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在今年上半年又掀起了一轮小高潮。 毕马威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香港交易所共有59只新股上市,总融资金额为87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而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上半年,有36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与2019年同期相比,数量同比下滑20%,但是,总筹资额同比上升37.1%。 “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不少拟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计划被打乱,进程暂缓,致使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数量同比有所下滑。然而备受关注的生物、科技类内地企业,在赴港第二次上市的互联网巨头带动下,总融资额在上市家数下滑的情况下逆势上涨。其中,今年第二季度网易与京东赴港第二上市,首发融资额合计占上半年港股市场内地企业总融资额的64.7%。”清科研究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对记者如是说。 新经济公司为主 清科研究中心称,整体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中企境内外上市账面回报显著上升,VC/PE支持的中企境内外上市(发行日)账面回报5.37倍,同比上升110.6%,其中VC/PE支持的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发行日)账面回报5.72倍,上涨幅度超过180%。主要由于部分投资机构较早进入了诺诚健华、驴迹等公司,这些公司上市(发行日)时获得的账面回报超过10倍,拉动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一季度整体账面回报倍数上升。 毕马威中国香港新经济市场及生命科学主管合伙人朱雅仪对记者介绍,自港交所正式推出新上市制度以来,已有接近90家新经济公司在中国香港上市,其中包括18家生物医药公司以及多家大型科技公司。这一系列的成功案例促进了新经济公司对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认受性,吸引早年前往美国上市的科技中概股回归及更多的生物医药企业选择赴港上市。随着更多新经济公司成功赴港上市,相信港股市场将继续变得更多样化、更具活力并更有吸引力。 “中国香港除了国际化程度高、机构投资者比例高、与内地拥有互联互通的机制外,港交所的新上市制度对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披露要求亦相对明确及有弹性,让企业能享受高质量股票市场的同时,不需要消耗过多资源作上市预备。因此,对很多科技企业来说,中国香港作为上市地点乃是不二之选。 而在中国香港上市后,企业可考虑再上科创板和创业板,吸引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参与,进一步扩大企业融资能力。长远来说,企业可通过中国香港市场针对海外投资者,而A股则可专注内地投资者。企业可根据自己公司的特质,如行业分类、企业架构、扩建计划、融资要求、主要投资者等来决定适合公司的资本平台。港交所,上交所和深交所一向保持着深度的合作关系,并容许公司可于不同资本平台上同时上市,从而受益于各资本平台的优势。”朱雅仪分析。 筹资额同比上升71.3% 援引公开信息可知,为吸引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2018年4月份,港交所实施上市制度改革,接纳未能满足主板财务指标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并允许符合条件的国内创新产业公司以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 改革后的港股市场已吸引了美团、小米等独角兽企业、多家生物科技公司,以及阿里巴巴、京东和网易等互联网巨头,改善了港交所以金融、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为主的行业结构。“2020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企延续了行业调整的趋势,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互联网领域热度不减,分别有6家、4家企业上市,两个行业的融资额均在百亿元人民币以上,占上半年赴港上市内地企业总融资额的85.2%,与去年相比占比增加了50个百分点。而房地产、金融领域上市企业由2019年上半年的9家下滑至5家,2020年上半年融资额同比下滑75.4%。”上述研究员对记者介绍。 “中概股的回归及医疗保健、生命科学板块的稳定发挥,令今年赴港上市的企业平均募集金额同比去年有所上升。今年下半年,预计全球市场气氛将继续受经济不确定性影响,或会短期内影响个别公司的IPO时间表。作为全球最活跃的IPO市场之一,预计中国香港市场将保持稳定,而科技及医疗保健、生命科学板块有望继续带动市场。”朱雅仪对记者说。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今年上半年中企赴港上市平均筹资额为人民币20.06亿元,同比上升71.3%。其中,网易、京东于二季度在港交所敲钟,两家企业的首发融资额均在人民币200亿元左右,占上半年港股市场IPO总融资额的60%以上。此外,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企整体募资规模偏小,接近半数的企业首发融资额不足人民币2亿元。若不考虑两家第二上市企业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中企赴港上市平均筹资额仅为人民币7.50亿元,同比下降35.9%。
传出将赴港IPO的消息后,5月29日,物美集团副总裁张正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对此正式予以回应,“公司现金流充裕,财务状况健康,但是不排除任何有利于公司更快扩张、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一体化目标的机会,考虑寻找资本的支持,不断优化资本结构的机会。”张正洋说。 查阅物美集团官方信息可知,成立于1994年的物美集团是我国最大、发展最早的现代流通企业之一,旗下有美廉美、新华百货、浙江供销、百安居、奥士凯物美、崇菜物美、圣熙八号、京北大世界等多个知名品牌,在华北、华东和西北等地区拥有各类商场近1500家,业务涉及零售贸易、电子商务、互联网/物联网科技、物流运输等多个业态,年销售额已达1000余亿元,资产500余亿元,员工10万余名。 在资本市场上,物美集团也并非新手,物美集团子公司物美商业曾于2003年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2010年转至主板交易,2015年公司宣布私有化,并于2016年1月从港股市场退市。私有化之后,物美集团在数字化上多有尝试。近年来,和分布式电商“多点”(DMALL)合作,在全面数字化基础上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今年5月份,物美集团再度传出将赴港IPO的相关消息。援引公开报道可知,对于此次赴港上市,当前仍处在初级阶段,对于纳入上市范围的业务等细节,尚未透露。 查阅公开信息可知,物美集团此前运作频繁,通过并购、数字化等方式,在零售行业受到较多关注。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也使得线下零售业的发展成了热门话题。而对比此前公开信息可知,此次再传赴港上市,资金压力也是物美集团被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 据物美集团方面透露,今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较高,但运营成本也随之攀升。对此,物美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许丽娜对《证券日报》记者说,“相信很快会走出低谷,有信心未来做得更好,财务状况非常健康。”
在2019年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宣布了CFO黄宣德将于今年9月16日“荣退”的消息。正是从那时起,业界对于京东赴港二次上市的预期有了“共识”。最新的消息是,京东已秘密提交上市文件,预计最早6月在港交所挂牌交易。但截至记者发稿,京东集团对此“不予置评”。 此前,京东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与6年前赴美上市时不同的是,京东已陆续分拆出京东金融、京东物流、京东健康3大板块,估值均超过10亿美元,且兼具独立上市计划。赴港二次上市的京东,无论是在收入结构、业务模式还是组织架构上,都已明显不同了。 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从2017年第一季度首次实现单季盈利至今,“盈利能力”成了京东财报的关键词;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开年大会”上,刘强东放话说,所有的成绩到了“该归零的时候”,京东的好日子“只有5到7年”。此后,京东开始淡化“电商”标签,全面向技术型企业转型。 对比纳斯达克上市后的财报数据,京东2014年全年营收为1150亿元,同比增幅为66%。随着2017年“技术”年的提出,财报披露的净服务收入(主要包括平台及广告收入、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等两大块)占比从2017财年的约8.4%上升到2019财年的11.5%。其中,来自于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的占比在2019年达到了35.5%,明显高于2017年的16.8%和2018年的27.0%。与此同时,京东2019年的净营收增幅仍然维持了超过20%的水平。通过技术服务“提速换挡”已经在财报中有所体现。 颇为相似的是,在2014年赴美上市前1个月,京东业务及组织架构大洗牌,除京东商城集团负责自营B2C、第三方开放平台及物流业务,拍拍网聚焦于C2C(个人电子商务市场)两大传统电商领域外,金融子集团开始独立运营。 如今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传出,新一轮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层调整也刚刚完成。 2018年7月,刘强东敲定徐雷担任京东商城轮值CEO;2018年12月,京东商城宣布由徐雷操盘的组织架构调整结果,整体划分为前台、中台、后台三部分,多个事业群负责人不再向刘强东直接汇报,而是汇报给徐雷。京东零售整合原有的消费品事业部、新通路事业部、7FRESH和1号店,新成立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任命冯轶为事业群负责人;此前存在的生活服务事业群,新任命姚彦中为负责人;此前存在的自有品牌业务部,新任命王笑松为负责人。3位负责人均直接汇报给徐雷。 2019年11月,阿里二号人物蔡崇信在卸任前,亲自操刀了阿里巴巴的赴港上市。京东此次赴港二次上市,或也将成为黄宣德“荣退”前的封山之作。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645亿元。与阿里一样,在不缺钱的时候再次征战香港资本市场,说明京东的野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