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重要合资车企东风本田的全新思域Hatchback于7月28日正式上市,市场指导价为14.39万元-16.69万元。新车共推出了4款车型,其中包括了三款CT车型以及一款手动车型,这也是两厢思域车型首次国产。分析人士指出,合资车企正在加强10万元-20万元中国市场的争夺。 作为首次实现国产的两厢思域车型,新车型搭载220TURBO引擎,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30千瓦,峰值扭矩220牛·米。同时,该车将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搭配比三厢思域弹性更高的弹簧。此次发布的两厢思域还特别增加了6MT变速箱版本。 配置方面,全新本田思域Hatchback搭载了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提升了人机交互系统的舒适和便捷性。同时在安全方面,新车型配备了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 分析人士指出,思域在全球市场销量此前长期都很不错,两厢思域车型在中国实现国产上市,有望成为东风本田未来提升销量的车型。和全新思域Hatchback同级别的还有福特福克斯、现代菲斯塔等车型,伴随中国汽车市场国际豪华品牌的下沉和自主品牌的上升,目前合资车企正在加强10万元-20万元中国市场的争夺。(俞立严)
7月27日晚,日出东方发布公告称,因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全资孙公司河北四季沐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河北四季沐歌”)拟与曲周县广厦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曲周城投”)共同投资设立河北广厦四季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 据悉,上述标的公司注册地为曲周县曙光路智能电子产业园内,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其中,河北四季沐歌认缴出资98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9%;曲周城投认缴出资10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其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系统、电热水器、真空集热管、热泵、水净化设备、空气能净化设备的研发、销售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投资方曲周城投为国有独资,其主要股东为邯郸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曲周城投主营业务为: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向工业地产进行投资、向新农村建设进行投资;对自有厂房、楼房的租赁和销售;建材(不含木材)销售等。财务数据显示,曲周城投去年实现营收98.13万元,净利润亏损179.09万元。 提及本次投资的影响,日出东方表示,本次对外投资设立标的公司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有利于公司推进产业布局,本次新设标的公司不会对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为实现扭亏,*ST江特又踏上了“甩卖”资产之路。7月23日晚,*ST江特公告称,拟合计2.16亿元转让所持子公司江西江特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江尚实业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因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业绩亏损,*ST江特如今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若今年继续亏损则有可能被强制退市。 公告显示,江西江特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特锂电”)为*ST江特控股子公司,公司及另一自然人股东钟盛文分别持有江特锂电97.4528%和2.5472%的股份。双方拟以评估价1.01亿元转让江特锂电100%股权,受让方为上海烯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霍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北京赢丰恒升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其中,*ST江特所持97.4528%股权作价9872.7万元转让。 江特锂电成立于2009年,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电池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以及其他锂电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截至5月31日,江特锂电经审计的总资产为1.45亿元,营业收入1325万元,净利润-329万元。较之2019年12月31日,江特锂电资产减值62万元,营收和净利也在下滑。 与江特锂电一样,上海江尚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尚实业”)也因盈利能力弱被*ST江特“甩卖”。成立于2015年的江尚实业,主营业务为商务咨询(除经纪)、投资管理、物业管理和保洁服务等,截至2020年5月31日,该公司经审计的总资产1.66亿元,营业收入405万元,净利润54.95万元。 7月23日,*ST江特拟以1.17亿元的价格转让所持江尚实业51%的股权,受让方为上海恩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转让完成后*ST江特不再持有江尚实业的股权。 对于出售资产的目的,*ST江特表示,符合公司聚焦电机产业和锂盐产业的发展战略,能够增加公司现金流,其中出售江特锂电、江尚实业股权分别能够增加公司2020年净利润732.74万元、2451.54万元。 近年来,*ST江特业绩一直不佳。2018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0.1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0.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680.76%。2019年,该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实现营业总收入26.4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42%;营业利润-20.49亿元,同比下降18.57%;利润总额-21.6亿元,同比下降24.22%;净利润-20.52亿元,同比下降23.56%。 进入2020年,*ST江特业绩依然不容乐观。7月15日,*ST江特披露,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万元至36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5%-96.5%,主要原因为碳酸锂价格下跌,江苏九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减少公司利润。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被*ST江特出清股权的子公司还有江苏九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九龙汽车的“高买低卖”造成*ST江特2018年、2019年的巨大亏损。“这些迹象都表明,上市公司不顾自身实力野蛮扩张只会‘自食恶果’。”一名业内人士表示,“要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应该先把公司主业做强做扎实,在这基础上再做加法。” 江西财经大学投资系教授李思敏则告诉记者,“一般中小公司应该以主营业务为主,围绕主营业务打造核心竞争力,实力比较强、资产规模大可以考虑打造产业链。因为中小公司打造产业链很容易受产业周期影响,从而使中小公司业绩波动较大甚至出现资金断裂等一系列问题,拖累主营业务。公司野蛮扩张实际上是把有限资源用无数方式来配置,最终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7月24日,记者就上述事项联系*ST江特,截至发稿前,尚未取得回应。近日,在回复投资者问询时,*ST江特表示,今年公司将加大力度处置闲置资产,盘活资金。同时进一步聚焦电机产业和锂盐产业,大力拓展电机新产品、新市场。抓住国家对基础建设投入、老旧改造电机订单饱满的机会,通过提高产品交付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等措施,继续扩大江特电机在起重冶金电机、电梯扶梯电机等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此外,结合军工订单增长,快速提升军工电机产量,并在新材料应用等领域积极寻找机会。 目前,*ST江特年产1万吨氢氧化锂生产线已经进入安装调试期,有望尽快实现氢氧化锂的投产,丰富该公司锂盐产品,增加盈利来源。
2019年以后,由于生猪供给紧张,猪价反弹,猪企在二季度开始步入盈利期,至今大多数猪企仍处于盈利状态,甚至盈利实现大幅增长。这家养殖企业又是何原因,不但没有扭转,反而在2019年继续亏损? 养猪亏损2.96亿,河南枫华种业终止上市计划 大河报 7月21日,河南枫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枫华种业)宣布终止上市辅导备案。这已是它第二次终止上市辅导了。 6年内,两次谋划IPO,又两次宣布终止。作为河南的重要生猪企业之一,枫华种业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尤其在猪价大好形势下,更是令人意外。 7月22日,记者致电了枫华种业相关负责人,他表示,此次公司终止上市计划,主要基于2018年、2019年业绩下滑的考虑,后续将会根据公司业绩情况再次启动上市计划。 两次终止上市计划,2019年亏损2.96亿 资料显示,枫华种业为驻马店市一家生猪养殖企业,其主营业务为种猪和商品猪的养殖和销售以及种猪改良、繁育与推广。种猪主要供给生猪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仔猪主要供给生猪养殖户,商品猪则销往规模屠宰企业。 早在2014年,枫华种业开始踏上IPO之路,但一年后终止上市计划,并于2016年登陆新三板。 2017年9月,枫华种业重新开始上市计划,与东吴证券正式签订辅导协议,再次谋划IPO。时隔三年,2020年7月21日,枫华种业再次宣布终止上市辅导。 对于此次终止上市辅导,枫华种业相关负责人给出的理由为2018年、2019年公司业绩下滑。 数据显示,枫华种业2017年、2018年、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7亿元、3.05亿元、1.84亿元,同比变动22.11%、-6.62%、-39.76%;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依次为6005万元、-246万元、-2.96亿元,同比下降16.18%、104.11%、11897.88%。 据了解,2018年由于猪肉价格一直处于行业低谷,生猪企业业绩受到一定影响。不过,2019年以后,由于生猪供给紧张,猪价反弹,猪企在二季度开始步入盈利期,至今大多数猪企仍处于盈利状态,甚至盈利实现大幅增长。 那么,枫华种业又是何原因,不但没有扭转,反而在2019年继续亏损? 枫华种业2019年年报里解释称:“由于本年度第一季度公司发生非洲猪瘟导致生猪销售数量减少,从而公司营业收入降低。另外,由于公司下属分公司发生非洲猪瘟导致场区许多固定资产报废清理以及猪只死淘较多,导致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及营业外支出数额较大,从而利润较低。” 另外,年报显示,2019年枫华种业存货减少72.23%,固定资产减少27.04%,在建工程减少54.27%。 上述枫华种业负责人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目前,很多猪场暂时无法使用。即使在消毒后,也需要1年左右搁置期,外加部分猪场设备老化等原因,综合考虑后,公司决定选择重新建立新的猪舍。 其实,不止枫华种业一家。近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巴山牧业在发布年报里称,2019年营业收入4223万元,同比下降3.62%;亏损2077.48万元,同比下降289.59%,公司业绩由盈转亏,也是这一原因。 短债压力较大,开启频繁融资模式 实际上,业绩受到影响的枫华种业,其现金流也吃紧。 截至2019年末,枫华种业账上货币资金720万元,同比下降减少62.96%。同时,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也由2.29%降至1.39%。 负债方面,截至2019年末,枫华种业仅短期借款就达6400万元,一年到期非流动负债达3655万元。现金难以覆盖短期债务。 不过,为了缓解现金压力,枫华种业也是使出浑身解数。 记者在枫华种业年报里发现,2017年,其进行了一次1.4亿元的定增募资,主要用于现有猪场改建为母猪场扩建工程及扩群引种、鲍庄种猪场建设工程等。但是,其间,枫华种业进行了两次募集资金使用变更。在变更资金用途里,其中归还郑州银行(002936)信阳分行贷款128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约6720万元。 记者注意到,截至2019年末,枫华种业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仅剩11.75元。 另外,2018年至2019年期间,枫华种业向银行以及非银机构间接融资2.69亿元,融资形式主要包括融资租赁、保证贷款、抵押贷款等。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枫华种业在与大型猪企合作的同时,也开始“变卖”猪场。 2019年7月3日,A股生猪公司傲农生物(603363)拟与枫华种业设立河南傲农枫华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生猪养殖及销售等业务。目标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由傲农生物认缴出资2400万元,占注册资本60%,枫华种业出资1600万元占,占40%。 傲农生物表示,目标公司成立后,将购买枫华种业驻马店在建年存栏5万头种猪和商品猪场资产,具体内容以双方后续签订的资产购买协议确定。 同时,为了进一步缓解资金压力,2020年初,枫华种业宣布,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3000万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6月7日,枫华种业定增获河南农开豫兴现代农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全额认购,每股4.5元,实际募资金额2500万元。据了解,该基金由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下属两家基金公司发起设立,背后控股股东为河南省财政厅。 一生猪行业人士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枫华种业的频繁融资说明其资金链是相当紧张的,在融资的同时,还要出售资产,侧面反映了生猪企业防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另外,在他看来,这也意味着生猪行业“大鱼吃小鱼”,行业兼并的时代即将开启了。
转让方科锐得实业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册资本1亿元,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的间接子公司。 7月27日,北交所预披露信息显示,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四川金沙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权。 披露信息显示,标的企业金沙阳光房地产成立于2005年3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业及商品批发零售,科锐得实业持有其全部股权。 标的企业2019年度审计报告数据显示,其营收2934.62万元,利润亏损3092.98万元,净利润亏损3422.23,总资产96954.99万元,总负债98228.07万元,所有者权益-1273.09万元。 标的企业2020年6月30日财务报表显示,其营收246.74万元,利润亏损2508.61万元,净利润亏损2714.39,总资产94443.63万元,总负债97747.51万元,所有者权益-3303.88万元。 天眼查资料显示,转让方科锐得实业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册资本1亿元,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的间接子公司。
据甘肃银保监局24日消息,由于编造事故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近日,人保财险旗下一家分公司被罚30万元,4名有关责任人被警告,4人受罚共计19万元。 甘肃银保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市分公司存在“内部员工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的违法违规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一条,甘肃银保监局作出处罚:对人保财险兰州市分公司罚款30万元,对付钰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对张栋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对殷颖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对杜军给予警告并处罚款4万元。 根据银保监会网站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保险公司有本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限制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禁止了多项行为,第六项为: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虚构保险合同或者故意夸大已经发生的保险事故的损失程度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违反本法规定的,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除分别依照本法第一百六十条至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对该单位给予处罚外,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任职资格。
图片源自网络 7月23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了鲁银保监罚决字〔2020〕17号罚单。 罚单显示,国华人寿山东分公司因存在编制虚假财务资料,唆使、诱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以及未按规定进行回访三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处以警告并罚款31万元,当事员工被处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图片源自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从违法违规行为细节看, 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国华人寿山东分公司存在编制虚假财务资料的行为,涉及费用68笔,金额138.48万元,相关财务资料的对应事项未实际发生。 在唆使、诱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方面,2017年7月和12月,国华人寿山东分公司对银保渠道内外勤人员进行产品培训,使用的课件等材料,仅以满期总收益及历史收益率等演示相关产品收益。 此外,2018年至2019年5月,国华人寿山东分公司有6笔新型产品保单未在犹豫期内进行回访的违法违规行为。 包括此次罚单在内,据搜狐财经梳理,国华人寿及其员工在年内已收十余张罚单,罚款金额合计超16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于今年1月2日发布了8张罚单,被处罚当事人为国华人寿安徽分公司、淮南中心支公司及分支机构员工,涉及的违法违规事实包括客户信息和财务数据不真实,合计罚款金额为75万元。 今年5月,国华人寿天津分公司因存在保单未按规定完成回访的问题,被监管处以警告及5000元处罚,时任副总经理被处以警告并罚款5000元。 7月以来,银保监会公布了5张涉及国华人寿及其员工的罚单,被处罚缘由包括编制虚假资料、妨碍依法监督检查、财务数据不真实、工作人员微信朋友圈误导宣传等,5张罚单合计处罚金额为88万元。 1月至今,银保监会公布的14张罚单总计对国华人寿及其当事员工处罚了164万元。 频收罚单的另一面,今年5月,天茂集团筹谋多时的合并国华人寿计划宣告终止。 去年8月,天茂集团发公告称,拟对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实施吸收合并。交易对方为国华人寿除天茂集团之外的6名少数股东,6公司合计持有国华人寿49%股份。交易方式为天茂集团向上述少数股东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结合其他多种支付方式。 5月26日,天茂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定终止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债券以及支付现金的形式吸收合并国华人寿并募集配套资金,原因系“部分交易对方对本次重组的股份发行价格、标的公司估值等核心条款提出了新的意见,交易对方无法在原定计划时间内与本公司就此达成一致”。 因标的资产审计及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此前发布的交易预案并未披露标的资产的预估值及拟定价。 目前,天茂集团持有国华人寿51%的股份。2019年,国华人寿营业收入为489.78亿元,占天茂集团合并报表总收入的97.58%;净利润为22.16亿元。公告称,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不会对天茂集团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 经营方面,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华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为144.33亿元,较上年的190.84亿元同比下滑24.37%;净利润为7.4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11亿元增长22.09%。 保费收入披露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华人寿共实现220.55亿元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较上年同期的266.89亿元下滑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