关出口。根据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号)和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的公告》(2020年第12号),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和非医用口罩出口需满足相关质量监管要求,不适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项下的简化申报等通关便利化措施。 2014年以来,为提升部分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帮助内贸商户开展对外贸易,商务部等部门先后在浙江义乌、广州花都等14个地方开展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一种新型贸易方式,非常适宜多品种、小批量的货物出口,但按照规定不能包含需要征收出口关税、实施检验检疫措施的商品。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暂停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防疫物资,是为了更好地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不影响通过主流商业渠道出口。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加强质量监管,有序扩大防疫物资出口,更好地支持各国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