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将结束,2021年即将到来。相比于2020年,2021年的A股市场可能遇到更多的变数。其中,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出发,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外部市场环境的波动风险,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近两年市场的上涨行情,目前A股市场已基本上完成了一轮估值修复的过程,对接下来的市场走向,确实带来了不少的未知数。 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回暖、股市价值中枢的持续上移,这些因素都是成为A股上行的重要支撑因素。但是,从过去多年A股市场的走势分析,股市与经济之间的联动性未必过于密切,股市属于经济晴雨表的定位未必完全准确。即使是比A股更为成熟的美股市场,这些年来也并未展现出充分的经济晴雨表功能,而更像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晴雨表。由此一来,对A股市场的未来走向,仍然取决于货币政策以及市场的资金面环境,这些因素可能比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更为明显。 这些年来,A股市场开始实施注册制改革,但从最近一两年的时间内,注册制改革带给A股市场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市场容量的持续膨胀,市场的扩容压力骤然增加。与此同时,与同期的股市上市率相比,A股市场的退市率却并未得到显著地提升,由此导致了现阶段内A股市场的优胜劣汰效率仍然不高,市场的投资活力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作为以资金推动作为主导的股票市场,很大程度上还是会受到市场资金面环境的影响。注册制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A股市场包容性与开放性的提升,但目前在优胜劣汰机制上仍显不足,这也是未来A股市场有待提升的地方。但是,从二级市场的走势来看,注册制改革给市场带来的直接影响,则是越来越多的资金聚集到少数头部企业之中,并促使头部企业的估值溢价越来越高,推动A股市场的美股化走向,这也是现阶段内注册制改革下的市场写照。 一方面是头部企业估值溢价的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则是普通股票的价格持续边缘化,造成这一种市场现象的背后,还是离不开存量博弈的市场环境,注册制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推动市场的增量资金流入,市场仍然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在仅有的存量资金博弈的背景下,却促使更多资金涌向了头部企业,更被动接受更高的估值溢价。 与注册制改革相比,房住不炒会间接引导局部资金流向股票市场,但因A股市场长期的投资回报率并不稳定,对投资房产的资金来说,短时间很难改变他们的风险偏好以及投资需求,要引导大量房产资金流向股票市场,恐怕也并不现实。但是,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房住不炒的政策定调对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影响确实非常深刻,不少房地产上市公司已经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的区域,且市场资金不敢轻易接触这类行业板块,因为它们需要承受的的未知政策风险较大,对炒作资金来说,更可能考虑到时间成本等问题。 除此以外,打破刚性兑付同样也是近年来市场比较流行的话题。与此同时,打破刚性兑付不仅仅停留在讨论阶段,而且已经在国内市场多个主要投资渠道中有所体现,包括P2P的大洗牌、信用债的实质性违约等,这些市场现象也是刚性兑付打破的真实写照。 与注册制改革及房住不炒等措施相比,打破刚性兑付可以把不少资金引导至股票市场之中,同时也会从本质上改变这类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 在最高峰的阶段,P2P的市场规模高达数万亿以上的级别,但随着行业洗牌的加快,不少投资者开始意识到投资的风险,并逐渐改变原来的投资思维。与投资房产、投资信用债、投资银行理财等渠道相比,增加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或许还是更为安全与明智的策略,这些年来通过刚性兑付逐渐打破而逐渐引导过来的增量资金也越来越多,刚性兑付打破对股市增量资金的补充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不过,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国内市场刚性兑付打破的任务仍显任重道远,且国内居民的存款资金庞大,要想加快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仍需要一段比较漫长的时间。但是,对这部分资金来说,在刚性兑付逐渐打破的背景下,只要他们看到股票市场确定性的机会以及持续性的赚钱效应,那么将会提升这部分资金流入股票市场的热情。例如,在科创板正式成立之后,却在短时间内盘活了数百万个科创板新增账户,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科创板注册制下的新股赚钱效应,这恰恰反映出国内市场不缺乏资金,只缺乏投资渠道以及投资信心的问题。 在刚性兑付逐渐打破的背景下,加上股票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在不断提升,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步伐有望加快。但是,从本质上分析,居民储蓄还是偏稳健型的资金,要加快这部分资金的投资入市,仍需要营造出一个具有持续赚钱效应,且拥有持续稳定的市场环境,让这部分资金安心投资、放心安心,才可能促使更多的储蓄资金进入股市,并成为未来A股市场有效的增量资金补充。
政府工作报告说,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